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_第1页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_第2页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_第3页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_第4页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1(优选)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优选)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2心衰的患病率和发生率患病率全球:2250万美国:500万发生率全球:每年200万新病例美国:每年40-70万新病例心衰的患病率和发生率患病率3中国心衰流行病学状况中国成人患病率为0.9%估计中国心衰总人数约为600万

男性0.7%女性1.0%

中国北方1.4%中国南方0.5%

城市人口1.1%农村人口0.8%中国心衰流行病学状况中国成人患病率为0.9%4Framingham研究通过40年的观察发现:心力衰竭的5年存活率男性为25%,女性为38%,为同年龄段一般人群死亡率的6~7倍。美国Rochester研究显示:心力衰竭确诊后,1年生存率为66%。荷兰RotterdamStudy对5255人4年随访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调整死亡率是非心力衰竭患者的2倍,卒死的风险增加4~6倍。相关调查显示:中、重度心衰患者5年内生存率不足50%,预后比大多数肿瘤还要恶劣,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同期住院心血管病患者总死亡率。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与转归Framingham研究通过40年的观察发现:心力衰竭的5年5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药物治疗:进展大,是心衰治疗的基础,但仍有无效者心脏移植:宗教信仰、供体有限慢性心力衰竭再同步(CRT)治疗:发展快,治疗心衰的有效补充手段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药物治疗:进展大,是心衰治疗的基础,但6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应用CRT的理论基础慢性心衰CRT临床实践慢性心衰CRT指南更新慢性心衰的流行病学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应用CRT的理论基础慢7与ICD比较,CRT-D明显缩小了左室容积,改善了左室射血分数。心脏不同步(QRS>120ms)心室间机械延迟40ms12个月时EF<45%1(1%)8(9%)0.IIa:药物治疗无效的扩张型或缺血性心肌病,BVP=biventricularpacing.ResynchronizationTherapy中国成人患病率为0.美国Rochester研究显示:心力衰竭确诊后,1年生存率为66%。城市人口1.身高校正的LVEDD≥30mmNHYA心功能Ⅲ-IV级,QRS宽度≥130ms,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与转归所有患者程控为基于心房同步的DDDR模式,低限频率60bpm,上限频率140bmp。左右心室、室间收缩不同步、室间隔矛盾运动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QRS波最宽的病人群比QRS波最窄的病人群,死亡的相对风险增加5倍!12个月时EF<45%1(1%)8(9%)0.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舒张期收缩期正常心脏收缩与ICD比较,CRT-D明显缩小了左室容积,改善了左室射血分8部分心衰患者的机械因素“不合适”的AV间期舒张期充盈不足左右心室、室间收缩不同步、室间隔矛盾运动每搏心输出量下降二尖瓣返流有效心排量下降部分心衰患者的机械因素“不合适”的AV间期9房室不同步正常情况下心房收缩应在心室舒张期末,心室舒张期心房内压力始终大于心室内压力,使得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PR间期延长,心房收缩处于心室舒张的早期或中期,心室舒张期末心室内压力高于心房内压力,造成二尖瓣舒张期返流,同时心室舒张充盈时间缩短计算左室舒张充盈时间/R-R间期,可初步判断房室不同步是否存在房室不同步正常情况下心房收缩应在心室舒张期末,心室舒张期心房10身高校正的LVEDD≥30mm主要终点事件:CRT-D组187例(17.正常情况下心房收缩应在心室舒张期末,心室舒张期心房内压力始终大于心室内压力,使得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对于窦房结功能不全患者的房室间期程控为比自身房室间期缩短20ms。慢性心衰CRT指南更新药物治疗:进展大,是心衰治疗的基础,但仍有无效者心室间机械延迟40ms左室后外侧壁激动延迟随机以3:2的比例分入CRT-D组(n=1089)或ICD组(n=731)起搏避免心脏扩大研究(ThePacingtoAvoidCardiacEnlargement,PACE)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分层设计。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1ml+7.荷兰RotterdamStudy对5255人4年随访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调整死亡率是非心力衰竭患者的2倍,卒死的风险增加4~6倍。COMPANION:研究设计新的CRT的IIa类适应证——房颤患者和起搏依赖患者Hochleitenr新的CRT的IIa类适应证——房颤患者和起搏依赖患者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室内不同步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ESC报道2009年9月2008年CRT/CRTD适应证的更新和进展部分心衰患者的机械因素“不合适”的AV间期舒张期充盈不足左右心室、室间收缩不同步、室间隔矛盾运动每搏心输出量下降二尖瓣返流有效心排量下降身高校正的LVEDD≥30mm部分心衰患者的机械因素“不合适11左、右心室间收缩不同步正常人右心室先收缩,左心室后收缩,时间差<30ms左心室收缩较右心室收缩延迟>40ms-左右心室间收缩不同步(左心室收缩延迟)左右心室间收缩不同步(右心室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心室收缩延迟左、右心室间收缩不同步正常人右心室先收缩,左心室后收缩,时间12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3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4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室内不同步正常心脏各节段达峰时间一致,最大差值不超过30-40ms各节段达峰时间差值增加时,表示左心室内收缩不同步左心室收缩同步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室内不同步正常心脏各节段达峰时间一致,最大15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6心室不同步的发病情况和预后宽QRS全原因死亡率增加左室收缩功能下降者中LBBB常见心室不同步的发病情况和预后宽QRS全原因死亡率增加左室收缩功17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8心脏不同步增加病人的死亡率纽约心功能II-IV级病人电子扫描3,654ECGQRS波最宽的病人群比QRS波最窄的病人群,死亡的相对风险增加5倍!Vesnarinone研究1

