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后篇巩固提升1.在古印度,佛教出家众的生活来源是通过托钵化缘来获得的。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出家众的生活来源发生了改变,由托钵化缘式变为坐拥土地及寺产的安居受供式。佛教出家团体生活方式的改变()A.表明佛教放弃了原始教义B.旨在适应中国封建农耕的经济形态C.反映了佛教与儒学的融合D.成为两汉魏晋土地兼并的主要力量答案B解析中国封建农耕经济形态下,拥有土地即可依赖土地获得地租收入,以此维持佛教出家团体的生活,因此佛教传入中国后出家团体生活方式的改变适应了中国封建农耕的经济形态,故选B项。2.下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著名演员图》局部,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母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景象。它()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C.说明了古代绘画以信仰题材为主D.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答案D解析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原,《送子著名演员图》是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作品,不能反映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故A项错误;题中《送子著名演员图》只是“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母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景象”,并未反映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故B项错误;古代中国绘画包含山水画、花鸟画、信仰画、历史画等多种形式,并不是仅以信仰题材为主,故C项错误;《送子著名演员图》中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的穿着符合中国唐代皇帝及后妃的装束,这体现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故D项正确。3.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的态度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A.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独尊地位巩固C.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变化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答案A解析材料“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的态度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反映了宋朝理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加强了理论建设,适应了时代要求,故A项正确。4.近代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的基础,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两种主张都()A.强调托古改制B.宣扬种族革命C.动员了社会各阶层民众D.利用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的基础,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可知维新派和革命派均利用传统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故选D项。5.日本一位学者认为,东亚世界是以中国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为基础形成的,随着中国文明的开发,在那里形成以中国文明为核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材料中的“以中国文明为核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主要指()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C.法家学派 D.儒家学派答案D解析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儒学、中国式律令制度、农工技艺和中国化佛教等。汉代以后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所以材料中的“以中国文明为核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主要指儒家学派,故选D项。6.某同学以“上海与近代西学东渐”为主题进行课题研究,他选择的最佳研究对象有()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B.《几何原本》、黄道婆C.同文馆、徐光启D.公共租界、《新青年》答案D解析利玛窦属于古代西学东渐的著名传教士,故A项错误;黄道婆、徐光启均属于古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故B、C两项也可排除;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上海建立了公共租界,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领导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公共租界和《新青年》均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故D项正确。7.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由追求“富国强兵”,到“兴民权”“开民智”,再到改造国民性和全面的文化更新。这一演变()A.说明启蒙思想内涵不断深化B.得益于资产阶级的大力宣传C.遵循不断完善传统文化方针D.推动了制度层面的真正转型答案A解析“富国强兵”强调器物变革,“兴民权”“开民智”强调制度变革,“改造国民性和全面的文化更新”则要求思想变革,说明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启蒙思想内涵不断深化,故选A项。8.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八年”指的是1919年,根据材料“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的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故选B项。9.伏尔泰说,自然法就是令我们感到公正的本能。他认为这种本能是“天下的人”所普遍具有的。这些天赋人权的思想,和儒家对良知良能的论述,包括“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在哲理上是相通的。这表明()A.启蒙运动是一场儒学化运动B.启蒙运动目的在于开启民智C.儒学与启蒙思想具有一致性D.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的来源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伏尔泰认为启蒙思想中“公正”“天赋人权”与“儒家对良知良能的论述,包括‘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在哲理上是相通的”,这表明儒学与启蒙思想具有一致性,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两者在哲理上是相通的,无法得出启蒙运动是一场儒学化运动,A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目的在于反对君主专制,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思想不是启蒙思想的来源,D项错误。10.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B.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行政体制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D.王室积极谋求中日国家对等关系答案B解析由材料“八省百官”制、“国郡里”制、“食封”、“俸禄”等信息可知,日本仿效唐朝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行政体制,故B项正确;A项并非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全面效仿”说法绝对化,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王室对中日关系的立场和态度,故D项错误。11.(山西朔州期末)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判断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史料实证”的是()A.北宋时期平民毕昇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火药应用于战争C.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B解析二十四史之一的《金史》是文献史料,通过对其记载的史实即“火炮”的应用等分析得出其为火药武器,进而推理出当时人们已将火药应用于战争的结论,这一过程属于史料实证,即用可靠的史料作为论据对史实进行推理和论证,故选B项。12.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B.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D.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发明的,故A项错误;儒学产生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的主流思想,由于其影响的扩大而传到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材料说明了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故选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印刷术传入韩国的时间,故C项错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是中国,李氏王朝只是受到了中国儒学的影响,故D项错误。13.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A.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B.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C.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D.“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答案A解析题干中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等或以传统思想——经世致用为指导,或深受其影响,梁启超强调西方民主形式——“议院”中国古代也有,体现了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故选A项。14.妈祖信仰原本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神信仰,17世纪日本长崎建立妈祖庙,而后泰国、缅甸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相继出现规模不同的妈祖庙。据此可知,妈祖信仰的传播()A.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联系B.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C.源于海上丝路的不断拓展D.巩固了朝贡贸易体系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妈祖信仰传播到日本、泰国、缅甸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这表明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故选A项。15.(辽宁锦州月考)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大发明的外传,推动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故选A项;材料主旨并非强调对中国的影响,排除B项;工业革命与三大发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D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1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抵于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布施锡兰山立佛等寺供养……”《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两奉敕驾海舶入西洋,封诸夷国……人称为三保太监……踪迹建文。”《明书》“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明史》A.郑和的航海活动造成国库空虚B.郑和奉皇帝之命远航海外诸国C.郑和远航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D.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奉使诸番”“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两奉敕”“先后七奉使”等可得出郑和奉皇帝之命远航海外诸国,故B项正确;“郑和的航海活动造成国库空虚”只符合《明史》的记载,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具体的文化交流,故C项错误;《明书》的记载无法体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故D项错误。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以华夏文明为标志的前现代东亚,无论思想文化、科学技术还是政治制度、贸易、经济的发展,都曾经在人类发展史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从而给世界以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早期的西方思想界。17、18世纪英国和法国都曾经出现“中国热”,华夏文化深深渗入欧洲文明。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经历了世界大战的空前灾难之后,有见识的欧洲学者又一次面向东方,谈论起东方——中国传统文化。——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围绕材料,结合中外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与西方近代社会转型。阐述: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到欧洲,打破了教会对文化的垄断,有利于欧洲人接受文化教育,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发师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线束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经典咖啡师考试问题试题及答案
- 精酿白酒知识培训课件
- 精益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建筑工程三方付款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教育行业教学资料保密协议
- 产后生殖管理课件
- 墨韵丹青 雅致人生
- 二零二五版健身会员合同
- 圆来如此简单公开课优质课件获奖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
- (本科)审计(第五版)全套教学课件完整版PPT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总复习 教案
- 拖欠货款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 幼儿绘本故事:迪迪不想原谅人
- 碳酸丙烯酯法脱碳工艺工程设计
- 巧用绘本提升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
- 计数型量具分析报告(Excel带计算KAPPA公式)
- 译林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期中试卷(江苏南京江北新区2021年真卷含听力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