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度量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1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武汉大学经济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背景: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土崩瓦解。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或附属国一个一个相继脱离殖民统治,成为独立的国家。然而,这些新生的国家在经济上仍然贫穷落后。这样,如何加速经济发展、摆脱贫困就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目标。发达国家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自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各种各样的发展理论相继问世。到50年代达到了高潮,蔚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经济学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2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背景: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世界上有些特殊政治实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因此,讨论经济问题时为避免政治的敏感性,学术界和国际机构常常用“发展中经济”或“发展中经济体”(developingeconomies)概念。“economy”在这里是指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3欠发达国家(lessdevelopedcountries)第三世界(thirdworld)文献中常常出现其他相近或相同的名词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countries)与发达国家(developedcountries)相对应,前者指经济比较落后但正在发展中,而后者包含经济已发展起来了的意思。这两个术语自1970年代以来使用普遍。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世界上有些特殊政治实体不是一个一、发展中国家的分类序号经济组别人均GNI美元经济体个数个人均GNI美元4高收入12196以上69379703上中等收入3946-121954874952下中等收入996-39455623161低收入995以下40512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4(一)分类依据发展中国家的根本特征是收入水平较低。对其分类,一般是按照收入水平。最常用的是世界银行的标准:世界银行把213个经济体按照2009年人均GNI(grossnationalincome,国民总收入)分为四组。一、发展中国家的分类序号经济组别人均GNI美元经济体个数(二)大体分为两大类1.发展中经济体: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世界上有144个发展中经济体,占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的67.6%,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属于发展中经济体。2.高收入经济体:区分为OECD成员国,有30个国家非OECD经济体,有39个国家和地区。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5通常把30个OECD成员国称为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其中,欧洲大部分国家是OECD成员。有些国家虽然收入很高,如中东产油国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收入水平很高,但不能说它们是发达国家。其经济结构和体制既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别,与一般不发达国家也有很大不同,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研究范畴。高收入国家不等于就是发达国家(二)大体分为两大类1.发展中经济体: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三)按收入水平和地区分类地区分布: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亚和拉丁美洲。通常把低收入国家称为是最不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其次是南亚。富裕的地区是拉美和加勒比。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大部分属于中低收入,但一些国家发展很快。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6地区低收入经济体下中等收入经济体上中等收入经济体高收入经济体其中:OECD成员国合计世界4056486930213东亚与太平洋515415639欧洲与中亚2713382360拉美与加勒比19206036中东与北非0949122南亚350008撒哈拉以南非洲291171048(三)按收入水平和地区分类地区分布: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四)中国的情况中国经历30年的高速增长,迅速从低收入组进入下中等收入组,又从下中等收入组开始进入上中等收入组,在这么短时间里,连续跨上两个收入台阶,在经济发展史创造了中国奇迹。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72009年按汇率计算,中国人均GNI是3650美元,属于下中等收入经济体,排在213个经济体中的125位。2009年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估算,中国的人均GNI达到了6890美元,排在第119位,比按汇率位次上升了6位。2010年按汇率折算,中国人均GNI大约相当于4500美元以上。开始跨入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门槛。(四)中国的情况中国经历30年的高速增长,迅速从低收入组进入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出更大的多样性,在国土、人口、自然资源、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结构、土地制度和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鲜明的差异。既然称为是发展中国家,就必定有一些共同基本特征。贫困和落后: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8(九)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一)收入水平低下(二)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三)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四)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五)失业严重,隐蔽性失业显著(六)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七)生态环境恶化(八)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出更大(一)收入水平低下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是发展中国家的最显著的、最基本的特征。2009年,发展中国家人均GNI是2963美元,而高收入经济体是37970美元,后者是前者的12.8倍。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也可叫最不发达国家),前者人均收入(37970美元)是后者(512美元)的74倍,或者说,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只相当于高收入国家的1.35%。收入悬殊!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9按汇率换算的人均收入低估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收入水平。按购买力平价方法估算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例如,按汇率计算,2009年中国的人均GNI是3650美元,收入水平排在125位,是美国的(人均GNI46360美元)的7.87%。而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中国人均GNI达到了6890美元,收入水平提高了1.88倍,排名向前移到119位,是美国(45640美元)的15.09%。不过,即使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人均收入,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按购买力平价方法(一)收入水平低下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是发展中国家的最显著的、最(二)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低收入水平必然导致低生活水平。低生活水平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住房短缺且住房条件恶劣,医疗卫生条件差,食物供给不足而营养不良,受教育程度低,婴儿死亡率高,预期寿命短,等等。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10发展中国家中绝大多数人生活比平均水平所表现出来的更加困难。当然,人口较少的富裕阶层的生活水平并不比发达国家普通公民的一般生活水平低多少,甚至还要高很多。收入水平低下和收入分配不均结合起来就使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量巨大,比率很高。
