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概述_第1页
演示文稿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概述_第2页
演示文稿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概述_第3页
演示文稿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概述_第4页
演示文稿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示文稿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概述第一页,共四十五页。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概述第二页,共四十五页。(一)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涵义是通过感官或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的学前儿童行为及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资料的方法。行为观察的途径是什么?观察对象是什么?是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控制的专业观察收集多方面的客观资料,观察过程中有严格的观察记录第三页,共四十五页。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适用性(1)适用于描述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状态或正在进行着的某些过程(2)适用于获取第一手资料或对研究对象进行纵向跟踪研究。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具体内容

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行为、与同伴或成人的互动行为、语言阅读、认知行为、游戏行为、使用工具的行为等等。第四页,共四十五页。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优点(1)可以弥补学前儿童理解能力和反应方式等的局限,能观测到许多用其他方法无法测量的行为。(2)不受儿童合作态度的影响。不是“最高水平”,而是典型行为或常态现象。(3)与成人和较大年龄的儿童比较,学前儿童比较自然、天真,更少受观察过程的影响。第五页,共四十五页。1、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学前儿童观察的优点决定)观察能使教师以儿童的视角来理解和了解儿童,以开放的心态、宽容的情怀对待儿童,尊重儿童与信任儿童,以儿童为中心,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成长与发展。

看一看孩子表现了什么;听一听孩子在说什么;猜一猜孩子在想什么,尽可能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灵感知世界,用孩子的语言表达世界。由此孩子会帮助你加深对这个世界的重新理解与再认识,也包含对自己的重新理解与再认识。(二)价值与功能第六页,共四十五页。2、使幼儿园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P25

通过观察后的反思与调整,教师可以提供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与学习所需要的材料(环境),生成或设计出符合幼儿需要的活动,保证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幼儿教育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另外,还可以为学前教育研究提供丰富、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为深入后续的学前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第七页,共四十五页。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对幼儿、自身以及、材料与环境等的不断观察与思考,在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增强的同时,能逐渐更新自己的儿童观、教师观、活动观、课程观等,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反思将教师分类。

观察儿童需具备的两方面知识:

(1)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知识(2)观察方法的基本知识第八页,共四十五页。(三)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必要性1、指向幼儿层面

可以了解儿童身体发育、动作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可以发现幼儿的经验、兴趣、需要、动机、气质类型、性格以及幼儿在群体中的不同身份和在交往中所处的位置等。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发现幼儿是如何学习的。2、指向教师层面

可以理解自己的教育行为,省察教育行为背后的观念。例如课程观、活动观、儿童观、教育观念等等。可以体验自己的情感与感受自己的态度,即自己对待幼儿、对自己、对同事、对教学内容、对环境等的情感与态度等。第九页,共四十五页。3、指向材料与环境层面

可以理解自己的教育行为,省察教育行为背后的观念。例如课程观、活动观、儿童观、教育观念等等。可以体验自己的情感与感受自己的态度,即自己对待幼儿、对自己、对同事、对教学内容、对环境等的情感与态度等。

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蒙台梭利第十页,共四十五页。(四)学前儿童行为观察

方法和步骤为什么要对学前儿童进行行为观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第三部分第十条:(一)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二)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然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第十一页,共四十五页。对幼儿园教师来说,观察主要为了:了解幼儿、评价幼儿、检查幼儿的发展状态;筛选出特殊儿童,给予特殊的照顾与关怀。第十二页,共四十五页。我们为什么要观察?——观察的目的因为是接手新班级,要了解孩子的现状?(检核、等级评定法)最近班级中发生了一些小的事件(如告状),想要了解具体情况?(事件)一些孩子出现了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严重性程度如何?(时间取样)开展主题活动中,想要了解班级孩子的一些经验、想法、水平?(轶事、详录)在开展个别化的活动中,投放了材料,想了解这些材料的适合性?(行为检核)想了解个别孩子的特殊情况?(实况详录法)……第十三页,共四十五页。区角活动中对儿童的观察及针对性指导天天,3岁,他在使用纺锤棒学习1-10的点数2006/12/18(轶事记录法)天天拿起一根纺锤棒点数后放入写有数字1的盒子里,又边点数边拿出2根纺锤棒放入写有数字2的盒子里。用同样的方法,他完成了3和4的点数。到5的时候,他先念出盒子上的数字5,可点数出的纺锤棒却不是5根。后面的数字都是如此,不是多了就是少了。第十四页,共四十五页。教师的评价和准备提供的教育天天在点数方面能够掌握4以内的点数,但是在5这个数字的点数上遇到了困难。天天在点数5时,不是多了就是少了,说明他在掌握一对一原则上还比较欠缺。教育策略:给天天提供更多点数的机会,特别强调在较大数字的,如5的点数上。第十五页,共四十五页。

2007/2/9

他在点数完4根纺锤棒并放入相应的盒子里后,又去拿纺锤棒时,却从4开始继续点数5、6、7……(应该从1数到5)。第十六页,共四十五页。教师的评价和准备提供的教育通过观察,发现天天在渡过了一个寒假后,点数时,在掌握一对一原则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尽管还是在点数5时发生错误,但是错误的性质改变了:能够一一点数,但是对基数原则还比较模糊,前面的任务影响到了后面的任务。教育策略:让天天意识到自己在点数时出了什么问题,增加练习的机会。第十七页,共四十五页。2007/2/15

