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治国。中国古代法治有着“法自君出”的特点,突出君主的无上权威,皇帝的言行就是法律,所以,法家的“法治”是“君权之上”、“国权至上”的法治。教化:法治: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为政以德,德主刑辅”。即礼仪教化,礼教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礼教思想统治影响中华民族两千余年,对其破坏行为称为"僭越"。法律与教化:中国社会治理的两种方案儒家社会引领者法家社会督促者0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德治思想的渊源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夏商:统治者可以随意殄灭人命,实行“人殉”制。(2)西周: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体现统治者的自我约束)宗法制是西周的根本制度,一方面是国家结构中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另一方面是宗法制度下的尊卑长幼关系。从国家观念和家族观念两方面,把统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天下一家,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尚书·蔡仲之命》2.法治思想的渊源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夏商周:夏商时期,君王和奴隶主可以随意残害奴隶。夏《禹刑》,商《汤刑》,周《九刑》这些都是习惯法。(2)特点:夏商重刑轻德,西周明德慎刑。2.法治思想的渊源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3)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限制奴隶主贵族,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子产“铸刑书”引发了辩论,这是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为何反对:叔向不愿丧失贵族阶级生杀予夺的特权,认为公布刑法违反“礼治”。影响:子产“铸刑书”限制贵族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的利益。刑书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改革色彩,为法家的“以法治国”提供了经验,也为历代王朝法制建设的发展奠基,对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促进封建社会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3.德治与法治之争: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相同的时代不同的道路:“促膝长谈”孟子与梁惠王商鞅与秦孝公3.德治与法治之争: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魏国——孟子见梁惠王(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圣迹图·扩充仁心》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3.德治与法治之争: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秦国——卫鞅复见孝公(出自《史记·商君列传》)“促膝长谈”

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

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故吾以彊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於殷周矣。学派治国思想治国手段理论来源儒家法家孔子:①为政以德

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

税敛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德治,通过道德教化民众,仁和礼的手段人性善韩非:①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②君主赏罚分明,臣民必守法令。“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和刑的手段人性恶商鞅: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颁行法令,奖励耕战)3.德治与法治之争:(2)儒家和法家思想差异3.德治与法治之争: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①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并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无助于国君们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②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不断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儒法之争的实质:儒家与法家之争是德治与法治之争,实质是在春秋战国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情况下,诸侯国君们寻求理想治国道路之争。(3)儒家和法家思想抉择0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秦汉:律令儒家化的开端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改法为律: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此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3)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4)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律令逐渐儒家化。(开端)秦律十八种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2、魏晋:律令儒家化的发展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原因: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②魏明帝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律令儒家化。(2)影响: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3、唐朝:法律儒家化的完成(礼法结合)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法律(律、令、格、式)①唐初:律删繁就简。②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的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唐高宗又命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唐律疏议》书影3、唐朝:法律儒家化的完成(礼法结合)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③《唐律疏议》意义a.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是礼法结合的典范。(继承了西汉以来德主刑辅的思想和礼法结合的传统,使礼的要求与法的规范相融合。依礼制律、礼法合一,这一特征是唐律发展到成熟完善阶段的典型标志,也是中华法系区别于其他法系的最显著特征。)b.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唐律疏议》剪影《唐律疏议》书影3、唐朝:法律儒家化的完成(礼法结合)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2)教化:①提倡礼治:732年,唐朝政府颁行《大唐开元礼》分吉、宾、军、嘉、凶五礼,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②社会层面: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3)唐朝社会治理的特点:礼法结合,提倡礼治,重视家训经验,强化基层教化《大唐开元礼》《颜氏家训》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从家训到家法第一,如何教育子女;第二,如何处理兄弟、妯娌、继父、继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第三,如何维持门风、治理家庭;第四,告诫子孙要务实、知足、努力读书、注意养生等;第五,告诫子孙要敬佛、不杀生、积阴德。——整理自汉代《颜氏家训》不遵家法、不从尊长命,妄作是非,逐诸赌博斗争伤损,各笞十五,剥落合给衣装,归役一年。改则复之。——唐代《义门家法三十三条》惩罚规则是家法族规与传统家训的根本区别,家训是以谆谆告诫的方式教而不罚,家训重在精神教育;家法族规以条约规范的形式要求家族成员认真履行,以惩戒的办法保证族规的实行。家法族规与传统家训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法律与儒学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1)秦朝实行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极端重刑主义统治,导致社会矛盾尖锐、二世而亡,这使得后代统治者重新审视法家思想。(2)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君权神授说和“大德小刑”说,主张治理国家应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其主张既神化了儒家“德主刑辅”的传统见解,又暗中把刑法提高到了神圣的地位;他强调儒家经典和经义对司法活动的指导作用。(3)汉武帝时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此后皇帝下诏、大臣奏章无不据用儒家经典,以儒家经义为最高指导思想。(4)大批儒家知识分子进居官吏行列,获得修订法律和参与重大司法活动的机会,用儒学精神改造现行法律。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03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宋刑统》《天圣令》(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广泛援引唐律。唐律疏议宋刑统天圣令开元二十五年令1.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4)清朝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律例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礼法结合,儒法并用”这一特点有什么积极性、以及局限性?(1)积极性:①推动中华法系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弘扬了儒家传统道德伦理。②以礼入法,以仁为本,慎用刑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2)消极性:①礼法结合,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模糊化,使判案有相当主观性及随意性。②不利于人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法治意识淡薄。劝诫图说

明代2.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教化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宋朝①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②南宋后期,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逐步建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③朱熹的《家礼》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④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乡约——乡里中订立的共同遵守的规约1.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教化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2)明朝(约律融合)①明朝后期,乡约改而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②明朝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族规、乡约处罚,甚至被递解官府治罪。③相比宋朝,明朝乡约有什么变化?a.形式上继承儒家伦理教化精神,实质上是强制宣传最高统治者的意志。b.君主专制强化,皇权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明太祖朱元璋乡甲会图(明乡约仪式)1.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教化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4)清朝(约为律用)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仪式感更强,但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