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六国论》细读精讲教材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1U)秦2o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3:六国互丧4(sdng),率5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sang)o盖失强援,不能独完6。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7之外,小则获邑(yi),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ju6)先祖父8,暴(pu)霜露9,斩荆(jing)棘(ji),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10,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bdo)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1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12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13”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14,何哉?与嬴15(ying)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16,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qing)为计,始速祸焉17。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18连却之。洎19(ji)牧以谗(chan)诛,邯(hdn)郸(ddn)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火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国20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21,当与秦相较22,或未易量。
词语例句意义或用法兵非兵不利,战不善名词,兵器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战事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草木皆兵名词,士兵得此言得之形容词,对、正确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动词,取得、得到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动词,能够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副词,应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动词,同“德”,感恩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实现洋洋自得形容词,得意、满足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如同、好像良将犹在副词,还、仍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连词,尚且06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义不赂秦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礼待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始速祸焉形容词作动词,招致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07特殊句式例句句式标志词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判断句非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也破灭之道也判断句也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句之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于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于洎牧以谗诛被动句诛:被诛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为所简要评述:战国末期先后为秦所吞并之韩、赵、魏、楚、燕、齐,合称六国。此篇论六国以赂秦而亡,以暗^朝廷对强敌契丹之厚赂,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o《六国论》无疑具有丰富的美学特质与精深的精神内核,从文本艺术和人生体悟上均具有极强的可读性。01作品力透肤髓,颇具战国遗风苏洵的文章被称赞为“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在《六国论》一文中,苏洵开篇就给出“六国破灭,非并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观点,随即对这一观点进行深刻的分析。以前代为例得出重要结论后继之以史实,对当时宋王朝的情况进行“审势”,指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同时作者又将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考虑得深明透彻一一“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在此强调的是当前宋王朝所面临的境况比当年“六国”的形势好很多,倘若宋钦宗与金朝不以软骨相交,不露谄媚怯弱之态,并集结全国力量与今人开展,宋王朝必能战胜金国。苏洵的文风思维深远,风格冷静,骨气高峻,颇有大将之风。02作品讲究格局,结构严谨本文立论观点明确,熟练运用演绎法,层层铺叙,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使得文章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苏洵开门见山,在此篇史论的开篇便给出中心论点,指出韩楚魏等六国相继灭亡的原因是“割地赂秦”,旗帜鲜明,颇具个性;进而围绕中心论点,正反发力,一方面讲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方面指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而不能独完”,逐层论证,进而深层次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之情势,最后以讽喻的笔法结束文章,点明题旨。不可不谓是结构严谨,运笔如神。