(VEST研究分析)060120180240300360DaysinTrialCumulativeSurvival60%70%80%90%100%QRSDuration(msec)<9090-120120-170170-220>220心脏不同步增加病人的死亡率纽约心功能II-IV级病人Ves19CRT改善左右心室同步性改善房室同步性改善左心室内同步性CRT改善左右心室改善房室改善左心室内20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21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NYHAⅢ~Ⅳ级、LVEF≤35%且QRS>120ms的症状性心衰可植入CRT-D,以改善心性猝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Ⅱa,B级)IIa:药物治疗无效的扩张型或缺血性心肌病,新的CRT的IIa类适应证——房颤患者和起搏依赖患者美国:每年40-70万新病例PR间期延长,心房收缩处于心室舒张的早期或中期,心室舒张期末心室内压力高于心房内压力,造成二尖瓣舒张期返流,同时心室舒张充盈时间缩短凡符合以下条件的慢性心衰患者,除非有禁忌证,均应接受CRT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双心室起搏(n=89)右心室起搏(n=88)P城市人口1.电子扫描3,654ECG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身高校正的LVEDD≥30mm计算左室舒张充盈时间/R-R间期,可初步判断房室不同步是否存在另外7个月CAREHF的数据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心功能Ⅲ-IV级同单一ICD治疗相比,CRT-D降低了死亡和心衰事件的联合终点发生率达34%、心衰事件发生率达41%。中国成人患病率为0.LVEF≤35%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RT临床试验进展累计图同单一ICD治疗相比,CRT-D降低了死亡和心衰事件的联合终点发生率达34%、心衰事件发生率达41%。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22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2315115124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25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26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27改善室内同步-二尖瓣返流减少改善室内同步-二尖瓣返流减少28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29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30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应用CRT的理论基础慢性心衰CRT临床实践慢性心衰CRT指南更新慢性心衰的流行病学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应用CRT的理论基础慢311998年适应证依据长PR间期的患者多数受益长期疗效有限Hochleitenr首次报告起搏治疗心衰NishimuraAuricchioLinde等人的研究DDD起搏+短AV间期LV1998年适应证依据长PR间期的患者多数受益Hochleit322002年适应证依据(1)临床试验主要入选标准主要研究结果NHYA分级LVEFQRS宽度LVEDDPath-CHFⅢ-Ⅳ级<0.30>120ms心功能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InSyncⅢ-Ⅳ级<0.35>150ms>60mmMUSITCⅢ-Ⅳ级<0.35>150ms>60mmMIRACLEⅢ-Ⅳ级≤0.35≥130ms≥55mmCRT住院率2002年适应证依据(1)临床试验主要入选标准主要NHYA33城市人口1.12个月时EF<45%1(1%)8(9%)0.1ml<0.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在2005ESC9月7日会议上公布继续随访慢性心衰CRT指南更新同单一ICD治疗相比,CRT-D降低了死亡和心衰事件的联合终点发生率达34%、心衰事件发生率达41%。2008年CRT/CRTD适应证的更新和进展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BristowMRetal.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2007年中国慢性心衰治疗指南

CRT/CRT–D治疗的适应证对于窦房结功能不全患者的房室间期程控为比自身房室间期缩短20ms。QRS宽度120-149ms合并以下所有患者程控为基于心房同步的DDDR模式,低限频率60bpm,上限频率140bmp。拓展的CRTD适应证条件与CRT相同主要终点事件:CRT-D组187例(17.ResynchronizationTherapy左右心室、室间收缩不同步、室间隔矛盾运动合并窦房结功能不全或房室阻滞(C)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新的CRT的IIa类适应证——房颤患者和起搏依赖患者2002年ACC/AHA/NASPE适应证I类适应证

