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动理论详述课件_第1页
资本运动理论详述课件_第2页
资本运动理论详述课件_第3页
资本运动理论详述课件_第4页
资本运动理论详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运动理论——以资本循环和周转为基础资本运动理论——以资本循环和周转为基础1基本内容《资本论》第二卷的体系结构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热点问题讨论基本内容《资本论》第二卷的体系结构2《资本论》第二卷概述本卷是由马克思写作、恩格斯整理出版的,出版于1885年。由于马克思先后留下了八份手稿,但都残缺不全,故本卷的一些节、段落之间联系不太紧密。《资本论》第二卷概述本卷是由马克思写作、恩格斯整理出版的,出3《资本论》第二卷结构

本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分别从宏、微观角度考察产业资本运动的形态变化和实现条件。共包括三篇21章。第一、二篇从微观角度分析资本运动;第三篇分析宏观资本运动。《资本论》第二卷结构本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分别从宏、4《资本论》第二卷结构1、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包括1-6章。Ⅰ.1-3章考察三种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Ⅱ.第四章综合分析三种形态变化及实现条件;《资本论》第二卷结构1、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包括15《资本论》第二卷结构Ⅲ.第5-6章考察资本的流通时间,分析了流通费用问题。特征:个别资本的运动过程个别资本的形态变化资本运动与流通费用《资本论》第二卷结构Ⅲ.第5-6章考察资本的流通时间,分析了6《资本论》第二卷结构2、第二篇:资本周转

包括7-17章,可分四部分。

Ⅰ.第7章为导论部分,对资本周转作基本介绍;

Ⅱ.第8-11章考察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方式及对资本周转的影响,并分析了古典学派的有关理论;《资本论》第二卷结构2、第二篇:资本周转7《资本论》第二卷结构Ⅲ.第12-14章研究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Ⅳ.第15-17章从不同角度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特征:以动态分析为基础具体——抽象《资本论》第二卷结构Ⅲ.第12-14章研究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8《资本论》第二卷结构3、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包括第18-21章。Ⅰ.第18章分析研究对象及研究的主要内容;Ⅱ.第19章批判古典学派的再生产理论;《资本论》第二卷结构3、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9《资本论》第二卷结构Ⅲ.第20章阐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Ⅳ.第21章阐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特征:以社会总资本为研究对象以均衡分析为主要方法《资本论》第二卷结构Ⅲ.第20章阐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10研究方法1、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企业资本运动——社会总资本2、均衡分析微观与宏观均衡相统一3、动态分析以资本的持续运动为基础研究方法1、微观和宏观相结合11研究方法同主流经济学的比较:目标:当事人经济利益最大化过程:经济活动当事人的行为及判断标准一般标准:社会福利最大——帕累托最优特征:不同市场条件下的不同标准缺陷:垄断、外部性等研究方法同主流经济学的比较:12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资本循环个别资本运动首先表现为资本的循环过程。即从货币资本出发,经过不同阶段的运动,以更大数量的货币资本返回的运动过程。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资本循环13Ⅰ.购买阶段:G----W

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本运动的起始阶段,也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阶段。货币既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也执行资本的职能。Ⅰ.购买阶段:G----W14Ⅰ.购买阶段:G----W“资本关系所以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只是因为这种关系在流通行为中,在买者和卖者互相对立的不同的基本经济条件中,在他们的阶级关系中本来就已经存在。不是由于货币的性质产生了这种关系;相反,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的存在,单纯的货币职能才能转化为资本职能”。(39)Ⅰ.购买阶段:G----W15Ⅰ.购买阶段:G----W“正好相反,使货币职能同时成为资本职能的这种货币职能的特殊内容,被认为是从货币的本性产生的(因此,把货币和资本混为一谈了)。其实,货币要执行这种职能,例如这里完成G—A行为,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而这种社会条件在简单商品流通和相应的货币流通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导读135页》)Ⅰ.购买阶段:G----W16Ⅰ.购买阶段:G----W

