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环境描写解释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课件_第1页
语言环境描写解释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课件_第2页
语言环境描写解释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课件_第3页
语言环境描写解释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课件_第4页
语言环境描写解释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主讲人:辽宁师范大学

原新梅教授第四章主讲人:辽宁师范大学知识点2知识点3第四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汉语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描写

知识点1语言习得理论知识点2知识点3第四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汉语作为知识点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知识点2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

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探讨

2.4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异同的探讨2.5关于中介语及其相关理论的探讨

2.6海外学者的汉语习得研究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在引进、吸收国外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学科性质并不是那么一目了然,需要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来探讨其学科性质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2.1.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

(关系密切,但二者有明确的界限和分别)研究对象理论方法研究目的语言学语言本体从语言类型的比较中试图发现各种语言的普遍特征或普遍特征趋势揭示语言的普遍规律特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借助于语言类型学的研究,试图阐明语言类型的普遍性对语言习得顺序的影响探索第二语言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的过程规律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2.1.1第二语言习得2.1.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心理学

语言理解和产生的心理机制宽泛:人类个体的心理动机、心理过程、心理特征深入了解人类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习者的语言系统语言习得过程、机制、学习策略、语言环境描写解释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2.1.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2.1.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兴趣心理语言学与语言运用相关的心理过程(理解、产生、获得)心理学或实验心理学用实证方法验证假设心理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机制语料的收集、分析、描写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习得过程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2.1.3第二语言习得研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2.1.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

语言学心理学SLA心理语言学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2.1.4第二语言习得研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2.1.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

跨学科性质是由其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的。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个学科的跨学科特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习得过程的研究学习者自身的要求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2.1.4第二语言习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

国内学者的观点:吕必松:把“学习”看作一种“行为”,把“习得”看做一种“过程”,不赞成从心理学角度来区分这两个概念。这种区分避开了“有意识”和“无意识”这一区分标准面临的困难。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

李宇明:把所有的语言获得都称作“学习”。把“习得”与“学得”作为一对相对的概念。区分“习得”(acquisition)

“学得”(learning)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

习得(acquisition)学得(learning)A专指儿童母语习得泛指一切语言的获得B在自然环境学习语言的方式课堂教学条件下的语言学习C在无序的语言输入中学习语言在有序的语言输入条件下学习D按照普遍语法参数赋值的过程非普遍语法参数赋值的学习E一切有效的语言学习活动语言输入的方式标准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语言输入的方式标准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刘珣主张区分学习与习得,具有心理学依据,实际是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对改进课堂教学,建立学习与习得相结合的新教学法体系有很大启示作用。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刘珣主张区分学习与习得,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

国内学者的观点小结:有意识、无意识学习者的语言获得过程发生的环境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学习者的语言获得过程是否带有明显的学习行为以及语言输入的方式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

国外学者的观点:

Ellis主张交互使用学习、习得两个概念把学习和习得两种方式看成是彼此独立的学习过程,强调通过学习获得的明晰的知识不能转换为通过习得获得的潜在的知识,即“无接口观点”Krashen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

总结国外学者的观点:

(1)在实践上很难区分

(2)不符合第二语言获得发生的实际过程

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知识是否可以转换为习得的知识不刻意区分关心的理论焦点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探讨

环境因素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言语输入获得的环境教学环境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探讨

胡明扬(1993)儿童学习第一语言口语的一个特点就是“输入”大大早于“输出”,并且在量上“输入”也远远大于“输出”。认为,儿童习得第一语言口语的特点对第二语言学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探讨

李宇明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习得质量和速度。获得言语输入的主要渠道输入方式通过教科书和教师的课堂语言来获得言语输入以讲授和操练为主,话题常常由教师控制,有较强的计划性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探讨

小结

国内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语言输入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与国外同类研究不同的是,国内学者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教学上,试图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对策,提出相应的教学原则。

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问题“儿向语言”和“教师语言”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异同的探讨

第二方面:学习者的习得机制问题第一方面:一般意义上的异同的对比第三方面:语言习得的社会文化问题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异同的探讨一般意义上的异同的对比探讨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动机、认知水平等显而易见的因素的对比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异同的探讨学习者的习得机制异同探讨俞约法“从自觉到直觉”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异同的探讨

