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学
讲课老师:范巧佳中药学
讲课老师:范巧佳总论要求:1、明确中药与中药学的概念2、了解中药的起源3、怎样理解中药?中草药?天然药物?4、着重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本草学主要代表著作及其主要学术成就。
总论要求:基本概念:1、药物:凡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或保健作用的物质通称为药物。药物又分天然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及生物制品三大类。2、中药:依据中医药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它包括三部分,即:中药材:指产地简单加工的原生药物(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饮片:在中药炮制理论指导下,制出的用以配方的药物。中成药:即成方制剂。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概念:3、草药:民间医(草医)用以治病或口碑相传的地区性民间药。即流传于民间,处于萌芽状态。有人说:“草药是中药的萌芽,中药是草药的发展”。4、中草药:随着人们对草药的不断研究和认识,一些疗效较好的草药逐渐被中医新应用(如绞股蓝、罗布麻、毛冬青、穿心莲、金钱草等)或作药材收购,于是有将草药和中药统称为“中草药”。
3、草药:民间医(草医)用以治病或口碑相传的地区性民间药。即5、民族药:指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习惯使用的天然药物。使用有一定的地域性,如藏药、彝药、蒙药等。6、药材:指经产地简单加工的原生药物。或指供医疗应用的原料药材,即未经精制的天然药物。7、本草: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因所载的药物以植物(草类)药占多数,故名本草。(“诸药以草为本”)5、民族药:指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习惯使用的天然药物。使用有一定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1、药物知识起源于祖先的生活和生产实践2、中药学的形成是以药学著作的出现为代表的,各个时期的成就使其中药学得到了发展。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重视下,中药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发现的背景:植物充饥植物药(神农尝百草)
较多在接触动物动物药
采矿和冶炼(原始后期)矿物药这期间称得上大事的是:酒的医药作用(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媒等),古人称之为“百药之长”“药”字出现在数千年前的钟鼎文中。“”学文解字二中解释为“治病之草”就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二、秦汉时期西汉晚期。“本草”词巳广为采用,既是药物学的代称.又是的药学专著的替名,本草学巳成为医生的必修学科,涌现了一批通晓本草的学者;现存最早的专著《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在汉代问世。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365种,按药物补虚强壮、无毒或有毒、有毒而怯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本经》的三品分类法是中药学按功用分类之始。它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如水银疗疥,麻黄疗喘。常山截疟,黄连治痢.牛膝坠胎等。二、秦汉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首推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本经+别录+作者和注释)该书约完成于公元500年左右.载药730种.此外,本时期还开创了新兴的本草分支学科—炮制学,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炮炙论》问世。该书由南朝刘宋时期的雷公所著,叙述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至今仍在沿用。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四、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医药学有较大发展,各地使用的药物总数已达千种;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朝廷颁行了由李勋等领衔、苏敬等编纂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本书共54卷,也有说是52卷,载药844种(也有说是850种)。开创了以图文对照法编著药学著作的世界先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学著作,比公元1546年间世的欧州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00多年。四、隋唐时期五、宋代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并派苏颂负责编纂,历时三年,公元1061年刊行,又称《本草图经》全书载药1000余种,附药图900多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嘉佑本草》以《开宝本草》为基础,主在以文拾遗补缺,〈图经本草》仿《新修本草》编写法。重在以图定伪求实,二者相合,图文对照,内容补互,堪称姊妹篇,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五、宋代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四川名医唐慎微,在上述两部本草基础上,又收集补充了大量宋以前各代名医方家对本草的真知卓见、经史传记和佛书道藏中有关药物的论述,以及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和单方,写成《经史正类备急本草》(简称〈正类本草》)。全书共30卷,载药1558种(有说1746种),附方3000余首。其图文对照,资料丰富翔实。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四川名医唐慎微,在上述两部本草基六、金元时期宋代本草学的长足发展和本草著作的大量发展,为金元时期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出现了很多杰出的名医: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等。这期间本草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发展了医学经典中有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物性能的理论,使之系统化,并作为药物记述中的重要内容;二是大兴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风。六、金元时期七、明代弘治16年(1503年),刘文泰奉命修定本草,花费两年时间编成《本草品汇精要》42卷,收药1815种,分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24项记述。这种分项解说的体例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但分项过于繁杂,反而招致一些混乱。这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了《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和中药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发挥。各论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以下再分为60类。各药之下,分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传致海外。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八、清代清代的本草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由于医药学的发展,有必要进—步补充修订《本草纲目》的不足,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抬遗》;二是配合临床需要,以符合实用为原则,撷取《本草纲目》精粹,编撰成节要性本草,如汪昂《本草备要》、吴仪洛《本草从新》、黄宫绣《本草求真》等;三是受考据之风影响、从古代文献中重辑《神农本草经》,如孙星衍、顾观光等人的辑本,或对《本经》进行注释发挥。如张潞《本经逢原》、邹澎《本经疏证》等。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九、民国时期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者,当推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本书收录词目4300条。此期本草学的特点:本草学的现代化研究开始起步。一上在确定中药品种及资源调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二是进行了一些单味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九、民国时期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重视下,中药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①继承整理中药学遗产,并在全国各地先后进行了多次中药资源普查,整理出版了《全国中草药汇编》和《中药大辞典》。前者载药2200种,后者载药5767种,是我国现代第一部重要的大型中药辞书。
