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惠州新圩项目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规划依据1.甲方提供的建筑规划设计任务书2.小区地形、道路及红线范围图3.惠州市规划管理局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书4.《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5.国家及惠州市相关设计规范二.工程概况1.区位分析用地地点:广东省惠州市东风村高屋地段用地面积:354819.0平方米周边概况:基地位于深圳与惠州的交界处,交通便利,基地通过长山路与G205国道相接。用地北侧和西侧均为待开发用地,南侧为大片荔枝山林,自然环境良好,东侧现状为民房区域。用地分析:用地为自然山形,地形较为复杂,根据地势可将地块分成以下几个特征区:用地中间有两个相对完整的山头,依山形稍加改造即可保留山头。东北角总的趋势为北高南低,中间有比较大的冲沟,填补冲沟即可形成较为完整的南坡。西南角主要呈阴坡,可适当减缓坡度,以便于住宅布置。西北角为大片的挖掘地,地势低且较平整,可与其南侧的阴坡平衡土方形成大片相对平整的区域,作为高层区。三.设计原则1.山地主题充分利用基地本身赋予的有利生态条件及景观要素,尤其是充分挖掘基地自然形成的冲沟与山体以及基地湖景资源,通过设计的整合,创造独特的具有“生态湖山地生活”特色的优雅乡居环境,并以点状的组团绿地,带状的林荫步道形成贯穿整个空间范围的绿化系统,真正将“花园绿化”实现在每户每家门前。2.休闲度假主题鉴于基地相对比较偏离闹市,在如何打造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度假休闲社区的基础上,在社区入口以及示范区更加多的考虑公共开放空间(商业街,社区广场,运动公园,休闲公园等),是本设计所研究的另一重要课题。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边缘社区的人气提升。3.独立分区系统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及路网设计,利用地形高差,形成以低层住宅为主,搭配独栋及高层,形成一个多元化、高档次的居住社区。四.社区总体规划1.基地文脉与规划结构的衍生基地的脉络主题利用基地西北至东南角两条冲沟,稍加整合,形成一系列逐层跌落的景观湖,作为社区规划主轴线,联系各个组团。同时将基地几个原生态山头保留,作为规划控制节点,低层住宅区顺着山势布置,自然形成几个组团。几个山顶节点再通过人行步道串联起来,形成小区公共步行系统。地块西侧的平整区域作为景观主轴线的终点,相对独立为高层住宅区。分区说明保留基地中央相对比较完整的两个山头,稍加整合,低层住宅依山势布置,形成相对私密的两个组团;东北角总趋势为北高南低,填补中间的冲沟,作为高层区,依山势设置错层的地下车库。西南角主要呈阴坡,低层住宅顺山势布置,自然形成组团;西北角为大片的挖掘地,与其南侧的阴坡平衡土方形成大片坡度相对缓和的区域,作为高层区,依山势分台地布置高层及地库,消化社区大部分的停车位。总平面设计中的朝向景观分析由于本项目为休闲度假性质的社区。低层住宅布局原则为:在景观良好的基础上,尽量争取朝向。高层住宅围合大庭院,形成良好景观视线。住宅布局中的整体性及紧凑性鉴于本次设计中,低层住宅比重较大,故占地较多,利用地形严格控制间距不仅是土地利用更加紧凑集约,把尽量多的用地作为集中公共绿地。主题空间生态广场:地中海式人工水景、临水木台亭谢、叠泉等临水岸线景观低层社区庭院景观:村落邻里空间、岸线景观界面高层社区景观:超大生态花园2.大生态的设计理念系统竖向设计自然资源的整合与构建高档社区,离不开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尤其作为低多层社区,还必须考虑坡地形态的利用营造。规划设计利用地形的山洼规划了一条景观主轴,将原有的山头保留,作为控制节点。在原有低地规划大面积景观湖,既有地面排水功效,同时水边坡地成为本设计为该项目提供的自然背景。设计中的尺度控制高低层错落布局:由于规划要点要求,同时为了保护原有地形的轮廓线,建筑布局采用低层靠水依山,高层自成组团,围合形成内部大庭院,通过人工的小尺度来烘托自然生态的大背景。地中海村落布局:利用生态湖、山体等自然景观分割成组团村落。尤其是高层围合成一个大的组团,将水景渗透进来,形成视觉通廊,使各组团形成联系。沟谷的利用、水质研究及水系管理利用现有地形及池塘等自然环境,设计了亚热带式人工水景,采用相对独立的水位控制及循环系统,利用道路等小区设施设置水闸,形成叠水、叠泉、从而保证小区内的不同标高的水位恒定。社区内水系也是雨水收集的重要渠道建议此项应由专业水处理公司来介入作专业研究,保证水质。