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竞赛思维空间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例1】一定量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不溶物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的质量是原混合物质量的一半,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镁粉的质量比为()。A.1∶1B.2∶3C.3∶2D.4∶3【例1】一定量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分析】设原混合物的质量为m,其中铜粉质量为x。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镁粉的质量比=【解答】B【分析】设原混合物的质量为m,其中铜粉质量为x。则原混合物【例2】某学习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某学习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2)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再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上述再进行的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4)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
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
L,为求出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________(填字母)。A.反应前加入稀酸的体积B.反应前加入稀酸的质量分数C.实验前反应装置中空气的体积D.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5)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
g,与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
g,则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锌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4)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分析】(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2)要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来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首先需记录C的液面,然后使反应进行,当充分反应时再记下C的位置,最后可以对剩余固体进行处理;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使D和C的液面相平;(3)依据锌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可以来进行,所用的酸可以是稀盐酸也可以是硫酸;(4)要求氢气的质量,除了知道氢气的体积,还需要知道氢气的密度;(5)铜锌合金的质量为a
g,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
g,则锌的质量为(a-b)g,从而可以求得锌的质量分数;(6)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会导致铜的质量偏大,从而锌的质量偏小,得到锌的质量分数将偏小。【分析】(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除去合【解答】(1)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2)①④③②使D和C的液面相平(3)Zn+H2SO4===ZnSO4+H2↑(或Zn+2HCl===ZnCl2+H2↑)【解答】(1)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2)①④③②使D和初赛题1.现有镁、铝两种金属分别跟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某同学推测的情况如下:①足量的稀盐酸与等质量的镁、铝分别发生反应;②足量的稀盐酸与质量比为4∶3的镁、铝分别发生反应;③足量的稀盐酸与质量比为8∶9的镁、铝分别发生反应;④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与过量的镁、铝分别发生反应,其中正确的推测是()。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C初赛题C2.质量相等的锌和铁分别和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线a、b分别表示铁、锌的反应情况B.锌、铁均反应完,盐酸有剩余C.盐酸均反应完,一定有锌剩余D.盐酸均反应完,一定有铁剩余D2.质量相等的锌和铁分别和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3.下图是常见实验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应选仪器_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颈漏斗C、FCaCO3+2HCl===CaCl2+H2O+CO2↑3.下图是常见实验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3)用CO还原铁矿石应选仪器________(填字母);加热前应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预热、再对准固体加热;尾气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图为某同学的家庭实验,该装置的右边部分相当于上图中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组合;该实验左边部分在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G先通入CO一会儿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点燃(或用塑料袋收集)B、D、H或A、B、G可随时停止反应(类似意思只要合理均可)(3)用CO还原铁矿石应选仪器________(填字母);加复赛题4.将5.4g金属铝投入一定量的混合盐溶液中,反应后可得到36.0g金属单质(无气体产生)。则原混合盐的组成可能为()。A.Pb(NO3)2与Hg(NO3)2B.Fe(NO3)2和Zn(NO3)2C.AgNO3与Cu(NO3)2D.Sn(NO3)2与Mg(NO3)2AC复赛题AC【解析】铝完全反应,置换出各金属的质量:2Al~3Pb~3Hg~3Fe~3Zn~6Ag~3Cu~3Sn546216031681956481923575.4g62.1g60.3g16.8g19.5g64.8g19.2g35.7g第一组:不论是Pb2+或Hg2+都大于36.0g。但可能存在盐的量不足,铝未反应完;置换出铅和汞的质量会出现36.0g。第二组:不论是Fe2+或Zn2+,相应质量都小于36.0g,组合也小于36.0g。第三组:置换出Ag和Cu的质量分别为64.8g和19.2g,36.0g介于二者之间,可以通过组合得到。第四组:镁不反应;置换出Sn的质量35.7g,小于36.0g,不能由组合得到相应结果。【解析】铝完全反应,置换出各金属的质量:5.4g625.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体积相同的同种生铁块。在a中加入食盐水,塞上橡皮塞,如右图。U形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等高)。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铁块中的主要成分是铁,也含有少量的碳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C.两试管中铁均被锈蚀D.a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2C+2Fe+3O2===2FeCO3BD5.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体积相同的同种生铁块。在a中加入6.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测量锌的相对原子质量。a
