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分类汇编中古时期的世界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分类汇编中古时期的世界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分类汇编中古时期的世界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分类汇编中古时期的世界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分类汇编中古时期的世界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专题02中古时期的世界一、单选题1.(2022·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一期中)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在最高王权与最底层的农奴之间,不止有一层封主,而是有好几个层次,每个领主都可以将自己的封地封给自己的属下,一个大领主相对于国王或皇帝来说是附庸,国王和皇帝是他的领主,但相对于这个大领主自己分封的中小贵族来说他就是领主,由他分封的人则是他的附庸。这导致西欧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出现了分裂割据的局面C.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 D.扩大了领土面积【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在最高王权与最底层的农奴之间,不止有一层封主,而是有好几个层次,每个领主都可以将自己的封地封给自己的属下,一个大领主相对于国王或皇帝来说是附庸,国王和皇帝是他的领主”可知,中古时期的西欧王权对地方没有绝对控制权,这就容易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B项正确;中古时期的西欧没有形成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不是强调“严格的等级序列”,排除C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并不能扩大领土面积,排除D项。故选B项。2.(2022·河北唐山·高一期中)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如下:“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据此可知,当时的欧洲A.封君封臣相互依存 B.出现分裂割据局面C.奴隶社会等级森严 D.社会环境宽松自由【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可知,反映的是封臣向封君宣誓,要效忠封君,封君高保护封臣,这说明封君封臣相互依存,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封君封臣相互依存,并没有反映出“分裂割据局面”,排除B项;封君封臣制度是中世纪,即封建社会时期欧洲的制度,而非奴隶社会,排除C项;中世纪的欧洲社会环境并不宽松自由,排除D项。故选A项。3.(2022·山东·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一期中)中世纪后期,西欧一些封建主在易北河、莱茵河、塞纳河一带设立了许多征税站。在当时,如果船载谷物沿塞纳河行驶200英里,花费的钱将达到所载谷物售价的一半。这可用于印证当时西欧A.王权的进一步强化 B.封建经济的脆弱性C.工商业的全面衰退 D.封建割据的落后性【答案】D【解析】根据“中世纪后期,西欧一些封建主在易北河、莱茵河、塞纳河一带设立了许多征税站”可得出中世纪的西欧地方割据严重,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因此各地都征收赋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体现出割据的落后性,D项正确;材料与王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经济的脆弱,排除B项;C项太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4.(2022·江苏·连云港高中高一期中)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中,虽有一些持帝制立场的思想家认为“王在法上”,但却很少有国王公开发表“王在法上”的言论。即使出现一些集中了强大王权的国王,也没有产生“王在法上”的结果。其最主要原因是当时各国A.存在强大的贵族和教会势力 B.形成了系统的分权制衡理论C.集中而强大的王权尚未出现 D.缺少法律意识和成文法指导【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中,始终没有形成“王在法上”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西欧中世纪时期存在强大的贵族和教会势力,A项正确;形成了系统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即使出现一些集中了强大王权的国王”,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缺少法律意识和成文法指导,不符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5.(2022·河南安阳·高一阶段练习)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市民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中的各个等级分别写信给教皇,申明国王只服从上帝,教皇不得干涉法国的任何内政。次年,三级会议控告教皇,决定以国王的名义在法国召开宗教会议,审判教皇。由此可见,当时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A.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 B.有利于法国王权强化C.体现了信仰自由趋势 D.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次年,三级会议控告教皇,决定以国王的名义在法国召开宗教会议,审判教皇”可分析出三级会议的这一做法强化了王权,B项正确;宗教改革发生于17世纪,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王权的加强,不是信仰自由,排除C项;这一时期的法国还是君主专制的国家,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说法不正确,排除D项。故选B项。6.(2022·山东高一期中)“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大量类似的誓言出现于中世纪西欧贵族的宣誓仪式中。据此可知当时西欧A.已经确立依法治国的原则 B.封君封臣在法律上地位平等C.王权受到教权的严格约束 D.有限王权的理念被广泛接受【答案】D【解析】根据“大量类似的誓言出现于中世纪西欧贵族的宣誓仪式中”可得出当时出现了大量的限制王权的誓言,反映出有限王权的理念被广泛接受,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依法治国原则的确立,排除A项;封君封臣在法律上地位并不平等,排除B项;严格的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7.