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劳动力流动1第五章劳动力流动1第一节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分析一、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及类型⒈概念:指劳动者根据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异和自身条件,在国际间、地区间、产业间、部门或行业间、职业和岗位间的所选择的迁移或转移行为。包含几层含义:⑴劳动力流动的主体是劳动者;⑵流动的原因是市场条件和自身条件的差异;⑶流动的方向是国际、地区、产业、行业或部门、职业和岗位间;⑷流动是劳动者作出的迁移和转移决策。2第一节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分析一、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及迁移和转移的区别⑴含义不同:劳动力迁移是指劳动者以改变定居地为目的,超过一定的地界的流动;劳动力转移是既包括改变定居地的流动,也包括不改变居住地为目的的流动,转移的范围更大⑵劳动力迁移一般要改变常驻地(户口所在地),劳动力转移则不一定改变常驻地;⑶劳动力迁移的流动程序是单向性的,即“迁出常驻地——迁入常驻地”,只有迁出很少有回归;而劳动力转移的流动路线既可以是单向性流动,也可以是往返流动,即“流出常驻地——流入临时居住地——回流常驻地”;⑷劳动力迁移前后,常驻时间和常驻地是一致的,而劳动力转移之后既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分离的。既人可以不在常驻地工作和生活。3迁移和转移的区别3二、劳动力流动的类型⒈按劳动力流动的时间分类:⑴永久型迁移:改变了定居地点的流动⑵常年型流动: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或经商,不再从事流出地的工作⑶季节型流动:农村劳动力农忙时在当地务农,农闲时到外地务工经商,有人称之为“侯鸟式流动”或“两栖式农民”⑷临时型流动:有些农民早出晚归在邻近当地的城镇或农村做工经商,有人称之为“钟摆式流动”。“桥头部队”4二、劳动力流动的类型4⒉按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分布特点分为:⑴聚集型流动:集中地向某一城市或地区流动⑵扩散型流动:一定范围的劳动力呈放散状向四面八方流动⑶替代型流动:中等城市的劳动者向大城市流动,小城市劳动者向中等城市流动以替代其劳动力流动的职位空缺;城市郊区流动到城市,边远的劳动力流动到城市郊区。⑷水平型流动:劳动力在地貌条件相似或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间的流动⑸垂直型流动:劳动力在地貌条件不同或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地区间的流动,如内地流向沿海,山区流向平原等⑹跨越国境型流动:国际劳务输出5⒉按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分布特点分为:5国际劳动力流动趋势发展中国家是劳动力输出的主体,发达国家是主要的劳动力输入国,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数量也非常大。就业压力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将境外就业作为一项国策大力推行,劳动者个人预期更高的出境就业劳动报酬也是境外就业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国际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大都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主要以菲律宾、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埃及等国为主,输出人数都在100万人以上。仅菲律宾2005年的输出人数就达700万人,占其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8%。6国际劳动力流动趋势发展中国家是劳动力输出的主体,发达国家是主⒊按劳动力流动的意愿分为:⑴自愿型流动:是劳动力为了追求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或追求优越的工作条件等原因主动自觉的流动。⑵非自愿型流动:流动来自外来的压力,战争、自然灾害、政治运动或是国家计划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流动。三峡移民上百万,南水北调
三峡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根据设计要求,三峡工程水库将淹没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市),直接淹没区有人口84.75万人,房屋3473.15万平方米。有2座城市、11座县城、116个集镇及大量工矿企业、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需全部或部分重建。带来大面积的移民和大规模的移民工程。根据设计,在三峡工程的实施、完成过程中,与之关联的移民工程将在2009年三峡工程竣工时同步完成。截至2008年底,重庆库区共搬迁安置移民113.8万人,其中外迁移民16.16万人。
⒋按劳动力流动的方向分为:⑴单向型流动:农村劳动力只向城镇流动而不再返回农村的流动⑵往返型流动:流动到城市一段时期后又返回农村⑶对流型流动:在城镇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互相流动7⒊按劳动力流动的意愿分为:7⒌按劳动力流动的范围和职业分为:⑴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⑵职业间的流动⑶部门或行业之间的流动⑷产业间的流动⑸市场间的流动⑹地区间的流动⑺就业与失业之间的流动⑻角色转换流动:大学生毕业、军人退伍、家庭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等8⒌按劳动力流动的范围和职业分为:8⒍按劳动力流动的目标分为:⑴创新型流动:为了追求和实现新的生活方式把流动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⑵保守型流动:为了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而作出的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的选择。
我国学者葛剑雄把劳动力流动分为生存型和发展型。生存型是人们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不得不改变居住地的流动,而发展型是为了物质和精神生活状况的改善而进行的流动。9⒍按劳动力流动的目标分为:9二、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和必要条件㈠基本假设⒈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自愿选择的流动行为。⒉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有流动的选择性,而雇主只有选择性没有流动性。劳动力流动是由资本的运动支配决定的,所以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为了分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类型,所以有这样的假设。10二、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和必要条件10㈡劳动力流动的必要条件⒈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是指劳动者能够自主决定或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不受政策等非经济因素的限制。