同时谷地雨水系统标高尚需与城市道路的雨水系统进行对接。植被的营造根据植被分析图,地块山体植被较好,将主要山体保留原生态植被,作为山顶公园,以步行绿化联系湖景,形成生态绿轴。3.因地制宜、理性有序的交通组织系统规划结合地块的不同用地性质,地貌地形等,采用灵活多变的车行系统。低层区车行景观系统:鉴于低层社区特征,以及汽车私有化的趋势,本设计对车行景观给予较高重视。通过契合地形的曲线路网结构形式,使车道系统与水景,山景时分时合,有利于创造多样性的车行景观。高层区道路系统:车行道路在高层区形成一条外环路,利用高差直接进入地库,高层区内实现高层区的人车分流。道路分级:社区入口景观大道,道路红线15米,车行路面12M,双向四车道社区内部环路,道路红线10米,车行路面8M:双向交通为主组团内部道路,道路红线5.5米,车行路面5.5M,双向交通为主独立步行系统社区将各山顶公园及湖景通过人行步道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步行系统。点——城市广场、体育运动公园、山顶生态公园、临水台阶广场等线——临水公共步行栈道、登山道、宅间休闲小道等停车停车根据不同住宅类型,采用综合停车的方式低层住宅私家地面车库高层住宅——集中地下车库4.关于基地文脉与公共设施的城市共享本社区定位为山谷湖滨高尚社区,示范区借鉴欧洲城市复兴的新城市主义理念,提升城市人文精神。公共城市界面的缔造(urbancorridors)本用地地理位置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属于较好的区域,且地块面积较大,如何有效结合地形形成社区会所及商业设施进行城市设计是本规划考虑的一个重要层面。社区商业的尺度控制与氛围营造相对于常规的社区商业,本规划更侧重商业的交流氛围,以及社区配套设施的城市共享性及经营性,商业部分结合入口湖景及社区广场围合充分完善社区功能的同时界定了整个广场空间。5.物业管理一级管理社区空间的私密性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外向型公共空间主要为公建及广场社区型公共空间生态山顶园、水景,保留植物园小丘、保留山坳水体、山顶绿地等半公共空间邻里共享庭院(低层、高层围合空间),车辆禁行,步行者可以进入,但有保安巡视。邻里庭园由步道相连,形成序列式共享型园林空间,可作晨跑,休闲等之用。私密庭院各类私家花园,纯私人空间,遍植花卉。但仍鼓励邻居交往。包括一楼花园、各层退台花园、底层住宅前后院。在小区外围墙上设置红外线扫描监视系统,接总控室。商场、步行通道入口采用住户磁卡制度.有效地控制外来人员的进入。住宅内设呼救按纽,直接与保安总控室相联。五.单体设计建筑住宅单体类型包括:低层住宅(3层)高层住宅社区(34层)商业街(3层、局部2层)幼儿园(9班)1.平面设计平面布置强调客厅朝向景观面,保障主卧的采光朝向,客厅、主卧尽量采用大面积窗户面向内庭园,尽量设置景观阳台,退台等空间,以培养住户间的交往。尽量布置玄关储藏等过度空间。2.立面体型设计与度假休闲主题颜色:赭石、浅棕、米黄。材料:石材、面砖、仿石漆、喷涂、铝合金。风格:低层住宅建筑风格上采用田园坡屋顶与赖特现代草原风格相结合,利用挑檐及挑板等横向构件,表现舒展、自由的建筑性格,极力打造良好的旅游度假氛围;高层建筑采用经典Art-Deco风格,趋于强调几何的挺拔竖向线条,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力量。建筑构件:建筑设计强调细节或节点设计,通过现代材料与构造来表达传统线脚,阳台栏杆采用玻璃栏杆,简练轻巧,并通过一些节点构件,使整个立面形象清新典雅,高层每幢住宅楼梯间、入口做进一步处理,设置门厅作为过渡空间,丰富立面形象,提高住宅档次。针对亚热带气候特点,要求将来住宅设计在空调位上进行了考虑.原则上充分利用建筑凹槽及造型构筑物,并用仿木铝百叶进行装饰。六.无障碍设计1、大门出入口设有无障碍坡道。2、垂直交通系统设有无障碍电梯,且电梯轿厢进深、电梯门厅进深符合规范要求。3、按规定设置无障碍汽车位。七.消防设计本项目按《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范》及《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范》进行消防设计。本项目中,高层住宅按照一类高层考虑,耐火等级为一级;其它建筑如配套公建,按照二类考虑,耐火等级为一级。各建筑与周围建筑的距离均满足消防规范。区内道路考虑消防车通行,道宽≥4m,消防车道的转弯半径≥12m;消防车道通过建筑物时,其净空尺寸≥4m、宽度高层住宅周边均设消防道,并有大于四分之一周边长度做为消防登高面,登高面部分道宽≥6m、路边距建筑物外墙≥5m并≤10m;其它建筑周边均能够形成有效扑救面;消防车通过的车道坡度≤7%,消防车登高的车道坡度≤1%;消防车道及消防车登高场地的路基,其荷载按(以上详见“规划总平面图”和“消防分析图”)八.