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V:1.0精细整理,仅供参考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日期:20xx年X月萃英园中学2014-2015年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终结刘学堂中国文化西来说在西方学术界由来已久,而在中西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则源于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发现了大量的彩陶,他将其与东南欧的特里波里等遗址的彩陶相比,发现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为了探寻彩陶的传播路线,安氏寻踪西进。经调查,安特生认为甘青地区发现的大量陶器都属于新石器时代,可归入仰韶文化,同时认为它们都是由西方传入,完善了中国文化西来说体系。由于安特生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是建立在考古学的基础上的,所以一经出笼,便在中国史学界引起极大的震动。中国的学者们断然不能接受,但同时也感到要推翻安特生的观点,最终解决中国文化起源这样的大问题,在材料上还有许多实际困难。1931年留学归国的梁思永,发掘了安阳高楼庄的后岗,发现了中国考古学史上著名的“后岗三叠层”,即仰韶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文化层由下而上的三层堆积,从地层上证明了中国的历史由史前到历史时期是一脉相承的。梁先生的这一发现,对中国文化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安特生认为仰韶彩陶西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甘肃地区的彩陶年代上比中原的仰韶文化要早。1945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通过对甘肃宁定县半山区两座齐家文化墓葬的研究,指出安特生在考古遗存认识上的错误。然而,由中国彩陶来源引起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时隐时现,其影响一直未销声匿迹,并为一些别有用心的学者所利用。时至最近,国外个别学者依然坚持认为,中国彩陶是西来的,以彩陶为代表的中国远古文化根植于西方。给这个问题真正画上圆满句号的是彩陶之路的发现。彩陶之路的发现得益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新疆彩陶的不断发现与研究。上世纪8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对新疆出土彩陶的墓葬或遗址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它们大多属于青铜时代,晚者甚至到了铁器时代,这使新疆彩陶研究跨出了关键一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开始的几年内,新疆发掘出史前墓葬四、五千座,出土大量彩陶,逐步搞清了新疆彩陶兴衰的基本线索。新疆彩陶并非是由西而来,是东方黄河流域彩陶西进的结果,从而提出了彩陶之路的崭新理念。至少在距今8000年前,黄河流域彩陶文化逐渐开始向四周扩张,距今7000年,进入到六盘山东西两侧;距今5500--5000年,扩展到青海东部;距今5000年,西进至酒泉境内的祁连山北麓;距今4000年前后,现身于新疆哈密地区。不过,这支东来的彩陶文化并没有在哈密绿洲驻足,至少在距今3000年以前,向西进入了吐鲁番盆地,同时沿天山间的山谷和山间通道,进入乌鲁木齐周围,再向西沿着天山北坡的绿色通道,进入伊犁河谷;约在距今2500年前,这支文化继续向西挺进巴尔喀什湖以东,成为这里所谓塞克·乌孙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但传播至此,彩陶文化已是强弩之末。公元前后的汉代,这支源于东方的古老彩陶文化终于被其他文化所取代。中国彩陶文化,在西进过程中,沿途不断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逐渐形成新的地方性的考古文化。由黄河上游起点,通过河西走廊,在新疆地区沿着天山山脉这座沟通东西文化的大陆桥西进,终点到达巴尔喀什湖东岸一线,前后历时5000多年,沿途不同的考古文化是黄河文明一波又一波向外不断扩张的历史缩影。至此,地处东西方之间具有关键性地位的新疆彩陶面貌逐渐明朗。中国古代文化西来说也终成历史。1.以下对“彩陶之路”发现之前“中国文化西来说”影响难以消除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文化西来说在西方学术界由来已久。B.安特生从考古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体系。C.在中国文化起源的大问题上,中国学者没有足够的材料推翻安特生的观点。D.国外个别学者至今仍然坚持中国文化西来说。2.下列有关“彩陶之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彩陶之路”是由中国学者经对新疆彩陶的深入研究,弄清了其兴衰的基本线索而提出的理念。B.“彩陶之路”发端于仰韶文化,从至少距今8000年前向西延伸,历经许多地区,最后止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C.“彩陶之路”的发现从彩陶文化变迁的时间地域两方面证明了彩陶西进的线索,从根本上推翻了中国文化西来说。D.“彩陶之路”的形成过程也是中国彩陶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逐渐形成新的地方性考古文化的过程。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后岗三叠层”的仰韶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文化层,自下而上三层堆积,是按由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排列的。B.“仰韶彩陶”所处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它属于黄河流域彩陶文化。C.约在距今2500年前巴尔喀什湖以东,黄河流域彩陶文化衍变成为“塞克·乌孙”文化。D.新疆彩陶大多属于青铜时代,时间上要比“仰韶文化”晚,可证明彩陶文化的西进。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①,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①漆身为厉(lài,赖),吞炭为哑:以漆涂身,使肌肤肿烂,像患癞病。厉,同“癞”。癞疮。吞炭为了使声音变得嘶哑。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赵襄子最怨智伯

