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2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蒙古部的祖先是中国境内室韦的一支,室韦与鲜卑、契丹同为东胡之裔。在唐代被称为“蒙兀室韦”,居住于今额尔古纳河流域,有了初步的畜牧业。辽代,鞑靼成为北方诸游牧部族的泛称。此时的蒙古只是鞑靼之一部。草原上的部落集团,处于频繁的混战中。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蒙古部的祖先是中国境内室韦的一支,室韦与3三、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大蒙古国(1206-1259)有星的天空旋转,诸部落在混战,没有人进入自己的卧室,都去相互抢劫。有草皮的大地翻转,诸部落纷战,没有人睡进自己的被窝,都去相互攻杀。——《蒙古秘史》第254节余大钧译注三、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大蒙古国(1206-1259)有星的4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成吉思汗大抵鞑人身不甚长,最长不过五尺二三,亦无肥厚。其面横阔而上下促,有颧骨,眼无上纹,发须绝少,形状颇丑。鞑主忒没真者,其身魁伟而广颡长髯,人物雄壮,所以异也。……其人英勇果决,有度量,能容众,敬天地,重信义。——南宋赵珙《蒙鞑备录》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成吉思汗大抵鞑人身不甚长,最长不过五尺二5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
蒙古本来只是12世纪后期漠北草原上诸多部落的一部。1206年,其首领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立大蒙古国。作为蒙古民族的缔造者,成吉思汗在蒙古人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他的后代被称为“黄金家族”。余大钧著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蒙古本来只是12世纪后期漠北草原6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创立国家制度3.创制蒙古文字4.颁行法律与设置司法长官《大札撒》、札鲁忽赤5.分封子弟古畏兀尔文木活字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创立国家制度3.创制蒙古文字古畏兀尔文7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对外战争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很快转入频繁的对外战争,相继征服了西域、中原的一些割据部族政权,为中国大一统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灭金1234年灭西夏1227年灭西辽1218年收服哈剌鲁1209年收服畏兀儿1209年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对外战争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8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大蒙古国在向南扩张的同时,还对中亚、西亚和东欧地区发动了三次西征,极大地改变了欧亚内陆的政治格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波斯西部木剌夷国及阿拉伯黑衣大食国旭烈兀1253-1260年钦察、斡罗斯及东欧诸国拔都1235-1242年中亚花剌子模国成吉思汗1219-1223年对外战争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大蒙古国在向南扩张的同时,还对中亚、西亚9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10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大蒙古国疆域图西征①西征③西征②哈剌和林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西征①西征③西征②哈剌和林111、太祖成吉思汗术赤2、太宗窝阔台察合台拖雷4、宪宗蒙哥5、世祖忽必烈旭烈兀3、定宗贵由阿里不哥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大蒙古国的统治中心一直处于漠北草原,实行草原本位政策。对被征服地区进行掠夺性剥削,使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长期无法恢复。近臣别迭等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1、太祖术赤2、太宗察合台拖雷4、宪宗5、世祖旭烈兀3、定宗12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13蒙古的兴起和蒙古汗国兴起和统一蒙古高原铁木真
蒙古汗国建立1206斡难河源成吉思汗
征伐外内俄、中亚、印度河流域西夏、金、吐蕃、大理影响?蒙古的兴起和蒙古汗国兴起和统一蒙古高原铁木真蒙古14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朝的建立1260年,长期经营汉地的忽必烈即位称汗,建元中统,是为元世祖。汗廷以外产生了相对独立的四大汗国。大蒙古国不复存在。
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朝的建立1260年,长期经营汉地的忽必15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16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17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18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忽必烈忽必烈推行“汉法”,完成统一。建立年号、国号——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建立汉式官僚机构——中央设中书省,下辖六部。设枢密院掌军事、御史台掌监察。地方创立行省制。定都汉地——1279年,灭南宋,完成统一。将燕京定为首都,改名大都。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忽必烈忽必烈推行“汉法”,完成统一。建立19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层级之间存在复杂的统属关系行省是中央派出机构,实质是行政性大军区行省——行中书省事之简称是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十一行省州府路府州县州县县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层级之间存在复杂的统属关系行省——行中书20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十一行省示意图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十一行省示意图21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唐贞观十道示意图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唐贞观十道示意图22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代分省建制,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清·储大文对蒙古统治者而言,地方分权之弊可由种族控制之利来弥补。
——萧启庆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代分省建制,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23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南,北连朔漠。元大都城图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南,24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顺帝1333-1368↓宁宗1332→文宗1328-1332→明宗1329↓仁宗1311-1320←英宗1320-1323←泰定帝1323-1328↓武宗1307-1311→成宗1294-1307→世祖1260-1294元朝帝系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顺帝↓宁宗文宗明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武宗25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26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27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28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29统治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央集权制迁移同化回族边疆管辖中央地方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行省制度行政军事监察宗教、西藏目的区划作用统治统一多民族国家迁移中央中书省行省制度行政目30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1.有效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特别是中央对边疆地区管辖2.促进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3.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融合4.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初步基础元朝行省制度与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有何异同?
