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_第1页
贵州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_第2页
贵州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_第3页
贵州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_第4页
贵州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贵州版本小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综合学习实践学习教学设计全册2017年贵州版本小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综合学习实践学习教学设计全册47/47芆PAGE47莅螆羃莆蒈莁蚇蚂肇肄螂艿螂芁肈袃薅薆螅袈袂膂葿肄芇袄薄蒇羂膂袀肁蚄蒆节肆肂2017年贵州版本小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综合学习实践学习教学设计全册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

科目:综合实践

班级:四(1)班

教师:杨金香1第1课时

授课内容家庭用水检查

经过本次活动,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学生节约用水授课目的的好习惯。

授课重点理解水的重要

授课难点节约用水

授课过程

2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水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大

家想不想认识现阶段水资源的现状吗?”

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的主题是“节约用水”。

2.师:我们围绕“节约用水”提出了好多想研究的问题,经过谈论整

合,最后确定了主题:家庭用水情况检查

现在看哪个小组愿意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把你们活动的过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快乐与收获,哪个小组先来呢?

二、报告交流

家庭用水情况检查

1.组长:我们是第一小组,在此次活动中,我们重点检查家庭用水情

况。

2.先期检查回顾。

3.结合图表,总结家庭用水多少的原因。

4.指导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谈论。

第2课时

授课内容家庭用水检查

经过本次活动,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学生节约用水授课目的的好习惯。

授课重点理解水的重要

授课难点节约用水3

授课过程

一、提出家庭节水计划:

1.应该合理运用水资源。

2.不浪费水资源。

3.不污染水资源。

二、谈论:如何节约用水

1.我国是12亿人口的大国,每人每天要饮用5千克左右的水,大家不

妨计算一下,全国人民每天需要耗资多少吨水?

回答:全国每天饮用耗资掉600万亿吨水。

2.若是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那全国每年可节约多少水呢?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制止浪费,不污染水源,保

护水资源。有谁可以出出金点子?

三、课堂延伸、总结

1.师:同学们,水是人类最难得的财富,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如何节约

用水,将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永远主题。关于这个主题,你还有哪些新

设想?(生谈论后回答。)

2.教师:一个个金点子代表了同学们对水资源的珍惜之情,也从中明确

节水要旨: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第3课时

授课内容认识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1.让学生们认识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认识保护水授课目的资源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都来节约、保护水资源。

2.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授课重点引导学生都来节约、保护水资源。

授课难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4

授课过程

一、水资源现状

1.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重时辰。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加,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凑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

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稀缺意识已火烧眉毛,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

节约每一滴水。

2.地球上的水诚然看上去好多,可是在现在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

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其实不多。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亿立方公里水资

源总量中,其中%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而大陆上所

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

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顶峰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

地球上实质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若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地

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

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分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二、谈论

三、总结

第4课时

授课内容认识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1.让学生们认识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认识保护水授课目的资源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都来节约、保护水资源。

2.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授课重点引导学生都来节约、保护水资源。

5

授课难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授课过程

一、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万亿m3,除经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经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万亿m3,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为2200m3,人均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数的1/4,居世界第121位,被列为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80年到1999年,我国社会经济总用水量增加了约四分之一,从4437亿立方米增加到559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70%,工业用水占20%,生活用水

占10.1%。

二、我国水资源总量为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万亿立方米,

地下水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变换、互为补给,扣除

两者重复计算量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

万亿立方米。依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

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

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我国目前有

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三、学生谈论,老师总结。

第5课时

授课内容活动总结交流、成就显现

学生学会了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加强环境教育,培养授课目的个人优秀节水习惯。

6

授课重点学会了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

授课难点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个人优秀节水习惯。

授课过程

一、显现方式:

1.举行“节约用水”的手抄报比赛。

2.在各处惹眼地方贴“节约用水”的口号。

3.指导学生写好节约用水建议书。

4.让节水建议传遍校园。

二、教师总结

第6课时

授课内容活动总结交流、成就显现

7

学生学会了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加强环境教育,培养授课目的个人优秀节水习惯。

授课重点学会了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

授课难点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个人优秀节水习惯。

授课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的收获与领悟

(一)学生的收获

1.学生学会了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如重复用水、循环用水、生活污水

的再生回用。

2.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个人优秀节水习惯。

(二)学生的领悟:

1.从自己做起,加强节水意识,改进我国的水资源环境。

2.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它其实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停,若是我们再继

续破坏它,那么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三、教师总结

第7课时

8

授课内容陋习检查

授课目的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检查,发现身边的陋习。

授课重点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检查,发现身边的陋习。

授课难点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汇总,归类。

授课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的身边,你经常会看到那些不文明的现象?学生谈论二、授课新课

经过课前观察,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答案:

1.乱扔垃圾.高空抛物.