怨:痛恨B.卒释去之

去:使……离开C.何乃残身苦形

苦:痛苦

D.于是襄子乃数豫让

数:责备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豫让“义人也”的一组是(

)(3分)①去而事智佰,智佰甚尊宠之

②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③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④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⑤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⑥遂伏剑自杀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智伯被消灭后,豫让为报答智伯乔装改扮刺杀赵襄子,失败被擒,但赵襄子认为他是有义之人,释放了他。

B.豫让的朋友劝说他假意投靠赵襄子再伺机刺杀,但豫让认为那是不义的行为,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做法。

C.赵襄子指责豫让既然易主侍奉智伯,就不该一再为其报仇。而豫让认为智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表达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

D.第二次行刺失败被擒,豫让要求向赵襄子的衣服刺几下以了却心愿,赵襄子感于他的大义,满足他的要求后才将其处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5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5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8、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答:9、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4分)答: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甲:(1)①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②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③

,献愁供恨,④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薄雾浓云愁永昼,⑤

。(李清照《醉花阴》)(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⑥

。(李清照《声声慢》)乙:(1)雄姿英发。

,谈笑间,②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③。(王羲之《兰亭集序》)(3)开荒南野际,④。(陶渊明《归园田居》)(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⑤,⑥。(杜甫《登高》)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想念一棵树⑴想念一棵树,一棵湘西天子山上的松树。(2)那天,导游告诉我们,说是要带我们走一条常人不知道的小路,去看“西海”。所谓“西海”,其实是一处巨大的山谷。这就是张家界独具的奇特景观:看山,得攀上山顶,而山顶,大多是一马平川,无数如戟似戈的山峰却挤挤挨挨地排列在一个个巨大的山谷里,如同一支支静静等候征战的将士。即便是大晴天,山谷里也终日阴森肃杀,迷蒙着缥缈的雾气。(3)西海,便是张家界峰林景观的代表作之一。千百座造型各异的砂岩岩峰绵亘数十里,深藏在天子山阔大的怀抱中。也只有在高高的天子山上,才能感受到那排山倒海般的峰林气势。(4)我们跟着导游在密密匝匝的丛林里穿行,实在辨不清哪里是路。终于草木渐稀,待转过一方巨岩,眼前豁然一亮:一大片灰苍苍的峰林仿佛听到一个无声的召唤,已经森然列阵在我们面前。(5)他们都是些谁家的将士有的敛眉锁目,胸间隐隐含着一股不平之气;有的髭发俱张,似难耐这漫漫无期的等待;更多的则盔甲齐整,意态冷峻。也许如乡野传说的那样,他们是二千年前张良埋伏于此的精兵良将的化身据说,刘邦击败项羽取得政权后,谋臣张良设计逃离咸阳,沿着汉水东下,最后隐居在这一片奇山秀水之间。由是,这里被唤作张家界。传说毕竟是传说,这万千奇异的岩峰,实在与张良无涉,而是大自然的杰作。三亿八千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地壳上升,海盆隆起,海底成为沙岩高原。于是,大自然微微一笑,以风霜雨雪和亿万年的耐心,精心雕刻出这独一无二的峰林作品。