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二)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低收入水平必然导致低生活水平(三)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发展中国家技术、尤其是科学为基础的现代技术能力较低,不仅缺乏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对外国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也比较低,技术进步缓慢,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技术水平低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劳动生产率较低。高收入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低收入国家的90倍,是下中等收入国家的48倍,上中等收入国家的8.3倍。低技术、生产率与低收入、生活水平互为因果:贫困恶性循环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11低收入和生活水平导致储蓄率和投资率低教育和营养健康状况差人力资本水平低下技术进步缓慢和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三)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发展中国家技术、尤其是科学(四)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发达国家。1990-2008年间,全世界人口增长率为1.3%。低收入国家为2.2%,高收入国家为0.7%,高收入的欧元区国家只有0.4%。发展中国家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高人口增长率的结果就是15岁以下的儿童数目占总人口的比重高。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12问题:虽然发达国家老人负担比重比发展中国家大一些,但把儿童和老人加起来,发展中国家的赡养率就比发达国家重得多。低收入国家和欧元区国家的赡养率分别为72%、50%。赡养率(dependencyratio)
: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人属于被赡养人口,这部分非劳动人口占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叫做赡养率。优点:人口年轻化也有优势,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四)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发达(五)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失业问题的两个方面:1.公开失业。发展中国家公开失业率不比发达国家高多少,但公开失业只是一部分。2.隐蔽性失业。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的是就业不足,或叫隐蔽性失业。隐蔽性失业在农村较为严重,通常被叫做剩余劳动力。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13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也是一个尖锐的问题。如西班牙失业率每年高达10%以上。但是,发达国家隐蔽性失业较少,把公开失业和隐蔽失业综合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比发达国家要严重得多。
失业问题(五)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失业问题的两个方面:(六)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1.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工作在乡村。2.农业比重大是经济不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3.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二元经济结构,即规模较小的先进工业和规模巨大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发达国家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和工业都现代化了。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14先进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落后的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较低。所谓先进也是相对于本国农业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落后。因此,发展中国家城乡收入差别较大,导致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六)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1.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七)生态环境恶化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膨胀和贫困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不得不加速开垦土地和过度使用化肥、砍伐森林和过度放牧。森林加速毁灭,荒漠化、盐碱化,土壤肥力衰减,灾害频繁。2.缺乏资金,无力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3.发展初期,高污染性重化工业发展快,导致有毒物质大量排放。4.污染的国际转移。为保护本国环境,发达国家把污染工业向外转移,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不得不承接这些污染性产业。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15长期停滞——导致为了生存而对环境破坏性的利用;无论是发展还是不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退化都比发达国家严重。快速发展和加速工业化——导致资源过度利用和污染大规模排放。(七)生态环境恶化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膨胀和贫困对环境造成巨(八)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总的看来,发展中国家政治上不是很稳定,种族、民族和宗教矛盾尖锐,政府治理能力较差,政权更迭频繁。而且,大多数国家的法制不健全,政府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非常严重。这些特征是不少发展中国家长期停滞不前的主因。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16有的是资本主义民主制,有的是封建君主制,有的是政教合一的体制,有的是军人统治,有的是一党专政体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差异性很大。(八)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九)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穷国往往依附于富国,受富国支配。表现:富国占有控制国际贸易格局的支配地位富国拥有决定以什么条件向穷国转移技术、外援和私人资本投资的专断权力。富国向穷国提供援助和贷款往往附带苛刻的政治和经济条件。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17过去几十年,发展中国家从整体上说取得很大进步。但国家之间,很不平衡。总结:以上九个特征普遍存在,收入水平越低,这些特征越明显。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进步最快,亚洲四小龙差不多都进入了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其他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也相当迅速。其他地区如拉美,尤其是次撒哈拉非洲的发展较慢。其中有些国家完全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贫困状况反而进一步恶化。
(九)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在政治、经济、第二节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发展经济学专门以发展中国家、即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18经济发展问题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落后或不发达?不发达的原因和障碍是什么?二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步伐来追赶当今发达国家?应采取何种战略和政策来促进经济更快的发展?恰恰相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和采取的政策对当今欠发达国家非常有借鉴意义,因此,理所当然的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是赶上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显著标志是工业化,此也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目标。
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强调发展中国家,并不是说不研究发达国家第二节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发展经济学(二)发展经济学与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那些还处于贫困状态的欠发达国家;增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19发展经济学也叫发展中国家经济学(economicsofdevelopingcountries)只要还存在经济落后国家,具有上述不发达特征,发展经济学就不会消亡实现工业化后,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国家,也还需要发展。不过,不再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而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增长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一旦所有国家都发展起来,实现工业化,那么,发展经济学就失去存在基础。那时,虽然也有差别,但其性质完全不同,那是大富与小富的差别,而不是发达与不发达的差别。