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重视下,中药学得到前所未有的199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0周年大庆之际,新中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中华本草》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本草》的编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63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507名专家参加,宋立人为总编,胡烈为常务副总编,吴贻谷为总审定。全书共30卷,分为10册,收载药物8980味,插图8534幅,篇幅达2808万字。内容分为总论、药物各论、附编、索引四大部分,涉及中药品种、栽培、药材、化学、药理、炮制、制剂、药性理论、临床应用等中药学科的各个方面。199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0周年大庆之际,新中国②培养了大批中药人才,建立了中药研究机构和基地,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中药的成分、药理实验、剂型改进等,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对中药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③为解决药源短缺和进口中药材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引种和驯化研究。如北药南种,南药北移,野生变家种、家养,以及天然药材的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之,我国中药学源远流长,内容浩博。目前虽已取得辉煌成就,但仍须进一步总结经验,运用多学科的力量来研究中药学,为创造我国的新医学新药学而努力奋斗。②培养了大批中药人才,建立了中药研究机构和基地,用现代科学技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学习要求】了解道地药材的概念和药材采集方法。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学习要求】第一节产地不同的中药材均有不同的产地。不同的环境孕育出不同的物种。第一节产地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指来自特定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加工技术精细、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材道地药材的形成,是由于自然地理、气候等因素,与生产、管理技术有关,并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因素。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也不一样,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道地药材:第二节采收
中药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和贮藏等对中药的品质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除某些药物所含的有效成分在采制和贮藏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外,一般植物类的药物的采收原则如下:第二节采收
中药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和贮藏等对中药
1、根的根茎类植物的采收期:多在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和干物质积累最大时采收;2、皮类植物的采收期:通常在春末夏初,植株开始旺盛生长和树液流动期采收;3、叶类植物的采收期:通常在营养生长最旺盛时期花开放前或花开放盛期采收;4、花类植物的采收期:品种的不同各不同,如金银花、玫瑰花、药用菊花等。
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
5、果实类植物的采收期:一般情况下,多数果实都在自然成熟后采收。也有例外。如枳实、梅等。6、种子类植物的采收期:一般在果皮退绿呈完熟色泽,种子干物质积累已停止,达到一定的硬度,并呈现固有色泽时采收。7、全株类植物的采收期:应根据器官的成熟度为标准分别采收。8、动物药:一般潜藏在地下的小动物,宜在夏秋季捕捉,如蚯蚓、蟋蟀等;大动物虽然四季皆可捕捉,但一般宜在秋冬季猎取,不过鹿茸必须在雄鹿幼角末角化时采取。5、果实类植物的采收期:一般情况下,多数果实都在自然成熟此外,在采收药物时还须要注意天气变化,如阴雨时采集,往往不能及时干燥,以致腐烂变质。在采集药物时,应该重视保护药源,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长远的利益。因此,还须要注意下列几点:1、留根保种:2、充分利用:3、适当种植:此外,在采收药物时还须要注意天气变化,如阴雨时采集,往往不能
药物在采集以后,都应采取一定的加工处理,以便贮藏。不论那种药材收获处理后第一步就需干燥。然后贮藏。干燥又分为:阴干、晒干和烘干。烘干温度为500C左右,低温烘干不超过400C各类药材的干燥温度:浆果类:70~800C含挥发油类:300C左右含甙及生物碱类:50~600C含维生素类:70~900C药物在采集以后,都应采取一定的加工处理,以便贮藏。不论那种复习思考题:1、何谓地道药材?请举例说明.2、采收季节与药效有何关系?请举例加以说明.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学习要求]1.掌握炮制的含义和不同称谓;2.掌握炮制的目的;3.掌握药物炮制后为什么能保证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疗效和更能适应病情需要.第三章中药的炮制概述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中药炮制品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我国医药学特有的制药术语。历史上又称“炮炙”、“修治”、“修制”、“修事”。概述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淮、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任务:是遵照中医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整理、研究,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同时应加强对中成药中炮制的研究,保证医疗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并不断创新与发展本学科。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淮、历史沿革及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春秋战国至宋代(公元前722~公元1179年)起始和形成时期2、金元明时期(1280~1544年):理论形成时期3、清代(1645~1911年):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4、现代(1912~至今):振兴、发展时期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节炮制的目的炮制的目的有五: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如巴豆去油制霜可降低其毒烈之性。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如酒炒当归能增强其温经活血作用。
3.改变药物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如生地加入黄酒蒸制为熟地,则由苦寒清热凉血为主之物,变为甘温补血之药,更宜于血虚之证。
4.改变药材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5.纯净药材.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用量准确,以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第一节炮制的目的正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第二节炮制的方法[学习要求]1.熟悉火制.水火共制的内容、2.熟悉水飞、炒、炙、煅、煨、焯、淬的含义,水飞、焯、淬等炮制方法的重要目的,炒与炙的区别及其所用的主要辅料。3.了解烘、焙、蒸、制霜、发酵、发芽的含义。第二节炮制的方法古老、繁多实用、有效(一)修治:1、纯净处理:2、粉碎处理:3、切制处理:(二)水制: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其目的在于一是清洁药材,二是软化药材便于切制和调整药性。方法有:洗、淋、泡、漂、浸、润、水飞(将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或贝甲类药物粉碎后,再置乳钵等器械中加水研磨,以利用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等。注:国家已开始制定和规范有关炮制标准。中药饮片生产单位已开始GMP认证,其产品也逐步开始实行批准文号古老、繁多实用、有效注:国家已开始(三)火制用火加热处理药物的方法。常用。有炒、炙、煅、煨、烘焙等。炒和炙的区别:炒与炙均为火制法。炒: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清炒不加辅料炒,辅料炒法系将药物与固体辅料拌炒,所用辅料有土、麦麸、米、滑石粉、蛤粉、砂等;炙:是将药物与液体辅抖拌炒,以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其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等(注意:盐、姜虽为固体,但炙药时须制为姜汁或盐水备用)。(三)火制(四)水火共制(很重要)常用的有:蒸、煮、焯、淬等
