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公开课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5171316a24e54e2b6c135081fc37c9/355171316a24e54e2b6c135081fc37c91.gif)
![伴性遗传公开课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5171316a24e54e2b6c135081fc37c9/355171316a24e54e2b6c135081fc37c92.gif)
![伴性遗传公开课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5171316a24e54e2b6c135081fc37c9/355171316a24e54e2b6c135081fc37c93.gif)
![伴性遗传公开课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5171316a24e54e2b6c135081fc37c9/355171316a24e54e2b6c135081fc37c94.gif)
![伴性遗传公开课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5171316a24e54e2b6c135081fc37c9/355171316a24e54e2b6c135081fc37c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样是受精卵,为什么后来有的发育成女性个体,有的发育成男性个体?为何人群中男女的比例大致为1∶1呢?受精卵受精卵同样是受精卵,为什么后来有的发育成女性个体,有的1伴性遗传公开课课件2一、性别决定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男性:XY女性:XX1、染色体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除此以外,有些生物性别的决定与否还与受精与否、基因的差别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有关系。一、性别决定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3卵细胞
1:1
22条+X22对(常)+XX(性)♀
22对(常)+XY(性)♂精子22条+Y22条+X22对+XX♀22对+XY♂XY型性别决定×受精卵生男生女,由谁决定?卵细胞1:42、自然界中性别决定的类型XY型ZW型雄性:含异型的性染色体,以XY表示雌性:含同型的性染色体,以XX表示雄性:含同型的性染色体,以ZZ表示雌性:含异型的性染色体,以ZW表示类型:鸟类、爬行类、某些两栖类、少数昆虫2、自然界中性别决定的类型XY型雄性:含异型的性染色体,以X5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性染色体上没有基因()考考你2006年第2期男女都具有的X染色体上包含有1098个基因.而只有男性才具有的Y染色体上只包含有78个基因。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考考你2006年第2期6XYX和Y同源区段Y非同源区段X非同源区段性染色体X染色体上包含有1098个基因Y染色体上包含有78个基因P34XYX和Y同源区段Y非同源区段X非同源区段性染色体X染色体上7二、伴性遗传P33二、伴性遗传P338恭喜你,你的视觉正常!红绿色盲患者眼中的色彩世界据统计,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5%。恭喜你,你的视觉正常!红绿色盲患者眼中的色彩世界据统计,我国9(1)请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还是显性遗传病?(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色盲患者家系谱图(1)请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还是显性遗传病?(2)红绿色盲基10动动笔:人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情况有哪些?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XBXBXBXbXbXbXBYXbY能否解释为什么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动动笔:人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情况有哪些?女11人类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方式1.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
×
男性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及解释)2.女性携带者
×
正常男性(遗传图解及解释)3.女性红绿色盲Х
正常男性(遗传图解及解释)4.女性携带者Х
男性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及解释)人类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方式1.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男性12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正常×男性色盲XXBBX
YbX
XBbXYBX
BX
bY
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1:1亲代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XXBbXYB配子XBXbXBY子代XXBBXXBbXYBX
Yb女性正常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男性色盲1:1:1:1
男性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他的母亲,且以后只能传递给他的女儿,这种现象称作交叉遗传。
母亲-男性色盲基因-女儿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正常×男性色盲XXBBXYbX13
XbXbXBY亲代配子子代XbXBYXBXbXbY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
1:1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XBXbXbY亲代配子子代XBXbYXbXbXBY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1:1:1:1XbXBXbXbY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女性携带者男性患者×女性色盲患者的儿子必定患病女性色盲患者的父亲必定患病女病,父/子病XbXbXBY亲代XbXBY14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①交叉遗传②隔代遗传③男患者较多④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患病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ⅠⅡⅢ12123465123456789101112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①交叉遗传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ⅠⅡⅢ115
[巩固应用]
伴X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16523498710ⅠⅡⅣⅢ(1)图中9号的基因型是(2)8号的基因型可能是A、XBXBB、XBXbC、XBYD、XbYA、XBXBB、XBXbC、XBYD、XbYDAB[巩固应用]伴X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16