1980年代中以后兴起的新增长理论拓宽了研究范围,研究从不发达经济到发达经济的全部过程,把发展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研究的领域综合起来。新增长理论也因此成为发展经济学第三阶段的重要理论。(二)发展经济学与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那些还(三)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特点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之处。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201.着重探讨与长期变化有关的制度、结构、战略与政策问题。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例如,研究国际贸易,侧重于国际贸易是有利还是有害,以及采取何种贸易战略和政策最能促进经济增长等问题。2.着重结构分析。如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强调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如政治、社会、文化、土地占有制度的变革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4.更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市场制度不完善,信息不灵敏,结构缺乏弹性,基础设施落后,再加上制度变革和结构转变以及资源调动等等,需要强大政府的推动。(三)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特点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之处。(四)发展经济学的学科地位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211.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但主要由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创立。受西方正统经济学熏陶,常运用正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人认为,发展经济学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只是把西方经济学各个分支的基本原理在发展中国家的具体运用。其实,发展经济学已经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独特研究对象和方法——理论体系。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地域规模上存在巨大差异。建立一个对所有国家都适用的体系比较困难。因此,与宏观、微观经济学等学科相比,发展经济学还显得不太完善。2.学科体系不太完善。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经验教训而不断修正早期的观点,提出新的理论和政策。3.发展经济学本身也在发展之中。(四)发展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发展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22托达罗:尽管发展经济学常常采用标准经济学的原理和概念,但正在迅速形成特有分析和方法论特色。有着不同意识形态导向、多样化文化背景和非常复杂但又非常相似的经济问题,都要求诉诸新思想和新方法。发展经济学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都毫不相似。瑟尔沃:发展经济学家不仅创建了新的模型,而且依据环境而修正。可能应用于其他学科,大大地丰富了整个经济学。由发展经济学家发明的概念和观点:低水平均衡陷阱、“大推进”、动态外部性、二元模型、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依附、增长极、人口与增长模型、乡—城人口流动、社会成本—收益分析、贫困化增长、结构性通货膨胀、两缺口分析、市场缺失、寻租,等等。发展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二、发展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追踪溯源:研究一国经济增长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231.系统研究,首推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国富论》。2.后来,如李嘉图、马尔萨斯和斯·穆勒都把经济增长或经济停滞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们创立古典增长理论。3.19世纪中叶以后,增长理论沉寂了大约100年。研究兴趣逐渐离开增长,转而探讨短期静态的最优配置和均衡问题。代表是马歇尔。4.二战后不久,西方经济学家对增长和发展问题又开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都崇尚市场制度和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为什么呢?二、发展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追踪溯源:研究一国经济增(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背景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24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殖民地和附属国相继获得政治独立。刚刚独立的国家,处于落后贫穷状态。为了巩固政权,急于想把经济搞上去。需要理论家们充当谋士,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西方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产生兴趣。苏美两大阵营展开竞赛。欧美认为,共产主义的产生根源是贫困落后,为遏制共产主义,必须对穷国提供援助。建立援助计划,迫切需要研究发展中国家。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编制国家统计资料。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资料和信息。这些资料在战前是不可得到的。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发展很快,发展中国家的状况好坏直接影响发达国家。(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背景(三)有关发展的早期研究文献一门学科的出现需要大量文献的支撑。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25科林·克拉克(ColinClark)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罗森斯坦-罗丹(P.Rosenstein-Rodan)1943年发表《东欧和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斯塔利(E.Staley)1944年出版《世界经济发展》,曼德尔鲍姆(K.Mandelbaum)1947年出版《落后地区的工业化》。中国学者张培刚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所作的博士论文《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在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也是早期的重要文献。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Harrod)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E.Domar)在1940年代分别提出了内容相似的增长理论,史称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在1950年代,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形成了一股热潮,研究文献越来越多,仅10年左右时间,便形成了发展经济学这个具有独立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新兴学科。(三)有关发展的早期研究文献一门学科的出现需要大量文献的支撑第三节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发展经济学产生60多年,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形成与繁荣时期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结构主义思路占统治地位。(一)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等的重要性。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26强调资本积累。认为资本稀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强调工业化。要摆脱贫穷,赶上发达国家,必须加快工业化。强调计划化。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体系不完善,价格机制不能很好发挥作用。政府如果不进行积极干预,有限社会资源就不能得到有效使用。三者相互联系,而非孤立:工业化是目标,资本积累是源泉,计划是手段。没有资本积累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没有政府干预和计划安排,而仅靠市场自发调节,就不可能迅速进行资本积累,促进工业部门的扩张,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具有“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和“唯计划论”色彩第三节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发展经济学产生60多年,发展(二)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缪尔达尔在《亚洲的戏剧》中指出:只要从古典经济学那里继承下来的,尔后进一步得到发展的理论宝库限制在西方,就没有什么危害。但是,研究并不合适的南亚欠发达国家时,后果就严重了。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27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作用研究静态资源配置,基本思路是通过边际调节和市场修补来达到均衡。认为政府干预只会导致无效率。假定经济体系有韧性,能根据价格变化作出灵活调节。反新古典主义倾向这种假定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所涉及到的是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问题。新古典经济学难以处理这方面的问题。边际调节和市场修补难以使发展中国家从贫困陷阱中解脱出来。对新古典经济学的适用性持否定态度。