(五)其他制法
常用的有制霜、发芽、发酵等(四)水火共制(很重要)作业:1。炮制的目的有哪些?以实例说明2。炒和炙有什么区别?作业:第四章中药的性能[学习要求]
1.掌握中药防冶疾病的基本作用,中药作用和功效的联系和区别,副反应和毒性反应的含义,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区别。2.掌握中药性能和性状的含义、内容及两者的区别。3.了解药物偏性的含义。4.了解确保安全、有效,是临床用药的一条基本原则。第四章中药的性能中医认为:邪气人病
中医认为中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理是:①祛邪去因,②扶正固本。③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从而纠正机体阴阳偏盛偏衰,使之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药物发挥其基本作用,以纠正疾病阴阳偏盛或偏衰的若干性质和特征,前人称之为偏性。阻断阻断调整中医认为:邪气人病阻断阻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即功效)和不良反应(副反应及毒性反应),中药的功效只是其作用的一部分。
副反应: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这类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产生副反应的原因:一是因为药物的偏性过大;二是由于一味中药往往有多种作用,有时只能利用其一部分,而不为病证所需的作用便成为副反应。
毒性反应:是指在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往往因用药过量或服药太久所致。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即功效)和不良反应(副反应及毒性
中药的性能:是药性理论的核心,是用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中药的性状:是用以概括药材本身的自然特征的。主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等等。性能是从用药后机体的反应中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性状是药物自身客观存在的,是以药材为观察对象。两者的认识方法、含义和内容截然不同,不能混淆,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第一节四气[学习要求]1.掌握四气的含义.内容、阴阳属性和确定依据。2.掌握四气与具体功效的关系,四气与药物其他性能的关系。3.掌握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4.了解四气的发展概况。第一节四气1、含义: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主要反应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质和特征,是最重要的性能内容。2、内容:温与热、凉与寒,分别属于同一类药性,只是温次于热,凉次于寒,仅有程度上的差异。为了进一步区分这一差异,有的药物还标以大热、微温、微寒、大寒等。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倾向,只是寒热之性不明显,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从本质而言,四气不外乎寒热二性而已。1、含义: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主要反应药3、确定依据:
四气主要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3、确定依据:4、四气的作用与适应证
寒凉药温热药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适应证: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湿热水肿、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一系列阳热证作用: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适应证:中寒腹痛、寒疝用痛、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化热痰、清心5、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药物的四气,为这一用药原则提供下药理依据。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6、发展概况:现有史料表明,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本经》首先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各药亦标明寒热温凉之性,初步确立了四气理论。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提出“四气”当改为“四性”,于义方允;但沿用已久,卒难改易.故至今两者并用,其含义完全一样。6、发展概况:现有史料表明,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本经》第二节五味[学习要求]1.掌握五味的含义及各种味所代表的作用。2.掌握五味的确定依据及其实际意义。3.掌握性味与功效合参的重要性。4.熟悉五理论的形成过程:5.了解滋味不止五味而习称五味的原因及处理方式。6.了解五味理论的局限性。第二节五味1、含义: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中药性能中的五味,则是用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味及其附属于酸甘的涩味和淡味,以表示药物的某些主要作用。2、五味的主要作用:辛:能散、能行。即辛味可以表示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可以表示补虚、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等作用。1、含义: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中药性能中的五酸与涩:能收、能涩,可以表示收敛固涩作用。另外,酸味尚有生津,合甘味以化阴的作用,此与涩味不尽相同。
苦:能泄、能燥。苦泄表示的作用有通泄(泻下大便)、清泄(清热泻火)和降泄(降泄肺胃上逆之气)之分;燥表示燥湿作用,其中又有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的不同。酸与涩:能收、能涩,可以表示收敛固涩作用。另外,酸味尚有生咸:能软、能下,可以表示软坚散结及芒硝等少数泻下药的作用特点;淡:能渗、能利,可以表示渗湿利水的作用。3、确定依据:一是药物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因此,味的实际意义也是标示药物真实滋味,或提示其基本作用。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4、五味的作用与适应证:辛味治疗作用发散表证。如苏叶发散风寒行气气滞证。如木香行气除胀行血血瘀证。如川芎活血化瘀不良反应:大多能耗气,气虚阴亏者慎用4、五味的作用与适应证:治疗作用发散甘味酸味治疗作用不良作用:大多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补益正气虚弱,如人参大补元气调和药性调和药性、中毒解救。如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
和中缓急止痛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如饴糖缓急止痛治疗作用收敛固涩固表止汗体虚多汗。如五味子敛肺止咳肺虚久咳。如乌梅涩肠止泻久泻肠滑。如五倍子固精缩尿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如山茱萸固崩止带崩带不止。如赤石脂不良作用: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气末尽之证均当慎用治疗作用不良作用:大多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治疗作用:苦味不良作用:大多能伤津、败胃,津伤及脾胃弱者不宜大量使用能泄能燥(燥湿)湿证。如龙胆草、黄连能坚(坚阴)阴虚火旺。如知母、黄柏清泄火热热证、火证。如黄芩、栀子泄降气逆喘咳、呕恶。如杏仁、葶苈子通泄大便便秘。如大黄、枳实咸味
治疗作用泻下通便大便干结。如芒硝软坚散结瘰疠痰核、瘿瘤、痞块等证。如海藻不良反应:不宜多食,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尤当如此。有的咸味药如芒硝能伤脾胃,故脾胃虚便溏者慎用。能泄清泄火热热证、火证。如黄芩、栀子咸味治淡味涩味治疗作用:渗湿利小便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如薏苡仁不良作用:大多能伤津液,凡阴虚津亏者慎用治疗作用:收敛固涩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出血等证。如莲子不良作用:大多能敛邪,邪气末尽者慎用治疗作用:渗湿利小便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5、局限性:
