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高级职称(心电学技术)题库及答案(一)(章节练习)(过关必做)_第1页
卫生高级职称(心电学技术)题库及答案(一)(章节练习)(过关必做)_第2页
卫生高级职称(心电学技术)题库及答案(一)(章节练习)(过关必做)_第3页
卫生高级职称(心电学技术)题库及答案(一)(章节练习)(过关必做)_第4页
卫生高级职称(心电学技术)题库及答案(一)(章节练习)(过关必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高级职称(心电学技术)题库及答案(一)(章节练习)所含题型:单选题、案例分析题一、单选题◆第一章常见心电图的分析与鉴别1.关于Q波的描述,错误的是()导联Q波再大也无意义心电轴左偏时,Ⅲ、aVF导联可出现Q波心电轴右偏时,aVL导联可出现Q波D.异常Q波表明有心肌坏死E.心肌梗死不一定有异常Q波答案:D解析:凡能影响心肌除极初始向量的各种因素均可引起异常Q波,因此异常Q波不一定表明有心肌坏死。2.患者男性,55岁,心电图检查显示胸导联T波直立,U波倒置()A.无临床意义B.有临床意义,多提示冠心病C.有临床意义,多提示肺心病D.有临床意义,多提示心包积液E.有临床意义,多提示低钾血症答案:B3.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为()A.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变化迅速,出现病理性Q波B.

、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主要为J点抬高,多见于胸导联,不出现病理性Q波

D.相关导联一过性ST段抬高,对应导联ST段下移,变化迅速

E.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持续达数月,有病理性Q波

答案:D

4.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出现病理性Q波的情况是()

A.心肌梗死的直径>20~25mm

B.心肌梗死的厚度>5~7mm

C.心肌梗死发生在前壁

D.心肌梗死发生在下壁

E.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

答案:E

解析:临床上,约有10%的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该部位的除极化过程发生在心肌除极的终末.40ms,故引起QRS波群终末40ms部分的改变,一般不出现病理性Q波。

5.关于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波群形态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

B.无P波

C.联律间期常不相等

D.可见室性融合波

E.心室律完全不规整

答案:D

6.不属于正常变异或功能性T波改变的是()

A.心血管神经症引起的T波改变

B.过度换气性T波改变

C.早期复极综合征

D.洋地黄作用所致T波鱼钩样改变

E.心尖现象(孤立性T波倒置)

答案:D

解析:

7.

A.室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伴室性心动过速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答案:A

8.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是()波群宽大畸形

B.心率为140~200次/分

C.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D.房室分离,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E.节律轻度不齐

答案:C

9.关于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描述,错误的是()波消失代以f波或心电图上看不清f波

B.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并可恶化为心室颤动

波群宽大畸形、形态多样

D.最快心室率不会超过200次/分

E.宽QRS波群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的预激形态相似

答案:D

10.关于正常人Q波的描述,错误的是()波振幅<1/4R波时间导联可见深而宽的Q波

D.

E.

答案:E

解析:

11.以下不支持室性心动过速表现的是()间距略有不齐

B.存在心室夺获

C.有室性融合波

D.临床症状较重

E.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

答案:E

12.

A.室性期前收缩

B.室内差异性传导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室性心动过速

E.预激综合征

答案:B

13.关于正常额面QRS心电轴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少数正常人额面QRS心电轴可位于-90。~±180°

B.正常人额面QRS心电轴的范围为0°~+90°

C.正常人额面QRS心电轴的范围为+30°~+110°

D.正常人额面QRS心电轴的范围为0°~+110°

E.少数正常人额面QRS心电轴可位于+100°~+110°

答案:A

解析:不确定电轴(-90°~±180°)可见于某些病理情况,如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等,亦可见于少数正常人(正常变异)。正常人QRS心电轴不应在+100°~+110°,否则视为异常。

14.引起异常Q波的原因是()

A.心室局部除极向量丧失

B.心室局部除极向,量异常增加

C.心室除极顺序改变

D.心脏位置和胸廓畸形

E.以上均是

答案:E

15.可引起QRS波群振幅降低的原因是()

A.皮下气肿

B.肺气肿

C.胸腔积液

D.全身明显水肿

E.以上都是

答案:E

16.

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答案:A

17.关于额面QRs心电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人的额面QRS心电轴范围为-30°~+90°

B.额面QRS心电轴在-90°~±180。为不确定电轴

C.额面QRS心电轴>+120。为重度右偏

D.额面QRS心电轴在+90°~+120°为轻、中度右偏

E.额面QRS心电轴在-120°~-90°为极度左偏

答案:E

解析:传统上额面QRS心电轴在-90°~±180°范围称电轴极度右偏,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称为不确定电轴。

18.以下情况可引起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但不包括()

A.心室起搏后

B.间歇性左束支阻滞消失后

C.间歇性右束支阻滞消失后

D.心室预激消失后

E.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后

答案:C

解析: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表现为心室除极顺序由异常转为正常后的一段时间内,T波呈现与异常除极时QRS波群主波同向的改变。间歇性右束支阻滞时,当右束支阻滞消失后不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可能与其初始40ms向量仍正常有关。

19.以下情况可起额面QRS心电轴右偏,但应除外()

A.瘦长体型

B.右心室肥大

C.肺气肿

D.左后分支阻滞

E.孕妇

答案:E

20.关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额面QRS心电轴为-90°~±180°支持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不会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

C.

D.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是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有利证据

E.

答案:B

解析:

21.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可见于()

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原来存在左束支或右束支阻滞

D.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E.以上都是

答案:E

22.关于Bachmann束阻滞心电图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波增宽且有切迹

波呈双峰,峰间距

C.常伴有PR段偏移

D.可出现间歇性二尖瓣型P波

E.应排除左心房肥大

答案:C

解析:上房间束(Bachmann束)断裂、变性或纤维化可产生二尖瓣型P波改变,称为不完全性房内(房间束)阻滞,诊断时需要排除左心房肥大。PR段偏移常见于心房梗死。

23.年轻运动员可出现以下心电图改变,但应除外()

A.早期复极

B.窦性心动过缓

C.左心室高电压

D.右心室肥大

E.相对高尖、常呈对称性的T波

答案:D

24.以下为可产生异常Q波的疾患,但应除外()

A.心肌病

B.心肌炎

C.脑血管意外

综合征

E.重症感染

答案:D

解析:Brugada综合征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为:V~V导联ST段呈下斜型抬高伴T波倒置,不出现异常Q波。

25.以下情况可引起左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增高,但不包括()

A.左心室肥大

B.右束支阻滞

型预激综合征

D.前间壁心肌梗死

E.运动员

答案:B

26.

A.心房颤动

B.心房扑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D.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答案:C

解析: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RR间距不齐,在长一短间距后可见宽O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其后无类代偿间歇,提示为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27.以下情况可引起额面QRS心电轴左偏,但应除外()

A.矮胖体型、大量腹水

型预激综合征

型预激综合征

D.高钾血症

E.左心室肥大

答案:C

28.关于正常人T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波代表快速心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波的方向应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导联T波向下

D.

E.

答案:E

29.

