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中管理者经常遇到下列问题:1.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应该自己制造其汽车上使用的轮胎,还是从供应商那里购买?2.古船面粉公司应该直接出售其磨制的面粉,还是用它做更多的谷物早餐?3.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应该增加航线以利用其闲置的飞机,还是应该将其出租?4.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进行的国际汽车展览会打算在展会期间到麦当劳餐厅预订1500份/天的会议餐,但出价比餐厅的正常标价低一些,麦当劳能接受这份订单吗?引言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中管理者经常遇到下列问题:决策概述决策所谓决策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并决定其中一个最优方案的决断过程。决策应遵循的原则有:信息原则、择优原则、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反馈原则。决策概述决策决策概述决策程序
1.确定决策目标;
2.搜集资料;
3.提出备选方案;
4.选择最优方案;
5.进行评价决策概述决策程序5.2品种决策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5.2.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5.2.6.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5.2.4.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5.2.5.联产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5.2品种决策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5.2.2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方法:贡献毛益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是在成本形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贡献毛益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因为: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如果方案间的固定成本不变或相等那么,贡献毛益总额大者,利润必然大,是为最优。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方法:贡献毛益分析法注意:不存在专属成本,比较贡献毛益总额存在专属成本,比较剩余贡献毛益(贡献毛益-专属成本)贡献毛益一般以总额大小作为判别标准如果某项资源受到限制,比较单位资源的贡献毛益注意:不存在专属成本,比较贡献毛益总额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情况一
如果企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供使用,或者利用过时老产品腾出来的生产能力的话,在有几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而每种新产品都不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时,应选择提供贡献毛益总额最多的方案。课本例题5-3
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情况一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情况二如果新产品投产将发生不同的专属固定成本的话,在决策时就应以各种产品的剩余贡献毛益额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某产品的剩余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专属固定成本课本例题5-4
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情况二练习A公司原有甲产品,年固定成本为18000元,现利用剩余能力开发丙或丁产品。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名称甲丙丁产量(件)300010001400单价(元/件)509070单位变动成本(元/件)306548
要求:进行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练习A公司原有甲产品,年固定成本为18000元,现利用剩练习解:固定成本18000元在本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不予考虑;相关成本仅为丙产品和丁产品的变动成本。丙产品贡献毛益总额
=1000*(90-65)=25000元丁产品贡献毛益总额
=14000*(70-48)=30800元
因为:丁产品贡献毛益总额>丙产品贡献毛益总额,所以,生产丁产品有利。练习解:固定成本18000元在本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不予练习假设开发丙产品需要追加10000元的专属成本,而开发丁产品需要追加17000元的专属成本,要求进行开发何种产品的决策。本例需要考虑专属成本的影响。丙产品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25000-10000=15000元丁产品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30800-17000=13800元因为开发丙产品的剩余贡献毛益高于开发丁产品,所以开发丙产品有利。练习假设开发丙产品需要追加10000元的专属成本,而开发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总结由于与固定成本无关,选择贡献毛益或是剩余贡献毛益最大的产品生产。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总结5.2.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对于亏损产品,不能简单地予以停产,而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各种产品的经营状况、生产能力的利用及有关因素的影响,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分析后,做出停产、继续生产、转产或出租等最优选择。方法:贡献毛益分析法5.2.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对于亏损产品,不能简单某公司生产A、B、C、D四种产品,其中D产品的单价为21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6元/件。有关四种产品的损益情况如下表。ABCD合计销售收入40000400003000021000131000变动成本2100024000260001600087000固定成本11000110003000600031000利润800050001000-100013000某公司生产A、B、C、D四种产品,其中D产品的单价为2例题在完全成本法下,如果停产D产品是有利,利润将上升到14000元,那是否真的有利?1.继续生产D产品,利润为13000元2.停止生产D产品,利润变为8000元。为什么利润反而下降了?例题在完全成本法下,如果停产D产品是有利,利润将上升到1原因利润=CMA+CMB+CMC+CMD-FC停止生产D产品
=CMA+CMB+CMC-FC=19000+16000+4000+0-31000=8000元停产D产品,A、B、C也必须负担原本由丁负担的固定成本6000元。这样A、B、C三种产品的固定成本相对于丁产品停产前将增加,相应的利润也就减少,两者相差的5000元正好是D产品的贡献毛益(21000-16000)。原因结论1
如果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并且不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一般不应停产。结论2