2.随地吐痰.

3.说脏话粗话.

4.车辆乱停.放.

5.乱穿马路.

6.乱晾晒衣服.

7.破坏绿化。

8、说粗话、脏话

9、浪费水电、粮食

三、小结

是啊!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这些问题经常会给别人的

生活带来不便。

第8课时

9

授课内容陋习检查

授课目的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检查,发现身边的陋习。

授课重点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检查,发现身边的陋习。

授课难点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汇总,归类。

授课过程

一、导入

二、将全班同学在公共场所检查到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汇总,归类。

1.公共场所名称。

2.检查时间。

3.检查组组长。

4.检查组成员。

5.观察记录

三、小组填表。

四、全班交流。

五、教师总结。

10

第9课时

授课内容陋习检查

授课目的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检查,发现身边的陋习。

授课重点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检查,发现身边的陋习。

授课难点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汇总,归类。

授课过程

11

一、设计问卷检查

()1.说脏话,对别人不善,出口成脏,行为莽撞;

()2.乱给别人起绰号,不懂得敬爱别人

()3.会合、升旗、出操、楼道、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华

()4.上课睡觉、低声私语、吃东西;听音乐、看小说;

()5.在同学背后说坏话,离间同学之间的关系()6.在课桌、墙壁等公共场所乱涂、乱刻、踩足迹

()7.卫生习惯差,在校园内边走边吃,乱抛乱扔,随地吐痰、吐口

香糖()8.在宿舍打闹、玩手机,乱串宿舍,影响其他同学正常休息;()9.自习时在教室聊天、吃东西,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

()10.破坏公物、破坏公共设施,如破坏文化宣传栏、宣传口号、门窗,破坏取

二、除上述所列的不文明行为外,在你眼中最恼恨的不文明行为还有哪些呢?请分条列出。

1.—————————2.———————

第10课时

授课内容创办文明环境

1.知道文明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创办和保护。

2.感觉文明的环境是大家共同的需要。授课目的

3.可以差异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并可以保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授课重点差异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

12

授课难点可认为保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授课过程

一、感觉文明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分别到两座城市去旅游一下,请同学们

仔细观看。你们喜欢哪一座城市?为什么?

二、弘扬文明

1.小组交流自己身边的文明事情。

2.与全班同学分享身边的文明事情。

三.说说这些不文明行为形成的原因

1.小组谈论

2.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

第11课时

授课内容创办文明环境

1.知道文明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创办和保护。

2.感觉文明的环境是大家共同的需要。授课目的

3.可以差异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并可以保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3

授课重点差异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

授课难点可认为保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授课过程

一、创办文明环境

二、为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改变人们的不文明习惯,策划“不文明

行为劝阻活动”。

1.我们的策划

小组谈论,做出拥有本组特色的策划方案。

2.将策划付诸实践,看看社会反响。

三、教师总结。

第12课时

授课内容显现与交流

授课目的理解“公共场所”的含义

14

授课重点差异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

授课难点可认为保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授课过程

一、告别陋习

同学们真不错,俨然是一名文明小卫士,可是在生活中,我们依旧会

一些与文明截然相反的现象

理解“公共场所”的含义

2.文明或不文明

3.小组交流

4.小组显现

二、情况模拟

师:在以下公共场所我们该怎么做呢?

1.模拟公交车让座场景:教师扮演老人,学生扮演乘客

2.模拟图书馆看书场景:老师大声说话

三、找到解决的方法。

第13课时

授课内容火与我们的生活

15

授课目的认识火与人类的亲近关系,知道安全用火的知识

授课重点认识人类的取火方法和对火得利用。

授课难点知道火对人类的作用

授课过程

一、导入

没有火,就没有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火是光明、和平、友谊、团结的象征。

二、说说人类做哪些事情离不开火?