A.左束支阻滞

B.右束支阻滞

C.左前分支阻滞

D.左后分支阻滞

E.肥厚型心肌病

答案:A

30.关于左、右手电极反接心电图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降低

B.胸导联S波振幅逐渐降低

导联和aVL导联的P波、QRS波群和T波颠倒

导联图形不变

E.Ⅱ与Ⅲ导联图形互换

答案:A

31.以下为在生理情况下亦可出现的T波改变,但应除外()波高耸

波低平

波倒置

波电交替

波双峰

答案:D

解析:在生理情况下不会出现T波电交替,T波电交替已被视为可能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信号。

32.患者女性,45岁,风湿性心脏病。心电图检查记录到心房颤动伴联律问期不等的宽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无类代偿间歇,此类型宽QRS波群应首先考虑为()

A.室性心动过速

B.室内差异性传导

C.心房颤动伴室性心动过速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窦性心动过速

答案:B

33.患者男性,34岁,因预激综合征行射频消融术,术后2天心电图示delta波消失,但多个导联T波仍倒置,其原因可能为()

A.心肌受损

B.射频消融未成功

C.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D.急性冠脉综合征

E.心血管神经症

答案:C

解析:心室预激消失后,心室除极顺序恢复正常后的一段时间内,T波可仍呈现与delta波向量方向一致的改变,为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34.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表现为()波群一般不增宽

B.宽QRS波群的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的预激图形相似

C.可见房室分离,心室率快于心房率

D.

波群形态变异较大

答案:D

35.不完全性右心房内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波振幅增大,但Ⅱ、Ⅲ、aVF、导联波呈双峰,峰间距

C.

D.出现间歇性肺型P波

E.往往合并有右心房肥大

答案:D

解析:不完全性房内(右心房)阻滞的特点为:心电图出现间歇性或持久性肺型P波,间歇性肺型P波改变应排除房性异位搏动;持久性肺型P波改变应排除右心房肥大等可引起肺型P波改变的其他原因。

36.不属于继发性T波改变的是()

A.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B.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C.预激综合征

D.低钾血症

E.起搏器心律

答案:D

37.以下情况可引起右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增高,但不包括()

A.右心室肥大

B.右束支阻滞

型预激综合征

D.前间壁心肌梗死

E.正后壁心肌梗死

答案:D

◆第二章动态心电图

38.患者男性,52岁,冠心病。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频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周后复查动态心电图,采用ESVEM标准判断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室性期前收缩减少≥70%

B.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减少≥80%

C.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90%

D.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消失

次以上室性心动过速及运动时≥5次的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消失

答案:D

解析:用动态心电图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目前采用ESVEM标准,但没有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完全消失这条标准。

39.目前动态心电图仪对心律失常的分析一般不包括()波的分类及识别

波群的分类及识别

C.根据QRS波群的宽度来确定室性或室上性QRS波群

D.根据RR间距的提前量来确定期前收缩

E.由期前收缩事件的组合来确定成串的异位搏动

答案:A

解析:由于P波幅度过小,目前的动态心电图仪检测技术尚不能对其准确的识别和分类。

通道动态心电图CM5导联的正极应放置在()

A.胸骨右缘第4肋骨

B.左腋前线第5肋骨

C.左锁骨中线第5肋骨

D.左腋中线第5肋骨

E.右锁骨下窝

答案:B

41.磁带式记录器发生机械故障可以引起下列现象,但除外()间距延长

波群增宽

C.存储量不足

间距缩短

波时限缩短

答案:C

42.目前动态心电图仪自动分析存在的问题是()

A.不能很好的识别S波

B.不能很好的识别P波

C.不能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

D.不能评价起搏器功能

E.不能进行HRV分析

答案:B

43.关于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中各测量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P-Q(P-R)段的中位点定义为E点

波的终点定义为J点

点后的60~80ms定义为ST段的终点

点、J点和ST段终点的位置不能被操作人员修正

E.当心率变得很快时,ST段终点的位置可被分析软件自动修正

答案:D

解析:在软件进行ST段自动分析之前,操作人员可以对E点、J点和ST段终点的位置进行修正和确认。

通道动态心电图CM1导联的正极应放置在()

A.左腋前线第5肋骨

B.右锁骨下窝

C.胸骨右缘第4肋骨

D.胸骨左缘第4肋骨

E.胸骨左缘第5肋骨

答案:C

45.动态心电图检查,要求患者记录日志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了解患者不适症状与动态心电图改变的关系

B.了解患者日常活动情况与动态心电图改变的关系

C.了解心律失常昼夜变化规律与患者生活习性的关系

D.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

E.了解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与患者活动状态的关系

答案:D

46.关于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段呈水平型压低、段呈下斜型压低

D.持续时间≥1分钟

次发作间隔时间≥1分钟

答案:A

解析: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是常规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动态心电图由于导联系统不同,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常采用3个1标准,即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mm(0.1mV),持续时间≥1分钟,2次发作间隔时间≥1分钟。

47.目前大多数动态心电图仪自动判断室上性期前收缩是根据()波的形态分类和PP间距提前量

波群形态分类和PP间距

波形态和RR间距

波群形态分类和RR间距提前量

波形态和QRS波群形态分类

答案:D

48.A.窦性停搏B.心房颤动C.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出现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E.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答案:A解析:此图系CM5导联连续记录,为全天停搏时间最长的一次,窦性停搏达,窦性停搏后出现心房颤动。49.以下为判断动态心电图ST段偏移的3个1标准,其中不正确的是()下移≥1mm抬高≥1mm段偏移持续时间≥1分钟段偏移持续时间≥10分钟E.两次ST段事件之间间隔≥1分钟答案:D50.动态心电图判断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通常采用ESVEM标准,判定对室性期前收缩治疗有效的标准是()A.减少≥50%B.减少≥60%C.减少≥70%D.减少≥80%E.减少≥90%答案:C51.动态心电图计算机回放系统的分析步骤是()A.先人工分析心律失常,然后进行ST-T分析,最后由计算机来分析B.先人工进行ST-T分析,然后分析心律失常,最后由计算机来分析C.先打印各种报告,然后根据报告结果进行心律失常和ST-T分析D.先由计算机扫描分析,然后进行心律失常和ST-T回顾分析及编辑E.由计算机自动分析并直接打印报告即可答案:D52.关于心肌缺血总负荷(TIB)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是指24小时内符合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标准的ST、段下降幅度和总时间的乘积B.是定量评价心肌缺血的临床指标C.是指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总负荷D.对预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后价值更大≥60(mm·min)/24h的患者常提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病变答案:C解析: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研究发现,TIB≥60(mm·min),/24h的患者比TIB60(mm·min)/24h患者的预后差,TIB≥(60m·min)/24h常提示患者有广泛的冠状动脉病变。53.患者男性,65岁。近1个月反复发作心悸伴黑矇,首选的检查是()A.常规心电图B.动态心电图C.倾斜试验D.超声心动图E.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答案:B解析:判定心悸、眩晕、黑矇、晕厥、抽搐等症状是否由心律失常引起,动态心电图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年,ACC/AHA建议将3个1标准中两次ST段事件之间间隔时间改为()A.≥1分钟B.≥2分钟C.≥3分钟D.≥4分钟E.≥5分钟答案:E55.