(二)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缪尔达尔在《亚洲的戏剧》中指出:只要(三)强调内向发展战略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28这一时期的发展经济学一般不支持传统的自由贸易政策。认为比较成本学说只是一种静态分析,只关心来自贸易的静态利益,却没有看到工业化带来的间接动态利益。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需求的价格和收入弹性都很低,出口收益不稳定,贸易条件也不断恶化因而对初级产品出口持悲观态度,并主张实行内向型的进口替代政策。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对外贸能否发挥重要作用表示过怀疑。如纳克斯(Nurkse,R.)提出,战后世界经济已完全不同于19世纪,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贸易已不再具有“增长发动机”功能只有在立足于国内工农业平衡增长的进口替代政策,才能找到另外一种“增长发动机”。(三)强调内向发展战略(四)受结构主义的影响较多地采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是发展经济学第一阶段中的主流学派。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29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结构僵化,市场分散零碎,价格机制严重扭曲。人们在经济中不能作出有理性的选择。相对价格的变动对资源重新配置和收入合理分配的调节作用很小。以论证价格机制运行为理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不适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不能指望市场价格机制能对其进行自动调节。只有通过政府干预,加速物质资本积累,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才能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发展经济学中的先驱人物,都持结构主义思路结构主义观点(四)受结构主义的影响较多地采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是发展经济学(五)热衷建立宏大的理论体系这一时期出现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大推进理论、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创立者都认为他们的理论对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是适用的。特别是《经济增长阶段》一书的作者罗斯托,把他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看作是从现代史中归纳出来的普遍适用的经济发展理论。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30(五)热衷建立宏大的理论体系这一时期出现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二、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这一时期是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即把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否定的东西又重新加以肯定。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31第一阶段的发展经济学提出的内向型发展战略和政策主张,得到不少发展中国家政府的青睐和采纳。但实践结果表明,这些战略和政策并没有获得显著成功,而且带来很多问题。如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收入分配恶化、贫困问题更为严重、农业萎缩和粮食短缺、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外债沉重等。原因相反,那些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实行开放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较快,收入分配渐趋改善,贫困下降,农业发展较快,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发展经济学家对早期发展理论与战略进行严厉批评,并提出自己的发展思路和政策主张。二、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重新确定发展目标世界银行提出“伴随增长的再分配”计划,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基本人类需要”战略,还有不少文献强调乡村发展。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32第一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家基本上是把GNP增长作为发展首要目标,甚至是惟一的目标,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滴注效应”,使其成果惠及到广大低收入阶层。第一个阶段问题然而,事实远非如此。一些国家经济增长较快,但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却趋于恶化,失业问题也更为严重。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重新解释发展的意义和重新确定发展目标的思潮。许多学者严厉批评了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的做法,认为经济发展意义在于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目标应该是多元的,除收入外,还应包括就业增加、贫困减轻、分配公平和乡村发展。(一)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重新确定发展目标世界银行提出“伴(二)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33第一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家一般只关心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第一个阶段的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工业部门的扩张,不仅不对农业进行投资,而且把农业部门作为榨取剩余的主要源泉。结果导致农业部门萎缩,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粮食严重短缺,贫困人口增加。与此同时,工业部门由于缺乏市场和粮食短缺也发展缓慢。第二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家,如舒尔茨(Schultz,T.W.)等抨击了通过牺牲农业而实现工业化的做法。强调在工业化过程中应重视农业发展,通过对农业投入和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还注意到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认为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本身也是发展目标。(二)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三)重新强调和论证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34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家对市场机制的作用多持否定态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结构刚性,如人们对经济刺激缺乏反应,要素难以灵活流动和相互替代。第一个阶段的问题第二阶段的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市场价格机制不仅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并为经济增长提供刺激,而且作为一种有效管理工具,可完成政策目标,并避免直低效率。如果不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夸大价格扭曲和市场失灵,必将出现各种“非市场失灵”。发展中国家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发达国家相比并无本质差别,发展中国家投入要素的替代程度与发达国家也无太大差别,要素流动不够,主要是由行政障碍所致。基于高度弹性和替代可能性的市场价格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三)重新强调和论证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四)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注重从国际贸易学说来论证经济发展问题。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35事实表明,采取不同外贸战略的发展中国家的确表现出不同的经济实绩:实行外向型发展的国家在出口、就业和增长等方面都有优良表现,而长期实行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则碰到越来越多的困难。第一个阶段的问题第二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家批评了早期发展经济学家的一些观点,如贸易条件恶化论、不平等交换和贸易悲观主义等,特别是抨击了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及相应的贸易保护政策,认为这样做必将导致价格扭曲,国际竞争力下降,从而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认为,市场价格机制不仅能最有效地调节国内经济,而且能最有效地调节国际经济。对外贸易既能动员国内资源,改善国内基础设施,也能推动国内市场的扩大,加速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发育。这样,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观点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四)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注重从国际贸易学说来(五)重视国别研究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36第一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都热衷于构建宏大的理论体系和制定对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适用的一般发展战略。