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本章内容
4.1
BJT
4.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4.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4.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4.5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4.6
组合放大电路
4.7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本章内容4.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本章要求
1.
了解双极结型三极管
(BJT)
的结构、工作原理、温度对参数及特性的影响,掌握其符号、电流关系、特性曲线、参数、使用和应用,三种工作状态
(
区
)
的条件、特点和判断。
2.
掌握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
熟悉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静态工作点对波形失真的影响,掌握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性能特点和用途。
4.
了解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熟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掌握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工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本章要求1.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5.
掌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性能特点和用途。
6.
熟悉组合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分析方法、复合管的特点和判断。
7.
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幅度失真、相位失真、频率失真、线性失真、产生频率响应的原因、上限频率、下限频率、通频带。作原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性能特点和用途。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5.掌握共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重点难点
重点:双极结型三极管
(BJT)
的符号、电流关系、特性曲线、参数、使用和应用;三种基本放大电路
(
共射、共集和共基
)
的组成、工作原理、静态分析
(
估算法
)、动态分析
(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
、性能特点和用途;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性能特点和用途。难点:双极结型三极管(BJT)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曲线,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分析
(
图解分析法、估算法
)
和动态分析
(
图解分析法、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重点难点重点
4.4.1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1.
影响Q的原因
☆2.
抑制温度影响Q的措施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本节内容
4.4.2
射极偏置电路
1.
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
2.
含有双电源的射极偏置电路
3.
含有恒流源的射极偏置电路
☆4.
温度补偿法4.4.1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本节要求
1.
了解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的原因和危害,熟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
2.
掌握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静态分析方法
(
画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工作点
)
及动态分析方法(画交流通路、画等效电路、计算动态性能指标),熟悉含有双电源的射极偏置电路、含有恒流源的射极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特点,了解温度补偿法的原理、特点。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本节要求1.了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重点难点
重点: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静态分析方法
(画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工作点)
及动态分析方法(画交流通路、等效电路,计算动态性能指标)。难点: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静态分析方法
(
画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工作点
)
及动态分析方法
(
画交流通路、等效电路,计算动态性能指标)。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重点难点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为什么要稳定Q?A.
不稳定的危害B.
对Q的要求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为什么要稳定Q?A.不4.4.2射极偏置电路射极偏置电路为何能稳定Q?
1.
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
2.
含有双电源的射极偏置电路
3.
含有恒流源的射极偏置电路
☆4.
温度补偿法4.4.2射极偏置电路射极偏置电路为何能稳定Q?前述的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简单、易调整,但温度变化会引起静态工作点变动,4.4.2射极偏置电路––Tvi+VCCRsvsRbRcCb1Cb2+++RL+vo+–
T℃ICQ
某种作用IBQICQ自动调节严重时将使放大电路不能正常工作。为此,需要改进偏置电路,当温度升高使ICQ增加时,希望能够自动减少IBQ,从而抑制Q点的变化,保持Q点基本稳定。固定偏置电路前述的固定偏置放大电4.4.2射极偏置电路––Tv
直流电源
VCC,基极
电阻Rb1、Rb2,射极电阻
Re
组成分压式偏置电路,
为三极管提供合适的Q点。
基极电阻Rb1、Rb2的
取值使I1
>>IBQ。4.4.2射极偏置电路1.