由于药物滋味与其作用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滋味相同的药,其作用可以完全不同;作用相同的药,其滋味也并不一样。5、局限性:6、与五脏的联系“酸入肝(属木)、苦入心(属火)、辛入肺(属金)、咸入肾(属水)”这只是一般规律。不能死用。如黄柏。6、与五脏的联系第三节升降浮沉[学习要求]1.掌握升降浮沉的含义:确定依据和方法;2.掌握升降浮沉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3.掌握各种功效的升降浮沉趋向。4.熟悉升降浮沉与药物气味、质地的关系。5.熟悉影响药物升降浮沉趋向的主要因素。6.了解升降浮沉理论形成的时期、7.了解某些药物存在二向性。第三节升降浮沉1、含义:升降浮沉是用以概括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
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2、确定依据和方法:
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是各药物具有的功效。其确定方法是相对于病证的病势趋向而言的。人体的各种病证,往往因气机升降出入障碍而表现出不同的病势趋向。如呕吐、喘咳之向上,泄利、脱肛之向下,自汗、盗汗之向外,表证不解之向内。能针对这些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势趋向的药物。就分别具有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向。
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3、临床意义:掌握药物的升降浮沉,可以利用其作用趋向:①纠正机体功能失调,使之恢复正常。②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一般来说,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3、临床意义:掌握药物的升降浮沉,可以利用其作用趋向:4、各功效的作用趋向:具有解表、升阳、祛风、散寒、涌吐、开窍、透疹、温阳益气等功效的药物,多为升浮之性;具有清热、泻下、利水渗湿、安神、潜阳、息风、止呕、止咳平喘、收敛固涩、消导积滞功效的药物,多为沉降之性。4、各功效的作用趋向:5、与性味的关系:
从实际情况来看,具有升浮趋向的药物,大多为温热.辛甘之品;具有沉降趋向的药物,大多为寒凉、酸苦咸涩之品。但不应认为性味是决定升降浮沉的依据。
李时珍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之说,一要将“无”理解为“多数不”,因皆有例外。二要承认性味与升降浮沉有一定相关性的客观现象,5、与性味的关系:
6、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前人曾比较重视药物升降浮沉趋向与其质地的关系,认为花叶等质轻之药大多升浮,果实种子类质重药大多沉降。因两者间并无本质联系,不能将质地轻重用为判断和解释升降浮沉性能的依据。
7、确定的依据和影响因素:
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质,是各药本身具有的,与其主要功效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李时珍认为“升降在物”。但通过有目的的配伍和炮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向,因此李时珍又说药之升降“亦在人也”。
7、确定的依据和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四气五味升浮药:辛、甘、温、热多属浮.如麻黄、升麻沉降药:酸、苦、咸寒、凉多属沉降.如大黄.芒硝药物质地升浮药: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多属升浮。如苏叶、菊花沉降药: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多属沉降。如苏子炮制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配伍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四气五味升浮药:辛、甘、温、热多属浮.如麻黄、升8、形成时期:形成于金元时期。注:升降浮沉虽然是药物的重要性能,但有的药物并不明显,而又有的药物又具有“二向性”,某些作用表现为升浮,另一些作用又表现为沉降。8、形成时期:形成于金元时期。第四节归经[学习要求]1.掌握归经的含义,归经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2.掌握药物的归经是怎样确定的。3.熟悉归经理论是怎样形成的。4.熟悉按经络系统和脏腑系统确定病位对药物归经的影响:5.了解对中药归经进行现代研究时应当注意的问题。第四节归经
1、归经的含义: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归经则是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性能,反映药物作用时机体的选择性。2、临床指导意义:掌握了药物的归经,便掌握了各药物功效产生效应的主要部位。这样增强了用药的准确性,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尤其是对一些基本作用相同的药物,更是如此。3、中药归经的确定:中药的归经,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如酸枣仁具有安神作用,可以治疗失眠等证。根据中医学心主神志的理论,便可确定该药归心经。1、归经的含义: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4、归经理论的形成:人们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主要对某一脏腑(经)或几个脏腑(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部位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同属清热的药物,或偏于清肺热,或偏于清胃热,或偏于清心热……。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重。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使之系统化,便逐渐形成了该理论。
5、辨证定位方式对归经的影响:归经的药物作用部位,是由辨证理论的疾病定位所决定的,早期多以经络辨证确定病位,药物归经亦多以经络表示,后来多以脏腑辨证确定病位。药物归经便主要以真脏腑表示。所以,本草学中羌活等药的归膀胱经,与泽泻等药的归膀胱经,其含义并不相同,4、归经理论的形成:人们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主要对某徐灵胎所谓“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在于强调调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以归经的差异选用相同功效的药物,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则强调用药时,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整体关系,不能拘泥于局部治疗.
对归经理论进行现代研究时,一应注意不能将中医脏腑经络的定位完全等同于解剖部位;二应注意归经依据于用药后的机体效应,而不一定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徐灵胎所谓“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在于酸味药多归肝经,苦味药多归心经,甘味药多归脾经,辛味药多归肺经,咸味药多归肾经。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第五节毒性[学习要求]1.掌握西汉以前与东汉以后的“毒药”含义有何不同。2.掌握中药的毒性与哪些因素有关.3.掌握对待有毒药和无毒药的正确态度.4.了解对待古代文献中有关药物毒性记载的正确态度。第五节毒性1、含义:狭义:物之能害人即为毒。广义(1)“毒”为药物的总称。(西汉以前)。(2)“毒”指药物的偏性。亦即药物之所以治病,就是在于其有种偏性。这种偏性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毒害人体,关键在于如何应用。(3)“毒”指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即狭义的“毒”。东汉以后主指对机体有损害的有毒之药。药物毒性的产生,主要与其毒性的大小和剂量有关。此外,还与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和使用时间的长短有关。1、含义:中药毒的含义古代概念毒药是药物的总称毒性是药物的偏性毒性可看作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现代概念: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古代概念毒药是药物的总称毒性是药物的偏性毒性可看作是药物毒副
有毒的药物偏性强.往往具有某些肯定的疗效,历代积累了大量应用的经验,是值得利用的。但毒药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安全度小,使用不当则对人体危害较大。因此,应注意各毒药毒性的大小,掌握其安全有效的用量范围,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中病即止:正如《本经》所谓:“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除此以外,毒性反应还与炮制.配伍、给药途径及患者体质、年龄、证候等有关,服药时应充分注意这些环节。有毒的药物偏性强.往往具有某些肯定的疗效,历代积累了大量应看是否有毒,各医家自有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有三点:药物本身有毒;剂量不得当;用药不合理。六、引起中毒的原因:1、品种混乱2、误服毒药3、用量过大4、炮制不当5、剂型不当6、管理不当7、辩证不准8、个体差异看是否有毒,各医家自有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有三点:药物本身有