(2022·河南南阳·高一期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写到:“拜占庭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就如同罗马对日耳曼人而言一样”。以下对此说法理解正确的是A.斯拉夫人成为拜占庭的安全隐患B.基辅罗斯大公由拜占庭教会领袖加冕C.斯拉夫人接受了拜占庭的希腊语D.拜占庭是基辅罗斯宗教和文明的源泉【答案】D【解析】根据“拜占庭对东斯拉夫人来说,就如同罗马对日耳曼人而言一样”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因此拜占庭是基辅罗斯宗教和文明的源泉,D项正确;材料与安全隐患及威胁无关,排除A项;BC项都与材料无关,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C项。故选D项。8.(2022·河北·高一阶段练习)古希腊时期,希腊人将“黑海一亚速海一顿河”一线视为欧洲的东界,此线以东被视为蛮荒之地。近代以来,俄罗斯逐渐崛起并不断东侵。随着俄罗斯的文化观念逐渐被西欧所接纳,欧洲东界东移到了“乌拉尔山一乌拉尔河”一线。这反映了A.俄罗斯的宗教与文化全面倒向西欧 B.东西方的文明交流不断深入C.欧洲版图受政治文化双重因素影响 D.俄罗斯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答案】C【解析】古希腊时期,“黑海一亚速海一顿河”往东文化较为落后,因此被视为蛮荒之地,但是随着俄罗斯的崛起,俄罗斯的文化观念逐渐被西欧所接纳,欧洲东界东移到了“乌拉尔山一乌拉尔河”一线,这说明欧洲版图受政治文化双重因素影响,C项正确;A项错在“全面”,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9.(2022·黑龙江·呼玛县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信仰东正教并传承着希腊文化。14世纪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不断入侵,迫使拜占庭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及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由此可见A.天主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 B.奥斯曼帝国兴起使文化中心转移C.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体系 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文化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所述,拜占庭帝国信仰东正教并传承希腊文化,但是随着14世纪时奥斯曼土耳其的入侵,迫使拜占庭学者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这种政治格局的变化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西欧广泛传播,表明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了文化发展,D项正确;材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变化,不是天主教文化,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文化中心是否转移,排除B项;C项不是材料信息表达的主旨,排除。故选D项。10.(2022·辽宁高一期中)公元9世纪中叶,东斯拉夫社会出现了古罗斯国家,罗斯人逐渐接受了东派基督教,形成了统一的字母文字系统,一批结构宏伟、装饰精致的宗教建筑也陆续建成,由此可见,古罗斯A.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B.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精华C.发展为东正教文明中心 D.盛行哥特式风格的建筑【答案】A【解析】东派基督教即东正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材料中“接受了东派基督教”“一批结构宏伟、装饰精致的宗教建筑也陆续建成”等信息表明,古罗斯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缺乏“东西方文化”信息,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中心方才转移到俄罗斯,排除C项;哥特式是西欧中古时期建筑的典型风格,排除D项。故选A项。11.(2022·辽宁大连高一期中)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指出:“阿拉伯人之获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这件事具有这样的历史意义:最初乃是通过这条道路,西方才知悉了亚里士多德。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译注和对亚里士多德章句的汇编,对西方各国,成了哲学的源泉。”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明A.保存了古希腊哲学 B.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精华C.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D.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答案】D【解析】黑格尔认为,阿拉伯人将其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理解和整理传播到西方,使之成为后世西方各国哲学的源泉等,意在强调阿拉伯文明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D项正确;保存了古希腊哲学只是材料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阿拉伯文明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精华,排除B项;阿拉伯文明并非欧洲文明的源头,排除C项。故选D项。12.(2022·河南安阳·高一阶段练习)阿拉伯帝国在阿卜杜勒·麦利克统治时期(646~705年)制定了票据汇兑制度,任何在巴格达总行写好汇票的人,均可以在帝国境内的任何支行里提取现金。这一制度A.维持了帝国财政的稳定 B.促进了长途贩运的发展C.避免了商业风险的产生 D.体现了货币纸币化趋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任何在巴格达总行写好汇票的人,均可以在帝国境内的任何支行里提取现金。”这一制度有利于长途贩运的发展,B项正确;仅凭票据汇兑制度维持帝国财政的稳定,夸大了票据汇兑制度的作用,排除A项;避免了商业风险的产生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票据汇兑制度,体现不出货币纸币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13.