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水贸易必要性可行性分析_第1页
虚拟水贸易必要性可行性分析_第2页
虚拟水贸易必要性可行性分析_第3页
虚拟水贸易必要性可行性分析_第4页
虚拟水贸易必要性可行性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虚拟水贸易必要性可行性分析摘要虚拟水战略,即富水国家或地区通过实物贸易向贫水国家或地区输出水密集型产品以输出虚拟水,被认为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缺水地区水安全的有效手段。众所周知,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由此造成的我国北方地区的水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目前,国际虚拟水贸易状况已经非常频繁,中国虚拟水交易量还很小,理论和经验均很不足,本文在系统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文献整理,综合利用各种理论工具,对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局限性做出全面具体的分析。目录第—章前言.............................................................................0TOC\o"1-5"\h\z1.1虚拟水贸易概述 01.1.1 “虚拟水”概念的形成过程 0\o"CurrentDocument"1.1.2虚拟水贸易概念及研究范围 11.2研究背景和意义 21.2.1研究背景 21.2.2研究意义 5第二章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的必要性分析 72.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开展虚拟水贸易提出新要求.........72.2我国宏观与区域发展战略的逐步调整和变化对开展虚拟水贸易提出新要求 92.3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水安全与生态安全对开展虚拟水贸易提出新要求 12\o"CurrentDocument"2.3.1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13\o"CurrentDocument"2.3.2我国水安全面临的挑战 14\o"CurrentDocument"2.3.3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152.4我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及未来利用趋势分析 172.4.1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17\o"CurrentDocument"2.4.2我国未来水资源利用趋势分析 202.5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开展虚拟水贸易的需求分析....23第三章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的可行性分析 253.1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具有较长的历史 253.1.1我国南粮北调历史过程回顾 25\o"CurrentDocument"3.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流通的新格局 26\o"CurrentDocument"3.2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的现状基础 32\o"CurrentDocument"3.3我国加入WTO后对开展虚拟水贸易的积极影响 343.4我国现有外汇储备能力为开展虚拟水贸易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5\o"CurrentDocument"第四章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的局限性分析 36\o"CurrentDocument"第五章结论 4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弟一章刖言虚拟水战略,即富水国家或地区通过实物贸易向贫水国家或地区输出水密集型产品以输出虚拟水,被认为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缺水地区水安全的有效手段。众所周知,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由此造成的我国北方地区的水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目前,国际虚拟水贸易状况已经非常频繁,相比而言,中国虚拟水交易量还很小,理论和经验均很不足,我国应大力发展虚拟水交易,尤其在西北地区,进行虚拟水交易是缓解水资源压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虚拟水交易,已经迫在眉睫。本报告在系统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文献整理、典型调研,综合运用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外部性理论、水资源学与农业科学等理论研究工具,坚持理论与实证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制度分析为主线,对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局限性做出全面具体的分析。1.1虚拟水贸易概述1.1.1“虚拟水”概念的形成过程一般认为,虚拟水的思想最早起源于Fishelson提出的“物化水”概念,在对以色列农产品中水的边际价值的研究过程中,Fishelson指出对以色列而言,出口大量水密集型农产品是不可持续的,从而把水问题的研究与凝结在农产品中的水联系起来。在正式提出“虚拟水”一词以前,Allan[1也曾提出过“嵌入水”的概念,但并未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在Allan提出“虚拟水”概念后,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曾经试图用“水、粮食和贸易脉络”替代虚拟水的提法,Merrett则用“粮食出口中的作物需水量”来定义作物生产中的水,Haddadin也提出过“外生水”的概念。但相比较而言,“虚拟水”的提法较好地把农产品中的水与国际粮食贸易结合起来,因其立意的独创性和新颖性迅速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以至于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虚拟水问题逐渐成为国际水问题和农业研究领域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在国内,最早引入虚拟水理念的是程国栋院士,在对我国西北干旱区虚拟水的研究中,程国栋初步计算2000年西北各省(自治区)的虚拟水消费量,并分三种不同情况测算了利用虚拟水的效益,探讨了虚拟水战略的政策含义,并对未来我国水资源安全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2]。“虚拟水”的提出为我们利用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水资源学与农业科学等手段研究水资源、农业生产和国际粮食贸易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从而也为我们解决传统水问题开辟了新的思维空间。1.1.2虚拟水贸易概念及研究范围虚拟水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商品贸易的形式,从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计划地购买水密集型产品,以达到有效节约水资源、保障本国或本地区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的目标。虚拟水贸易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或地区提供了一种通过采用经济手段缓解自身水资源压力的新的有效途径,亦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利用本国或本地区极为稀缺的水资源大量投入农业生产来满足全部粮食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在国际市场上通过虚拟水贸易来保障自身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虚拟水贸易理论上可以提高水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效率,这是因为,虚拟水从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较高的国家流向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较低的国家意味着在全球层次上水资源的节约。但也有学者研究指出,虚拟水贸易并不总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灵丹妙药。