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2021年高考乙卷配套典型主观题各个击破 之 小说中的心理描写_第1页
2022届高考语文:2021年高考乙卷配套典型主观题各个击破 之 小说中的心理描写_第2页
2022届高考语文:2021年高考乙卷配套典型主观题各个击破 之 小说中的心理描写_第3页
2022届高考语文:2021年高考乙卷配套典型主观题各个击破 之 小说中的心理描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考语文:2021高考乙卷配套典型主观题各个击破之小说中的心理描写“考一题、会一类”之2021年高考乙卷真题回放:(2021年全国乙卷《秦琼卖马》)9.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9.参考答案:①先是无意购买:他看出瓷器是赝品,并不说破,以“小本生意”为由婉拒;②然后是有意相帮:表示再想想,留下王超杰并细心安排吃住;③最后决意相助:对戏剧的热爱、对世道人生的感悟,让他知假买假,慷慨解囊。★★★关于心理描写的考点:

一、分析心理变化过程(如2021年高考乙卷第9题)

二、考查心理描写的方法

三、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

下面是详细总结。一、分析心理变化过程。典型例题参考:(一)刘正权《王孙》

8.小说中随着情节的发展“他”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答:①开头部分晋升无望,沮丧失落。小说开头部分写“他”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警告,感到晋升无望。沮丧失落。②治疗后心情好转,恢复信心。在老中医的治疗下,他身体好转,逐渐恢复信心,“有了出去走一走的欲望”。③最后幡然醒悟,坚定决心。通过老中医的介绍,了解了黄芪的特点,幡然醒悟,坚定了背水一战治理污染企业的决心。(二)陆涛声《挑脚》8.文中画线部分是荣福挑小麦上船的情节,请结合上下文分析荣福的心理活动。答:船前,准备充分,信心十足。荣福挑320斤的小麦,并事先多准备了一根茶缸粗的毛竹杠棒,表明这表明他对比赛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充分的预想和准备,赛前就有必胜的信心。挑小麦踏上船站定后,轻松自得。对荣福“故意耸耸肩晃了晃担子”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他将三百多斤小麦挑到船上之后的轻松自得的心情。③挑小麦从船上返回岸边时,满足与自豪。对荣福“稳笃笃”“不紧不慢”以及望着长根气都不喘的描写,表现了他战胜长根的满足与自豪。

我的总结: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需要按照时间节点、按照人物的心理变化顺序进行分析概括。另外,还要多多积累心理描写的词语哦!二、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1.直接描写:①主人公内心独白;②作者直接描述人物心理;③议论性描写(即“心理分析”)④以言行、动作、神态、表情写心理⑤以人物本身的梦境、幻觉写心理示例一:以内心独白为主例如:(《安娜·卡列尼娜》)……就在这一刹那,一想到自己在做什么,她吓得毛骨悚然。“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但是什么巨大的无情的东西撞在她的头上,从她的背上碾过去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示例二:作者直接描述。例如(高尔基《母亲》)这些想法好像烧痛了她,剧烈地刺激她的头脑,好像一根根燃烧着的绳子抽打着她的心。……母亲觉得,有一种敌对的力量执拗地紧抓住她,紧压着她的肩膀和胸部,玷辱她,使她陷在死一般的恐怖里。……示例三:议论性心理描写。看起来似乎仅仅是在议论,实则包含了人物的心理状态。例如(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2.间接描写、侧面描写(1)以环境暗示、烘托心理。例如路遥《平凡的世界》:天开始模模糊糊地黑起来了。城市的四面八方,灯火已经闪闪烁烁。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多么好呀,春夜!(2)以幻觉暗示心理。例如茅盾《子夜》: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3)以动作暗示心理

:欧也妮把金路易铺在桌上,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同一件东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已经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三、心理描写的作用典型例题参考:(一)(德国)海因里希伯尔《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我环顾这间宽大的美术教室,可是图画都被人取下来了,角落里堆放着一些凳子,像一般的美术教室那样,为了使室内光线充足,这里有一排窄长的高窗户。从这些凳子和高窗户上能看出什么来呢?我什么也回忆不起来。如果我在这个小天地里呆过,我能不回忆起什么来吗?因为这是我八年来学习画花瓶和练习写各种字体的地方,有细长精致的罗马玻璃花瓶出色的复制品,他们由美术教师陈放在教室前面的架子上,还有各种字体:圆体、拉丁印刷体、罗马体、意大利体。在学校所有的课程中,我最讨厌这门课了。我百无聊赖地度过这些时光,没有一次我能把花瓶画得像样,能把字描好。面对这回音沉闷而单调的四壁,我所诅咒的,我所憎恨的又在哪里呢?我回想不起什么来,于是默默地摇摇头。那时,我用橡皮擦了又擦,把铅笔削了又削,擦呀……削呀……我什么也回想不起来……我记不清是怎么受伤的;我只知道我的胳膊不听使唤了,右腿也动不了了,只有左腿还能动弹一下。我想,他们大概把我的胳膊捆在身上了,捆得这么紧,使我动弹不得。我把第二个烟头啐了出去,落到干草垫之间的过道里,我试着要活动活动胳膊,可是疼得我禁不住要叫喊起来。我又叫喊开了,喊一喊就舒服多了。另外我也很生气,因为我的胳膊不能动弹了。问:这几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各有什么作用?答:这段文字主要用了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①这里的心理描写其实是“我”的内心独白。作用是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我”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特定的心理活动,展示了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真实可感。②这里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老人与海》中有大量的内心独白,请简要分析其作用。答:①便于读者揭示人物最隐秘的内心世界,更好地解读人物的性格。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用语言毫无隐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从灵魂深处去理解人物的性格。②让主人公形象具有立体感,更好地塑造出老人硬汉的性格。不仅让读者看到主人公的现在,而且看到他的过去,表现了桑迪亚哥决不屈服的坚强内心。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