在生产、销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能够提供贡献毛益的亏损产品,也会扭亏为盈,并使企业的利润大大增加。结论3如果亏损产品停产后的相关生产能力能够转移,并能产生一定的收益,那么就应该用贡献毛益分析法或产量分析法进行近一步的分析结论15.2.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接上例,假设该企业在D产品停产后将相关的生产能力用于对外承接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8000元的贡献毛益由于对外承接可获得的收入大于继续生产丁产品所获得的贡献毛益,所以,应当停产丁产品,并将设备进行转产,可以多获得利润3000元。结论: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边际,并不意味该亏损产品一定要继续生产。如果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如转产其他产品或将停止亏损产品生产而腾出的固定资产出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贡献毛益额,那么该亏损产品应停产,并转产。5.2.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接上例,假设该企业在D练习1某企业2011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为3000元,假定2011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的增加收入大于()元时,应停产该种产品。A2001B3000C1999D2900答案B练习1某企业2011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为300练习2某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其中丁产品2010年销售收入为8000000元,丁产品变动成本率为80%,假定2011年销售收入、成本水平不变。要求:就以下各不相关情况为企业做出有关该亏损产品的决策。练习2某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其中丁产品2010年销售收入为81.如果2011年该亏损产品的有关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则2011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2.如果2011年该亏损产品的有关生产能力可对为承接加工,预计可获得2000000元的贡献毛益,则2011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3.如果2011年该亏损产品的有关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并且还具备增产50%,则2011年该如何决策?1.如果2011年该亏损产品的有关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则201练习21.2011年丁产品的CM=8000000*(1-80%)=1600000(元)如果停产丁产品,将使企业减少1600000元的利润或增加1600000元的亏损,故不应该停产丁产品。练习21.2011年丁产品的CM练习22.假设该企业在丁产品停产后将相关的生产能力用于对外承接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2000000元的贡献毛益由于对外承接可获得的收入大于继续生产丁产品所获得的贡献毛益(200万>160万),所以,应当停产丁产品,并将设备进行转产,可以多获得利润400000元。练习22.假设该企业在丁产品停产后将相关的生产能力用于对外练习23.贡献毛益=8000000*(1+50%)*(1-80%)=2400000(元)增产该亏损产品50%将比不增产不减产多得800000元(240万-160万)的贡献毛益,因此,应增产。练习23.贡献毛益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由于所需零配件的数量对自制方案或外购方案都是一样的,因而通常只需要考虑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的成本高低,在相同质量并保证及时供货的情况下,就低不就高。影响自制或外购的因素很多,因而所采用的决策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通常采用差量分析法、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由于所需零配件的差量分析法不同备选方案指标之间的差额叫“差量”。因此也就有“差量成本”、“差量收入”、“差量损益”等说法。差量收入等于两方案相关收入之差,即ΔR=RA
–RB差量成本等于两方案相关成本之差,即ΔC=CA-CB差量损益=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差量分析法不同备选方案指标之间的差额叫“差量”。因此也就有“决策标准:ΔP=ΔR-ΔC若差量损益ΔP大于零,则A方案优于B方案若差量损益ΔP等于零,则A方案与B方案的效益相同若差量损益ΔP小于零,则B方案优于A方案决策标准:ΔP=ΔR-ΔC例题
例题管理会计学经营决策课件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前面讲的贡献毛益分析法和差量分析法都是适用于收入成本型(即收益型)方案的选择。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面临许多只涉及成本而不涉及收入即成本型方案的选择,如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不同工艺进行加工的决策等。这时可以考虑采用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进行方案的择优选择。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前面讲的贡献毛益分析法和差量分析法都是适用在成本按性态分类基础上,任何方案的总成本都可以用Y=a+bx表述。所谓成本无差别点是指在该业务量水平上,两个不同方案的总成本相等,但当高于或低于该业务量水平时,不同方案就具有了不同的业务量优势区域。在成本按性态分类基础上,任何方案的总成本都可以用Y=a+bxXYa1+b1xa2+b2xa1a2成本无差别点x`XYa1+b1xa2+b2xa1a2成本无差别点x`成本无差异点计算成本无差异点计算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一:用于自制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无机会成本),自制不增加专属成本。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一:用于自制的生产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江陵汽车有限公司,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件,如果外购,其外购单价为27元每件,外购一次的差旅费为1500元,每次运费400元,每年采购2次;该公司有自制该零件的能力,并且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如果自制,单位零件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8元,变动制造费用5元。要求:作出甲零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江陵汽车有限公司,每年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所以自制比较有利。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所以自制比较有利。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一:用于自制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自制不增加专属成本。由于固定成本不因停产外购而减少,因此,自制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时,应该外购;自制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时,应该自制。
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一:用于自制的生产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二:用于自制的生产能力可以转移,自制不增加专属成本。
接上例:假设如果外购,闲置的生产能力也可以用于生产B产品600件,每件可以提供8元的贡献毛益,或者可以对外出租,每年租金6000元,两者是互斥的。要求:作出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二:用于自制的生产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解:外购相关总成本=自制相关总成本=所以外购比较有利。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解:外购相关总成本=自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二:用于自制的生产能力可以转移,自制不增加专属成本。必须把转产、租金收入的贡献毛益作为自制方案的一项机会成本。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二:用于自制的生产练习某企业每年需用某零件20000件,原由金工车间加工,单位变动成本6元/件,如果安排从外部采购,每件单价为8元,同时可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K部件,可提供20000元的贡献毛益。要求:做出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练习某企业每年需用某零件20000件,原由金工车间加工,单练习自制成本6*20000+20000=140000(元)外购8*20000=160000(元)应自制练习自制成本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三:自制会增加专属成本的决策由于单位专属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因此自制方案单位增量成本与外购方案单位增量成本的对比将在某个产量点产生优劣互换的现象,即产量超过某一限度时自制有利,产量低于该限度时外购有利。这时,就必须首先确定该产量限度点,并将产量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然后确定在何种区域内哪个方案最优。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三:自制会增加专属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Fc
