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6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 (含详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58c89d27c87229ce62cc15c3ab1ca2/0858c89d27c87229ce62cc15c3ab1ca21.gif)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6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 (含详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58c89d27c87229ce62cc15c3ab1ca2/0858c89d27c87229ce62cc15c3ab1ca22.gif)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6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 (含详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58c89d27c87229ce62cc15c3ab1ca2/0858c89d27c87229ce62cc15c3ab1ca23.gif)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6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 (含详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58c89d27c87229ce62cc15c3ab1ca2/0858c89d27c87229ce62cc15c3ab1ca24.gif)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6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 (含详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58c89d27c87229ce62cc15c3ab1ca2/0858c89d27c87229ce62cc15c3ab1ca2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点精练五精准赏析艺术技巧一、对点题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我打量着春天的城市。楼房修长,道路宽阔,每一栋楼都拥有光亮的玻璃或金属外壳。里面装着白云、太阳和月光,偶尔也有飞机与飞鸟的影子从里面经过。但是春天大多数是在地上的,蚯蚓、蝼蚁,不知名的昆虫,还有从冬眠中醒来的蛇。可是,城市的地面大多被水泥、柏油硬化了。地上并没有春天,春天只有仰望才能获得。你看那些生长在天空的枝条,每一根枝条都丰盈圆润,里面丰沛的汁液像一条条春天的河流。雨下了一夜,你在枕上听雨,雨纺了一夜纱,早上出门,“吹面不寒杨柳风”,小区里的空气好像细嫩的肌肤施了粉,耳朵里、鼻子里、眼睛里都是鸟声。那鸟声在去年春、前年春听过,明年春、后年春你又将听见。我想,只要地球的转动不止,宇宙的火焰不熄,春天总会来的,南风与春鸟总会来的。(节选自朱强《人间春色》,有删改)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枝条丰润、春雨连绵、风轻气爽的景象,表现了生命孕育、成长的美好;②运用联想、想象(或“移就”)手法,写出了鸟声不仅充满整个空间,还在时间中延绵不绝的意蕴(如答“虚实结合”也可);③语言优美、新奇,富有诗情画意(或富有画面感与诗意美)。(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瘦小狭长的火门水库孤独地夹在巍峨阴森的两山之间。深夜,瓢泼的雨在持续,水库上头入水口的水闸在“砰、砰、砰……”的捶打声中渐渐下降闭合,拦住了滚滚而来的山洪。昏暗的马灯照着一双赤脚,离开水闸,又匆匆往水库坝头赶去。裤管缩到膝盖上,腿上沾满泥浆,蓑衣、雨帽、马灯在风雨中颤抖,在黑夜里潜行。马灯放在坝头的一块石头上,顶端两层的排水孔一个一个地被打开,预备排水。风卷着雨哗哗地响彻山谷,人弯着腰,低着头,马灯几乎碰到地面,昏黄的灯光与黑暗搏杀,脚尖一前一后,在长长的石坝上,慢慢地走了两个来回,似乎在努力发现什么而最终什么都没发现,才慢慢离去。回到“家”,东边天已泛白。所谓的“家”是水库旁边乱石山中一块巨大的石帽(上面突出至空中,下面有避雨空间)下面,床是两扇旧门板,两头顶在几块叠加的石头上,上面垫着一张粗糙的竹席。熄掉马灯,燃起灶火,一根竹竿横架在灶旁,晾在上面的衣服徐徐地冒着水汽。老人六十有余,长年在此巡沟护渠。(节选自谢耀忠《马灯》,有删改)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砰、砰、砰……”的捶打声与“哗哗”的雨声增加了紧张感。②运用拟人修辞,“蓑衣、雨帽、马灯在风雨中颤抖,在黑夜里潜行”“昏黄的灯光与黑暗搏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雨中老人行动的艰难。③多用叠词,“渐渐”“滚滚”写出了水闸下降闭合得非常及时,老人从容地应对危急情况;“匆匆”写出了老人心情的急迫;“长长”的石坝与“慢慢”地走形成对比,突出了老人的工作繁重和认真细心。