全球粮食供给的不确定性、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地理政治因素以及市场发育条件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对虚拟水贸易产生制约作用。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应用虚拟水战略以及如何制定虚拟水战略下的应对措施和适应对策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虚拟水贸易的研究范围可以分为三个尺度:国际尺度、国家尺度和地区尺度。许多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参与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本文将针对我国具体情况从国家尺度对我国发展虚拟水贸易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局限性做具体分析。1.2研究背景和意义1.2.1研究背景开展我国虚拟水贸易的发展对策研究,有其深厚的背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存在且愈演愈烈的用水危机。水问题成为当今世人瞩目的焦点绝非偶然。一方面缘自人类长期以来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干预造成的全球气温变暖带来的水循环变异;另一方面缘自人口的快速增加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造成的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加剧。自然驱动力和社会驱动力的相互耦合,加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区域资源禀赋、使得全球水问题日趋严峻,在不同程度上阻滞了经济社会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甚至引发了地区或国际冲突。我国水资源总量丰沛但人均稀少,降水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同步,与人口、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据统计,2008年我国人口已达13.28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45.7%,国内生产总值已达30万亿元,外汇储备已达1.95万亿美元,粮食产量已达5.3亿吨。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较,我国人口增长了1.4倍,GDP保持了年均9.88%的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了近10倍,城镇化率增长近28%。但也必须看到,为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对水资源进行的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在我国许多地方尤其是北方缺水地区相继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目前整个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已经接近50%,尤其是华北和西北主要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均已超过水资源可利用限度。其中黄河流域水资源实际开发利用率为105%,淮河为85%,海河高达120%以上,水资源利用潜力开发殆尽。在我国许多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河道断流,地面沉降,湖泊萎缩,河道水域污染严重,森林、草场、植被、湿地以及河口退化,生物多样性逐渐消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些流域或地方用水冲突加剧。展望未来,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持续提出新的需求⑶。据有关预测,到2030年,即使在采取强化的节水模式下,我国必须增加近400亿立方米的调水规模,才能基本满足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与此相对应,经过近60年的开发建设,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已逐步接近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极限,一些易于建设的水源工程已基本开发殆尽,开辟新水源工程的建设成本、生态环境压力和社会公众反响越来越大⑷。因此,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水资源管理必须在理论和方法上寻求新的更大突破。虚拟水理论的诞生为在全球范围内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视角。与以往水资源管理把实体水作为主要研究目标不同,虚拟水理论跳出水资源自身看问题,强调“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在人口一粮食一贸易之间构建了一个新的水资源链条,这就为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虚拟水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或服务来获得自身水、粮食以及生态安全提供了可能。正因如此,虚拟水理论一经提出,就在国际范围内产生积极反响,并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水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1.2.2研究意义基于上述背景,在我国开展虚拟水及其贸易发展对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一是虚拟水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并拓展了我国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理念,把研究视角从水资源自身扩展到市场和贸易等更广阔的领域,有利于我们立足国际和国内两个平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破解水资源自身的瓶颈制约问题。二是我国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粮食问题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始终为全世界所关注。开展我国虚拟水贸易发展对策研究,对于我们今后更好地把粮食安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纳入一个统一的研究体系,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研究探讨我国加入WTO后如何开展适度的国际粮食贸易,进一步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和粮食生产与区域贸易发展格局,在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三是我国传统的水资源管理中政府宏观调控特征十分明显,习惯于采用行政协调和必要的工程体系建设等解决水问题,在如何引入市场化手段方面相对薄弱,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下。虚拟水贸易不仅是传统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而且更加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市场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更为真实地反映水资源稀缺的价值信息和供需信号,有利于通过成本收益驱动改变传统用水习惯、用水模式和用水理念,并相应降低行政交易成本,最终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有鉴于此,在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发展对策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证意义,必将对我国今后的水资源管理思路和理念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第二章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的必要性分析2.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开展虚拟水贸易提出新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速,近年来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对开展虚拟水贸易提出了许多新要求。