需求量V年成本Tc
Fc’V*
0外购自制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Fc需求量V年F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江陵汽车有限公司需要使用甲零件,如果外购,单位成本为30元每件;如果自制,需购置专用设备一台,采购成本5000元,预计可用5年,预计无残值,使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单位零件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8元,变动制造费用5元。问:甲零件自制还是外购比较划算?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江陵汽车有限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解:由于自制需要增加固定成本,并且甲零件的年需求量未知,因此,首先需要确定成本无差别点的需求量。设成本无差别点需求量为X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解:由于自制需要练习设某厂需要零件甲,其外购单价为10元。如自行生产,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其需要为此每年追加10000元的固定成本,通过计算可知,当该零件的年需要量()件时,两方案等效。A2500B3000C2000D18000答案A
练习设某厂需要零件甲,其外购单价为10元。如自行生产,单5.2.4.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对这类问题,决策时只需考虑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增加的成本,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应进一步加工为产成品出售;反之,则应作为半成品销售。在此,进一步加工前的收入和成本都与决策无关,不必予以考虑。5.2.4.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对这类问题,决策时只需考5.2.4.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增量收入=继续加工后的销售收入-直接出售的销售收入若增量收入>增量成本,宜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若增量收入<增量成本,宜直接出售决策依据增量成本=继续加工追加的成本例题5-145.2.4.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增量收入=继续加工后的销练习1设某厂生产某种产品50000件,初步加工单位产品直接材料4元,直接人工工资2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5元。完成初步加工后若直接对外销售,单位售价12元。如对该产品进行继续加工,每单位需追加直接材料1.3元,直接人工工资0.8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6元,专属固定成本20000元
,每单位售价可提高到15元。问:要否进一步加工?练习1设某厂生产某种产品50000解:增量收入=(15-12)*50000
=150000元增量成本=(1.3+0.8+0.6)*50000+20000
=155000元由于增量收入小于增量成本,所以,应直接对外销售。解:增量收入=(15-12)*50000练习2某公司生产一种化工产品甲产品10000千克,进一步加工可以生产高级化工产品乙。甲、乙两种产品的售价为50元/千克和120元/千克,但乙产品的生产需追加固定成本20000元,加工出1千克的乙产品成本为20元,如每一千克的甲产品可以加工0.6千克的乙产品要求:是否进行深加工?练习2某公司生产一种化工产品甲产品10000千克,进一步差量收入
=120*10000*0.6-50*10000=220000元差量成本
=20*10000*0.6+20000=140000元差量损益=220000-140000=80000元应深加工差量收入5.2.5.联产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联产品是指通过对同一种原料按照同一工艺过程加工,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质和用途的产品统称。联产品投入共同的生产过程分离点柴油汽油化学制品5.2.5.联产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联产品是指通过对同一种5.2.5.联产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特殊工艺特殊工艺深加工后销售深加工后销售销售可分成本联产品投入共同的生产过程分离点联合成本柴油汽油化学制品联合成本为无关成本,不予考虑;可分成本为相关成本,必须考虑5.2.5.联产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特殊特殊深加工深加工销练习
某公司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可同时生产出甲、乙、丙、丁四种联产品,其中甲、乙两种联产品可在分离后立即出售,亦可继续加工后再行出售。其有关产量、售价及成本的资料如下,要求:做出甲、乙两种联产品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练习某公司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可同时生产出甲、乙、丙、丁四练习联产品名称
甲产品乙产品产量10,000千克4,000千克销售单价加工前2元/千克6元/千克加工后5元/千克10元/千克分离前的联合成本20,000元20,000元加工过程中追加的成本单位变动成本2元5元
专属固定成本5,000元1,000元练习联产品名称甲产品乙产品产量10,000千克4,甲产品:差量收入:(5-2)*10000=3万
差量成本:2*10000+5000=2.5万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应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乙产品:差量收入:(10-6)*4000=1.6万
差量成本:4000*5+1000=2.1万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应分离后立即出售。甲产品:差量收入:(5-2)*10000=3万练习结论:
1、甲联产品分离后继续加工再行出售可获得较多盈利(5000元);
2、而乙联产品则以分离后立即出售的方案较佳,因为若继续加工再出售反而要损失5000元。练习结论:5.2品种决策6.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6.2.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6.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6.2.4.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6.2.5.联产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5.2品种决策6.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6.2.25.3产品组合优化的决策如果各种产品共用一种或几种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是有限的,就应使各种产品的生产组合达到最优化的结构,以便有效、合理地使用这些限制因素。5.3产品组合优化的决策如果各种产品共用一种或几种因素5.3.1逐次测算法逐次测算法是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和各种产品的情况及各项限制因素等数据资料,分别计算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贡献毛益并加以比较,在此基础上,经过逐步测试,使各种产品达到最优组合。例题5-16
5.3.1逐次测算法逐次测算法是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和例题5-16例题5-16管理会计学经营决策课件管理会计学经营决策课件5.3.2图解法用图解法求解以上线性规划模型,即在满足以上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求S(贡献毛益额)的最大值。5.3.2图解法用图解法求解以上线性规划模型,即在满足以上管理会计学经营决策课件练习在确定A、B两种产品的最优生产批量时,运用图解法得到产品(x,y)的可行解区域里各点的坐标是(0,0),(0,60),(70,30),(50,0),贡献毛益为S=3x+2y,则甲、乙产品的生产数量的最优组合是
A(0,0)B(0,60)