[巩固应用]
伴X隐性遗传病(4)10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
。16523498710ⅠⅡⅣⅢ(3)8号基因型是XBXb可能性是
。
12
14解:XBY×XBXb↓XBXB
XBXbXBYXbY1:1:1:1
12
1210号是携带者的概率=½×½=¼
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巩固应用]伴X隐性遗传病(4)10号是红绿色盲基因17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女患多于男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女患多于男患18抗维生素D佝偻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D)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抗维生素D佝偻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19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患者患者(症状较轻)正常患者正常XDXDXDXdXdXdXDYXdY能否解释女性患者多还是男性患者多?动动笔: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患者20
IVIIIIII2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抗维生素D佝偻病系谱图IVIIIIII2512345678212.伴X显性遗传遗传特点(1)女性多于男性患者(2)男病,母/女病(3)代代相传2.伴X显性遗传遗传特点(1)女性多于男性患者(2)男病,22二、伴性遗传——伴Y遗传外耳道多毛症印度男子耳毛长25厘米,获吉尼斯世界纪录二、伴性遗传——伴Y遗传外耳道多毛症印度男子耳毛长25厘米,23二、伴性遗传——伴Y遗传特点:传男不传女,父病子必病二、伴性遗传——伴Y遗传特点:传男不传女,父病子必病24二、伴性遗传P33特别提醒:伴性遗传的发病率,男≠女常染色体遗传的发病率,男=女二、伴性遗传P33特别提醒:25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严重遗传病的患儿,是可以避免出生的!指导生产实践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26怎样才能快速区分小鸡的雌雄?怎样才能快速区分小鸡的雌雄?27芦花鸡身上的黑白条纹由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基因)控制。鸡(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公鸡是ZZ,母鸡是ZW。芦花鸡身上的黑白条纹由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基因)控制。28公鸡(ZZ)母鸡(ZW)芦花(B)非芦花(b)ZBWZBZB
ZBZbZbZbZbW公鸡(ZZ)母鸡(ZW)芦花非芦花ZBWZBZBZBZb29芦花鸡P37芦花鸡P3730非芦花雄鸡×芦花雌鸡亲代ZbZb
ZBW配子ZbZBW
子代ZBZb
ZbW
芦花雄鸡非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31
[进一步探究]
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据图判断该病的遗传特点:(1)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2)如果有个男性患了该病,请推测其亲代和子代的患病情况。(3)根据该病的遗传特点,判断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1125432761832487659ⅠⅢⅡ[进一步探究]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32
[进一步探究]
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据图判断该病的遗传特点:(1)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显性基因解释:假设反证法。假设其是隐性基因,则I代2号和II代3号母女均为XaXa。从II代3号的基因型可知,其父母I代1号和2号必有一个Xa基因,所以I代1号基因型为XaY,为患者。假设与事实不符,所以假设错误。伴X显性遗传病[进一步探究]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33
[进一步探究]
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据图判断该病的遗传特点:(2)如果有个男性患了该病,请推测其亲代和子代的患病情况。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连续遗传(1)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显性基因解释:男患者的基因型XAY,XA为其母亲传递来(Y只能由父亲传递),由此可推知其母亲基因型必有一个XA
,则表现为患者;男患者生育过程中,把XA传递给了女儿,把Y传递给了儿子,所以女儿基因型必有一个XA
,为患者。伴X显性遗传病[进一步探究]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34
[进一步探究]
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据图判断该病的遗传特点:(3)根据该病的遗传特点,判断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如果有个男性患了该病,请推测其亲代和子代的患病情况。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连续遗传(1)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显性基因伴X显性遗传病解释:可用遗传图解的方法进行推导。[进一步探究]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35(2015新课标卷Ⅰ,6,6分)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答案】B(2015新课标卷Ⅰ,6,6分)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36考点三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及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判断显、隐性→判断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推断基因型并计算概率。(1)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若系谱图中女性无患者,患者全为男性,且代代相传,则最可能是伴Y遗传。(2)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考点三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及遗传概率的37①若双亲正常,其子代有患者,则必为隐性遗传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如图1所示;②若双亲都患病,其子代有正常个体,则必为显性遗传病,即“有中生无是显性”,如图2所示。(3)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图中①女性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的,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①若双亲正常,其子代有患者,则必为隐性遗传病,即“无中生38②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则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如图5165所示。