合并窦房结功能不全或房室阻滞(C)II类适应证

Ⅲ类适应证(略)

IIa:药物治疗无效的扩张型或缺血性心肌病,

NHYA心功能Ⅲ-IV级,QRS宽度≥130ms,

LVEDD≥55mm,LVEF≤35%

(A)IIb: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扩张型心肌病,伴随

PR延长,起搏证实即刻血流动力学改善(C)城市人口1.2002年ACC/AHA/NASPE适应342005年适应证依据(1)全因死亡率降低(24%)但未达统计学意义荟萃分析MIRACLECONTAKCDInsyncICDMUSTIC进行性心衰死亡率降低51%COMPANION2005年适应证依据(1)全因死亡率降低(24%)荟萃分析M352005年适应证依据(2)全因死亡率降低36%

入选标准

NHYA心功能Ⅲ-IV级

LVEF≤35%身高校正的LVEDD≥30mm

QRS宽度≥150ms或

QRS宽度120-149ms合并以下任两条

主动脉射血前延迟140ms

心室间机械延迟40ms

左室后外侧壁激动延迟CARE-HF2005年适应证依据(2)全因死亡率入选标准主动36

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心功能Ⅲ-IV级心室运动不同步:QRS宽度>120ms

I类适应证

改善症状(A)降低住院率(A)降低死亡率(B)2005年ESC适应证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I类适应证改善症状(A)2037I类适应证证据A级

LVEF≤35%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律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心功能Ⅲ-IV级心脏运动不同步

QRS宽度>120ms2005年ACC/AHA适应证I类适应证LVEF≤35%的充血性心力衰竭QRS宽度382007年中国慢性心衰治疗指南

CRT/CRT–D治疗的适应证

Ⅰ类

凡符合以下条件的慢性心衰患者,除非有禁忌证,均应接受CRTLVEF≤35%窦性心律LVEDD≥55mm心脏不同步(QRS>120ms)尽管使用了优化药物治疗,仍为NYHAIII-IV级(Ⅰ类,A级)

Ⅱa类NYHAⅢ~Ⅳ级、LVEF≤35%且QRS>120ms的症状性心衰可植入CRT-D,以改善心性猝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Ⅱa,B级)2007年中国慢性心衰治疗指南

CRT/CRT–D治疗的适应392008ACC/AHA/HRS

关于再同步化治疗装置的最新指南

I类

LVEF≤35%

窦性心律

心脏不同步(QRS>120ms)

尽管使用了优化药物治疗,仍为NYHAIII-IV级(LOE:A)

IIa类

(1)LVEF≤35%,QRS间期≥0.12秒的房颤患者在最佳药物治疗下心功能为NYHAIII级或ambulatoryIV级患者(LOE:B)(2)LVEF≤35%的心室起搏依赖患者,在最佳药物治疗下心功能NYHAIII级或ambulatoryIV级,推荐植入CRT-P(LOE:C)2008407%女性1.美国:每年40-70万新病例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QRS波最宽的病人群比QRS波最窄的病人群,死亡的相对风险增加5倍!药物治疗:进展大,是心衰治疗的基础,但仍有无效者长PR间期的患者多数受益BVP=biventricularpacing.宽QRS全原因死亡率增加正常心脏各节段达峰时间一致,最大差值不超过30-40msNYHAⅢ~Ⅳ级、LVEF≤35%且QRS>120ms的症状性心衰可植入CRT-D,以改善心性猝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Ⅱa,B级)12个月的EF62.2008年CRT/CRTD适应证的更新和进展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心功能Ⅲ-IV级起搏避免心脏扩大研究(ThePacingtoAvoidCardiacEnlargement,PACE)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分层设计。March31,2003;Chicago,Ill.电子扫描3,654ECG1ml+7.宽QRS全原因死亡率增加InsyncICD2008年CRT/CRTD适应证的更新和进展CR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入I类适应证(2002年仅为IIa类)新的CRT的IIa类适应证——房颤患者和起搏依赖患者拓展的CRTD适应证条件与CRT相同7%女性1.2008年CRT/41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应用CRT的理论基础慢性心衰CRT临床实践慢性心衰CRT指南更新慢性心衰的流行病学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应用CRT的理论基础慢42

CRT临床试验进展累计图CRT临床试验进展累计图43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44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45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46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47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48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49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50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51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52心室间机械延迟40ms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OMPANION:研究设计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室内不同步2002年适应证依据(1)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主要终点事件:CRT-D组187例(17.旨在评价心功能正常的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患者,双心室起搏是否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ResynchronizationTherapy2007年中国慢性心衰治疗指南

