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第二版教学资源包 第33章:课后习题_第1页
经济学说史第二版教学资源包 第33章:课后习题_第2页
经济学说史第二版教学资源包 第33章:课后习题_第3页
经济学说史第二版教学资源包 第33章:课后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答案.简述经济管理学的发展。雷恩在其《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认为所有的管理思想都可以划归到四个发展阶段:(一)早期管理思想雷恩认为:“对早期的大规模工业组织存在的多方面压力首先提出解决办法的有4位管理先驱者J罗伯特•欧文(1771—1858)是英国企业主和管理的先驱。他在人的因素和机器时代之间试图建立新的协调社会时,除了借助于金钱之外还想求助于人心。他在自己的工厂中创造出了许多管理经验并主张改革。查尔斯•巴贝奇(1792—1871)是英国的发明天才。他求助于理智,并成为科学管理之祖,在泰罗之前就把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之中。安德鲁•尤尔(1778—1857)是英国管理教育的先驱。他对早期工厂制度中最早出现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讲授他的经验和见解。夏尔•迪潘(1784—1873)是法国工业教育的先驱。他向尤尔学习,在法国开办管理课程,并对亨利・法约尔产生了影响。(二)科学管理时代科学管理时代主要指从工业革命后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段时间,可以看做是寻求效率和系统化的年代。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是泰罗(1856—1915)。他和他的同事是对管理思想进行综合整理的第一代人物。科学管理运动中杰出的人物主要有:卡尔•巴恩(I860—1939)、亨利•劳伦斯•甘特(1861—1919)、弗兰克•吉尔布雷思(1868—1924)和莉莲•吉尔布雷思(1878—1972)夫妇、哈林顿•埃默森(1853—1931)、莫里斯•库克(1872—1960)o在科学管理运动后期主要出现了两个流派:工业心理学和行政组织理论。胡戈•蒙斯特伯格(1863—1916)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共包括三大部分:1)“最最合适的人”。2)“最最合适的工作”。3)“最最理想的效果:行政管理理论的出现采取了两种形式:(1)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和要素;(2)韦伯为了保证技术效能而探索理想的组织安排的蓝图。(三)社会人时代社会人时代的到来离不开乔治•埃尔顿•梅奥和他的著名的霍桑试验,这一时代管理界的研究更加注重人在管理中的作用。梅奥(1880—1949)是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他同弗里茨•朱利斯•罗特利斯伯格(1898—1974)等人于20世纪20年代末进入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试验,这就是著名的霍桑试验,其结果为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时代,还有两位管理学家的名字是不能忘记的:玛丽•派克•福莱特和切斯特•巴纳德。他们是连接科学管理和社会人这两个时代之间的桥梁。福莱特由于生活并工作于科学管理时代而引进了一种人的团体观点和完形心理学。巴纳德在推进正式组织的分析的同时又引入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以便取得平衡。两个人都用浓厚的哲学观点来考察问题,并试图创造出一种协调和合作的精神。两个人都关心个人,但不是作为个人本身,而是作为通过协作的团体努力而实现自我的个人。两个人都试图改造以前的权威概念,强调协调和统一,并得出同样的结论:只有专职的、有道德的领导才能提高组织的效率和人们的福利。(四)现代20世纪50年代以后,管理界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各种各样的理论开始出现,并为企业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孔茨在其《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把这个时代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他认为“到了60年代初期,管理方面的学术论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带来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乱局,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学派相互盘根错节的一片丛林”。孔茨在其另一篇文章《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中,把现代管理理论划分为11个学派:经验(或条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或数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或管理过程、管理职能)学派。.简述经济计量学的三个发展阶段。(1)经济计量学的初期发展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为了对世界市场需求中的大量经济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客观上需要利用一种数学方法分析经济问题。经济计量学顺应这种社会需要迅速发展起来。1905年,虎克发表了题为《用玉米价格解释连续观察资料的相关性》的论文,首先开始用现代统计方法研究经济问题;1911年,美国经济学家穆尔最早使用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的统计方法,研究劳动需求曲线。1914年,他用统计方法研究经济周期的成因和规则。1917年,他又研究了棉花产量和价格的预测问题;1924—1938年,舒尔茨用统计方法研究了牛肉和食糖等农产品的需求曲线。这时,虽然统计学方法已经得到利用,但是还没有经济计量学这个学科名称。1926年,弗里希第一次提出经济计量学这个学科名称。1930年12月29日,国际经济计量学会成立。创始人弗里希在创刊号社论中,提出他认为:“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但是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与经济计量学等同起来。不能把经济计量学看做经济统计学,也不能把经济计量学等同于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中通常要有数量分析。经济计量学也不应该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方面对于理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都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三方面结合起来才构成经济计量学。”.系统研究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经济计量学的研究对象逐步扩展到宏观经济学领域。