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i)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TOC\o"1-5"\h\z太丘舍去()则是无信()及事讫()先期一日()(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计日告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屈伸呼吸静以修身/以刀劈狼首(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4)文段理解。甲与乙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乙文侧重叙述。【答案】(1)舍弃,丢下;不讲信用;等到;约定的日期(2)D(3)听说使君你要来,我们很高兴,所以出来迎接你。(4)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解析】【想】(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舍”:丢下。“期”:约定的日期。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无信”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不讲信用,没有信用”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句意)是作答的关键。(2)A.前者表转折,后者表承接。B.前者代词,后者语气助词。C.前者“好像",后者"你”。D.都是介词“用"之意。注意“静以"为宾语前置。故选Do(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可译为“您”。“故”:所以。“奉迎”:迎接。(4)乙文选取的正面例子可概括为“郭伋守信”,甲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侧重于描写,如“尊君在不”“待君久不至,已去”“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等句,都为语言描写或对话描写。故答案为:⑴舍弃,丢下;不讲信用;等到;约定的日期;⑵D;⑶听说使君你要来,我们很高兴,所以出来迎接你;⑷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⑵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这类词;⑶翻译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⑷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解答即可。【附参考译文】(一)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二)译文: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到达西河美稷,有数百名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停留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远道而来?”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来这里欢迎。”郭伋向他们表示感谢。事情办完后,孩子们又将他送出城,并问“使君什么时候再回来”。郭伋告诉了部下官吏,算好了日子告诉他们。巡视后返回,比预计日期提前了一天,郭伋不想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了约定日期才进城。他就是这样做人的。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下面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词义不相同的一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以为己任不知为不知/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温故而知新/故善学者假人之长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简答。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答案】(1)A(2)C(3)通“悦”,愉快;生气,发怒,恼怒;却;有害;凭什么(4)①温习旧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②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5)择善而从;温故知新;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分析】(1)B女通"汝”C.知:通"智”D.说通"悦”。(2)A项:自己。B项:了解,知道。C项:旧知识;所以。D项:反省。(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说、女”的通假。此题考注意①句中"故”"为”的意思,②句中"罔”"殆”的意思。(5)题目要求写出四个出自《V论语〉十则》的成语,从不亦乐乎;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死而后已;任重道远这些成语中任意写出四个就可以了。故答案为:⑴A;⑵C;⑶通"悦”,愉快;生气,发怒,恼怒;却;有害;凭什么;⑷①温习旧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②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⑸择善而从;温故知新;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指出句中通假字以及所通的字,并进行解释;⑵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⑶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⑷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⑸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下面句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君与家君期日中/吾日三省吾身公大笑乐/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翻译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咏雪》中“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人。谢太傅“欣然、大笑乐",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的轻松和谐。陈太丘指责友人“日中不至”,可见他是办事讲诚信、正直不阿的人。友人由"怒"到"惭”,是因为他认识到自己的无信与无礼。【答案】(1)D(2)①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侄儿侄女讲解谈论文章的义理。②真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3)C【解析】【分析】(1)A项,太阳/每天;B项,通"悦",高兴的样子/喜欢,爱好;C项,当时/按时;D项,信用/信用。故选D。(2)①儿女:子侄辈。句意: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侄儿侄女讲解谈论文章的义理。②非:不是;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而,是连接动词“委”和“去”,表承接的连词;委,丢下,舍弃。句意:真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3)C项,元方指责友人“日中不至”,可见他是办事讲诚信、正直不阿的人。故选Co故答案为:⑴D;⑵①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侄儿侄女讲解谈论文章的义理。②真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⑶C【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⑶本题考查的是问题的探究能力。考生要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附参考译文】(一)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太丘舍去日中不至下车引之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作者是蒲松龄。本文记述了七岁的元方据理责备父友“无信、无礼",而后友人下车引之,说明友人非常热情、平易近人。“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友人过中不至说明了友人不守信用,太丘舍去说明了陈太丘不重视友谊、只在乎自己的时间观念。【答案】(1)舍弃、抛弃;正午时分;牵、拉(2)①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太丘便舍弃他先走了。他走了之后他的朋友才赶到。②中午了你没到达,就是没有信用,当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数礼貌。(3)C【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引”:牵、拉。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舍”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舍弃、抛弃”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去”:离开。“乃”:才。“日中”:正午时分。“对”对着。C说法正确。A《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主编的志人笔记小说集。B友人下车引之,说明想博得元方的好感,表示歉意,请求原谅。D“太丘舍去说明了陈太丘不重视友谊、只在乎自己的时间观念”错。“太丘舍去”是因为与友人有约在前,但友人已经失约,怕等不到他,不得不“舍去”。故答案为:⑴舍弃、抛弃;正午时分;牵、拉;⑵①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太丘便舍弃他先走了。