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古今论述探析_第1页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古今论述探析_第2页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古今论述探析_第3页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古今论述探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古今阐述探析〔〕:

摘要:发热为临床常见病症,临床常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对症治疗,但退热作用不持久,且易损伤机体机能。根据导师治疗发热证的临床经历,认为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效果显著,现作以下简单探析,以飨读者。

关键词:发热;气虚;补中益气汤

本文引用格式:肖文,王志文,扈有芹.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古今阐述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19(80):248,250.

1方剂起源

?内经?中早有对内伤发热的阐述,?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甘温能除大热";,如?素问-举痛论?:"劳那么气耗";,?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那么张";,说明烦劳过甚可伤气,气不内敛、浮越于外而发热,因虚发热之理蕴含其中。?内经?:"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强调用辛甘温之品,补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而李东垣正是汲取?内经?中的理论根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甘温除热";的理论,拟成"补中益气汤";。

2方剂组成

?脾胃论?云:"黄芪〔病甚,劳役热者一钱〕,甘草〔以上各五分,炙〕人参〔去节,三分,有嗽去之〕以上三味,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当归身〔三分,酒焙干,或日干,以和血脉〕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以导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假设独用泻脾胃〕升麻〔二分或三分,以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柴胡〔二分或三分,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白术〔三分,降胃中热,利腰脐间〕";【1】。

3方药分析

方中黄芪为君,如?本草正义?言:"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本草求真?言:"黄芪,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倪嘉谟?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卫实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言:

"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符合李东垣所说"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盛而乘其土位也,其次肺气受邪,须用黄芪最多。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伤元气";。

臣以人参,大补元气;炙甘草补脾和中。如?医宗金鉴?谓"黄芪补表气,人参补里气,炙草补中气,可大补一身之气。李东垣称这三味为"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在?得配本草?中写到,"补肌表之气,可用黄芪;补五内之气,可用人参";。如?药品化义?中所说:"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泄,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脾胃健,清阳升,那么内热自除。

佐以白术补气健脾,助脾运化。李氏谓白术"除胃之热,利腰间血";。前半句说明白术有补益脾气,清退虚热之功,后者却不明其中之理〔而初读此句者往往不能明后者之理〕。笔者经查阅资料可知,白术可"利腰间血者,血为阴,湿为阴邪,下流客之,使腰脐血滞而不得通利,湿去那么诸证愈矣";。这说明白术的功能并不是通行血滞,而是通过健脾燥湿而利血,说明了白术健脾燥湿之功。

"血为气之宅";,气虚易致营血亏虚,故佐用当归补益营血;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所说"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那么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体虚损之病,无所不宜";。配伍陈皮调理气机,以助升降,使清浊之气各行其道,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

升麻、柴胡共为佐使药,与人参、黄芪配伍,可以升下陷之中气。?本草纲目?云:"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李杲认为,中焦脾胃之气下降,要引气上行,必须加升麻、柴胡,可帮助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这四味药气味上升。诸药合用,既可以补益中焦脾胃之气,又能升提下陷之气,全方为甘温之药治疗气虚发热证,即"甘温除大热";之法。

4各家阐述

1〕龚廷贤在?龚廷贤医学全书?中写到"饮食不节那么胃病胃既病那么脾无所察受,故亦从而病焉。";以脾为中心,其他脏腑影响到脾,皆可考虑补中益气汤。例如,情志太过可致脾胃受损,怒伤肝,木旺乘脾土,即可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寿世保元?中写道以脾胃气虚为主的,或兼肺虚,或兼肾虚,或兼肝郁者都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2〕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写道:"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由此立方举元煎以"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症。";他在?景岳全书-杂症谟-饮食门?中阐述:"今人但知补中益气汤可以补虚,一概尚之,而不知病当紧急,那么此时几微关系,判乎一举指之间,而纤微不可紊误者,正此类也,余亦安能以笔尽哉。";指明补中益气汤治疗泄泻颇有疗效。

3〕薛己【2】认为"辨证为脾胃虚弱、元气下陷者即可用补中益气汤,常与补肝肾、疏肝理气、祛痰等方药合用,以补为主,补泻兼施,常用在疾病将愈之时,讲究朝夕服药、午前、午后服药,运用频率极高,治疗范围广泛。";

4〕黄元御将"中气";与脾胃之气、其余四脏的关系进展了更为详尽准确的描绘。东垣认为六气归一,黄氏认为一气化六气。黄元御对于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来源作出了较为明晰的阐述,例如,清浊之间,中气是也,中气,土也,土分戊己,清气左旋化生己土,即为脾气,脾主升清;浊气右转化生戊土,即为胃气,胃主降浊。中气一虚,脾胃之气生化乏源,升清降浊之力缺乏,清浊相干于肠腑而出现二便异常。故治疗可用补中益气汤,以恢复中气的运行及其升清降浊的功能。

5〕?眼科奇书?〔系清代渝州李氏家传秘本〕,此书又称?眼科宜书?,书中认为目所患之疾乃至恢复,与中焦联络亲密,治疗因为脾气虚弱、精营物质不能上承而引起的内障,以补中益气汤加味为主,补益中气以升清降浊。

6〕其他各家

郑全望?瘴疟指南?中治疗瘴后痢疾,元气下陷之病患。王清源?医方简义?以补中益气汤治痢后气虚,下陷肛脱,并治气淋劳淋。如气实者,减黄芪钱半,加青皮〔一钱〕木香〔八分〕。洪缉庵?虚损启微卷下补中益气汤〔东垣〕?用治劳倦伤脾,中气缺乏,清阳不升,外感不解,体倦食少,寒热症痢,气虚不能摄血等症。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拟升陷汤升提中气指出:"因中气下陷,泄泻日久,或转致大气下陷者,可仿补中益气汤之意,于拙拟升陷汤中,去白术加知母数钱。";

5医案

张某,男,1周半,2022年7月8号就诊。主诉:发热1天。既往史:咳嗽1月。四诊:身热,不欲饮水,舌淡红苔薄白,脉数按之无力。老师诊断为发热病,气虚发热证。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黄芪10g,炙甘草6g,升麻3g,柴胡3g,炒白术5g,当归5g,蜜紫苑6g,西洋参3g,荷叶6g,石斛4g;颗粒剂4剂,2剂/日,温开水冲服。

2022年7月10号二诊:4剂服尽,昨日发热到40摄氏度,舌淡红苔薄白,脉无力,上方继续服用。颗粒剂6剂,2剂/日,分2次,温开水冲服。两天后随访,身热已退。

本例患者主诉,四诊寥寥数言,看似让医者不知所云,然发热及诸病不外虚实,故临证应首分虚实。但临床医家多以是否存在乏力倦怠、自汗畏风作为评判标准,实属不妥。症乃病机之外象,而脉乃体内气血变化之明照,本患者虽发热,但脉数按之无力,那么知虚证,且患者不欲饮水,知非实热津灼所致,乃清阳不升,津不上承是也,其次当辨内伤气虚发热还是外感虚人发热。本例患者无恶寒、头痛等表证,其关键在脉。故辨为发热病,气虚发热证,二诊脉未变,固守方以治之。患者咳嗽,不欲饮水,当为土不生金,津不上承,影响肺系,正如?内经?所言:"五脏皆可令人咳,非独肺也。";故酌加西洋参补气养阴,石斛益气生津,荷叶升阳清热,以成相辅相成之功。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