“奴隶的买卖,按其形式来说,也是商品的买卖。但是,如果没有奴隶制,货币就不能执行这种职能。有了奴隶制,货币才能用来购买奴隶。相反,买者手中的货币无论怎样充足,也不会使奴隶制成为可能”。(《导读136页》)Ⅰ.购买阶段:G----W17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Ⅱ.生产阶段:W----P-----W`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资本采取生产资本的形式。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Ⅱ.生产阶段:W----P-----W18Ⅱ.生产阶段:W----P-----W`"由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资本价值取得了一种实物形式,这种形式的资本价值不能继续流通,而必须进入消费,即进入生产消费。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只能在劳动过程中实现"。(41)Ⅱ.生产阶段:W----P-----W`19Ⅱ.生产阶段:W----P-----W`"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导读136页》)Ⅱ.生产阶段:W----P-----W`20Ⅱ.生产阶段:W----P-----W`“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对价值的形成,从而也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起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它们作为预付资本价值的存在形式,就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43)Ⅱ.生产阶段:W----P-----W`21Ⅱ.生产阶段:W----P-----W`“正如人类劳动力并非天然是资本一样,生产资料也并非天然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条件下,生产资料才取得这种独特的社会性质,正如只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条件下,贵金属才获得货币的独特的社会性质,货币才获得货币资本的独特的社会性质一样”。(44)Ⅱ.生产阶段:W----P-----W`22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Ⅲ.售卖阶段:W`----G`

资本采取商品资本的形式。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的速度和规模对资本的运动具有重要意义。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Ⅲ.售卖阶段:W`----G`23Ⅲ.售卖阶段:W`----G`"因此,这里要指出两点。第一,资本价值最后再转化为它原来的货币形式,是商品资本的职能。第二,这种职能包含着剩余价值由原来的商品形式到货币形式的第一形式转化。因此,在这里,货币形式起了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原来以货币预付的价值的复归形式,就是说,回到过程开始时的价值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是原来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的价值的第一转化形式"。(51)Ⅲ.售卖阶段:W`----G`24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资本运动的总过程: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G----W----P----W`----G` ※资本的运动过程是以增殖为目的;

※在不同阶段资本执行不同的职能;

※只有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才能实现价值增殖。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资本运动的总过程:25“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最明显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产业资本的目的和动机——价值增殖,赚钱和积累——表现得最为醒目(为贵卖而买)”。(《导读138页》)“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最明显和最典型262、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导读144页》)2、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27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2、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

※产业资本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并存

※产业资本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依次转化过程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2、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28“如果把任何一种循环看作不同的单个产业资本所处的特殊运动形式,这种区别也始终只是作为一种个别的区别而存在。但是实际上,任何一个单个产业资本都是同时处在所有这三种循环中。这三种循环,三种资本形态的这些再生产形式,是连续地并列进行的”。(《导读144页》)“如果把任何一种循环看作不同的单个产业资本所处的特殊运动形式29“因此,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118)“因此,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30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对资本的理解:

“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包含着阶级关系,包含着建立在劳动作为雇佣劳动而存在的基础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它是一种运动,是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着循环过程的

三种不同形式。因此,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导读146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对资本的理解:31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比较: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本含义资本正常运动的条件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32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