CRT/CRT–D治疗的适应证(优选)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入I类适应证(2002年仅为IIa类)2002年适应证依据(1)心脏不同步(QRS>120ms)计算左室舒张充盈时间/R-R间期,可初步判断房室不同步是否存在QRS宽度≥150ms或2005年适应证依据(1)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12个月时EF<45%1(1%)8(9%)0.部分心衰患者的机械因素主要终点事件:CRT-D组187例(17.ResynchronizationTherapy

在2005ESC9月7日会议上公布继续随访另外7个月CAREHF的数据心室间机械延迟40ms在2005ESC9月7日会议上公布继53全因死亡率下降40%全因死亡率下降40%54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55猝死危险下降45%猝死危险下降45%56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57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58平行、随机临床试验OPT=最佳药物治疗ICD=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BVP=biventricularpacing.OPTResynchronizationTherapy+2OPTResynchronizationTherapyw/ICDBackup+2OPT1随机分组BristowMRetal.Paperpresentedat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March31,2003;Chicago,Ill.COMPANION:研究设计目的:评判是否双室

ICD降低全原因住院和死亡率;降低心源性死亡;

增加总生存率;改善运动能力平行、随机临床试验OPT=最佳药物治疗ICD=im59主要研究终点:CRT和CRT-D均明显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衰住院率的复合终点主要研究终点:CRT和CRT-D均明显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衰60二级终点-全因死亡风险:CRT-D可降低36%,P=0.003 CRT可以降低24%,P=0.059二级终点-全因死亡风险:CRT-D可降低36%,P=0.0061宽QRS全原因死亡率增加中国成人患病率为0.ResynchronizationTherapyw/ICDBackup左右心室、室间收缩不同步、室间隔矛盾运动美国:500万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12个月时EF<45%1(1%)8(9%)0.CR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入I类适应证(2002年仅为IIa类)纽约心功能II-IV级病人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2008年CRT/CRTD适应证的更新和进展长PR间期的患者多数受益March31,2003;Chicago,Ill.所有患者程控为基于心房同步的DDDR模式,低限频率60bpm,上限频率140bmp。研究对象:177例接受双室起搏治疗后,按舒张功能是否正常进行随机分层,按1:1比例分至双心室起搏组和右室起搏组。在2005ESC9月7日会议上公布继续随访计算左室舒张充盈时间/R-R间期,可初步判断房室不同步是否存在左右心室间收缩不同步(右心室LVEDD≥55mm,LVEF≤35%(A)(优选)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左、右心室间收缩不同步OPT=最佳药物治疗ICD=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MADIT-CRT(轻度心力衰竭伴心脏运动不同步患者)研究旨在明确:ICD/早期CRT-D治疗研究者在4.5年间共收集1820例:左室射血分数≤30%,QRS间期≥130ms,NYHA分级I或II随机以3:2的比例分入CRT-D组(n=1089)或ICD组(n=731)主要终点:全因死亡或心衰事件,平均随访2.4年结果显示:

主要终点事件:CRT-D组187例(17.2%)

ICD组185例(25.3%)(HR=0.66,P=0.001)同单一ICD治疗相比,CRT-D降低了死亡和心衰事件的联合终点发生率达34%、心衰事件发生率达41%。无论缺血或非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衰患者都能从CRT-D中获益;女性患者获益大于男性患者;QRS越宽获益越大。与ICD比较,CRT-D明显缩小了左室容积,改善了左室射血分数。ESC报道2009年9月宽QRS全原因死亡率增加MADIT-CRT(轻度心力衰竭伴心62PACE研究(心功能正常的常规起搏适应症患者)

起搏避免心脏扩大研究(ThePacingtoAvoidCardiacEnlargement,PACE)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分层设计。旨在评价心功能正常的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患者,双心室起搏是否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研究对象:177例接受双室起搏治疗后,按舒张功能是否正常进行随机分层,按1:1比例分至双心室起搏组和右室起搏组。所有患者程控为基于心房同步的DDDR模式,低限频率60bpm,上限频率140bmp。房室阻滞患者起搏和感知的房室间期分别程控为130ms和100ms;对于窦房结功能不全患者的房室间期程控为比自身房室间期缩短20ms。主要终点:随访12个月时的LVEF和LVESV

PACE研究(心功能正常的常规起搏适应症患者)

起搏避免心63PACE研究结果公布在2009年ESC会议

双心室起搏(n=89)右心室起搏(n=88)