相同:背景、目的
不同:内容、作用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31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建立统一统治灭亡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大都原因经过意义人民渴望;元军事力量;其他政权腐朽1276年灭南宋;1279年统一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外交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央集权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建立1271年忽必烈(元32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原南宋境内以汉族为主的各族南人原金朝统治区内的汉族、契丹、女真等,包括云南、四川各族汉人西北、西域各族,包括党项、畏兀儿、吐蕃、回回等色目人元朝之“国族”蒙古人四等人制四等人在政治上、法律上极不平等。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原南宋境内以汉族为主的各族南人原金朝统治33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朝包括皇帝在内的蒙古贵族接受汉族文明比较缓慢,其中大多数人则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原文明十分隔膜。不惟帝王不习汉文,即大臣中习汉文者亦少也。——《廿二史札记》卷三○《元诸帝多不习汉文》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朝包括皇帝在内的蒙古贵族接受汉族文明比34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蒙古建国后除汉文化外,还受到吐蕃喇嘛教文化、中亚伊斯兰文化乃至欧洲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对本土文化贫乏的蒙古统治者来说,汉文化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药方。蒙古族在进入中原以前从事比较单纯的游牧、狩猎经济,对汉族农业文明几乎全无接触和了解。认识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接受相关的一套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他们来说相对比较困难。尽管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已经分裂为元王朝和四大汗国,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元朝在名义上一直还是蒙古世界帝国的一部分。漠北草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存在着一个强大而保守的草原游牧贵族集团。这就使得元朝统治集团仍不能摆脱草原本位政策的影响,长期难以做到完全从汉族地区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蒙古建国后除汉文化外,还受到吐蕃喇嘛教文35元朝的灭亡1.红巾军起义的原因: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2.起义的爆发和发展。3.朱元璋推翻元朝(1368)。元朝:1271-1276-1279-1368元朝的灭亡1.红巾军起义的原因:36知识链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商鞅变法,建立县制2.确立:秦朝.(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2)中央三公制(3)地方郡县制3.巩固:西汉.刺史制度;察举制4.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5.加强:北宋.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6.新发展:元朝.行省制度、中央机构的设置知识链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7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时间结束的分裂割据秦朝西晋(短暂统一)隋朝元朝前221年嬴政 咸阳前221年 战国诸侯混战称雄
265年司马炎 洛阳 280年 三国鼎立581年 杨坚 长安589年 南北朝分裂对峙1271年忽必烈大都1276(灭南宋)1279年 宋辽夏金对峙与并立中国古代史上的四次大统一朝代建立建立者都城统一结束的38中国古代对东北的管辖和开发1.唐朝:2.两宋:3.元朝:中国古代三次民族融合的高潮黑水都督府;渤海郡王及忽汗州都督府契丹辽政权和女真金政权对东北的开发辽阳行省1.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2.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3.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国古代对东北的管辖和开发黑水都督府;渤海郡王及忽汗州都督府39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1、秦朝:2、两汉:3、北宋:4、元朝:御史大夫刺史制度通判御史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御史大夫40北京的历史1、春秋战国:2、秦朝:3、隋:4、唐:5、五代:6、辽:7、金:8、元:蓟(燕国都城)渔阳涿郡范阳幽州南京中都大都北京的历史蓟(燕国都城)411、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是A、陕西B、湖北C、河北D、河南2、元朝最高行政机关相当于唐朝的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3、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C、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省”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1、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是424、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最突出的特点是A、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B、为我国明清以来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C、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权管辖下成为不可分的整体D、拓展了疆土,使疆域变得空前广大4、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最突出的特点是435、隋唐与元朝在中央都设立了中书省,对其表述正确的是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政务,后者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B、前者草拟和颁发诏令,后者则是行政机构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而设D、前者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5、隋唐与元朝在中央都设立了中书省,对其表述正确的是44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5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46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蒙古部的祖先是中国境内室韦的一支,室韦与鲜卑、契丹同为东胡之裔。在唐代被称为“蒙兀室韦”,居住于今额尔古纳河流域,有了初步的畜牧业。辽代,鞑靼成为北方诸游牧部族的泛称。此时的蒙古只是鞑靼之一部。草原上的部落集团,处于频繁的混战中。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蒙古部的祖先是中国境内室韦的一支,室韦与47三、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大蒙古国(1206-1259)有星的天空旋转,诸部落在混战,没有人进入自己的卧室,都去相互抢劫。有草皮的大地翻转,诸部落纷战,没有人睡进自己的被窝,都去相互攻杀。——《蒙古秘史》第254节余大钧译注三、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大蒙古国(1206-1259)有星的48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成吉思汗大抵鞑人身不甚长,最长不过五尺二三,亦无肥厚。其面横阔而上下促,有颧骨,眼无上纹,发须绝少,形状颇丑。鞑主忒没真者,其身魁伟而广颡长髯,人物雄壮,所以异也。……其人英勇果决,有度量,能容众,敬天地,重信义。——南宋赵珙《蒙鞑备录》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成吉思汗大抵鞑人身不甚长,最长不过五尺二49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