环保设计本项目无大的污染源。以国家标准为依据,按照“因地制宜、清洁城市、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单体设计。1、防噪音处理沿城市道路一侧均设置绿化带,以高大茂盛树木减弱城市及区内干道的噪音影响;临街住宅建议考虑采用双层中空玻璃甚至增设隔音墙等措施,以减弱规划城市路的噪声影响。关于设备方面,采用变频泵以减少噪声、选用低噪型机组、发电机房等设置隔声减振措施;部分设备用房在地下室或独立靠周边布置,以降低建筑共振及邻近影响、加强通风效果;机组与楼地面连接进行隔噪减振处理,避免影响相邻住户;另外部分采用埋入式布置在景观绿化中处理成环境小品,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2、环保建材作为建筑围护体系的填充墙,建议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等环保材料;公建尽量少用玻璃幕墙,并建议采用低反射率玻璃以减少光污染。设计上尽量采用节省能源的当地建材,避免使用对生态环境有损害的物质。而且,相当部分建议选用本地出产的建筑材料。3、废气设备用房均设计通风系统,使废气能及时排放出室外;卫生间设机械排风,通至屋顶风机房高空排放。4、货运及垃圾处理住宅组团实现垃圾袋装和分类投放,沿社区道路设置果皮箱,结合商业街及公众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置收集点以减少垃圾收集的影响;商业店铺和公建设单独的货运出入口兼作垃圾运输出入口;建议在施工过程及竣工使用后,设置废物回收区,回收不同种类废物循环使用。九.节能设计根据项目当地情况和气候特征,通过综合手法反映节能、生态的发展趋势。1、遮阳防晒为节省能源,住宅的东西方向避免布置客厅、主人房等主要功能房间;区内普遍设置庭院并栽种大量绿化树木,住宅和公建屋顶局部架设遮阳构架和大面积屋顶花园,有助于节能降温、减少夏季热辐射和冬季热传导。2、利用和调节自然风根据惠州地区的气候条件,本方案的住宅间距均能满足自然通风的要求,布局均以南北向规划。以利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各组团围而不合,结合庭院形成上下与纵横方向的辅助“风道”,创造自然良好的对流通风条件,以利形成穿堂风和适宜的小气候,使邻里组团的通风情况良好,同时对冬季主导风起到部分遮挡作用。住宅设计尤其强调南北通风,客厅、餐厅大多双向看景;相当部分住宅采用两梯三户、四户形式,每户居民都可享受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3、噪音处理通过空间区域的划分和立面处理,结合住宅形体多方位、多层次的变化,以及各组团的庭院空间栽植高大绿化树木,在隔绝来自外界及相互之间噪声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回声,将自身噪音的影响大幅度降低。其它节能措施屋顶采取保温、隔热的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市政水压;采用节能变压器和节能照明灯具;尽量选用高效、节能的机组和通风设备。十.主要规划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548192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972464.713计容建筑面积㎡709638住宅建筑面积㎡693387.87其中低层住宅建筑面积㎡69611.87高层住宅建筑面积㎡623776配套建筑面积㎡16250.13其中集中商业㎡5370商铺4000幼儿园1㎡30009班幼儿园2㎡30009班物业管理㎡300居委会㎡200社区警务室㎡100垃圾转运站㎡200公厕㎡80.134容积率/2.05建筑占地面积㎡58591.66建筑密度%16.51%7绿地面积㎡106445.708绿地率%30%9不计容建筑面积㎡262826.71其中低层地下室㎡35989.22集中地库㎡226837.4910总居住户数户711211总居住人数人227583.2人/户12社区体育活动场地㎡6827.520.3㎡/人13机动车停车位辆7148其中地下停车位辆6395地上停车位辆753结构专业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及规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1.2部分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KN/m2)厨房2.0卫生间2.0阳台2.5厅、室、走廊2.0消防楼梯(非消防楼梯)3.5(2.0)屋面(上人屋面)2.0屋面(不上人屋面)0.51.3风荷载基本风压值W0=0.55KN/m2;风荷载体型系数1.