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完整版:淮上与友人别_第1页
教学设计 完整版:淮上与友人别_第2页
教学设计 完整版:淮上与友人别_第3页
教学设计 完整版:淮上与友人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诵读《淮上与友人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练背诵古诗《淮上与友人别》,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一步说出对这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感受。2.根据古诗《淮上与友人别》的内容展开丰富想象,按要求改写成一篇记叙文。3.激发学生读古诗、学古诗的兴趣,提高对古诗的赏析能力,养成爱观察、勤动笔的良好习惯。【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把这首古诗改写成现代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置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想象,抒发学生个体的内在生命体验和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一、了解诗人,帮助理解。1.师生共读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引入对郑谷的介绍。交流资料:郑谷(约848—约909),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宜春)人。光启三年进士。曾任右拾遗,都官郎中等职,世称郑都官,又因《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清新通俗。有《云台编》三卷。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2.交代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二、自主学习,诵读诗句。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根据查阅的相关资料理解。2.指名读诗,读准字音。3.解题。淮上:即扬州。“淮上与友人别”点出了地点、人物,告诉我们是一首离别诗。(为什么不说是送别诗?)(明确:“君向潇湘我向秦”,分别+送别)。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4.朗诵诗歌,画出停顿、抑扬。用齐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方式反复练读。三、讨论文意,体会诗境。1.感知诗歌内容: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扬子江、杨柳、杨花、渡江人、风笛、离亭”扬子江:指今江苏仪征、扬州的一段长江。杨花:柳絮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离亭:驿亭。古人往往在驿亭送别,所以又称“离亭”。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2.理解诗句意思:前两句先交代握别的时间和地点,次写彼此分别,愁上心头的滋味。大好的春天里却要与友人分手,心中的离愁别绪与此形成鲜明的反差。这里虽只写渡江人,但彼此羁旅飘泊,君愁我亦愁的内心波动,跃然纸上。这两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结合。后两句,在握别岸头,已是愁绪万千;到得离亭宴上,更是酒酣情浓,欲言又止。此时风笛奏起,笛声载着愁情,诉说别离的时间到了,两位互道珍重,各奔前程。这是即景生情,颇具典型意义。3.讨论诗中情感: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四、创设情境,体验感受穿越时空,你就是诗人郑谷,在春和景明的日子,伫立扬子江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1)读诗句。“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2)看画面。看着画面,通过自己的的语言,指导学生把看到的景物说得具体些、生动些,并可以加上适当的想象。(3)那么面对这如诗如画的春光,此时你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4)学生自由练说,并提醒学生:要忠实于原诗内容,不得随意大改、大动,也不能对原诗干巴巴的直接翻译和解释,应展开合理丰富想象。(5)听笛声,畅离别。“数声风笛离亭晚”课件播放凄清幽怨的笛曲,一股难言的离愁滚涌心头。你和朋友如何话别呢?(6)握手言别,祝福慰勉。“君向潇湘我向秦”,沉沉暮霭中,诗人与朋友不得不分手上路,各奔前程了。潇湘在南,秦在西,诗人与朋友在这扬州一别,从此天高路远,音耗难托,更不知何时再能相会。想到这里,茫茫别意,涌上心头,令人黯然销魂。你和朋友怎样互道珍重与深情慰勉的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叙述,可展开合理想象。五、激发表达,真情创作1.同学们,今天我们随着诗人郑谷感受这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让我们拿起笔,把这动人的场景写下来吧!我们可以把诗词改写成剧本、散文、书信等体裁,但今天我们要求是改写成记叙文。先把你的创意先在小组中讲讲,请同学帮助你完善,并在本上做简单的纪录。(生自主探究交流、全班交流,进行分析。)时间:可以倒叙回忆,可以顺序。地点:根据资料想像故事环境,人物:诗句的内容或作者自己,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内心独白、神态、动作、语言表达中心思想。事件:根据故事内容,诗人经历,创设情景想象故事情节,使故事完整。2.如此动人的场景,我们可以给它拟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点评。3.用我手写我心,把我们刚才所说的,所体验到的,所感受到的一切写下来吧!让这浓浓的春意和洋溢着浓烈的儿童生活情趣在我们笔尖流淌,倾泻吧!请同学们记住,真情与创新并举,是作文的生命!师放音乐,学生开始习作。六、交流修改,完善作品1.谁愿意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大家听?教师相机点评。2.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