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1)
电路结构+++iCiBi2i1+VCCRb1RCCb1Cb2Rb2ReRLvivo+––RSvS+–
射极电阻Re与Rb1和
Rb2配合,使I1>>IBQ。虽然射极没直接接地,但还是从基极输入、从集极输出,与共射电路有相同特性,仍归为共射电路。直流电源VCC,基极
电阻Rb1、Rb2,4.4.2射极偏置电路(2)
静态工作点的估算①
画直流通路+++iCiBi2i1+VCCRb1RCCb1Cb2Rb2ReRLvivo+––RSvS+–+VBQVEQVCEQ+--VBEQI2Rb1RCRb2ReIEQI1+VCCICQIBQ思路:输入为
0、电容开路、其它照画→标出直流。4.4.2射极偏置电路(2)静态工作点的估算+++iCi
设计时取I1
>>
IBQ,∴Rb1和Rb2可近似看作串联。4.4.2射极偏置电路②
估算QIBQI2Rb1RCRb2ReIEQI1+VCCICQVBQVEQVCEQ++--VBEQ
电阻Rb1、Rb2,直流电源VCC受温度影响很小,基极电位
VBQ
基本不随温度变化,保持恒定。或分压设计时取I1>>IBQ,∴Rb14.4.24.4.2射极偏置电路IBQI2Rb1RCRb2ReIEQI1+VCCICQVBQVEQVCEQ++--VBEQ设计时取VBQ>>VBEQ
VEQ
=
VBQ
-
VBEQ
VBEQ
受温度影响变化时,射极电位
VEQ
基本恒定。
集电极电流
ICQ
基本恒定。
IBQ
=
ICQ/
VCEQ
=VCC
-
ICQRc
-
IEQRe
≈VCC
-
ICQ
(Rc
+
Re)
≈VCC
-
IEQ
(Rc
+
Re)
∴温度变化时,静态工作点基本稳定。4.4.2射极偏置电路IBQI2Rb1RCRb2ReIEQ解:①画出直流通路
已知
=100,VCC=12V,Rb1=75k,Rb2=25
k,Rc=2k,Re=1k。画直流通路,求Q点。4.4.2射极偏置电路例1+VCCRCCb1Cb2TRL
Rb2Re
+Ce
`++Rb1
vORSvS++--VBQ
RC
ICQ
Rb1
IBQ
+VCC
IEQ
Rb2
Re
VEQVCEQ+-解:①画出直流通路已知4.4.2
射极偏置电路VBQ
RC
ICQ
Rb1
IBQ
+VCC
IEQ
Rb2
Re
VEQVCEQ+-②估算静态工作点IBQ
=
ICQ
/
=
2.3mA/100
=
23µA4.4.2射极偏置电路VBQRCICQRb1IBQ
:换一个
=
80的管子,Q点有何变化?4.4.2射极偏置电路♫思考题23µA12
1086421430
2iC/mA
iB=10µA
20µA40µAvCE/V30µA23µAvBE/ViB/µA00.7
ICQ
=
(VBQ
-
VBEQ)
/Re
=
2.3mA
IBQ
=
ICQ
/
=
2.3mA
/
80
=
29µA
VCEQ
=VCC
-
ICQ
(Rc
+
Re)
=
5.1VQQ29µA29µA在输出特性上,静态工作点稳定:换一个=4.4.2射极偏置电路(3)
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①
更换管子+VBQVEQVCEQ+--VBEQI2Rb1RCRb2ReIEQI1+VCCICQIBQ更换
不同的管子,Q点有何变化?
ICQ
=
(VBQ
-
VBEQ)
/Re
VCEQ
=VCC
-
ICQ
(Rc
+
Re)
IBQ
=
ICQ
/
不变。
不变。随
不同而变化,
增大时IBQ
减小,
减小时IBQ
增大。更
换
不同的管
子,在
输出
特
性上Q点(VCEQ,ICQ)位置不变。4.4.2射极偏置电路(3)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VBQ4.4.2射极偏置电路②
温度变化
T℃→ICQ→IEQ→VEQ
↓VBEQIBQ←ICQ←自动调节iBvBE0+VBQVEQVCEQ+--VBEQI2Rb1RCRb2ReIEQI1+VCCICQIBQ温度变化时,Q点有何变化?
VEQ
=
IEQ
Re
,VBEQ
=
VBQ
-
VEQ
。温度变化时,
在
输出
特性上Q
点(VCEQ,ICQ)
位置不变。4.4.2射极偏置电路②温度变化T℃
B.
Re
把
输出
直
流
电
流
ICQ
的变化返送回输入端,转换成直流电压VEQ
=
IEQ
Re
的变化,影响输入直
流电
压
VBEQ=
VBQ
–
VEQ
向
相4.4.2射极偏置电路③
原因+VBQVEQVCEQ+--VBEQI2Rb1RCRb2ReIEQI1+VCCICQIBQ
A.