(2022·黑龙江·勃利县高级中学高一期中)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可知,阿拉伯文化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重新传回到欧洲后,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产生深远影响,C项正确;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发展的是经济因素,而非文化因素,排除A项;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西欧近代社会的转型,阿拉伯文化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因此“直接促成”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D项是属于C项的具体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14.(2022·天津河北高一期中)9世纪初,在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的组织下,柏拉图、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可见,阿拉伯帝国A.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复兴 B.成为东西方文学交流桥梁C.积极吸收全世界的文化 D.奉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答案】D【解析】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作为穆斯林国家,政府组织学者翻译希腊古典哲学、科学和医学,成就显著,这说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实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D项正确;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是在意大利,排除A项;桥梁作用主要在沟通东西方交流方面,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并未吸收全世界的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15.(2022·河南安阳·高一阶段练习)古印度法律诉讼制度规定,证人证言出现分歧时,采用多数人的证言。如果人数相当,倾向于道德高尚的人;如果道德都很高尚,则采用最为高贵的婆罗门证言。这说明古印度法律诉讼A.强调司法公正 B.深受社会制度影响C.以事实为依据 D.坚持法律平等原则【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证人证言出现分歧时......则采用最为高贵的婆罗门证言。”可知,当证人证言出现分歧时最后采用最为高贵的婆罗门证言,说明古印度法律诉讼深受社会制度影响,B项正确;由材料“则采用最为高贵的婆罗门证言。”可知司法缺乏公正,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以事实为依据,排除C项;由材料“则采用最为高贵的婆罗门证言。”可以看到没有坚持法律平等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16.(2022·山东·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一期中)1633年,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规定:“除特许船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之货物”。这些规定旨在A.加强封建统治 B.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C.维护天皇权威 D.禁绝一切对外贸易【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除特许船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之货物”可知,这是日本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实行这些规定,最终目的是维护幕府的封建统治,A项正确;材料的规定不一定能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排除B项;维护天皇权威属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部分内容,排除C项;“禁绝”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7.(2022·山东临沂高一期中)据下表判断朝鲜科举考试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创朝鲜词汇日本模仿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采用汉字楷书偏旁造“片假名”,取汉字草书偏旁造“平假名”越南李圣宗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仿佛一个缩小版的中华帝国A.民族大迁徙大交融 B.文化生命力影响辐射力C.中西文化双向交流 D.东亚一体观念不断增强【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中华文化的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生命力影响到了周边的国家,即其辐射力非常强大,B项正确;表格内容涉及的是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国内民族大迁徙问题,排除A项;表格内容涉及的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问题,并没有涉及中国与西方,排除C项;表格内容仅是述及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非常大,但不能据此理解为东亚一体观念不断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18.(2022·湖北省仙桃中学高一阶段练习)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废除了印度传统的官吏世袭制度,各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边远地区分布着印度教的众多土邦王国。这些土邦在承认德里苏丹的宗主权和纳税的条件下,处于半独立状态A.德里苏丹以印度教为国教 B.使君主专制集权得到加强C.印度王公特权被完全取消 D.一定程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各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土邦承认德里苏丹的宗主权和纳税”可知,德里苏丹国的这些统治措施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排除A项;材料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与君主集权无关,排除B项;印度王公所控制的土邦处于半独立状态,可知这些王公在地方上仍然有一定的特权,排除C项。