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优质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优质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优质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优质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优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优质课件1必修1第一单元总结复习必修1第一单元总结复习2正面:必修一第一单元一、字音沁园春qìn

万户侯

hóu

挥斥方遒qiú

浪遏飞舟è

分泌mì

百舸gě

峥嵘zhēng

寥廓kuò

漫江màn

谩骂màn

携来xié

漪沦lún彷徨páng

寂寥liáo

惆怅chàng

青荇xìng凄婉wǎn

颓圮pǐ

浮藻zǎo

荆棘jí

长篙gāo

长篙gāo

草蒿hāo

枯槁

gǎo

斑斓lán

笙箫shēng

青苔

tái

漫溯

火钵bō

麦糟zāo

发酵jiào

炖肉dùn

忸怩niǔ

团箕jī

凌侮wǔ

叱骂chì

踟蹰chí

chú

舵手duò

跫音qióng

流岚lán春帷wéi

窗扉fēi

彳亍chì

chù

雾霭ǎi

和蔼ǎi正面:必修一第一单元一、字音3二、字形沁香分泌

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

苍茫沧桑阻遏

碣石心扉雨雪霏霏彷徨

惶然惋惜哀婉颓圮祭祀

杞人忧天彷徨牌坊

朔风追溯斑斓波澜无耻谰言挑衅河畔

碾碎辗转堤堰

揠苗助长偃旗息鼓惆怅稠密丝绸沉淀纸锭

绽放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二、字形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优质课件5三、词义(一)近义词1.寥廓·辽阔寥廓:高远空旷,多形容江天、视野。辽阔:广阔、宽广,多形容河海、原野、田原。

2.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强调高远。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强调宽广。3.意气·义气意气: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①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②有这种气概或感情。4.犹豫彷徨犹豫:拿不定主意。侧重描写心理状态。彷徨:犹豫不决,走来走去,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侧重描写动作的状态。三、词义65.寂静寂寥寂静:没有声音;安静。偏重于客观环境。寂寥:寂静;空旷。偏重于主观感受。6.沉淀积淀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比喻凝聚,积累。前者多用于实际物体的析出状态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多表述一些非物质化的积累到提纯的过程。7.养育抚育

养育:抚养和教育,侧重于提供物质生活条件。

抚育:照料、教育儿童,使其健康地成长,含有精神品格教育的意思。5.寂静寂寥78.熟识熟悉都有知道得清楚的意思。熟识:①侧重于因认识时间久、接触或看见次数多而相熟。②多用于具体的事物。熟悉:①侧重于了解得清楚、详细。②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③有“通过观察掌握情况”的意思,“熟识”没有这个意思。(二)生难词语风华正茂:

风采才华正盛。峥嵘岁月: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峥嵘:不平凡,不寻常。指点江山:

评论国家大事。中流砥柱:

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意气风发:

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中流击楫:

比喻立志奋发图强。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遒,强劲有力。8.熟识熟悉(二)生难词语8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颓圮:坍塌、破败。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迷离恍惚。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斑斓:灿烂多彩。漫溯:不受约束地悠闲地逆水而行。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瓦菲:房上瓦缝里长的野草。典押:典当。凌侮:欺侮、侮辱。漂泊:比喻生活职业不固定,东奔西走。天伦之乐:指家人亲密团聚的乐趣。忸怩不安:指不好意思,心里慌乱。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9四、文常(一)文体常识1、中国诗歌(1)分类:按形式—古体、格律(律诗、绝句、词、曲)、自由诗按内容—叙事、抒情、哲理、史诗(2)特点:形象美、情感美、音乐美2、词——长短句、诗余(1)发展:南朝-晚唐-宋代(2)分类:小令(58)、中调(59-90)、长调(91上)中、长调分上、下阕(片)(3)特点: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牌:规定形式。题目:规定内容(4)风格:豪放(“苏辛”)、婉约(李清照)四、文常10(二)作家作品1、《雨巷》戴望舒:30年代中国“现代象征派”诗人的领袖。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4、新月诗派:代表人物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创作形式上讲究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内容上主张独抒性情,是一唯美主义的诗歌流派。(二)作家作品11反面:必修一诗歌赏析分析1.了解作者背景2.理清结构思路2.概括内容中心鉴赏1.语言2.技巧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写作特色3.形象4思想情感关键词:形容词、动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