C(70,30)D(50,0)答案C练习在确定A、B两种产品的最优生产批量时,运用图解法得到产5.4生产组织决策5.4.1一种零件最优生产批量决策5.4.2生产工艺决策5.4生产组织决策5.4.1一种零件最优生产批量决策5.4.1一种零件最优生产批量决策零件的年成本合计=生产成本+存储成本+准备成本生产成本=全年生产数量(A)*单位成本存储成本=固定存储成本+变动存储成本准备成本=固定准备成本+变动准备成本5.4.1一种零件最优生产批量决策零件的年成本合计故要使全年零件成本最低全年的变动准备成本与变动储存成本之和为最低。变法存储成本与生产批量有关变法准备成本与生产批次有关故要使全年零件成本最低最优生产批量:在成批生产的企业里,每批生产多少,全年分几批生产最为经济,使其全年的调整准备成本与全年的平均储存成本之和为最低。最优生产批量:变动准备成本:与每批数量的多少无直接联系,但与生产批数有关T1=每批调整准备成本*批次=S*A/Q。变动储存成本:单位产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搬运费、保险费、占用资金支付的利息等。
T2=平均存货量*单位存储成本变动准备成本:与每批数量的多少无直接联系,但与生产批数有关储存量时间QQ/2平均储存量0储存量时间QQ/2平均储存量0时间存储量最高存储量平均存储量0零件存储情况图假如每日产量X,每日耗用量为Y,X>Y时间存储量最高存储量平均存储量0零件存储情况图假如每日产量X求导求导最优经济批量=最优生产批量的全年总成本=
最优经济批量=最优生产批量的全年总成本练习1与生产批量成正比,与生产批次成反比的是()A存储成本B相对成本C订货成本D生产准备成本答案A
练习1与生产批量成正比,与生产批次成反比的是()练习2生产准备成本与存储成本随着生产批量Q的增加,将会A此减彼增B同方向变动C互不影响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A练习2生产准备成本与存储成本随着生产批量Q的增加,将会练习3设某企业每年需要甲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存储成本为5元,每次准备成本为100元,(x=0,y=0)则经济批量为()千克。A5B200C7D141答案B练习3设某企业每年需要甲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存储成本为练习4某企业全年需生产甲产品2500件,每件年储存成本为4元,每批调整准备成本为200元,平均每日产出9件,每日耗用5件。要求做出最佳生产批量的决策。练习4某企业全年需生产甲产品2500件,每件年储存成本为4元练习4练习45.4.2生产工艺决策同一种产品或零件,往往可以按不同的生产工艺进行加工。当采用某一生产工艺时,可能固定成本较高,但单位变动成本却较低;而采用另一生产工艺时,则可能固定成本较低,但单位变动成本却较高。成本无差异点分析例题5-205.4.2生产工艺决策同一种产品或零件,往往可以按不同的5.5定价决策一、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成本因素需求因素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因素竞争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相关工业产品的销售量
5.5定价决策一、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5.5定价决策二、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追求最大利润以一定的投资利润率为定价目标以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标以稳定价格为定价目标以应付和防止竞争为定价目标最终目标,不等于高价5.5定价决策二、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以一定的投资利5.5定价决策三、定价决策的方法1.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2.以需求为基础的定价决策5.5定价决策三、定价决策的方法
6.5.3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1)理论基础:产品的价格必须首先补偿成本,然后再考虑为投资者提供合理的利润。2)计算方法:
6.5.3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1)成本加成定价法例6-241)成本加成定价法例6-24练习某公司产销甲产品,预计产销量1万件,成本总额23万元,投资总额35万元,目标投资利润率为20%,销售税率10%。单位预测成本23/1=23(元/件)单位预测利润35*20%/1=7(元/件)产品价格=(23+7)/(1-10%)
=33.33(元/件)练习某公司产销甲产品,预计产销量1万件,成本总额23万元2)保利定价法因为利润为目标利润,因此基本公式变为:单位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目标利润保本价格,则利润为02)保利定价法因为利润为目标利润,因此基本公式变为:保本价格3)
边际成本定价法
按照微分极值原理,如果利润的一阶导数为零,即边际利润为零,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此时的利润达到极大值,售价最优。如果确实无法找到能使“边际利润等于零”的售价,也可以根据“边际利润为不小于零的最小值”这个条件,来判断最优售价的位置。例6-263)边际成本定价法按照微分极值原理,如果利润的一阶导4)
非标准产品的定价1)固定价格合同2)成本加成合同3)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4)奖励合同4)非标准产品的定价1)固定价格合同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情况一若追加的订货,不冲击正常业务、不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只要订货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就可以接受例题5-30
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情况一
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情况二若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的订货会冲击正常的业务,但是不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只要即订单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冲击正常业务而损失的cm/订单数量,便可接受例题5-31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情况二
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情况三若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的订货不会冲击正常业务,但是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只要追加订货的贡献毛益>追加的专属成本即:订单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追加的专属成本/订单数量,就可以接受例题5-32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情况三练习(情况三)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其正常售价为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现有一批2000件该产品的追加订货,其专属固定成本为4000元,则接受该订单的最低价格为()元。A10B18C12D20答案C练习(情况三)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其正常售价为20元,单练习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年初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件。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练习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练习1在以下情况互不相关的情况下,考虑是否接受订货。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200件,不增加专属成本。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200件,增加专属成本1000。3.同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得租金收入5000元。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300件,增加专属成本1000元。练习1在以下情况互不相关的情况下,考虑是否接受订货。练习1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200件,不增加专属成本。订单单价70元/件订单单位成本50元/件或者差量损益=70*200-50*200=4000元接受练习1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200件,不增加专练习1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200件,增加专属成本1000。