图5165②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则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39(4)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图中①男性患者,其母或其女有正常的,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如图5166所示。图5166(4)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图中图516640②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则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如图5167所示。图5167②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则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如图41提醒遗传系谱图中的特殊分析①对于遗传系谱图中个体基因型的分析,不但要看其同胞兄弟姐妹的表现型,还要兼顾其亲子代的表现型。②不能排除的遗传病遗传方式:分析隐性遗传病,如果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是患者,那么说明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但也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同理,显性遗传病中,如果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是患者,那么说明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但也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③系谱图的特殊判定:若世代连续遗传,则一般为显性,反之,则一般为隐性;男女患病概率相差很大,则一般为伴性遗传,反之为常染色体遗传。提醒遗传系谱图中的特殊分析42遗传系谱图判定总结①子女同母为母系;父子相传为伴Y;无中生有为女性---常隐;有中生无为女性---常显。②“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有正为常隐。③“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有正为常显。④伴性与常染色体遗传都有可能时,男女患者数相同,最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男比女多,最可能为伴X隐性;女比男多,最可能为伴X显性。
遗传系谱图判定总结43
变式题图是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Ⅲ9的致病基因只来自Ⅱ6,其中Ⅲ7和Ⅲ8是双胞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变式题图是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Ⅲ9的致44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4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C.如果Ⅲ7和Ⅲ8为异卵双生,Ⅲ7为携带者,则Ⅲ8为携带者的概率为1/4
D.如果Ⅲ7和Ⅲ8为同卵双生,Ⅲ7为携带者,则Ⅲ8和Ⅲ9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1/2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5D
[解析]
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判断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Ⅲ9的致病基因只来自Ⅱ6”可知,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A项错误;由于交叉遗传的特点,Ⅱ4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00%,B项错误;如果Ⅲ7和Ⅲ8为异卵双生,Ⅲ7为携带者,则Ⅱ4一定是携带者,则Ⅲ8为携带者的概率为1/2,C项错误;如果Ⅲ7和Ⅲ8为同卵双生,Ⅲ7为携带者,则Ⅲ8也是携带者,Ⅲ8和Ⅲ9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1/2,D项正确。D[解析]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判断该遗传病为46(2014新课标卷Ⅰ,6,6分)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B(2014新课标卷Ⅰ,6,6分)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47考点二
X、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1)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的传递规律考点二X、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48①基因所在区段位置与相应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基因所在区段基因型(隐性遗传病)男正常男患病女正常女患病ⅠXBYB、XBYb、XbYBXbYbXBXB、XBXbXbXbⅡ(伴Y染色体遗传)XYBXYbⅢ(伴X染色体遗传)XBYXbYXBXB、XBXbXbXb①基因所在区段位置与相应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基因所在基因型(隐49②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假设控制某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Ⅰ区段,则有:♀XaXa×XaYA♂♀XaXa×XAYa♂↓↓♀XaXa
XaYA♂♀XAXa
XaYa♂因此Ⅰ区段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仍有关,且X、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也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②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50(2)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Ⅱ区段为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遗传为伴Y染色体遗传;Ⅲ区段为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遗传为伴X染色体遗传。基因的位置
