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二格律诗八首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二格律诗八首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二格律诗八首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二格律诗八首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二格律诗八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授课方案(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授课方案/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授课方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二格律诗八首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授课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学习后学生能获取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依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更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授课使用。授课目的教会学生朗诵,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帮助学生认识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一生、思想。引导学生从形象下手,领悟诗歌的境地,意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认识诗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授课重点记忆名句,领悟其中蕴涵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授课难点领悟中国古代诗歌的凝练美、境地美、音律美和委宛美。课时安排课时。授课过程第2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显现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委宛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学的三首诗都是唐代的名家名作,怎样才能学好呢?或者说怎样透过精练委宛的语言来正确掌握诗歌的意蕴呢?现在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境地,来品味我国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学习《使至塞上》。朗诵指导。1)听配乐朗诵。(有条件的播放现成的古诗配乐朗诵带,如没有,则选一首境地雄浑广阔的古曲作背景音乐,由教师范诵。)2)学生自由读。3)全体学生配乐齐读。要求:注意掌握朗诵时的节奏、韵律、声调停重音。在读时专心推断诗的内容和感情。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没心宦途,专诚奉佛,故后辈人称其为“诗佛”。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述山川田园和歌唱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王维的大多数第3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山川田园之作,在描述自然美景的同时,显露出闲居生活中的闲逸情味,或静谧淡泊,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响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使至塞上》就是其中极富代表性的作品。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谈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特别正确地谈论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背景介绍。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质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使至塞上》描述了塞外奇怪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辛、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品味赏析。1)出令人是谁?是在什么状况下出使的?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诗人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去遥远的西北边塞。经长途跋涉,在萧关碰到了骑兵,却没有碰到将官,经过咨询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含义,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相同,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相同飞入胡人的上空。蕴涵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悲伤,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怒和抑郁。第4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3)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夕阳圆”一句。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芜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风范,“孤烟”此后随一“直”字,使光景显得单纯简净。“长河夕阳圆”写出了苍莽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终点。笔力挺拔,境地雄浑,视野广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述中。小结。诗人虽是奉使慰问战胜之军,却千里迢迢,孑然一身,仰头见胡雁归飞,更令诗人触物伤怀,感觉自己如断根的飘蓬一般远离了故国。在“胡天”见到了大漠的奇景,这样宏壮之景感动了诗人,使他逐渐摆脱了孤寂的思路,生出了豪壮之情,惹起了克敌立功、燕然刻石的爱国热忱。三、学习《登高》。朗诵指导。(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朗诵。3)点名读,其他同学谈论。谈论的同学依照自己读词的感觉针对详尽句子的朗诵办理第5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进行谈论,朗诵的同学能够与谈论者进行交流,说明自己这样办理的原因。作者与背景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是出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先祖是晋名将杜预。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人称“诗圣”。一世写诗1400多首。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素来帮助他的好友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全家走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时年58岁。写作背景: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趁便而起,相互强抢地盘,社会仍是一片凌乱。在这类局势下,他只得连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痛惜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接踵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调停烦闷生病登台。品味赏析。1)本诗诗眼为哪一字?悲。第6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2)本诗都表现了哪些悲意?宋人罗大经评:“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感情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3)若是说“登高之意悲九重”的话,还有一重悲指什么?想为国事全力而不能够,想借酒浇愁而不得——让杜甫悲愁郁结,不得调停,更是悲上加悲!(4)以“我看到了一个的杜甫”写一段话,表达感悟,力求优秀,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这是一个发散点,也是杜甫精神世界的“瞭望点”。示例:杜甫被尊为“诗圣”,不但在于“杜律最工”,更在于诗中跳动着一颗热忱的“杜甫心”。即便贫病漂泊仍身忧国运,极度恼恨自己年老力衰,不能够再为国全力。困顿中还想挽狂澜于既倒,向来充满着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才是杜甫!任是年老不减忠诚,潦倒不改忧国,潦倒不忘苍生。透过此诗,我们触摸到了一个诗人心灵的震颤,看到了杜甫的所有悲伤与尊贵,这才是千秋诗圣!第7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写作特色。有人以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么,它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大家谈论。)解析:从艺术表现角度上看,本篇的独到之处最少有以下两点:一是对偶工稳,音调铿锵,朗朗上口。