订单单价70元/件订单成本50+1000/200=55元/件或者差量损益=4000-1000=3000元接受练习1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200件,增加专属成练习13.同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得租金收入5000元。订单单价70元/件订单成本50+5000/200=75元/件或者差量损益=4000-5000=-1000元不接受练习13.同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得租金收练习1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300件,增加专属成本1000元。订单单价70元/件订单成本50+(100–50)*100/300+1000/300=70元/件接受练习1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300件,增加专属成练习2某公司生产A产品,最大生产能力为21000台,正常订货量为20000台,剩余生产能力可对外承接加工,可得收入10000元,该产品单价1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元,现有一客户以130元的单价追加订单2000台,但需为此购置专业设备20000元。1.是否应接受该批产品?2.可接受的最低售价为多少?练习2某公司生产A产品,最大生产能力为21000台,正常订练习2订单单价130订单的单位成本练习2订单单价1305.5定价决策三、定价决策的方法1.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2.以需求为基础的定价决策1)弹性定价法2)根据线性需求函数制定产品价格3)反向定价法5.5定价决策三、定价决策的方法1)
弹性定价法1)弹性定价法2)根据线性需求函数制定产品价格需求与价格的线性关系
Q=a+bPR=PQC=nQ+F移项、求导
P=(nb–a)/2b为利润最大的最优价格例题5-362)根据线性需求函数制定产品价格需求与价格的线性关系例题53)
反向定价法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出厂价格生产成本3)反向定价法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出厂价格生产成本5.5.5价格策略1.产品寿命周期的阶段价格策略产品寿命周期一般可以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5.5.5价格策略1.产品寿命周期的阶段价格策略5.5.5.1产品寿命周期的阶段价格策略时间(年)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销售额5.5.5.1产品寿命周期的阶段价格策略时间(年)投入期成5.5.5.3其他价格策略1).心理价格策略1)尾数定价2)整数定价3)声望定价4)心理折扣定价5)习惯定价5.5.5.3其他价格策略1).心理价格策略5.5.5.3其他价格策略2).折扣价格策略1)数量折扣2)现金折扣3)交易折扣4)季节性折扣5.5.5.3其他价格策略2).折扣价格策略5.5.5.3其他价格策略3).综合价格策略1)为具有互补关系的相关商品定价2)为具有配套关系的相关商品定价3)销售商品与服务维修的定价5.5.5.3其他价格策略3).综合价格策略本章结束!本章结束!引言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中管理者经常遇到下列问题:1.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应该自己制造其汽车上使用的轮胎,还是从供应商那里购买?2.古船面粉公司应该直接出售其磨制的面粉,还是用它做更多的谷物早餐?3.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应该增加航线以利用其闲置的飞机,还是应该将其出租?4.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进行的国际汽车展览会打算在展会期间到麦当劳餐厅预订1500份/天的会议餐,但出价比餐厅的正常标价低一些,麦当劳能接受这份订单吗?引言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中管理者经常遇到下列问题:决策概述决策所谓决策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并决定其中一个最优方案的决断过程。决策应遵循的原则有:信息原则、择优原则、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反馈原则。决策概述决策决策概述决策程序
1.确定决策目标;
2.搜集资料;
3.提出备选方案;
4.选择最优方案;
5.进行评价决策概述决策程序5.2品种决策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5.2.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5.2.6.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5.2.4.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5.2.5.联产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5.2品种决策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5.2.2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方法:贡献毛益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是在成本形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贡献毛益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因为: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如果方案间的固定成本不变或相等那么,贡献毛益总额大者,利润必然大,是为最优。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方法:贡献毛益分析法注意:不存在专属成本,比较贡献毛益总额存在专属成本,比较剩余贡献毛益(贡献毛益-专属成本)贡献毛益一般以总额大小作为判别标准如果某项资源受到限制,比较单位资源的贡献毛益注意:不存在专属成本,比较贡献毛益总额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情况一
如果企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供使用,或者利用过时老产品腾出来的生产能力的话,在有几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而每种新产品都不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时,应选择提供贡献毛益总额最多的方案。课本例题5-3
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情况一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情况二如果新产品投产将发生不同的专属固定成本的话,在决策时就应以各种产品的剩余贡献毛益额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某产品的剩余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专属固定成本课本例题5-4
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情况二练习A公司原有甲产品,年固定成本为18000元,现利用剩余能力开发丙或丁产品。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名称甲丙丁产量(件)300010001400单价(元/件)509070单位变动成本(元/件)306548
要求:进行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练习A公司原有甲产品,年固定成本为18000元,现利用剩练习解:固定成本18000元在本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不予考虑;相关成本仅为丙产品和丁产品的变动成本。丙产品贡献毛益总额
=1000*(90-65)=25000元丁产品贡献毛益总额
=14000*(70-48)=30800元