多处叠词的使用,使文章音韵上更和谐。④句式上长短结合,以短句为主,突出了环境的恶劣及工作的紧张。⑤多用细节描写,“腿上沾满泥浆”“人弯着腰,低着头,马灯几乎碰到地面”,写出了老人不怕脏苦、认真负责的态度。(答出四点即可)(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渡口,一棵老洋槐树作为标识。我们总以为,树有多老,渡口也有多老。树是洋槐树,皲裂的树皮把我们带入时间深深的皱褶里。据说,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密密麻麻地排在河岸。河滩宽阔,秋季开满了白蓼花,米白米白的,一大片。岸边是麻白麻黄的芦苇。芦苇从秋风里抽出摇曳的花束,空茫。——我的祖父,我的曾祖父,从这个渡口出发,挑一担箩筐,去浙江海边挑海盐。木船顺河而下,入信江,逆流而上,入衢州。也把夏布、蚕丝,带去浙江。木船,一个码头一个码头地停靠,夜一日一日地凉。……现在的渡口,完全荒落了。这是一个时间的渡口,每一个人,都是它的客人。人,只是渡口的不系之舟,终有一天,会离开渡口,在河面上飘,直至不知所终。当我想起这些,我对生命,保持敬畏的沉默。(节选自傅菲《回不去的渡口》,有删改)3.赏析第二段的语言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以短句为主,如“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木船顺河而下,入信江,逆流而上,入衢州”等,运用节奏明快的短句,细腻地描述了渡口曾经的繁忙以及“我”的祖辈由渡口出发经商的过程。②多处运用叠词描述对象,如“密密麻麻”“米白米白”“一日一日”等,形象确切地刻画了渡口相关事物、景致的特点,富有音乐美。③这些语言运用,贴切地描述了渡口的景象,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渡口的情感,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达成有机的统一。二、综合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涡水与老庄(节选)潘小平①溯流而上,我们最先到达涡阳。②正午时分,涡水静静流淌。这是淮河左岸一条著名的支流,也是淮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河南的尉氏县。一路上流经开封、通许、扶沟、太康、鹿邑,而后从亳州入境安徽,经涡阳、蒙城,于怀远城关之东注入淮河。怀远是我的家乡,小时候,我常常挎着篮子,带着妹妹,穿过喧闹拥堵的城区,去涡河边洗衣裳。河水清澈见底,捣衣声此起彼伏。那时涡河大堤的青石条上,晾满了洗好的衣物,蓝是蓝,白是白,是民间所谓的“水颜色”。③不远处,就是涡河入淮口,一条清晰的水纹线将它与浊浪滔滔的淮水彻底分割。然而它最终还是流入了淮河,那时我还不知道,长大以后,我会无数次地在这条河边徘徊、思索。④古书上说,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但今天的涡阳县城,并不在涡水的北面。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显示它的沧桑巨变。太阳一点点西移,风开始变硬,尖锐刺骨。有一年,大约是1987年,我只身一人,在平原上整整浪游了一个冬春,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从山之阴到水之阳。都是乡村大道,干了多半冬,一脚踩下去,浮土腾起来老高。这儿的人们,把大道叫作“官道”,冬阳下,能看见不远处涡水缭绕。淮河支流众多,呈羽状分布,水势迟缓,而“道”的不争与柔弱,是否源于淮河“缓水静流”的特性呢?为什么淮河流域是中国河流中,唯一产生本体论哲学家的河流?为什么伟大的黄河和伟大的长江,没有产生老庄和孔孟这样的人物?⑤一个无法解释的现象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都产生于淮河流域,涡水老庄,泗水孔孟,而涡水和泗水,都是淮河的支流。老庄的生命哲学和孔孟的政治哲学,是中国社会生活和中国思想政治的两大支撑性力量,共同支撑起中国的大地与天空。⑥为什么?为什么?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想,一直没有想清楚。⑦抑或是这片缓缓流淌的河流,哺育了老子智者的哲学?⑧有文化学者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三个文化带,分别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北部文化带、以中国为代表的中部文化带、以印度为代表的南部文化带。北部擅长制造,中部擅长情感,南部擅长精神。这和纬度有关,日本与德国处于同一纬度之上,因此日本制造的精密度堪与德国媲美;美国与中国处于同一纬度之上,擅长情感表达,但不同的是美国是纵情文化,中国是抒情文化;而南部地区以印度为代表,由于农业资源丰富,古印度低头是稻米,抬头是香蕉,自古不愁温饱,文化擅长在精神方面,从而神学发达。是不是黄河的凶险和长江的奔腾,打乱了人类的沉思与冥想,因此才没能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产生老庄和孔孟这样的人物?而羽状分布的淮河,给人类提供了仰望星空和宇宙对话的冲动,也提供了内心的宁静,因此才产生了孔子的政治哲学和老子的宇宙本体论?⑨在上古,淮河是一条安静迟缓的大水,两岸水草丰美,人民安居乐业。只是公元1194年,黄河夺淮之后,它才变得狰狞起来。