综合研究需求与供给问题,必然涉及全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在这方面的基础理论是洛桑学派代表人物瓦尔拉斯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另一种系统研究方法是里昂惕夫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早期经济计量学的研究范围与现在经济计量学的研究范围不同。现在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运筹学是与经济计量学并列的研究方法,并不从属于经济计量学。而早期的经济计量学则等同于经济数学方法,既包括可以用于经济研究的各种数学方法,又包括投入产出方法和运筹学,可以看做广义的经济计量学。1936年,苏联经济学家康托洛维奇出版了《生产组织和计划的数学方法》,1944年冯・诺依曼发表了题为《对策论和经济行为》的论文,将运筹学方法用于研究经济中的优化、决策和对策等问题。这时比较有影响的经济计量学著作是奥・兰格的《经济计量学导论》40年代初,弗里希、丁伯根和丁特纳等人开创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新领域,研究了生产问题。要综合考虑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问题,就必然涉及联立方程。从1943年起,他们开始用联立方程研究经济问题。.纯数学方法研究阶段传统的经济计量学理论要求观察变量满足经典假设条件,即要求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具有同方差性,不存在序列相关,要求大样本,要求渐近正态分布、一致性等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使得分析的准确性大大降低,适用范围变小,甚至无法用于经济分析。如何在不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统计分析,成为经济计量学发展的新课题。1941年,哈维默发表了《经济计量学的概率方法》,1943年他又发表了《联立方程系统的统计意义》;1943年,曼和沃尔发表了《线性随机差分方程的统计处理》;1944年,哈维默发表了《经济计量学的概念渐近》等论文。这些论文标志着经济计量学进入以数学方法研究为主的时期。1950年沃尔出版了《统计决策函数》一书。同年,库普曼斯出版了《动态经济计量模型中的统计推断》一书。安德森、鲁宾提出了估计联立方程的有限信息极大似然法。沃尔福威茨等人也相继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和著作。这些数学家的研究成果,使经济计量学的学科体系基本建立起来,并且不断系统化、完善化。.评述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罗斯托(1916—)是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他出生于纽约,先后在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学习,1939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并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任教,讲授经济史。他的主要著作有:《十九世纪英国经济论文集》(1948)、《经济增长过程》(1952)、《经济成长阶段》(1960)、《1868—1896年英国贸易的波动》(1981)、《从起飞到持续增长》(1956)、《康德拉捷夫周期的简单模型》等。他在I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即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迈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后来,他又在1971年出版的《政治和增长阶段》中,在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之后加进一个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提出了既不同于宏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法又不同于微观经济学的个量分析法的部门分析方法。还认为主导部门不是孤立地发展起来的,一个主导部门同与它有联系的若干部门一起构成一个主导部门综合体系。.评述二元结构理论。结构变动模型是发展经济学理论演变过程中又一个影响比较大的理论。所谓结构变动模型是指由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引起的经济和制度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需求、生产、贸易就业结构的变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型是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论”和霍利斯•伯利•钱纳里的经验分析模式。刘易斯(1915—)是美国经济学家。他出生于西印度群岛圣卢西亚的一个黑人家庭,1940年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学位,先后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曼彻斯特大学、西印度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63年被英国女王封为勉爵。他曾任加纳、尼日利亚、牙买加等国经济顾问,并在联合国及其他多个国际机构任职。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计划原理》(1950)、《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954)、《经济增长理论》(1955)、《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1977)、《增长与波动》(1978)等。.评述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人口流动理论人口流动问题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其中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影响的是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托达罗认为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强调要建立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的人口流动模型,就必须对为什么在城市失业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农村人口仍不断涌入城市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促进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是对相对收益和成本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还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