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如若剂量过大,服用过久等,仍有产生中毒反应的可能。
古代文献中有关药物毒性出记载大多是正确的,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不免存在部分不实之处,除参考文献外.还应借鉴现代药理学的成果、临床报道.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中药的毒性。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如若剂量过清热温里泻火散寒凉血解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寒凉药温里药四气作用背记表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涩味淡味行气行血补益发散调和药性清泄火热收敛固涩和中渗湿利小便泻下通便泄降气逆软坚散结缓急止痛坚阴(泻火存阴)澡湿
五味作用背记表清热温里泻火散寒凉血解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寒凉药温里药第五章中药的配伍[学习要求]1.掌握配伍的含义及目的.2.掌握药物“七情”的含义及其与配伍的关系。3.掌握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含义。4.掌握正确对待药物单用和配伍关系的原则。5.了解(本经)对药物”七情”的论述。第五章中药的配伍1、含义:配伍: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叫做配伍,2、配伍的目的:①单味药的力量有限,难以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②对于单用会产生毒副反应的药物.选择有的配伍可以抑制或消除其毒副反应。③对于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配伍用药可以达到既分清主次,又全面兼顾的目的。④扩大药物的适应范围。
1、含义:3、药物的“七情”:单味药的应用(即单行)与六种配伍关系统称为”七情”。“七情”虽然包括了全部配伍关系,伹两者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配伍不包括“单行”,或者说“七情”等于配伍加上单行,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配伍的目的1、单味药物的力量有限,难以治疗病情较重的病证,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2、对于单用会产生毒副反应的药物,通过配伍可以抑制或消除其毒副反应。3、对于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配伍用药可以达到既分清主次,又全面兼顾的目的。配伍的目的1、单味药物的力量有限,难以治疗病情较重的病证,通配伍的内容七情:前人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把单味药的应用及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情。配伍的内容七情:前人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把单味药的应用及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情的用药原则具体为:单行具体为:单行: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药物。《本草纲目》:“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
如:独参汤单用一味人参补气固脱,治疗大失血所引起的元气虚脱的危重症。
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清肺热,治疗肺热出血的病症。
单行: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药物。
单行是单味药应用,虽被列入“七情”,但并未发生配伍关系。因此,“七情”是单行与六种配伍关系的统称。即:“七情”等于配伍加上单行。要点单行是单味药应用,虽被列入“七情”,但并未发生配伍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本草纲目》:“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
如:解表药中,麻黄与桂枝配合,能明显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清热药中,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作用。
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相须的药物性能功效相类似,配伍时没有明显的主次关系,能明显增强原相同或类似的疗效,相须的药物一般都归在同一章节。历代名方往往同时作方中主要药物。要点相须的药物性能功效相类似,配伍时没有明显的主次关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疗效。《本草纲目》:“相使者,我之佐使也。”
主药补气利水淡湿利湿辅药增强主药的作用功效相近药物相使配伍如: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
要点功效不同药物相使配伍清泻胃火引火下行主药辅药的作用增强主药再如:石膏配牛膝治胃火牙痛相使配伍既能增强疗效,又能扩充疗效,加大治疗范围。两药的主要疗效或性能不同,一般不是同类药物,且彼此有较明显的主辅之分,辅药用来增强主药的疗效。要点功效不同药物相使配伍清泻胃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本草纲目》:“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畏(有毒)(解毒)生半夏生姜如: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畏(有毒)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本草纲目》“相杀者,制彼之毒也。”(有毒)(解毒)杀生半夏生姜如: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毒)相畏与相杀为消除或降低毒性的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说法。相畏是有毒药相对于解毒药而言的,相杀则是解毒药相对于被解毒药而言的。相畏是毒性受制的一方,相杀为制约毒性的一方。要点相畏与相杀为消除或降低毒性的同一配伍关系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本草纲目》:“相恶者,夺我之能也。”吴茱萸恶甘草使其失去降压作用削弱其温胃止呕的作用生姜恶黄芩削弱其补气作用人参恶莱菔子如: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吴茱萸恶
相恶配伍的相对性:1、与相须、相使配伍类似,相恶也只是两药物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并不是在所有功效和治疗一切病症上都使得原来功效减低或消除。2、两药是否相恶,还与所治征候有关。因此,相恶配伍原则上应当避免,但也有可利用的一面,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历代本草文献中所列相恶药物达数百种以上,而临床医家并不将相恶配伍同作配伍禁忌对待。难点相恶配伍的相对性:难点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本草纲目》:“相反者,两不相合也。”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部分药物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相反是药物在配伍前,单用无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不明显,但合用后却能产生或增强原来的毒副反应。要点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掌握这些术语含义时的要点是:相须的药物“性能功效相类似”,且能明显增强疗效.李时珍将此称为“同类不可离”;相须的药物一般都在同一章节,历代名方往往同时作主要药物使用。相使的配伍虽然也能增强疗效,但两药的主要功效或性能不同,一般不是同类药物。。掌握这些术语含义时的要点是:相畏与相杀为消除或降低毒性的同一配伍药物的两种不同说法,相畏是有毒药相对于解毒药而言的,相杀则是解毒药相对于被解毒的毒性药而言的。相恶的配伍会使药物的某些作用降低,甚至丧失疗效,但有其可利用的方面,因此,历代并不将该配伍全部视为配伍禁忌。相反是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相畏与相杀为消除或降低毒性的同一配伍药物的两种不同说法,相畏“七情”的临床用药原则1、若病情单纯,病势轻浅,以针对性强的药物单用,符合简、便、廉的要求。2、对于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的相须和相使配伍,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3、对于能减轻或消除毒性反应的相畏和相杀配伍,在应用有毒药时必须考虑使用。“七情”的临床用药原则1、若病情单纯,病势轻浅,以针对性强的4、对于有可能因拮抗而减弱原有功效的相恶,用药时应加以注意,严格区分其不宜合用或可以利用的具体情况5、对于产生或增强毒性的相反药物,原则上要避免配合使用。4、对于有可能因拮抗而减弱原有功效的相恶,用药时应加以注意《本草纲目》:“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本草纲目》:复习思考题1、相须与相使有何异同?2、为什么一般不将相恶全部视为配伍禁忌?3、相使配伍药物之间有哪些药性及功能关系?复习思考题1、相须与相使有何异同?第五章用药禁忌[学习要求]1.掌握用药禁忌的内容。2.掌握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的含义、内容及对待十八反、十九畏的正确态度3.掌握“十九畏”与“相畏”的区别。4.熟悉妊娠用药禁忌的含义、禁用的原因、禁用和慎用药物的类型、妊娠禁忌药不等于是堕胎药的原因。5.熟悉服药时饮食禁忌的含义及一般原则。第五章用药禁忌
