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官职升降任免的称谓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升降任免的称谓古代文化常识1官职变化:(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征、辟、召(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表示推荐的:举、荐、进、表、称(4)表调动的:调、徙、转(5)表降职的:左迁、谪、贬、放(6)表罢免的:夺、黜、罢、免(7)表示代理的:领、权、摄、假、署(8)特殊名词:洗沐、归沐(指休假)、乞骸骨(指退休)、致仕(指退休)、下车(刚到任)、视事(开始任职)官职变化:2
辟:征招授官。例: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拜:授予官职、任命。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荐:推荐、荐举。指下级向上级推荐官员。例: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后汉书.黄穷传》
举:举荐,(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职。例: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张衡传》
除:拜官授职。例: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辟:征招授官。例: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3
擢:提升。例: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谭嗣同》
简:选取。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出师表》
进:推荐、荐举。例:于是忌进孙子于陛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领:担任,特指兼任。例:顷之,又领益州牧。——《诸葛亮传》
摄:兼理,代理。例:羊舌摄司马。——《左传》又如:摄政王擢:提升。例: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谭嗣同4
假:暂时兼任,代理某职。同“摄”。例: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权:暂代官职。例:以京官权知,三年以易。——《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署:代理,也称“署理”。例:署南平教谕。——《海瑞传》放:委任、委派。例: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
出:调出京外做官。例:予出官二年。————《琵琶行》
转:迁徙,指官职的调动。例: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
假:暂时兼任,代理某职。同“摄”。例:乃相与5
徙:表示一般的官职调动。例: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迁:一般指升职,但也可指降职,如“左迁”。例:倾襄王怒而迁屈原。——《史记屈原列传》
罢:免去官职。例:徐阶罢相里居。——《海瑞传》
黜:罢免官职。例: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史记屈原列传》
谪:贬官或被贬。如“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柳宗元《愚溪诗序》徙:表示一般的官职调动。例:衡不慕当世,所6古代重要官职介绍:丞相:也称宰相,是管理国事的最高官职。
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御史大夫:制定法律、政令的官员。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都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的官员。
长史:文官名,大将军的秘书。
左徒: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的官员。典军校尉:武官名,统领皇帝卫兵的长官。刺史、州牧、太守、知府:都是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古代重要官职介绍:丞相:也称宰相,是管理国事的最高官职。7通判:由朝廷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参军:丞相的军事参谋。主簿: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等事的县级官员,官阶次于县丞。县尉:掌管训练兵丁、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都监:掌管州府军队的屯戍、训练、差使等事务的官员。胥吏:办理文书的小吏。枢密使:掌全国军机、边备、征战等事的最高军事长官。侍郎、郎中:为宫廷侍卫,分掌各司事务。通判:由朝廷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8中书舍人:掌管起草朝庭诏书的官员。礼部侍郎:掌贡举、礼仪的行政长官。尚书:主管文书的官员。司狱:提拿控管狱囚的职官。典史:知县下面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县丞:为县令的辅佐官,地位仅次于县令。翰林学士、翰林院编修:主要是掌管典礼、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等官员。员外郎:一般为闲职,配于朝廷或地方辅助部门。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等事务。中书舍人:掌管起草朝庭诏书的官员。9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内阁大学士:主管内阁事务的官员。中书令:即内史,最高辅政官。司马: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里正、里胥:古代乡官,管理乡里事务。右拾遗:为朝廷咨询建议官员。散骑、常侍:都是朝廷议政官。掾(yuàn)丞、掾吏:(官名,属官通称。有司: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三司: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即太尉(大司马)、司徒、司空。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10古文中的人称代词古文中的人称代词11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其、朕”等六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吾:吾与汝毕力平险余:余闻而愈悲我: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予:予观夫巴陵胜状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其12
谦称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自称其名。如: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自称低贱的身份。如: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牛马走”指“像走马一样被役使的仆人”,是谦称。②愚以为宫中之事。此外:“臣、不肖、小人、猥、在下”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
谦称13注意“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如:孤不度德量力安陵君其许寡人“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如: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注意“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14第二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子、而、乃、若”等七个。其中以“女、汝、尔、若”四个为常见。“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例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汝:汝是大家子尔:尔等若:若属皆且为所虏第二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子、而15
尊称1、称人之字。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汉书》)2、古人多用“子、足下、君、公、大王、殿下陛下(对君王)”尊称别人,相当于“您”。①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孟子·滕文公下》)
②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16第三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彼、之、其、厥、他、渠”等六个。其中以“彼、之、其”三个为常见。彼: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之:公与之乘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他”在上古汉语中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只表“其他”、“别的”之类的意思,是指示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彼、之、其、厥、他17官职升降任免的称谓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升降任免的称谓古代文化常识18官职变化:(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征、辟、召(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表示推荐的:举、荐、进、表、称(4)表调动的:调、徙、转(5)表降职的:左迁、谪、贬、放(6)表罢免的:夺、黜、罢、免(7)表示代理的:领、权、摄、假、署(8)特殊名词:洗沐、归沐(指休假)、乞骸骨(指退休)、致仕(指退休)、下车(刚到任)、视事(开始任职)官职变化:19