在黄河夺淮的七百年间,黄河将大约七百亿吨泥沙带入淮河流域,使得鲁南的沂、沭、泗水不能入淮,无数支流与湖泊淤积废弃,淮河原有的水系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发生最多、最频繁而且规模最大者,大都是在淮河流域,这和淮河的十年九涝、灾害频发、民无恒业、民风剽悍有着很内在的关联。⑩在中国古代疆域上,具有明显而特殊的南北界线特征的河流不是长江,不是黄河,而是淮河。淮河不仅是中国大陆东部南北自然地理的分界线,还是一条自然地理的突变线和临界线:线南为亚热带,线北为暖温带;是高粱种植的南界,竹子生长的北界;是1月的冰界,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而极端的表现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反映到农业形态上,淮河以南是稻作文明,淮河以北是旱作文明,而农作物类型和由此产生的文明形态,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生命方式,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和理念,影响到区域人格和区域情感。淮北人热情粗粝,说话高喉咙大嗓门,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无酒倒头睡,过它一天算一天!三十多年前,我到皖北农村去,发现差不多的人家,陈设都十分简单。他们的家里,既无柜子也无箱子,有的甚至也没有床,冬棉夏单,所有的衣服,都挂在一根绳子上。也不是没床,而是没有正式的床,往往是绳编的“软床子”,一只手拎上就能走了。淮河年年发大水,老百姓年年跑“水反”,大水一过荡然无存,置办家业干什么?还不如吃干喝净,混个“肚饱腰圆”!所以我们今天,也无法想象上古的淮水和涡水,无法想象它们的安静和迟缓。而老子那时,就常常在这样的水岸边徘徊,河水流向远方,天格外高,格外蓝。(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说“我们最先到达涡阳”,确立了全文的写作对象,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涡水,使文章内容显得更真实、亲切。B.文章写到作者于1987年独自一人浪游涡水边,目的是探寻老庄生命哲学的缘由,但最终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解释。C.文章谈到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旨在强调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D.文章语言平而有味,淡而不俗,字里行间流露着一种理性的思考和反省,体现了作者严谨而深刻的思维。答案C解析“旨在强调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错,强调的应是文化特点与纬度地域的关联性。5.本文第④段使用多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表达作者对老庄哲学与淮河特点相联系的疑惑,激发读者思考。(2)引出下文对文化哲学等深层内容的理性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3洁净的水域》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
- Unit 2 Months of a Year Lesson Three(说课稿)-2024-2025学年重大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Unit 6 Chores Lesson 4 Let's spell(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五年级上册001
- 2025水泥砖销售合同范文
- 202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0.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说课稿(新版)冀教版
- 中型臭氧设备购买合同范例
- 8 安全地玩(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 农业设备供货合同范例
- 冷库设备购销合同范例
- 个人借还款合同范例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小学科学项目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 2023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含答案解析
- 2020年中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 反接制动控制线路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 MCNP-5A程序使用说明书
- java基础知识大全
- SMM英国建筑工程标准计量规则中文 全套
- GB 18030-2022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 SB/T 10977-2013仓储作业规范
-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