他走了之后他的朋友才赶到;②中午了你没到达,就是没有信用,当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数礼貌⑶C。【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⑵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⑶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做出选择。【附参考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5.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1)甲文选自蒲松龄的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字,志异是(2)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缀行甚远方欲行就枕将寐伪睡以俟(3)下列选项中断句不正确的项是()—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子野心,信不诬哉!(5)“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请写出一个与此句意思相似的成语。(6)阅读【甲】、【乙】两文你体会到狼的本性是什么?请概括回答。(7)阅读【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答案】(1)记述奇异的事情(2)连接,紧跟;刚;睡觉;等待(3)D(4)①屠户非常为难,害怕前后遭受他们的攻击。②狼崽子本性凶残,确实不是捏造啊!(5)阳奉阴违。(6)狡猾,贪婪,凶残。(7)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面对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人不能太贪婪。【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与《聊斋志异》有关的文学常识。《聊斋志异》中的“志异”意思是记述奇异的事情。(2)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缀”:紧跟。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寐”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睡觉”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3)D断句不正确。改为: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谓语部分与宾语部分划开。(4)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窘”:困窘,为难。“敌”:攻击。“信”:确实。“诬”:瞎说,捏造。(5)“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所以与此句意思相似的成语应该是“阳奉阴违”。(6)可分析“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等句,即可归纳出狼有狡猾、贪婪、凶残的本性。(7)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甲文,理解全文,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如: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类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对待像狼一样的黑暗势力,不能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故答案为:⑴记述奇异的事情⑵连接,紧跟;刚;睡觉;等待⑶D⑷①屠户非常为难,害怕前后遭受他们的攻击。②狼崽子本性凶残,确实不是捏造啊!⑸阳奉阴违。⑹狡猾,贪婪,凶残。⑺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面对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人不能太贪婪。【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理解掌握能力,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⑵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语法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掌握。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现代语法特点进行断句,注意题干的限制要求。⑷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⑸本题考查考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成语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语句,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平时对成语的积累进行作答。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事物形象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文意,结合重点语句进行概括。⑺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阅读感悟,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意,选取好角度,留心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作答。【附参考译文】【甲】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乙】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醒,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那个人)就杀(狼)取它们的皮。(他)就说:“狼子野心,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野心罢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止有剩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驱:一狼洞其中洞:屠自后断其股股:(2)用现代汉语翻译言语中画线的句子。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3)理解填空。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遇狼)(御狼)一—”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②文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答案】(1)通“只”(或:只;仅);追赶;打洞;大腿(2)①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②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3)惧狼;杀狼;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解析】【分析】(1)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洞”:打洞。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去”:离开。“犬”:像狗似的。“盖”:原来。还有“其一犬坐于前”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的翻译。(3)①文言文情节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要依照题干所示情节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如可分别概括为“惧狼"和"杀狼"。②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文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可提取“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作为答案。故答案为:⑴通“只"(或:只;仅);追赶;打洞;大腿;⑵①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②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⑶惧狼;杀狼;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⑵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⑶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衔接的判断能力,要注意理清内在的逻辑关系。【附参考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7.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狼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①,奔入伏焉②。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③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shD④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聊斋志异》)【注】①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②伏焉:躲藏在那里。③顾:然而,可是。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去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1)解释划线词。