农民工进城打工要办暂住证、健康证、就业登记卡等十几种证,这些都是政策上的限制,在原来计划经济时,工人想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或任何一个其他单位去流动更是有人事制度等方面的限制,这些都使得劳动力的自由选择和流动非常困难。⒉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流动的主要原因。⒊社会对劳动力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权。计划经济条件是无法实现的,市场经济下,政府和企业只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至于机会能否抓住就看劳动者个人的竞争实力了。⒋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能和工作能力专门化。11㈡劳动力流动的必要条件11三、劳动力流动的机制有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机制两个方面:㈠市场机制⒈工资机制:工资是有效的实际利益导向机制,可以直接调节劳动力在地区、产业、部门、企业间的分配和流动。⒉供求机制:是市场上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通过竞争形成的内在联系和作用的形式,现实中供求之间更多是处于不平衡、不协调的变化中,这种变化必然引起工资率的波动,从而左右劳动力流动的流向和流量。⒊竞争机制:竞争是市场规律的具体实现形式,劳动力之间会竞争,用人单位之间为抢夺人才会竞争,从而导致劳动力的流动。⒋风险机制:竞争是有风险的,劳动力如果在争夺有限岗位的竞争中失败就会流向低层次的工作岗位,企业竞争失败也会导致人才的流失。㈡政府调节机制: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完全地解决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问题,国家还必须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劳动力的流动进行调节。12三、劳动力流动的机制12四、劳动力流动的规律⒈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⒉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⒊体力劳动力向脑力劳动力流动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⒌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的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流动13四、劳动力流动的规律13第二节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及
劳动力流动决策影响因素主要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劳动力在进行流动决策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同时也会考虑非经济因素。一、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现实中,劳动力自愿选择流动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而且产生经济动机的最根本原因是收入水平的差距,但是,这只是劳动力流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决定劳动力流动的是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性。合理性是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只有收益大于成本劳动力流动的愿望才会付诸行动。
14第二节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及
劳动力流动决策㈠劳动力流动的成本⒈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成本⑴直接成本:为实现流动而直接支出的各项费用所组成的货币成本,包括信息费、交通费、安家费等。⑵机会成本:因为流动而放弃的原有工作收入加上就业选择费用。⑶心理成本:劳动力离开原来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离别亲人朋友及同事所付出的心理代价。美英和亚洲国家的流动有很大的差异⑷风险成本:在流动中因为一些不确定因素所可能造成的某些损失,失业保险、伤病风险等。15㈠劳动力流动的成本15⒉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⑴对他人财产价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上。流动者会影响流出地和流入地两地房地产的价格。大量流出地的房地产要么闲置要么降价,流入地的房地产会涨价,闲置和贬值的房地产都意味着资源处于低效率的状态,所以,劳动力流动影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成本。⑵对社会公共管理资产的影响:社会公共资产包括学校、道路、公共建筑、设施等,同样大量流出劳动力地区的社会公共资产会闲置,造成社会资产的低效率利用。⑶对社会公共服务成本的影响。流入地使得其公共服务成本上升,流出地而言,成本主要在于当地向年轻的学生进行投资之后,他们的流出产生的人力资本的流失。16⒉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16㈡劳动力流动的收益⒈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收益⑴直接收益:劳动力在新的职业中获取相对于原来收入净值差额的总和。⑵间接收益: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所提供的各种便利所引起的劳动力部分开支的节省,发达的公共交通等。⑶心理收益:给流动者带来的非经济性效用,社会地位的提高、自我价值的实现、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等。⒉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收益⑴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⑵有利于劳动力地位的提高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17㈡劳动力流动的收益17㈢劳动力流动合理决策劳动力流动的收益大于成本,流动才会发生。计算公式Bt1:在t年从新职业中取得的直接预期收益Bt2:在t年从新职业中取得的间接预期收益r:贴现率C1:直接成本C2:间接成本18㈢劳动力流动合理决策18二、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经济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九个方面㈠年龄㈡家庭㈢受教育程度㈣流动的距离㈤失业率㈥工会力量㈦国家和地方政策㈧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候条件㈨国际环境19二、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经济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19第三节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概述㈠我国剩余劳动力的界定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作物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可分为季节性剩余、常年性剩余和结构性剩余三种类型。⑴季节性剩余劳动力是指农忙时期必须下田劳动而平时可以脱离农业生产的劳动力;⑵常年性剩余劳动力是指在农业最忙的时期也可以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那些剩余劳动力,这是由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间数量比例不当造成的。