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传递规律(伴Y遗传)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传递规律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基因模型图解(2)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基因的Y染色51规律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全部为男性,女性全部正常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现象判断依据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无中生有必为隐性,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有中生无为显性,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举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规律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全部为男性,女性全部正常男性患者52例2
某多年生植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XY决定的。现有一对相对性状高茎(A)与矮茎(a),但不知道其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于是进行探究实验。可供选择的杂交实验材料有:雌性纯合高茎、雌性矮茎、雄性纯合高茎、雄性矮茎。
(1)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分析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Ⅰ片段上,则应选择的杂交组合是雌性________,雄性________。若子代雌性表现________,雄性表现________,则表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Ⅰ片段上。
(1)矮茎纯合高茎高茎矮茎例2某多年生植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XY决定的。现有一对相53(2)若选择雌性矮茎与纯合雄性高茎杂交,子代雌性、雄性都表现为高茎,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其基因的位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最简便的办法是选择F1的雄性高茎个体与________雌性(基因型),再进行杂交,若F2中雌性表现全为________,雄性表现全为________,则表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片段上。
(2)不能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和XY同源区段Ⅱ上时子代雌雄都表现为显性性状XaXa或aa矮茎高茎(2)若选择雌性矮茎与纯合雄性高茎杂交,子代雌性、雄性都表54
(3)从题干所给的材料分析,控制该性状的基因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位于Ⅲ片段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控制生物一对性状的基因位于Ⅱ片段上,则一个比较大的种群中其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种。(4)若是人类遗传病,则Ⅰ片段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的是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3)不可能若在Ⅲ片段上,则雌性个体不可能有该性状的表现7
(4)隐性(3)从题干所给的材料分析,控制该性状的基因_____55
[解析](1)将雌性矮茎(aa或XaXa)、纯合雄性(AA或XAY)高茎进行杂交,若子代雌性表现高茎、雄性表现矮茎,则表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Ⅰ片段上。(2)雌性矮茎(aa或XaXa)与纯合雄性(AA或XAYA)高茎杂交,子代雌性、雄性都表现为高茎,因此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若F1的雄性高茎个体(Aa或XaYA)与雌性隐性个体(XaXa或aa)杂交,F2中雌性全表现为矮茎,雄性全表现为高茎,则表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片段上。(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Ⅲ片段上,则雌性个体不可能有该性状的表现;若控制生物一对性状的基因位于Ⅱ片段上,则一个比较大的种群中其基因型最多有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7种。[解析](1)将雌性矮茎(aa或XaXa)、纯56(4)若Ⅰ片段上的单基因遗传病为显性基因控制,则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若为隐性基因控制,则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4)若Ⅰ片段上的单基因遗传病为显性基因控制,则女57
例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例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一对58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①该实验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写59(1)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2)①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②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那么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那么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1)AABBCCDDEEFFGGHH60[解析](1)依据题意,大量种植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1株白花植株,且自交后代都是白花,说明该白花品系最可能为突变产生,该紫花品系能稳定遗传,应该为纯合子,即AABBCCDDEEFFGGHH。产生的白花品系能稳定遗传,说明其为纯合子,基因型可能为aaBBCCDDEEFFGGHH。(2)若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则其他基因全部显性纯合,该白花植株的后代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后代全部为紫花。若该白花植株是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A~H基因有一对为隐性,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其中会有一个组合出现子代为白花的现象。[解析](1)依据题意,大量种植紫花品系时61(1)请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还是显性遗传病?(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色盲患者家系谱图(1)请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还是显性遗传病?(2)红绿色盲基62动动笔:人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情况有哪些?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XBXBXBXbXbXbXBYXbY能否解释为什么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动动笔:人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情况有哪些?女63
[巩固应用]