2008年,我国人口13.2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根据有关预测[5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14.3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2年前后,预计14.7亿人左右,比2008年增加1.4亿人,年均增长率为5%。。人口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增长: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9%;到2008年,城镇化率已达45.7%,年均上升0.9个百分点;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资料,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比2008年提高17个百分点。自1978年〜2008年的3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9.88%的增长势头,比同期世界经济增速高出6.8个百分点,已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万亿元,增长近80多倍。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比重为6.4%,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排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增至1946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预计到2030年我国GDP总量将达105万亿元,人均GDP达到7万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增速,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的以农业为主向一、二、三产协同发展的转变。2008年,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28.2%下降为11.3%,第二产业由47.9%上升至48.6%,第三产业则由23.9%大幅上升到40.1%。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未来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将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其中电力、石化、冶金、纺织等高用水工业仍将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预测到2030年,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比例将达到5.2:47.8:47.0。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未来我国的水资源提出一系列新的刚性的增长需求。而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对应,近年来我国年均供水量在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国多年平均需水量已略高于多年平均可供水量,两者相比较供水已略显不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研究探讨我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和开展虚拟水贸易战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2.2我国宏观与区域发展战略的逐步调整和变化对开展虚拟水贸易提出新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经历了从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三个重大战略转型过程⑹。在1950〜1978年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业待兴,农业生产比重偏大,工业生产先天不足,为迅速扭转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不断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我国政府利用计划经济体制的推力,集中全国的优势资源,重点在中西部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这一均衡发展战略一直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1978以后,我国在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借鉴发达国家的区域发展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宏观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布局做了重大调整,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政策,促进了重点开发区域从过去的中西部地区向更具发展优势的东南沿海地区的转移,实现了从追求区域均衡发展向追求以效率为中心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演变,这一非均衡发展战略大约持续了20多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经济整体实力得到明显加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但与此同时,由于长时间非均衡的发展战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距逐步拉大,区域间不公平问题逐渐显现,实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为此,我国在2000年前后又逐步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力求通过东西互动和优势互补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了新的发展指针。自1978年改革开放为起点,我国陆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构建了三大城市群,目前已成三足鼎立之势。据统计,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的土地面积不足全国的2%,但聚集了全国10%的人口和1/3强的GDP,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增长极。近年来,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发展态势相比,京津冀地区发展增速,天津被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环渤海经济区必将成为未来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目标,北方地区已经逐渐成为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战略,都是党和国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作出的正确抉择。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规模、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也必须看到,长时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客观上加剧了地区间尤其是沿海与内地、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差距的日益扩大,给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有鉴于此,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战略,逐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南中北经济联动的新的发展格局。据统计,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占全国的31%,而南方则占69%。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不断增长的需要,近年来北方地区普遍加大了对当地水资源的开发力度。目前整个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已经接近50%,尤其是华北和西北主要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均已超过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限度。