A.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B.正常动态心电图

C.体位改变致ST段偏移

D.急性心肌梗死

E.左心室肥大伴劳损

答案:A

解析:动态心电图显示夜间2:40时ST段无明显异常,早晨7:41(心肌缺血发作第一高峰时间)可见快频率ST段下移,患者无相关症状,提示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56.以下为动态心电图ST段下移异常事件的检测方法,其中不正确的表述是-()段的斜率是指J点的高度减去ST段终点的高度

段的斜率0时表示ST段为下斜型下移

段的斜率0时表示ST段为上斜型下移

段的斜率=0时表示ST段为水平型下移

段的斜率≤0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有意义

答案:A

解析:ST段的斜率是指ST段终点的高度减去J点的高度。

57.动态心电图仪的基本结构是()

A.心电图仪及计算机回放系统

B.心电记录器及计算机回放系统

C.磁带记录器及心电图仪

D.闪光卡记录盒及心电图仪

E.心电图仪及心电记录器

答案:B

58.动态心电图检查可用于()

A.心律失常相关症状的评价

B.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

C.心脏病患者预后的评价

D.起搏器功能的评定

E.以上都是

答案:E

59.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按记录时间分类为()

A.磁带记录器、固态记录器和闪存记录器

B.模拟记录器和数字记录器

C.连续记录器和间歇记录器

D.磁带记录器和闪存记录器

E.实时记录和远程信号传输

答案:C

60.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根据信号存储介质分为()

A.磁带记录器、固态记录器、闪存记录器

B.模拟记录器和数字记录器

C.连续记录器和间歇记录器

D.磁带记录器和闪存记录器

E.实时记录和远程信号传输

答案:A

解析: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根据信号存储介质分为磁带记录器、固态记录器和闪存记录器。记录器实际上是一个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能够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且病人可佩带的心电图机。记录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的电路与普通的心电图机都没有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普通心电图机将心电波形直接输出到心电图纸上,而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是将心电波形先存储到磁带上或存储器中,记录24小时后再输出到计算机进行回放分析。

段下移总负荷的计算公式为()、段下移次数×ST段下移程度

段下移程度×ST、段下移持续总时间

C.每次ST、段下移程度×每次ST下移持续时间

段下移次数×ST段下移时间

小时的ST段下移总和除以ST段下移次数

答案:B

解析:ST段下移总负荷的计算公式:ST段下移程度×ST段下移持续总时间(单位是mm·min)

62.动态心电图的适应证不包括()

A.与心律失常有关症状的评价

B.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

C.起搏器功能评定

D.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评价

E.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答案:E

63.按Lown氏标准,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义为()

A.≥20次/小时

B.≥30次/小时

C.≥40次/小时

D.≥50次/小时

E.≥60次/小时

答案:B

64.目前动态心电图检查使用的导联系统不包括()

A.改良的Wilson导联系统

B.双极2通道导联系统

C.双极3通道导联系统

D.推导的12导联系统(EASI正交导联)导联系统

答案:E

解析:Frank导联系统为X、Y、Z轴正交导联系统,主要应用于心电向量图检测。

65.关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正确的是()

A.是指心电图有缺血型ST-T改变,但患者无胸痛症状

B.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缺乏胸痛及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

C.是指患者有胸痛症状,但缺乏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

D.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又有典型的胸痛症状

E.是指心电图存在异常Q波,但患者无胸痛症状

答案:B

解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左心室功能、心肌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及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

66.以下不属于动态心电图检查范围的是()

A.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B.心肌缺血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C.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D.心率变异性分析

E.窦性心率震荡分析

答案:C

67.动态心电图ST段偏移的检测点一般设定在J点后()~60ms~70ms~80ms~90ms~100ms

答案:C

68.患者男性,66岁,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平时日常活动无胸痛症状,为评价是否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最合适的检查是()

A.常规心电图

B.运动心电图

C.动态心电图

D.心电向量图

E.超声心动图

答案:C

69.晕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可以表现为()

A.正常

B.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C.窦性停搏

D.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E.以上都可能

答案:E

解析: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停搏及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导致心搏出量显著减少,脑供血不足,出现晕厥。晕厥原因除心律失常外,亦可见于其他情况,因此发生晕厥时,动态心电图有可能正常。

70.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第一高峰时间是()

A.凌晨2~6时

B.早晨7~11时

C.下午17~21时

D.夜间21~0时

E.中午12~15时

答案:B

解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第一高峰时间是在早晨7~11时,第二高峰时间在下午17~21时。

71.关于动态心电图仪磁带记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提供长时程心电活动记录

B.允许重放和询问整个记录过程

C.经A/D转换可造成波形失真

D.对心肌缺血的判断具有特殊的优势

E.磁带上的心电信息不能永久保存

答案:D

解析:使用磁带作为存储介质的磁带式记录器,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曾是动态心电图记录器的主流产品,并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磁带记录器记录的波形质量欠佳,机械故障较多,加上近年来固态储存技术的飞跃发展,现在磁带式记录器基本被淘汰。应用磁带式记录器时,由于不适当的低频信号或高频QRS信号的转换,常常引起ST段失真导致分析判断错误。

72.体位改变对动态心电图ST段的影响是()

A.可使ST段由正常变为压低

B.可使ST段由正常变为抬高

C.可使ST段由压低变为正常

D.可使ST段由抬高变为正常

E.以上都是

答案:E

73.关于数字式记录器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采样率高,失真小

B.更新换代快,容易技术升级

C.记录器体积小,便于携带

D.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导致心电图变形

E.数据传输快,减少分析时间

答案:D

解析:数字式记录器通常以电子硬盘和闪光卡作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不压缩或无失真压缩来记录24小时的动态心电信息,记录的波形质量优于磁带式记录器。数字式记录器为高科技电子产品,机械元件少,不会出现磁带式记录器因机械故障导致的走速不匀以及怕潮湿、灰尘、强电磁干扰等问题。

74.动态心电图检查主要反映患者()

A.自然生活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

B.特定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

C.卧床休息时的心电图变化

D.运动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

E.心脏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答案:A

75.判断动态心电图ST段是否偏移的参考点通常设置在()

A.P-Q(P-R)段中点

波群起点

波群终点

点后60~80ms段中点

答案:A

解析:动态心电图系统分析ST段是否偏移时,通常采用P-Q(P-R)段中点为参考点(等电位点),以J点后60~80ms为ST段偏移的测量点,由此来判断是否有ST段偏移,然后根据ST段偏移的斜率来判断是水平型压低还是下斜型压低。

76.