因为:丁产品贡献毛益总额>丙产品贡献毛益总额,所以,生产丁产品有利。练习解:固定成本18000元在本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不予练习假设开发丙产品需要追加10000元的专属成本,而开发丁产品需要追加17000元的专属成本,要求进行开发何种产品的决策。本例需要考虑专属成本的影响。丙产品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25000-10000=15000元丁产品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30800-17000=13800元因为开发丙产品的剩余贡献毛益高于开发丁产品,所以开发丙产品有利。练习假设开发丙产品需要追加10000元的专属成本,而开发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总结由于与固定成本无关,选择贡献毛益或是剩余贡献毛益最大的产品生产。5.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总结5.2.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对于亏损产品,不能简单地予以停产,而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各种产品的经营状况、生产能力的利用及有关因素的影响,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分析后,做出停产、继续生产、转产或出租等最优选择。方法:贡献毛益分析法5.2.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对于亏损产品,不能简单某公司生产A、B、C、D四种产品,其中D产品的单价为21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6元/件。有关四种产品的损益情况如下表。ABCD合计销售收入40000400003000021000131000变动成本2100024000260001600087000固定成本11000110003000600031000利润800050001000-100013000某公司生产A、B、C、D四种产品,其中D产品的单价为2例题在完全成本法下,如果停产D产品是有利,利润将上升到14000元,那是否真的有利?1.继续生产D产品,利润为13000元2.停止生产D产品,利润变为8000元。为什么利润反而下降了?例题在完全成本法下,如果停产D产品是有利,利润将上升到1原因利润=CMA+CMB+CMC+CMD-FC停止生产D产品
=CMA+CMB+CMC-FC=19000+16000+4000+0-31000=8000元停产D产品,A、B、C也必须负担原本由丁负担的固定成本6000元。这样A、B、C三种产品的固定成本相对于丁产品停产前将增加,相应的利润也就减少,两者相差的5000元正好是D产品的贡献毛益(21000-16000)。原因结论1
如果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并且不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一般不应停产。结论2
在生产、销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能够提供贡献毛益的亏损产品,也会扭亏为盈,并使企业的利润大大增加。结论3如果亏损产品停产后的相关生产能力能够转移,并能产生一定的收益,那么就应该用贡献毛益分析法或产量分析法进行近一步的分析结论15.2.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接上例,假设该企业在D产品停产后将相关的生产能力用于对外承接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8000元的贡献毛益由于对外承接可获得的收入大于继续生产丁产品所获得的贡献毛益,所以,应当停产丁产品,并将设备进行转产,可以多获得利润3000元。结论: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边际,并不意味该亏损产品一定要继续生产。如果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如转产其他产品或将停止亏损产品生产而腾出的固定资产出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贡献毛益额,那么该亏损产品应停产,并转产。5.2.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接上例,假设该企业在D练习1某企业2011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为3000元,假定2011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的增加收入大于()元时,应停产该种产品。A2001B3000C1999D2900答案B练习1某企业2011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为300练习2某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其中丁产品2010年销售收入为8000000元,丁产品变动成本率为80%,假定2011年销售收入、成本水平不变。要求:就以下各不相关情况为企业做出有关该亏损产品的决策。练习2某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其中丁产品2010年销售收入为81.如果2011年该亏损产品的有关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则2011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2.如果2011年该亏损产品的有关生产能力可对为承接加工,预计可获得2000000元的贡献毛益,则2011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3.如果2011年该亏损产品的有关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并且还具备增产50%,则2011年该如何决策?1.如果2011年该亏损产品的有关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则201练习21.2011年丁产品的CM=8000000*(1-80%)=1600000(元)如果停产丁产品,将使企业减少1600000元的利润或增加1600000元的亏损,故不应该停产丁产品。练习21.2011年丁产品的CM练习22.假设该企业在丁产品停产后将相关的生产能力用于对外承接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2000000元的贡献毛益由于对外承接可获得的收入大于继续生产丁产品所获得的贡献毛益(200万>160万),所以,应当停产丁产品,并将设备进行转产,可以多获得利润400000元。练习22.假设该企业在丁产品停产后将相关的生产能力用于对外练习23.贡献毛益=8000000*(1+50%)*(1-80%)=2400000(元)增产该亏损产品50%将比不增产不减产多得800000元(240万-160万)的贡献毛益,因此,应增产。练习23.贡献毛益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由于所需零配件的数量对自制方案或外购方案都是一样的,因而通常只需要考虑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的成本高低,在相同质量并保证及时供货的情况下,就低不就高。影响自制或外购的因素很多,因而所采用的决策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通常采用差量分析法、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由于所需零配件的差量分析法不同备选方案指标之间的差额叫“差量”。因此也就有“差量成本”、“差量收入”、“差量损益”等说法。差量收入等于两方案相关收入之差,即ΔR=RA
–RB差量成本等于两方案相关成本之差,即ΔC=CA-CB差量损益=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差量分析法不同备选方案指标之间的差额叫“差量”。因此也就有“决策标准:ΔP=ΔR-ΔC若差量损益ΔP大于零,则A方案优于B方案若差量损益ΔP等于零,则A方案与B方案的效益相同若差量损益ΔP小于零,则B方案优于A方案决策标准:ΔP=ΔR-ΔC例题
例题管理会计学经营决策课件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前面讲的贡献毛益分析法和差量分析法都是适用于收入成本型(即收益型)方案的选择。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面临许多只涉及成本而不涉及收入即成本型方案的选择,如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不同工艺进行加工的决策等。这时可以考虑采用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进行方案的择优选择。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前面讲的贡献毛益分析法和差量分析法都是适用在成本按性态分类基础上,任何方案的总成本都可以用Y=a+bx表述。所谓成本无差别点是指在该业务量水平上,两个不同方案的总成本相等,但当高于或低于该业务量水平时,不同方案就具有了不同的业务量优势区域。在成本按性态分类基础上,任何方案的总成本都可以用Y=a+bxXYa1+b1xa2+b2xa1a2成本无差别点x`XYa1+b1xa2+b2xa1a2成本无差别点x`成本无差异点计算成本无差异点计算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一:用于自制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无机会成本),自制不增加专属成本。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一:用于自制的生产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江陵汽车有限公司,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件,如果外购,其外购单价为27元每件,外购一次的差旅费为1500元,每次运费400元,每年采购2次;该公司有自制该零件的能力,并且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如果自制,单位零件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8元,变动制造费用5元。要求:作出甲零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江陵汽车有限公司,每年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所以自制比较有利。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所以自制比较有利。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一:用于自制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自制不增加专属成本。由于固定成本不因停产外购而减少,因此,自制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时,应该外购;自制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时,应该自制。