第一个阶段的问题由于发展中国家千差万别,构建一般理论体系比较困难。到70、8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兴趣开始从宏观分析转到微观分析,从整体研究转向国别研究和应用研究,如项目评估就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这一时期发展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从长期分析转到短期分析。当然,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新古典分析方法基础上的。发展内涵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目标增长作为唯一多元化产业工业化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战略计划和政府干预、内向型外向型发展战略研究手段追求宏大的理论体系和一般性战略侧重于国别研究和微观分析研究角度强调发展中国家的结构特征强调市场机制的普遍适用性第二个阶段是对第一个阶段修正和反思(五)重视国别研究三、新制度主义时期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37新古典主义复兴对于推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虽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新古典经济学所存在的无制度背景、无时间维度、零交易成本等特点,也使其难以分析和处理发展经济学中的许多问题。第二个阶段问题这种情况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198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在基本理论上的突破,如新增长理论的兴起、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和社会资本理论的渗透等,给发展经济学的发展注入了很大的活力。把发展研究扩展到制度和政治、社会资本等其他非经济学领域,还扩展到过去被认为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领域。不过,这一时期的发展研究采用的仍然是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方法。
第三个阶段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三、新制度主义时期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一)影响发展的制度因素受到重视和强调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381980年代以前的发展经济学,虽然也涉及一些制度分析,如土地制度改革、计划与市场制度等,但基本上没有把制度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源泉来加以论述,而是把制度作为既定的前提。前两个阶段问题一个繁荣的市场经济需要有政治、法律、文化制度来支撑,这对于发达国家是既定的前提。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促进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条件。对经济发展进行制度分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上成功的国家往往拥有一个好的制度,不成功的国家则缺少这种制度。198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西方学者开始用制度分析方法,系统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制度安排和制度选择的成败得失,研究经济发展所需制度条件和可供方案。这一时期发生的前苏联、东欧以及中国和越南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也激发了制度因素研究。新制度经济学(一)影响发展的制度因素受到重视和强调(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391970年代后,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发展经济学中得到应用。分析政府干预经济的弊端进行。超出纯经济理论的范围,把经济学研究对象,拓展到政治学研究领域,把人类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加以考察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寻租,如对进口物品实施数量控制、扩大发放投资许可证寻租活动不仅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反而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政治行为,从实证分析角度考察政府机构组成和运转,探讨政府行为动机、方式及其后果,从而了“”出现这一新的分支。克鲁格(A.Krueger)1974年提出“寻租”的概念。1980年代后,巴格瓦蒂等将这一概念扩充为“直接非生产性寻利”活动。指出政府进行干预时,会产生各种形式的租金,为得到这种不劳而获的利润而彼此展开竞争。(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三)新增长理论的兴起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40新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政府通过对人力资本和科技研究进行投资,以及对生产知识的部门和个人提供刺激,可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1980年代中期以后,罗默(P.Romer)和卢卡斯(R.Lucas)放松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资本报酬递减假定,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增长模型。新增长理论或内生增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发展,因为可以从国际贸易和技术引进中获得知识溢出的好处;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为重要,前者更能促进经济长期增长。这些增长模型把技术进步内生化。内生的技术进步,产生于对人力资本和科学研究的投资,这种投资具有溢出效应,产生递增的规模收益,从而导致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前者以所有国家包括不发达和发达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为什么一些国家比另一些国家富裕等理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当然也适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分析。后者把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与发展中国家没有多大关系新增长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三)新增长理论的兴起(四)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41一般尚未认识到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即使有些人认识到了,也未引起发展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前两个阶段问题
1990年代以后出版或重版的发展经济学教科书,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增设了一章,专门论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这表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发展经济学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1994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Todaro,M)所著《经济发展》中明确指出:在过去10年中,经济学家已日益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意义……因为环境问题涉及到生产率和穷人生活条件,因此,环境可持续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进入19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耗减、环境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导致人们生活质量下降,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四)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五)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42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是个重要因素,但人际交往缺乏互信也是个重要因素。因此,近几年社会资本理论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21世纪以来,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分析中,发展经济学视野扩大到社会网络、社会规范和社会信任等社会学研究领域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从狭义来说就是个社会信任问题,社会信任度高,社会资本就高,反之亦然。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特别重要,关系到市场经济中交易成本高低,从而决定了市场经济制度的有效运行问题。(五)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思考题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2、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吗?
4、发展经济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5、发展经济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理论观点有什么不同?