伴X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16523498710ⅠⅡⅣⅢ(1)图中9号的基因型是(2)8号的基因型可能是A、XBXBB、XBXbC、XBYD、XbYA、XBXBB、XBXbC、XBYD、XbYDAB[巩固应用]伴X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64抗维生素D佝偻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D)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抗维生素D佝偻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65二、伴性遗传——伴Y遗传外耳道多毛症印度男子耳毛长25厘米,获吉尼斯世界纪录二、伴性遗传——伴Y遗传外耳道多毛症印度男子耳毛长25厘米,66二、伴性遗传P33特别提醒:伴性遗传的发病率,男≠女常染色体遗传的发病率,男=女二、伴性遗传P33特别提醒:67
[进一步探究]
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据图判断该病的遗传特点:(2)如果有个男性患了该病,请推测其亲代和子代的患病情况。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连续遗传(1)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显性基因解释:男患者的基因型XAY,XA为其母亲传递来(Y只能由父亲传递),由此可推知其母亲基因型必有一个XA
,则表现为患者;男患者生育过程中,把XA传递给了女儿,把Y传递给了儿子,所以女儿基因型必有一个XA
,为患者。伴X显性遗传病[进一步探究]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68[解析](1)依据题意,大量种植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1株白花植株,且自交后代都是白花,说明该白花品系最可能为突变产生,该紫花品系能稳定遗传,应该为纯合子,即AABBCCDDEEFFGGHH。产生的白花品系能稳定遗传,说明其为纯合子,基因型可能为aaBBCCDDEEFFGGHH。(2)若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则其他基因全部显性纯合,该白花植株的后代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后代全部为紫花。若该白花植株是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A~H基因有一对为隐性,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其中会有一个组合出现子代为白花的现象。[解析](1)依据题意,大量种植紫花品系时69同样是受精卵,为什么后来有的发育成女性个体,有的发育成男性个体?为何人群中男女的比例大致为1∶1呢?受精卵受精卵同样是受精卵,为什么后来有的发育成女性个体,有的70伴性遗传公开课课件71一、性别决定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男性:XY女性:XX1、染色体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除此以外,有些生物性别的决定与否还与受精与否、基因的差别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有关系。一、性别决定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72卵细胞
1:1
22条+X22对(常)+XX(性)♀
22对(常)+XY(性)♂精子22条+Y22条+X22对+XX♀22对+XY♂XY型性别决定×受精卵生男生女,由谁决定?卵细胞1:732、自然界中性别决定的类型XY型ZW型雄性:含异型的性染色体,以XY表示雌性:含同型的性染色体,以XX表示雄性:含同型的性染色体,以ZZ表示雌性:含异型的性染色体,以ZW表示类型:鸟类、爬行类、某些两栖类、少数昆虫2、自然界中性别决定的类型XY型雄性:含异型的性染色体,以X74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性染色体上没有基因()考考你2006年第2期男女都具有的X染色体上包含有1098个基因.而只有男性才具有的Y染色体上只包含有78个基因。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考考你2006年第2期75XYX和Y同源区段Y非同源区段X非同源区段性染色体X染色体上包含有1098个基因Y染色体上包含有78个基因P34XYX和Y同源区段Y非同源区段X非同源区段性染色体X染色体上76二、伴性遗传P33二、伴性遗传P3377恭喜你,你的视觉正常!红绿色盲患者眼中的色彩世界据统计,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5%。恭喜你,你的视觉正常!红绿色盲患者眼中的色彩世界据统计,我国78(1)请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还是显性遗传病?(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色盲患者家系谱图(1)请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还是显性遗传病?(2)红绿色盲基79动动笔:人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情况有哪些?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XBXBXBXbXbXbXBYXbY能否解释为什么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动动笔:人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情况有哪些?女80人类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方式1.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
×
男性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及解释)2.女性携带者
×
正常男性(遗传图解及解释)3.女性红绿色盲Х
正常男性(遗传图解及解释)4.女性携带者Х
男性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及解释)人类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方式1.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男性81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正常×男性色盲XXBBX
YbX
XBbXYBX
BX
bY
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1:1亲代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XXBbXYB配子XBXbXBY子代XXBBXXBbXYBX
Yb女性正常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男性色盲1:1:1:1
男性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他的母亲,且以后只能传递给他的女儿,这种现象称作交叉遗传。
母亲-男性色盲基因-女儿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正常×男性色盲XXBBXYbX82
XbXbXBY亲代配子子代XbXBYXBXbXbY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