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一:用于自制的生产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二:用于自制的生产能力可以转移,自制不增加专属成本。
接上例:假设如果外购,闲置的生产能力也可以用于生产B产品600件,每件可以提供8元的贡献毛益,或者可以对外出租,每年租金6000元,两者是互斥的。要求:作出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二:用于自制的生产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解:外购相关总成本=自制相关总成本=所以外购比较有利。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解:外购相关总成本=自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二:用于自制的生产能力可以转移,自制不增加专属成本。必须把转产、租金收入的贡献毛益作为自制方案的一项机会成本。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二:用于自制的生产练习某企业每年需用某零件20000件,原由金工车间加工,单位变动成本6元/件,如果安排从外部采购,每件单价为8元,同时可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K部件,可提供20000元的贡献毛益。要求:做出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练习某企业每年需用某零件20000件,原由金工车间加工,单练习自制成本6*20000+20000=140000(元)外购8*20000=160000(元)应自制练习自制成本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三:自制会增加专属成本的决策由于单位专属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因此自制方案单位增量成本与外购方案单位增量成本的对比将在某个产量点产生优劣互换的现象,即产量超过某一限度时自制有利,产量低于该限度时外购有利。这时,就必须首先确定该产量限度点,并将产量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然后确定在何种区域内哪个方案最优。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情况三:自制会增加专属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Fc
需求量V年成本Tc
Fc’V*
0外购自制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Fc需求量V年F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江陵汽车有限公司需要使用甲零件,如果外购,单位成本为30元每件;如果自制,需购置专用设备一台,采购成本5000元,预计可用5年,预计无残值,使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单位零件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8元,变动制造费用5元。问:甲零件自制还是外购比较划算?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江陵汽车有限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解:由于自制需要增加固定成本,并且甲零件的年需求量未知,因此,首先需要确定成本无差别点的需求量。设成本无差别点需求量为X5.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解:由于自制需要练习设某厂需要零件甲,其外购单价为10元。如自行生产,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其需要为此每年追加10000元的固定成本,通过计算可知,当该零件的年需要量()件时,两方案等效。A2500B3000C2000D18000答案A
练习设某厂需要零件甲,其外购单价为10元。如自行生产,单5.2.4.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对这类问题,决策时只需考虑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增加的成本,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应进一步加工为产成品出售;反之,则应作为半成品销售。在此,进一步加工前的收入和成本都与决策无关,不必予以考虑。5.2.4.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对这类问题,决策时只需考5.2.4.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增量收入=继续加工后的销售收入-直接出售的销售收入若增量收入>增量成本,宜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若增量收入<增量成本,宜直接出售决策依据增量成本=继续加工追加的成本例题5-145.2.4.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增量收入=继续加工后的销练习1设某厂生产某种产品50000件,初步加工单位产品直接材料4元,直接人工工资2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5元。完成初步加工后若直接对外销售,单位售价12元。如对该产品进行继续加工,每单位需追加直接材料1.3元,直接人工工资0.8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6元,专属固定成本20000元
,每单位售价可提高到15元。问:要否进一步加工?练习1设某厂生产某种产品50000解:增量收入=(15-12)*50000
=150000元增量成本=(1.3+0.8+0.6)*50000+20000
=155000元由于增量收入小于增量成本,所以,应直接对外销售。解:增量收入=(15-12)*50000练习2某公司生产一种化工产品甲产品10000千克,进一步加工可以生产高级化工产品乙。甲、乙两种产品的售价为50元/千克和120元/千克,但乙产品的生产需追加固定成本20000元,加工出1千克的乙产品成本为20元,如每一千克的甲产品可以加工0.6千克的乙产品要求:是否进行深加工?练习2某公司生产一种化工产品甲产品10000千克,进一步差量收入
=120*10000*0.6-50*10000=220000元差量成本
=20*10000*0.6+20000=140000元差量损益=220000-140000=80000元应深加工差量收入5.2.5.联产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联产品是指通过对同一种原料按照同一工艺过程加工,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质和用途的产品统称。联产品投入共同的生产过程分离点柴油汽油化学制品5.2.5.联产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联产品是指通过对同一种5.2.5.联产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特殊工艺特殊工艺深加工后销售深加工后销售销售可分成本联产品投入共同的生产过程分离点联合成本柴油汽油化学制品联合成本为无关成本,不予考虑;可分成本为相关成本,必须考虑5.2.5.联产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特殊特殊深加工深加工销练习
某公司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可同时生产出甲、乙、丙、丁四种联产品,其中甲、乙两种联产品可在分离后立即出售,亦可继续加工后再行出售。其有关产量、售价及成本的资料如下,要求:做出甲、乙两种联产品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练习某公司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可同时生产出甲、乙、丙、丁四练习联产品名称