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及风振系数按荷载规范采用,地面粗糙度为B类。2.结构设计及选型2.1概况本工程位于惠州市新圩,为局部带地下一层的住宅,2.2基础部分基础形式依据地质勘探报告,分别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和预应力管桩的形式。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2.3上部结构本工程各栋建筑依使用要求分别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2.4本建筑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框架抗震等级为给排水专业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及规定;《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年4月)深圳市,惠州市有关法规、规定建筑专业提供的资料;甲方提供的市政资料和设计要求;2、给水系统:室外给水从北侧惠州市政道路引入另两路DN350市政给水管,在整个规划区地块周围形成环状给水管,并布置室外消火栓。室外给水采用生活消防合一的低压给水系统。水量住宅用水量标准:250L/p.d商业用水量标准:8L/m2.d未预见水量按用水量之和的10%计,整个规划区估算最高日用水量为7218m室内给水根据市政水压的具体资料,以充分利用市政水压为原则,确定市政管网供水的楼层。其余楼层采用变频供水设备供水。根据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地块的分布,整个区域可设置多处水池和泵房。一期、三期、四期均为低层住宅,生活水池和泵房合设于设置于商业建筑的地下室。二期单独设置生活水池和泵房。五期、六期可合设消防泵房,生活泵房各自单独设置。为了保证水质和供水安全,各处生活水池分设两个。其中一座清洗时,另一座仍能正常供水。一期、三期、四期的多层住宅均为一个区供水。二期、五期、六期的高层住宅除市政供水楼层之外,分为三个区供水。各区分别设置变频给水设备供水。为保证住户入户管给水压力不大于0.35Mpa,在超过的楼层支管上设置支管减压阀。整个规划区的各功能区如商业,幼儿园,公厕等均分设总水表计量。住宅在每层设置集中水表间。(4)热水十二层以下的住宅均设置太阳能热水器,其余各户热水由各自燃气热水器单独制备。3、排水系统:(1)采用污,废水合流制。高层部分卫生间污水采用专用通气管排水系统,二期、四期生活污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小区景观水体;一期、三期、五期、六期生活污废水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检查井。(2)地下室废水由集水坑收集后采用排水泵提升,排入室外污水管道。(3)建筑物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系统。高层屋面和裙房屋面分别单独排出。在小区设置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可用于小区绿化和清洗道路用水。多余雨水经小区雨水井再排至市政雨水井。雨水采用深圳市暴雨强度公式:建筑屋面重现期T=5y设计降雨历时t=5min设计降雨强度q=5.65l/s.100M屋面雨水采用87型雨水斗排水,结合溢流口设计,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总排水能力不小于五十年重现期雨水量。4、给排水管材给水管:水泵至给水立管采用衬塑钢管,水表之后采用PPR管,室外采用HDPE给水管。室内雨,污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室外埋地雨,污水管采用双壁波纹排水塑料管。5、消防系统:整个地块消防系统按局域网消防统一考虑。按照规划小区人数<2万人,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根据地块的地理位置,结合开发的进程,一期~六期的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直接供应;二期、五期、六期室内消火栓及自动喷水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可集中设置。位置考虑设置于服务地块的居中地方。