蒙古本来只是12世纪后期漠北草原上诸多部落的一部。1206年,其首领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立大蒙古国。作为蒙古民族的缔造者,成吉思汗在蒙古人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他的后代被称为“黄金家族”。余大钧著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蒙古本来只是12世纪后期漠北草原50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创立国家制度3.创制蒙古文字4.颁行法律与设置司法长官《大札撒》、札鲁忽赤5.分封子弟古畏兀尔文木活字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创立国家制度3.创制蒙古文字古畏兀尔文51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对外战争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很快转入频繁的对外战争,相继征服了西域、中原的一些割据部族政权,为中国大一统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灭金1234年灭西夏1227年灭西辽1218年收服哈剌鲁1209年收服畏兀儿1209年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对外战争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52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大蒙古国在向南扩张的同时,还对中亚、西亚和东欧地区发动了三次西征,极大地改变了欧亚内陆的政治格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波斯西部木剌夷国及阿拉伯黑衣大食国旭烈兀1253-1260年钦察、斡罗斯及东欧诸国拔都1235-1242年中亚花剌子模国成吉思汗1219-1223年对外战争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大蒙古国在向南扩张的同时,还对中亚、西亚53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54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大蒙古国疆域图西征①西征③西征②哈剌和林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西征①西征③西征②哈剌和林551、太祖成吉思汗术赤2、太宗窝阔台察合台拖雷4、宪宗蒙哥5、世祖忽必烈旭烈兀3、定宗贵由阿里不哥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大蒙古国的统治中心一直处于漠北草原,实行草原本位政策。对被征服地区进行掠夺性剥削,使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长期无法恢复。近臣别迭等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1、太祖术赤2、太宗察合台拖雷4、宪宗5、世祖旭烈兀3、定宗56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57蒙古的兴起和蒙古汗国兴起和统一蒙古高原铁木真
蒙古汗国建立1206斡难河源成吉思汗
征伐外内俄、中亚、印度河流域西夏、金、吐蕃、大理影响?蒙古的兴起和蒙古汗国兴起和统一蒙古高原铁木真蒙古58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朝的建立1260年,长期经营汉地的忽必烈即位称汗,建元中统,是为元世祖。汗廷以外产生了相对独立的四大汗国。大蒙古国不复存在。
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朝的建立1260年,长期经营汉地的忽必59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60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61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62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忽必烈忽必烈推行“汉法”,完成统一。建立年号、国号——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建立汉式官僚机构——中央设中书省,下辖六部。设枢密院掌军事、御史台掌监察。地方创立行省制。定都汉地——1279年,灭南宋,完成统一。将燕京定为首都,改名大都。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忽必烈忽必烈推行“汉法”,完成统一。建立63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层级之间存在复杂的统属关系行省是中央派出机构,实质是行政性大军区行省——行中书省事之简称是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十一行省州府路府州县州县县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层级之间存在复杂的统属关系行省——行中书64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十一行省示意图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十一行省示意图65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唐贞观十道示意图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唐贞观十道示意图66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代分省建制,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清·储大文对蒙古统治者而言,地方分权之弊可由种族控制之利来弥补。
——萧启庆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代分省建制,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67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南,北连朔漠。元大都城图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南,68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顺帝1333-1368↓宁宗1332→文宗1328-1332→明宗1329↓仁宗1311-1320←英宗1320-1323←泰定帝1323-1328↓武宗1307-1311→成宗1294-1307→世祖1260-1294元朝帝系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顺帝↓宁宗文宗明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武宗69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70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71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72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73统治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央集权制迁移同化回族边疆管辖中央地方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行省制度行政军事监察宗教、西藏目的区划作用统治统一多民族国家迁移中央中书省行省制度行政目74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1.有效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特别是中央对边疆地区管辖2.促进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3.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融合4.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初步基础元朝行省制度与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有何异同?