国家宏观与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势必对我国北方地区和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地区尤其是北方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瓶颈制约问题,除了必须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以及转变用水方式外,还必须在理论、方法和措施上寻求新的更大的突破,开展适度的虚拟水贸易研究,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置换实现我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已经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2.3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水安全与生态安全对开展虚拟水贸易提出新要求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较,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资源能像水资源一样,与人的生命健康、生活生产和生存发展具有如此紧密的关联。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以净为本”,自古至今,水利发展关乎江山社稷,关系国计民生,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逐水而居、随水而迁、通过对水的不断开发利用而繁衍发展的历史。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现有的粮食安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均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展望未来,这些压力和挑战将会越来越大。2.3.1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始终为全世界所关注。粮食问题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始终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考虑到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的逐年减少、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出现和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农业用水被长期挤占等因素,加之欧佩克石油限产、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粮食减产、生物质燃料生产快速增长等影响,我国粮食供需和市场形势亦十分复杂,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7]。目前我国粮食产需基本平衡,但根据2008年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20年全国粮食消费需求量将达到5725亿炫。按照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的要求,2020年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应达到5400亿kg以上,比2008年粮食总产量的5000亿kg增加约400多亿炫。考虑到年际间气候变化和灾害损失等不确定因素,未来12年间,全国需要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00亿kg。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据有关预测分析,为实现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即使在推行强化节水的模式下,仍然必须通过新增供水来支撑粮食增产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未来水资源短缺将有可能成为制约我国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但如果考虑开展适度的国际虚拟水贸易的因素,将全国粮食自给率维持在90%左右,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粮食增产和水资源供给的压力。2.3.2我国水安全面临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已经相当严重。据统计,全国由于河道外供水不足、地下水超采和挤占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等造成的总缺水量,多年平均情况下达536亿m3,其中农业生产缺水占31%,工业和生活占4%,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占65%。全国目前有400座城市供水不足,110座城市严重缺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3亿亩以上。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多年平均农业缺水量约469亿m3。南方地区虽然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工程性缺水严重,现状仍然存在67亿m3的农业用水缺口。目前我国现状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不足3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仅为1/3左右,加上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日渐突出且缺乏有效的防治,我国水污染加剧的态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造成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质量不断恶化,部分水体使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丧失。据有关统计,全国总供水量中有722亿m3的水不符合水质要求,占全国总供水量的13%;城镇生活供水水质不达标的比例为23%,工业、农业供水不达标的比例均为12%;有25%的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大部分湖泊水库均呈中营养状态和富营养状态;全国平原区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35%的供水水质属IV、V类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水体质量恶化,导致我国可供利用的水源进一步减少,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严重危及了水安全。2.3.3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为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我国许多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加剧,人水之间的弹性空间越来越小,人水冲突日趋严重,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用水被恣意挤占,由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据有关资料分析,近年来我国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河西内陆河和新疆内陆河等流域经济社会用水挤占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高达130亿m3以上,约占其生态环境需水量的15%,其中石羊河流域高达53%。全国深浅层地下水年超采量合计为215亿m3,超采区面积接近19万km2。黄淮海地区现状每年超采地下水约90亿m3,累计超采量已超过1000亿m3。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我国平原区已有11%的地下含水层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减,其中有4%已接近枯竭,全国超过6万km2的面积发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陷,最大累积沉降量达3040mm;海水入侵总面积超过1500km2,地下咸水入侵面积约为1160km2。长期以来人类对水的不合理干预,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地下含水层疏干、土地沙化、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消失、海水入侵等问题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显现。