故选D项。19.(2022·辽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表“玛雅文明的主要神灵”,据此可知神灵名字职能天神伊扎姆纳药神、火神、赐给地球雨水,使土地适合种庄稼,避免灾难太阳神—掌握健康、音乐、诗歌、书法(与羽蛇神相关)月亮神伊希切尔掌管各种水体、丰收、彩虹、分娩、纺织、洪水雨神恰克掌管闪电和雨,雨水充沛、避免干旱羽蛇神库库尔坎掌握雨季、播种、收获、五谷丰登,太阳神的化身A.玛雅人有精准的天文历法 B.玛雅的各级政权都与神权紧密结合C.玛雅人面临水资源缺乏的挑战 D.玛雅人信仰神灵主要是为了气象研究【答案】C【解析】材料中绝大多数神灵的职能都是与水有关系的,从材料中“赐给地球雨水”“避免干旱”“掌握雨季”等信息可知,玛雅人面临水资源缺乏的挑战,故选C项;从材料看不出玛雅天文历法的精准性,故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政权与神权的关系,故排除B项;水与农业密切相关,玛雅人信仰上述神灵,主要是为了祈祷农业生产丰收,故排除D项。20.(2022·山西太原·高一阶段练习)“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培育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粮食新品种,如玉米、西红柿、南瓜、豆子、甘薯、辣椒、可可、香兰草和烟草等,其中玉米的培植对人类贡献最大。”“他们”是指(

)A.玛雅人 B.阿兹特克人 C.印加人 D.雅利安人【答案】A【解析】明清时期,传入中国的美洲原产作物有玉米、西红柿、南瓜、豆子、甘薯、辣椒、可可、香兰草和烟草等。玛雅人是最早种植玉米的民族。因此选A。21.(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大津巴布韦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频繁 B.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与掠夺C.黄金交易的缩水和其他东海岸非洲文明的衰落 D.种族屠杀的影响【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津巴布韦的文明在13世纪到16世纪达到顶峰,大津巴布韦的衰落有多个原因,其中黄金交易的缩水和其他东海岸非洲文明的衰落是两个主要的原因,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史实,故错误。22.(2022·河南安阳·高一阶段练习)右图为“印加帝国的政权组织”图。这一政权组织的建立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强化神权政治C.建立封建等级制度 D.拓展帝国疆域【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印加帝国建立了完整而严密的等级统治秩序,这样做的目的还是在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稳定帝国的统治秩序,A项正确;建立这样严密的政权组织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控制,巩固统治,BC项都不是最终目的,排除BC项;这一政权组织是在国内实行,和拓展帝国疆域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3.(2022·福建泉州·高一期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A.非洲文明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 B.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落后C.非洲文明对世界影响范围更广 D.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答案】A【解析】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产生了非洲诸文化等,说明非洲文明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并非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落后,排除B项;非洲文明对世界影响范围更广与“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并非只有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排除D项。故选A项。24.(2022·辽宁·沈阳市回民中学高一期中)在印加帝国有许多地方神社,它们允许与国家宗教并存,其中几个神社极其古朴,还有几个神社,如在帕查卡马克的天启神社,因其神谕而更加引人注目。从库斯科周围的山地到神庙建筑之间错落着许多依山傍水的地方神社。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印加帝国A.建立了君主专制 B.实行中央集权 C.以宗教管理国家 D.重视神权统治【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印加帝国设置了许多与国家宗教并存的神社,说明它重视神权在国家中的统治,D项正确;神社的大量存在表明了神权统治的存在,而不能说明建立了君主专制、实行中央集权,排除AB项;神社的存在是反映了神权对国家统治的影响,而非以宗教管理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25.(2022·河北唐山·高一期中)埃及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体现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而玛雅人的太阳金字塔实际是庙宇,是古印第安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其附近还有一座用于祭祀月亮神的月亮金字塔。由此可见A.文明发展有一定内在规律 B.玛雅文明借鉴了古埃及文明C.世界区域文明具有差异性 D.区域文明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金字塔在埃及人和玛雅人以及古印第安人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可见,区域文明具有差异性,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B项;区域文明间具有密切联系,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26.(2022·河北·高一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古代印第安人创造的文明中,阿兹特克文明位于墨西哥中央高原,玛雅文明所在地既有许多山地,又有大片石灰岩地貌,印加文明处于安第斯山脉和秘鲁高原,它们均属于山地高原型文明,与亚、非、欧诸文明在地理环境上有明显差异,即地理环境更为恶劣,故文明的进化发展极为缓慢和艰难,各文明之间呈现封闭孤立状态。虽然印第安人在物质生产方面相对落后,在社会形态进化方面极其缓慢,但是他们在天文、历法、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印第安各文明中,凡与宗教信仰、精神彼岸世界有关系的科学技术过度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材料二