甲产品乙产品产量10,000千克4,000千克销售单价加工前2元/千克6元/千克加工后5元/千克10元/千克分离前的联合成本20,000元20,000元加工过程中追加的成本单位变动成本2元5元
专属固定成本5,000元1,000元练习联产品名称甲产品乙产品产量10,000千克4,甲产品:差量收入:(5-2)*10000=3万
差量成本:2*10000+5000=2.5万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应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乙产品:差量收入:(10-6)*4000=1.6万
差量成本:4000*5+1000=2.1万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应分离后立即出售。甲产品:差量收入:(5-2)*10000=3万练习结论:
1、甲联产品分离后继续加工再行出售可获得较多盈利(5000元);
2、而乙联产品则以分离后立即出售的方案较佳,因为若继续加工再出售反而要损失5000元。练习结论:5.2品种决策6.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6.2.2.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6.2.3.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6.2.4.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6.2.5.联产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5.2品种决策6.2.1.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6.2.25.3产品组合优化的决策如果各种产品共用一种或几种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是有限的,就应使各种产品的生产组合达到最优化的结构,以便有效、合理地使用这些限制因素。5.3产品组合优化的决策如果各种产品共用一种或几种因素5.3.1逐次测算法逐次测算法是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和各种产品的情况及各项限制因素等数据资料,分别计算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贡献毛益并加以比较,在此基础上,经过逐步测试,使各种产品达到最优组合。例题5-16
5.3.1逐次测算法逐次测算法是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和例题5-16例题5-16管理会计学经营决策课件管理会计学经营决策课件5.3.2图解法用图解法求解以上线性规划模型,即在满足以上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求S(贡献毛益额)的最大值。5.3.2图解法用图解法求解以上线性规划模型,即在满足以上管理会计学经营决策课件练习在确定A、B两种产品的最优生产批量时,运用图解法得到产品(x,y)的可行解区域里各点的坐标是(0,0),(0,60),(70,30),(50,0),贡献毛益为S=3x+2y,则甲、乙产品的生产数量的最优组合是
A(0,0)B(0,60)
C(70,30)D(50,0)答案C练习在确定A、B两种产品的最优生产批量时,运用图解法得到产5.4生产组织决策5.4.1一种零件最优生产批量决策5.4.2生产工艺决策5.4生产组织决策5.4.1一种零件最优生产批量决策5.4.1一种零件最优生产批量决策零件的年成本合计=生产成本+存储成本+准备成本生产成本=全年生产数量(A)*单位成本存储成本=固定存储成本+变动存储成本准备成本=固定准备成本+变动准备成本5.4.1一种零件最优生产批量决策零件的年成本合计故要使全年零件成本最低全年的变动准备成本与变动储存成本之和为最低。变法存储成本与生产批量有关变法准备成本与生产批次有关故要使全年零件成本最低最优生产批量:在成批生产的企业里,每批生产多少,全年分几批生产最为经济,使其全年的调整准备成本与全年的平均储存成本之和为最低。最优生产批量:变动准备成本:与每批数量的多少无直接联系,但与生产批数有关T1=每批调整准备成本*批次=S*A/Q。变动储存成本:单位产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搬运费、保险费、占用资金支付的利息等。
T2=平均存货量*单位存储成本变动准备成本:与每批数量的多少无直接联系,但与生产批数有关储存量时间QQ/2平均储存量0储存量时间QQ/2平均储存量0时间存储量最高存储量平均存储量0零件存储情况图假如每日产量X,每日耗用量为Y,X>Y时间存储量最高存储量平均存储量0零件存储情况图假如每日产量X求导求导最优经济批量=最优生产批量的全年总成本=
最优经济批量=最优生产批量的全年总成本练习1与生产批量成正比,与生产批次成反比的是()A存储成本B相对成本C订货成本D生产准备成本答案A
练习1与生产批量成正比,与生产批次成反比的是()练习2生产准备成本与存储成本随着生产批量Q的增加,将会A此减彼增B同方向变动C互不影响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A练习2生产准备成本与存储成本随着生产批量Q的增加,将会练习3设某企业每年需要甲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存储成本为5元,每次准备成本为100元,(x=0,y=0)则经济批量为()千克。A5B200C7D141答案B练习3设某企业每年需要甲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存储成本为练习4某企业全年需生产甲产品2500件,每件年储存成本为4元,每批调整准备成本为200元,平均每日产出9件,每日耗用5件。要求做出最佳生产批量的决策。练习4某企业全年需生产甲产品2500件,每件年储存成本为4元练习4练习45.4.2生产工艺决策同一种产品或零件,往往可以按不同的生产工艺进行加工。当采用某一生产工艺时,可能固定成本较高,但单位变动成本却较低;而采用另一生产工艺时,则可能固定成本较低,但单位变动成本却较高。成本无差异点分析例题5-205.4.2生产工艺决策同一种产品或零件,往往可以按不同的5.5定价决策一、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成本因素需求因素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因素竞争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相关工业产品的销售量
5.5定价决策一、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5.5定价决策二、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追求最大利润以一定的投资利润率为定价目标以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标以稳定价格为定价目标以应付和防止竞争为定价目标最终目标,不等于高价5.5定价决策二、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以一定的投资利5.5定价决策三、定价决策的方法1.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2.以需求为基础的定价决策5.5定价决策三、定价决策的方法
6.5.3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1)理论基础:产品的价格必须首先补偿成本,然后再考虑为投资者提供合理的利润。2)计算方法:
6.5.3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1)成本加成定价法例6-241)成本加成定价法例6-24练习某公司产销甲产品,预计产销量1万件,成本总额23万元,投资总额35万元,目标投资利润率为20%,销售税率10%。单位预测成本23/1=23(元/件)单位预测利润35*20%/1=7(元/件)产品价格=(23+7)/(1-10%)
=33.33(元/件)练习某公司产销甲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三人合伙开店合同
- 2025农田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关于电子元件加工合同的范本
- 20252项目任务合同书(模板)x
- 课题申报参考:劳动就业、人力资本积累与消费研究
- 穿越星际科技前沿的宇宙探索
- 2024年便携温度校验仪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职业技能提升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化学-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5届高三调研考试(三)试题和答案
- 智慧农贸批发市场平台规划建设方案
- 林下野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招聘考试真题
- Python编程基础(项目式微课版)教案22
- 01J925-1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
- 欠电费合同范本
- 2024年新高考地区数学选择题填空压轴题汇编十八含解析
- 网易云音乐用户情感画像研究
-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 工作违纪违规检讨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