“两个剑桥之争”,即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处麻省的剑桥)教授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及意大利学者帕西内蒂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前者强调“技术关系”在经济变量决定中的最终作用;后者强调“社会经济关系”(如所有权与经济制度)在经济变量决定中的最终作用。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两个剑桥之争”,即以美国麻省理33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新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经济学最猛烈的批评,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新古典生产函数中出现了资本计量的悖论:资本的价格取决于资本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资本的供给决定于储蓄,资本的需求决定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供求均衡时的利润率(利率)恰好等于产量对资本的导数即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这就要求资本的数量独立于利润率而预先得到确定;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新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经济学最猛烈的批评,34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但是资本本身并不能独立于分配而预先确定。随着工资率的变化,从而利润率变化,相对价格会产生变化,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出现对资本价值的重新估值,资本价值量本身的多少要取决于工资率或利润率的配备。资本量是利润率或工资率的一个函数.因此,利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来求解利润率(利率)就产生了逻辑上的循环论证,即已知利率(r)求资本(K),再通过资本求利率的循环。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但是资本本身并不能独立于分配而预先确定35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资本量又与利润率(r)、工资率(w)以及相对价格(p)密切相关:K=g(w,r,p),资本量的计量根本就离不开利润率、工资率以及相对价格。显然利润率、工资率的边际决定与资本量(K)的衡量离不开利润率、工资率以及相对价格这一点是相互矛盾的,这种矛盾就是“资本计量悖论”。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资本量又与利润率(r)、工资率(w)以36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资本计量悖论并不是说资本本身不可以计量,而是要说明新古典经济学利用生产函数求导即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来说明分配(如资本利息)的原理与资本计量本身离不开分配这一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循环论证。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资本计量悖论并不是说资本本身不可以计量37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对资本计量悖论的探讨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早期新古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Wicksell,K.)所阐述的被后人称之为的“威克塞尔效应”;二是被斯拉法(Sraffa,P.)复活的古典传统途径,即斯拉法在《用商品生产商品》(1960)一书中所作的解释.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对资本计量悖论的探讨主要有两条途径:一38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用单一数量测量的新古典资本概念在逻辑上根本不成立。仅就只存在单一混合商品而言,采用形如y=f(k,l)的生产函数,给定资本-劳动比(k/l),则断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该函数的斜率等于或决定利润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存在许多各种各样、但必须加总起来的异质资本品,那么“该曲线就不能建立,其斜率也无从测度,除非准备确定的价格在事前就已知道”。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用单一数量测量的新古典资本概念在逻辑上39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3、“价值革命”的影响

※价值变动对资本投入量的影响。价值变动—生产要素价值降低—资本的最低投资界限下降。

※价值变动对资本再生产规模的影响。

※对货币资本储备的影响。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3、“价值革命”的影响40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4、资本周转理论含义: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174)研究资本周转问题,主要是分析资本运动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运动速度主要受资本周转方式和周转时间的影响。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4、资本周转理论41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Ⅰ.生产资本的周转方式固定资本:价值逐步转移——货币资金积累——固定资本更新流动资本:一次全部转移——一次全部更新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Ⅰ.生产资本的周转方式42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投在固定资本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的价值,是为构成固定资本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料执行职能的整个期间全部一次预付的。因此,这个价值是由资本家一次投入流通的;但它只是通过固定资本一部分一部分地加进商品的价值部分的实现,而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地再从流通中取出的"。(《导读》162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投在固定资本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的价值43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补偿、修理和积累"在同一个投资中,固定资本的各个要素有不同的寿命,从而也有不同的周转时间。例如在铁路上,铁轨、枕木、土建结构物、车站建筑物、桥梁、隧道、机车和车厢,各有不同的执行职能的期间和再生产时间,从而其中预付的资本也有不同的周转时间"。(189)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补偿、44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磨损首先是由使用本身引起的。一般说来,铁轨的磨损和列车的次数成正比(R.C.第17645号)。其次,磨损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造成的。例如枕木不仅受到实际的磨损,而且由于腐朽而损坏。最后,在这里和在大工业的各个部门一样,无形损耗也起着作用。原来值40000镑的车厢和机车,10年之后,通常可以用30000镑买到"。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磨损首先是由使用本身引起的。一般45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要使生产过程连续进行,流动资本的各种要素就要和固定资本的各种要素一样,不断地固定在生产过程中。不过这样固定下来的流动资本要素,要不断地在实物形式上更新(生产资料是通过同一种新的物品,劳动力是通过不断更新的购买)".(188)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要使生产过程连续进行,流动资本的各种46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形式规定性之所以产生,只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的资本价值或生产资本有不同的周转。而周转之所以不同,又是由于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是按照不同的方式把它们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而不是由于它们在产品价值的生产中有不同的作用,或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有独特的作用"。(《导读》161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形式规定性之所以47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特点

——转移方式不同

——转移速度不同

——价值预付和回收方式不同

——使用价值更新的频率不同

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特点48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影响

