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罪的司法认定开题报告_第1页
逃税罪的司法认定开题报告_第2页
逃税罪的司法认定开题报告_第3页
逃税罪的司法认定开题报告_第4页
逃税罪的司法认定开题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

PAGE

11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区队:

指导教师:

职称:

吉林警察学院

年月日

填写说明和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前2周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部)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开题报告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2篇;开题报告的字数在2500字以上。

4.研究目的与意义的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文献综述的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

5.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12年5月5日”或“2012-05-05”。

6.内容格式要求:宋体小四号,行间距20磅。

一、本课题的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等)

研究问题:

逃税罪的司法认定

研究目的与意义: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欺诈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偷税罪对社会的危害性也越来越严重,它作为一种古老的、常见的、典型的涉税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也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刑法所打击的重点犯罪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偷税罪也出现了新的变化,1997刑法明确规定了偷税罪的概念,对于认定偷税罪提供了法律依据,但1997刑法关于偷税罪的规定还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给司法机关认定偷税罪带来了困惑,影响了对偷税罪的打击。实践中,偷税罪与一般偷税行为之间存在罪与非罪的界限、偷税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等涉税犯罪也有着罪数问题、偷税罪中本身的立法规定,使得偷税罪的一罪和数罪较难认定、单位偷税犯罪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偷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才能构成本罪。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的规定,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其中,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其他企业,以及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关于偷税罪的主体.本文将综合考察实践中存在的关于偷税罪的几种主要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A-S模型

现代偷逃税研究的开山鼻祖当属Allingham和Sandmo(1972)在Becker(1968)对犯罪经济学和Mossin(1968)等对风险、不确定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偷逃税模型的根基——著名的假设完全理性人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偷逃税模型(A-S模型)。模型假设处罚的比例是基于未申报的收入额,根据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模型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当处罚率和稽查率增加时,人们会增加纳税申报额,那也就意味着增加了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第二,个人收入的变化对纳税人的申报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如果纳税人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是递减的,当人们的收入总额增加时,人们更倾向于从事有风险的活动,继而减少自己的纳税申报额。第三,税率对纳税申报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当税率增加时,更高的税额使人们的收入减少,收入效应会减少人们未申报纳税的收入额,即收入效应是负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替代效应会促使人们增加自己未申报纳税的收入额,从而带来正的替代效应。正的收入效应和负的替代效应使得税率对纳税申报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Yitzhaki(1974)对经典的A–S模型的假设进行了修改,假设处罚率是基于逃税额的比例,同样根据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此模型主要得到如下结论:即随着税率的增加,人们会增加纳税申报额,减少逃税额,提高纳税遵从度。在Yitzhaki的模型中,由于处罚率是基于逃税额的,替代效应就消失了,而负的收入效应使得随着税率的增加人们会减少逃税额,提高纳税遵从度。但是这一结论却与人们现实生活的直觉相违背。一般来说,较高的边际税率会增加人们的逃税额,因为逃税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2、前景理论

Kahneman和Tversky(1979)认为个人在风险及不确定性情形下的选择所展示出的特性和期望效用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不相符的,为了弥补期望效用理论在解释个人选择行为特征中的缺憾,Kahneman和Tversky提出了前景理论。他们发现了确定性效应即确定性的结果相比个人会低估概率性结果,孤立效应即当个人面对在不同前景的选项中进行选择的问题时,他们会忽视所有前景所共有的部分和反射效应当正负前景的前景绝对值相等时,在负前景之间的选择和在正前景之间的选择呈现镜像关系。

此外,国外已有不少学者运用前景理论来分析偷逃税问题。Bernasconi和Zanardi(2004)运用累积前景理论来分析偷逃税问题。其设立一个一般的参考点。纳税人处于两种状态,没被稽查到和被稽查到。在他们的假定中,纳税人处于相对于参考点的收益和损失两种情况。Kanbur(2004)将前景理论的原则分别纳入个体和政府的决策行为中,探讨了收入不确定时道德风险下的最优税制理论。以人均收入水平为参考点进行分析,如果代理人的损失厌恶程度足够大,大到和委托人的风险厌恶程度相当,那么“随机型”税收机制对于低收入而言是最优的。如果委托人的损失厌恶程度超过了代理人的风险厌恶程度,最优边际税率将是风险厌恶和损失厌恶的一个函数。Dhami和al-Nowaihi(2006)则比较全面的研究了传统的基于期望理论逃税分析与基于前景理论的偷税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概述