I1>>IBQ,使基极电位基本恒定。
反方向变化,从而使
IBQ
产生相反的变化以抵消
ICQ
的变化,称为直流电流负反馈
(
详见第
7
章
),Re
称为负反馈电阻、温度补偿电阻。B.Re把输出直流电流ICQ23µA29µA4.4.2射极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是指静态集电极电流
ICQ
和管压降
VCEQ
基本不变,在输出特性上
Q点
(VCEQ,ICQ)
位
置
基
本不变,IBQ是会产生相反变化的,以抵消ICQ的变化。
如例1,
=100时ICQ=2.3mA,VCEQ=5.1V,IBQ=23µA;23µA12
1086421430
2iC/mA
iB=10µA
20µA40µAvCE/V30µAvBE/ViB/µA00.7Q29µAQ
=80时ICQ=2.3mA,VCEQ=5.1V,IBQ=29µA23µA29µA4.4.2射极偏置电路稳定4.4.2射极偏置电路☆(4)
参数的选择IBQI2Rb1RCRb2ReIEQI1+VCCICQVBQVEQVCEQ++--VBEQ
I1、VBQ
越大
Q点会越稳定。但
Rb1、Rb2
就
越
小,将
增
加损耗、降低输入电阻。VBQ过高使VEQ
增高,VCEQ
减小,易饱和,减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工程上一般选取:
Rb1、Rb2一般取几十
k。
I1
=(
5
~
10
)
IBQ
(硅管)(
10
~
20
)
IBQ
(锗管)(
3
~
5
)V
(硅管)(
1
~
3
)V
(锗管)
VBQ
=4.4.2射极偏置电路☆(4)参数的选择IBQI2Rb1iC/mA
12
1086421430
2iB=10µA
20µA40µAvCE/V30µA4.4.2射极偏置电路IBQI2Rb1RCRb2ReIEQI1+VCCICQVBQVEQVCEQ++--VBEQ
Re
越大,VEQ
=
IEQ
Re
受温度影响变化越大,稳定Q点效果越好;VCEQ
=
VCC
-
ICQ
Rc-
IEQRe越小,越易进入饱和区,使输出电压的动态范围减小。
Re
=
几百~几千
(小电流)、几~几十
(大电流)QQ
,iC/mA1210864214302iB=10µA2IBQ恒定,
ICQ随
变化。
固定偏置电路和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更换
大的三极管后
IBQ、ICQ、VCEQ
是否改变?+++iCiBi2i1+VCCRb1RcCb1Cb2Rb2ReRLvivo+––RSvS+–4.4.2射极偏置电路♫思考题+Cb1––vi+VCCRsvsRbRcCb2+++RLvo+–ICQ恒定,
IBQ随
变化。IBQ恒定,
ICQ随
变化。4.4.2射极偏置电路(5)
动态性能分析①
画交流通路
思路:电源短路、电容短路、其它照画→标出交流。
+++iCiB+VCCRb1RCCb1Cb2Rb2ReRLvivo+––RSvS+–Rb2+iCibieiiRb1RCiRb1iRb2ReRLvivo+––RSvS+–4.4.2射极偏置电路(5)动态性能分析4.4.2射极偏置电路RLRb2+iCibieiiRb1RCiRb1iRb2Revivo+––RSvS+–bcebce②画小信号等效电路
思路:交流通路
→
be间为电阻rbe、ce间为受控电流源
ib
→
标出交流。★ib、ic
别标错位置。4.4.2射极偏置电路RLRb2+iCibieiiRb1Rbce
Re能稳定静态工作点,但使放大倍数大大下降。4.4.2射极偏置电路rbe
(1+
)
Re+-ibvibe折算③
求电压增益Av
ve
=
[(1
+
)
ib]
Re
=
ib[(1
+
)
Re]bceRe能稳定静态工作点,但使放大倍数大大
Re使输入电阻增大。bce4.4.2射极偏置电路R’irbe
(1
+
)
Re+-ibvibeR’iRi=Rb1//Rb2//R’i=Rb1//Rb2//[rbe+(1+)Re]折算④
求输入电阻
RiRiRe使输入电阻增大。bce4.4.2射极偏在输出端加测试电压vt,产生测试电流4.4.2射极偏置电路ii
令信号源置零(保留其内阻和受控源),负载开路
it
=
vt
/Rc。Ro
=
vt
/it
=
Rc+-vS+-viitRb1
rbeRb2Rcibebcic
ibieRSReRL+-vo+-vt=
0Ro⑤
求输出电阻Ro
Re
不影响输出电阻。=
0在输出端加测试电压vt,产生测试电流4.44.4.2射极偏置电路itRb1
rbeRb2Rcibebcic