预付资本周转是固定资本的平均周转,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反比,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正比。这是其一般规律。

两种资本比例不同,运动速度不同。

※悖论:比例变化——技术进步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影响

预付资本周转是固定资本的平均周49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Ⅱ.资本周转时间

※周转时间

=生产时间

+流通时间“劳动时间始终是生产时间,即资本束缚在生产领域的时间。但是反过来,资本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时间,并不因此也必然是劳动时间”。(《导读》169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Ⅱ.资本周转时间50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生产时间:“在所有这些场合,预付资本的生产时间由两个期间构成:第一个期间,资本处在劳动过程中;第二个期间,资本的存在形式——未完成的产品的形式——不是处在劳动过程中,而是受自然过程的支配。这两个期间是否有时会互相交错和互相穿插,对问题没有任何影响。劳动期间和生产期间在这里是不一致的,生产期间比劳动期间长”。(《导读》169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生产时间:51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另一种储备也对周转发生类似的影响。它只形成可能的生产资本,但是由于经营的性质,必须有或多或少的量积累着,因此必须在较长的时间内为生产而预付,尽管它只是逐渐进入现实的生产过程"。(271-272)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另一种储备也对周转发生类似的影响。它52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流通时间: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流通时间的一部分——相对地说最有决定意义的部分——是由出售时间,即资本处在商品资本状态的期间构成的。流通时间,从而整个周转期间,是按照这个时间的相对的长短而延长或缩短的”。(《导读》171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流通时间:53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商品的销售市场和生产地点的距离,是使出售时间,从而使整个周转时间产生差别的一个经常性的原因。(《导读》171页)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良,会绝对缩短商品的移动期间;但不同的商品资本或向不同的市场移动的同一商品资本的不同部分,由于移动而在流通时间上发生的相对差别,不会因此消失”。(《导读》172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商品的销售市场和生产地点的距离,是使54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如果从一方面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会缩短一定量商品的流通时间,那末反过来说,这种进步以及由于交通运输工具发展而提供的可能性,又引起了开拓越来越远的市场,简言之,开拓世界市场的必要性”。(《导读》173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如果从一方面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55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流通时间的差别,一方面个别地出现在同一个生产部门的不同的单个资本之间,一方面也出现在由于不立即支付现款而有不同支付习惯的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这种差别是由买和卖的支付期限不同引起的”。(《导读》174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流通时间的差别,一方面个别地出现在同56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周转次数

=1年时间

÷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成反比。

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周转次数=1年时间÷资本周57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5、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预付资本的数量:生产规模的大小追加资本数量

※年剩余价值的数量:主要是通过可变资本的运动实现的。

※影响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5、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58热点问题讨论

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扩大再生产的形式: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内涵的扩大再生产马克思:“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的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192)热点问题讨论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59热点问题讨论理论界的争论:

外延:——生产资料增加,生产规模扩大——增加劳动者人数和劳动量,使产量增加——追加投资,生产规模扩大热点问题讨论理论界的争论:60热点问题讨论内涵:——生产资料效率提高——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追加投资而扩大生产规模应综合考虑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

热点问题讨论内涵:61热点问题讨论

联系实际: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集约型任何经济增长都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实现的,而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技术水平、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不同的要求。

热点问题讨论联系实际:62热点问题讨论2、资本运动的现实作用货币是发动社会再生产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第一,它是每个单个资本登上舞台,作为资本开始其运动过程的形式。因此,它表现为发动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热点问题讨论2、资本运动的现实作用63热点问题讨论

第二,由于周转时间的长短不同,必须不断以货币形式推动的生产资本数量不同,即连续进行的生产规模之间的比例也就不同。

第三,货币资本是在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热点问题讨论第二,由于周转时间的长短不同,必须不断64热点问题讨论马克思:“无论是社会地考察还是个别地考察,要求货币形式的资本或货币资本作为每一个新开办的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特别是流动资本,要求货币资本作为动力经过一段短时间不断地反复出现。”(《导读》192页)热点问题讨论马克思:“无论是社会地考察还是个别地考察,65热点问题讨论现实性:

※创业贷款的提出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致力于自我创业的城乡人口增长,但新开办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启动资金,在这种情况下,货币的这种“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会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热点问题讨论现实性:66热点问题讨论3、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运动

资本流动方向——行业选择资本运动形式——重建、收购等资本运动手段——实物、金融产品资本运动过程——生产、整合等热点问题讨论3、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运动67热点问题讨论案例:三九集团的成功

1996年以900万控股兼并了四川雅安制药厂,当年赚2000万,97年追加投资800万,又赚了近5000万,98年又追加部分投资,赚了9000万。三九雅安年产销量约6亿元、年出口量达2000万美元,是个竞争力很强的大型企业。

热点问题讨论案例:三九集团的成功68热点问题讨论成功经验:

知名品牌的竞争力;资金的推动力;销售网络的转化能力;管理机制的灵活性;

热点问题讨论成功经验:69热点问题讨论案例:北京裕兴

※行业:北京裕兴现有主要产业是VCD。该产业处于过度竞争状态,

※资本运行:裕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拿回几个亿现金。

※资本流向:裕兴决定进行产业调整,从VCD转向电脑。

热点问题讨论案例:北京裕兴70热点问题讨论※资本运行方式:收购方正科技的流通股,成为第一大股东,然后改组董事会,接管方正科技的经营,将裕兴的科技、生产、销售网络等装进方正科技。※结局:仅成为方正一个大股东

热点问题讨论※资本运行方式:收购方正科技的流通股,成为第一大71热点问题讨论4、没有积累的扩大再生产

※由于科技进步而出现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

※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降低

※折旧基金利息用作积累,扩大再生产

※通过折旧基金再投资而扩大再生产热点问题讨论4、没有积累的扩大再生产72资本运动理论——以资本循环和周转为基础资本运动理论——以资本循环和周转为基础73基本内容《资本论》第二卷的体系结构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热点问题讨论基本内容《资本论》第二卷的体系结构74《资本论》第二卷概述本卷是由马克思写作、恩格斯整理出版的,出版于1885年。由于马克思先后留下了八份手稿,但都残缺不全,故本卷的一些节、段落之间联系不太紧密。《资本论》第二卷概述本卷是由马克思写作、恩格斯整理出版的,出75《资本论》第二卷结构

本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分别从宏、微观角度考察产业资本运动的形态变化和实现条件。共包括三篇21章。第一、二篇从微观角度分析资本运动;第三篇分析宏观资本运动。《资本论》第二卷结构本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分别从宏、76《资本论》第二卷结构1、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包括1-6章。Ⅰ.1-3章考察三种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Ⅱ.第四章综合分析三种形态变化及实现条件;《资本论》第二卷结构1、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包括177《资本论》第二卷结构Ⅲ.第5-6章考察资本的流通时间,分析了流通费用问题。特征:个别资本的运动过程个别资本的形态变化资本运动与流通费用《资本论》第二卷结构Ⅲ.第5-6章考察资本的流通时间,分析了78《资本论》第二卷结构2、第二篇:资本周转

包括7-17章,可分四部分。

Ⅰ.第7章为导论部分,对资本周转作基本介绍;

Ⅱ.第8-11章考察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方式及对资本周转的影响,并分析了古典学派的有关理论;《资本论》第二卷结构2、第二篇:资本周转79《资本论》第二卷结构Ⅲ.第12-14章研究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Ⅳ.第15-17章从不同角度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特征:以动态分析为基础具体——抽象《资本论》第二卷结构Ⅲ.第12-14章研究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80《资本论》第二卷结构3、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包括第18-21章。Ⅰ.第18章分析研究对象及研究的主要内容;Ⅱ.第19章批判古典学派的再生产理论;《资本论》第二卷结构3、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81《资本论》第二卷结构Ⅲ.第20章阐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Ⅳ.第21章阐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特征:以社会总资本为研究对象以均衡分析为主要方法《资本论》第二卷结构Ⅲ.第20章阐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82研究方法1、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企业资本运动——社会总资本2、均衡分析微观与宏观均衡相统一3、动态分析以资本的持续运动为基础研究方法1、微观和宏观相结合83研究方法同主流经济学的比较:目标:当事人经济利益最大化过程:经济活动当事人的行为及判断标准一般标准:社会福利最大——帕累托最优特征:不同市场条件下的不同标准缺陷:垄断、外部性等研究方法同主流经济学的比较:84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资本循环个别资本运动首先表现为资本的循环过程。即从货币资本出发,经过不同阶段的运动,以更大数量的货币资本返回的运动过程。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资本循环85Ⅰ.购买阶段:G----W