6、为什么说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7、联系中国实际,谈谈学习发展经济学的重要性。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43思考题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度量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44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武汉大学经济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背景: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土崩瓦解。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或附属国一个一个相继脱离殖民统治,成为独立的国家。然而,这些新生的国家在经济上仍然贫穷落后。这样,如何加速经济发展、摆脱贫困就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目标。发达国家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自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各种各样的发展理论相继问世。到50年代达到了高潮,蔚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经济学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45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背景: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世界上有些特殊政治实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因此,讨论经济问题时为避免政治的敏感性,学术界和国际机构常常用“发展中经济”或“发展中经济体”(developingeconomies)概念。“economy”在这里是指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46欠发达国家(lessdevelopedcountries)第三世界(thirdworld)文献中常常出现其他相近或相同的名词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countries)与发达国家(developedcountries)相对应,前者指经济比较落后但正在发展中,而后者包含经济已发展起来了的意思。这两个术语自1970年代以来使用普遍。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世界上有些特殊政治实体不是一个一、发展中国家的分类序号经济组别人均GNI美元经济体个数个人均GNI美元4高收入12196以上69379703上中等收入3946-121954874952下中等收入996-39455623161低收入995以下40512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47(一)分类依据发展中国家的根本特征是收入水平较低。对其分类,一般是按照收入水平。最常用的是世界银行的标准:世界银行把213个经济体按照2009年人均GNI(grossnationalincome,国民总收入)分为四组。一、发展中国家的分类序号经济组别人均GNI美元经济体个数(二)大体分为两大类1.发展中经济体: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世界上有144个发展中经济体,占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的67.6%,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属于发展中经济体。2.高收入经济体:区分为OECD成员国,有30个国家非OECD经济体,有39个国家和地区。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48通常把30个OECD成员国称为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其中,欧洲大部分国家是OECD成员。有些国家虽然收入很高,如中东产油国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收入水平很高,但不能说它们是发达国家。其经济结构和体制既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别,与一般不发达国家也有很大不同,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研究范畴。高收入国家不等于就是发达国家(二)大体分为两大类1.发展中经济体: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三)按收入水平和地区分类地区分布: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亚和拉丁美洲。通常把低收入国家称为是最不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其次是南亚。富裕的地区是拉美和加勒比。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大部分属于中低收入,但一些国家发展很快。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49地区低收入经济体下中等收入经济体上中等收入经济体高收入经济体其中:OECD成员国合计世界4056486930213东亚与太平洋515415639欧洲与中亚2713382360拉美与加勒比19206036中东与北非0949122南亚350008撒哈拉以南非洲291171048(三)按收入水平和地区分类地区分布: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四)中国的情况中国经历30年的高速增长,迅速从低收入组进入下中等收入组,又从下中等收入组开始进入上中等收入组,在这么短时间里,连续跨上两个收入台阶,在经济发展史创造了中国奇迹。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502009年按汇率计算,中国人均GNI是3650美元,属于下中等收入经济体,排在213个经济体中的125位。2009年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估算,中国的人均GNI达到了6890美元,排在第119位,比按汇率位次上升了6位。2010年按汇率折算,中国人均GNI大约相当于4500美元以上。开始跨入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门槛。(四)中国的情况中国经历30年的高速增长,迅速从低收入组进入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出更大的多样性,在国土、人口、自然资源、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结构、土地制度和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鲜明的差异。既然称为是发展中国家,就必定有一些共同基本特征。贫困和落后: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51(九)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一)收入水平低下(二)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三)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四)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五)失业严重,隐蔽性失业显著(六)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七)生态环境恶化(八)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出更大(一)收入水平低下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是发展中国家的最显著的、最基本的特征。2009年,发展中国家人均GNI是2963美元,而高收入经济体是37970美元,后者是前者的12.8倍。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也可叫最不发达国家),前者人均收入(37970美元)是后者(512美元)的74倍,或者说,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只相当于高收入国家的1.35%。收入悬殊!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52按汇率换算的人均收入低估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收入水平。按购买力平价方法估算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例如,按汇率计算,2009年中国的人均GNI是3650美元,收入水平排在125位,是美国的(人均GNI46360美元)的7.87%。而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中国人均GNI达到了6890美元,收入水平提高了1.88倍,排名向前移到119位,是美国(45640美元)的15.09%。不过,即使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人均收入,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按购买力平价方法(一)收入水平低下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是发展中国家的最显著的、最(二)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低收入水平必然导致低生活水平。低生活水平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住房短缺且住房条件恶劣,医疗卫生条件差,食物供给不足而营养不良,受教育程度低,婴儿死亡率高,预期寿命短,等等。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53发展中国家中绝大多数人生活比平均水平所表现出来的更加困难。当然,人口较少的富裕阶层的生活水平并不比发达国家普通公民的一般生活水平低多少,甚至还要高很多。收入水平低下和收入分配不均结合起来就使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量巨大,比率很高。