ibieRSRe+-vt≠0Ro若考虑三极管输出电阻
rce
(1/hoe)R’oircerce≠
ib
得由R’Sib
=
?4.4.2射极偏置电路itRb1rbeRb2Rcibeb4.4.2射极偏置电路实际上
rce
(
≥100k
)
>>
Re
(
≤几k
)
R’oircerceitRb1
rbeRb2Rcibebcic
ibieRSRe+-vt≠0≠
ib
所以R’S很大(
>几M)4.4.2射极偏置电路实际上rce(≥100k)4.4.2射极偏置电路ircerceitRb1
rbeRb2Rcibebcic
ibieRSRe+-vt≠0≠
ibR’oRo
一般所以R’o
RcRo
Re使三极管部分的输出电阻R’o
增大,恒流性好
(
ic
恒定
)。4.4.2射极偏置电路ircerceitRb1rbeRb4.4.2射极偏置电路(6)
与基本共射电路比较
①电路+++iCiBi2i1+VCCRb1RCCb1Cb2Rb2ReRLvivo+––RSvS+–––Tvi+VCCRsvsRbRcCb1Cb2+++RL+vo+–4.4.2射极偏置电路(6)与基本共射电路比较不能4.4.2射极偏置电路
VCC
-
IBQ
Rb
=
VBEQ=
VBEQ
+
IEQ
ReVCC
-
ICQ
(Rc
+
Re)VCC
-
ICQ
Rc
IBQIBQVBQICQVCEQ参数
基本共射电路
射极偏置电路稳定性②静态工作点
不同的电路Q点的计算式可能不同。能不能4.4.2射极偏
不同的电路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式可能不同。4.4.2射极偏置电路③动态性能RiAvRo
参数
基本共射电路射极偏置电路
=
几十
~
几百Rb1//Rb2//
[rbe+(1+
)Re]
=
十几
~
几十kRc
=
几k大小低高高高Rc
=
几kRb//rbe=
几百
~
几千
=
0.几
~
几不同的电路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式可能不同。4.已知VCC
=
12V,Rb1
=
20k,Rb2
=10k,Rc
=
2k,Re
=
2k,RL=
6k,
=
40。画小信号等效电路,求Av、Ri、Ro。+VCCRCCb1Cb2TRL
Rb2Re
`++Rb1
vORSvS++--4.4.2射极偏置电路例2解:①求IEQ、rbe已知VCC=12V,4.4.2射极偏置电路②画小信号等效电路ie-vo++ReβibviicrbeRcRLRb1Rb2bec-vsiiib-+RS③求Av、Ri、Ro很小
Re能稳定静态工作点,但使放大倍数大大下降。4.4.2射极偏置电路②画小信号等效电路4.4.2射极偏置电路ie-vo++ReβibviicrbeRcRLRb1Rb2bec-vsiiib-+RSRi
=
Rb1//Rb2//[rbe+(1+
)Re]
=
20//10//[0.846+(1+40)×2]=6.17k
Ro
=
Rc
=
2kRiRo接入
Re
能稳定静态工作点,增大输入电阻,但使放大倍数大大下降。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较大4.4.2射极偏置电路ie-vo++Reβibviicrb4.4.2射极偏置电路(7)
有旁路电容时
Re并联电容Ce。+++iCiBi2i1+VCCRb1RCCb1Cb2Rb2ReRLvivo+––RSvS+–Ce+①
静态分析
B.
静态工作点
A.
直流通路与Re没有并联电容
Ce时相同。
C.
稳定静态工作点与Re没有并联电容Ce时一样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电容Ce对直流开路。与Re没有并联电容
Ce时相同。4.4.2射极偏置电路(7)有旁路电容时4.4.2射极偏置电路Rb2+iCibieiiRb1RCiRb1iRb2RLvivo+––RSvS+–②
动态分析
Ce
对交流短路,Re
被旁路,对交流相当于
Re
=
0。
A.
交流通路+++iCiB+VCCRb1RCCb1Cb2Rb2ReRLvivo+––RSvS+–+Ce与固定偏置电路类似4.4.2射极偏置电路Rb2+iCibieiiRb1RCi4.4.2射极偏置电路B.
小信号等效电路根据交流通路画小信
号等效电路。-vo++βibviicRb2rbeRcRLRb1-vs-+RSiiibbceRLRb2+iCibiiRb1RCiRb1iRb2vivo+––RSvS+–bce与固定偏置电路类似Rb4.4.2射极偏置电路B.小信号等效电路4.4.2射极偏置电路
C.