A.急性心肌梗死

B.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C.变异型心绞痛

D.急性肺栓塞

E.主动脉夹层

答案:C

解析:动态心电图显示患者发生胸痛时,出现ST段抬高,持续1分钟后ST段逐渐恢复正常,证实患者胸痛为变异型心绞痛。

77.关于改良的Wilson导联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仅用于3通道记录器

B.是根据EASI正交导联推导得出的心电图

C.获得的心电图波形与常规心电图差异很大

D.导联数目较少,对心肌缺血的定位无帮助

E.以上都不对

答案:E

解析:改良的Wilson导联系统主要应用于12导联的动态心电图记录器,记录的心电图波形接近常规12导联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定位有很大帮助。

78.患者男性,20岁。因心悸就诊,常规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为了对室性期前收缩进行定量分析,应选择()

A.常规心电图

B.运动心电图

C.心电向量图

D.动态心电图

E.超声心动图

答案:D

79.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有效记录时间应不少于()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答案:D

解析:动态心电图分析在去除干扰、伪差后的有效记录时间应不少于22小时。

年,首先研制出动态心电图仪的学者是()

答案:B

解析:1957年,美国首先发明和研制成功连续记录体表心电图的记录仪。因此,动态心电图又称为Holter监测。

81.患者女性,安装DDD型起搏器后1周,患者自觉活动时心悸、头昏,常规心电图示起搏器功能正常。为进一步查清症状的原因,下一步检查应选择()

A.胸部X线检查

B.超声心动图

C.动态心电图

D.平板运动试验

E.核素心肌显像

答案:C

解析:应选择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便判断症状是否与起搏器功能异常有关。

82.具有起搏脉冲分析功能的动态心电图记录器专用通道的采样率为()

答案:E

83.动态心电图分析中模板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波的识别分析

波群的识别分析

波的识别分析

波的识别分析

波的识别分析

答案:B

解析:目前计算机对振幅较低的P波等尚不能准确识别,只能识别幅度较高的QRS波群并根据其形态特征来分类。

◆第三章经食管心房调搏

84.

A.进入房室结的文氏点

B.进入旁路有效不应期

C.进入心房有效不应期

D.进入房室结有效不应期

E.进入旁路的2:1阻滞点

答案:B

解析:

85.

A.<240ms

B.>230ms

C.>340ms~350ms~340ms

答案:E

解析:

86.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测定房室结前传2:1阻滞点,正常值是()

A.≥130次/分

B.≥140次/分

C.≥150次/分

D.≥160次/分

E.≥170次/分

答案:E

解析:正常房室结前传2:1阻滞点应≥170次/分。

87.食管心房调搏时,进入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的表现是()

A.

B.

C.

D.

E.

答案:E

解析:

88.

A.窦房结恢复时间延长

B.继发性停搏

C.固有心率降低

D.窦房传导时间延长

E.窦房传导时间缩短

答案:A

解析:

89.

A.刺激的频率适当

B.刺激的电压较高

C.刺激的电压较低

D.刺激持续的时间较长

E.刺激进入了可激动间隙,使折返中断

答案:E

90.

A.裂隙现象

B.蝉联现象

C.跳跃现象

D.拖带现象

E.温醒现象

答案:C

解析:

91.正常房室结前传文氏点应不低于()次/分

次/分

次/分

次/分

次/分

答案:A

解析:正常房室结前传文氏点应≥130次/分。

92.关于房室结双径路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A.

B.

C.

D.电生理刺激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E.以上都是

答案:E

93.关于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心房扑动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S,猝发刺激或分级递增刺激

B.刺激频率为400~500次/分

C.每次发放刺激脉冲3~15次或更多

D.选择较小的起搏电压10~15V即可

E.选择刺激脉宽10ms

答案:D

解析:

94.

A.≥30ms

B.≥40ms

C.≥50ms

D.≥60ms

E.≥70ms

答案:D

解析:

95.以下为食管电极导管的定位方法,但不包括()

A.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P波形态

B.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T波形态

C.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P波振幅

D.根据患者的身高确定电极导管插入食管的深度

E.通过起搏定位

答案:B

96.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正常值为()

A.≤1500ms

B.≤1600ms

C.≤1800ms

D.≤2000ms~2000ms

答案:A

解析: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正常值为≤1500ms;>1500ms提示窦房结功能低下;>2000ms提示窦房结功能障碍。

97.食管导联最佳部位记录的P波形态为()

A.正负双向,振幅最高

B.直立

C.倒置

D.振幅最低

E.正负双向,振幅最低

答案:A

解析:食管导联贴近左心房后壁,最佳部位记录的P波形态应为正负双向,振幅最高。

98.患者男性,45岁,近1周反复发作心动过速,查体:心率为180次/分,律齐,体表心电图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对鉴别诊断有意义的检查是()

A.记录食管导联心电图

B.动态心电图

C.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

D.平板运动心电图

E.心室晚电位

答案:A

解析:食管导联心电图可以清楚地显示P波,有助于判断房室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类型。

99.

A.窦房结不应期

B.窦房传导时间

C.窦房结恢复时间

D.窦房结总恢复时间

E.继发性停搏

答案:E

解析:刺激停止后,第一个窦性激动恢复之后出现的长间距或交界性逸搏称为继发性停搏,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100.在食管的不同部位可记录到不同形态的心房波,最佳的记录位置是()

A.心房上区

B.心房区

C.心房下区(过渡区)

D.心室区

E.窦房结所在部位

答案:B

101.患者男性,41岁,运动中发生晕厥。心电图示窦性停搏,临床考虑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判断窦房结功能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A.窦房结恢复时间

B.诱发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C.房室结前传文氏点

D.窦房传导时间

E.窦房结不应期

答案:A

102.以下为食管心房调搏的临床价值,但不包括()

A.能够检测窦房结功能

B.能够检测房室结前传功能

C.能够诱发和终止某些折返性心动过速

D.能够确定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

E.能够确定旁路前传不应期

答案:D

◆第四章体表心电图

103.

A.电极接触不良

B.肌肉震颤

C.交流电干扰

D.导联线折断

E.基线漂移

答案:C

104.心电图检查床的宽度至少不短于()

答案:C

105.关于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临床应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同步观察12导联同一心动周期的波形

B.有利于心电图测量的标准化

C.使室内阻滞的诊断更加准确

D.对鉴别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无帮助

E.可精确测量OT间期离散度

答案:D

解析:12导联同步心电图对正确判断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是否存在房室分离,以及判断室性期前收缩的起源部位有很大帮助。

106.

A.电极接触不良

B.导联线折断

C.肌肉震颤

D.交流电干扰

E.电磁场干扰

答案:A

107.怀疑患者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常规心电图记录应加做()

A.头胸导联

B.

C.

D.

E.正交导联

答案:D

108.A.交流电干扰B.肌肉震颤干扰C.导联线折断导致接触不良D.磁场干扰E.心电图机频响异常答案:C109.心电图检查常见的干扰是()A.心电图机内部噪声B.基线漂移、肌肉震颤C.导联线折断、电极接触不良D.交流电干扰、电磁场干扰、静电干扰E.以上都是答案:E110.心电图检查要求的操作环境是()A.室内温度≥15℃,相对湿度≤70%B.室内温度≥18℃,相对湿度≤70%C.室内温度≥18℃,相对湿度≤80%D.室内温度≥20℃,相对湿度≤80%E.室内温度≥25℃,相对湿度≤60%答案:C111.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干扰

D.房内阻滞

E.房内差异性传导

答案:C

解析:图中见I、Ⅲ、aVR、aVL导联出现锯齿波,而Ⅱ、aVF导联P波清晰,PR间期固定,RR间距匀齐。因此,部分导联锯齿波应考虑为干扰所致。

112.

