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01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备课_第1页
历史专题01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备课_第2页
历史专题01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备课_第3页
历史专题01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备课_第4页
历史专题01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时空坐标]内外服制[阶段特征]政治:夏朝,王位世袭制确立。商朝形成内外服制的国家管理结构。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以血缘为纽带,扩大了周王室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和兼并,分封宗法制走向崩溃,各国纷纷改革变法,构建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经济:农业,夏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制确立;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同时小农经济产生。手工业,夏商西周是青铜时代,政府严格管理工商业,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商业,春秋战国商业繁荣,私商群体形成,同时重农抑商政策逐步确立。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科技成就,世界领先;文学艺术,百花竞艳。夏商周时期一、政治夏: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商:①内外服制度②王位继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③统治者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西周:分封制(等级森严)1.背景:2.目的:巩固统治孟子说周公灭五十国《逸周书·世俘解》说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中国通史》说周公杀武庚,灭东方十七国,才实行大封建周灭商,征服广大地区3.内容分封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分封内容: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诸侯义务: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诸侯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等级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主要封国:齐、鲁、燕、卫、宋、晋等《西周分封示意图》分封制的影响是什么?材料: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族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逐渐建立起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起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总体来看,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2019•山东济宁模拟)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这说明西周(

)A.宗法礼乐制度文化的广泛传播B.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C.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2017课标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4.影响(影响必定同目的有相关性)积极:①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家国情怀)③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局限:封国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西周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教材补遗1.封地布局的特点及作用特点:作用:《西周分封示意图》①同姓亲族族占据战略要地,是分封的主体;偏远和贫瘠地区往往都是异姓贵族②同姓异姓封国犬牙交错①拱卫王室,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②对异姓诸侯既可拉拢又可防范。2.

“封建”的概念柳宗元的《封建论》(含义1):通过对分封制的全面、历史的分析,来论证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的历史发展必然性。3.分封制的历史遗存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4.分封制的发展演变溯源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史料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描述的便是早期的分封制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国争霸;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不断发动兼并战争废除秦朝建立后废分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遗存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仅为皇权的一种体现,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宗法制(血缘维系)材料:“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1.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2.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

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王位及各种爵位由嫡长子继承。②大宗和小宗关系: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③周王的地位:周王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土地和财产上的矛盾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稳定4.政治影响: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5.宗法制度的瓦解(1)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室内部的继承之争。二是诸侯国内部,大夫专政,互相兼并;贵族没落,平民崛起。(2)人才的流动方式变化。春秋战国时期,为图强争霸的需要,各诸侯国尚贤思想流行,传统的世卿世禄制被打破,出现许多布衣卿相,如管仲、苏秦、吕不韦等。各国盛行养士之风,用人唯才,打破了宗法血缘限制。(3)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流行,各诸侯国有计划地打压贵族奴隶主,如以定

额的俸禄代替土地分封、分封阶层向编户齐民转变等,都在客观上起到

了瓦解宗法制的作用。概念阐释1.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缘—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2.贵族政治:宗法制通过血缘亲疏,确立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形成世卿世禄制的贵族统治形式。教材补遗1.辩证分析宗法制对后世的社会价值材料一:宗法制家庭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的有力因素。随着一体化结构的强化,封建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强宗法制度。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在结构形态上也和国家社会组织一样由三个子系统组成。——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材料二: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材料一:宗法制家庭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的有力因素。随着一体化结构的强化,封建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强宗法制度。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在结构形态上也和国家社会组织一样由三个子系统组成。——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积极:①维护封建国家稳固统治②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观念)材料二: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消极:①对现代农村的社会基层管理造成了破坏性作用②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观念)家庭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礼乐制(权力认同)=工具(1)概念: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缓解社会矛盾。(2)影响积极影响A.尊崇人文的精神形成;B.崇德尚群的社会美德形成,崇德即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尚群即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社会价值观秉承中和之道,不走极端;D.整体思维形成,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等思想上消极影响形成了尊卑等级观念及任人唯亲、重男轻女等社会陋俗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特点史实①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占卜决策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浓厚的部族色彩“家天下”;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③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分封制下周王对诸侯国控制力有限二、经济1.农业生产工具:木耒骨耜为主生产模式:刀耕火种土地制度:井田制(商周)2.工商业冶铸业: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青铜铸造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作品多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青铜器与商周政治的关系)商业:商代:职业商人和货币已经产生,商业初步发展。