动态性能指标-vo++βibviicRb2rbeRcRLRb1-vs-+RSiiibbce
Ri
=
Rb1//Rb2//rbe
=
Rb//rbe
Ro
=
RcRiRo与固定偏置电路类似Rb4.4.2射极偏置电路C.动态性能指标-电路参数同例2:VCC
=
12V,Rb1
=
20k,Rb2
=
10
k,Rc
=
2
k,Re
=
2k,RL
=
6k,=
40。求
Av、Ri、Ro。4.4.2射极偏置电路例3解:例2已求得
IEQ
=1.65mA,rbe=0.846k。
Ri=Rb1//Rb2//rbe=20//10//0.846=0.75k
Ro
=Rc
=
2k+VCCRCCb1Cb2TRL
Rb2Re
`++Rb1
vORSvS++--Ce+旁路电容使Av不减小,但又使Ri下降。怎样改进?例2-0.7246.17k2k电路参数同例2:4.4.4.4.2射极偏置电路☆(8)
Re部分旁路
Re分为两部分,Re1不旁路、Re2旁路。①
静态分析
直流通路、静态工作点、稳定静态工作点与Re没有并联电容
Ce
时相同,令
Re
=
Re1
+
Re2
即可。②
动态分析
交流通路、小信号等效电路、Av、Ri、Ro
与
Re
没有并联电容
Ce
时相同,令
Re
=
Re1
即可。+++iCiBi2i1+VCCRb1RCCb1Cb2Rb2Re1RLvivo+––RSvS+–Ce+Re24.4.2射极偏置电路☆(8)Re部分旁路Re1=0.2k,Re2=
1.8
k,电路其它参数同例2,求Av、Ri、Ro。4.4.2射极偏置电路例4Re2
+VCCRL
RCCb1Cb2TRb2Re1
`++Rb1
vORSvS++--+Ce解:例2已求得IEQ
=1.65mA,rbe=0.846k。
Ri
=
Rb1//Rb2//[rbe
+
(1
+
)
Re1]
=
20//10//[0.846+(1+40)×0.2]
=
3.84k
Ro
=
Rc
=
2k例3-70.90.75k2kRe1=0.2k,Re24.4.4.2射极偏置电路☆(9)
三种电路比较
2k2k2kRoRiAv例2(Re没旁路)例3(Re旁路)
例4(Re部分旁路)
-0.724-70.9-6.63
6.17k0.75k3.84k
Rc
Rc
RcRb1//Rb2//Rb1//Rb2//rbe
Rb1//Rb2//
[rbe+(1+
)Re]
[rbe+(1+
)Re1]
Re没旁路Re被旁路
Re部分旁路RoRiAv大小中高低中高高高4.4.2射极偏置电路☆(9)三种电路比较4.4.2射极偏置电路
Re
除了引入直流电流负反馈,可稳定静态工作点外,没被交流旁路时还引入交流电流串联负反+++iCiBi2i1+VCCRb1RCCb1Cb2Rb2ReRLvivo+––RSvS+–关于负反馈的内容详见第7章。馈,可降低放大倍数、提高反馈环内输入电阻、提高反馈环内输出电阻以及改变其他动态指标。4.4.2射极偏置电路Re除了引入直流电
前述的单电源射极偏置电路中Re
越大,VEQ=
IEQ
Re
受温度影响变化越大,稳定
Q点效果越好;但
VCEQ
=
VCC4.4.2射极偏置电路2.
含有双电源的射极偏置电路IBQI2Rb1RCRb2ReIEQI1+VCCICQVBQVEQVCEQ++--VBEQ-
ICQ
RC-
IEQ
Re
越小,越易进入饱和区,使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减小。为此,在发射极接上负电源,把VEQ拉低,从而使VCEQ
=VCQ
-VEQ不会太小,既有好的稳定
Q
点效果又有较大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前述的单电源射极偏置电4.4.2射极偏置电路2.4.4.2射极偏置电路
A.
静态工作点
VEE
=
IBQ
Rb
+VBEQ+(1+
)IBQ
(Re1
+
Re2)
VCC
=
ICQ
Rc
+VCEQ+
IEQ
(Re1
+
Re2)
-VEE(1)
阻容耦合VEEIBQIEQVCCICQVCEQ+-VCEQ
=
VCC
+
VEE
-
ICQ
Rc
-
IEQ
(Re1
+
Re2)
=
VCC
+
VEE
-
ICQ
(Rc
+
Re1
+
Re2)ICQ
=
IBQ4.4.2射极偏置电路A.静态工作点4.4.2射极偏置电路
B.
小信号等效电路ie-vo++Re1
ibviicrbeRcRLRbbec-vsiiib-+RSVEEibieVCC
ic
思路:交流通路
(电源短路、电容短路、其它照画)→
b
e
间为电阻
rbe、c
e
间为受控电流源
ib
→
标出交流。4.4.2射极偏置电路B.小信号等效电路VEE
=
IBQ
RS
+
VBEQ
+(1
+
)IBQ
Re4.4.2射极偏置电路(2)
直接耦合
A.
静态工作点VCC
=
IRc
Rc
+
VCEQ
+
IEQ
Re
-
VEEIBQIEQVEEIRcVCCVCEQ+-ICQ
=
IBQVCEQ
=ICQ
VCEQ
+
IEQ
Re
-
VEE
=
(IRc-ICQ)
RL
VEE=IBQRS+VBEQ+4.4.4.2射极偏置电路
B.