排比、对偶\反问、设问\\

反复、对比、通感、双关、用典、列锦表达方式

结构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想像、联想\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以小见大、点面结合\

虚实、正侧、抑扬景物→营造意境氛围→烘托人物情感事物→特征→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人物→特征(性格品质、思想情感)→作者思想情感抒情: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视听触味嗅、远近、俯仰\细节反面:必修一诗歌分1.了解作者背景鉴1.语言关键词:形容词、121、第10节写大堰河一生劳苦之重与死时葬殓之薄,这节运用了不少数词作定语,找出来,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第10节的数词蕴含了诗人对不公正的社会的愤慨与控诉,也有对以大堰河为代表的贫苦农村妇女的深切同情。“四十几年的”“数不尽的”表明大堰河一生凄苦之沉重;“四块钱的”“几尺长方的”“一手把的”这些数词与前文构成强烈对比,表明安葬之简陋。语言鉴赏题1、第10节写大堰河一生劳苦之重与死时葬殓之薄,这节运用了不132、全诗用了哪些表现颜色的词语?说说它们各自的意义。长了青苔的石椅——表现一种荒凉、败落的景象。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显示大堰河家生活的贫穷。红漆雕花的家具、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显示“我”的父

母家里非常富有、豪华。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表现“我”以儿童眼光画画的特点。辉煌的结彩的堂上——显示大堰河梦中“我”的婚礼的隆重。泥黑的温柔的脸颜——表现大堰河作为劳动人民的艰辛。2、全诗用了哪些表现颜色的词语?说说它们各自的意义。长了青苔143、请对“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进行简要赏析。

①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

②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3、请对“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进154、如何解读《再别康桥》中“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几行诗?“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匠心独运,将“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效果。

这几行诗承上一节“寻梦”的奇想,

由梦境回到现实,“放歌”是不可能的,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我”现在只能悄悄地只身离去;别离的笙箫响起来了,夏虫也为“我”的离别而沉默不语。表现出我越来越浓的离情别绪。

4、如何解读《再别康桥》中“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161.为了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1)对比。两个家庭生活的对比,体现社会制度不合理。两家的不同待遇的对比,显示诗人的爱憎。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对比,美丽的梦境和凄惨的死亡对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

(2)反复。如第1节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第3节首尾句反复叹咏“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后面多处地方也都采用了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3)排比。排比既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也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全诗除了第1、2、5、11、13节之外,全使用了这种手法,诗中所形成的巨大的撼动人心的力量,浓烈的抒情气氛,都与这种排比的手法和句式相关。写作技巧鉴赏题1.为了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171.《再别康桥》一诗中的意象各有什么作用?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轻柔的云彩、妩媚美丽的金柳、轻柔婉秀的青荇、梦幻的清潭、斑斓的星辉、沉默的夏虫,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烘托出诗人对康桥美景的无限喜爱、依恋和不舍之情。形象鉴赏题1.《再别康桥》一诗中的意象各有什么作用?诗人告别182.怎样理解《雨巷》中“雨巷”和“丁香”这两个主要意象。

《雨巷》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

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在诗中,它既营造出一种凄清迷茫的意境,还可以“虚化”为一条诗人的“追求之路”,表现了诗人彷徨、迷茫和哀伤的情感。

丁香。丁香往往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在诗中,它既象征了诗人心目中的的姑娘,也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却也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2.怎样理解《雨巷》中“雨巷”和“丁香”这两个主要意象。192、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本词主要用动作描写表现词人形象:

“独立”,显示词人高大鲜明的的形象;

“看”,表现词人高瞻远瞩,具有洞察一切的政治眼光,他对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的赞叹,表现了词人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和对美好前景的无限憧憬;一“怅”一“问”,表明词人对革命前途的深切关注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

“忆”,表现了词人早年的革命气魄和精神。至此,一个勇于以天下为己任、具有非凡气魄的革命者形象便跃然纸上。2、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本词主要用204.第7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为什么每一句都用“她含着笑”开头?这表现了她什么品格?