⑶结构性剩余劳动力是指科学文化素质差,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不能转移出去的那些农业劳动力。20第三节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一、我国农业剩余㈡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学术界对此的计算和研究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距,农业部测算的是有1.4亿人左右,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有1.5~2.2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计,2005年为1.83亿。所以,我国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高估数据为1.74~2.2亿人之间,低估也有1~1.4亿。21㈡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21二、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⒈制度原因我国多年实行的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建国之初,我国就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选择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规模大,但创造的就业机会不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业成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提高积累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使农村的劳动力只能受限在农业就业。主要表现在:设置“经济门槛”,提高使用农民工成本;设置农民工进入的岗位壁垒,严格录用农民工手续。
22二、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22⒉人口原因20世纪50到70年代,我国人口高速持续增长,农村人口增长尤其迅速,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数过大,相比之下,农村人均占有资源数量严重不足。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劳动力每年增加600万人,而耕地面积却以每年700万亩至1000万亩的速度递减,迅速膨胀的人口聚集在日益减少土地资源上,形成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的局面。⒊农业技术进步原因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投入的增加,必然造成技术和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降低农业对劳动力使用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⒋产业结构的原因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就业条件相对不足,我国农村长期存在着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养殖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都非常小,乡镇企业起步较晚,比重不高。23⒉人口原因23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学者根据对1220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表明:为了增加收入而流动是首要原因,占外出农民的53.56%,其次是为了就业,第三是为了学习技术,他们将劳动力流动看成一个大学校,通过外出打工学习新技术,第四位的原因是对农村生产环境产生厌倦,想改变一下生产环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70%的农民外出打工是被推出来的,其中约60%的人表示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回去。具体分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⒈人地矛盾突出形成农民外流的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民从种植业得到的收入仍占60%以上,但我国农村人均耕地才有1.2亩,全国已有66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规定的“土地对人口最低生存保障线——0.79亩/人”。而且今后由于受城镇化的发展、道路的扩建、水力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的耕地面积会不断地减少,促使大量农民离开土地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24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24⒉种植业资本有机构成对劳动的排斥到200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比1978年增长了3倍多,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加上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的推广使用速度越来越快,使农业自身吸纳劳动力在相对减少。有关数据显示,1978年每亩棉花用工量为48个,1998年就降到27个。我国农村家庭平均每户拥有的生产性资产也在这二十年间翻了7.8倍。所以,种植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势必造成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25⒉种植业资本有机构成对劳动的排斥25⒊城乡比较利益的差别在一定的经济制度前提下,农村劳动力是否外出表现为权衡外出就业的利益和风险的理性行为。外出就业的经济利益高于本地就业利益,外出边际收入大于本地劳动边际收入时,就会选择外出。我国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表现为:⑴从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百分比看,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百分比为:1985年是53.8%,1990年是45.4%,1995年是36.8%,1999年是37.8%。2010年,农民5919元,城市19109元。⑵从可支配的收入来看,同样逐年在扩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倍数:1985年是1.8倍,1990年是2.2倍,1995年是2.75倍,1999年是2.78倍,有的学者计算为5~6倍。⑶从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来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长期高于城市居民,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491,城市为0.392。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农村劳动力外出的主要原因。根据对四川省农村1820户,4951名劳动力的抽样调查,外出劳动力人数是影响家庭收入的重要的变量,每增加一个外出劳动力可以使家庭纯收入增加55%。26⒊城乡比较利益的差别26⒋同行业地区间的经济成长差和收入差。