用药禁忌一般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和食忌,另外还有病证用药禁忌。因为药物皆有偏性,或寒或热,或升降.或补或泻,或燥或润……用之得当.可以其偏性纠正病匪的盛衰。若使用不当.其偏性反助病势,加重病情。如热证不宜用强热药,寒证不宜用寒凉药,虚证不宜用攻泻药,实证不宜用滋补药,燥证不宜性燥伤阴耗液药,湿盛不宜用滋腻助湿药……这些由病证性质要求避免使用的药物.称为病证用药禁忌。用药禁忌一般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和食忌,另一、配伍禁忌在选药组方时应当避免合用的药物,称为配伍禁忌,配伍禁忌的内容,历代认识不尽一致。《本经》强调“勿用相恶、相反者”,将此两者均视为配伍禁忌。金元以来,则将这类禁忌的药物概括为“十八反”和“十九畏”。1、十八反:本义是指《神农本草经》记载的18种具有相反配伍关系的药物。《蜀本草》在统计《本经》七情时称“相反者十八种”,此后逐渐形成了十八反之说。事实上,《本经》的相反药物并不止18种,加之原十八反药物的分条,如芍药分为赤芍、白芍,瓜蒌分为瓜萎仁、瓜蒌壳、瓜萎根等,以及后世相反药物的增加,所以十八反已成为诸药相反的同义语。一、配伍禁忌在选药组方时应当避免合用的药物,称为配伍禁忌,传统上有“十八反”之说。大体内容是:乌头反贝母、半夏、瓜蒌、白蔹、白芨。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歌诀为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传统上有“十八反”之说。大体内容是:乌头反贝母、半夏、瓜蒌、2、十九畏:是金元以后医药家概括出的19种配伍禁忌药,十九畏中的药物并不是相畏的配伍关系,而主要是相恶和相反。相畏是毒性药的毒性被减弱,是应当利用的。十九畏则是要避免配伍的。2、十九畏:是金元以后医药家概括出的19种配伍禁忌药,十九“十九畏”内容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荆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歌诀为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从十九畏所列药物看,其中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官桂侵石脂,人参畏五灵脂,双方皆是无毒之品,本不存在解毒与被解毒的关系,亦可反证其不是相畏的配伍关系。“十九畏”内容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二、妊娠禁忌药:1.含义: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
*为什么妊娠禁忌药不是用于堕胎的
1.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在我国古代,堕胎是违反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前人记载堕胎药,主要还是从妊娠禁忌药的角度来认识、对待,而不是在寻求堕胎的有效药。
2.用妊娠禁忌药堕胎,既不可靠,也不安全。
3.能引起堕胎是早期妊娠禁忌的主要理由。
二、妊娠禁忌药:
2.分类
在为数众多的妊娠禁忌药中,不同的药对妊娠的危害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在临床上也应区别对待。古代对妊娠禁忌药主要提禁用与忌用,极少提慎用。近代则多根据临床实际,将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2.分类
禁用:毒性较强,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斑蟊,水蛭,虻虫,麝香,三棱,术,大戟,芫花,甘遂,商陆,水银,轻粉,雄黄等。慎用:破血,活血,通经,行气,祛瘀以及辛热的药物,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天南星等。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三、是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又称食忌或忌口)及病证禁忌:其主要包括两方向的内容:一是指正一般情况下,患者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利于疾病的治疗。二是根据病情及用药特点,忌食与病情和病性不相宜的食物。虽然文献中所列的禁忌食物有不实之处,但食忌的科学性仍是极高的。三、是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又称食忌或忌口)及病证禁忌:复习思考题:1.何谓十八反、十九畏?如何正确对待?
2.何谓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禁忌药分几类?
3.何谓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复习思考题:第七章用药剂量与用法第一节中药的用药剂量[学习要求]熟悉中药剂量的含义和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一、中药的剂量,又称用量,主要是指一味药的干燥饮片在汤剂中的成人一日量。有时是指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因此,教材中各药物的用量一项中,对鲜品药或入丸散时的用量另加注明。确定中药用量大小的依据,主要有药物自身特性,应用目的和方式、患者的个体差异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第七章用药剂量与用法在药物方面:无毒药安全性较高.其用量变化幅发可稍大;有毒药应严格控制在安全量范围内。对于无毒药,还应考虑其质量.质地和性味。一般来说,优质药,花叶类质轻的药、药性较强和药味较浓的药,其用量可稍小;质次的药.质重的药、药性缓和及药味较淡的药,其用量可稍大。在药物方面:无毒药安全性较高.其用量变化幅发可稍大;有毒药在应用方面:要考虑配伍、剂型等应用形式及用药目的。单用与复方相比,单用可稍大:在复方中,同一药物作主要药时,其用量往往较作辅助药时为大;同一药物在不同剂型中,其用量亦有差异,如作汤剂时大于作丸散之量。中药一物多用,临床用药目的不同,其用量也随之变化(如槟榔、洋金花、牵牛子等)。在应用方面:要考虑配伍、剂型等应用形式及用药目的。单用与复在患者方面:主要注意其年龄、性别、体质、病程、病势及职业、生活习惯等的差异。其一般原则是:青壮年大于老人和儿童(有具体折算方法)男性大于女性(尤其是月经期、妊娠期和产后用活血药等),体质强壮者大于虚弱者(尤其是攻邪药),新病者大于久病者,证情急重者大于轻缓者。此外,还必须注意季节、气候、居处环境等自然条件,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在患者方面:主要注意其年龄、性别、体质、病程、病势及职业、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其形状为一端尖而中部略凹陷.如刀柄之圭角。一刀圭约为1/10方寸匕。方寸匕:古代量取药末的又一器具名,其形状如刀匕(或勺、匙)。大小为古代一寸正方(即一立方寸),故名。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其形状为一端尖而中部略凹陷.如刀第二节中药的用法[学习要求]1.了解中药用法包括的内容。2.了解给药途径影响药物疗效的原因,传统和现代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决定给药途径的依据。3.了解煎煮中药应当注意的环节。4.熟悉应当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的药物的特点。5.了解服药时间、服药多少和服药冷热的一般原则。第二节中药的用法中药的用法主要包括给药途径、应用形式、煎煮方法和服药方法四个方面。一、给药途径: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以口服和皮肤给药为主,还有经吸入、舌下、粘膜表面、直肠等多种给药途径。现代主要增加了皮下、肌肉、穴位和静脉注射给药。二、应用形式:主要指各种剂型:如口服液、针剂、汤剂、冲剂、、、、等等。临床应用时,一要考虑各种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二要注意病证与药物对给药途径的选择性,确定适合的剂型。中药的用法主要包括给药途径、应用形式、煎煮方法和服药方法四个三、煎煮方法主要是指汤剂。正确煎煮中药,是保证汤剂质量和获得预期疗效的重要因素.这一环节中,应当注意煎药具、煎药用水、加水多少、煎前浸泡、煎煮火候和时间、榨取药汁、煎煮次数及特殊药物的特殊煎法等。
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1、一般煎法:器皿:以沙锅,搪瓷锅为宜,忌用铁器。火:先用武火(大火)烧开,后用文火煎煮。时间:1、一般煎法:时间
分类第一煎第二煎解表药20分钟15分钟普通药30分钟25分钟滋补药60分钟50分钟时间 分类第一煎第二煎解表药20分钟152、特殊煎法先煎后下另煎包煎烊化泡服冲服2、特殊煎法先煎1、服药时间:一般药物:日服一剂,可分2-3次空腹温服。饭前服:补益药、驱虫药、攻下剂、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饭后服:抗风湿药、消食药。(均为前后一小时)特殊时间:安神药(睡前服)、缓下药(发作时服)、涩精止遗药、截疟药(发作前1小时左右服)、急性病。四、服法1、服药时间:四、服法