A.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B.肌肉震颤

C.交流电干扰

D.导联线接触不良

E.心室扑动

答案:D

解析:上图三个同步通道都显示短阵成串的宽大畸形的波形,极易诊断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但患者无任何症状,仔细分析可发现,在其间能发现正常的QRS波群的尖峰。下图为同一患者另外一段时间的心电图记录,仅见一个通道出现假性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与上图中的宽大畸形的波形类似,从而证实成串的宽大畸形的波形为导联线接触不良产生的干扰波。

113.产生心电图机内部噪声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噪音大

B.心电图机导联线接触不良

C.仪器周围有电磁噪声

D.心电图仪放大器元件损坏

E.放大器元件内部电子的不规则热运动

答案:E

解析:心电图机内的放大器元件内部电子的不规则热运动是产生心电图机内部噪声的主要原因,其他选项为记录心电图时产生外部噪声和干扰的原因。

114.采集心电图时,各电极与患者接触良好,心电图记录可见Ⅰ导联良好,Ⅱ、Ⅲ、aVF导联不能正常记录,可能出现接触不良或折断的导联线是()

E.以上都是

答案:C

解析:碍联记录良好,说明左右臂导联线接触良好,Ⅱ、Ⅲ、aVF导联的共同正极为左腿电极,当其出现故障时上述导联不能正常记录。

115.

A.交流电干扰

B.肌肉震颤

C.电极接触不良

D.导联线折断

E.基线漂移

答案:B

116.关于心电图临床诊断价值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分析和诊断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

B.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和定位有重要价值

C.心电图可确诊房室肥大

D.心电图对发现某些遗传性离子通道病有重要作用

E.心电图对电解质紊紊乱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答案:C

解析:心电图对房室肥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其确诊主要依赖于医学影像学检查。

◆第五章心电图药物试验

117.关于普萘洛尔试验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普萘洛尔试验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病变

B.严重低血压不宜进行普萘洛尔试验

C.普萘洛尔试验应口服普萘洛尔20mg,分别记录30分钟、1小时、2小时的12导联心电图

D.可用于评估ST-T改变是否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E.受检者应停用影响ST-T的药物3天

答案:A

解析:普萘洛尔试验阴性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病变

118.关于阿托品试验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小剂量阿托品可兴奋交感神经

B.大剂量阿托品可以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C.静脉注射阿托品后,窦性心率<90次/分,为阿托品试验阳性

D.静脉注射阿托品后,以2~3分钟时心率最快

E.阿托品试验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答案:A

解析:小剂量阿托品可兴奋迷走神经。

119.关于固有心率的阐述,错误的是()

A.固有心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B.固有心率正常值为101±11次/分

C.固有心率≥80次/分为阳性

D.固有心率估计值的计算公式为:118.1-0.57×年龄

E.测定固有心率时,应静脉注射阿托品和心得安

答案:C

解析:固有心率的正常值为(101±11)次/分,其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固有心率≤80次/分为阳性,提示窦房结功能障碍;固有心率估计值的计算公式为:118.1-0.57×年龄;为排除自主神经对窦房结自律性的影响,测定固有心率时,应静脉注射阿托品和心得安。

120.固有心率是指()

A.白天的平均心率

B.夜间的平均心率

小时的平均心率

D.排除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房结自律性的影响后,窦房结固有的自律性

小时最慢的心率

答案:D

121.以下不属于普萘洛尔试验禁忌证的是()

A.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

B.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C.房室传导阻滞

D.心电图T波低平

E.支气管哮喘

答案:D

122.以下不属于阿托品试验禁忌证的是()

A.前列腺肥大

B.青光眼

C.高温季节

D.窦性心动过缓

E.窦性心率为160次/分

答案:D

解析:前列腺肥大、青光眼、高温季节均是阿托品试验的禁忌证;心率过快时也不宜做阿托品试验。窦性心动过缓是阿托品试验的适应证。

◆第六章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123.以下为运动试验的阳性判断标准,但不包括()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持续1分钟以上

段抬高

C.运动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D.如果运动前心电图ST段已下移,则运动中在原基础上应再下移,持续1分钟以上

E.运动中及运动后出现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答案:C

解析:运动试验中出现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其中也包括心肌缺血,但心律失常本身不能作为心肌缺血的阳性判断标准。

124.患者男性,55岁。近1周内频发胸痛,与活动无关,含硝酸甘油3分钟后缓解。该患者不适合进行的检查是()

A.常规心电图

B.动态心电图

C.心电向量图

D.运动负荷试验

E.超声心动图

答案:D

解析:患者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不宜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检查。

125.运动试验提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的是()段下移水平型或下斜型

B.无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

C.室性心律失常

D.房性心律失常

波振幅增加

答案:A

126.有关健康人运动试验时正常生理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心率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加快

B.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

C.随着运动量的增加,QRS波群时限增宽

D.收缩压随运动量的增加而升高

E.舒张压随运动量的增加开始升高,而后轻度下降

答案:C

解析:健康人运动试验时,心率、心肌耗氧量、收缩压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增加,舒张压随运动量的增加开始升高,而后轻度下降。运动试验一般不引起QRS波群时限的显著改变,如运动引起QRS波群时限延长,则为异常。

127.以下为引起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原因,但应除外()

A.药物影响,如洋地黄等

B.心脏病变,如二尖瓣脱垂、预激综合征等

C.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

D.有运动耐力的运动员

E.心电图异常,如左心室肥厚、左束支阻滞等

答案:D

解析:有运动耐力的运动员可引起运动试验假阴性。

128.运动试验可疑阳性的判断标准是()、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持续1分钟

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在~,持续1分钟以上

C.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段弓背向上抬高

E.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

答案:B

129.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试验过程中可出现()

A.有病理性Q波的导联ST段抬高

段水平型下移

段下斜型下移

段上斜型下移

段回复至基线

答案:A

解析:运动试验过程中出现ST段抬高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有病理性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可能与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瘤有关。另一种情况是在无病理性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提示冠状动脉近端病变或发生冠状动脉痉挛。

130.运动试验阴性的判断标准是()

A.未满足运动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标准

B.运动中及运动后未见心律失常

C.运动中及运动后ST段下移

D.运动中及运动后ST段抬高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在~

答案:A

131.

A.阴性

B.阳性

C.不能评价

D.假阳性

E.运动诱发早期复极综合征

答案:B

解析:运动前心电图显示为正常,运动至6分钟时患者诉压榨样胸痛,相应心电图显示V~V导联ST段抬高~,并有对应导联的ST段压低,于是立即终止试验,并给予硝酸甘油片含服,ST段抬高很快恢复正常,胸痛症状缓解。运动后4分钟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仍未完全回复至基线。运动中出现ST段抬高,为运动试验阳性,常提示某一冠状动脉主干或近端存在严重狭窄,或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所致。

132.