⑴总量上看,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东部地区的,1980年,中西部相当于东部地区的76.5%和69.1%,到了1998年时只相当于65.1%和42.5%。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越来越大,2000年时,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42元,高于这个收入的10省市是大城市管辖的农村或东南部地区,如上海5596元,北京4604元,浙江4254元,还有广东、天津、江苏、福建等地。⑵结构上看,东部和中西部农民收入的主要差距在于非农收入。这种差别一方面造成农业劳动力的阶梯性替代流动,即城市郊区的农民流入城市,发达省份的农民转移到城市或非农产业,中西部的农民流入城郊或到东南地区的农村替代他们种田,另一方面也诱导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形成农业劳动力的转移。27⒋同行业地区间的经济成长差和收入差。27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⒈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体大部分来源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主要特点是从四川、重庆、江西、安徽、河南、贵州、广西等中西部向广东、浙江、上海、福建、江苏等东部省市流动。2004年,有1.03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55%来自中部,34%来自西部。中部农村劳动力的流出比率高于西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人口稠密,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较少,这些省份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实质性的在农业生产上的改进,“三农”问题比较严峻。而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居住者大多是少数民族,一般他们是不倾向外出务工经商的。⒉从劳动力流动的方向看,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2004年外出务工经商的暂住人口中82%集中在东部地区,广东省就占了30%多。⒊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年龄分布状况,趋向年轻化,35岁以下的农村流出劳动力占农村流出劳动力的63.7%。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4岁,2004年为29岁。28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28⒋性别分布状况看,男性为主,2000年时,男女比例为65:35。这与农村流出劳动力进入的行业有关,他们主要是在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领域。这些领域从业的男性相对较高,女性流出的比例低还因为她们仍然被当作“家庭主妇”——照顾老人孩子、喂养家禽牲畜以及种田,还有就是女孩子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女性流出去困难。但是,近几年女性外出务工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加。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形式主要为自发外出或亲友介绍方式,有组织外出逐年增加。“三缘”——血缘、地缘、人缘29⒋性别分布状况看,男性为主,2000年时,男女比例五、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㈠积极作用⒈农业劳动力转移加速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重视城市轻视农村的发展战略影响了我国应有的发展速度。有的学者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的经济代价从1978年到1997年为178750亿元,1997年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的总经济代价相当于当年GDP的321%。所以,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的重要途径。⒉劳动力的流出,有利于提高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水平。通过输出劳动力,可以提高土地和劳动力的比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发展规模经营创造有利的条件。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有学者给出的建议,在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打通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流动通道,农村中相对富裕的资源(劳动力和工业原料)向城市流动,城市相对富裕的资源(教育、科技、资金)向农村流动,这样城乡差别会随着工业化逐步消失。农村劳动力流动增加了劳动力和劳动力输出地的收入,不仅农民的消费水平提高,还有一部分收入转变为农业和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突破“收入水平低——储蓄能力低——形成资本能力差——生产率低——收入水平低”的“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创造了条件。30五、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30⒋加速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发展经济学中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视为农村劳动力的“简单劳动力”转为“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一些观念陈旧、缺乏技能的农民在城市就业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学到了技术,把城市里的挂你、技术、资金、信息带回到农村或创办企业,成为当地的技术能手或企业家,实现了由简单劳动力向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转变。⒌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活力进入城市的农业劳动力是一种廉价劳动力资源,城市农民工的工作是临时性的,不仅不享有单位职工的福利,工资级别也与企业正式职工是两个体系,这样降低了城市或企业发展的工资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对城市的发展十分有益。31⒋加速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31㈡负面影响⒈对输出地的负面影响⑴农村人口流失:跨地区外出的农村人主要是一些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劳动力,在其成长过程中,当地政府提供了财政资助,而这些人长期外出导致输出地损失了培养费用,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损失。⑵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很多地方留下务农的基本上是老、弱、妇、幼,长期下去对稳定农业的发展是不利的。⑶由于信息不准导致的劳动力盲目流动,使大批农民工徒劳往返而蒙受损失。