03语言质朴简练,字字有力,造语警醒“若五行之无常胜,四时之无常位也”,语言的锤炼、修辞的运用使文章愈加纵横多变。他取法纵横家机智勇辩的游说之术,尤其注重论辩的艺术性,即通过行文体现出来的说话技巧。遣词造句如老吏断狱,一是精炼简洁,二是造语精警,三是富有逻辑。[1]苏洵在写《六国论》的过程中,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立场鲜明地将“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表达了出来。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式。“弱”和“大”,“胜之”与“破亡”等具有鲜明对比色彩的词语的运用,使得文章字字有力,摄人心魄。同时,“呜呼”“悲夫”语气词不仅在文章段落层次关键处起到过渡作用,还使得文章情感波澜起伏,感情充沛,犹如危峰突起,引领读者心绪。”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一句旁敲侧击,讽喻宋王朝弊政,借古伤今,悲痛淋漓,感人至深。学而习之试题一、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C.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而”字不表转折的一项是()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④可谓智力孤危⑤然后得一夕安寝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①②⑦B.③④⑤C.①⑤⑦D.④⑥⑧4.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④城之破也,妇孺不存⑤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A.①②B.②⑤C.③④D.①⑤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C.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苏洵《六国论》中用六国破灭的教训来对比当今局势,劝诫统治者的一句是“,,O⑵苏洵认为赂秦导致了六国力亏、灭亡,《六国论》第一段中“O,”概括出了“不赂者”的下场。(3)“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11个字,说明了燕国灭亡的原因。(4)《六国论》中苏洵批评赵国残害良将,叹息其不能武力对抗秦到底的句子是“,,”。二、课后拓展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六国论李桢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推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
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
♦♦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果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犹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夫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泡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辩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之人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骈手胭足,暴骸中野,以终刘[注]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有删改)【注】文U:杀戮。.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C.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D.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氏”是古代姓的分支,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子女则随父姓。“诸侯”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也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昆弟”中的“昆”指哥哥。“昆弟”即兄弟,有时也用于比喻亲密友爱。“君”在古代有多种解释,既是对古代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据有土地者的通称,又是古代的一种封号,还可用作对对方的尊称等,此处是对对方的尊称。.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章第一段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他不同意苏洵和苏辙的观点。B.作者认为六国之间互相攻打,尔虞我诈,和秦国的做法没有什么不一样。C.作者认为上天是爱护百姓的,不会让无辜的人民一直遭受残害。D.作者认为秦统一六国而称帝和六国灭亡都是天意,这种观点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译文:(2)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译文:.李桢文中的观点有其显著的局限性,请指出并简要地分析这种思想的危害性。参考答案1、D[A项,介词,因为/介词,凭借、用。B项,代词,指奉秦之地/助词,的。C项,副词,就/连词,那么。D项,均为转折连词,去IE]2、B[A项,连词,表转折,去IEB项,连词,表示修饰。C项,连词,表转折,去IED项,连词,表转折,去。:3、C[②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③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④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⑥古义:它的实际数目。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⑧古义: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4、C[A项,“理”,名词作状语,按道理。B项,“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D项,“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5、B[①被打破,被攻克。②攻克。③解除,破解。④被攻占,被攻克。⑤攻克,攻破。]6、B[B项与例句都是名词做动词,礼遇、坚持正义;A项为形容词做动词,保全;C、D两项为名词做状语,向西、每日。]