1:1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XBXbXbY亲代配子子代XBXbYXbXbXBY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1:1:1:1XbXBXbXbY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女性携带者男性患者×女性色盲患者的儿子必定患病女性色盲患者的父亲必定患病女病,父/子病XbXbXBY亲代XbXBY83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①交叉遗传②隔代遗传③男患者较多④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患病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ⅠⅡⅢ12123465123456789101112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①交叉遗传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ⅠⅡⅢ184
[巩固应用]
伴X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16523498710ⅠⅡⅣⅢ(1)图中9号的基因型是(2)8号的基因型可能是A、XBXBB、XBXbC、XBYD、XbYA、XBXBB、XBXbC、XBYD、XbYDAB[巩固应用]伴X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85
[巩固应用]
伴X隐性遗传病(4)10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
。16523498710ⅠⅡⅣⅢ(3)8号基因型是XBXb可能性是
。
12
14解:XBY×XBXb↓XBXB
XBXbXBYXbY1:1:1:1
12
1210号是携带者的概率=½×½=¼
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巩固应用]伴X隐性遗传病(4)10号是红绿色盲基因86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女患多于男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女患多于男患87抗维生素D佝偻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D)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抗维生素D佝偻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88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患者患者(症状较轻)正常患者正常XDXDXDXdXdXdXDYXdY能否解释女性患者多还是男性患者多?动动笔: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患者89
IVIIIIII2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抗维生素D佝偻病系谱图IVIIIIII2512345678902.伴X显性遗传遗传特点(1)女性多于男性患者(2)男病,母/女病(3)代代相传2.伴X显性遗传遗传特点(1)女性多于男性患者(2)男病,91二、伴性遗传——伴Y遗传外耳道多毛症印度男子耳毛长25厘米,获吉尼斯世界纪录二、伴性遗传——伴Y遗传外耳道多毛症印度男子耳毛长25厘米,92二、伴性遗传——伴Y遗传特点:传男不传女,父病子必病二、伴性遗传——伴Y遗传特点:传男不传女,父病子必病93二、伴性遗传P33特别提醒:伴性遗传的发病率,男≠女常染色体遗传的发病率,男=女二、伴性遗传P33特别提醒:94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严重遗传病的患儿,是可以避免出生的!指导生产实践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95怎样才能快速区分小鸡的雌雄?怎样才能快速区分小鸡的雌雄?96芦花鸡身上的黑白条纹由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基因)控制。鸡(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公鸡是ZZ,母鸡是ZW。芦花鸡身上的黑白条纹由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基因)控制。97公鸡(ZZ)母鸡(ZW)芦花(B)非芦花(b)ZBWZBZB
ZBZbZbZbZbW公鸡(ZZ)母鸡(ZW)芦花非芦花ZBWZBZBZBZb98芦花鸡P37芦花鸡P3799非芦花雄鸡×芦花雌鸡亲代ZbZb
ZBW配子ZbZBW
子代ZBZb
ZbW
芦花雄鸡非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100
[进一步探究]
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据图判断该病的遗传特点:(1)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2)如果有个男性患了该病,请推测其亲代和子代的患病情况。(3)根据该病的遗传特点,判断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1125432761832487659ⅠⅢⅡ[进一步探究]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101
[进一步探究]
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据图判断该病的遗传特点:(1)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显性基因解释:假设反证法。假设其是隐性基因,则I代2号和II代3号母女均为XaXa。从II代3号的基因型可知,其父母I代1号和2号必有一个Xa基因,所以I代1号基因型为XaY,为患者。假设与事实不符,所以假设错误。伴X显性遗传病[进一步探究]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102
[进一步探究]
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据图判断该病的遗传特点:(2)如果有个男性患了该病,请推测其亲代和子代的患病情况。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连续遗传(1)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显性基因解释:男患者的基因型XAY,XA为其母亲传递来(Y只能由父亲传递),由此可推知其母亲基因型必有一个XA
,则表现为患者;男患者生育过程中,把XA传递给了女儿,把Y传递给了儿子,所以女儿基因型必有一个XA
,为患者。伴X显性遗传病[进一步探究]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103
[进一步探究]
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据图判断该病的遗传特点:(3)根据该病的遗传特点,判断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如果有个男性患了该病,请推测其亲代和子代的患病情况。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连续遗传(1)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显性基因伴X显性遗传病解释:可用遗传图解的方法进行推导。[进一步探究]以下是某种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图,请104(2015新课标卷Ⅰ,6,6分)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答案】B(2015新课标卷Ⅰ,6,6分)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105考点三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及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判断显、隐性→判断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推断基因型并计算概率。