2、服药多少:一般患者每日服药剂,分2-3次服;病情急重,身体壮实者,可每隔4小时服1次,昼夜服药,不拘于每日1剂;发汗剂、泻下剂,以得汗.得利为度,不必尽剂;呕吐病人宜小量频服。3、服药冷热:一般汤药多宜温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凉服(不欲饮冷者亦应温服)。用以冶法的,可考虑热药凉服,或凉药热服。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服药方法汤剂一般宜温服特殊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以防格拒于外真热假寒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当热药冷服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可以分成小粒吞服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吞服散剂、粉剂:用蜂蜜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量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冲剂、糖浆剂:冲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其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少量频服对于神志不清或其他原因不能口服时,可采用鼻饲给药法汤剂一般宜温服特殊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以防格复习思考题:1.试述影响中药确定剂量的因素?
2.何谓先煎?
3.何谓后下?
4.何谓烊化?
5.何谓包煎?
6.何谓另煎?复习思考题:
中药学
讲课老师:范巧佳中药学
讲课老师:范巧佳总论要求:1、明确中药与中药学的概念2、了解中药的起源3、怎样理解中药?中草药?天然药物?4、着重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本草学主要代表著作及其主要学术成就。
总论要求:基本概念:1、药物:凡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或保健作用的物质通称为药物。药物又分天然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及生物制品三大类。2、中药:依据中医药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它包括三部分,即:中药材:指产地简单加工的原生药物(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饮片:在中药炮制理论指导下,制出的用以配方的药物。中成药:即成方制剂。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概念:3、草药:民间医(草医)用以治病或口碑相传的地区性民间药。即流传于民间,处于萌芽状态。有人说:“草药是中药的萌芽,中药是草药的发展”。4、中草药:随着人们对草药的不断研究和认识,一些疗效较好的草药逐渐被中医新应用(如绞股蓝、罗布麻、毛冬青、穿心莲、金钱草等)或作药材收购,于是有将草药和中药统称为“中草药”。
3、草药:民间医(草医)用以治病或口碑相传的地区性民间药。即5、民族药:指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习惯使用的天然药物。使用有一定的地域性,如藏药、彝药、蒙药等。6、药材:指经产地简单加工的原生药物。或指供医疗应用的原料药材,即未经精制的天然药物。7、本草: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因所载的药物以植物(草类)药占多数,故名本草。(“诸药以草为本”)5、民族药:指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习惯使用的天然药物。使用有一定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1、药物知识起源于祖先的生活和生产实践2、中药学的形成是以药学著作的出现为代表的,各个时期的成就使其中药学得到了发展。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重视下,中药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发现的背景:植物充饥植物药(神农尝百草)
较多在接触动物动物药
采矿和冶炼(原始后期)矿物药这期间称得上大事的是:酒的医药作用(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媒等),古人称之为“百药之长”“药”字出现在数千年前的钟鼎文中。“”学文解字二中解释为“治病之草”就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二、秦汉时期西汉晚期。“本草”词巳广为采用,既是药物学的代称.又是的药学专著的替名,本草学巳成为医生的必修学科,涌现了一批通晓本草的学者;现存最早的专著《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在汉代问世。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365种,按药物补虚强壮、无毒或有毒、有毒而怯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本经》的三品分类法是中药学按功用分类之始。它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如水银疗疥,麻黄疗喘。常山截疟,黄连治痢.牛膝坠胎等。二、秦汉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首推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本经+别录+作者和注释)该书约完成于公元500年左右.载药730种.此外,本时期还开创了新兴的本草分支学科—炮制学,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炮炙论》问世。该书由南朝刘宋时期的雷公所著,叙述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至今仍在沿用。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四、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医药学有较大发展,各地使用的药物总数已达千种;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朝廷颁行了由李勋等领衔、苏敬等编纂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本书共54卷,也有说是52卷,载药844种(也有说是850种)。开创了以图文对照法编著药学著作的世界先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学著作,比公元1546年间世的欧州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00多年。四、隋唐时期五、宋代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并派苏颂负责编纂,历时三年,公元1061年刊行,又称《本草图经》全书载药1000余种,附药图900多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嘉佑本草》以《开宝本草》为基础,主在以文拾遗补缺,〈图经本草》仿《新修本草》编写法。重在以图定伪求实,二者相合,图文对照,内容补互,堪称姊妹篇,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五、宋代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四川名医唐慎微,在上述两部本草基础上,又收集补充了大量宋以前各代名医方家对本草的真知卓见、经史传记和佛书道藏中有关药物的论述,以及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和单方,写成《经史正类备急本草》(简称〈正类本草》)。全书共30卷,载药1558种(有说1746种),附方3000余首。其图文对照,资料丰富翔实。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四川名医唐慎微,在上述两部本草基六、金元时期宋代本草学的长足发展和本草著作的大量发展,为金元时期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出现了很多杰出的名医: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等。这期间本草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发展了医学经典中有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物性能的理论,使之系统化,并作为药物记述中的重要内容;二是大兴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风。六、金元时期七、明代弘治16年(1503年),刘文泰奉命修定本草,花费两年时间编成《本草品汇精要》42卷,收药1815种,分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24项记述。这种分项解说的体例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但分项过于繁杂,反而招致一些混乱。