7、(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8、C[此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证秦国强盛所带来的结果。“不能以灭六国而帝”,意思是“不能消灭六国而称帝”,这是假设“秦不极强”的结果,因此,“不能以灭六国而帝”的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项。同理,“则其恶未极”“亦不能以速亡”分别是“不帝”“其恶未盈”的结果,据此,可排除B、D两项。]9、D[D项,根据文意,此处的“君”取的是第一种解释。]10、A[A项,作者在本文第一段只是列出了苏洵和苏辙的观点,并未表明自己的观点。]11、他们沉溺于攻伐,习惯于欺诈,强食弱肉,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差别。自春秋以来,兵祸一天比一天厉害;到了战国,老百姓所受的残害,有的已到了不忍说的地步。12、[解析]由“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可知,李桢认为“秦统一六国乃是得上天所助”。其危害性在于宣扬天命论,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答案]李桢观点中显著的局限性是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这是一种天命论思想。这种思想宣扬一切都是天生注定的,是不能靠自己来改变的。其危害性在于愚弄、奴役老百姓。参考译文宋朝苏洵、苏辙父子二人认为六国只是做割让土地贿赂秦国的事,削弱自己、自取灭亡,不懂得坚守合纵的盟约;齐、楚、燕、赵不知道帮助韩、魏抵御秦国:认为一定要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而后秦国的威胁才能解除。后代的人之所以厌恶秦国,难道不是因为秦国凶狠残暴吗?在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可以独以这一点来责怪秦国。在那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实力)没有能胜过秦国的。他们沉溺于攻伐,习惯于欺诈,强食弱肉,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差别。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没有一年不是这样的。假使他们像秦国那样具有有利的地理形势,而又得到上天的帮助,未尝不会再增加一个秦国。只是他们终究不能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最后削弱了自己,而自取灭亡。当苏秦刚出来(游说)时,本来曾经想为秦国所用,教他们吞并天下的计谋,(他)确实知道这事容易。假使秦国当真用了他,他为秦国所谋划的,也会像张仪那样。只是因为秦国不用(他),(于是他)回头去游说六国订立合纵盟约,他难道事先不知道合纵的盟约不能维持吗?他心里只是想姑且用它获取一时的富贵,侥幸在他有生之年纵约不失败。他激怒张仪而使他投奔秦国,意图显而易见。沮水之盟,还没有超过一年,齐、魏的军队就已经替秦国出兵了。张仪的辩说,虽然想用拆散合纵来建立连衡,但是用他的话说:“(即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尚且有争钱财的,而何况想凭借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用来描摹衰乱时代的人们的情形,不是很虚假。那六国互相图谋战国形势图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23之所劫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w6i)国者25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26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27,是又在六国下矣。白话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而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接连灭亡,难道全因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的,原因是他们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收受了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拿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和它战胜而获得的土地相比较,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前者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得到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当然不在于战争了。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它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杂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样才能睡一夜安稳觉。(等到天明)起床向四周边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强暴的秦国的欲望却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秦国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便已分得清清楚楚了。最后六国落攻取,推崇诈力,没有兄弟骨肉那样的亲情,那事情又不仅仅是像财物用度那样的小事。而(主张)连衡的人正每天以强秦的威柄(威胁六国),张嘴怒喝他们,即使贤能睿智像燕昭王那样,尚且俯首听命,承认错误都唯恐来不及,却想要求他们长久保存合纵盟约,用来互相帮助,怎么可能啊!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自做它,并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兵祸一天比一天厉害;到了战国,老百姓所受的残害,有的已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上天很爱老百姓,难道让六七个君王在老百姓头上肆行无忌,每天驱使无辜的老百姓,辛苦劳动,在原野上暴露他们的尸骸,而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会这样!因此,秦国不是极强大,不能消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它还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跟六国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后代的评论者,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为其考虑保全的办法呢?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可以自我保全吗?”回答说:“谁说没有办法呢?不但可以单独保全,即使称王也是可以的。孟子曾经用仁义的学说来劝谏梁、齐的国君,但他们不采纳,可叹啊!到覆亡的地步,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不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很正确。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诚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如果凭借偌大国家,降低身份去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作文讲记论史而情深