(1)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若系谱图中女性无患者,患者全为男性,且代代相传,则最可能是伴Y遗传。(2)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考点三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及遗传概率的106①若双亲正常,其子代有患者,则必为隐性遗传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如图1所示;②若双亲都患病,其子代有正常个体,则必为显性遗传病,即“有中生无是显性”,如图2所示。(3)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图中①女性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的,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①若双亲正常,其子代有患者,则必为隐性遗传病,即“无中生107②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则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如图5165所示。图5165②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则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108(4)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图中①男性患者,其母或其女有正常的,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如图5166所示。图5166(4)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图中图5166109②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则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如图5167所示。图5167②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则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如图110提醒遗传系谱图中的特殊分析①对于遗传系谱图中个体基因型的分析,不但要看其同胞兄弟姐妹的表现型,还要兼顾其亲子代的表现型。②不能排除的遗传病遗传方式:分析隐性遗传病,如果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是患者,那么说明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但也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同理,显性遗传病中,如果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是患者,那么说明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但也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③系谱图的特殊判定:若世代连续遗传,则一般为显性,反之,则一般为隐性;男女患病概率相差很大,则一般为伴性遗传,反之为常染色体遗传。提醒遗传系谱图中的特殊分析111遗传系谱图判定总结①子女同母为母系;父子相传为伴Y;无中生有为女性---常隐;有中生无为女性---常显。②“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有正为常隐。③“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有正为常显。④伴性与常染色体遗传都有可能时,男女患者数相同,最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男比女多,最可能为伴X隐性;女比男多,最可能为伴X显性。
遗传系谱图判定总结112
变式题图是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Ⅲ9的致病基因只来自Ⅱ6,其中Ⅲ7和Ⅲ8是双胞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变式题图是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Ⅲ9的致113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4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C.如果Ⅲ7和Ⅲ8为异卵双生,Ⅲ7为携带者,则Ⅲ8为携带者的概率为1/4
D.如果Ⅲ7和Ⅲ8为同卵双生,Ⅲ7为携带者,则Ⅲ8和Ⅲ9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1/2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14D
[解析]
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判断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Ⅲ9的致病基因只来自Ⅱ6”可知,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A项错误;由于交叉遗传的特点,Ⅱ4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00%,B项错误;如果Ⅲ7和Ⅲ8为异卵双生,Ⅲ7为携带者,则Ⅱ4一定是携带者,则Ⅲ8为携带者的概率为1/2,C项错误;如果Ⅲ7和Ⅲ8为同卵双生,Ⅲ7为携带者,则Ⅲ8也是携带者,Ⅲ8和Ⅲ9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1/2,D项正确。D[解析]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判断该遗传病为115(2014新课标卷Ⅰ,6,6分)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B(2014新课标卷Ⅰ,6,6分)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116考点二
X、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1)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的传递规律考点二X、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117①基因所在区段位置与相应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基因所在区段基因型(隐性遗传病)男正常男患病女正常女患病ⅠXBYB、XBYb、XbYBXbYbXBXB、XBXbXbXbⅡ(伴Y染色体遗传)XYBXYbⅢ(伴X染色体遗传)XBYXbYXBXB、XBXbXbXb①基因所在区段位置与相应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基因所在基因型(隐118②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假设控制某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Ⅰ区段,则有:♀XaXa×XaYA♂♀XaXa×XAYa♂↓↓♀XaXa
XaYA♂♀XAXa