这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了《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和中药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发挥。各论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以下再分为60类。各药之下,分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传致海外。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八、清代清代的本草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由于医药学的发展,有必要进—步补充修订《本草纲目》的不足,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抬遗》;二是配合临床需要,以符合实用为原则,撷取《本草纲目》精粹,编撰成节要性本草,如汪昂《本草备要》、吴仪洛《本草从新》、黄宫绣《本草求真》等;三是受考据之风影响、从古代文献中重辑《神农本草经》,如孙星衍、顾观光等人的辑本,或对《本经》进行注释发挥。如张潞《本经逢原》、邹澎《本经疏证》等。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九、民国时期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者,当推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本书收录词目4300条。此期本草学的特点:本草学的现代化研究开始起步。一上在确定中药品种及资源调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二是进行了一些单味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九、民国时期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重视下,中药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①继承整理中药学遗产,并在全国各地先后进行了多次中药资源普查,整理出版了《全国中草药汇编》和《中药大辞典》。前者载药2200种,后者载药5767种,是我国现代第一部重要的大型中药辞书。
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重视下,中药学得到前所未有的199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0周年大庆之际,新中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中华本草》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本草》的编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63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507名专家参加,宋立人为总编,胡烈为常务副总编,吴贻谷为总审定。全书共30卷,分为10册,收载药物8980味,插图8534幅,篇幅达2808万字。内容分为总论、药物各论、附编、索引四大部分,涉及中药品种、栽培、药材、化学、药理、炮制、制剂、药性理论、临床应用等中药学科的各个方面。199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0周年大庆之际,新中国②培养了大批中药人才,建立了中药研究机构和基地,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中药的成分、药理实验、剂型改进等,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对中药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③为解决药源短缺和进口中药材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引种和驯化研究。如北药南种,南药北移,野生变家种、家养,以及天然药材的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之,我国中药学源远流长,内容浩博。目前虽已取得辉煌成就,但仍须进一步总结经验,运用多学科的力量来研究中药学,为创造我国的新医学新药学而努力奋斗。②培养了大批中药人才,建立了中药研究机构和基地,用现代科学技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学习要求】了解道地药材的概念和药材采集方法。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学习要求】第一节产地不同的中药材均有不同的产地。不同的环境孕育出不同的物种。第一节产地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指来自特定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加工技术精细、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材道地药材的形成,是由于自然地理、气候等因素,与生产、管理技术有关,并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因素。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也不一样,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道地药材:第二节采收
中药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和贮藏等对中药的品质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除某些药物所含的有效成分在采制和贮藏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外,一般植物类的药物的采收原则如下:第二节采收
中药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和贮藏等对中药
1、根的根茎类植物的采收期:多在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和干物质积累最大时采收;2、皮类植物的采收期:通常在春末夏初,植株开始旺盛生长和树液流动期采收;3、叶类植物的采收期:通常在营养生长最旺盛时期花开放前或花开放盛期采收;4、花类植物的采收期:品种的不同各不同,如金银花、玫瑰花、药用菊花等。
第九章中药学总论课件
5、果实类植物的采收期:一般情况下,多数果实都在自然成熟后采收。也有例外。如枳实、梅等。6、种子类植物的采收期:一般在果皮退绿呈完熟色泽,种子干物质积累已停止,达到一定的硬度,并呈现固有色泽时采收。7、全株类植物的采收期:应根据器官的成熟度为标准分别采收。8、动物药:一般潜藏在地下的小动物,宜在夏秋季捕捉,如蚯蚓、蟋蟀等;大动物虽然四季皆可捕捉,但一般宜在秋冬季猎取,不过鹿茸必须在雄鹿幼角末角化时采取。5、果实类植物的采收期:一般情况下,多数果实都在自然成熟此外,在采收药物时还须要注意天气变化,如阴雨时采集,往往不能及时干燥,以致腐烂变质。在采集药物时,应该重视保护药源,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长远的利益。因此,还须要注意下列几点:1、留根保种:2、充分利用:3、适当种植:此外,在采收药物时还须要注意天气变化,如阴雨时采集,往往不能
药物在采集以后,都应采取一定的加工处理,以便贮藏。不论那种药材收获处理后第一步就需干燥。然后贮藏。干燥又分为:阴干、晒干和烘干。烘干温度为500C左右,低温烘干不超过400C各类药材的干燥温度:浆果类:70~800C含挥发油类:300C左右含甙及生物碱类:50~600C含维生素类:70~900C药物在采集以后,都应采取一定的加工处理,以便贮藏。不论那种复习思考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中药鉴定学(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承德医学院《分布式数据库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中医药大学《工程岩土学及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版精密机械加工外包项目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车收购与售后服务连锁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赛事合作协议书2篇
- 场内管网施工方案
- 2024消防设施智能化改造与日常维护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股权赠与与财产分割协议书3篇
- 2024学校教师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合同3篇
- 厦门物业管理若干规定
- 2023年10月自考00055企业会计学真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语文】上海市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 遥感技术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
- 八段锦操作评分标准
- 十六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课件
- 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图3个
- 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有线)
- 水下摄影技巧
- 体育文献综述范文体育文献综述范文八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