⒉对输出地的负面影响⑴增加城市现有劳动力的就业压力⑵给当地的社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我国还未建成对农民的社会福利保障和约束系统,农民一旦离开他的户籍所在地,他与社会的联系就完全处于任意和自由状态,对当地社会秩序的稳定形成一定的冲击,一些盲目流入的民工往往是一段“无业游民”时期才可能找到就业机会,这时是很难管理的,而且,外出人口的计划生育问题日趋严重。⑶农民的集中转移加重了大城市的基础设施负担。32㈡负面影响32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及途径许多研究表明,实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战略有两个要点:一是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并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的就业制度,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易地转移,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有人称为城市化或都市化,人口学理论的定义是农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也是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可以说,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转移标志。我国城镇化的特点是起步晚、总体水平低、发展滞后。2000年,全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仅为36.09%,而同期的世界平均水平为45%,发达国家为75%。从1978年——1998年的20年间,我国的城市化率从17.9%提高到30.4%,年增长率为2.68%。许多专家测算出,城市化的推进不仅可以全部吸纳城市自然增长对人口和劳动力,而且每年城市化率多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1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列茨教授把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力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⒉加快发展农村经济33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及途径333434据劳动保障部2005年快速调查显示,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其中制造业占27%,建筑业占26%,住宿餐饮业占11%,批发零售业12%,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占9%,其他行业占15%。35据劳动保障部2005年快速调查显示,第五章劳动力流动36第五章劳动力流动1第一节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分析一、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及类型⒈概念:指劳动者根据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异和自身条件,在国际间、地区间、产业间、部门或行业间、职业和岗位间的所选择的迁移或转移行为。包含几层含义:⑴劳动力流动的主体是劳动者;⑵流动的原因是市场条件和自身条件的差异;⑶流动的方向是国际、地区、产业、行业或部门、职业和岗位间;⑷流动是劳动者作出的迁移和转移决策。37第一节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分析一、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及迁移和转移的区别⑴含义不同:劳动力迁移是指劳动者以改变定居地为目的,超过一定的地界的流动;劳动力转移是既包括改变定居地的流动,也包括不改变居住地为目的的流动,转移的范围更大⑵劳动力迁移一般要改变常驻地(户口所在地),劳动力转移则不一定改变常驻地;⑶劳动力迁移的流动程序是单向性的,即“迁出常驻地——迁入常驻地”,只有迁出很少有回归;而劳动力转移的流动路线既可以是单向性流动,也可以是往返流动,即“流出常驻地——流入临时居住地——回流常驻地”;⑷劳动力迁移前后,常驻时间和常驻地是一致的,而劳动力转移之后既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分离的。既人可以不在常驻地工作和生活。38迁移和转移的区别3二、劳动力流动的类型⒈按劳动力流动的时间分类:⑴永久型迁移:改变了定居地点的流动⑵常年型流动: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或经商,不再从事流出地的工作⑶季节型流动:农村劳动力农忙时在当地务农,农闲时到外地务工经商,有人称之为“侯鸟式流动”或“两栖式农民”⑷临时型流动:有些农民早出晚归在邻近当地的城镇或农村做工经商,有人称之为“钟摆式流动”。“桥头部队”39二、劳动力流动的类型4⒉按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分布特点分为:⑴聚集型流动:集中地向某一城市或地区流动⑵扩散型流动:一定范围的劳动力呈放散状向四面八方流动⑶替代型流动:中等城市的劳动者向大城市流动,小城市劳动者向中等城市流动以替代其劳动力流动的职位空缺;城市郊区流动到城市,边远的劳动力流动到城市郊区。⑷水平型流动:劳动力在地貌条件相似或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间的流动⑸垂直型流动:劳动力在地貌条件不同或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地区间的流动,如内地流向沿海,山区流向平原等⑹跨越国境型流动:国际劳务输出40⒉按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分布特点分为:5国际劳动力流动趋势发展中国家是劳动力输出的主体,发达国家是主要的劳动力输入国,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数量也非常大。就业压力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将境外就业作为一项国策大力推行,劳动者个人预期更高的出境就业劳动报酬也是境外就业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国际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大都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主要以菲律宾、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埃及等国为主,输出人数都在100万人以上。仅菲律宾2005年的输出人数就达700万人,占其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8%。41国际劳动力流动趋势发展中国家是劳动力输出的主体,发达国家是主⒊按劳动力流动的意愿分为:⑴自愿型流动:是劳动力为了追求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或追求优越的工作条件等原因主动自觉的流动。⑵非自愿型流动:流动来自外来的压力,战争、自然灾害、政治运动或是国家计划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流动。三峡移民上百万,南水北调
三峡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根据设计要求,三峡工程水库将淹没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市),直接淹没区有人口84.75万人,房屋3473.15万平方米。有2座城市、11座县城、116个集镇及大量工矿企业、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需全部或部分重建。带来大面积的移民和大规模的移民工程。根据设计,在三峡工程的实施、完成过程中,与之关联的移民工程将在2009年三峡工程竣工时同步完成。截至2008年底,重庆库区共搬迁安置移民113.8万人,其中外迁移民16.16万人。