语言习得的社会文化问题的探讨胡明扬:充分利用第一语言和第一语言的知识系统来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关于中介语及其相关理论的探讨

中介语理论的探讨中介语的定义中介语与对比分析以及偏误分析的关系中介语产生的根源以及中介语的研究方法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关于中介语及其相关理论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1关于中介语的定义国外学者的观点:

以目的语为参照的“过渡”的观点共时与历时的观点可变能力的观点心灵学派的观点认知的观点自主的语言系统的观点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1关于中介语的定义以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1关于中介语的定义对外汉语教学界主要观点:中介语是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和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鲁健骥)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特有的动态语言系统。(吕必松)中介语是两种语言的混合体(盛炎);中介语与学习者的母语及目的语无任何联系,且不受任何现有语言的影响(温晓虹)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1关于中介语的定义中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1关于中介语的定义在从不同角度来描述中介语的定义时,应避免:

把所有的中介现象都看作中介语把中介语理论等同于偏误分析

过宽过窄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1关于中介语的定义过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2中介语与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关系研究

三者之间的继承关系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

2.必须从这三种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本质上来区分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表面现象主观认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两个原则核心问题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2中介语与对比分析和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2中介语与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关系研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结构主义语言理论

通过对比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

1.强势说,也称预测的观点2.弱势说,也称解释的观点对比分析理论基础初衷两种观点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2中介语与对比分析和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2中介语与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关系研究

偏误分析对偏误进行分析发现规律(类型和原因)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2中介语与对比分析和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2中介语与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关系研究(3)分析中介语和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的关系中介语理论并不是对于对比分析的简单否定,而是对于对比分析的发展。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偏误分析与对比分析之间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2中介语与对比分析和偏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3关于中介语产生的根源及研究方法的探讨(一)中介语产生的根源

母语系统目的语系统两个根源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中介语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的自主性;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系统对其中介语系统的深刻影响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3关于中介语产生的根源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3关于中介语产生的根源及研究方法的探讨(二)关于中介语的研究方法的探讨

吕必松(1993):遵循观察、实验的方法,将观察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描写。孙德坤(1993):从宏观上搭起一个比较研究的框架,来描写中介语系统。

王建勤:从微观入手,通过汉语学习者量词误用的两种不同研究方法的比较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3关于中介语产生的根源2.6海外学者的汉语习得研究2.6.1海外学者的汉语习得研究特点

1.对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吸收比较快,因而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2.这些研究大都是以理论为导向的实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以主题突出为特征的汉语习得问题

两个特点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2.6海外学者的汉语习得研究2.6.1海外学者的汉语习得2.6海外学者的汉语习得研究2.6.2海外学者的汉语习得研究成果靳洪刚:海外学习者习得汉语“把”字句的过程

温晓红:对主题突出的汉语存在句的习得过程的研究2.6海外学者的汉语习得研究2.6.2海外学者的汉语习得2.6海外学者的汉语习得研究2.6.2海外学者的汉语习得研究成果袁博平:关于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声调的变异研究邓守信:关于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习得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的情况的调查2.6海外学者的汉语习得研究2.6.2海外学者的汉语习得语言环境描写解释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课件第四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主讲人:辽宁师范大学

原新梅教授第四章主讲人:辽宁师范大学知识点2知识点3第四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汉语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描写

知识点1语言习得理论知识点2知识点3第四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汉语作为知识点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知识点2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

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探讨

2.4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异同的探讨2.5关于中介语及其相关理论的探讨

2.6海外学者的汉语习得研究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在引进、吸收国外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学科性质并不是那么一目了然,需要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来探讨其学科性质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2.1.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

(关系密切,但二者有明确的界限和分别)研究对象理论方法研究目的语言学语言本体从语言类型的比较中试图发现各种语言的普遍特征或普遍特征趋势揭示语言的普遍规律特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借助于语言类型学的研究,试图阐明语言类型的普遍性对语言习得顺序的影响探索第二语言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的过程规律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2.1.1第二语言习得2.1.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心理学

语言理解和产生的心理机制宽泛:人类个体的心理动机、心理过程、心理特征深入了解人类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习者的语言系统语言习得过程、机制、学习策略、语言环境描写解释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2.1.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2.1.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兴趣心理语言学与语言运用相关的心理过程(理解、产生、获得)心理学或实验心理学用实证方法验证假设心理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机制语料的收集、分析、描写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习得过程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2.1.3第二语言习得研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2.1.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