A.运动试验可了解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B.运动试验可了解晕厥是否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

C.运动试验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即可诊断冠心病

D.运动试验诱发的室性期前收缩的分级越高,提示预后越差

E.运动引起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心律失常

答案:C

133.属于运动试验相对禁忌证的是()

A.急性心肌梗死(2周以内)

B.不稳定型心绞痛

C.各种疾病的急性期

D.运动能力障碍

E.年龄过大(>70岁)

答案:E

解析:高龄(>70岁)患者为相对禁忌证,如患者健康状况许可,仍可考虑行运动试验检查,但宜选择改良的Bruce运动方案,以适合老年和心功能较差患者。

134.患者男性,50岁,发作性胸痛3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长期服用美托洛尔、阿司匹林治疗,未停药即行运动试验检查,结果为阴性,正确的说法是()

A.该患者可除外冠心病

B.该患者运动试验阴性是由于阿司匹林的影响

C.该患者冠状动脉储备能力强

D.该患者所用药物对运动试验结果没有影响

E.该患者运动试验阴性可能是由于美托洛尔使患者具有较高的运动耐受力

答案:E

解析:美托洛尔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可使运动试验呈现假阴性。

135.以下应立即终止运动试验的情况是()

A.收缩压较基础值升高>10mmHg

B.轻度胸闷

C.出现面色苍白、发绀

D.无病理性Q波的导联ST段抬高段水平型下移

答案:C

解析:运动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发绀、严重胸痛、黑嚎等症状和体征时,是立即终止运动试验的指征。

136.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查前的准备不包括()

A.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血脂、血糖等检查有无异常

B.认真体格检查,尤其要注意血压、心脏杂音等情况

C.试验前1~2天停用特殊的心血管药物,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等

D.详细了解患者心慌发作前后的经过

E.向患者解释检查的一般过程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签订知情同意书

答案:D

137.以下是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适应证,但应除外()

A.帮助诊断不明原因的胸痛

B.了解各种和运动相关的症状

C.评估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检出高危患者

D.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

E.了解各种心血管病变对运动的反应

答案:D

解析: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主要依靠动态心电图检查。

138.关于运动试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右束支阻滞的患者在运动试验时仍能检出心肌缺血

B.运动中收缩压不升高或收缩压下降>10mmHg,常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C.运动试验的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摔伤等

D.运动中单纯R波振幅减低不作为阳性诊断标准

E.在冠心病发病率低的人群中,运动试验中倒置T波转为直立具有诊断意义

答案:E

解析:一般认为,运动试验中单纯R波振幅减低不能作为阳性诊断标准。在冠心病发病率低的人群中,运动试验中倒置T波转为直立不具有诊断意义。

139.关于运动试验检查前准备工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准备急救药品(硝酸甘油等)

B.配备急救设备(除颤器等)

C.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D.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

E.以上都是

答案:E

140.心电图运动试验中的极量心率是指()

A.(185-年龄)次/分

B.(190-年龄)次/分

C.(200-年龄)次/分

D.(210-年龄)次/分

E.(220-年龄)次/分

答案:E

141.

A.阴性

B.阳性

C.可疑阳性

D.不能评价

E.假阳性

答案:B

解析:

142.患者男性,43岁,心前区不适。运动平板试验中随负荷量的增加,收缩压逐渐下降,提示为()

A.正常血压反应

B.无高血压病

C.运动负荷不足

D.冠状动脉病变较重

E.未达最大目标心率

答案:D

解析:运动负荷增加,收缩压逐渐下降,提示心脏不能有效地增加心排出量或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收缩压下降多是由于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使心功能降低引起,提示患者可能有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143.以下为终止运动试验的指征,不正确的是()

A.达到目标心率

段偏移达到阳性标准

C.出现典型心绞痛

D.患者面色苍白、发绀

E.运动中收缩压升高≥10mmHg

答案:E

解析:运动中收缩压轻度升高是正常的生理表现。

144.

A.阴性

B.阳性

C.可疑阳性

D.不能评价

E.假阳性

答案:B

解析:

145.属于运动试验绝对禁忌证的是()

A.不稳定型心绞痛

B.动态心电图提示有室性期前收缩

C.心功能Ⅱ级

D.陈旧性心肌梗死

E.贫血

答案:A

解析:不稳定型心绞痛为运动试验的绝对禁忌证,运动中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及心电紊乱,导致严重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146.患者女性,46岁,胸闷、胸痛2月余,无明显诱因。相关心血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运动试验检查过程中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约1~4次/分,未见ST-T异常改变。运动试验结果应判断为()

A.阴性

B.阳性

C.不能评价

D.可疑阳性

E.假阴性

答案:A

解析:运动试验时出现室性心律失常不能作为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但运动试验对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及检出部分高危患者仍有重要意义。

147.以下为运动试验的绝对禁忌证,但不包括()

A.不稳定型心绞痛

B.急性心肌炎

C.严重椎间盘突出

D.室性期前收缩

E.肺动脉栓塞

答案:D

148.以下为引起运动试验假阴性的原因,但应除外()

A.药物影响,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

B.心电图异常,如电轴左偏、左前分支阻滞等

C.长期从事体力劳动

D.导联错误,如单导联记录、导联部位不当等

E.育龄妇女、过度通气

答案:E

解析:育龄妇女、过度通气等是引起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原因。

149.以下为终止运动试验的指征,但不包括()

A.患者出现体力衰竭

B.收缩压下降>10mmHg段水平型压低

D.运动至Bruce方案3级时,收缩压升高30mmHg

E.剧烈胸痛

答案:D

解析:运动至Bruce方案3级时,收缩压升高30mmHg是正常反应。

150.患者男性,48岁,话动后胸闷半年,常规心电图检查显示为正常。行运动平板试验,运动至5分钟时,Ⅱ、Ⅲ、aVF导联出现ST段水平型压低,运动后6分钟时ST段压低才恢复正常。其结果应判断为()

A.阴性

B.阳性

C.可疑阳性

D.不能评价

E.假阳性

答案:B

◆第七章心律失常分析与梯形图解应用

151.

A.窦性心律不齐

B.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C.窦性心律不齐伴交界性逸搏

D.窦性停搏伴交界性逸搏

E.二度Ⅰ型窦房阻滞伴交界性逸搏

答案:D

解析:梯形图显示,前3个心搏的PP间距规则,突然出现P波消失,长间距后出现连续2次激动起源于交界区(AV区),且RR间距长于PP间距,为交界性逸搏。

152.

A.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心律

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性逸搏心律

C.干扰性房室分离

D.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E.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答案:A

解析:梯形图显示PP间距规则,RR间距规则,P波与QRS波群之间无传导关系,心房率快于心室率,下级激动起源于交界区(A-V),为交界性逸搏心律。此图可解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

153.

A.房性期前收缩

B.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C.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D.窦性心律显著不齐

E.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D

解析:梯形图显示PR间期固定,PP(RR)间距明显不齐,无明显规律可寻,表示窦性心律显著不齐。

154.

A.窦性心律不齐

B.窦性期前收缩

C.房性期前收缩

D.交界性期前收缩

E.室性期前收缩

答案:C

解析:梯形图显示第3个心搏激动(黑圆点)起源于A行,且提前出现,在A-V区传导时间稍延长并下传心室,代偿间歇不完全,此图用来解释房性期前收缩。

155.