⒋按劳动力流动的方向分为:⑴单向型流动:农村劳动力只向城镇流动而不再返回农村的流动⑵往返型流动:流动到城市一段时期后又返回农村⑶对流型流动:在城镇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互相流动42⒊按劳动力流动的意愿分为:7⒌按劳动力流动的范围和职业分为:⑴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⑵职业间的流动⑶部门或行业之间的流动⑷产业间的流动⑸市场间的流动⑹地区间的流动⑺就业与失业之间的流动⑻角色转换流动:大学生毕业、军人退伍、家庭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等43⒌按劳动力流动的范围和职业分为:8⒍按劳动力流动的目标分为:⑴创新型流动:为了追求和实现新的生活方式把流动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⑵保守型流动:为了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而作出的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的选择。
我国学者葛剑雄把劳动力流动分为生存型和发展型。生存型是人们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不得不改变居住地的流动,而发展型是为了物质和精神生活状况的改善而进行的流动。44⒍按劳动力流动的目标分为:9二、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和必要条件㈠基本假设⒈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自愿选择的流动行为。⒉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有流动的选择性,而雇主只有选择性没有流动性。劳动力流动是由资本的运动支配决定的,所以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为了分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类型,所以有这样的假设。45二、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和必要条件10㈡劳动力流动的必要条件⒈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是指劳动者能够自主决定或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不受政策等非经济因素的限制。农民工进城打工要办暂住证、健康证、就业登记卡等十几种证,这些都是政策上的限制,在原来计划经济时,工人想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或任何一个其他单位去流动更是有人事制度等方面的限制,这些都使得劳动力的自由选择和流动非常困难。⒉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流动的主要原因。⒊社会对劳动力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权。计划经济条件是无法实现的,市场经济下,政府和企业只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至于机会能否抓住就看劳动者个人的竞争实力了。⒋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能和工作能力专门化。46㈡劳动力流动的必要条件11三、劳动力流动的机制有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机制两个方面:㈠市场机制⒈工资机制:工资是有效的实际利益导向机制,可以直接调节劳动力在地区、产业、部门、企业间的分配和流动。⒉供求机制:是市场上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通过竞争形成的内在联系和作用的形式,现实中供求之间更多是处于不平衡、不协调的变化中,这种变化必然引起工资率的波动,从而左右劳动力流动的流向和流量。⒊竞争机制:竞争是市场规律的具体实现形式,劳动力之间会竞争,用人单位之间为抢夺人才会竞争,从而导致劳动力的流动。⒋风险机制:竞争是有风险的,劳动力如果在争夺有限岗位的竞争中失败就会流向低层次的工作岗位,企业竞争失败也会导致人才的流失。㈡政府调节机制: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完全地解决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问题,国家还必须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劳动力的流动进行调节。47三、劳动力流动的机制12四、劳动力流动的规律⒈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⒉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⒊体力劳动力向脑力劳动力流动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⒌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的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流动48四、劳动力流动的规律13第二节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及
劳动力流动决策影响因素主要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劳动力在进行流动决策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同时也会考虑非经济因素。一、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现实中,劳动力自愿选择流动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而且产生经济动机的最根本原因是收入水平的差距,但是,这只是劳动力流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决定劳动力流动的是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性。合理性是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只有收益大于成本劳动力流动的愿望才会付诸行动。
49第二节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及
劳动力流动决策㈠劳动力流动的成本⒈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成本⑴直接成本:为实现流动而直接支出的各项费用所组成的货币成本,包括信息费、交通费、安家费等。⑵机会成本:因为流动而放弃的原有工作收入加上就业选择费用。⑶心理成本:劳动力离开原来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离别亲人朋友及同事所付出的心理代价。美英和亚洲国家的流动有很大的差异⑷风险成本:在流动中因为一些不确定因素所可能造成的某些损失,失业保险、伤病风险等。50㈠劳动力流动的成本15⒉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⑴对他人财产价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上。流动者会影响流出地和流入地两地房地产的价格。大量流出地的房地产要么闲置要么降价,流入地的房地产会涨价,闲置和贬值的房地产都意味着资源处于低效率的状态,所以,劳动力流动影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成本。⑵对社会公共管理资产的影响:社会公共资产包括学校、道路、公共建筑、设施等,同样大量流出劳动力地区的社会公共资产会闲置,造成社会资产的低效率利用。⑶对社会公共服务成本的影响。