小信号等效电路ie-vo++
Re
ibviicrbeRcRLbec-vsiiib-+RSibieVEEic
思路:交流通路(电源短路、其它照画)
→
b
e
间为电阻
rbe、c
e
间为受控电流源
ib
→
标出交流。VCC4.4.2射极偏置电路B.小信号等效电路4.4.2射极偏置电路3.
含有恒流源的射极偏置电路ebib
ii
cvo
ibRcRLvivs
RsicRbrbe
+++–––
A.
静态工作点发射极静态电流由恒流源Io提
供。ICQ
≈
IEQ
=
Io
很
稳
定,静态工作点也就很稳定。
B.
小信号等效电路IEQICQ4.4.2射极偏置电路3.含有恒流源的射极偏置电路ebi
二极管反向电流随温度变化,升高10℃约增加1倍。––Tvi+VCCRsvsRbRcCb1Cb2+++RL+vo+–IRbIBQIRRb、VCC受温度影响很小,电阻电流
IRb基本恒定。4.4.2射极偏置电路☆4.
温度补偿法(1)
利用二极管反向电流T℃↓IR→IBQ
→ICQ
取
VCC>>VBEQ。
IBQ
=
IRb-
IR自动调节
ICQ
二极管反向电流随温度变化,升高10℃约增加14.4.2射极偏置电路(2)
利用二极管正向压降+++iCiBi2i1+VCCRb1RCCb1Cb2Rb2ReRLvivo+––RSvS+–T℃↓ICQ
→VEQ
→VD→VBQ
VBEQ
IBQ←
ICQ←
二极管正向压降
随温度变化,温度升高1℃,vD约降低2~2.5mV。还利用
Re的直流负反馈作用。
VEQ
=
IEQ
Re≈ICQ
Re
VBEQ
=
VBQ
-
VEQ
自动调节D+–vD4.4.2射极偏置电路(2)利用二极管正向压降+++iC
正温度系数(PTC)热敏
电阻随温度升高阻值增大。4.4.2射极偏置电路(3)
利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iCiBi2i1+VCCRb1RCCb1Cb2Rb2ReRLvivo+––RSvS+–Rb1采用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T℃→Rb1→VBQ
↓ICQ
→VEQ
VBEQ
IBQ←
ICQ←
自动调节
VEQ
=
IEQ
Re≈ICQRe
VBEQ
=
VBQ
-
VEQ
RT正温度系数(PTC)热敏
电阻随温度升高阻值负温度系数(NTC)热敏
电阻随温度升高阻值减小。4.4.2射极偏置电路(4)
利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iCiBi2i1+VCCRb1RCCb1Cb2Rb2ReRLvivo+––RSvS+–
Rb2采用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RT
VEQ
=
IEQ
Re≈ICQRe
VBEQ
=
VBQ
-
VEQ
T℃→Rb2→VBQ
↓ICQ
→VEQ
VBEQ
IBQ←
ICQ←
自动调节负温度系数(NTC)热敏
电阻随温度升高阻值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本节小结
2.
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
(没、有及部分旁路)
稳定Q
点原理、Q
点估算、动态参数计算,含双电源、恒流源的射极偏置电路及温度补偿法稳定
Q
点原理、特点。
0.
稳定Q点的重要性、对Q点的要求。
1.
影响
Q
点不稳定的原因
(
电源电压、电路
参
数及温度
)、抑制温度影响
Q
点的措施
(
恒温箱、散热、温度补偿及直流负反馈
)。
静态分析:直流通路(输入为0,电容开路,其它照画,标出直流)
→VBQ
→IEQ
→IBQ
→VCEQ。
动态分析:交流通路
(电源、电容短路)→等效电路
(
b
e间为电阻rbe、ce间为电流源
ib
)→rbe、Av、Ri、Ro
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本节小结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本章内容
4.1
BJT
4.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4.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4.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4.5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4.6
组合放大电路
4.7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本章内容4.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本章要求
1.
了解双极结型三极管
(BJT)
的结构、工作原理、温度对参数及特性的影响,掌握其符号、电流关系、特性曲线、参数、使用和应用,三种工作状态
(
区
)
的条件、特点和判断。
2.
掌握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
熟悉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静态工作点对波形失真的影响,掌握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性能特点和用途。
4.
了解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熟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掌握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工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本章要求1.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5.
掌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性能特点和用途。
6.
熟悉组合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分析方法、复合管的特点和判断。
7.
