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伦理与法规课堂笔记整理终_第1页
新闻伦理与法规课堂笔记整理终_第2页
新闻伦理与法规课堂笔记整理终_第3页
新闻伦理与法规课堂笔记整理终_第4页
新闻伦理与法规课堂笔记整理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伦理与法规

考试范围

1/4新闻职业道德伦理问题(课堂内容作为复习范围)

34新闻报道侵权法律问题(课堂内容、《批评性报道法律问题研究》上海交大出版 )

新闻事件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

第一节 “道德”范畴的职业规范

一、 新闻有偿与记者勒索、受贿

相关视频: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及其他

新闻职业的社会价值实现程度取决于 :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道德〃伦理)

法律规范:是指行为人应当遵循而且必须遵循的规范,具有强制力。

道德规范:靠人的良心,靠社会舆论的规范来遵循。

两者之间的关系:法律规范对新闻活动的调控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法律规范字遵循理性,

排斥情感;道德规范约束力相对较低,不能保证新闻活动的正常运转。

法律规范是道德规范中要求的最低限度。法律规范制定的原则,是以道德规范的原则为

原则,两者遵循的原则是统一的。

(一)、有偿新闻及治理法规

有偿新闻产生的原因:

.稀缺资源

我国的传统新闻媒体是稀缺资源,需要经过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产权是国有的,

属于审批制媒体。

.市场交换未有“行贿有罪”论处的司法实践(隐性) 。

治理法规

《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 (1997)必考内容

一、新闻单位采集、编辑、发表新闻,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新闻工作者不得以

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索要钱物, 不得接受采访报道对象以任何名义提供的钱物、 有价证

券、信用卡等。

二、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借用、试用车辆、住房、家用电器、

通讯工具等物品。

三、新闻工作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和企业开业、产品上市以及其他庆典活动,不得索取

和接受各种形式的礼金。

四、新闻单位在职记者、编辑不得在其他企事业单位兼职以获取报酬;未经本单位领

导批准,不得受聘担任其他新闻单位的兼职记者、特约记者或特约撰稿人。

五、新闻工作者个人不得擅自组团进行采访报道活动。

六、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活动中不得提出工作以外个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严禁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

七、新闻工作者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要求他人为自己办私事,严禁采取 "公开曝光"、"编

发内参”等方式要挟他人以达到个人目的。

八、新闻报道与广告必须严格区别,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为企业或产品做广告。凡收取费用的专版、专刊、专页、专栏、节目等,均属广告,必须有广告标识,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

九、新闻报道与赞助必须严格区分,不得利用采访和发表新闻报道拉赞助。新闻单位必须把各种形式的赞助费,或因举办"征文"、"竞赛"、"专题节目"等得到的"协办经费",纳入本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合理使用,定期审计。在得到赞助或协办的栏目、节目中,只可刊播赞助或协办单位的名称,不得以文字、语言、图象等形式宣传赞助或协办单位的形象和产品。

十、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必须严格分开。新闻单位应由专职人员从事广告等经营业务,不得向编采部门下达经营创收任务。记者、编辑不得从事广告和其他经营活动。

治理措施一:出台《新闻采编人员不良行为记录登记办法》

有偿新闻:指在从事新闻报道的活动过程中,记者以金钱或金钱等价物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易。

违规处罚:

.未与记者站所有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超越报刊业务范围跨行业开展新闻采访活动;

.擅自编发内参;

.从事中介担保、调解等其他活动;

.擅自设立网站或承办网站地方频道,刊发未经本单位审核批准的稿件。

新闻有偿、有偿不闻、新闻敲诈:

.利用批评监督作要挟,敲诈勒索;

.接受礼金,有价证券等;

.向采访、报道对象收费;

.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从事有偿新闻;

.经营、参股或兼职文化传播、广告、公关类公司。

刑事责任

损害商品信誉罪

敲诈勒索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威胁或要挟放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量刑】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数额巨大或