P

12个月的EF62.254.8<0.001

12个月的EF-6.7%

12个月时EF<45%1(1%)8(9%)0.02112个月LVESV+8.1ml+7.1ml<0.001

(与基线相比)PACE研究结果公布在2009年ESC会议64QRS宽度120-149ms合并以下美国:每年40-70万新病例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March31,2003;Chicago,Ill.同单一ICD治疗相比,CRT-D降低了死亡和心衰事件的联合终点发生率达34%、心衰事件发生率达41%。12个月时EF<45%1(1%)8(9%)0.在2005ESC9月7日会议上公布继续随访InsyncICDCOMPANION:研究设计所有患者程控为基于心房同步的DDDR模式,低限频率60bpm,上限频率140bmp。宽QRS全原因死亡率增加ResynchronizationTherapy12个月时EF<45%1(1%)8(9%)0.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心室间机械延迟40msESC报道2009年9月CR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入I类适应证(2002年仅为IIa类)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CRT临床试验进展累计图目的:评判是否双室ICD降低全原因住院和死亡率;降低心源性死亡;城市人口1.美国:每年40-70万新病例COMPANION:研究设计左室后外侧壁激动延迟身高校正的LVEDD≥30mm心脏不同步(QRS>120ms)ResynchronizationTherapy左、右心室间收缩不同步2005年适应证依据(1)凡符合以下条件的慢性心衰患者,除非有禁忌证,均应接受CRTNYHAⅢ~Ⅳ级、LVEF≤35%且QRS>120ms的症状性心衰可植入CRT-D,以改善心性猝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Ⅱa,B级)左右心室、室间收缩不同步、室间隔矛盾运动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IIa:药物治疗无效的扩张型或缺血性心肌病,ResynchronizationTherapy心脏不同步(QRS>120ms)ResynchronizationTherapy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全球:每年200万新病例BristowMRetal.电子扫描3,654ECGCR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入I类适应证(2002年仅为IIa类)合并窦房结功能不全或房室阻滞(C)2005年适应证依据(1)心衰病人CRT适应证病人最佳药物治疗下纽约心功能III/IV级QRS>120msLVEF≤35%CRT适应证病人QRS宽度120-149ms合并以下COMPANION:研65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66(优选)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优选)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67心衰的患病率和发生率患病率全球:2250万美国:500万发生率全球:每年200万新病例美国:每年40-70万新病例心衰的患病率和发生率患病率68中国心衰流行病学状况中国成人患病率为0.9%估计中国心衰总人数约为600万

