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同步练习(逐题解析)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声声慢》
一、选择题
1.《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A.初秋 B.深秋 C.初春 D.暮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词内容,分析诗词意象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要求选出“《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然后通读诗词,整体把握诗词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找出诗词中描绘的景物(意象),进行分析,得出机务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本题,由“雁过、满地黄花堆积”可知,是深秋。故选B。
2.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诗词朗读断句能力。诗词朗读断句就是给诗词语句标出停顿,也就是把诗词句子断开。诗词朗读断句和文言文断句相同,要注意句子意思不能改变,语意要完整。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意义单位划分法”:文言句朗读的停顿划分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②语法结构划分法”: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谓之间、谓宾之间、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动补之间要作停顿,以使语意明显;③“文言句式特点划分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D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断句错误,应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意思是“光景,情形”,不能断开。故答案选D。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
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
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中词语含义能力。理解诗词中词语含义和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一样,,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D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意思是“这光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所以“次第”的意思是“光景,情形”。故选D。
4.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B项,“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说法错误,通读《声声慢》,可知上阕先写冷暖不定的气候,再写寒气袭人的晚风,最后写南飞的过雁。故选B。
【点睛】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5.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集是()
A.《乐章集》 B.《漱玉词》 C.《花间集》 D.《稼轩长短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解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了解识记能力况。属于文学常识识记情况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对于课内、外要求诵读文学著作,对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考生既要了解识记文学著作名称、主要内容、表达主题,还要了解识记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创作情况等方面知识。本题要求选出“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集”,
A项,《乐章集》作者是柳永;
B项,《漱玉词》作者是李清照;
C项,《花间集》作者是温庭筠;
D项,《稼轩长短句》作者是辛弃疾。
故选B。
6.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首()
A.婉约词 B.豪放词 C.抒情词 D.清旷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作品体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解答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常见的文学常识能够了解、识记。本题要求选出“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词,我们知道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声声慢》是她婉约词的代表作,所以《声声慢》是婉约词。故选A。
7.李清照的词被誊为()
A.稼轩体 B.半山体 C.易安体 D.漱玉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作品体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解答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常见的文学常识能够了解、识记。本题要求选出“李清照的词被誊为”什么体,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故选C。
8.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
A.南唐 B.北宋 C.南宋 D.北宋南宋交替之际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作品体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解答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常见的文学常识能够了解、识记。本题要求选出“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李清照,号易安,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之际。故选D。
9.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夸张 B.拟人 C.叠字 D.比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使之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直接描述内心的感受:她若有所思,若有所待,而又终无所得,有的只有凄惨和忧愁。“点点滴滴”是对“梧桐细雨”的客观描绘,但写的是词人心灵的感受,写尽了词人在黄昏时节的梧桐细雨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这九组叠字,不见前人首创,亦不见后人有成功的模仿,妙手偶得,别开生面,为作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所以《声声慢》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叠字。故选C。
10.在《声声慢》中,李清照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残秋景物抒发愁情()
A.急风 B.过雁 C.黄花 D.梧桐细雨
【答案】ABC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在《声声慢》中,李清照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残秋景物抒发愁情”,本词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急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以上四项均是作者选用抒发自己愁情的意象,故选ABCD。
11.“雁过也,正伤心”一句中,“雁过”所引发作者的情绪有()
A.秋愁 B.故乡之思 C.离别之苦 D.往昔夫妻伉俪生活之思
【答案】ABC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雁过也,正伤心’一句中,‘雁过’所引发的作者的情绪”,词人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感叹: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难道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飞不回故乡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无限无法诉说的哀愁。所以“雁过也,正伤心”一句中,“雁过”所引发的词人的伤心的情绪,而秋愁、故乡之思、离别之苦、往昔夫妻伉俪生活之思,这些均为作者“伤心”所在。故答案选ABCD。
1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愁情()
A.动作神态 B.环境感受 C.心境意绪 D.生活场景