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有必要拓展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领域,通过适度的国际和区域虚拟水贸易,有效缓解国民经济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的矛盾和冲突,确保我国的生态安全,逐步改善水环境,维系合理的生态平衡体系。2.4我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及未来利用趋势分析2.4.1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我国水资源总量丰沛但人均稀少,南北差异较大,与人口、资源和生产力的布局不相匹配(见表1)。据统计⑻,我国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3%,耕地面积占39.4%,GDP占55.2%,却拥有81.5%的全国水资源量。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5.7%,耕地面积占60.6%,GDP占44.8%,拥有的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8.5%。尤其是作为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不相适应的黄淮海地区,人口占全国的35%,耕地面积占39%,GDP占32%,而水资源量仅占7%,人均水资源量460m3,是全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异常尖锐。表1我国区域水资源量与人口、耕地和GDP分布表分布比例 占全国的百分比(%)分区 水资源量|一人口―—耕地——GDP一

北方东北地7.0区华北地 北方东北地7.0区华北地 7.0区西北地 4.5区9.2 20.1 10.234.2 35.5 32.72.3 5.0 1.9小计18.5 45.7 60.6 44.8南方 81.5 54.3 39.4 55.2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不断增长的需要,近年来北方地区普遍加大了对当地水资源的开发力度。据统计,目前整个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已经接近50%,尤其是华北和西北主要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均已超过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限度(见表2),其中: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实际开发利用率为105%,淮河为85%,海河高达120%以上。表2我国北方地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注:水资源实际开发利用率为一次性供水量与可供水量的比值不利的水资源禀赋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为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生态危机。缺水对许多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并进而触发了城市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水事冲突加剧,在一些用水高度紧张地区,毗邻地区因为争水引发的械斗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因对区域有限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河道断流,地面沉降,湖泊萎缩,河道水域污染严重,森林、草场、植被、湿地以及河口退化,生物多样性逐渐消失。海河流域目前基本处于“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危险境地,而黄河流域上世纪90年代的频繁断流为全世界瞩目。2.4.2我国未来水资源利用趋势分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因素包括如下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二是工业发展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农业发展与灌溉面积增长;四是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具体可通过生活需水、工业需水、农业需水和生态环境需水4个指标加以体现。(一)生活需水态势分析。综合国家计生委等多家研究成果,我国在2030年前人口存在约2.2亿的增长空间,其中北方地区人口增长占总增长比例的50%以上;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尤其是西北地区普遍偏低,与我国在2030年全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2%的目标相比,北方地区仍有近20%〜30%左右的增长潜力。人口的增长尤其是城镇人口的增加将直接和间接带来用水需求的增长,考虑到我国目前北方地区人口整体规模较大且生活水平不高,国家陆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因素,未来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用水将呈缓慢增长之势。(二) 工业需水态势分析。我国北方除京津冀地区以外,第二产业比重普遍偏高。东北地区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工业需水规模较大;西北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特色产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工业用水增长迅速。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逐步“北移”和“西进”,加之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预计除京津冀地区外,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工业需水将呈较快增长趋势。(三) 农业需水态势分析。东北和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同时,西北地区土地肥沃,但灌溉条件较差,可适当发展一定规模的灌溉面积。预计全国新增灌溉面积的80%集中在北方,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北方地区农业用水仍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由于我国农业用水效率普遍低下,随着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的逐步提高,农业用水最终将呈零增长或负增长之势。

(四) 生态环境需水态势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禀赋相对较差,但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东北地区湿地退化明显,华北地区尤其是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超采严重,贯穿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的黄河河道基流和输沙用水被长期挤占,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过度,部分地区已经形成生态灾难。因此未来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需水规模较大。(五) 未来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需水量预测。结合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预测结果,预测到2030年,即使是在采取强化的节水模式下,必须增加近400亿m3的调水工程建设,其中北方地区新增调入水量占全国的95%,才能基本满足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表3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水量配置单位:亿m3区域分区东北地区水资源一级区现状年区域分区东北地区水资源一级区现状年2030年调入调出调入调出松花江1.210.72.5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开展虚拟水贸易的需求分析如上所述,我国人口的持续增加,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提速,加之我国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趋势,对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刚性增长需求。目前我国多年平均可供水量已近6000亿rn3,全国现状多年平均需水量接近6400亿m3,两者相较供水已略显不足,部分城市供水和农业用水受到影响,生态环境用水亏空较大。