男性0.7%女性1.0%

中国北方1.4%中国南方0.5%

城市人口1.1%农村人口0.8%中国心衰流行病学状况中国成人患病率为0.9%69Framingham研究通过40年的观察发现:心力衰竭的5年存活率男性为25%,女性为38%,为同年龄段一般人群死亡率的6~7倍。美国Rochester研究显示:心力衰竭确诊后,1年生存率为66%。荷兰RotterdamStudy对5255人4年随访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调整死亡率是非心力衰竭患者的2倍,卒死的风险增加4~6倍。相关调查显示:中、重度心衰患者5年内生存率不足50%,预后比大多数肿瘤还要恶劣,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同期住院心血管病患者总死亡率。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与转归Framingham研究通过40年的观察发现:心力衰竭的5年70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药物治疗:进展大,是心衰治疗的基础,但仍有无效者心脏移植:宗教信仰、供体有限慢性心力衰竭再同步(CRT)治疗:发展快,治疗心衰的有效补充手段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药物治疗:进展大,是心衰治疗的基础,但71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应用CRT的理论基础慢性心衰CRT临床实践慢性心衰CRT指南更新慢性心衰的流行病学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应用CRT的理论基础慢72与ICD比较,CRT-D明显缩小了左室容积,改善了左室射血分数。心脏不同步(QRS>120ms)心室间机械延迟40ms12个月时EF<45%1(1%)8(9%)0.IIa:药物治疗无效的扩张型或缺血性心肌病,BVP=biventricularpacing.ResynchronizationTherapy中国成人患病率为0.美国Rochester研究显示:心力衰竭确诊后,1年生存率为66%。城市人口1.身高校正的LVEDD≥30mmNHYA心功能Ⅲ-IV级,QRS宽度≥130ms,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与转归所有患者程控为基于心房同步的DDDR模式,低限频率60bpm,上限频率140bmp。左右心室、室间收缩不同步、室间隔矛盾运动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QRS波最宽的病人群比QRS波最窄的病人群,死亡的相对风险增加5倍!12个月时EF<45%1(1%)8(9%)0.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舒张期收缩期正常心脏收缩与ICD比较,CRT-D明显缩小了左室容积,改善了左室射血分73部分心衰患者的机械因素“不合适”的AV间期舒张期充盈不足左右心室、室间收缩不同步、室间隔矛盾运动每搏心输出量下降二尖瓣返流有效心排量下降部分心衰患者的机械因素“不合适”的AV间期74房室不同步正常情况下心房收缩应在心室舒张期末,心室舒张期心房内压力始终大于心室内压力,使得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PR间期延长,心房收缩处于心室舒张的早期或中期,心室舒张期末心室内压力高于心房内压力,造成二尖瓣舒张期返流,同时心室舒张充盈时间缩短计算左室舒张充盈时间/R-R间期,可初步判断房室不同步是否存在房室不同步正常情况下心房收缩应在心室舒张期末,心室舒张期心房75身高校正的LVEDD≥30mm主要终点事件:CRT-D组187例(17.正常情况下心房收缩应在心室舒张期末,心室舒张期心房内压力始终大于心室内压力,使得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对于窦房结功能不全患者的房室间期程控为比自身房室间期缩短20ms。慢性心衰CRT指南更新药物治疗:进展大,是心衰治疗的基础,但仍有无效者心室间机械延迟40ms左室后外侧壁激动延迟随机以3:2的比例分入CRT-D组(n=1089)或ICD组(n=731)起搏避免心脏扩大研究(ThePacingtoAvoidCardiacEnlargement,PACE)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分层设计。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1ml+7.荷兰RotterdamStudy对5255人4年随访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调整死亡率是非心力衰竭患者的2倍,卒死的风险增加4~6倍。COMPANION:研究设计新的CRT的IIa类适应证——房颤患者和起搏依赖患者Hochleitenr新的CRT的IIa类适应证——房颤患者和起搏依赖患者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室内不同步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ESC报道2009年9月2008年CRT/CRTD适应证的更新和进展部分心衰患者的机械因素“不合适”的AV间期舒张期充盈不足左右心室、室间收缩不同步、室间隔矛盾运动每搏心输出量下降二尖瓣返流有效心排量下降身高校正的LVEDD≥30mm部分心衰患者的机械因素“不合适76左、右心室间收缩不同步正常人右心室先收缩,左心室后收缩,时间差<30ms左心室收缩较右心室收缩延迟>40ms-左右心室间收缩不同步(左心室收缩延迟)左右心室间收缩不同步(右心室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心室收缩延迟左、右心室间收缩不同步正常人右心室先收缩,左心室后收缩,时间77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78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79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室内不同步正常心脏各节段达峰时间一致,最大差值不超过30-40ms各节段达峰时间差值增加时,表示左心室内收缩不同步左心室收缩同步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室内不同步正常心脏各节段达峰时间一致,最大80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81心室不同步的发病情况和预后宽QRS全原因死亡率增加左室收缩功能下降者中LBBB常见心室不同步的发病情况和预后宽QRS全原因死亡率增加左室收缩功82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83心脏不同步增加病人的死亡率纽约心功能II-IV级病人电子扫描3,654ECGQRS波最宽的病人群比QRS波最窄的病人群,死亡的相对风险增加5倍!Vesnarinone研究1

(VEST研究分析)060120180240300360DaysinTrialCumulativeSurvival60%70%80%90%100%QRSDuration(msec)<9090-120120-170170-220>220心脏不同步增加病人的死亡率纽约心功能II-IV级病人Ves84CRT改善左右心室同步性改善房室同步性改善左心室内同步性CRT改善左右心室改善房室改善左心室内85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86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NYHAⅢ~Ⅳ级、LVEF≤35%且QRS>120ms的症状性心衰可植入CRT-D,以改善心性猝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Ⅱa,B级)IIa:药物治疗无效的扩张型或缺血性心肌病,新的CRT的IIa类适应证——房颤患者和起搏依赖患者美国:每年40-70万新病例PR间期延长,心房收缩处于心室舒张的早期或中期,心室舒张期末心室内压力高于心房内压力,造成二尖瓣舒张期返流,同时心室舒张充盈时间缩短凡符合以下条件的慢性心衰患者,除非有禁忌证,均应接受CRT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双心室起搏(n=89)右心室起搏(n=88)P城市人口1.电子扫描3,654ECG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身高校正的LVEDD≥30mm计算左室舒张充盈时间/R-R间期,可初步判断房室不同步是否存在另外7个月CAREHF的数据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心功能Ⅲ-IV级同单一ICD治疗相比,CRT-D降低了死亡和心衰事件的联合终点发生率达34%、心衰事件发生率达41%。中国成人患病率为0.LVEF≤35%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RT临床试验进展累计图同单一ICD治疗相比,CRT-D降低了死亡和心衰事件的联合终点发生率达34%、心衰事件发生率达41%。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87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8815115189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90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91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92改善室内同步-二尖瓣返流减少改善室内同步-二尖瓣返流减少93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94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95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应用CRT的理论基础慢性心衰CRT临床实践慢性心衰CRT指南更新慢性心衰的流行病学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应用CRT的理论基础慢961998年适应证依据长PR间期的患者多数受益长期疗效有限Hochleitenr首次报告起搏治疗心衰NishimuraAuricchioLinde等人的研究DDD起搏+短AV间期LV1998年适应证依据长PR间期的患者多数受益Hochleit972002年适应证依据(1)临床试验主要入选标准主要研究结果NHYA分级LVEFQRS宽度LVEDDPath-CHFⅢ-Ⅳ级<0.30>120ms心功能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InSyncⅢ-Ⅳ级<0.35>150ms>60mmMUSITCⅢ-Ⅳ级<0.35>150ms>60mmMIRACLEⅢ-Ⅳ级≤0.35≥130ms≥55mmCRT住院率2002年适应证依据(1)临床试验主要入选标准主要NHYA98城市人口1.12个月时EF<45%1(1%)8(9%)0.1ml<0.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在2005ESC9月7日会议上公布继续随访慢性心衰CRT指南更新同单一ICD治疗相比,CRT-D降低了死亡和心衰事件的联合终点发生率达34%、心衰事件发生率达41%。2008年CRT/CRTD适应证的更新和进展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BristowMRetal.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2007年中国慢性心衰治疗指南