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千元以上为数额较大,十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

受贿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为他人谋取利益

【量刑】

十万元以上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死刑。

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以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索贿的从重处罚

非法记者、假记者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表现形式:

真假记者勾结形成非法利益链,假记者在前抓住问题,真记者在后撑腰,查假记者很可

能引来真假记者的联合抵抗。

“新闻记者证”

是新闻机构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唯一合法有效的工作身份证件,持采访证、报社

工作证等证件不可进行新闻采访活动。

有效的新闻记者证必须加盖有新闻出版总署印章、新闻记者证核发专用章、新闻记者证

年度审核专用章和本新闻机构钢印。

承担法定的正值义务与社会责任

自由 能力

新闻自由以承担法律义务与社会责任为前提。

法律禁止传播的内容包括:不能传播有违主权利益、政权利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思想;不得传播危害国家机密、利益、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生产生活秩序、市场金融秩序等内容;不得传播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迷信生化等伪科学等内容。

、 信守客观、防止报道失实

报道不客观、失实可能造成的三类后果:

1、未构成对特定人的利益损害

2、构成特定人利益的损害,但无法律依据追偿损失(属要素不齐备的消费合同关系的公益诉讼)

3、失实或虚假报道构成对特定人的人格利益或商业利益损害。

客观性事实、价值一体化;避免主管定调、主题先行、裁剪事实

真实性新闻构成要素五W(who/when/where/what/why)

杜绝可控制因素范围内的虚假、失实报道

社会行为“索引性“特征:

问题本身复杂性或发展阶段上的不确定性

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应该对时间真相有一个必要弥补性的澄清。

电视新闻真实性的常见问题:

1)电视新闻采访强调尊重事实,不搞人工导演新闻;

2)不允许要求采访对象再现新闻事件的过程

3)报道所采用的声音、图像均应来自于新闻现场或报道主题相关的采编活动,而非人为编造或拼接

4)电视专题性新闻,允许人为的在线新闻事件某些片段情景,只要“再现行为“未改变后续事件的基本要素

5)拍摄素材的后期制作部的损害事件的真实性

6)禁止:同期声剪辑,反对断章取义,歪曲愿意。尊重客观发生的事实逻辑,而非意念逻辑。

7)禁止:画面剪辑力避“移花接木”。以A时空画面表现B时空的串场

8)禁止:将电影、电视剧等影像资料嵌入新闻节目中。

第二节 “伦理”范畴的职业规范(P164-183)

一、伦理问题存在价值冲突性、取舍的理性

伦理规范解决的与其说是对与错的矛盾,不如说是在同样吸引人或同样令人反感的两

种价值之间如何做出有说明力的取舍,

且任何一种选择都不存在“绝对不应该“

的评价。

伦理问题意味着对若干都具有道德价值的手段进行区分选择其中更加合乎道德的新

闻,达到更理性的价值判断。

案例:

《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

“2*Day*FM'电话恶作剧事件

福克斯电视台直播自杀场面

《纽约邮报》刊登“生死绝照”

由于“目的”与“手段”之间复杂性, 对有争议的采访报道行为作出一种相对理性的价

值判断,避免行为评价中的“道德虚无主义” ,问题的讨论需要先确立两个基本准则:

其一,新闻行业不应该有其特殊的道德评价标准

美国著名记者、斯坦福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William.Woo,“新闻伦理,即是生活中的理论

应用到新闻报道的实践中去。没有什么理论仅仅适用记者,而工人农民等就用不上了。

我们不能相信我们能早上起床先穿上一件‘伦理’的外衣去政府工作,回家后换成另一

件‘伦理’的外衣和孩子们共进晚餐,然后换上第三件‘伦理的外衣’去商场购物。我

们相信只有一种伦理一一无论你来自中国、美国、泰国,任何 6岁的小孩都知道:不要

伤害别人,不要偷盗,不要说谎,尊敬他人 ••…•

威廉.桑德斯:你首先是人类的一份子,其次才是新闻工作者。

做一个有“良心”的人,是走出职业道德困境的先决条件。

“良心”:

对自己态度的“真”、“诚”

对他人态度的“敬”、“爱”

对社会态度的“责任感”

其二,新闻职业没有法律上的任何特权珍视采访报道对象作为人的尊严、生命的价值纪录片:

摄影机作为“注视”、“寻找”、“窥视”、“监视”者的角色,对被拍摄对象必然产生剥削力、侵犯力。拍摄/制作者避免将拍摄对象当作纯粹的表现资源,加以掠夺式摆布必须由“良心”加以控制。

谈话节目

故意制造悬念和冲突,使嘉宾处在一种被人利用的困窘状态

以诱骗方式引导嘉宾说出不该公开说的“真话”

对灾害事故的报道

对事故、灾害现场的采访情况特殊,不让受害人或家属再次受到伤害是最基本的要求。

事故、灾害情况需要传播,传播就难免策划,但此时此刻不需要策划、当媒体去完成自己的策划时,受害人或家属会有意无意的被置于纯粹工具的地位。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采访报道意外事件,应顾及受害人及亲属的感受,在提问和录音、录像时应避免对其心理造成伤害。 ”

灾害采访报道中忽视人的尊严、生命价值的表现:

之一:记者“特权”行为与累赘

身处现场的冲动控制能力与心态调节有时比独家新闻更重要,现场受限,必须有适当的

退让。

占用正规、稀缺的救助资源,给救援工作带来直接影响。

之二:

对受害人或亲属持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不以不假思索的方式干扰受害者家属,即使在公共场所,不征得同意或默许,不要

用摄像机近距离的拍摄受害者亲属。

采访行为不要使受害者亲属处于必须表达悲痛失控的状态。

不要以噩耗传递者的身份获得更多新闻,体现应有的同悲情怀。

不使用灾难事故中令人嫉妒心疼的照片,如有必要应做处理,对于亡者遗容,如有必要以隐晦的方式呈现。

报道的新闻价值、没学追求服从于人性关怀

之三:避免采访行为给未成年人心灵留下阴影

【记者手记】 汶JII大地震中的不良表现

未成年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更容易留下心理创伤。即使确实需要采

访未成年人,应避免刺激性的问题,以避免未成年人的心理伤害。

采访时尽量不要和抢救灾害的指挥人员说话,不要和从废墟中被抢救出来的受难者说

话,不要和受难者的亲人说话。 “生命高于一切”

媒体善意的扶助或救助:

.充当施舍者的表演意识过于凸显,涉及尊严伤害的隐性问题;

.媒体对严肃或沉重的新闻素材关注视角的边缘化或娱乐化,弱势群体在无法摆脱厄运和无力抗争时,有时采取极端方式,易引起媒体关注;

.救助对象或称为媒体塑造自身形象的牺牲品。

二、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冲突

新闻专业理念追求与人文关怀冲突

新闻价值的水准依赖于专业理念与技巧实现程度

有专业水准的新闻应体现“新闻可以称之为新闻”的特质:

1)独家素材;2)独家视角;3)表达方式称绝,有深度、有表现力、冲击力; 4)有感

情、说服力。这些均需要专业的训练。

新闻的价值则更高于准则一一人文关怀(恒常)

社会角色的承担比职业角色的承担更重要,岗位职责所要求的记录现场,能否等同于冷

冰冰的专业工具行为。

组织生命危险与履行岗位职责

如果存在明显、即刻的危险,首先考虑的是制止、救助或挽救,而不是记录。

挽救心灵/制止人生轨迹偏差与获取精彩新闻

如果属力所能及,可以掌控的范围,对有挽救余地的对象咎由自取,不能证明采访报道

手段的正当性。

出现“职业觉得”遮盖“社会角色”的现象,是否确属“别无选择” ,对个体本身而言,

其过错不可救药,或记者的挽救是否更为有价值?

