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水文气候水文植被骆驼刺水文植被地貌13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岩石地形水土壤生物大气水文地貌生物气候土壤一、主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1、气候、生物、地貌、水文、土壤等共同组成了主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2、各个要素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3、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水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案例一: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1、生物改变了地球原始大气的成分,现在地球大气的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2、生物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的水分状况,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3、陆地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4、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增加大气的湿度改变当地的气候。表现(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循环)例如:太阳能、水、钙、铁等元素在各要素间流动(下图)太阳能进入变成化学能CO2进入植物土壤中无机盐被吸收落叶、个体死亡分解能量散失土壤、岩石中水分蒸发、植物蒸腾个体死亡物质回到土壤环境中岩石风化给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大气降水进入土壤岩石、生物体上面的过程还可看出,自然地理环境中存在着有机物质的连续合成与分解过程,这叫做生物循环。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意义: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热量和CO2土壤及水圈中的养分和水分,转化成有机物(物质的运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能量的交换)储存起来。(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2)、水在各要素之间是如何转换的?(3)、太阳能在各要素之间是如何传递的?生物、土壤、大气、水等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植物又经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又经过大气降水补给给土壤。太阳能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体内,一部分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植物和动物在呼吸过程中将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返12表现(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大气平衡功能(通过相互作用,使各要素自身的性质保持稳定的功能)大气本身不具备这一能力例如:大气中CO2、O2、N2的含量长期保持稳定。地理环境能自动消除部分新增的CO2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光合作用吸收CO2主要靠
。
生产功能(指共同合成有机物的功能)依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O2、光热土壤岩石水圈水分、无机盐植物叶绿素结合起来生产出了有机物提供提供提供依靠案例3:读资料思考藏羚羊的数量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基本稳定?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它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但存活率却变化明显。当食物与水源充足,寒潮少、避风处和含盐土壤足以维持其生长发育时,其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反之存活率下降。如果藏羚羊数量增加,将导致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不足,特别是在寒潮多发年份,藏羚羊存活率明显下降,数量锐减。但没藏羚羊数量减少时,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相对充足,在寒潮低发年份,藏羚羊存活率明显上升,数量恢复。因此,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返12阅读86—87页活动内容,思考:(1)请描述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哪些?(2)请分析藏羚羊减少的原因?(3)藏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象,说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
(1)高原地形、寒冷的气候、含盐的土壤、充沛的水源等。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2)减少原因: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猎杀。(3)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是平衡功能。环境食物、水源丰沛寒潮少避风处含盐土壤充足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环境食物、水源、避风处、含盐土壤不足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锐减其他环境要素藏羚羊的数量
由于环境中各要素相互作用而相互制约,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会基本稳定,体现了环境的平衡功能1、本景观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2、该地区主要的地貌特征是怎样的?
?思考回答3、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什么?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表现(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一定区域内,生物、土壤、水文、地形、气候、岩石等要素的演化不是各自单独进行的,而是相互影响,统一演化的。案例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洪水泛滥侵蚀沟谷,沟壑纵横表面土层流失植被减少植被减少,蒸发加剧,气候趋于干旱水文地貌变化肥力下降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统一演化地形:由湖泊变成了陆地。气候:由湿润变得干燥。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土壤:逐渐由湿变干。水:水面逐渐缩小至直消失。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东北森林砍伐导致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恶性变化案例四123455森林减少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仅存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滞留降水功能降低洪水断流沟谷纵横岩石裸露风化加速森林植被破坏大气湿度下降黑土肥力下降气候变干地表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冲刷加剧洪涝灾害增加农业生产受损请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选项返15华北地区沙尘暴的原因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①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风力作用强烈②人口增长,毁林开荒、滥砍滥伐,过度放牧,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发生时间:春秋两季第90页活动水位上升,变得更丰富水生生物增加陆生生物减少温差变小湿度变大减少得到控制1、气候、生物、地貌、水文、土壤等共同组成了主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2、各要素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小结: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3、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4、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5、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系统的改变,而“牵一发而动全身”,还会影响到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1、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A看一看,试一试,你掌握了吗??2、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
)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B.整体性C.不可替代性
D.数量的有限性B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①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②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④各要素对环境影响作用是相同的()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D4、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A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诗句反映了()A.岩石圈物质循环B.能量交换C.生物循环D.大气循环C6、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景观相符合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高A7.影响陆地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A.气候B.土壤
C.地形D.河流8.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主要体现森林哪一种环境效益(
)A.吸烟除尘,净化空气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降低噪音,美化环境AB9.下列人类活动不属于趋利避害目的是()
A.在内蒙古草原上大量开荒种植粮
B.在黄土高原上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C.在浙江沿海修建海塘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
D.在澳门有计划地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10.下列说法,符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当草原植被为森林植被所取代时,可能使温室效应增强B.当森林减少或人为清除大量森林植被时,可能使温室效应减弱C.植被类型的改变,可能引起地表水热交换发生变化D.森林的减少,可能引起气温日较差减小AC11.“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12.国务院曾发出通告,在内蒙古、宁夏草原地区禁止挖发菜、甘草、黄麻草等药用植物。据此回答国务院作出上述决策的原因是()A.上述植物属于珍惜植物,必须加以保护B.研究发现,食用发菜对人体健康有害C.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草原退化、沙化D.甘草、黄麻草属于淘汰使用的药材AC请回答12-14题:读“某地景观示意图”。13.该景观可能位于我国的()A.福建沿海B.浙江沿海C.江苏沿海D.山东沿海14.该图所示植物群落,具有的功能()A.涵养水源B.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D.防浪护堤15.下列项目,适宜在该海岸带发展的是()A.海港B.盐田C.海产养殖D.旅游ADD16.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A.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影响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C.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A1、我国北方地区人们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将导致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哪五个)怎样的变化?完成下表。A、径流加剧
B、水土流失
C、地表侵蚀D、气候趋向干旱DACB人口增长生产力低①②⑤⑧毁林开荒④③⑥⑦土地退化读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循环示意图,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到空方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一字母限填一次)A、农业单产不稳不高B、耕作技术、方式落后C、人均耕地减少D、燃料需求增加E、植被破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Web考试备考计划及试题与答案
- 西安市阎良区2022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 经济法复习中的习惯养成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嵌入式系统监测试题及答案汇编
- 财务管理中逻辑与决策支持的结合方法试题及答案
- 达成目标的2025年税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一级wps应试准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VFP考试模拟题分享试题及答案
- 未来C语言技能要求试题及答案
- 重要概念总结ACCESS试题及答案
- 数字化电力系统转型-洞察阐释
-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共6套
- 2025各个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可下载
- 药物动力学与临床相关考点试题及答案
- 动态设计宝典C4D三维图像设计与交互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青岛工学院
- 幼儿园毕业典礼流程安排
- 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试题及答案
- 蓉城小史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安徽省三支一扶考试真题
- MOOC 中国电影经典影片鉴赏-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医院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及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