CRT/CRT–D治疗的适应证对于窦房结功能不全患者的房室间期程控为比自身房室间期缩短20ms。QRS宽度120-149ms合并以下所有患者程控为基于心房同步的DDDR模式,低限频率60bpm,上限频率140bmp。拓展的CRTD适应证条件与CRT相同主要终点事件:CRT-D组187例(17.ResynchronizationTherapy左右心室、室间收缩不同步、室间隔矛盾运动合并窦房结功能不全或房室阻滞(C)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新的CRT的IIa类适应证——房颤患者和起搏依赖患者2002年ACC/AHA/NASPE适应证I类适应证

合并窦房结功能不全或房室阻滞(C)II类适应证

Ⅲ类适应证(略)

IIa:药物治疗无效的扩张型或缺血性心肌病,

NHYA心功能Ⅲ-IV级,QRS宽度≥130ms,

LVEDD≥55mm,LVEF≤35%

(A)IIb: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扩张型心肌病,伴随

PR延长,起搏证实即刻血流动力学改善(C)城市人口1.2002年ACC/AHA/NASPE适应992005年适应证依据(1)全因死亡率降低(24%)但未达统计学意义荟萃分析MIRACLECONTAKCDInsyncICDMUSTIC进行性心衰死亡率降低51%COMPANION2005年适应证依据(1)全因死亡率降低(24%)荟萃分析M1002005年适应证依据(2)全因死亡率降低36%

入选标准

NHYA心功能Ⅲ-IV级

LVEF≤35%身高校正的LVEDD≥30mm

QRS宽度≥150ms或

QRS宽度120-149ms合并以下任两条

主动脉射血前延迟140ms

心室间机械延迟40ms

左室后外侧壁激动延迟CARE-HF2005年适应证依据(2)全因死亡率入选标准主动101

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心功能Ⅲ-IV级心室运动不同步:QRS宽度>120ms

I类适应证

改善症状(A)降低住院率(A)降低死亡率(B)2005年ESC适应证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I类适应证改善症状(A)20102I类适应证证据A级

LVEF≤35%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律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心功能Ⅲ-IV级心脏运动不同步

QRS宽度>120ms2005年ACC/AHA适应证I类适应证LVEF≤35%的充血性心力衰竭QRS宽度1032007年中国慢性心衰治疗指南

CRT/CRT–D治疗的适应证

Ⅰ类

凡符合以下条件的慢性心衰患者,除非有禁忌证,均应接受CRTLVEF≤35%窦性心律LVEDD≥55mm心脏不同步(QRS>120ms)尽管使用了优化药物治疗,仍为NYHAIII-IV级(Ⅰ类,A级)

Ⅱa类NYHAⅢ~Ⅳ级、LVEF≤35%且QRS>120ms的症状性心衰可植入CRT-D,以改善心性猝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Ⅱa,B级)2007年中国慢性心衰治疗指南

CRT/CRT–D治疗的适应1042008ACC/AHA/HRS

关于再同步化治疗装置的最新指南

I类

LVEF≤35%

窦性心律

心脏不同步(QRS>120ms)

尽管使用了优化药物治疗,仍为NYHAIII-IV级(LOE:A)