在最高住宅的屋顶各设一个十分钟消防水箱18米3。消防用水量:整个规划区一期、三期、四期: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整个规划区二期、五期、六期:室外消火栓用水量: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3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用水由市政给水水压管网供给,管网在各地块均成环状布置,在环状管网上布置室外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米规划区二期、五期、六期均有<100m的高层住宅。每栋三十三层住宅消火栓系统分为两个消防分区。每栋楼的两个区均水平成环,竖向亦成环。各栋住宅消防立管在地下室均成一个大水平环管。为了保证合理的消防水压,在超压楼层的消火栓选用减压稳压消火栓,以保证动压不超过50米。室外沿消防车道分别设多个水泵接合器与室内环管相连。(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除建筑面积小于5M2的卫生间,高层住宅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设自动喷水系统。自喷系统用水量35l/s。消防水池共储备一小时自喷用水量126m水流指示器按防火分区分别设置,在室外设有自喷系统水泵接合器。(4)在自备柴油发电机房设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5)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置必要数量的磷酸铵盐灭火器。(6)在每个消防电梯井旁设排水集水坑,有效容积不小于2.0立方米,消防废水经潜水排污泵提升至室外,排污泵的流量不小于10L/S(7)消防管,自喷管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丝扣或卡箍连接。6、节能措施:(1)卫生洁具按照CJ164-2002(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要求,选用一次冲洗水量不大于6l的便器,最大流量不大于0.15l/s的节水型水嘴,最大流量不大于0.15l/s的节水型淋浴器,以节约用水。(2)生活给水系统充分利用市政给水压力直接供水,节约能源。(3)给水系统采用变频调速设备供水,所有加压泵组尽可能采用高效,低噪型产品。(4)按不同使用功能分别设置给水计量装置。电气专业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2国家有关规范.规定.规程等《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版)《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二设计范围1、变配电系统6、宽频网络系统2、动力、照明配电系统7、消防(电)系统3、防雷接地系统8、住户对讲和安防系统4、电话系统9、其它智能化系统5、电视系统10、节能与环保设计三负荷计算及供配电系统1,本工程的负荷计算指标取:80m2以下住宅为50W/m2,80m2以上住宅为70W/m2,商业为100W/m2,幼儿园、学校为80W/m2,根椐对小区布局及分期建设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拟在整个小区分设七个变电所:其中一至三期各设一个箱式变电所,四至七期均在地下一层设一个变电所。3,本工程住宅建筑面积为376951m2,居委会、社康中心建筑面积为600m2,会所建筑面积为1500m24,两路高压电源由小区东面的市政路引来,在小区内形成环网供电。5,负荷分为住宅负荷、商业负荷、公共负荷三类;除消防用电为一级负荷,生活泵、客梯及楼梯照明为二级负荷外,其余负荷均为三级负荷。四、动力、照明系统1,消火栓泵,喷淋泵等消防用电采用双路电源末端互投,其备用电源均取自事故母线。2,电梯、生活泵等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3、其它三级负荷采用放射式和梯接式相结合方式供电。五、防雷接地系统1、小区建筑物均按规范要求设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措施,防雷级别分类按规范经计算确定。2、供配电系统和防雷系统共用接地系统,楼内设总等电位联结措施。3、小区供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制式。六、弱电系统1,在四期地下室设光纤机房,机房内设光电转换设备、电话配线架。