XaYa♂因此Ⅰ区段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仍有关,且X、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也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②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119(2)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Ⅱ区段为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遗传为伴Y染色体遗传;Ⅲ区段为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遗传为伴X染色体遗传。基因的位置
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传递规律(伴Y遗传)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传递规律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基因模型图解(2)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基因的Y染色120规律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全部为男性,女性全部正常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现象判断依据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无中生有必为隐性,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有中生无为显性,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举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规律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全部为男性,女性全部正常男性患者121例2
某多年生植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XY决定的。现有一对相对性状高茎(A)与矮茎(a),但不知道其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于是进行探究实验。可供选择的杂交实验材料有:雌性纯合高茎、雌性矮茎、雄性纯合高茎、雄性矮茎。
(1)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分析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Ⅰ片段上,则应选择的杂交组合是雌性________,雄性________。若子代雌性表现________,雄性表现________,则表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Ⅰ片段上。
(1)矮茎纯合高茎高茎矮茎例2某多年生植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XY决定的。现有一对相122(2)若选择雌性矮茎与纯合雄性高茎杂交,子代雌性、雄性都表现为高茎,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其基因的位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最简便的办法是选择F1的雄性高茎个体与________雌性(基因型),再进行杂交,若F2中雌性表现全为________,雄性表现全为________,则表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片段上。
(2)不能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和XY同源区段Ⅱ上时子代雌雄都表现为显性性状XaXa或aa矮茎高茎(2)若选择雌性矮茎与纯合雄性高茎杂交,子代雌性、雄性都表123
(3)从题干所给的材料分析,控制该性状的基因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位于Ⅲ片段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控制生物一对性状的基因位于Ⅱ片段上,则一个比较大的种群中其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种。(4)若是人类遗传病,则Ⅰ片段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的是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3)不可能若在Ⅲ片段上,则雌性个体不可能有该性状的表现7
(4)隐性(3)从题干所给的材料分析,控制该性状的基因_____124
[解析](1)将雌性矮茎(aa或XaXa)、纯合雄性(AA或XAY)高茎进行杂交,若子代雌性表现高茎、雄性表现矮茎,则表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Ⅰ片段上。(2)雌性矮茎(aa或XaXa)与纯合雄性(AA或XAYA)高茎杂交,子代雌性、雄性都表现为高茎,因此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若F1的雄性高茎个体(Aa或XaYA)与雌性隐性个体(XaXa或aa)杂交,F2中雌性全表现为矮茎,雄性全表现为高茎,则表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片段上。(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Ⅲ片段上,则雌性个体不可能有该性状的表现;若控制生物一对性状的基因位于Ⅱ片段上,则一个比较大的种群中其基因型最多有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7种。[解析](1)将雌性矮茎(aa或XaXa)、纯125(4)若Ⅰ片段上的单基因遗传病为显性基因控制,则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若为隐性基因控制,则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4)若Ⅰ片段上的单基因遗传病为显性基因控制,则女126
例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子厨房秤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试用策划平台标准协议书样本
- 2025年公交运营协议综合概述
- 2025年单组元肼、双组元液体推力器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毒素类诊断抗原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全球创新资源共享协议
- 2025年端子机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企业临时文员雇佣合同
- 2025年度婚纱礼服租赁策划协议
- 2025年指定购买化工材料中介服务合同样本
- 计算机文化基础单元设计-windows
- 创建动物保护家园-完整精讲版课件
- 广东省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用户手册(操作手册)
- DNA 亲子鉴定手册 模板
- DB33T 1233-2021 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技术规程
- 天津 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示范文本)
- 广东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申报表初稿样表
-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 火炬及火炬气回收系统操作手册
-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表
- 菜肴成本核算(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