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环缝组对工艺守则_第1页
纵环缝组对工艺守则_第2页
纵环缝组对工艺守则_第3页
纵环缝组对工艺守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纵环缝组对工艺守则焊缝组对1.1按照埋弧焊为0-1mm,手工焊为2-3mm的要求调整好对口间隙,从对口中间往两端点焊;1.2筒节两端面平整,若由于下料刨边产生的误差,允许高低差<D/1000,且<2mm;1.3对口错边量按下表4-1:对口处钢材厚度δs按焊接接头类别划分对口错边量A类B类≤12≤1/4δs≤1/4δs12<δs≤20≤3≤1/4δs20<δs≤40≤3≤540<δs≤50≤3≤1/8δs>50≤1/16δs且≤10≤1/8δs且≤20复合钢板≤50%且≤2(为复层厚度)表4-1注: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接头以及嵌入式接管与圆筒或封头对接连接的A类接头,按B类焊缝接头的对口错边量要求。1.4在焊接接头环向形成的棱角度E,用现场等于1/6内径Di,且不小于300mm的内样板或外样检查(见图4-1),E值不得大于(δs10+1mm),且不大于5mm;在焊接接头轴向形成的棱角度E,用长度不小于300mm直尺检查,E值不得大于(δs/10+1mm),且不大于5mm。1.5产品试件必须在纵环缝的延长部位与单节同时施焊;1.6为防止焊接变形,纵缝焊接前可在焊缝内侧或外侧点焊弧形板。对于直径大于2000mm的筒节,应在每个筒节的两端进行适当加固;1.7筒节施焊后,应按4.1.4条要求检查焊缝棱角度,其值不得大于(δs/10+2)mm,同时检查筒节的圆度e,应不得大于该断面设计内径Di的1%,否则应校圆。1.8校圆(1)加载:将卷板机的上、下辊调到所需的最大校正曲率的位置;(2)滚圆:使筒体在校正曲率下滚卷1-2圈,(着重滚卷焊缝区附近)使整圆曲率均匀一致;(3)卸载:逐渐卸除载荷,使筒节在逐渐减少的校正载荷下多次滚卷。1.9按照排版图在每个筒节外壁划出相隔90°的四条纵向方位母线并打上冲眼作为标记。2.环缝组对2.1环缝组对一般采用卧装法,但对直径大、壁板薄的筒体可以采用倒装法;2.2卧装法组对筒体时,按照排版图及工艺卡要求的组对间隙按筒体的序号及上、下心进行组对。组对前应测量筒节的周长,相邻筒节的周长之差不大于πb(b为允许错边量),复合钢板应测量内周长,以保证环缝对口错边量符合要求;2.3两板厚相等时,错边量应符合表4-1中B类焊缝规定;2.4板厚不相等时,当薄板厚度≤10mm,两板厚度差超过3mm,或当薄板厚度>10mm,两板厚度差大于薄板厚度的30%,或超过5mm,均应按GB150-1998图10-8的要求单面或双面削薄厚板边缘,或按同样要求采用堆焊方法将薄板边缘焊成斜面。当两板厚度差小于上述数值时,则按第4.2.3条要求,且b值以较薄板厚为基准确定。在测量对口错边量b时,不应计入两板厚度的差值;2.5承受内压的筒体组对圆度偏差:(a)筒节同一断面上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应不大于改断面内径Di的1%,且不大于25mm;(b)当被检端面位于开孔中心一倍开孔内径范围内时,则该断面最大最小内径差应不大于该断面内径Di的1%与开孔内径的2%之和,且不大于25mm。2.6承受外压及真空容器的筒体组对圆度偏差:按GB150-198中10.2.4.11规定;2.7换热器壳程的筒体组对对圆度偏差见换热器组装工艺守则。2.8筒体组对时,通过中心线的水平和垂直面,即沿圆周0°、90°、180°、270°四个部位拉φ0.5细钢丝测量筒体的直线度。直立容器的直线度允许差应符合表4-2要求,卧式容器筒体直线度允差L/1000mm。筒体长度(mm)直线度允差(m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