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二)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低收入水平必然导致低生活水平(三)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发展中国家技术、尤其是科学为基础的现代技术能力较低,不仅缺乏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对外国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也比较低,技术进步缓慢,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技术水平低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劳动生产率较低。高收入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低收入国家的90倍,是下中等收入国家的48倍,上中等收入国家的8.3倍。低技术、生产率与低收入、生活水平互为因果:贫困恶性循环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54低收入和生活水平导致储蓄率和投资率低教育和营养健康状况差人力资本水平低下技术进步缓慢和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三)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发展中国家技术、尤其是科学(四)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发达国家。1990-2008年间,全世界人口增长率为1.3%。低收入国家为2.2%,高收入国家为0.7%,高收入的欧元区国家只有0.4%。发展中国家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高人口增长率的结果就是15岁以下的儿童数目占总人口的比重高。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55问题:虽然发达国家老人负担比重比发展中国家大一些,但把儿童和老人加起来,发展中国家的赡养率就比发达国家重得多。低收入国家和欧元区国家的赡养率分别为72%、50%。赡养率(dependencyratio)
: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人属于被赡养人口,这部分非劳动人口占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叫做赡养率。优点:人口年轻化也有优势,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四)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发达(五)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失业问题的两个方面:1.公开失业。发展中国家公开失业率不比发达国家高多少,但公开失业只是一部分。2.隐蔽性失业。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的是就业不足,或叫隐蔽性失业。隐蔽性失业在农村较为严重,通常被叫做剩余劳动力。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56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也是一个尖锐的问题。如西班牙失业率每年高达10%以上。但是,发达国家隐蔽性失业较少,把公开失业和隐蔽失业综合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比发达国家要严重得多。
失业问题(五)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失业问题的两个方面:(六)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1.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工作在乡村。2.农业比重大是经济不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3.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二元经济结构,即规模较小的先进工业和规模巨大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发达国家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和工业都现代化了。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57先进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落后的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较低。所谓先进也是相对于本国农业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落后。因此,发展中国家城乡收入差别较大,导致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六)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1.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七)生态环境恶化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膨胀和贫困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不得不加速开垦土地和过度使用化肥、砍伐森林和过度放牧。森林加速毁灭,荒漠化、盐碱化,土壤肥力衰减,灾害频繁。2.缺乏资金,无力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3.发展初期,高污染性重化工业发展快,导致有毒物质大量排放。4.污染的国际转移。为保护本国环境,发达国家把污染工业向外转移,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不得不承接这些污染性产业。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58长期停滞——导致为了生存而对环境破坏性的利用;无论是发展还是不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退化都比发达国家严重。快速发展和加速工业化——导致资源过度利用和污染大规模排放。(七)生态环境恶化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膨胀和贫困对环境造成巨(八)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总的看来,发展中国家政治上不是很稳定,种族、民族和宗教矛盾尖锐,政府治理能力较差,政权更迭频繁。而且,大多数国家的法制不健全,政府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非常严重。这些特征是不少发展中国家长期停滞不前的主因。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59有的是资本主义民主制,有的是封建君主制,有的是政教合一的体制,有的是军人统治,有的是一党专政体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差异性很大。(八)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九)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穷国往往依附于富国,受富国支配。表现:富国占有控制国际贸易格局的支配地位富国拥有决定以什么条件向穷国转移技术、外援和私人资本投资的专断权力。富国向穷国提供援助和贷款往往附带苛刻的政治和经济条件。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60过去几十年,发展中国家从整体上说取得很大进步。但国家之间,很不平衡。总结:以上九个特征普遍存在,收入水平越低,这些特征越明显。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进步最快,亚洲四小龙差不多都进入了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其他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也相当迅速。其他地区如拉美,尤其是次撒哈拉非洲的发展较慢。其中有些国家完全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贫困状况反而进一步恶化。
(九)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在政治、经济、第二节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发展经济学专门以发展中国家、即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61经济发展问题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落后或不发达?不发达的原因和障碍是什么?二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步伐来追赶当今发达国家?应采取何种战略和政策来促进经济更快的发展?恰恰相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和采取的政策对当今欠发达国家非常有借鉴意义,因此,理所当然的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是赶上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显著标志是工业化,此也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目标。
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强调发展中国家,并不是说不研究发达国家第二节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发展经济学(二)发展经济学与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那些还处于贫困状态的欠发达国家;增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62发展经济学也叫发展中国家经济学(economicsofdevelopingcountries)只要还存在经济落后国家,具有上述不发达特征,发展经济学就不会消亡实现工业化后,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国家,也还需要发展。不过,不再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而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增长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一旦所有国家都发展起来,实现工业化,那么,发展经济学就失去存在基础。那时,虽然也有差别,但其性质完全不同,那是大富与小富的差别,而不是发达与不发达的差别。