四、隐性采访/暗访中的行为选择

材料思考: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一些乡镇小电器商店存在违法违规出售电视地面接

收设施,和装电视机的现象,媒体记者获得线索后如何做下一步工作?

用足够的时间与耐心等真正的购买者,偷拍交易过程。

以购买者的名义打探一下有无表现出的购买意图不是十分强烈, 留心观察、发现存货、

隐蔽性偷拍。

以购买者身份说服、劝说鼓动店主设法提供并实际购买,将交易过程隐蔽偷拍。

隐性采访界定:

无论出于对公权力行为监督,还是出于维护市场经营秩序,有足够的理由表明隐性采访的迫切性、必要性、不可替代性。

隐性采访的三个形式:旁观式、自历式、测试式

(一) 记者作为事件的直接推动要素

以诱侦手段采访,获取真实内情

诱惑彳^查/陷阱取证刑事法律的严格限制

“钓鱼采访”的另一种表现,即诱使暗访对象作出违法行为。作为手段,偷拍偷录并不为民事法律所禁止暗访手段获取的资料是否可以作为资料,存在差异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2002年4月1日起实行)

第68条,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为获取内幕记者自身入罪

以冒充身份的诱导方式披露违法内幕,使无辜者利益受损

上述暗访对象本身均有犯罪或违法性

以不正当手段设圈套、或欺骗的隐蔽方式测试 /披露行为道德或行

为问题。

舆论曝光,针对违法乱纪的人或事的批评涉嫌侵权,针对个体道德不够高尚行为的道义审判(二) 记者作为事件“旁观者”身份存在

用合法、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要求、 新闻采访要求有

效的新闻记者证。

以精心营造方式滥用采访对象的信任。

彼此之间信任状态是否超出了情感,背叛应遭普遍前者的程度

采访与公民举报行为不同

第二章新闻报道与名誉侵权

第一节名誉及名誉权概述

一名誉权保护对象:

名誉一个人的社会表现应该受到所处社会的公正评价

人格权:人格独立和人权尊严的基本规定性, 包括:生命权、健康权、信用权、贞操权、

身体权。

人格权、身份权构成人身权

人身权【身份权、人格权(名誉权) 】

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知识产权(版权、著作权) 、财产权、债券

(一)名誉的本质

1公民的名誉权

社会对公民的品德、才能、声望、信誉、思想、作风、形象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公

民的名誉代表着具体的人格尊严。

2法人的名誉

社会对法人在民事活动中的信用、生产或销售的商品与服务质量、态度等方面的内

容的综合评价。

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属于民事活动?是否能够成为名誉权主题?

法院、公安机关、政府机构以原告身份起诉媒体名誉权是:

.一种社会评价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下评价或自我评价都不能形成名誉的内涵,它强调社会性、公众性与公开性。

.对主体人格价值的评价

人格价值就公民而言,主要指品行、才干、存在价值、思想状态、生活角色等、法人的人格价值涉及信用、生产能力,经营状况等。

.评价的客观性

不是“美誉”,强调名誉权主体自身行为说获评价的应得性。

“得其应得”:每个人都应该取走其行为带来的后果,及不多,也不少。

避免失当的情绪表达对客观性事实进行“修改” 。

.对特定人的评价

名誉不指向泛指的对象,必须能够落实到具体的人或单位。

“社会综合评价”排除特别人群的主观感受,评价标准倾向于社会的主流价值

观。

#余秋雨名誉权官司

关于名誉,社会的评价

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并未对余秋雨造成名誉损失

(二)名誉权的法律特征

名誉权:公民或法人给予自己的素质、才能、品德或信誉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所应获得的社会公正评价的民事权利。

(三)处理新闻侵权纠纷的主要法律文件

《民法通则》、《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连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

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二80年代以来新闻侵权纠纷述略(P50-70)

新闻侵权:

指新闻单位或个人以传递新闻信息的名义, 通过新闻媒介向观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 或