——大情怀写就的史论经典抒情在一般的诗歌或散文文本中或许是寻常的,但在史论中未必。美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巨擘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等著作中认为:经典的本质在于“审美价值的原创性和陌生化”。苏洵将史论融入个人的情感和人格色彩,融入他忧家虑国的沉重与焦灼,“深晓其意”,情理并重,论史而情深,使得《六国论》成为用大情怀写就的史论经典。01破题的斩绝而峭拔“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在表达上决绝坚定。苏洵运用句式“非……在……”完全地否定前一个观点,进而绝对地肯定自己“弊在赂秦”的观点。在初步论证完成之后,再次重复了“弊在赂秦也”之观点。苏洵立论的姿态斩绝而峭拔,不容置疑。阅读思辨性的史论文时,要站在不同人的立场,不同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看得真切透明,不至于失去重心。在探讨“六国灭亡”这一论题中,我们很容易想到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致使六国灭亡的因素复杂,无论是“使六国各爱其人”还是“赂秦而力亏”都不是六国覆灭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在立论上,联系六国破灭与当世情势的相同点,提出自己的观点,杜牧与苏洵颇具相似之处。《六国论》基于六国破灭的历史事实,以现实为潜在基础和出发点,在现实与理想的反差的激发下进行思辨。苏洵抓到了六国破灭与北宋现状的契合点一一“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历史现象与宋王朝向契丹和西夏输送财物以求苟安的社会现象极为相似。苏洵以此劝谏,望北宋统治者借鉴。因此六国只是假托,北宋才是根本。苏洵写作之重点并非在于为六国与秦评功过,而是根据现实的需要,总结六国败灭的原因,刺时和讽谏,警醒当世君主。“通过笔力雄健、见识深远、行文酣畅、感慨深痛的史论文字,对历史加以评述,从而对当今统治者进行讽谏。若我们在阅读《六国论》时,将眼光紧紧集中于苏洵的推断是否合理准确,便不能真切体会到文章的价值,正如清代朱川评价《六国论》时所说:“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这正是苏洵立论斩绝而峭拔的魅力所在。02由节制到爆发的情感表达脉络在论证的主体部分,作者的情感演进呈现出由隐微到凸显,由节制到爆发的脉络。第三段写秦之所得与诸侯所失;接着叙述先人单路蓝缕,积累基业的事迹,感慨后世子孙毫不珍惜,轻易拱手相送。所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第四段写齐国“与嬴”,对强暴的虎狼之国摇尾乞怜,频抛媚态的行为,因而苏洵不免语含讥讽。而对于燕赵,苏洵则是表达出赞赏和惋惜一一赞赏其勇于抗秦,合乎“义”;惋惜他们的决策失误,终致国灭。赂秦是一条自我毁灭的不归路,在这两段,作者的情感不乏感伤与叹息,但表达又是节制的,有所保留。第五段由对古人的感叹转入对今人的呐喊,感情渐趋强烈,并在表达中深深融入自己的身世感。如“呜呼”两字感慨万千:原本有良策啊,原本有胜机啊!惜其有良策而弃置不用,贻误了大好的战机;联系苏洵的人生经历一一固有满腔抱负,才华横溢,然年近半百仍不得重用。这里有久久蛰伏的忧愤,更有渴求报国的热望。同时,”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更是意味深长。作为祈使句,祈使的对象难道是六国的统治者吗?显然不是。“为国者”是宋君主。此时的大宋“为积威之所劫”,为求苟安,力避与契丹、西夏作战,以银、绢赂敌。因此在写作《六国论》上,让苏洵对韩魏楚,何以不愤怒仇恨?对燕赵,何以不惋惜赞赏?燕赵不畏强秦,顽强抗击,而这正是苏洵盼望北宋采取的政策,正是苏洵这一传统文人期待朝廷拥有的风骨和气节;而韩魏楚,苏洵恨他们怯懦赂敌。虽然笔下所写的是千年风云,但苏洵心中所忧患的却是大宋,这是他热爱的国家,这是他的父母之邦啊!“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乃是全文情感的爆发点。03情怀之大者苏洵有着成为圣贤的自我期许。他在《上韩枢密书》曾道:“洵著书无他长,及言兵事,论古今形势,至自比贾谊所献权书,虽古人以往成败之际,苟深晓其义,施之于今,无所不可。”[1]因此,他身上有一股酣畅淋漓的浩然之气,敢于秉笔直书,直言进谏,有见识、有抱负、有情怀,方能写出这样情理兼胜之史论。千年之后,深读其文,刻想其人,实在是可敬可佩。字词注释(1)选自《嘉祐集笺注》卷三。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2)[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赂,赠送财物。(3)[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设问的回答。(4)[互丧]相继灭亡。(5)[率]全部,一概。(6)[完]保全。(7)[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8)[厥先祖父]他们的祖辈父辈。厥,相当于“其”。祖父,泛指祖辈,父辈。(9)[暴(pu)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和下文的“斩荆棘”连起来,形容创业的艰苦。暴,同“曝”。(10)[举以予人]拿来送给别人。(1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越厉害。(12)[判]决定,确定。(1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出《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14)[迁灭]灭亡。(15)[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亲近。(16)[远略]长远的谋略。(1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荆卿,荆轲,即下文提到的“刺客”。速,招致。(18)[李牧]赵国大将,曾几次打退秦军。前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