1.冶炼金属

2.发电

3.每天三餐

4.取暖

三、说说火对人类的作用

1.运动与火

2.艺术与火

3.平时生活与火

4.生产与火

四、总结

第14课时

16

授课内容火与我们的生活

授课目的认识火与人类的亲近关系,知道安全用火的知识

授课重点认识人类的取火方法和对火得利用。

授课难点知道火对人类的作用

授课过程

一、导入

火是一种怎么样的现象?

二、授课新课

1.火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烧水、做饭。

取暖、照明。

烧香、燃烛。

灯笼、烟花、爆竹。

烧制陶瓷

冶铁炼钢

焊接切割

2.现在我们习惯的取火方法

学生谈论,交流。

三、总结

第15课时

17

授课内容取火研究

授课目的经历一个研究关于人类用火历史的活动过程

授课重点完成取火实验

授课难点拟定取火方案

授课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授课新课

1.说说我们知道的关于人类取火的方式。

学生:钻木取火敲击火石取火

2.为什么钻木和敲击火石能取火?

钻木取火是利用摩擦生热,使木头达到燃点。两块石头相互敲击的热

若是恰巧达到某种物质的燃点,物质就会燃烧。

三、总结

18

第16课时

授课内容取火研究

授课目的经历一个研究关于人类用火历史的活动过程

授课重点完成取火实验

授课难点拟定取火方案

授课过程

19

一、导入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取火方法

二、小组设计方案

1.小组交流

2.小组设计方案,老师巡回指导。

3.小组独立完成

三、显现交流

第17课时

授课内容显现交流

授课目的显现学生的设计成就

授课重点显现学生的设计成就

授课难谈论出最优秀作品

20

授课过程

一、显现

1.举办用火器取、取火方案展览。

2.举办取火器具设计及取火方案的评选活动。

二、奖项设置

年北京奥运会取火方案最正确设计奖。

2.取火器具最正确设计奖。

三、学生写出自己的活动感觉。

第18课时

授课内容认识昆虫

能从中获得必然的科学知识,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授课目的此作出判断,认识昆虫的主要特色。

授课重点认识昆虫的主要特色。

21

授课难点认识昆虫的主要特色。

授课过程

一、创立情境,激发兴趣:

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即学生课前捉到的虫子),并请学生进行报告。

二、自主研究,观察总结。

1.分小组,找到它们的外面特色,并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尔后进行汇

报。

2.给出昆虫定义。

三、总结

希望同学们连续研究奇妙的昆虫世界,在生活中连续观察昆虫。

第19课时

授课内容认识昆虫

能从中获得必然的科学知识,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授课目的此作出判断,认识昆虫的主要特色。

22

授课重点认识昆虫的主要特色。

授课难点认识昆虫的主要特色。

授课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导入

2.揭题

二、小知识

1.世界上的昆虫大体有100万种,我国就有25万--30万种昆虫。

2.昆虫在世界上是一个大家族。

三、说说昆虫对人类的影响。

1.小组谈论

2.全班交流。

四、教师总结

第20课时

授课内容研究昆虫

23

能从中获得必然的科学知识,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授课目的此作出判断,认识昆虫的主要特色。

授课重点熟悉昆虫的定义

授课难点认识昆虫的主要特色

授课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授课新课

1.观察自己小组捉到的虫子

学生经过观察,发现这些虫子共有的外面特色。

(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腹部长有三

对足。)

2.分类

依照昆虫外面特色,经过观察发现:

蚂蚁有的长有两对足、有的足长的不对称,有的头上没有触角等。

三、总结

第21课时

24

授课内容研究昆虫

能从中获得必然的科学知识,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授课目的此作出判断,认识昆虫的主要特色。

授课重点熟悉昆虫的定义

授课难点认识昆虫的主要特色

授课过程

一、导入

二、选择一种昆虫作为小组研究对象,仔细观察,并把相关情况填入以下表中:

1.昆虫的颜色

2.昆虫的形态、活动方式

3.昆虫的鸣叫声

4.昆虫的食品

5.昆虫的居住环境

6.昆虫的气味

三、设计

1.对捕捉到的昆虫的生活习惯也许生理特色进行研究。

2.制作研究方案。

四、小结

第22课时

25

授课内容制作昆虫标本

授课目的描述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试一试制作昆虫标本

授课重点描述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

授课难点试一试制作昆虫标本

授课过程

一、制作方法

1.针插法

此种方法适用於体型较大、体表较坚硬的昆虫,这也是最常有的一种

标本制作方法。收集后,在标本还没干燥以前,用昆虫针插在标本上并进

行整姿或展翅等工作,等干燥后即可完成。

2.微针及黏贴法

有些小型昆虫,用一般的昆虫针太大,无法插入虫体,此时就需要用

更小的微针来插虫,尔后将微针插在小块的软木片上,再将一般昆虫针插

在软木片上。若还有更小的昆虫,则可以用黏胶,将虫右侧中胸部份黏贴

在小型三角纸的尖端,再用一般昆虫针将三角纸插起来。

二、学生着手操作

教师指导

26

第23课时

授课内容显现交流

授课目的显现学生的昆虫标本设计成就

授课重点显现学生的设计成就

授课难谈论出最优秀作品

授课过程

27

一、导入

二、显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同学们学到了昆虫的相关知识,而且还制作了

各具特色,种类丰富的昆虫标本,现在我们将在班上组织一次相关昆虫知

识的宣传活动。

三、拓展

模拟昆虫比赛

1.遨游

2.鸣叫

3.爬行

四、总结

把你对昆虫的认识整理成一篇小作文。

第24课时

授课内容认识志愿者

授课目的认识志愿者的含义

授课重点做一名有爱心的小学生

授课难点理解自觉者的含义

28

授课过程

一、认识志愿者

先请同学们欣赏几位大明星,同学们都知道,这些明星平时里都在唱歌,拍电影,都很忙。可是在这个视频里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呢?

二、那同学们对志愿者这个词熟悉吗,你们对志愿者认识吗?

知道的同学可以说一说。

三、刚刚的视频时奥运志愿者,奥运志愿者服务的对象是奥运会,那今天我们来当小小志愿者,那我们的服务对象应该是谁呢?

学生:学校里的同学

四、总结

第25课时

授课内容认识志愿者

授课目的认识志愿者的含义

授课重点做一名有爱心的小学生

29

授课难点理解自觉者的含义

授课过程

一、导入

二、收集,认识当地志愿者和国内、国际有名的自觉者组织。

1.名称

2.成马上间

3.会员数

4.倡导人

5.公益活动内容

三、我们小组介绍的志愿者组织

四、收集一个关于志愿者的故事

五、小结

第26课时

授课内容检查

1.知道社会上有一大群弱势集体,需要大家的帮助。

授课目的2.检查有哪些人需要帮组。

30

授课重点做一名有爱心的小学生

授课难点理解自觉者的含义

授课过程

一、导入

二、以小组为单位,在人群中找10个对象进行检查。

1.你帮助过什么人?

2.哪些人需要自觉者的帮助?

3.你可否参加过志愿者行动?

4.你没有参加自觉者行动的原因是什么?

5.你认为志愿者行动有意义吗?

三、统计

1.参加过志愿者行动的有多少人?

2.没有参加的有多少人?

没有参加的原因是什么?四、谈论

第27课时

授课内容志愿者活动

31

授课目的完成《我是()志愿者》的计划表

授课重点建立自觉者组织

授课难点理解参加自觉者行动的意义

授课过程

一、明确要求

我们已经认识了志愿者的含义,今天我们将来设计一个小组织,来为

需要的人服务。

二、建立组织

提示:

(一)名称

(二)帮扶对象

(三)帮扶内容

(四)行动原则

(五)组织分工

三、分组设计

第28课时

32

授课内容志愿者活动

授课目的完成《我是()志愿者》的计划表

授课重点建立自觉者组织

授课难点理解参加自觉者行动的意义

授课过程

一、导入

二、建立我们的自觉者组织

1.为我们的组织命名

2.我们的行动纲领

3.我们的口号

4.我们共同的许诺

三、小组交流,谈论】

四、设计一幅宣传我们的志愿者组织的宣传画

五、总结

第29课时

33

授课内容总结与交流

授课目的对着一段时间的自觉者行动进行总结

授课重点理解参加自觉者行动的意义

授课难点理解参加自觉者行动的意义

授课过程

一、小组显现本组的成就

二、个人自我谈论

对象对我的谈论

同学对我的谈论

家长对我的谈论

老师对我的谈论

我自己的感觉

三、最优介绍

最正确爱心个人:()

最正确爱心小组:()

最受欢迎的帮扶活动:()

四、总结

34

授课内容

授课目的

授课重点

授课难点

第30课时

出门活动保安全

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出门活动的安全知识,知道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授课过程

35

一、发言导入

当出门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