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幅度失真、相位失真、频率失真、线性失真、产生频率响应的原因、上限频率、下限频率、通频带。作原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性能特点和用途。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5.掌握共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重点难点
重点:双极结型三极管
(BJT)
的符号、电流关系、特性曲线、参数、使用和应用;三种基本放大电路
(
共射、共集和共基
)
的组成、工作原理、静态分析
(
估算法
)、动态分析
(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
、性能特点和用途;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性能特点和用途。难点:双极结型三极管(BJT)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曲线,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分析
(
图解分析法、估算法
)
和动态分析
(
图解分析法、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4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重点难点重点
4.4.1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1.
影响Q的原因
☆2.
抑制温度影响Q的措施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本节内容
4.4.2
射极偏置电路
1.
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
2.
含有双电源的射极偏置电路
3.
含有恒流源的射极偏置电路
☆4.
温度补偿法4.4.1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本节要求
1.
了解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的原因和危害,熟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
2.
掌握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静态分析方法
(
画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工作点
)
及动态分析方法(画交流通路、画等效电路、计算动态性能指标),熟悉含有双电源的射极偏置电路、含有恒流源的射极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特点,了解温度补偿法的原理、特点。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本节要求1.了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重点难点
重点: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静态分析方法
(画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工作点)
及动态分析方法(画交流通路、等效电路,计算动态性能指标)。难点: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静态分析方法
(
画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工作点
)
及动态分析方法
(
画交流通路、等效电路,计算动态性能指标)。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重点难点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为什么要稳定Q?A.
不稳定的危害B.
对Q的要求4.4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为什么要稳定Q?A.不4.4.2射极偏置电路射极偏置电路为何能稳定Q?
1.
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
2.
含有双电源的射极偏置电路
3.
含有恒流源的射极偏置电路
☆4.
温度补偿法4.4.2射极偏置电路射极偏置电路为何能稳定Q?前述的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简单、易调整,但温度变化会引起静态工作点变动,4.4.2射极偏置电路––Tvi+VCCRsvsRbRcCb1Cb2+++RL+vo+–
T℃ICQ
某种作用IBQICQ自动调节严重时将使放大电路不能正常工作。为此,需要改进偏置电路,当温度升高使ICQ增加时,希望能够自动减少IBQ,从而抑制Q点的变化,保持Q点基本稳定。固定偏置电路前述的固定偏置放大电4.4.2射极偏置电路––Tv
直流电源
VCC,基极
电阻Rb1、Rb2,射极电阻
Re
组成分压式偏置电路,
为三极管提供合适的Q点。
基极电阻Rb1、Rb2的
取值使I1
>>IBQ。4.4.2射极偏置电路1.
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1)
电路结构+++iCiBi2i1+VCCRb1RCCb1Cb2Rb2ReRLvivo+––RSvS+–
射极电阻Re与Rb1和
Rb2配合,使I1>>IBQ。虽然射极没直接接地,但还是从基极输入、从集极输出,与共射电路有相同特性,仍归为共射电路。直流电源VCC,基极
电阻Rb1、Rb2,4.4.2射极偏置电路(2)
静态工作点的估算①
画直流通路+++iCiBi2i1+VCCRb1RCCb1Cb2Rb2ReRLvivo+––RSvS+–+VBQVEQVCEQ+--VBEQI2Rb1RCRb2ReIEQI1+VCCICQIBQ思路:输入为
0、电容开路、其它照画→标出直流。4.4.2射极偏置电路(2)静态工作点的估算+++iCi
设计时取I1
>>
IBQ,∴Rb1和Rb2可近似看作串联。4.4.2射极偏置电路②
估算QIBQI2Rb1RCRb2ReIEQI1+VCCICQVBQVEQVCEQ++--VBEQ
电阻Rb1、Rb2,直流电源VCC受温度影响很小,基极电位
VBQ
基本不随温度变化,保持恒定。或分压设计时取I1>>IBQ,∴Rb14.4.24.4.2射极偏置电路IBQI2Rb1RCRb2ReIEQI1+VCCICQVBQVEQVCEQ++--VBEQ设计时取VBQ>>VBEQ
VEQ
=
VBQ
-
VBEQ
VBEQ
受温度影响变化时,射极电位
VEQ
基本恒定。
集电极电流
ICQ
基本恒定。
IBQ
=
ICQ/
VCEQ
=VCC
-
ICQRc
-
IEQRe
≈VCC
-
ICQ
(Rc
+
Re)
≈VCC
-
IEQ
(Rc
+
Re)
∴温度变化时,静态工作点基本稳定。4.4.2射极偏置电路IBQI2Rb1RCRb2ReIEQ解:①画出直流通路
已知
=100,VCC=12V,Rb1=75k,Rb2=25
k,Rc=2k,Re=1k。画直流通路,求Q点。4.4.2射极偏置电路例1+VCCRCCb1Cb2TRL
Rb2Re
+Ce
`++Rb1
vORSvS++--VBQ
RC
ICQ
Rb1
IBQ
+VCC
IEQ
Rb2
Re
VEQVCEQ+-解:①画出直流通路已知4.4.2
射极偏置电路VBQ
RC
ICQ
Rb1
IBQ
+VCC
IEQ
Rb2
Re
VEQVCEQ+-②估算静态工作点IBQ
=
ICQ
/
=
2.3mA/100
=
23µA4.4.2射极偏置电路VBQRCICQRb1IBQ
:换一个
=
80的管子,Q点有何变化?4.4.2射极偏置电路♫思考题23µA12
1086421430
2iC/mA
iB=10µA
20µA40µAvCE/V30µA23µAvBE/ViB/µA00.7
ICQ
=
(VBQ
-
VBEQ)
/Re
=
2.3mA
IBQ
=
ICQ
/
=
2.3mA
/
80
=
29µA
VCEQ
=VCC
-
ICQ
(Rc
+
Re)
=
5.1VQQ29µA29µA在输出特性上,静态工作点稳定:换一个=4.4.2射极偏置电路(3)
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①
更换管子+VBQVEQVCEQ+--VBEQI2Rb1RCRb2ReIEQI1+VCCICQIBQ更换
不同的管子,Q点有何变化?