【答案】B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愁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人说自己苦苦寻觅,只见一切景物给词人的感觉都是冷冷清清,而这给词人感觉冷冷清清的景物更使词人心情更加愁苦悲戚。所以这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人主要从从环境感受、心境意绪两个方面表现愁情。故选BC。
13.填空题
(1)《声声慢》作者_____________,李清照,号_________,宋代_________派著名女词人
(2)下列这副对联写的是谁?请说说你的理解。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_________。
【答案】(1).李清照(2).易安居士(3).婉约(4).李清照李清照故居在济南,“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重要的风景名胜。“漱玉词”“金石录”是李清照的作品,李清照词风与南唐后主李煜非常相似,人们称其词有南唐后主李煜遗风。(5).凄凄惨惨戚戚(6).点点滴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文化常识识记了解以及名句名篇背诵默写能力。文学文化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解答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常见的文学常识能够了解、识记。名句名篇背诵默写,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本题第(1)题考查学生对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相关知识识记能力。学生根据题目要求以及平时对相关知识记忆作答即可。第(2)题要求判断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说的是谁,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李清照的故居在济南,“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重要的风景名胜。“漱玉词”“金石录”是李清照的作品。李清照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写尽悲欢离合,语言清新明快,平淡本色,不矫饰、不铺叙,人们称其词有南唐后主李煜遗风。第(3)(4)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李清照代表作《声声慢》中名句记忆默写能力。属于直接性默写,默写时要注意“凄”“戚”的书写。
三、阅读理解
1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
【答案】①内容: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国愁)②直接写愁,直接抒情。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写愁,借景抒情。如:借“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营造了冷清、凄惨、哀怨的意境,抒发了自己的家愁国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词内容,赏析诗词表达技巧,评价诗人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要求学生赏析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该题有两个问,第一问: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是考查学生分析把握诗词内容能力。这首词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也就是靖康之变以后,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自己逃亡在外,远离故乡。词人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感叹: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失偶了吗?难道也像我一样,国破家亡,飞不回故乡吗?这过雁一声鸣叫另作者想起自己最伤心的两家事——国破家亡,丈夫去世。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词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赋比兴了,直截了当地把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国愁)化作一句话:“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第二问: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是考查学生赏析诗词抒情手法能力。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本词中词人主要运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手法,开篇词人连运用七组叠词直接说明回溯她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寻寻觅觅”,是说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想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而“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一无所获,反被孤独寡欢的气氛所包围,感到“凄凄惨惨戚戚”。属于直接抒情。词人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然词人想起国破家亡,夫亡,自己独自一人漂泊他乡。抬眼看见园子里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词人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词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怕黄昏,捱白昼,好不容易挨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词人借助眼前的“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将自己的愁苦哀怨之情进行层层渲染,层层叠加,属于间接写愁,借景抒情。当词人借助眼前景物将自己的愁苦哀怨之情进行层层渲染,层层叠加,直至无以复加,最后用一句话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截了当地把堆积在自己心头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国愁)表达出来。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15.阅读李清照的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表现了相思之情的无法排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诗词情感能力。诗词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如果是整首诗词,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如果是句子要结合句子所在的上下文和句子中重要词语进行分析作答。答题时,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句话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邹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就是时刻在相思着。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人在愁苦时总是邹着眉头,愁眉苦脸的,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的。“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才下”、“却上”形象说明两者之间有着连接的关系——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表现了相思之情的无法排遣,所以,这两个词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16.阅读李清照《声声慢》一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过雁”引发了词人哪两件伤心事?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摘?”这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工业土地买卖合同协议书
- 电子时钟led显示课程设计
- 电子教案与课程设计
- 金属采购合同范本(2篇)
- 电子基础实验及课程设计
- 2024彩票站转让合同
- 电子告示板的课程设计
- 电子信息校本课程设计
- 2024道路使用合同范本
- 电商直播运营课程设计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目标自我分析职业定位实施计划
- 设备的前后期管理与改造
- 平面模特新人培训方案
- 企业文化价值观对员工的影响
-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解读课件
- 外部压力与心理的处理
- 手电筒项目商业计划书
- 燃煤锅炉烟尘脱硫除尘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 110kv各类型变压器的计算单
- 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空调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