g锌与H2SO4反应(设锌全部参加反应,产生气体在量程范围内,气体的密度为0.0893g/L)。请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热装置A,看装置B中右边长导管是否有水柱,若有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6.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测量锌的相对原子质量。ag锌与H2(2)实验结束,恢复到室温后测定C中收集到液体的体积为V
L,则锌的相对原子质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锌的质量是准确的,但实际测得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气体测量装置部分改为上图右边甲、乙管的装置,要保证容器内气压与大气压一致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数时注意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导管内残余液体未进入量筒,造成测定的V偏小(其他正确答案合理即可)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的液面相平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2)实验结束,恢复到室温后测定C中收集到液体的体积为VL【解析】(1)将A装置微微加热,气体因受热而膨胀,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右边长导管会形成一段水柱;(2)设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Zn+H2SO4===ZnSO4+H2↑
x2
ag0.0893g/L×VL(3)上下移动乙管,当两边液面一样高时容器内气压和大气压相同;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解析】(1)将A装置微微加热,气体因受热而膨胀,如果装置气7.化学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许多成语和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而有趣的化学知识。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句古诗里的化学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其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其他合理答案亦可)Fe+CuSO4===Cu+FeSO47.化学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许多成语和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3)我国是最早生产和使用钢铁的国家。在古代,人们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就是“千锤百炼”“百炼成钢”的来历。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________元素的含量,请写出上述过程中最关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碳(3)我国是最早生产和使用钢铁的国家。在古代,人们把烧红的生8.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若用该装置制取氢气,通过向分液漏斗中加入30mL稀盐酸,与平底烧瓶中盛放的0.65g锌粒充分反应(盐酸足量),已知该温度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2g/L,应能收集到________mL的氢气。3次实验收集到的氢气体积的平均值约为242mL。你认为造成这种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4加入酸液的体积“置换出”平底烧瓶中的空气,造成收集的气体体积偏大8.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解析】设0.65g锌粒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为x。Zn+2HCl===ZnCl2+H2↑6520.65gx【解析】设0.65g锌粒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为x。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竞赛思维空间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例1】一定量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不溶物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的质量是原混合物质量的一半,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镁粉的质量比为()。A.1∶1B.2∶3C.3∶2D.4∶3【例1】一定量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分析】设原混合物的质量为m,其中铜粉质量为x。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镁粉的质量比=【解答】B【分析】设原混合物的质量为m,其中铜粉质量为x。则原混合物【例2】某学习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某学习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2)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再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上述再进行的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4)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
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
L,为求出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________(填字母)。A.反应前加入稀酸的体积B.反应前加入稀酸的质量分数C.实验前反应装置中空气的体积D.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5)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
g,与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
g,则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锌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4)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分析】(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2)要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来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首先需记录C的液面,然后使反应进行,当充分反应时再记下C的位置,最后可以对剩余固体进行处理;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使D和C的液面相平;(3)依据锌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可以来进行,所用的酸可以是稀盐酸也可以是硫酸;(4)要求氢气的质量,除了知道氢气的体积,还需要知道氢气的密度;(5)铜锌合金的质量为a
g,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