IIa类

(1)LVEF≤35%,QRS间期≥0.12秒的房颤患者在最佳药物治疗下心功能为NYHAIII级或ambulatoryIV级患者(LOE:B)(2)LVEF≤35%的心室起搏依赖患者,在最佳药物治疗下心功能NYHAIII级或ambulatoryIV级,推荐植入CRT-P(LOE:C)20081057%女性1.美国:每年40-70万新病例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QRS波最宽的病人群比QRS波最窄的病人群,死亡的相对风险增加5倍!药物治疗:进展大,是心衰治疗的基础,但仍有无效者长PR间期的患者多数受益BVP=biventricularpacing.宽QRS全原因死亡率增加正常心脏各节段达峰时间一致,最大差值不超过30-40msNYHAⅢ~Ⅳ级、LVEF≤35%且QRS>120ms的症状性心衰可植入CRT-D,以改善心性猝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Ⅱa,B级)12个月的EF62.2008年CRT/CRTD适应证的更新和进展收缩延迟)时,右心室收缩较左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心功能Ⅲ-IV级起搏避免心脏扩大研究(ThePacingtoAvoidCardiacEnlargement,PACE)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分层设计。March31,2003;Chicago,Ill.电子扫描3,654ECG1ml+7.宽QRS全原因死亡率增加InsyncICD2008年CRT/CRTD适应证的更新和进展CR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入I类适应证(2002年仅为IIa类)新的CRT的IIa类适应证——房颤患者和起搏依赖患者拓展的CRTD适应证条件与CRT相同7%女性1.2008年CRT/106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应用CRT的理论基础慢性心衰CRT临床实践慢性心衰CRT指南更新慢性心衰的流行病学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应用CRT的理论基础慢107

CRT临床试验进展累计图CRT临床试验进展累计图108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09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10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11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12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13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14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15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16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17心室间机械延迟40ms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OMPANION:研究设计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室内不同步2002年适应证依据(1)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主要终点事件:CRT-D组187例(17.旨在评价心功能正常的心动过缓起搏适应证患者,双心室起搏是否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ResynchronizationTherapy2007年中国慢性心衰治疗指南

CRT/CRT–D治疗的适应证(优选)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入I类适应证(2002年仅为IIa类)2002年适应证依据(1)心脏不同步(QRS>120ms)计算左室舒张充盈时间/R-R间期,可初步判断房室不同步是否存在QRS宽度≥150ms或2005年适应证依据(1)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12个月时EF<45%1(1%)8(9%)0.部分心衰患者的机械因素主要终点事件:CRT-D组187例(17.ResynchronizationTherapy

在2005ESC9月7日会议上公布继续随访另外7个月CAREHF的数据心室间机械延迟40ms在2005ESC9月7日会议上公布继118全因死亡率下降40%全因死亡率下降40%119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心衰恶化死亡下降45%120猝死危险下降45%猝死危险下降45%121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22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版课件123平行、随机临床试验OPT=最佳药物治疗ICD=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BVP=biventricularpacing.OPTResynchronizationTherapy+2OPTResynchronizationTherapyw/ICDBackup+2OPT1随机分组BristowMRetal.Paperpresentedat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March31,2003;Chicago,Ill.COMPANION:研究设计目的:评判是否双室

ICD降低全原因住院和死亡率;降低心源性死亡;

增加总生存率;改善运动能力平行、随机临床试验OPT=最佳药物治疗ICD=im124主要研究终点:CRT和CRT-D均明显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衰住院率的复合终点主要研究终点:CRT和CRT-D均明显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衰125二级终点-全因死亡风险:CRT-D可降低36%,P=0.003 CRT可以降低24%,P=0.059二级终点-全因死亡风险:CRT-D可降低36%,P=0.00126宽QRS全原因死亡率增加中国成人患病率为0.ResynchronizationTherapyw/ICDBackup左右心室、室间收缩不同步、室间隔矛盾运动美国:500万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12个月时EF<45%1(1%)8(9%)0.CR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入I类适应证(2002年仅为IIa类)纽约心功能II-IV级病人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2008年CRT/CRTD适应证的更新和进展长PR间期的患者多数受益March31,2003;Chicago,Ill.所有患者程控为基于心房同步的DDDR模式,低限频率60bpm,上限频率140bmp。研究对象:177例接受双室起搏治疗后,按舒张功能是否正常进行随机分层,按1:1比例分至双心室起搏组和右室起搏组。在2005ESC9月7日会议上公布继续随访计算左室舒张充盈时间/R-R间期,可初步判断房室不同步是否存在左右心室间收缩不同步(右心室LVEDD≥55mm,LVEF≤35%(A)(优选)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左、右心室间收缩不同步OPT=最佳药物治疗ICD=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MADIT-CRT(轻度心力衰竭伴心脏运动不同步患者)研究旨在明确:ICD/早期CRT-D治疗研究者在4.5年间共收集1820例:左室射血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