辟:征招授官。例: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拜:授予官职、任命。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荐:推荐、荐举。指下级向上级推荐官员。例: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后汉书.黄穷传》
举:举荐,(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职。例: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张衡传》
除:拜官授职。例: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辟:征招授官。例: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20
擢:提升。例: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谭嗣同》
简:选取。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出师表》
进:推荐、荐举。例:于是忌进孙子于陛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领:担任,特指兼任。例:顷之,又领益州牧。——《诸葛亮传》
摄:兼理,代理。例:羊舌摄司马。——《左传》又如:摄政王擢:提升。例: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谭嗣同21
假:暂时兼任,代理某职。同“摄”。例: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权:暂代官职。例:以京官权知,三年以易。——《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署:代理,也称“署理”。例:署南平教谕。——《海瑞传》放:委任、委派。例: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
出:调出京外做官。例:予出官二年。————《琵琶行》
转:迁徙,指官职的调动。例: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
假:暂时兼任,代理某职。同“摄”。例:乃相与22
徙:表示一般的官职调动。例: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迁:一般指升职,但也可指降职,如“左迁”。例:倾襄王怒而迁屈原。——《史记屈原列传》
罢:免去官职。例:徐阶罢相里居。——《海瑞传》
黜:罢免官职。例: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史记屈原列传》
谪:贬官或被贬。如“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柳宗元《愚溪诗序》徙:表示一般的官职调动。例:衡不慕当世,所23古代重要官职介绍:丞相:也称宰相,是管理国事的最高官职。
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御史大夫:制定法律、政令的官员。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都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的官员。
长史:文官名,大将军的秘书。
左徒: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的官员。典军校尉:武官名,统领皇帝卫兵的长官。刺史、州牧、太守、知府:都是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古代重要官职介绍:丞相:也称宰相,是管理国事的最高官职。24通判:由朝廷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参军:丞相的军事参谋。主簿: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等事的县级官员,官阶次于县丞。县尉:掌管训练兵丁、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都监:掌管州府军队的屯戍、训练、差使等事务的官员。胥吏:办理文书的小吏。枢密使:掌全国军机、边备、征战等事的最高军事长官。侍郎、郎中:为宫廷侍卫,分掌各司事务。通判:由朝廷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25中书舍人:掌管起草朝庭诏书的官员。礼部侍郎:掌贡举、礼仪的行政长官。尚书:主管文书的官员。司狱:提拿控管狱囚的职官。典史:知县下面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县丞:为县令的辅佐官,地位仅次于县令。翰林学士、翰林院编修:主要是掌管典礼、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等官员。员外郎:一般为闲职,配于朝廷或地方辅助部门。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等事务。中书舍人:掌管起草朝庭诏书的官员。26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内阁大学士:主管内阁事务的官员。中书令:即内史,最高辅政官。司马: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里正、里胥:古代乡官,管理乡里事务。右拾遗:为朝廷咨询建议官员。散骑、常侍:都是朝廷议政官。掾(yuàn)丞、掾吏:(官名,属官通称。有司: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三司: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即太尉(大司马)、司徒、司空。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27古文中的人称代词古文中的人称代词28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其、朕”等六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吾:吾与汝毕力平险余:余闻而愈悲我: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予:予观夫巴陵胜状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其29
谦称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自称其名。如: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自称低贱的身份。如: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牛马走”指“像走马一样被役使的仆人”,是谦称。②愚以为宫中之事。此外:“臣、不肖、小人、猥、在下”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
谦称30注意“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如:孤不度德量力安陵君其许寡人“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调酒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库全攻略解析与实战技巧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外科护理学专项)护理伦理案例分析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农村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策略试题
- 2025年征信考试题库(个人征信基础)权威解读与试题汇编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易错易混题型练习试卷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特殊业务会计处理经典题型实战案例解析模拟试题
- 2025化工原料省间调拨合同
-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管乐排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财经大学《声乐基础理论与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集团物料分类属性及描述(V1.1)20141110
- 2023年江苏保安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窗帘采购投标方案432
-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说课稿(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自考00230《合同法》必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完整版)电动卷帘门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
- ERCP术前知情同意书
- 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七色花》阅读推进课教学课件设计
- 向最高检察院提起申诉书范文
- 2023年江苏盐城音乐美术中考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