捏造事实,或情况虽然真实,但信息获得违背当事人的意愿,且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内容,从而侵害了公民或法人的人格尊严,造成精神或物质上的损害。

(一)1987年《民法通则》颁布作为侵权责任承担的分界线,此前承担刑事责任之后承担民事责任。

《刑法》对“诽谤罪”认定的三个条件: (构成“诽谤罪”)

.捏造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处于直接故意

.造成严重后果

(二)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闻侵权纠纷总体状况归纳

高发期:1)1988年原告是一般公民 中心地在上海

1992年文化名人为原告 中心地在北京

1993年企业法人为原告 全国范围

2000年公权力部门为原告 全国范围

(三)80年代中后期新闻侵权纠纷多发的原因

1法律依据(1987年颁布的《民法通则》

2媒体机构的神圣权威意识 (1979年邓访美,《人民日报》转载他的话)

3维权意识 (维权意识过度)

4媒介触角延伸的广度和深度

5信息收集、制作、发布的时间

6新闻来源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增大

7媒体从业者的情绪心态、工作作风

8立法与司法环境

能在限制政府官员隐私事项的立法未果

司法环境:

举证责任分配

一般:“谁主张,谁举证”

媒体:举证责任倒置,将媒体机构当作强势一方

二审终审制

侵权行为发生地或结果地的人民法院都要管辖权, 但作为一种策略有相当的比

例的新闻诉讼官司的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要求移送侵权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受理法院有管辖权)。

若新闻报道是跨省、跨地区的舆论监督(异地舆论监督)则二审终审制对新闻不利。

从法理上可以提出移送侵权行为结果地,但一般会被驳回。

法官、编辑记者在侵权认知上的差异(真实性的理解 VS情绪表达的克制)

在具体业务操作层面,从业者惯常的处理手法与法院尺度存在差异

认知差异一:

作为强烈情绪表达形式的言辞辱骂,法官采取的判断标准 虽未超出常人经验感受

范围但采取有过严倾向的执行标准 ,编辑记者则偏倚日常经验标准。

在批评报道涉及的谴责、败诉态度与立场表达方面,法官更倾向于意见、情绪表达的理智与分寸。

认知差异二:

媒体从业者对报道“客观性”尊重,更多地采用了“新闻构成要素 基本真实即可

的行业标准,法官对媒体用实际条件限制而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的客观、真实、倾向于将苛刻的客观性要求置于优先地位。

例1:如缺少人直接证明这个事实环节是否真实的发生,但此环节对报道的定型性很重要,会如何处理?

造次

法官

编辑记者

媒体败诉概率

借助日常存在的普遍情况和认知经验来补充缺失环节

50%

21%

36.2%

用一方当事人的说辞来补充缺失环节

21.7%

48%

放弃了这个环节

73.3%

31%

但记者遵循一般常理逻辑判断,

例2如果投诉者提供材料通过一般手段难以弄清事实真相,若出现纠纷,态度为:

认为“主体事实无问题则媒体无过错”的法官为 22%

第三节报道侵害名誉权的要件

民事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同时具备:

.损害事实

.违法性行为是法律所明文禁止的

.有过错意志上清醒且知道可发生的伤害性后果

.因果关系行为和结果

原因之一造成的后果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承担责任。

新闻作品已发表

.内参/内部发行的报刊、资料

内部:机关、社会团体、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发布本单位、本系统或其他一定范围内的一般刊物和内部资料。

内参:仅供领导部门内部参阅的刊物、资料(特定人群)

如在“内部”中发布的内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是可以走司法程序,民事诉讼(传阅对象是不特定的人群,具备社会公开性) 。

报道具有侵害名誉权的就违法性

新闻侮辱、新闻诽谤(失实、失真、虚假)

《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93年

问:曾因撰写、发表批评性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应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权?