相同:背景、目的
不同:内容、作用元朝行省制度的影响75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建立统一统治灭亡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大都原因经过意义人民渴望;元军事力量;其他政权腐朽1276年灭南宋;1279年统一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外交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央集权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建立1271年忽必烈(元76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原南宋境内以汉族为主的各族南人原金朝统治区内的汉族、契丹、女真等,包括云南、四川各族汉人西北、西域各族,包括党项、畏兀儿、吐蕃、回回等色目人元朝之“国族”蒙古人四等人制四等人在政治上、法律上极不平等。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原南宋境内以汉族为主的各族南人原金朝统治77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朝包括皇帝在内的蒙古贵族接受汉族文明比较缓慢,其中大多数人则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原文明十分隔膜。不惟帝王不习汉文,即大臣中习汉文者亦少也。——《廿二史札记》卷三○《元诸帝多不习汉文》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元朝包括皇帝在内的蒙古贵族接受汉族文明比78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蒙古建国后除汉文化外,还受到吐蕃喇嘛教文化、中亚伊斯兰文化乃至欧洲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对本土文化贫乏的蒙古统治者来说,汉文化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药方。蒙古族在进入中原以前从事比较单纯的游牧、狩猎经济,对汉族农业文明几乎全无接触和了解。认识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接受相关的一套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他们来说相对比较困难。尽管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已经分裂为元王朝和四大汗国,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元朝在名义上一直还是蒙古世界帝国的一部分。漠北草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存在着一个强大而保守的草原游牧贵族集团。这就使得元朝统治集团仍不能摆脱草原本位政策的影响,长期难以做到完全从汉族地区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元朝汉化的迟滞与早衰蒙古建国后除汉文化外,还受到吐蕃喇嘛教文79元朝的灭亡1.红巾军起义的原因: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2.起义的爆发和发展。3.朱元璋推翻元朝(1368)。元朝:1271-1276-1279-1368元朝的灭亡1.红巾军起义的原因:80知识链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商鞅变法,建立县制2.确立:秦朝.(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2)中央三公制(3)地方郡县制3.巩固:西汉.刺史制度;察举制4.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5.加强:北宋.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6.新发展:元朝.行省制度、中央机构的设置知识链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81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时间结束的分裂割据秦朝西晋(短暂统一)隋朝元朝前221年嬴政 咸阳前221年 战国诸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度分析2024年辅导员考试试题与答案
-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五章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教育系统临时教师协议
- 多媒体应用的实力考题
- 教学合同范本
- 公务员省考复习记忆方法试题及答案
- Module 2 Unit 5 My friends Period 3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四年级上册
- 测量单位与施工劳务合同
- 安徽省六安市七年级生物上册 3.5.3 吸收作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护肤品采购合同
- 2024年四川内江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保洁员巡查签到表
- 《蜀相》76816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
- MOOC 英语写作-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杭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
- 首字母填空解题方法大全
- 《汽车钣金喷涂技术》 课件 任务26.2 中涂底漆喷涂
- 《徐工销售技巧培训》课件
- 《对联的基本常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