(6)似乎再往前走几步,就能触摸到这宇宙间最伟大的艺术品了。这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走近些,再走近些,直到它们的身边。于是我接连跃下几块岩石平台。待听到导游和同伴们的呼叫,已经来不及收住脚步,惯性带着我沿着倾斜的石面直向悬崖冲去。就在一刹间,忽然看到悬崖边闪出一道松枝,我急忙一把抓住,如同抓住一位老朋友的手臂。此时惊魂稍定,看看身下,便是深不可测的谷底,不禁心旌摇摇。(7)倚靠着这棵松树,我不但没了危险,而且可以无遮无碍地把整个西海纳入眼帘。我的身旁,就是一座座兀立的岩峰,似乎伸手可及。整个山谷的色调是蓝灰色的,而岩峰本身则略见赭红。每座岩峰都像斧劈刀削般垂直陡峭,几乎看不到一星土,自然,更不可能有涓涓泉水。但所有的山头上,无一例外,都有松树在安营扎寨。那莽莽苍苍笼罩了整个山谷的蓝灰,首先是它们的颜色。看看这些松树的生存环境,真让人为之喟叹。它们的根都深扎在石缝间,生生从坚硬的岩石上撕开一道口子,作为它们的立身之处。而后,便是从这里伸出枝叶,去承接大自然的阳光雨露。不仅仅是贫瘠,大概还由于地形的险恶吧,这些松树没有一棵能够高高地挺直身躯,它们只能偃伏着甚至弯弯曲曲地生长。但这些都没能阻止它们去寻求生命的欢乐。你看那一只只伸向蓝天的手臂,正无声地描绘着一个个美好的憧憬。它们本身并不美,但它们的生命形态却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8)此时我握住的就是这样一棵松树的手臂。鱼鳞状的粗糙树皮,首先让人想到的便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看不出它的年龄有多大,因为它偃伏的身子只有半人高,然而,却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它从我脚下悬崖的石缝中探出,十分艰难地来到世间。这是怎样的一些生命啊,从萌芽的那一天起,就置身于险恶的环境之中。它要用细弱的根须撕碎坚硬的岩石,使之成为赖以生存的土壤;它要以百倍的耐心,搜集每一缕阳光、每一点雨露以及每一片偶然被风带来的枯叶,作为自己的养料;它还要提防狂风暴雨来袭,经受严霜重雪的欺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漫漫的苦难历程,它终于站在了蓝天和阳光之下,站在了“西海”的群峰之中。抚摸着这样一只手臂,这样一只从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伸出的援手,对生命的意义也因之多了一层理解。(9)第二天,上午就要离开天子山了。清晨,我早早便起床,独自一人来到“西海”,为了再看看那棵松树,向它告别。太阳还未出来,整个天子山都还在睡梦中。经过那片丛林时,先是觉得出奇的寂静,随后便听到草丛间响起了一连串窸窸窣窣的声音,仿佛有一个信号在迅速地往前传递。(10)转过一方巨石,偌大的“西海”展露于眼前。在淡淡的晨曦中,群峰静默肃立,好像正等待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其实,它们一生都在等待。而对于某些事物来说,有的,等待就是结果。此时,有风自峡间来,于是,那弥漫了整座山谷的蓝灰便出现波浪般的起伏,而且,由远至近,正向我身边推进。我知道,那是松树的海洋在荡漾。它们才是这片山谷里真正的生命。这时,我看到一根熟悉的松枝,不,是一只老朋友的手臂也在风中轻轻地摇动。(11)就在这一片手臂的轻轻摇动中,天子山新的一天开始了。11.文章中描述的“西海”具有哪些特点作者详尽地介绍“西海”有何用意(4分)

12.阅读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想念一棵树”(6分)

13.请赏析文章第(8)段画线语句。(6分)

14.文中第(7)段,作者说“它们本身并不美,但它们的生命形态却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请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见闻或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四、(24分)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给(jǐ)予毛坯(pī)强劲(jìng)人心惶(huáng)惶B.山崖(yá)霎(shà)时掳掠(lüè)沁人心脾(pí)C.馄饨(tun)不屑(xiè)嫉(jí)妒令人咋(zhà)舌D.神甫(fǔ)订(dìng)正烙(lào)印摄人心魂(hún)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教育专家就“如何打造美妙课堂”的问题坐而论道,一线教师听后非常激动,觉得收获颇丰。B.在新加坡你可以品尝到星洲辣蟹、肉骨茶和娘惹菜等美食,品类之丰,实在是擢发难数。C.时隔二十多年,我们再次欢聚一堂,与曾经呕心沥血培育我们的韩教练共享天伦之乐。D.秦始皇的焚书之举及其对诸子百家的禁锢,造成了当时中国社会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受投资者对欧洲出台债务危机解决方案的乐观预期等因素的影响,纽约油价再次重返每桶90美元。B.当苏格拉底、柏拉图与学生对话的时候,中国也出现了孔墨孟荀等人弟子众多、充满天下的盛况。C.国土资源部严禁工商企业借口“租赁”“流转”之名下乡圈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D.据有关部门介绍,全国律师代理的各类诉讼案件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司法公正。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摹仿,终于独创。,,,,,艺术就得到了新的生命——不傍门户,不落窠臼,就是所谓独创了。①从摹仿中蜕化出来②不摹仿打不起根基③但是不用着急④凭真诚的态度去摹仿的,自然而然会有蜕化的一天⑤摹仿久了就没有了自我,只好永远追随人家的脚后跟A.②⑤③④①B.⑤②③①④C.⑤③②④①D.②③⑤①④1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8个字)(6分)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教授指出:在中国,最维护职工权利的组织莫过于工会;然而在许多民营和外资企业,普遍没有工会组织;即使有,也是由资方掌握,发挥不了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