g,则锌的质量为(a-b)g,从而可以求得锌的质量分数;(6)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会导致铜的质量偏大,从而锌的质量偏小,得到锌的质量分数将偏小。【分析】(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除去合【解答】(1)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2)①④③②使D和C的液面相平(3)Zn+H2SO4===ZnSO4+H2↑(或Zn+2HCl===ZnCl2+H2↑)【解答】(1)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2)①④③②使D和初赛题1.现有镁、铝两种金属分别跟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某同学推测的情况如下:①足量的稀盐酸与等质量的镁、铝分别发生反应;②足量的稀盐酸与质量比为4∶3的镁、铝分别发生反应;③足量的稀盐酸与质量比为8∶9的镁、铝分别发生反应;④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与过量的镁、铝分别发生反应,其中正确的推测是()。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C初赛题C2.质量相等的锌和铁分别和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线a、b分别表示铁、锌的反应情况B.锌、铁均反应完,盐酸有剩余C.盐酸均反应完,一定有锌剩余D.盐酸均反应完,一定有铁剩余D2.质量相等的锌和铁分别和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3.下图是常见实验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应选仪器_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颈漏斗C、FCaCO3+2HCl===CaCl2+H2O+CO2↑3.下图是常见实验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3)用CO还原铁矿石应选仪器________(填字母);加热前应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预热、再对准固体加热;尾气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图为某同学的家庭实验,该装置的右边部分相当于上图中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组合;该实验左边部分在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G先通入CO一会儿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点燃(或用塑料袋收集)B、D、H或A、B、G可随时停止反应(类似意思只要合理均可)(3)用CO还原铁矿石应选仪器________(填字母);加复赛题4.将5.4g金属铝投入一定量的混合盐溶液中,反应后可得到36.0g金属单质(无气体产生)。则原混合盐的组成可能为()。A.Pb(NO3)2与Hg(NO3)2B.Fe(NO3)2和Zn(NO3)2C.AgNO3与Cu(NO3)2D.Sn(NO3)2与Mg(NO3)2AC复赛题AC【解析】铝完全反应,置换出各金属的质量:2Al~3Pb~3Hg~3Fe~3Zn~6Ag~3Cu~3Sn546216031681956481923575.4g62.1g60.3g16.8g19.5g64.8g19.2g35.7g第一组:不论是Pb2+或Hg2+都大于36.0g。但可能存在盐的量不足,铝未反应完;置换出铅和汞的质量会出现36.0g。第二组:不论是Fe2+或Zn2+,相应质量都小于36.0g,组合也小于36.0g。第三组:置换出Ag和Cu的质量分别为64.8g和19.2g,36.0g介于二者之间,可以通过组合得到。第四组:镁不反应;置换出Sn的质量35.7g,小于36.0g,不能由组合得到相应结果。【解析】铝完全反应,置换出各金属的质量:5.4g625.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体积相同的同种生铁块。在a中加入食盐水,塞上橡皮塞,如右图。U形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等高)。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铁块中的主要成分是铁,也含有少量的碳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C.两试管中铁均被锈蚀D.a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2C+2Fe+3O2===2FeCO3BD5.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体积相同的同种生铁块。在a中加入6.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测量锌的相对原子质量。a
g锌与H2SO4反应(设锌全部参加反应,产生气体在量程范围内,气体的密度为0.0893g/L)。请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热装置A,看装置B中右边长导管是否有水柱,若有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6.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测量锌的相对原子质量。ag锌与H2(2)实验结束,恢复到室温后测定C中收集到液体的体积为V
L,则锌的相对原子质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锌的质量是准确的,但实际测得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气体测量装置部分改为上图右边甲、乙管的装置,要保证容器内气压与大气压一致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数时注意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导管内残余液体未进入量筒,造成测定的V偏小(其他正确答案合理即可)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的液面相平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2)实验结束,恢复到室温后测定C中收集到液体的体积为VL【解析】(1)将A装置微微加热,气体因受热而膨胀,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右边长导管会形成一段水柱;(2)设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Y/T 3418-2024林草电子公文处理流程及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 四年级数学上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3.2《提多项式公因式》听评课记录
- 生活保障信托协议书(2篇)
- 环保工程承包协议书
-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实数课题实数的运算和大小比较听评课记录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师生交往》听课评课记录1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2 平移》听评课记录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阅读材料 杨辉三角与两数和的乘方》听评课记录2
-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室》听评课记录
- 肿瘤患者全程管理
- 初中数学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探讨
- 特殊教育导论 课件 第1-6章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智力异常儿童的教育
- 辞职申请表-中英文模板
- DB13(J)T145-201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上册)
- 07J501-1钢雨篷玻璃面板图集
- 企业职务犯罪法制讲座课件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家乡的方言
- 母亲健康快车可行性报告
- 护理质量管理课件
- 护理学基础教案导尿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