从长远考虑,据有关部门预测,在未来20年内我国GDP将达到100万亿元之巨,新增人口2亿左右,城镇化率将达到60%以上,粮食需求将达到6亿,,新型工业化进程仍将加快,我国未来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对应,近年来我国年均供水量在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水资源开发利用已逐步接近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每年约8000亿m3的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水资源开发,一些易于建设的水源工程已基本开发殆尽,开辟新水源工程的建设成本、生态环境压力和社会公众反响越来越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我国许多地区水短缺和水浪费现象并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十分低下。由此可见,加强对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的相关政策研究,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后可以进行适度的粮食贸易等有力条件,适当降低全国粮食自给率,对于确保今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第三章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的可行性分析3.1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具有较长的历史3.1.1我国南粮北调历史过程回顾由前所述,虚拟水赋存于农产品贸易尤其是粮食贸易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历史上长期以来的“南粮北调”的格局尽管受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但已经具备了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的雏形。受南北方水资源分布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和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等的影响,我国自唐宋以来至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维持“南粮北调”的粮食流动格局。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沛,地理条件优越,粮食生产区位比较优势明显,是我国传统的农产品重要产区,自古就有“江南鱼米之乡”“湖广熟,天下足”和“江浙熟,天下足”等美誉9。尤其是唐宋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政治与经济中心发生了南北错位,为保证北方政治中心和军事重地的粮食供给,逐步形成了“南粮北调”的格局。闻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京杭大运河起源于隋代,是在原有运河的基础上相继开通的。历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治中心大量物资需求的需要,把运河建设作为了连接北方重要都城与漕粮产地的载体。自隋以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几个朝代,大运河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整修、完善和拓展,通过大量的漕运把南方许多地区如苏、浙、皖、赣以及两湖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方,对稳定社会、巩固边防和繁荣北方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据史料记载,仅在唐代每年经这一航道自江淮向长安、洛阳等大都市漕运三四百万石粮食;而宋代则每年从江淮漕运六百万石粮食至汴京。尽管京杭运河在清末受黄河改道及当时经济社会的影响而区域中断,但至今仍有近900km正常通航,京杭运河在南粮北调等方面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南粮北调”对于调剂北方粮食短缺问题依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粮食流通格局只到上世纪80年代才逐步发生了转变。3.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流通的新格局改革开发以来,受经济发展模式和国内国际粮食贸易体制等的影响,我国的粮食流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历了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南粮北调”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北粮南运”的双向互动,以及“北粮南运”和“北出南进”并存的国际国内联动演变过程。据统计分析[10,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长江以北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粮食生产总量占全国粮食生产总量的40%,长江以南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生产总量占全国粮食生产总量的6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南方地区逐步建立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沿江沿边的开放格局,区域经济结构得到较快较大的调整,促使南方二、三产业发展迅猛,粮食生产资源被大量挤占,南方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及粮食生产退居次要地位。此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大量内地劳动力涌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迅速加大了南方许多省份的粮食缺口。与此同时,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小麦、玉米等单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北方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大大加强,这一时期北方15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粮食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步替代了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粮食增长的中心和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从而南粮北调的局面发生了改观,推动了北粮南运的进程。虽然这期间北方地区仍然不得不依靠部分进口来解决口粮缺口、尤其是小麦消费缺口问题,但“南粮北调”的局面在整个上世纪80年代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逐步形成了“北粮南调”的粮食流通格局。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粮食生产总量的比重已下降到52%左右,长江以北地区粮食生产总量的比重上升到48%左右。这一时期在全国粮食增长的贡献中有95%来自于北方地区,其中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粮食调出区。不只玉米和小麦出现北粮南运,而且北方的大米也出现了南运的情况。而相比较而言,南方粮食产销率持续下降,不少粮食主产区逐步成为粮食净调入地区。据统计,1994年,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入粮食,其中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约占全国粮食调入省区的53%,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全国粮食的最大调入区。我国南北方地区跨度较大,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分别处于南北两端。而粮食流通受体积较大和自身属于低值易耗品等影响,从主产区运达主销区发生大量的粮食损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决定了北粮南运的成本相当高昂。在粮食计划调拨时期,运输成本由国家承担,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粮食的流通成本。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这种运输成本则转嫁到了主销区的消费者身上,表现为粮食市场价格的攀升,原来潜在的成本收益冲突逐步显现。由此带来的结果,作为主销区的南方地区则更愿意用就近进口的低价粮食来代替从北方运来的高价粮食,这种替代促成了粮食的南进局面。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北方地区过剩的粮食更愿意利用区位优势就近对外出口,利用国际市场的比较利益来保护当地生产者的利益。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扩大了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贸易和交流,改革了外贸体制,一系列有利的政策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同时也为国外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参与中国市场提供了机会,在这个背景条件下,我国北方余粮地区和南方缺粮地区均有了出口和进口的通畅渠道,打通了北出南进的粮食流通格局。我国的粮食流通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南粮北调”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北粮南运”这种南北粮食双向互动为主的格局,逐步演变为“北粮南运”和“北出南进”并存的国内国际联动的流通格局,反映了新中国粮食流动过程中南北方粮食生产资