惟有小刀不盈寸股直不能屈(2)翻译句子。非屠,乌能作此谋也!(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答案】(1)满;大腿(2)(如果)不是屠户,怎么能有这样的办法呢?(3)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解析】【分析】(1)“盈”,一词多义,有“多余”“增加”“骄傲,自满”“满”“充满”等意,这里的意思是“满”;“股”,古今异义,今义为量词,古义为“大腿”。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2)此句中重点的词有:非,不是;乌,怎么;谋,办法。(3)首先要理解文章主旨,然后联系实际来谈启示。“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非屠,乌能作此谋也”等句子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启示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故答案为:⑴满;大腿;⑵(如果)不是屠户,怎么能有这样的办法呢?⑶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⑵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⑶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结合关键语句即可做出回答。【附参考译文】有一个屠户,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草棚,他就跑进去趴在里面。凶恶的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于是屠户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但是没有想到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屠户)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绑起来。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嘴也无法闭上。屠户就把它背回去了。(如果)不是屠户,谁有这个办法呢?8.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世说新语•言语》(乙)偷本非礼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②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因:于是;就。②托寐(mei):假装睡着了。③会:钟会。钟毓、钟会是兄弟。(1)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2)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与儿女讲论文义陈太丘与友期行白雪纷纷何所似既而问毓何以拜撒盐空中差可拟可以为师矣且托寐以观之不义而富且贵(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4)言语动作往往传达的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一起偷服药酒,钟毓、钟会两兄弟的表现却有所不同,说明他们的性格特点亦有异。你更喜欢哪个呢,为什么?【答案】(1)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2)D(3)①谢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②(父亲)又问钟会为什么不拜,钟会说:“偷窃本来就是非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4)示例:喜欢钟毓,因为他比较忠实,拘礼守节,即使是偷也还念念不忘礼节。喜欢钟会,因为他更机灵善于变通,既然偷已经是大“非礼”了,还讲究什么拜的小礼节呢?【解析】【分析】(1)这句话的大意是:钟毓兄弟小时候,在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药酒喝。故停顿是: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2)A.两个"与”:同、和。B.两个"何”:什么。C.两个"可”:可以。D.第一个"且”:暂且;第二个“且”:与。故选D。(3)第一句重难点词语有:欣然,高兴的样子。第二句重难点词语有:何以,为什么;本,本来。(4)题干“言语动作往往传达的是人物的性格特点”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答题思路。乙文在塑造钟毓、钟会两兄弟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从钟毓的回答“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可以看出他比较拘礼守节,即使是做坏事也没忘记礼节;从钟会的回答“偷本非礼,所以不拜”来看,他更加机灵,随机应变。故答案为:⑴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⑵D⑶示例:喜欢钟毓,因为他比较忠实,拘礼守节,即使是偷也还念念不忘礼节。喜欢钟会,因为他更机灵善于变通,既然偷已经是大“非礼”了,还讲究什么拜的小礼节呢?⑷示例:喜欢钟毓,因为他比较忠实,拘礼守节,即使是偷也还念念不忘礼节。喜欢钟会,因为他更机灵善于变通,既然偷已经是大“非礼”了,还讲究什么拜的小礼节呢?【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理解句意,结合句意进行断句。⑵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比较。⑶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⑷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意,注意对文中关键语句的理解和分析。【参考译文】甲文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文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在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药酒喝。他们的父亲刚巧醒来,暂且故意装睡,想看看他们怎么做。钟毓行礼后才喝酒,钟会只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回答说:“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父亲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行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9.以下是一位同学的文言文专题复习活页本,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类型P词句解释通假字其人字热丈喜伍杞人忧天》)-词多义(<竇子4$»词类活用好老霜不撕乐之盘■论诰〉十二*)0古今异义■代陈太丘与友期册)【答案】舍:放下心,释然。意:意志。乐:以为乐。去:离开。【解析】【分析】其人舍然大喜:于是那人释然而开心。舍,同"释”,解除、消除。意与日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意”是一词多义:意志;意趣;料想。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乐"是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以……为乐。太丘舍去:太丘放弃离开。"去"是古今异义,古义是离开,今义是到某地。故答案为:舍:放下心,释然。意:意志。乐:以为乐。去:离开。【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宋有狙①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②,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狙之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③之曰:“与若芧④,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节选自《列子》)【注释】①狙:猕猴。②家口:家中口粮。③诳:欺骗。④芧:xu,橡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择其善者而从之朝三而暮四,足乎/不足挂齿与若芧/若隐若现俄而匮焉/俄而雪骤请用三条7"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朝四而暮三”,每天吃的橡果总数其实不变,为什么“众狙皆伏而喜"?这表现了狙的什么特性?【答案】(1)D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因为猴子不识数,以为多得了,所以很高兴。由此可见它们只图眼前利益,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本质。【解析】【分析】(1)A.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B.足够;值得。C.你们;好像。D.不久;不久。故选Do(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技巧:句子成分;分句;关联词;虚词。爱狙(他很喜欢猴子)/养之成群(养的猴子成群)/能解狙之意(他能懂得猴子们的心意)/狙亦得公之心(猴子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3)结合"先诳之"可知,这位老人是想骗这些猴子,而最后成功了,可以猜测猴子应该是不识数的,以为自己多得了,所以高兴。结合题干问题"表明了什么特性”可知,是要从猴子们的行为分析出其人性上的特点,猴子们听到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就愤怒,听到早晨四颗,晚上三颗就高兴满足了,由此可见它们只图眼前利益,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本质故答案为:⑴D⑵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⑶因为猴子不识数,以为多得了,所以很高兴。由此可见它们只图眼前利益,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本质。