1980年代中以后兴起的新增长理论拓宽了研究范围,研究从不发达经济到发达经济的全部过程,把发展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研究的领域综合起来。新增长理论也因此成为发展经济学第三阶段的重要理论。(二)发展经济学与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那些还(三)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特点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之处。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631.着重探讨与长期变化有关的制度、结构、战略与政策问题。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例如,研究国际贸易,侧重于国际贸易是有利还是有害,以及采取何种贸易战略和政策最能促进经济增长等问题。2.着重结构分析。如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强调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如政治、社会、文化、土地占有制度的变革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4.更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市场制度不完善,信息不灵敏,结构缺乏弹性,基础设施落后,再加上制度变革和结构转变以及资源调动等等,需要强大政府的推动。(三)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特点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之处。(四)发展经济学的学科地位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641.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但主要由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创立。受西方正统经济学熏陶,常运用正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人认为,发展经济学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只是把西方经济学各个分支的基本原理在发展中国家的具体运用。其实,发展经济学已经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独特研究对象和方法——理论体系。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地域规模上存在巨大差异。建立一个对所有国家都适用的体系比较困难。因此,与宏观、微观经济学等学科相比,发展经济学还显得不太完善。2.学科体系不太完善。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经验教训而不断修正早期的观点,提出新的理论和政策。3.发展经济学本身也在发展之中。(四)发展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发展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65托达罗:尽管发展经济学常常采用标准经济学的原理和概念,但正在迅速形成特有分析和方法论特色。有着不同意识形态导向、多样化文化背景和非常复杂但又非常相似的经济问题,都要求诉诸新思想和新方法。发展经济学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都毫不相似。瑟尔沃:发展经济学家不仅创建了新的模型,而且依据环境而修正。可能应用于其他学科,大大地丰富了整个经济学。由发展经济学家发明的概念和观点:低水平均衡陷阱、“大推进”、动态外部性、二元模型、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依附、增长极、人口与增长模型、乡—城人口流动、社会成本—收益分析、贫困化增长、结构性通货膨胀、两缺口分析、市场缺失、寻租,等等。发展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二、发展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追踪溯源:研究一国经济增长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661.系统研究,首推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国富论》。2.后来,如李嘉图、马尔萨斯和斯·穆勒都把经济增长或经济停滞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们创立古典增长理论。3.19世纪中叶以后,增长理论沉寂了大约100年。研究兴趣逐渐离开增长,转而探讨短期静态的最优配置和均衡问题。代表是马歇尔。4.二战后不久,西方经济学家对增长和发展问题又开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都崇尚市场制度和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为什么呢?二、发展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追踪溯源:研究一国经济增(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背景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67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殖民地和附属国相继获得政治独立。刚刚独立的国家,处于落后贫穷状态。为了巩固政权,急于想把经济搞上去。需要理论家们充当谋士,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西方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产生兴趣。苏美两大阵营展开竞赛。欧美认为,共产主义的产生根源是贫困落后,为遏制共产主义,必须对穷国提供援助。建立援助计划,迫切需要研究发展中国家。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编制国家统计资料。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资料和信息。这些资料在战前是不可得到的。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发展很快,发展中国家的状况好坏直接影响发达国家。(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背景(三)有关发展的早期研究文献一门学科的出现需要大量文献的支撑。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68科林·克拉克(ColinClark)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罗森斯坦-罗丹(P.Rosenstein-Rodan)1943年发表《东欧和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斯塔利(E.Staley)1944年出版《世界经济发展》,曼德尔鲍姆(K.Mandelbaum)1947年出版《落后地区的工业化》。中国学者张培刚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所作的博士论文《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在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也是早期的重要文献。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Harrod)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E.Domar)在1940年代分别提出了内容相似的增长理论,史称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在1950年代,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形成了一股热潮,研究文献越来越多,仅10年左右时间,便形成了发展经济学这个具有独立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新兴学科。(三)有关发展的早期研究文献一门学科的出现需要大量文献的支撑第三节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发展经济学产生60多年,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形成与繁荣时期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结构主义思路占统治地位。(一)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等的重要性。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69强调资本积累。认为资本稀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强调工业化。要摆脱贫穷,赶上发达国家,必须加快工业化。强调计划化。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体系不完善,价格机制不能很好发挥作用。政府如果不进行积极干预,有限社会资源就不能得到有效使用。三者相互联系,而非孤立:工业化是目标,资本积累是源泉,计划是手段。没有资本积累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没有政府干预和计划安排,而仅靠市场自发调节,就不可能迅速进行资本积累,促进工业部门的扩张,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具有“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和“唯计划论”色彩第三节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发展经济学产生60多年,发展(二)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缪尔达尔在《亚洲的戏剧》中指出:只要从古典经济学那里继承下来的,尔后进一步得到发展的理论宝库限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 中国人民大学《英语演讲与辩论理解当代中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美术学院《钢琴即兴配奏与弹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齐河、夏津、临邑、禹城、武城五县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综合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商学院《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幼儿教师语言与写作技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沭一中2025年第二学期期中七校联考高三物理试题含解析
-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热工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疗管理案例】:以专科化改革促进医院战略发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学科建设实践案例
- 设计研究与人因工程结合发展
- 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附件1:线路工程填写示例
-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申报书(上、下册)
- 《海域资源资产核算技术规程》
- 【宝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6700字(论文)】
-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陕西省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
- TD/T 1061-2021 自然资源价格评估通则(正式版)
- 2024年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中国大学mooc《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四川大学) 》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