A.房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B.心房扑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心房颤动,干扰性房室脱节

E.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C

解析:梯形图显示心房律不规则,频率较快,为心房颤动;心室律规则,频率为40次/分,且与心房之间无传导关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下级起搏点(黑圆点)位于交界区,为交界性逸搏心律,从梯形图可以推测心电图上为窄QRS波群。

156.

A.交界性期前收缩伴2:1阻滞

B.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C.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D.右束支完全阻滞、左束支2:1阻滞

E.房室结2:1阻滞,右束支完全阻滞

答案:D

解析:梯形图显示P波规则出现,房室传导比例为2:1,激动下传心室过程中可见右束支完全性阻滞(R),而左束支(L)呈2:1下传。此梯形图用来解释心电图上的2:1阻滞部位在束支水平而不是在房室结。

157.

A.三度窦房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加速性交界性心律、干扰性房室分离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E.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未下传

答案:B

解析:心电图显示PR间期不固定,RR间距规则,心房率快于心室率,PP间距不齐.夹有QRS波群的PP间距短于不夹有QRS波群的PP间距,为室性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发生期前收缩等情况。梯形图可以帮助理解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的产生机制。

158.

A.房性期前收缩,部分未下传

B.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E.窦性心律不齐

答案:B

解析:心电图显示第2个P波后脱落QRS波群,呈2:1传导,第2至第5个心搏的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距逐渐缩短,直至P波后脱落QRS波群,呈4:3传导,应诊断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图中第6个QRS波群为交界性逸搏。心电图下的梯形图可进一步清楚的解释和帮助理解该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产生机制。

159.绘制梯形图时应将V行中的竖线对准()波

间期

波群起点

波群的R峰

答案:C

160.A.窦性心律不齐B.窦性期前收缩C.房性期前收缩D.交界性期前收缩E.室性期前收缩答案:E解析:梯形图显示第5个心搏激动(黑圆点)起源于V行,且提前出现,上传心房过程中遇到窦性激动下传而被阻滞在房室结,其前后的心搏间距规则,代偿间歇完全,此图用来解释室性期前收缩。161.绘制梯形图时应将A行中的竖线对准()波顶峰波起点波群起点波顶峰波终点答案:B162.梯形图主要用于()A.心肌梗死的分析B.电解质紊乱的判断C.心律失常的分析D.房室肥大的研究E.流行病学调查答案:C解析:梯形图是一种形象化的分析方法,对复杂心律失常的分析、理解及机制的阐述有重要的实用价值。163.梯形图中V行中的螺旋样竖线表示()A.心房内差异性传导B.心室融合波C.交界区激动D.束支激动E.室内差异性传导答案:E行中的线段绘制成螺旋样代表()A.激动起源点在心室B.激动起源点在心房C.激动起源点在窦房结D.室内差异性传导E.激动起源点在房室交界区答案:D165.

A.窦性心动过速伴2:1传导

B.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近端文氏阻滞、远端2:1阻滞

C.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近端2:1阻滞、远端文氏阻滞

D.心房颤动,房室结近端文氏阻滞、远端2:1阻滞

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C

解析:梯形图显示心房律规则,心房率约240次/分,为房性心动过速。A-V行显示异位心房激动在房室结近端发生2:1阻滞,在房室结远端发生文氏阻滞,直至连续3次心房激动不能下传心室。此梯形图常用来解释交替下传的文氏周期现象(房室结分层阻滞)及其机制。

166.梯形图中A代表()

A.心房区

B.心室区

C.窦房区

D.交界区

E.窦房结

答案:A

167.梯形图中AV代表()

A.心房区

B.心室区

C.窦房区

D.交界区

E.窦房结

答案:D

168.心律失常分析的内容不包括()

A.基本节律分析

B.心房波分析

C.心室波分析

D.分析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

E.分析U波

答案:E通常表示()

A.房性期前收缩

B.室性期前收缩

C.室内差异性传导

D.室性融合波

E.室性逸搏

答案:D

170.关于梯形图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用于解释心律失常的机制

B.形象化表明激动起源于何处及如何传导

C.心律失常的正确诊断是建立在梯形图的基础上

D.帮助理解复杂的心律失常

E.圆点表示起搏激动,竖线或斜线表示激动的传导过程

答案:C

解析:梯形图是在对心律失常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绘制的。因此,心律失常的诊断依赖于对心电图的正确分析和判断,而不是依赖于梯形图,但梯形图可以帮助分析理解心律失常。

171.心律失常是指()

A.心率过快或过慢

B.心脏节律不整齐

C.心脏起搏点位置异常

D.激动起源和/或激动传导异常

E.患者反复发作心悸

答案:D

解析:激动的起源、发放频率、传导速度或传导径路任一环节发生异常称为心律失常。

172.

A.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B.房性心律

C.交界性心律

D.窦性心律不齐

E.度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A

解析:梯形图显示各间距整齐,PR间期固定,未绘制激动起源和传导异常,表明为正常心电图。

173.梯形图中SA代表()

A.心房区

B.心室区

C.窦房区

D.交界区

E.窦房结

答案:C

174.梯形图中V行的垂直竖线代表()

A.心房激动

B.心室激动

C.交界区激动

D.束支激动

E.室内差异性传导

答案:B

◆第八章心脏起搏心电图

175.

A.起搏功能异常

B.感知功能异常

C.真性室性融合波

D.假性室性融合波

E.起搏+感知功能异常

答案:D

解析:心电图显示基本节律为心房颤动。第1、2、3个心搏为心室起搏图形,每个起搏信号后均可见宽大的QRS波群,起搏间期为1200ms,起搏功能正常。第4个起搏信号仍按规律发放,正好落在第4个自身QRS波群上(箭头处),其QRS形态与第5个自身的QRS形态相同,表明为假性室t融合波。第5个心搏前无起搏信号,距第4个心搏的间距小于1200ms,即感知到4个心搏后停止发放起搏脉冲,提示起搏器感知功能正常。

176.

A.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B.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心肌缺血

C.窦性心律+心房起搏心律,心肌缺血

D.窦性心律+心房、心室起搏心律,心肌缺血

E.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室性期前收缩

答案:A

解析:如上图A为起搏前心电图,心室率较慢(42次/分),胸导联S-T正常。图如上图B为植入起搏器后的心电图,第1、2个心搏为心室起搏心律;第3个心搏为自身的窦性心搏,其T波由术前直立变为倒置,酷似心肌缺血。部分患者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后可出现T波极向的改变,为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并非心肌缺血。

起搏器()

A.只能起搏右心房

B.只能起搏右心室

C.只能起搏左心房

D.只能起搏左心室

E.根据电极导线植入部位可起搏相应的心房或心室

答案:E

解析:SSI起搏器是指仅起搏单一心腔的起搏器,根据其电极导线植入部位的不同可划分为心室单腔起搏器和心房单腔起搏器两种。

178.

A.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感知功能正常

B.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感知功能异常

C.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功能不良

D.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过度

答案:C

解析:图中起搏器按固有频率发放刺激脉冲,第1、3、5、6个刺激信号后均见宽大QRs波群,提示起搏功能正常;第2、4个窄QRS波群为窦性激动,但未被起搏器感知,起搏器仍按其固有频率发放刺激脉冲,并落人窦性激动的ST段上(由于刺激脉冲落人心室不应期内,因此不能激动心室),属感知功能不良,可采用提高起搏器感知灵敏度的方法进行调整。

179.交叉感知是指()

A.一个心腔的电信号被另一个心腔电路所感知

B.心房电路感知了P波

C.心房电路感知了肌电位

D.心室电路感知了T波

E.心室电路感知了QRS波群

答案:A

180.