近年来,偷逃税问题以及前景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很多学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和探讨,国内对偷逃税的研究也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主要还是对国外理论的引进和消化,如安文霞(2016)在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行贿对稽查概率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了扩大,指出收受贿赂会造成中国税收更大规模的流失。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现状的分析,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张旭(2009)将税收遵从成本引入了偷逃税模型,根据期望效用最大化原理,得出随着税收遵从成本的提高,会导致税收申报收入的减少,并对如何降低税收遵从成本提出了若干的建议,从而来提高个人的纳税遵从度。陈平路(2012)以我国先行税制为框架对传统偷逃税理论进行了修正,分别从税率、处罚率、偷逃税种、完全的理性人四个方面分别修正了传统的偷逃税模型,尤其在税率方面,针对我国工薪所得中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将固定比例税率变为平均税率,发现申报收入会随着平均税率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2、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个人偷逃税模型研究

陈平路在A-S模型框架下,摒弃完全理性假设,基于累计前景理论即CPT建立个人偷逃税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区分个人固定收入和非固定收入,并确定了社会耻辱的一个临界点,大于该值则人们倾向申报全部收入,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在不同性质收入下的个人偷逃税行为,合理的解释了纳税人的行为。由此得出了羞耻感与偷逃税行为的关系:一、羞耻感的增加会降低减少偷逃税情况发生,羞耻感适中则会产生固定收入与非固定收入申报不同的情况,当羞耻感达到一定程度人们会自发杜绝偷逃税的发生;二、羞耻感适中的社会,税率因素自纳税人权衡逃税与否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税率的提高纳税人对非固定收入的瞒报会更加青睐,偷逃税的情况越发严重;三、羞耻感适中的社会,随着稽查率的提高,纳税人对收入趋于如实申报,但当人们足够自律时,过度的监管则会适得其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

引言

第一章偷税罪主体要件的认定

第一节我国刑法关于偷税罪主体的规定

第二节特殊情况下的偷税罪主体的认定

第二章关于偷税罪行为方式的认定

第一节偷税罪行为方式的法定性

第二节司法实践中偷税罪的客观表现

第三节偷税罪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立法评价

第三章关于偷税罪行为标准的认定

第一节“数额+比例”标准

第二节次数标准

第四章关于偷税罪罪与非罪的认定

第一节偷税罪与一般偷税行为的界限

第二节偷税与漏税的界限

第三节偷税与避税的界限

第四节偷税与节税的界限

第五节偷税与违法减、免税的界限

第五章偷税罪与他罪的认定

第一节偷税罪与走私罪的界限

第二节偷税罪中贿赂问题的认定

第三节违法经济活动中偷税罪的认定

结论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1、研究方法:

以人员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并查阅国内外的文献的方式,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撰写论文。

1.1通过统计数据来得出相应的结论。

1.2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共享经济下大连市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发展机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3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合归纳出共享经济下大连市旅游业的发展策略。

2、实施步骤:

预计用16周完成毕业论文,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1-2周:选题、定题;查阅中英文资料;

第3周:确定选题,继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列出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

第4周:进行开题答辩;根据答辩委员会和指导教师的意见修改开题报告;

第5-6周:充实论文大纲,完成论文初稿;

第7周:修改论文初稿;

第8周:进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写出毕业论文中期总结;

第9-10周:完成并提交论文第二稿;

第11周:修改论文第二稿;

第12周:完成并提交论文第三稿;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陈平路.《基于行为经济理论的个人偷逃税模型》[J].财贸经济,2015(11).

[2]梁朋.《税收流失经济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刘雁平.《

浅谈对逃税罪的理解和适用

》[J].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4]朱建华.《

论偷税罪的若干问题

》[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5]张旭.《

税收犯罪若干问题评析

》[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6]杨高峰.《

逃税罪立法实施中的疑难问题研究

》[J];学术探索,2013年04期.

[7]郑飞,唐葵.《

偷税罪定罪公正论

》[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丁华宇.《

税收犯罪比较研究

》[J].特区经济,2010年07期.

[9]赵秉志.《

中国刑法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J],学术交流,2009年01期.

[10]贾宇,舒洪水.《

论行政刑罚

》[J].中国法学,2015年01期.

[11]李晓明.《

论对我国刑法“偷税罪”罪名的改造及规范

》[J].政治与法律,2009年03期.

[12]韩轶.《

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

》[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0期.

[13]高新华.《

论以人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