全诗八句都有对仗。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对得自然、工整,尾联两句在结构上井井有条的排列,不但吻合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叠字,旋律优美,音节友善,大大加强了诗歌的音乐美,使读者能在深深重浊的韵调之中,领会出诗人漂泊失所的悲伤心情。二是状况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互相照料。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相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喊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响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鹤发日多,因病停杯,概括到时世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惹起“苦恨”,第8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亲密联系的。全诗状况交融,不分彼此,中间虽有这样丰富的内容,这样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一致的艺术整体。四、学习《无题》。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加凑近,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李商隐与李贺相同,都是唐室宗亲,但是由于年代长久,家境已经十分贫困;他从小聪颖,16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文章“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欣赏。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好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后起之秀,这一艺之长成为他此后生活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术。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以《无题》为题的爱情诗有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爱情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想象,写伤感,为后辈留下了难得的文学遗产。整体感知。教师指导朗诵,学生自由朗诵,可让学生谈初读感觉。第9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品味赏析。1)开头两句诗确定了怎样的基调?开头两句诗确定了全诗感触烦闷的基调。“相见时难别亦难”,见难,指机遇难得;别难,指不忍分别。第一句用了两个“难”字表达了恋人间苦苦的思念等待和分别时的悲伤忧伤。“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点出分手时的季节,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响。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获取了精微的吻合。2)怎样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忧如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够相聚而悲伤,无尽无休,忧如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相同。思念不仅,表现迷恋之深,但又表示相会无期。诚然相会无期,却一辈子都要迷恋着。所以,这两句既有无望的悲伤与悲伤,也有缠绵、灼热的执著与追求。3)诗中哪句是作者设想对方在思念自己的状况?这句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两句。对“镜”,是顾影自怜;对“月”,则是形只影单;再加上一“晓”一“夜”的时间变化,写尽了殷切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呼之欲出。第10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4)最后两句借助神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借助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特别挚爱和深切,与诗的开头相照料。诚然明说欲凭青鸟遥寄相思之意,其实蕴涵的意味倒是青鸟难觅,锦书难托,只能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更加深加重加浓了全诗的悲剧色彩。赏读其他爱情诗词。钗头凤唐琬世情薄,人情恶,雨送夜晚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无题第11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可是当时已迷惘。五、部署作业。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依照其中一首诗的境地,张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写一篇散文。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代的诗人如满天的星辰相同,他们用自己独到的风格和技巧,在各个不相同的时期从不相同的角度反响自己的感情、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容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和贾岛的《题李凝幽居》。第12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二、学习《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简介。常建,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开元年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诗以写山川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地超远。朗诵训练。朗诵《题破山寺后禅院》,领悟诗的境地及诗人的感情。(1)点名读,并加以谈论。(2)教师范读。(3)全班齐读。品味赏析。首联“清早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落笔勾勒出清早时分后禅房周围的环境。清早,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山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灿烂光明,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翠,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活力刻画得出神入化,显露出诗人欣喜高昂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述出通向后禅院曲折第13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安静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安静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这一联的美,不但表现在写景的正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倡议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此后禅院却花木旺盛,清香扑鼻,由此委宛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忱向往和执著追求。这两句诗在后辈被广为传诵,成为交口夸赞的名句。全诗主旨句应为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此句自然之趣与人心欢喜融为一体,奏出了一曲友善而圆满的交响乐。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素来为人们所夸赞,是缘于“绿”字用得好。而这两句诗中的“悦”“空”二字的用法与“绿”字相同,皆为形容词当作使动来用,且“悦”“空”二字着有佛教思想,所以此二句的妙处更在王安石之上。至于尾联“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貌似有矛盾,由于既然自然界的所有声响都消寂无声了,又何来的钟磬之音呢?但当我们意会前面几句诗,即可知诗人在山光潭影之中,早已俗尘洗净,心空性悦,完好遁入自然与禅宗那圆满一致的静美世界的怀抱里,自但是然会产生“万籁此俱寂”的幻觉。况且钟磬之音反衬得沉静的禅院更加空寂,它使得这威严的世界更加威严,它使一瞬间成为永远。小结。中国的山川诗发展到唐代已经相看作熟了,文人们写这类诗,常常有所寄望,且喜欢把山川与佛道结合在一起,从中获取一些宽慰,一些宣泄。《题破山寺后禅院》就是其中的一第14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首佳作。三、学习《题李凝幽居》。朗诵指导。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诵,注意掌握诗的节奏、韵律和诗中蕴涵的感情。作者简介。贾岛(779—843),唐代诗人。贾岛是个半俗半僧的诗人。他文场失意后,便去当和尚,法号无本。无本者,即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谓也。看来他要一辈子念佛了。但此后与韩愈认识,执弟子之礼。在韩愈的劝说下,还俗应举。为僧难免思俗,入俗难弃禅心。俗味很浓,僧味也不淡。他正是在这双重性中度过自己的一世。整体感知。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周边没有人家为邻,所有是那么安适寂静,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了荒芜的庭院。