源的大角度空间转换,和南北方各自相对独立的粮食供求与流动格局的变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在非均衡发展过程中产业比较优势和区位比较优势综合作用和发展的结果,也是我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由市场主导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的结果。我国上述粮食流通格局的演变为今后开展虚拟水贸易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范式。表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流动格局的变化过程[11]时间跨度时间段粮食流动格局1953年〜1979年20世纪50年代南北同出,恢复时间跨度时间段粮食流动格局1953年〜1979年20世纪50年代南北同出,恢复并加强南粮北调的初步态势。20世纪60年代南粮北调或出口与北方进口并存。总趋南方地区作为粮食主口;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调剂北方缺粮省南粮份。北调我国由粮食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南粮北调格局已形成,且调拨数量大。特征产区供应粮食并出20世纪70年代前期南方净调出粮食,北方净调入粮食。北方地区提高了粮食自给率。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南方变为净调入粮食。北进与南进并存,南方地区粮食缺口通过进口来解决结构性短缺问题。1980年〜1996年20世纪80年代南北同进和北粮南调并存。北粮南运(北饲南运),同时北方进口口粮解决缺口,尤其是小麦消费缺口。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北粮南运成主导,粮食进口量下降而出口量扩大。东北地区是最大的粮食调出区,东南沿海地区是最大的粮食调入区。北粮南运

南和出进南和出进运北1997年至今南并北粮南运和北出南进的并存格局。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粮食区际流动中的国际性因素增强,南北方各省区之间开始开展直接合作。3.2我国开展虚拟水贸易的现状基础在充分开展我国国内南北粮食流通和贸易的同时,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对国内的粮食供求平衡进行调节,是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一贯政策。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区域发展战略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加之我国加入WTO后的因素,我国粮食进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都不断上升,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资料分析,在1995〜1999年间,我国通过进口农产品相当于5年进口了1531亿m3的虚拟水,平均每年进口306亿m3的虚拟水资源,其中小麦、大豆、大麦和水稻等占进口农产品虚拟水总量的90%;我国同期通过出口农产品出口了596亿m3的虚拟水,相当于平均每年出口119亿的m3虚拟水,出口的农产品中主要是玉米和花生。到2000〜2002年间,我国农产品的虚拟水贸易一直保持较大的逆差,虚拟水的净进口总量维持在每年400亿m3左右,这就意味着通过虚拟水贸易,我国每年从国外获取的虚拟水资源缓解了国内约400亿m3左右的水资源压力,这个数值相当于每年我国水资源短缺量的100%〜133%。据最新的统计,在2000〜2007年期间,我国农产品贸易进出口额均稳步增长,进口额从2000年的112.5亿美元迅猛上升到2007年的410.9亿美元,在短短的6年时间,进口额出现了近3倍的增长;出口额从2000年的156.96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370.07亿美元,也有了近一倍的增长。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和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因此,出口的虚拟水大部分来自于水资源紧缺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粮食产量均不能满足自身消费,每年要通过进口以及从外区域调入进行调剂,因此,进口的虚拟水主要流向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地区。在国内方面,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增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北方粮食增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南方则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在1984〜1993年年间,我国东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出现负增长,北方地区粮食生产增量的比重曾高达97%,其中华北地区占62%。华北地区粮食生产增量的比重始终占北方地区粮食生产的增量的2/3。这种格局的急剧变化,对未来粮食生产总量的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现状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福建、浙江等大都市或经济发达省份,其粮食消费所耗用的水资源一半左右来自于其它地区的支持,粮食虚拟水对外依存度较高,一般均在50%以上,北京、上海更是更高达80%;而吉林、黑龙江、西藏、宁夏、甘肃、新疆等省份粮食虚拟水对外输出度较高,有近一半的粮食灌溉用水以虚拟水的形式向外输出,特别是吉林和黑龙江接近50%。说明我国现状虚拟水国内国际贸易已具有一定的基础。3.3我国加入WTO后对开展虚拟水贸易的积极影响根据中国工程院[65]以及农业部[76]等的综合研究成果分析,在考虑进一步加强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和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可以进行适度的粮食贸易等因素后,全国粮食自给率可由原来的95%调整到90%左右。我国自2001年底加入WTO后与国际粮食市场接轨,特别是实行自由粮食贸易以后,有必要通过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宽的领域开展新的国际粮食贸易。3.4我国现有外汇储备能力为开展虚拟水贸易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逐年提升,外汇储备规模逐年加大。据统计,在1979年之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从未超过10亿美元。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外汇储备数额飞速增长,1981年底首次达到27亿美元;1990年底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10.9亿美元;1996年底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01年底跨过2000亿美元的门槛;2004年底达到6099亿美元;2005年底达到8189亿美元;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到8536亿美元,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2009年上半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较上年末增加了1856亿美元,达到21316亿美元,外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