流入地使得其公共服务成本上升,流出地而言,成本主要在于当地向年轻的学生进行投资之后,他们的流出产生的人力资本的流失。51⒉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16㈡劳动力流动的收益⒈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收益⑴直接收益:劳动力在新的职业中获取相对于原来收入净值差额的总和。⑵间接收益: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所提供的各种便利所引起的劳动力部分开支的节省,发达的公共交通等。⑶心理收益:给流动者带来的非经济性效用,社会地位的提高、自我价值的实现、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等。⒉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收益⑴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⑵有利于劳动力地位的提高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52㈡劳动力流动的收益17㈢劳动力流动合理决策劳动力流动的收益大于成本,流动才会发生。计算公式Bt1:在t年从新职业中取得的直接预期收益Bt2:在t年从新职业中取得的间接预期收益r:贴现率C1:直接成本C2:间接成本53㈢劳动力流动合理决策18二、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经济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九个方面㈠年龄㈡家庭㈢受教育程度㈣流动的距离㈤失业率㈥工会力量㈦国家和地方政策㈧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候条件㈨国际环境54二、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经济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19第三节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概述㈠我国剩余劳动力的界定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作物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可分为季节性剩余、常年性剩余和结构性剩余三种类型。⑴季节性剩余劳动力是指农忙时期必须下田劳动而平时可以脱离农业生产的劳动力;⑵常年性剩余劳动力是指在农业最忙的时期也可以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那些剩余劳动力,这是由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间数量比例不当造成的。⑶结构性剩余劳动力是指科学文化素质差,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不能转移出去的那些农业劳动力。55第三节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一、我国农业剩余㈡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学术界对此的计算和研究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距,农业部测算的是有1.4亿人左右,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有1.5~2.2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计,2005年为1.83亿。所以,我国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高估数据为1.74~2.2亿人之间,低估也有1~1.4亿。56㈡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21二、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⒈制度原因我国多年实行的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建国之初,我国就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选择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规模大,但创造的就业机会不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业成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提高积累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使农村的劳动力只能受限在农业就业。主要表现在:设置“经济门槛”,提高使用农民工成本;设置农民工进入的岗位壁垒,严格录用农民工手续。
57二、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22⒉人口原因20世纪50到70年代,我国人口高速持续增长,农村人口增长尤其迅速,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数过大,相比之下,农村人均占有资源数量严重不足。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劳动力每年增加600万人,而耕地面积却以每年700万亩至1000万亩的速度递减,迅速膨胀的人口聚集在日益减少土地资源上,形成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的局面。⒊农业技术进步原因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投入的增加,必然造成技术和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降低农业对劳动力使用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⒋产业结构的原因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就业条件相对不足,我国农村长期存在着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养殖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都非常小,乡镇企业起步较晚,比重不高。58⒉人口原因23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学者根据对1220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表明:为了增加收入而流动是首要原因,占外出农民的53.56%,其次是为了就业,第三是为了学习技术,他们将劳动力流动看成一个大学校,通过外出打工学习新技术,第四位的原因是对农村生产环境产生厌倦,想改变一下生产环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70%的农民外出打工是被推出来的,其中约60%的人表示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回去。具体分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⒈人地矛盾突出形成农民外流的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民从种植业得到的收入仍占60%以上,但我国农村人均耕地才有1.2亩,全国已有66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规定的“土地对人口最低生存保障线——0.79亩/人”。