西周:实行“工商食官”,货币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三、文化1.科技夏朝: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2.汉字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3.思想:天命观:敬天保民(西周)“天”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商代夏,周代商,都要获得“天”的认可。为何强大的商失去了“天”的认可?西周吸取商的灭亡教训,使他们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人事的重要性,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就是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才能维持“天命”。因此,天子既要“敬天”,又须“保民”。体现了宗教观的政治化。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政治观:以德配天。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法律主张:明德慎罚春秋战国总特点: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一、政治1.改革:春秋: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战国: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2.转型:①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郡县制)转型,从分裂逐渐走向统一②贵族政治(世卿世禄)向官僚政治(军功爵)转变③封建等级向编户齐民的转变二、经济1.农业生产工具:铁器牛耕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商鞅变法)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耕作技术:垄作法生产模式:精耕细作土地兼并和租佃经营耕作方式:个体农耕(小农经济)产生产生原因:表现: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特点: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②稳定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给自足。③封闭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④脆弱性:小农经济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⑤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⑥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

心理状态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影响(经济是基础,要多角度分析)①政治上:②经济政策上:③科技文化:④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小农经济是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形成的根源,而中央集权制度又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及脆弱性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科技发展。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阻碍了古代中国科技的突破;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影响因素(材料题的运用)有利因素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曲辕犁②农民自身生产积极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③封建政府的扶植(统治前期):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不利因素①自耕农的脆弱性,难以抗御天灾人祸②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③封建政府(统治中后期)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教材补遗古代可以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的原因①农业在古代的立国之本,关乎百姓生计和政局稳定(2019•全国Ⅱ卷•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②中央集权的国家组织能力强大铁产生影响的方式是大家所熟悉的。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③铁制生产工具普及④水利兴修经验的积累和技术创新秦汉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利兴修经验的积累以及生产工具的进一步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也越来越多,如汉代漕渠、白渠,特别是龙首渠及由此技术衍化而来的坎儿井技术,对西北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的发展贡献极大。——《古代农业水利工程兴修的影响因素》经营形态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及流向流通方式地位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和供皇室、贵族消费的日用品不投放市场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私(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投放市场明中叶以后在一些部门占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业的一种副业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产品投放市场稳定了小农经济,在近代破产2.手工业成就:春秋晚期出现人工冶炼的铁器,战国中期后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可以识别出类型,并知道其主要内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同材料相结合,运用答题术语)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②手工业技术先进③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④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⑤与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考工记》关于制作合金成分的叙述如下图,《考工记》的这一记载能够说明春秋时期

A.青铜铸造技术的先进 B.铁器产品多样化C.手工业生产规模庞大 D.冶铁技术水平高超古代手工业工艺隐含的中国“工匠精神”3.商业发展情况: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商业政策:重农抑商(商鞅在秦国首倡)(2014•天津文综,12,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的统治三、文化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背景经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提供物质基础政治:诸侯争霸,竞相招揽人才阶级:“士”阶层的兴起文化: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兴起;宽松的文化环境先秦诸子思想学派人物思想主张影响儒家孔子(1):核心是“仁”和“礼”(2)政治: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3)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4)整编文献:《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学,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孟子(1)政治:①“仁政”;②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2)伦理:主张“性本善”《孟子》成为经典,他被尊为“亚圣”荀子(1)政治:①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②“君舟民水”(2)天命观: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提出“制天命而用之”(3)伦理:提出“人之性恶”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道家老子(1)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2)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3)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辩证)开创道家学派庄子提出“齐物”“逍遥”;认为天与人“不相胜”道家思想得到发展法家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西汉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当时为显学,战国后衰落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大变革。它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等等。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也是改革开放的武器“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春秋战国时期空前的战乱动荡和社会变革为各个阶层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阐释自己的学说提供了空前的历史舞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著书立说,相互论辩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诸子的理论虽然各成一家,但在其学说的立足点及关注对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