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本运动的起始阶段,也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阶段。货币既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也执行资本的职能。Ⅰ.购买阶段:G----W86Ⅰ.购买阶段:G----W“资本关系所以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只是因为这种关系在流通行为中,在买者和卖者互相对立的不同的基本经济条件中,在他们的阶级关系中本来就已经存在。不是由于货币的性质产生了这种关系;相反,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的存在,单纯的货币职能才能转化为资本职能”。(39)Ⅰ.购买阶段:G----W87Ⅰ.购买阶段:G----W“正好相反,使货币职能同时成为资本职能的这种货币职能的特殊内容,被认为是从货币的本性产生的(因此,把货币和资本混为一谈了)。其实,货币要执行这种职能,例如这里完成G—A行为,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而这种社会条件在简单商品流通和相应的货币流通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导读135页》)Ⅰ.购买阶段:G----W88Ⅰ.购买阶段:G----W

“奴隶的买卖,按其形式来说,也是商品的买卖。但是,如果没有奴隶制,货币就不能执行这种职能。有了奴隶制,货币才能用来购买奴隶。相反,买者手中的货币无论怎样充足,也不会使奴隶制成为可能”。(《导读136页》)Ⅰ.购买阶段:G----W89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Ⅱ.生产阶段:W----P-----W`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资本采取生产资本的形式。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Ⅱ.生产阶段:W----P-----W90Ⅱ.生产阶段:W----P-----W`"由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资本价值取得了一种实物形式,这种形式的资本价值不能继续流通,而必须进入消费,即进入生产消费。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只能在劳动过程中实现"。(41)Ⅱ.生产阶段:W----P-----W`91Ⅱ.生产阶段:W----P-----W`"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导读136页》)Ⅱ.生产阶段:W----P-----W`92Ⅱ.生产阶段:W----P-----W`“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对价值的形成,从而也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起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它们作为预付资本价值的存在形式,就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43)Ⅱ.生产阶段:W----P-----W`93Ⅱ.生产阶段:W----P-----W`“正如人类劳动力并非天然是资本一样,生产资料也并非天然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条件下,生产资料才取得这种独特的社会性质,正如只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条件下,贵金属才获得货币的独特的社会性质,货币才获得货币资本的独特的社会性质一样”。(44)Ⅱ.生产阶段:W----P-----W`94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Ⅲ.售卖阶段:W`----G`

资本采取商品资本的形式。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的速度和规模对资本的运动具有重要意义。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Ⅲ.售卖阶段:W`----G`95Ⅲ.售卖阶段:W`----G`"因此,这里要指出两点。第一,资本价值最后再转化为它原来的货币形式,是商品资本的职能。第二,这种职能包含着剩余价值由原来的商品形式到货币形式的第一形式转化。因此,在这里,货币形式起了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原来以货币预付的价值的复归形式,就是说,回到过程开始时的价值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是原来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的价值的第一转化形式"。(51)Ⅲ.售卖阶段:W`----G`96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资本运动的总过程: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G----W----P----W`----G` ※资本的运动过程是以增殖为目的;

※在不同阶段资本执行不同的职能;

※只有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才能实现价值增殖。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资本运动的总过程:97“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最明显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产业资本的目的和动机——价值增殖,赚钱和积累——表现得最为醒目(为贵卖而买)”。(《导读138页》)“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最明显和最典型982、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导读144页》)2、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99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2、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