通讯光缆由由小区东面的市政路引来。2,在四期地下室设网络机房,机房内设光电转换设备、网络交换机。网络光缆由小区东面的市政路引来。3、安防系统:在四期首层设消控中心,中心内的工作人员对小区的安全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3.1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该系统由摄像机、矩阵控制器、显示器、(磁盘)记录单元和控制机等组成摄像监视系统,24小时全天候监视环境;室外选择可以夜视的摄像机,在光线比较差的时间段或黑天的状况下仍然可以监视、摄像,这一功能与小区周界红线防范系统配合,在非正常的情况下启动联动设备,如:灯光照明、报警警铃、内部警示信号等。摄像机设在小区的出入口,小区内道路、广场、地下停车库、单元门厅、电梯轿厢内;另外记录档案可以提供查询特定时间的行人、事件等。3.2周界防范警戒系统该系统有红外线对射装置组成,在小区的围墙内侧安装。3.3防盗对讲系统:在各个楼栋的门口设门口机,,每户室内设对讲室内机,访客可直接与住户语音通话,住户可控制开门。4、远程抄表系统本系统由三表(电表、水表及燃气表)的计量传感器,管理主机及适配器构成。主机设在物业管理中心,三表实时计量对应住户的水、电、燃气使用状况,中心控制主机记录全部数据,按时通知用户缴费。七、消防(电)系统1、根据规范要求,在地下车库、商业等处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住宅部分可不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消防设备供电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自动切换。3、消防设备除采用就地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联动控制外,还在消防控制中心设远地实线遥控措施。八、节能与环保设计1、本工程选用低损耗低噪声干式变压器。变压器负荷率设计值满足经济运行要求。2、照明灯具一般采用直管型细管荧光灯管,配套电子整流器或低损耗镇流器配就地功率因数补偿。3、大面积照明场所的照明灯具控制方式采用分区、分组控制;除应急照明外的公共照明,均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住宅公共场所应急照明带消防强制点亮功能。4、各场所设计的照明功率密度值满足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规定。5、设计选用的电气产品达到国家绿色环保标准要求。包括生产、使用和使用后的废弃物等均能满足要求。暖通专业设计说明
1、本工程暖通专业的设计内容有:通风系统及防排烟系统。2、主要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型保温材料抹灰分包劳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苗木种植与生态旅游合作合同范本7篇
- 2025年度个人商品住宅买卖合同标准范本4篇
- 2025年木地板原材采购合同304402025采购版3篇
- 2025年度南京个人住宅房产买卖合同规范文本
- 2025年鸡蛋市场调研与采购合作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度数控打磨工劳动合同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房屋用电安全责任追究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度房地产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南山砖厂市场拓展与销售渠道建设合同4篇
- 垃圾车驾驶员聘用合同
- 2024年大宗贸易合作共赢协议书模板
- 新闻记者证600道考试题-附标准答案
- 变压器搬迁施工方案
- 单位转账个人合同模板
- 八年级语文下册 成语故事 第十五课 讳疾忌医 第六课时 口语交际教案 新教版(汉语)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物象的作用(含练习题及答案)
- 2024年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数学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EPC项目采购阶段质量保证措施
- T-NAHIEM 101-2023 急诊科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