①突出了大堰河勤劳、淳朴、宽厚、善良、本分的品格,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本节用了六个排比句(或反复),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如此繁重的劳动: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但又始终含着笑,她以自己的双手换取自己和一家人最低的生活需求,她为此感到满足——她对生活的要求就是那么低!

②表现了大堰河在苦中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的心理状态。首尾的反复,表现了大堰河倾其所有,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做的牺牲,体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伟大。4.第7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为什么每211.《雨巷》是一首爱情诗吗?请探究分析

观点一:从字面意思看,这首诗应该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

观点二: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陷入人生苦闷时的彷徨心情,诗中可遇不可求的“姑娘”代表了作者追求又幻灭的理想。思想情感鉴赏题1.《雨巷》是一首爱情诗吗?请探究分析观点一:从字面222.诗歌中诗人说大堰河有“紫色的灵魂”,这寄寓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观点一:紫色是一种痛苦的、压抑的颜色,大堰河的一生尝遍了“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付出超负荷的体力,忍受无边的奴役却依然贫穷;她爱自己的乳儿,但却在梦未醒的时候“含泪的去了”。她的一生是痛苦的,所以“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的灵魂。

观点二:紫色是一种高贵的颜色,大堰河勤劳、无私、慈爱,像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疼爱乳儿,这伟大无私的母爱让诗人情不自禁地歌颂。“紫色的灵魂”就是高贵的灵魂。

观点三: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红色表示大堰河活着时非常热情,像火一样,温暖他人;而蓝色表示她死后非常安详。2.诗歌中诗人说大堰河有“紫色的灵魂”,这寄寓着诗人怎样的感2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优质课件2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优质课件2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第一单元复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第一单元复习26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uò)百舸(gě)慰藉(jiè)强人所难(qiǎng)

B.谤讥(bàng)寥廓(liáo)胆怯(qiè)浪遏飞舟(è)

C.忸怩(nǐ)丰腴(yú)戛然而止(gá)有恃无恐(shì)

D.青荇(xíng)谥号(yì)挟持(xié)怒发冲冠(guān)【参考答案】B

A.“溯”读sù;C.“怩”读ní,“戛”读jiá;D.“荇”读xìng,“谥”读shì。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7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伴侣慷概主宰风华正茂

B.岐视草霉废墟激浊扬清

C.奥丧追朔斑斓鱼翔浅底

D.榆阴摸索星晨天纶之乐【参考答案】A

A.概-慨;B.岐-歧,霉-莓;C.奥-懊,朔-溯;D.晨-辰,纶-伦。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8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①2011年,该镇在镇区南出口购入景观石,对镇区所有路灯实行了吊式花盆美化,提升了小城市建设

。②正是靠忠诚的支撑,这样一部难度颇大的理论专著才最终得以完成;正是因忠诚的

,党的理论创新之树才更加生机盎然。③访问中在被问到写作的目的以及对畅销书的看法时,郭敬明说:“完全为了市场写作、亦步亦趋

读者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红的。”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

C.品味灌注揣摩D.品味贯注揣测【参考答案】

A品位:名词,指物品的质量或作品达到的水平;品味:动词,仔细体会玩味。贯注:精神集中;灌注:浇进、注入。揣摩:反复思考推敲;揣测:猜测。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参考答案29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的一项是()

A.2011年,我们面临好多无奈选择——老人,扶还是不扶?生病,看还是不看?食品,真还是伪劣?良知,有还是沦陷?学校,上还是不上?油价,稳还是暗涨?晒族,福还是祸根?家暴,忍还是抵抗?

B.从广东深圳“孕妇被缝肛门”事件到河南郑州“婴儿胎死腹中”事件,再到广东佛山“婴儿被死亡”事件……等等,一桩桩令人发指的“医方人为悲剧”,不仅拷问着我们的医德医风,更拷问着我们的社会责任。

C.2011年,“动荡”的翅膀轻扇,在中东、北非的土地上刮起一阵“变革”的风暴,让很多人大吃一惊,措手不及。有人质疑谁在此作怪?