据调查统计,中国目前有一亿多民工游离于工会之外,其中绝大多数是在非国有企业的民工;他们没有加入工会组织,也没有规范的行业组织,权益无法得到维护。虽然许多民工认为协商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他们苦于缺乏维护他们权益的工会组织以及专业的法律顾问。由于法律程序时间过长等原因,民工通常不会求助于劳动监察机构;这时如果有工会组织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或指导他们与业主谈判协商,民工的权益就能够得到维护。2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6分)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它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张,依旧扼守尊严的艺术。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生命是一场美好的相遇。钟子期遇见了俞伯牙,便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牛郎遇见了织女,留下的是一场魂牵梦萦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感谢生命的因缘让我们有了这奇妙的相遇,请你以“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④卷面整洁。萃英园中学2014-2015年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答案1、D(这是中国文化西来说的影响结果,不是原因;同时又是在“彩陶之路”发现之后。)2、B(“彩陶之路发端于仰韶文化”,文中缺乏依据。)3、C(并非衍变成为“塞克乌孙”文化,而是与其交流融合,成为其主要构成因素之一。)4、C(“苦”是摧残、丑化的意思)。5、D(1只表示智伯对豫让的宠信3是朋友劝说豫让的话5是豫让说赵襄子的情况)6、D(豫让自杀而死,赵襄子并没有处死他)7、(1)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所以”、“愧”、“事”、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各1分。)(2)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事”、“众人”、“遇”各1分,大意2分)8、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秋雨霏霏,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9、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10、略11、特点:(1)西海是一处巨大的山谷,景观奇特。(2)山峰陡峭险峻,峰林森然列阵。(3)山谷深不可测,阴森蓝灰萧杀,雾气缭绕。(每点1分,2点即可)作用:突出了张家界景色的奇特魅力,为下文写自己被深深吸引忘情欣赏而出现险情,幸亏一棵松树伸出援手而幸免于难作铺垫。(2分)12.(1)幸亏这棵松树,作者得以避难,作者分外感谢。(2)倚靠这棵松树,作者不但没第有了危险,而且可以无遮无碍地观赏到整个西海的美景。(3)这棵松树不惧地形恶劣而努力追求生命快乐的乐观精神感染了作者。(4)作者为这棵松树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坚强地生活,还能向自己伸出援手而分外感动,对生命的意义多了一层理解。(1点2分,3点即可)13.本句群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赋予松树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松树生长条件的贫瘠和环境的恶劣,凸显了松树生长的艰难,语势强烈,表达了作者对松树顽强生命力的高度赞美之情。(修辞2分,其他4分)14.文中义:因为生活条件贫瘠和生活环境恶劣,这些松树身躯低矮,只能偃伏弯曲地生长。但这些都没能阻止它们去寻求生命的欢乐。松树的外形并不美丽,但它的顽强的生命力却使它全身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感悟:不管条件怎样,要敢于面对生活的挑战顽强进取,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可结合自己的见闻,言之成理即可)(文中义4分,感悟4分)15、C(C项“令人咋舌”的“咋”应读“zé”。“咋”有三种读音:zá、zé、zhā。但zá、zhā两音只用于方言,平时并不考,zé音用于书面语,唯一只有“咋舌”一词。)【解析】本题考查都是常见字的读音,其中“给、劲、咋、烙”都是多音字。这些常见字在必修教材中都出现过,学生并不生疏。“霎时”的“霎”、“嫉妒”的“嫉”、“神甫”的“甫”容易造成习惯性误读。此题考查“注音有错误的一组”,难度比“注音正确的一组”有所降低。“馄饨”是最常见的一种面食,“饨”一般读轻声,间或也重读,读音为tún。16、D(万马齐喑:千万匹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A项,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B项,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C项,天伦之乐:天伦:兄先弟后,天然伦次,故称兄弟为天伦。后泛指父子、夫妻、兄弟等为天伦。谓家人亲密团聚的乐趣)17、B(A项,“再次重返”赘余C项,“借口……之名”结构混乱D项,“案件……维护……权益”搭配不当)18、A19、民工呼唤(企盼、期望)维护自己(自身)权益的工会组织。20、我们的面庞柔和了就更能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我们的身体柔和了就更准确地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解析】仿写时注意理解“柔和”的基本内涵,所给仿写对象“声音”“目光”告诉我们要写人的身体器官或功用,譬如写“笑容”“神情”等。【参考译文】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