A.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VI

B.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AT

C.窦性心律+心房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AAI

D.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OO

E.窦性心律+心房、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DDD

答案:B

解析:患者安装的是双腔起搏器,心电图显示第2个QRS波群为室性期前收缩,其余的每个QRS波群前均有窦性P波和心室起搏信号,表明感知了自身的心房波后按设定的A-V间期触发释放一个刺激脉冲起搏心室,因而其工作模式为VAT。VAT模式适用于存在房室传导阻滞而窦房结功能正常的患者,其主要优点为心室起搏频率可随窦性频率改变,属于生理起搏模式。第5个QRS波群为室性融合波。

起搏器的工作方式不包括()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

答案:A

解析:双腔起搏器的基本工作方式有:AAI、VAT、DVI、VDD和DDD。

182.以下不属于按需型的心脏起搏器是()

答案:D

解析:按需型心脏起搏器具有起搏和感知功能,如AAI、VVI、VDD和DDD。

183.测得窦房结恢复时间为2400ms,房室结文氏点为160次/分,可选用()

起搏器

起搏器

起搏器

起搏器

起搏器

答案:A起搏器是指()

A.心室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触发

B.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C.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触发

D.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抑制

E.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抑制

答案:D

185.

A.右心室起搏

B.右心房起搏

C.右心房起搏+右心室起搏

D.左心室起搏

E.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答案:A

解析:如上图显示起搏信号后紧跟的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图形,为右心室起搏。

起搏器在正常起搏的情况下,其心电图上表现为()

A.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

B.起搏信号后紧跟一个心房除极波

C.起搏信号后紧跟一个心室除极波

波群宽大畸形

E.起搏频率>150次/分

答案:B

解析:AAI起搏器为心房起搏,其起搏信号后紧跟一个心房除极波。

起搏器的第2个字母A代表()

A.心房感知功能

B.心房起搏功能

C.心室感知功能

D.心室起搏功能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AAI起搏器的第1个字母A代表心房起搏功能,第2个字母A代表心房感知功能,第3个字母I代表心房感知后的反应是抑制。

起搏器的第1个字母D代表()

A.心房、心室感知功能

B.心房、心室起搏功能

C.心房感知功能、心室起搏功能

D.心房起搏功能、心室感知功能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DDD起搏器的第1个字母D代表心房(A)、心室(V)起搏功能,第2个字母D代表心房(A)、心室(V)感知功能,第3个字母D代表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抑制(I)或由心房触发心室起搏(T)。

189.起搏器的感知功能是指()

A.起搏器对起搏后QRS波群的识别能力

B.起搏器对干扰波的识别能力

C.起搏器对自身T波的识别能力

D.起搏器对起搏后P波的识别能力

E.起搏器能识别自身的P波或QRS波群,并能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

答案:E起搏真性融合波的心电图特点为()

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图形

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图形

波群前有起搏脉冲,QRS波群形态介于起搏和窦性激动之间

波群前有起搏脉冲,QRS波群形态与窦性激动的形态相同

波群呈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图形

答案:C

解析:VVI起搏真性融合波的QRS波群形态介于起搏和窦性激动之间。

191.

A.磁铁频率前3个周期为100次/分,其后为60次/分

B.感知功能正常

C.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D.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答案:A

解析:将磁铁放置在植入的起搏器上方时,起搏器将暂时丧失感知功能,而以固定的频率起搏,本图中宽QRS波群为磁铁频率下起搏的心室波,前3个周期为100次/分,其后为60次/分;因起搏电极放置在右心室,所以起搏信号后的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图形,而不是室性心动过速或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起搏器表示()

A.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抑制

B.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抑制

C.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触发

D.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触发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VVI起搏器的第1个字母V代表心室起搏功能,第2个字母V代表心室感知功能,第3个字母I代表心室感知后的反应是抑制。

193.

A.右心室起搏

B.左心室起搏

C.右心房起搏

D.双腔起搏器

E.左心房起搏

答案:C

解析:如上图显示起搏信号后紧跟心房除极波(P波),为心房起搏;P波在Ⅰ、aVF导联均直立,提示起搏信号来源于右心房。

194.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是指()

A.起搏器对心脏自身的P波不能感知

B.起搏器对心脏自身的QRS波群不能感知

C.双腔起搏器感知房性期前收缩或其他信号后出现快速、规整的心室起搏

D.出现长于基础起搏间期的固定起搏RR间距

E.起搏器对不应该感知的信号进行感知

答案:C

195.患者男性,53岁,因反复晕厥多次而行食管电生理检查,测得窦房结恢复时间为4700ms,文氏点为160次/分。最适合该患者的起搏器类型是()Ⅰ型起搏器

Ⅰ型起搏器

型起搏器

型起搏器

E.临时起搏器

答案:A

解析:患者窦房结功能异常而房室结传导功能正常,因而可选择安装AAI型起搏器。其优点是保持了房室同步和房室活动的正常顺序,从而可防止单纯心室起搏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起搏器综合征。

196.患者男性,75岁,心电图显示钉样起搏信号后紧跟心房除极波,并经自身的房室结下传,起搏模式为()

答案:C

197.

A.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功能正常

B.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功能正常

C.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功能异常

D.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功能异常

E.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感知功能异常

答案:C

解析:图中可见窦性P波,但P菠与QRS波群毫无关系,心房率快于心室率.提示存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前4个刺激信号后均可见宽大的QRS波群,为心室起搏心律,但随后刺激信号突然消失,出现长达的心室停搏,出现室性逸搏,提示起搏功能异常。

198.临床上三腔起搏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常见的组合方式是()

A.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起搏

B.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起搏

C.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起搏

D.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起搏

E.以上均不是

答案:C

解析:目前临床上三腔起搏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常见的组合方式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起搏。

199.人工心脏起搏器编码的第5个字母代表()

A.起搏的心腔

B.感知的心腔

C.感知后的反应方式

D.程控、遥测、频率应答功能

E.抗快速心律失常功能

答案:E

200.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心电图特点为()波群呈类左束支阻滞图形+心电轴左偏

B.左侧胸导联表现为S波为主的不典型左束支阻滞图形

C.在v5、v6导联表现为以R波为主的宽QRS波群

D.左束支阻滞图形+左后分支阻滞

E.右束支阻滞图形+左前分支阻滞

答案:A

解析:由于起搏电极位于右心室心尖部,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类似左束支阻滞图形及心电轴左偏(在-30°~-90°之间)。二、案例分析题

◆第一章常见心电图的分析与鉴别

(1-5题)

(共用题干)患者男性,25岁,突发心悸就诊。心电图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P波显示不清楚,QRS波群形态一致,RR间距相等。

1.该心电图特征不支持()

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

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3.如果胸导联有RS波,且最大的RS时限(R波起点到S波最深点的时限)>100ms,支持()

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预激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