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月光洁白,万籁俱寂,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和尚披一身月色,深夜来访,敲响了这座庭院的门。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第15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没想到主人不在,往回走的路上,过了桥,格外引人凝视的是风光明丽的荒野景色,夜风轻拂,天上的云随风飘移,忧如山石在搬动。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我这可是暂时回去,过一段时间再来,共同归隐的约定,我是不会失口的。谈论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两句是素来传诵的名句,“商酌”的故事,也是由这两句来的。这两句粗看有些无法理解,从诗中能够看出这是夜晚,难道诗人连夜晚住在池边树上的小鸟都能看见吗?是不是矛盾呢?不!这正是诗人构思巧妙、专心良苦之处。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月光洁白、万籁俱寂的夜晚,一位老僧人一阵略微的敲门声,惊动了池边树上的小鸟,作者就是抓住了这片晌即逝的现象刻画了周围环境的安静。艺术特色。众所周知,贾岛是一位“苦吟”诗人,但是贾岛的苦吟,实质上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时间。第一我们看到贾岛特别用力于炼意,所以他的作品拥有令人入迷的境地。若是写一首诗境地不好,味同嚼蜡,叫人读了兴趣索然,那就不如无诗。有了好的境地,此后还必定保证这类境地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屡次的磨练,专心商酌第16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更正,但是到了他写成此后,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更正的印迹,就忧如完好出于自然,一气呵成。因此可知,所谓“苦吟”只能从作者用功的方面说,至于从读者欣赏的方面说,却不应该看出作者的苦来。四、部署作业。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试着将《题破山寺后禅院》改写成现代诗或现代文。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诗的历史积厚流光,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大,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就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浸礼。二、学习《泊秦淮》。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是晚唐一位出名诗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公正不阿,敢于指陈缺点。26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此后,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施第17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展。除在地方上做过XX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史,还曾任过监察御史、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著有《樊川文集》。朗诵训练。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诵、点名朗诵、齐读相结合。(要求:学生在读时要讲究节奏,而且要领悟诗的韵律美和感情美。)研读赏析。研读“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1)这两句写了哪些光景?这些光景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光景:淡烟寒水,夜幕模糊的凄迷状况。2)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照耀着江边的沙岸。寂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凑近酒家。3)“笼”是什么意思?笼罩。4)“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示这是深秋节气。第18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5)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冷?心的冷。研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请同学们看解说,明确“商女”的意思。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2)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类亡国之音!3)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没心唱这个曲子。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状况下,还有金钱、有时间、存心情听曲子的应该是些豪门贵族。4)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状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沦落酒色,沾花惹草,过着纸醉金迷、纸醉金迷的生活的人。5)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状况,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感想、鄙视、悲伤、悲愤。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上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第19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之恨,实际上是小题大做,责怪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类纸醉金迷生活的鄙视。陈后主纸醉金迷,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相同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悲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想中,我们还可感觉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拓展练习。我们接触过的诗歌中还有哪些是抒发生者爱国情怀的?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受起一经,兵戈零散周围星。河山破碎风飘絮,出身浮沉雨打萍。惊慌滩头说惊慌,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春望第20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杜甫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三、学习《登飞来峰》。朗诵指导。1)听录音,要修业生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2)学生范读,师生谈论。3)全班齐读,加深领悟。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世称临川先生。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优秀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被列宁誉为“1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整体感知。“飞来山上千寻塔”,在飞来山上有一座千寻高塔。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了然地点,第21页共24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紧承首句而来,听闻在鸡鸣之时,站在塔上可见到旭日东升。这是经过详尽的描述,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两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浮云遮住了瞭望的眼光,可是由于身在最高的一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涵着深刻的真谛。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看上去很简易,实际上是用了典故。西汉人曾把浮云掩盖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眼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碰到蒙蔽。唐代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令人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是说自己走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瞭望的视野,那就是由于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派的豪迈声音!此后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听任旧党怎么反对,他向来坚持贯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