D.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新华网原创评论栏目“新华网评”策划推出专题系列评论——《全国部分地市宣传部长文化改革发展评论》,请地市宣传战线上的“一把手”当一次“评论员”。【参考答案】A

B“省略号”与“等等”重复,删掉其一;C“问号”改为“句号”;D《全国部分地市宣传部长文化改革发展评论》书名号改为双引号。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的一项是()【参考答30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有关部门通报,12月12日傍晚,江苏丰县一辆接送小学生的校车在行至首羡镇张后屯村时发生侧翻事故,造成15名小学生死亡,8人受伤,这次事故的根本原因是超载造成的。

B.2011—12赛季,CBA第十一轮,山东黄金男篮终于大比分战胜老牌劲旅八一双鹿队胜利凯旋,结束了尴尬的七连败。

C.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D.伊核问题僵持多年,西方国家怀疑伊朗将铀浓缩技术用于制造核武器,但伊朗予以坚决否认,称核计划只是用于和平用途。【参考答案】D

A“根本原因”与“造成的”赘余;B“胜利”与“凯旋”重复;C语序不当,“两千多年前”应该放在“文物”前面。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参考答案】D31(1)分析“五月榴花照眼明”一句的艺术特点。(4分)答:

侧面描写,从榴花给人的感觉来写榴花,用字生动传神。榴花能照耀人眼,而且使人眼睛一亮,那榴花的鲜艳美丽,就可想而知了。

(2)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谈)(4分)答:

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有才华但不被赏识重用的慨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题张十一旅舍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1)分析“五月榴花照眼明”一句的艺术特点。(4分)阅读下面3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优质课件3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优质课件34必修1第一单元总结复习必修1第一单元总结复习35正面:必修一第一单元一、字音沁园春qìn

万户侯

hóu

挥斥方遒qiú

浪遏飞舟è

分泌mì

百舸gě

峥嵘zhēng

寥廓kuò

漫江màn

谩骂màn

携来xié

漪沦lún彷徨páng

寂寥liáo

惆怅chàng

青荇xìng凄婉wǎn

颓圮pǐ

浮藻zǎo

荆棘jí

长篙gāo

长篙gāo

草蒿hāo

枯槁

gǎo

斑斓lán

笙箫shēng

青苔

tái

漫溯

火钵bō

麦糟zāo

发酵jiào

炖肉dùn

忸怩niǔ

团箕jī

凌侮wǔ

叱骂chì

踟蹰chí

chú

舵手duò

跫音qióng

流岚lán春帷wéi

窗扉fēi

彳亍chì

chù

雾霭ǎi

和蔼ǎi正面:必修一第一单元一、字音36二、字形沁香分泌

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

苍茫沧桑阻遏

碣石心扉雨雪霏霏彷徨

惶然惋惜哀婉颓圮祭祀

杞人忧天彷徨牌坊

朔风追溯斑斓波澜无耻谰言挑衅河畔

碾碎辗转堤堰

揠苗助长偃旗息鼓惆怅稠密丝绸沉淀纸锭

绽放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二、字形37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优质课件38三、词义(一)近义词1.寥廓·辽阔寥廓:高远空旷,多形容江天、视野。辽阔:广阔、宽广,多形容河海、原野、田原。

2.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强调高远。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强调宽广。3.意气·义气意气: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①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②有这种气概或感情。4.犹豫彷徨犹豫:拿不定主意。侧重描写心理状态。彷徨:犹豫不决,走来走去,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侧重描写动作的状态。三、词义395.寂静寂寥寂静:没有声音;安静。偏重于客观环境。寂寥:寂静;空旷。偏重于主观感受。6.沉淀积淀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比喻凝聚,积累。前者多用于实际物体的析出状态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多表述一些非物质化的积累到提纯的过程。7.养育抚育

养育:抚养和教育,侧重于提供物质生活条件。

抚育:照料、教育儿童,使其健康地成长,含有精神品格教育的意思。5.寂静寂寥408.熟识熟悉都有知道得清楚的意思。熟识:①侧重于因认识时间久、接触或看见次数多而相熟。②多用于具体的事物。熟悉:①侧重于了解得清楚、详细。②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③有“通过观察掌握情况”的意思,“熟识”没有这个意思。(二)生难词语风华正茂:

风采才华正盛。峥嵘岁月: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峥嵘:不平凡,不寻常。指点江山:

评论国家大事。中流砥柱:

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意气风发:

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中流击楫:

比喻立志奋发图强。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遒,强劲有力。8.熟识熟悉(二)生难词语41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颓圮:坍塌、破败。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迷离恍惚。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斑斓:灿烂多彩。漫溯:不受约束地悠闲地逆水而行。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瓦菲:房上瓦缝里长的野草。典押:典当。凌侮:欺侮、侮辱。漂泊:比喻生活职业不固定,东奔西走。天伦之乐:指家人亲密团聚的乐趣。忸怩不安:指不好意思,心里慌乱。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42四、文常(一)文体常识1、中国诗歌(1)分类:按形式—古体、格律(律诗、绝句、词、曲)、自由诗按内容—叙事、抒情、哲理、史诗(2)特点:形象美、情感美、音乐美2、词——长短句、诗余(1)发展:南朝-晚唐-宋代(2)分类:小令(58)、中调(59-90)、长调(91上)中、长调分上、下阕(片)(3)特点: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牌:规定形式。题目:规定内容(4)风格:豪放(“苏辛”)、婉约(李清照)四、文常43(二)作家作品1、《雨巷》戴望舒:30年代中国“现代象征派”诗人的领袖。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4、新月诗派:代表人物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创作形式上讲究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内容上主张独抒性情,是一唯美主义的诗歌流派。(二)作家作品44反面:必修一诗歌赏析分析1.了解作者背景2.理清结构思路2.概括内容中心鉴赏1.语言2.技巧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写作特色3.形象4思想情感关键词:形容词、动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

排比、对偶\反问、设问\\

反复、对比、通感、双关、用典、列锦表达方式

结构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想像、联想\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以小见大、点面结合\

虚实、正侧、抑扬景物→营造意境氛围→烘托人物情感事物→特征→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人物→特征(性格品质、思想情感)→作者思想情感抒情: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视听触味嗅、远近、俯仰\细节反面:必修一诗歌分1.了解作者背景鉴1.语言关键词:形容词、451、第10节写大堰河一生劳苦之重与死时葬殓之薄,这节运用了不少数词作定语,找出来,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第10节的数词蕴含了诗人对不公正的社会的愤慨与控诉,也有对以大堰河为代表的贫苦农村妇女的深切同情。“四十几年的”“数不尽的”表明大堰河一生凄苦之沉重;“四块钱的”“几尺长方的”“一手把的”这些数词与前文构成强烈对比,表明安葬之简陋。语言鉴赏题1、第10节写大堰河一生劳苦之重与死时葬殓之薄,这节运用了不462、全诗用了哪些表现颜色的词语?说说它们各自的意义。长了青苔的石椅——表现一种荒凉、败落的景象。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显示大堰河家生活的贫穷。红漆雕花的家具、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显示“我”的父

母家里非常富有、豪华。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表现“我”以儿童眼光画画的特点。辉煌的结彩的堂上——显示大堰河梦中“我”的婚礼的隆重。泥黑的温柔的脸颜——表现大堰河作为劳动人民的艰辛。2、全诗用了哪些表现颜色的词语?说说它们各自的意义。长了青苔473、请对“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进行简要赏析。

①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

②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3、请对“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进484、如何解读《再别康桥》中“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几行诗?“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匠心独运,将“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效果。

这几行诗承上一节“寻梦”的奇想,

由梦境回到现实,“放歌”是不可能的,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我”现在只能悄悄地只身离去;别离的笙箫响起来了,夏虫也为“我”的离别而沉默不语。表现出我越来越浓的离情别绪。

4、如何解读《再别康桥》中“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491.为了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1)对比。两个家庭生活的对比,体现社会制度不合理。两家的不同待遇的对比,显示诗人的爱憎。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对比,美丽的梦境和凄惨的死亡对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