【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结合语句的内容来划分即可。划分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参考译文】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很喜欢猴子,养的猴子成群,他能懂得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猴子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猴子们的食物,但又怕猴子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猴子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猴子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猴子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11.对比阅读(古文阅读)(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家中来营①者,多称尔②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③,此君子也。余服官④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⑤。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营:军营。②尔:你。③处约:处在困顿之中。④服官:为官。⑤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不要丢掉从我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一贯相传的家风。(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①淫慢则不能励精()②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2)翻译下面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3)阅读(甲)文,谈一谈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悟对后辈的谆谆告诫。(乙)文中曾国藩认为年轻人要有所作为,应该做到哪些方面?【答案】(1)淫:放纵;望:希望,盼望(2)①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②由俭朴到奢侈容易,由奢侈到俭朴难。(从节俭走向奢侈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却很难)(3)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品德,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或者: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4)勤奋、节俭、能吃苦(或刻苦、吃苦耐劳)【解析】【分析】(1)①句意: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淫:放纵。②句意:望:希望,盼望。(2)此题要注意: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致,达到。俭:俭朴。(3)本文短小精悍,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因此,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来看,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4)结合乙文中“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可知,曾国藩认为年轻人要有所作为,应该做到“勤奋、节俭、能吃苦”。故答案为:⑴①淫:放纵;②望:希望,盼望⑵①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②由俭朴到奢侈容易,由奢侈到俭朴难。(从节俭走向奢侈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却很难)⑶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品德,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或者: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⑷勤奋、节俭、能吃苦(或刻苦、吃苦耐劳)【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⑵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⑶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可知。⑷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附参考译文】甲: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家中的人来军营的,大多说你举止大方,我感到些许安慰。普通人大多希望子孙们能当大官,但我不愿(自己的子孙)当大官,只求你们能成为读书而明白事理的君子。勤俭自持,习惯劳苦,既能身处安乐之中,又可身处俭省之中,这就是君子。我做官二十年,从来不敢沾染半点官僚习气,饮食起居,还是遵循简朴的家风,可以非常节俭,也可以略微丰裕,而过分的丰裕我就不敢享用了。凡是官宦人家,从节俭走向奢侈很容易,而从奢侈转到节俭却相当难。你的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你读书不可以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掉从我高祖、曾祖、祖父、和我父亲一贯相传的家风。1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狄青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节选自《渑水燕谈录》)(注)狄武襄公青:即狄青,北宋名将。(1)在《古汉语词典》中“频”有以下几个义项,“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中的“频”的意思是()危急多次,连续并列同“颦”,皱眉(2)从选出文看,狄青能够被天下称贤,是因为:。【答案】(1)B(2)狄青作战骁勇(频立战功);博古通今(通究古今);辅佐朝政【解析】【分析】(1)结合语境理解,“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意思是: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多次建立战功。所以“频”的意思是多次。故选B。(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文中对狄青的叙述“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可概括作答。故答案为:(1)B⑵狄青作战骁勇(频立战功);博古通今(通究古今);辅佐朝政【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和辨析。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意,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概括。【参考译文】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多次建立战功。(他)经常披散着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的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传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王恭从会稽还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⑨。”(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王恭:东晋重臣。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③王大:王恭的族叔。④簟(d怕n):竹席子。东:会稽在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领:量词,相当于"条”。⑦荐:草垫。⑧丈人:古代对长辈或老人的敬称。⑨长物:多余的东西。(1)解释文中划线词。因语恭故求耳(2)"可以一领及我"有以下翻译,哪一项是正确的?()可以把一条跟我的相比吗?可以把一条送给我吗?可以让我拿一条吗?可以让我欣赏一下吗?(3)从王恭对王大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答案】(1)告诉、对……说;所以,因此(2)B(3)节俭【解析】【分析】(1)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艺术学院《时尚影视化装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共同赡养孩子协议书模板
- 香港海关保密协议书范文范本
- 2024年多层小区出租合同范本
- 2024年大型钢企销售合同范本
- 吉林师范大学《微控制器导论》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供应链管理》教案 张静芳 第3章 供应链网络构建;第4章 供应链协调管理
- 农村买卖房屋的契约协议书范文
- 吉林师范大学《曲式与作品分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海岛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针刺伤标准预防
- 团播主持人协议
- 跨国企业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
- 国际航空运费计算
- 《静载试验讨论》课件
- 《光伏屋顶系统简介》课件
- 村里建群管理制度
- 消防车事故培训课件模板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究5300字】
- 2024年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