他很快就正确地从1点数到5。这时他发现写有0的盒子内有一根橡皮筋,便拿起一根纺锤棒套上放在盒子内。老师走过去指着盒子上写的0问:“这是几?”他说:“0。”老师又问:“你放了几?”他笑着说:“1。”老师说:“0有吗?”他说:“没有。这有皮筋。”老师把皮筋拿走后,他又继续进行点数一直到9,而且全部数对了。第十八页,共四十五页。教师的评价和准备提供的教育天天在点数能力上已经能够成功数到9。说明天天已经掌握点数所需的一对一原则和基数原则。但是对数字“0”的意义理解还不稳定,会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教育策略:给天天增加挑战其点数能力的机会,通过一些干扰因素,让其真正明白特殊数字“0”、“10”等的意义。第十九页,共四十五页。总结天天在点数能力方面正在逐步发展。掌握了5以上的点数,而且还理解了0的含义。对他这一学习过程的发现便来自教师的观察,同时也使教师对幼儿点数能力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第二十页,共四十五页。我们怎么观察?一、确定观察目的二、制定观察计划三、实施观察方案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五页。一、确定观察目的了解孩子的现状?(午餐?午睡?同伴关系?某个方面的发展水平?)班级吮吸手指的孩子较多,已经进行了教育与指导,想了解这些教育是否有效?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五页。观察的目标观察的对象观察的环境观察取样观察者的角色观察的时间和次数观察的方法和手段观察结果的分析二、制定观察的计划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五页。1、观察的目标观察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和完成什么的表述,是观察的全部意图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五页。目标:了解幼儿的语言能力,以及其如何使用语言作为社会性互动的工具观察步骤:采用小组观察的方式,选择2-3个正在一起玩,而且彼此有相当互动的幼儿。如果观察中途幼儿解散了先完成记录,再另外寻找一组重复相同的步骤。目的是要在幼儿的互动中,观察记录他们的语言行为,此外,还要记录幼儿彼此沟通时使用的特殊语言,尽可能逐字记录,其中也包括幼儿社会性情绪的行为。举例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五页。2、观察对象个人?团体

根据观察目的来决定观察的对象年龄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五页。3、观察的环境在什么地方(场所、情境)进行观察在什么活动中进行观察,有什么样的气氛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自己将在什么地方观察自己与被观察者之间是否有距离这个距离对观察的结果有什么影响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五页。4、观察取样(时间/事件)目的在于收集与观察目的有关的行为主题行为不是很凸现的时间或情境不必作观察

观察学前儿童的游戏行为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五页。5、观察者角色参与观察:带班教师非参与观察:研究需要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五页。时间——每次观察特定的期限什么时候进行观察;观察多少时间;记录行为的持续时间多少;反应时间的多少次数——进行多少次观察观察行为发生的频数6、观察的时间和次数第三十页,共四十五页。7、观察记录的方法手段观察记录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

观察方法记录方法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五页。要获得完整的、全方位的信息,重现观察情境——开放性记录方法纸笔录音录像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五页。观察项目明确、单纯,是事先确定的行为——封闭性观察记录方法

行为类别次数持续时间(秒)备注粗鲁行动跪侵犯他人扰乱别人说话叫嚷噪声转方向做其它事

10+28+5六岁儿童捣乱行为频数观察记录表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五页。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方法

描述的方法取样的方法评定的方法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五页。描述的方法对自然发生的行为和事件的复制,观察者记录所观察到的资料,然后对事实作分类和分析。日记法轶事记录法实况详录法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五页。取样的方法取样的方法是一种使用预设行为类别,观察者用计次或计时的方法来记录行为和事件的方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五页。评定的方法观察者不仅要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还要对行为做出评定或判断。属于哪一个等级是或否行为检核法等级评定法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五页。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方法实况详录法轶事记录法事件取样法时间取样法行为检核法等级评定法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五页。(五)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儿童发展理论1、儿童发展理论的价值(1)为设计观察方案提供依据(2)为理解儿童行为提供理论支持(3)为提出发展适应性策略提供无限可能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五页。2、行为观察中常用的儿童发展理论介绍(1)华生的行为主义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习惯是一系列适应环境而做出的条件反射。强调练习的作用。华生承认观察法的重要作用,他把观察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帮助的观察,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自然的观察。华生认为这种观察也可以了解引起反应的刺激及反应和动作的性质。但由于对许多现象不能加以充分的控制,因而只能是一种比较粗略简便的方法。另一类是借助仪器的观察。他认为全体科学的进步都与实验手段和设备的改进有关。因此,心理学为了研究行为,效法自然科学,就有必要设计精密的仪器有效地控制被试,更加精确地研究行为。这种观察实际上就是通常的实验法。第四十页,共四十五页。(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他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是随着反应发生。有机体必须先作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五页。(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他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强调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因此重视榜样的力量。班杜拉认为,不同的示范形式具有不同的效果,用言语难以传递图像及实际行动所具有的同等量的信息,而且图像和实际行为的示范形式在引起注意方面也比言语描述更为有力。这与我们所说的“身教胜于言教”的原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为教育上解释学习行为的自律问题提供了依据。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五页。(4)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

格塞尔发现,在发展过程中,儿童表现出了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格塞尔提出儿童的“行为周期”——第一周期:2~5岁;第二周期:5~10岁;第三周期:10~16岁,每一周期内都有平衡与不平衡相互交替的同样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