语言学心理学SLA心理语言学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2.1.4第二语言习得研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2.1.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

跨学科性质是由其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的。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个学科的跨学科特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习得过程的研究学习者自身的要求2.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2.1.4第二语言习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

国内学者的观点:吕必松:把“学习”看作一种“行为”,把“习得”看做一种“过程”,不赞成从心理学角度来区分这两个概念。这种区分避开了“有意识”和“无意识”这一区分标准面临的困难。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

李宇明:把所有的语言获得都称作“学习”。把“习得”与“学得”作为一对相对的概念。区分“习得”(acquisition)

“学得”(learning)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

习得(acquisition)学得(learning)A专指儿童母语习得泛指一切语言的获得B在自然环境学习语言的方式课堂教学条件下的语言学习C在无序的语言输入中学习语言在有序的语言输入条件下学习D按照普遍语法参数赋值的过程非普遍语法参数赋值的学习E一切有效的语言学习活动语言输入的方式标准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语言输入的方式标准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刘珣主张区分学习与习得,具有心理学依据,实际是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对改进课堂教学,建立学习与习得相结合的新教学法体系有很大启示作用。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刘珣主张区分学习与习得,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

国内学者的观点小结:有意识、无意识学习者的语言获得过程发生的环境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学习者的语言获得过程是否带有明显的学习行为以及语言输入的方式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

国外学者的观点:

Ellis主张交互使用学习、习得两个概念把学习和习得两种方式看成是彼此独立的学习过程,强调通过学习获得的明晰的知识不能转换为通过习得获得的潜在的知识,即“无接口观点”Krashen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讨

总结国外学者的观点:

(1)在实践上很难区分

(2)不符合第二语言获得发生的实际过程

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知识是否可以转换为习得的知识不刻意区分关心的理论焦点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2关于习得与学习的概念探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探讨

环境因素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言语输入获得的环境教学环境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探讨

胡明扬(1993)儿童学习第一语言口语的一个特点就是“输入”大大早于“输出”,并且在量上“输入”也远远大于“输出”。认为,儿童习得第一语言口语的特点对第二语言学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探讨

李宇明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习得质量和速度。获得言语输入的主要渠道输入方式通过教科书和教师的课堂语言来获得言语输入以讲授和操练为主,话题常常由教师控制,有较强的计划性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探讨

小结

国内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语言输入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与国外同类研究不同的是,国内学者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教学上,试图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对策,提出相应的教学原则。

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问题“儿向语言”和“教师语言”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3关于语言习得环境因素的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异同的探讨

第二方面:学习者的习得机制问题第一方面:一般意义上的异同的对比第三方面:语言习得的社会文化问题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异同的探讨一般意义上的异同的对比探讨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动机、认知水平等显而易见的因素的对比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异同的探讨学习者的习得机制异同探讨俞约法“从自觉到直觉”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异同的探讨

语言习得的社会文化问题的探讨胡明扬:充分利用第一语言和第一语言的知识系统来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4关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关于中介语及其相关理论的探讨

中介语理论的探讨中介语的定义中介语与对比分析以及偏误分析的关系中介语产生的根源以及中介语的研究方法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关于中介语及其相关理论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1关于中介语的定义国外学者的观点:

以目的语为参照的“过渡”的观点共时与历时的观点可变能力的观点心灵学派的观点认知的观点自主的语言系统的观点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1关于中介语的定义以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1关于中介语的定义对外汉语教学界主要观点:中介语是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和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鲁健骥)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特有的动态语言系统。(吕必松)中介语是两种语言的混合体(盛炎);中介语与学习者的母语及目的语无任何联系,且不受任何现有语言的影响(温晓虹)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1关于中介语的定义中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1关于中介语的定义在从不同角度来描述中介语的定义时,应避免:

把所有的中介现象都看作中介语把中介语理论等同于偏误分析

过宽过窄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1关于中介语的定义过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2中介语与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关系研究

三者之间的继承关系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

2.必须从这三种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本质上来区分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表面现象主观认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两个原则核心问题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2中介语与对比分析和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2.5.2中介语与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关系研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结构主义语言理论

通过对比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

1.强势说,也称预测的观点2.弱势说,也称解释的观点对比分析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