※产业资本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并存

※产业资本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依次转化过程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2、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100“如果把任何一种循环看作不同的单个产业资本所处的特殊运动形式,这种区别也始终只是作为一种个别的区别而存在。但是实际上,任何一个单个产业资本都是同时处在所有这三种循环中。这三种循环,三种资本形态的这些再生产形式,是连续地并列进行的”。(《导读144页》)“如果把任何一种循环看作不同的单个产业资本所处的特殊运动形式101“因此,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118)“因此,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102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对资本的理解:

“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包含着阶级关系,包含着建立在劳动作为雇佣劳动而存在的基础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它是一种运动,是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着循环过程的

三种不同形式。因此,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导读146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对资本的理解:103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比较: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本含义资本正常运动的条件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04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

“两个剑桥之争”,即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处麻省的剑桥)教授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及意大利学者帕西内蒂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前者强调“技术关系”在经济变量决定中的最终作用;后者强调“社会经济关系”(如所有权与经济制度)在经济变量决定中的最终作用。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两个剑桥之争”,即以美国麻省理105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新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经济学最猛烈的批评,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新古典生产函数中出现了资本计量的悖论:资本的价格取决于资本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资本的供给决定于储蓄,资本的需求决定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供求均衡时的利润率(利率)恰好等于产量对资本的导数即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这就要求资本的数量独立于利润率而预先得到确定;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新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经济学最猛烈的批评,106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但是资本本身并不能独立于分配而预先确定。随着工资率的变化,从而利润率变化,相对价格会产生变化,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出现对资本价值的重新估值,资本价值量本身的多少要取决于工资率或利润率的配备。资本量是利润率或工资率的一个函数.因此,利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来求解利润率(利率)就产生了逻辑上的循环论证,即已知利率(r)求资本(K),再通过资本求利率的循环。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但是资本本身并不能独立于分配而预先确定107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资本量又与利润率(r)、工资率(w)以及相对价格(p)密切相关:K=g(w,r,p),资本量的计量根本就离不开利润率、工资率以及相对价格。显然利润率、工资率的边际决定与资本量(K)的衡量离不开利润率、工资率以及相对价格这一点是相互矛盾的,这种矛盾就是“资本计量悖论”。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资本量又与利润率(r)、工资率(w)以108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资本计量悖论并不是说资本本身不可以计量,而是要说明新古典经济学利用生产函数求导即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来说明分配(如资本利息)的原理与资本计量本身离不开分配这一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循环论证。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资本计量悖论并不是说资本本身不可以计量109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对资本计量悖论的探讨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早期新古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Wicksell,K.)所阐述的被后人称之为的“威克塞尔效应”;二是被斯拉法(Sraffa,P.)复活的古典传统途径,即斯拉法在《用商品生产商品》(1960)一书中所作的解释.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对资本计量悖论的探讨主要有两条途径:一110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用单一数量测量的新古典资本概念在逻辑上根本不成立。仅就只存在单一混合商品而言,采用形如y=f(k,l)的生产函数,给定资本-劳动比(k/l),则断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该函数的斜率等于或决定利润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存在许多各种各样、但必须加总起来的异质资本品,那么“该曲线就不能建立,其斜率也无从测度,除非准备确定的价格在事前就已知道”。两个剑桥之争:资本争论用单一数量测量的新古典资本概念在逻辑上111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3、“价值革命”的影响