过去,尽管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但是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这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分州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模式逐渐显露出来,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不断深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据Hodell1等对卡担半岛一个湖泊内沉积物的研究,公元800~1000年是该地区最为干旱的期,而这好对应着玛雅文明的衰落时期。——摘编自吴文祥、胡莹、周扬《气候突变与古文明衰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气候在古代玛雅文明衰落中的作用”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答案】(1)特点:具有多元性;发展极为缓慢;呈现封闭孤立状态;文明成就突出;科学技术畸形发展。(答出三点即可)(2)变化:由忽视到重视和肯定。原因:研究者思维惯性的影响;测年技术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考古成果的印证。(答出三点即可)【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在古代印第安人创造的文明中,阿兹特克文明位于墨西哥中央高原,玛雅文明所在地既有许多山地,又有大片石灰岩地貌,印加文明处于安第斯山脉和秘鲁高原,它们均属于山地高原型文明”可知,具有多元性;根据材料“与亚、非、欧诸文明在地理环境上有明显差异,即地理环境更为恶劣,故文明的进化发展极为缓慢和艰难,各文明之间呈现封闭孤立状态”可知,发展极为缓慢、呈现封闭孤立状态;根据材料“但是他们在天文、历法、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可知,文明成就突出;根据材料“在印第安各文明中,凡与宗教信仰、精神彼岸世界有关系的科学技术过度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可知,科学技术畸形发展。(2)变化:根据材料“尽管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干旱可能是导致玛雅文明突然崩溃的因素,但是由于缺乏测年精度较高以及分辨率较高的古气候记录,这种观点很少受到重视”“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不断深入,气候环境因素在古代文明衰落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肯定”可知,由忽视到重视和肯定。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研究者思维惯性的影响;根据材料“随着测年精度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分州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可知,测年技术的提高、不同时间尺度分辨率气候演化序列的建立;根据材料“对全新世气候突变现象认识不断深入”可知,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根据材料“据Hodell1等对卡担半岛一个湖泊内沉积物的研究,公元800~1000年是该地区最为干旱的期,而这好对应着玛雅文明的衰落时期。”可知,考古成果的印证。27.(2022·辽宁·高一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二: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2)根据材料二,分别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的变化。(3)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答案】(1)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贡献:将印度的数字(阿拉伯数字)和中国的造纸术等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2)形式上: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隋唐时期互派使节来往;内容上:隋唐以前中国向日本传播生产工具和技术,隋唐时期以日本学习中国制度文化为主。(3)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解析】(1)措施:根据材料“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可知重视人才;根据材料“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可知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贡献:根据材料“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可知将印度的数字(阿拉伯数字)和中国的造纸术等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2)形式上:根据材料“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可知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隋唐时期互派使节来往;根据材料“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可知内容上:隋唐以前中国向日本传播生产工具和技术,隋唐时期以日本学习中国制度文化为主。(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三、论述题28.(2022·广东·金山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日本绘画奈良时代(710-794年)的日本绘画的主题都基于中国汉诗和风俗,模仿中国绘画技法,因此被称为“唐绘”。唐朝末年,以日本停止遣唐使为分界线,日本本土绘画样式逐渐形成。“大和绘”是相对于“唐绘”而言的绘画,采用日本画题,多反映贵族生活,运用日本的绘画技巧创作。绘卷是其重要种类,类似现今的连环画,将日本著名的文学作品转化为视觉艺术,供皇室和贵族赏玩,如《源氏物语绘卷》等。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这一时期绘画开始注重“英雄”传记里的插图,《平治物语绘卷》描绘了武士在战场上厮杀的场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