因撰写发表批评性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认定标准:

.文章所反映的情况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内容的,不应该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的,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权受损,认定名誉侵权。

一)错误地或缺乏事实根据地指责或认定他人违法 /犯罪

问:新闻单位报道国家机关的公开文书和职权行为, 引起的名誉权纠纷,是否认定为

构成侵权?

答: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

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

其报道失事,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而拒绝更正报道,致他人名誉权

受损,应该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如国家机关越权,媒体须承担责任一一公开的职权行为

依法行政、越权无效——内部司法审判实践对新闻侵权纠纷中所涉及的有关当事人是否违法、犯罪的认定,要求非常苛刻。

.受害人本人的叙述/涉案人或加害人供词

涉及两性关系的刑事案件在很多情况下,罪犯出于替自己开脱罪行考虑,面对

控方缺乏有力证据时,经常隐瞒犯罪事实真相,夸大被害人的过错。

.相关法律专家的认定意见

分工细化、专业化与知识化,社会对专家依赖性增强

(二)用侮辱性言辞辱骂、污蔑或丑化、嘲笑等方式对人格尊严贬低

(三)对他人(包括已故人士)涉及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等内容进行不实或缺乏事实根据

的报道。

死亡之人的名誉权,司法实践与名誉权“专有性”存在不一致

(四)不当使用他人肖像构成诽谤或侮辱当事人人格

#单纯肖像本身仅具有指代意义

#肖像和特定的背景、说明文字结合在一起,产生附加值即指示意义

《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以侮辱或恶意丑化的形式使用他人肖像的可以认定为侵犯名誉权行为

(五)涉及当事人对社会评价的特定内容或事实情节全部或部分失实

《解答》

问:因撰写发表批评性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应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权?

答:1)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3)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是他人名誉权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解答》

问:侵害名誉权责任应如何认定?

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对于“失实”把握,不是失实“量”,而是“质”。

“细节失事”是否构成侵权

“基本内容”、“主要内容”侵权条件认定,不能明确推到“细节失实”的法律问题。

某个特定“细节”即可作为“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的构成要素存在,也可以相

反。

三.报道指向“特定的人”

四.媒介机构或编辑记者主观上有过错

民事责任的三种归责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限定适用原则

.公平责任限定适用原则

新闻侵权的责任承担:过错责任原则

记者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不需要承担责任

过错: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可能导致某种损害后果主观上持有的背离法律 /道德规范

或规则的心态。

过错的两种类型:

.过失

对自己行为可能发生的损害后果轻信能够避免而持麻痹大意的态度,或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遇见到发生损害后果。

.故意(直接、间接)

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后果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

希望后果发生(即行为人通过一定的行为追求行为质量)为直接故意。

.“过失”与“间接故意”

共同点:不希望后果发生

过失:并未在已预见到损害后果发生的基础上;

间接故意:在能够预见到发生损害后果的基础上。

.过失推定

原告能够证明其所受的损害是有媒体行为所致,媒体不能证明其行为没有过

失,举证不能。

过失侵权由推定方式得出,即损害后果存在,媒体不能证明其行为尽到注意义

务。

.注意义务

注意:行为人约束自己行为的稳定心里状态

努力程度中等偏上标准

注意义务列举:

外来稿件应该审核证明稿件及反映的情况属实的有效证明材料,实体方面与形

式方面的审核。

违法、犯罪或行政处罚的新闻报道 材料必须与国家机关依据职权制作的公开文

书一致。

拿不准的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必须请示领导部门、主管部门或征询法律授权的权威部门意见。

批评性稿件在公开刊播之前,实行“三见面”制度(本人、所在单位领导、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领导)

三点核实,纠纷的双方、局外人新闻素材来自网络媒体的公开传播

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使得言论真假难辨,采编人品仅靠网上信息加工处理,不履行核实义务,媒体有过错。

案例:《重庆商报》——文清

判决书:“报纸以网络上发表的文章为依据作出报道,具有对所报道的内容真

实、客观的审核义务。

对他人文章转载:

依据其他媒体已公开传播的未予确认的事实,发表评论意见构成对他人社会评

价降低。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三种情况:

.如言论只是理性地表达价值观念,而非对事实阐述或发挥,只要意见未超出一般人都可能产生的看法,且涉及公共利益或公众利益,不承担侵权责任。

【据未予确认事实发表评论意见,与轻率地报道尚未证实的传闻不同,评论者不是事实传播者。如果评论者并不知道所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或者没有理由知道事实是不够客观的, 即使后来被查明为虚假,亦不承担责任】

.如果媒介评论说依据的事实来源报道已显示该事实有争议,评论性文章未作交代,即对其中一方予以职责,则意见要素对不了解前因后果受众可能会起到修改基本事实的客观效果。

.如果评论文章说依据的未被确认的事实,没有公开传播的来源渠道,依据该事实所发表的评论,导致不利后果,则视为该媒体或评论者传播了不真实的事实。

五. 报道内容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案例:上海冠生园公司诉《中国商报》侵害名誉权案

第二节情感、家庭纠纷报道与名誉权

市场回报率高的素材(生活情感类的)

风险:该类素材包含人格价值的核心要素,与名誉具有高度关联性

一,“特定指向”与作品体裁

文艺创作与艺术性加工的自由问题

《解答》第九条:撰写、发表文学作品,

1,不是以生活中特定的人为描写对象,仅是作品的情节与生活中某人的情况相似,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描写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对特定的人进行侮辱、诽谤或者披露隐私损害其名誉的; 或

者虽未写明真实姓名和住址,但事实以特定人或者特定人的特定事实为描写对象, 文中有

侮辱诽谤或者披露隐私的内容致他人名誉受损的,应认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对1,2的解释:作者作品中的部分/全部人物及情节是创作者所了解的历史、现实生活环境中的人物、事件、内容具有排他性成分,无论是情节是否虚构或者姓名是否存在隐患,构成特定指向。

叙述特定的人在特定事件、特定环境中的特定身份、描述特定人的相貌、行为、举止、语言

等方面特征3经历、嗜好、代表作等,实用特定称呼或采取其他具有特别属性的标识、足以使一般人合理推知其所指为某一特定人,与其他人相区别。 】

案例:张勇诉《湖北日报》侵害名誉权案: 《校园惊梦》

二,司法真实/法律真实

1,新闻真实,对“真实”的判断标准基于合理的相信。记着经过采访、调查或亲身经历,

能够使自己确立合理的相信。

2,法律真实,强调证据能够证明事实的高度盖然性的程度。不能完全等同于通过证据可以恢复到事实原貌状态证据。

3,客观真实,符合程序法(执法程序),实体法要求,有合法证据证明的事实性存在,特别强调技术性的真实。

新闻真实、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与事实本身吻合程度逐层递增。

(一),与法律真实相关问题之一:

权威消息来源问题:党委纪检部门,公检司执法部门

“特许报道权”

新闻侵权纠纷审理的司法实践总体倾向表明,以下类型的来源消息应谨慎对待:

1,妇联机构就妇女权益受损问题调查所提供的材料( 不具有权威性);

2,企事业单位就其员工生活作风提供的材料;

3,相关当事人就其自身利益有关事项提供的材料。

在没有不可克服的发稿时效压力下, 应设法通过其他渠道作必要的补充, 形成多种事实主张

并呈。

(二),与法律真实有关问题之二:

媒体如实报道当事人“说”的行为与证明所说的真实性,当事人言说发生在正式的公开场合。

第三节:企业经营问题批评与名誉侵权。 (P90-104)

第四节:新闻报道与隐私侵权(P221-225)

一,法律对于隐私权的保护

法律将隐私权纳入名誉权范畴。

1,《侵权责任法》: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2,司法实践

隐私权:公民依法享有的个人生活不受他人非法骚扰,个人信息事项(如内心世界、财产状况、社会关系、生活经历、自然状况)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