※价值变动对资本投入量的影响。价值变动—生产要素价值降低—资本的最低投资界限下降。

※价值变动对资本再生产规模的影响。

※对货币资本储备的影响。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3、“价值革命”的影响112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4、资本周转理论含义: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174)研究资本周转问题,主要是分析资本运动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运动速度主要受资本周转方式和周转时间的影响。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4、资本周转理论113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Ⅰ.生产资本的周转方式固定资本:价值逐步转移——货币资金积累——固定资本更新流动资本:一次全部转移——一次全部更新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Ⅰ.生产资本的周转方式114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投在固定资本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的价值,是为构成固定资本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料执行职能的整个期间全部一次预付的。因此,这个价值是由资本家一次投入流通的;但它只是通过固定资本一部分一部分地加进商品的价值部分的实现,而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地再从流通中取出的"。(《导读》162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投在固定资本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的价值115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补偿、修理和积累"在同一个投资中,固定资本的各个要素有不同的寿命,从而也有不同的周转时间。例如在铁路上,铁轨、枕木、土建结构物、车站建筑物、桥梁、隧道、机车和车厢,各有不同的执行职能的期间和再生产时间,从而其中预付的资本也有不同的周转时间"。(189)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补偿、116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磨损首先是由使用本身引起的。一般说来,铁轨的磨损和列车的次数成正比(R.C.第17645号)。其次,磨损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造成的。例如枕木不仅受到实际的磨损,而且由于腐朽而损坏。最后,在这里和在大工业的各个部门一样,无形损耗也起着作用。原来值40000镑的车厢和机车,10年之后,通常可以用30000镑买到"。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磨损首先是由使用本身引起的。一般117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要使生产过程连续进行,流动资本的各种要素就要和固定资本的各种要素一样,不断地固定在生产过程中。不过这样固定下来的流动资本要素,要不断地在实物形式上更新(生产资料是通过同一种新的物品,劳动力是通过不断更新的购买)".(188)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要使生产过程连续进行,流动资本的各种118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形式规定性之所以产生,只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的资本价值或生产资本有不同的周转。而周转之所以不同,又是由于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是按照不同的方式把它们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而不是由于它们在产品价值的生产中有不同的作用,或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有独特的作用"。(《导读》161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形式规定性之所以119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特点

——转移方式不同

——转移速度不同

——价值预付和回收方式不同

——使用价值更新的频率不同

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特点120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影响

预付资本周转是固定资本的平均周转,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反比,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正比。这是其一般规律。

两种资本比例不同,运动速度不同。

※悖论:比例变化——技术进步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影响

预付资本周转是固定资本的平均周121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Ⅱ.资本周转时间

※周转时间

=生产时间

+流通时间“劳动时间始终是生产时间,即资本束缚在生产领域的时间。但是反过来,资本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时间,并不因此也必然是劳动时间”。(《导读》169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Ⅱ.资本周转时间122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生产时间:“在所有这些场合,预付资本的生产时间由两个期间构成:第一个期间,资本处在劳动过程中;第二个期间,资本的存在形式——未完成的产品的形式——不是处在劳动过程中,而是受自然过程的支配。这两个期间是否有时会互相交错和互相穿插,对问题没有任何影响。劳动期间和生产期间在这里是不一致的,生产期间比劳动期间长”。(《导读》169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生产时间:123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另一种储备也对周转发生类似的影响。它只形成可能的生产资本,但是由于经营的性质,必须有或多或少的量积累着,因此必须在较长的时间内为生产而预付,尽管它只是逐渐进入现实的生产过程"。(271-272)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另一种储备也对周转发生类似的影响。它124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流通时间: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流通时间的一部分——相对地说最有决定意义的部分——是由出售时间,即资本处在商品资本状态的期间构成的。流通时间,从而整个周转期间,是按照这个时间的相对的长短而延长或缩短的”。(《导读》171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流通时间:125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商品的销售市场和生产地点的距离,是使出售时间,从而使整个周转时间产生差别的一个经常性的原因。(《导读》171页)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良,会绝对缩短商品的移动期间;但不同的商品资本或向不同的市场移动的同一商品资本的不同部分,由于移动而在流通时间上发生的相对差别,不会因此消失”。(《导读》172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商品的销售市场和生产地点的距离,是使126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如果从一方面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会缩短一定量商品的流通时间,那末反过来说,这种进步以及由于交通运输工具发展而提供的可能性,又引起了开拓越来越远的市场,简言之,开拓世界市场的必要性”。(《导读》173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如果从一方面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127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流通时间的差别,一方面个别地出现在同一个生产部门的不同的单个资本之间,一方面也出现在由于不立即支付现款而有不同支付习惯的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这种差别是由买和卖的支付期限不同引起的”。(《导读》174页)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流通时间的差别,一方面个别地出现在同128资本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周转次数

=1年时间

÷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资本周转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