ICQ
=
(VBQ
-
VBEQ)
/Re
VCEQ
=VCC
-
ICQ
(Rc
+
Re)
IBQ
=
ICQ
/
不变。
不变。随
不同而变化,
增大时IBQ
减小,
减小时IBQ
增大。更
换
不同的管
子,在
输出
特
性上Q点(VCEQ,ICQ)位置不变。4.4.2射极偏置电路(3)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VBQ4.4.2射极偏置电路②
温度变化
T℃→ICQ→IEQ→VEQ
↓VBEQIBQ←ICQ←自动调节iBvBE0+VBQVEQVCEQ+--VBEQI2Rb1RCRb2ReIEQI1+VCCICQIBQ温度变化时,Q点有何变化?
VEQ
=
IEQ
Re
,VBEQ
=
VBQ
-
VEQ
。温度变化时,
在
输出
特性上Q
点(VCEQ,ICQ)
位置不变。4.4.2射极偏置电路②温度变化T℃
B.
Re
把
输出
直
流
电
流
ICQ
的变化返送回输入端,转换成直流电压VEQ
=
IEQ
Re
的变化,影响输入直
流电
压
VBEQ=
VBQ
–
VEQ
向
相4.4.2射极偏置电路③
原因+VBQVEQVCEQ+--VBEQI2Rb1RCRb2ReIEQI1+VCCICQIBQ
A.
I1>>IBQ,使基极电位基本恒定。
反方向变化,从而使
IBQ
产生相反的变化以抵消
ICQ
的变化,称为直流电流负反馈
(
详见第
7
章
),Re
称为负反馈电阻、温度补偿电阻。B.Re把输出直流电流ICQ23µA29µA4.4.2射极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是指静态集电极电流
ICQ
和管压降
VCEQ
基本不变,在输出特性上
Q点
(VCEQ,ICQ)
位
置
基
本不变,IBQ是会产生相反变化的,以抵消ICQ的变化。
如例1,
=100时ICQ=2.3mA,VCEQ=5.1V,IBQ=23µA;23µA12
1086421430
2iC/mA
iB=10µA
20µA40µAvCE/V30µAvBE/ViB/µA00.7Q29µAQ
=80时ICQ=2.3mA,VCEQ=5.1V,IBQ=29µA23µA29µA4.4.2射极偏置电路稳定4.4.2射极偏置电路☆(4)
参数的选择IBQI2Rb1RCRb2ReIEQI1+VCCICQVBQVEQVCEQ++--VBEQ
I1、VBQ
越大
Q点会越稳定。但
Rb1、Rb2
就
越
小,将
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Python程序开发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大学《机车车辆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洛学院《生物医药知识产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红河学院《信息技术与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赣南科技学院《高级英语写作(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菏泽市曹县2025年初三第二次五校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荣成市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劳动通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梧州学院《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数学试卷(含答案)
- 《酒店概论》考试复习参考题库(含答案)
- 版式设计网格课件
- 消防安全检查表(车间)
- 产品报价单(5篇)
- 大飞机C919:追梦五十载,“破茧化蝶”
-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天津科技大学
- 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结尾写作之深化主旨 练习
- 汉语词汇与文化课件
- 浅析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8 课件
- DBJ∕T 13-196-2014 水泥净浆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试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