(2)反复。如第1节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第3节首尾句反复叹咏“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后面多处地方也都采用了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3)排比。排比既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也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全诗除了第1、2、5、11、13节之外,全使用了这种手法,诗中所形成的巨大的撼动人心的力量,浓烈的抒情气氛,都与这种排比的手法和句式相关。写作技巧鉴赏题1.为了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501.《再别康桥》一诗中的意象各有什么作用?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轻柔的云彩、妩媚美丽的金柳、轻柔婉秀的青荇、梦幻的清潭、斑斓的星辉、沉默的夏虫,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烘托出诗人对康桥美景的无限喜爱、依恋和不舍之情。形象鉴赏题1.《再别康桥》一诗中的意象各有什么作用?诗人告别512.怎样理解《雨巷》中“雨巷”和“丁香”这两个主要意象。

《雨巷》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

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在诗中,它既营造出一种凄清迷茫的意境,还可以“虚化”为一条诗人的“追求之路”,表现了诗人彷徨、迷茫和哀伤的情感。

丁香。丁香往往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在诗中,它既象征了诗人心目中的的姑娘,也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却也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2.怎样理解《雨巷》中“雨巷”和“丁香”这两个主要意象。522、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本词主要用动作描写表现词人形象:

“独立”,显示词人高大鲜明的的形象;

“看”,表现词人高瞻远瞩,具有洞察一切的政治眼光,他对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的赞叹,表现了词人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和对美好前景的无限憧憬;一“怅”一“问”,表明词人对革命前途的深切关注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

“忆”,表现了词人早年的革命气魄和精神。至此,一个勇于以天下为己任、具有非凡气魄的革命者形象便跃然纸上。2、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本词主要用534.第7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为什么每一句都用“她含着笑”开头?这表现了她什么品格?

①突出了大堰河勤劳、淳朴、宽厚、善良、本分的品格,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本节用了六个排比句(或反复),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如此繁重的劳动: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但又始终含着笑,她以自己的双手换取自己和一家人最低的生活需求,她为此感到满足——她对生活的要求就是那么低!

②表现了大堰河在苦中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的心理状态。首尾的反复,表现了大堰河倾其所有,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做的牺牲,体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伟大。4.第7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为什么每541.《雨巷》是一首爱情诗吗?请探究分析

观点一:从字面意思看,这首诗应该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

观点二: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陷入人生苦闷时的彷徨心情,诗中可遇不可求的“姑娘”代表了作者追求又幻灭的理想。思想情感鉴赏题1.《雨巷》是一首爱情诗吗?请探究分析观点一:从字面552.诗歌中诗人说大堰河有“紫色的灵魂”,这寄寓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观点一:紫色是一种痛苦的、压抑的颜色,大堰河的一生尝遍了“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付出超负荷的体力,忍受无边的奴役却依然贫穷;她爱自己的乳儿,但却在梦未醒的时候“含泪的去了”。她的一生是痛苦的,所以“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的灵魂。

观点二:紫色是一种高贵的颜色,大堰河勤劳、无私、慈爱,像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疼爱乳儿,这伟大无私的母爱让诗人情不自禁地歌颂。“紫色的灵魂”就是高贵的灵魂。

观点三: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红色表示大堰河活着时非常热情,像火一样,温暖他人;而蓝色表示她死后非常安详。2.诗歌中诗人说大堰河有“紫色的灵魂”,这寄寓着诗人怎样的感5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优质课件57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复习优质课件5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第一单元复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第一单元复习59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uò)百舸(gě)慰藉(jiè)强人所难(qiǎng)

B.谤讥(bàng)寥廓(liáo)胆怯(qiè)浪遏飞舟(è)

C.忸怩(nǐ)丰腴(yú)戛然而止(gá)有恃无恐(shì)

D.青荇(xíng)谥号(yì)挟持(xié)怒发冲冠(guān)【参考答案】B

A.“溯”读sù;C.“怩”读ní,“戛”读jiá;D.“荇”读xìng,“谥”读shì。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60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伴侣慷概主宰风华正茂

B.岐视草霉废墟激浊扬清

C.奥丧追朔斑斓鱼翔浅底

D.榆阴摸索星晨天纶之乐【参考答案】A

A.概-慨;B.岐-歧,霉-莓;C.奥-懊,朔-溯;D.晨-辰,纶-伦。2.下列四组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