而且今后由于受城镇化的发展、道路的扩建、水力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的耕地面积会不断地减少,促使大量农民离开土地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59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24⒉种植业资本有机构成对劳动的排斥到200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比1978年增长了3倍多,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加上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的推广使用速度越来越快,使农业自身吸纳劳动力在相对减少。有关数据显示,1978年每亩棉花用工量为48个,1998年就降到27个。我国农村家庭平均每户拥有的生产性资产也在这二十年间翻了7.8倍。所以,种植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势必造成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60⒉种植业资本有机构成对劳动的排斥25⒊城乡比较利益的差别在一定的经济制度前提下,农村劳动力是否外出表现为权衡外出就业的利益和风险的理性行为。外出就业的经济利益高于本地就业利益,外出边际收入大于本地劳动边际收入时,就会选择外出。我国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表现为:⑴从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百分比看,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百分比为:1985年是53.8%,1990年是45.4%,1995年是36.8%,1999年是37.8%。2010年,农民5919元,城市19109元。⑵从可支配的收入来看,同样逐年在扩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倍数:1985年是1.8倍,1990年是2.2倍,1995年是2.75倍,1999年是2.78倍,有的学者计算为5~6倍。⑶从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来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长期高于城市居民,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491,城市为0.392。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农村劳动力外出的主要原因。根据对四川省农村1820户,4951名劳动力的抽样调查,外出劳动力人数是影响家庭收入的重要的变量,每增加一个外出劳动力可以使家庭纯收入增加55%。61⒊城乡比较利益的差别26⒋同行业地区间的经济成长差和收入差。⑴总量上看,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东部地区的,1980年,中西部相当于东部地区的76.5%和69.1%,到了1998年时只相当于65.1%和42.5%。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越来越大,2000年时,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42元,高于这个收入的10省市是大城市管辖的农村或东南部地区,如上海5596元,北京4604元,浙江4254元,还有广东、天津、江苏、福建等地。⑵结构上看,东部和中西部农民收入的主要差距在于非农收入。这种差别一方面造成农业劳动力的阶梯性替代流动,即城市郊区的农民流入城市,发达省份的农民转移到城市或非农产业,中西部的农民流入城郊或到东南地区的农村替代他们种田,另一方面也诱导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形成农业劳动力的转移。62⒋同行业地区间的经济成长差和收入差。27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⒈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体大部分来源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主要特点是从四川、重庆、江西、安徽、河南、贵州、广西等中西部向广东、浙江、上海、福建、江苏等东部省市流动。2004年,有1.03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55%来自中部,34%来自西部。中部农村劳动力的流出比率高于西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人口稠密,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较少,这些省份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实质性的在农业生产上的改进,“三农”问题比较严峻。而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居住者大多是少数民族,一般他们是不倾向外出务工经商的。⒉从劳动力流动的方向看,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2004年外出务工经商的暂住人口中82%集中在东部地区,广东省就占了30%多。⒊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年龄分布状况,趋向年轻化,35岁以下的农村流出劳动力占农村流出劳动力的63.7%。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4岁,2004年为29岁。63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28⒋性别分布状况看,男性为主,2000年时,男女比例为65:35。这与农村流出劳动力进入的行业有关,他们主要是在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领域。这些领域从业的男性相对较高,女性流出的比例低还因为她们仍然被当作“家庭主妇”——照顾老人孩子、喂养家禽牲畜以及种田,还有就是女孩子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女性流出去困难。但是,近几年女性外出务工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加。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形式主要为自发外出或亲友介绍方式,有组织外出逐年增加。“三缘”——血缘、地缘、人缘64⒋性别分布状况看,男性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水电安全培训
- 消防与家庭安全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副本
- 2024-2025学年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 中考英语语法串串烧十大状语从句
- 优化方案2011高考总复习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气压带和风带湘教版
- 固定资产投资专项审计
- 出纳年度工作计划范文-文书模板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2025年高考英语读后续写公开课:爆米花助人 教学设计
- 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8.1《认识生命》教案
- 2024年(学习强国)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音乐家舒伯特课件
- 关于人与人交流沟通的英语作文
- 2022年度机关内审工作计划5篇
- 绘本:当我们同在一起
- 当前信访形势分析及对策
- 【课件】UNIT1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植被清理及表土清挖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