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3_第1页
2009-2022历年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3_第2页
2009-2022历年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3_第3页
2009-2022历年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3_第4页
2009-2022历年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下列措施可以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是(

)。

A.加快城市化

B.城市路面硬化

C.收集拦蓄雨水

D.开发深层地下水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错误,加快城市化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甚至会增加城市用水量,因此不能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情况。

B项错误,城市路面硬化会阻隔雨水渗透、雨季会加剧城市涝灾。

C项正确,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收集拦蓄雨水又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

D项错误,适量开发深层地下水可以暂时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但是并不能缓解城市旱涝灾害。过量开采地下水也会引起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的现象。

故正确答案为C。2.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别为(

),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这一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B.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个人劳动和集体劳动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劳动二重性,指的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它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成为完全科学的价值理论。这一理论也是解释货币经济学的根据。

故正确答案为C。3.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整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

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评价人们行为的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与道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配合,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凡是法律所反对的行为,也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倡导的行为。

故表述正确。4.“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一般分别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这两个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

)。

A.诗歌

B.乐曲

C.小说

D.话剧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阳春白雪”最开始用于形容非常高雅的音乐乐曲,“下里巴人”用来形容十分接地气较为通俗的音乐作品,之后,两者演变为形容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

故正确答案为B。5.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

A.3月5日

B.4月5日

C.5月5日

D.6月5日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是联合国确立的关于保护环境的纪念日。世界环境日的由来: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113个国家,共1300多名代表。会议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这次会议提出了响彻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

故正确答案为D。6.农业农村部消息,预计三季度仍将呈现(

)偏紧、价格高位震荡,随着上市量持续增加,四季度供需关系将进一步缓和,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A.蔬菜供应

B.蛋类供应

C.肉类供应

D.猪肉供应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总的来说,近期猪肉价格涨势开始减弱。综合考虑生猪生产逐步恢复和猪肉消费需求释放等因素,预计三季度猪肉仍将呈现供应偏紧、价格高位震荡的局面,随着上市肥猪量的持续增加,四季度供需关系将进一步缓和,价格再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故正确答案为D。7.大气圈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过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

),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鱼腥臭味的淡蓝色气体。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千米的平流层下部的臭氧层中,浓度约50ppm,靠近地球表面臭氧浓度为0.001~0.03ppm,是由大气中氧气吸收了太阳光中的波长小于185nm紫外线后生成的。臭氧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以屏蔽地球表面生物,不受紫外线侵害。

故正确答案为B。8.《马可波罗游记》介绍的我国第一座拱桥是(

)。

A.赵州桥

B.钱塘江大桥

C.卢沟桥

D.虎门大桥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赵州桥,是一座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桥,是由隋朝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

B项错误,钱塘江大桥,又名钱江一桥,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的一座跨钱塘江双层桁架梁桥,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全部结构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

C项正确,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

D项错误,虎门大桥是中国广东省境内一座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虎门镇的跨海大桥,位于珠江狮子洋之上,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部联络线(莞佛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

故正确答案为C。9.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

A.种类由少到多

B.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

C.由低等到高等

D.身体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种类由少到多,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身体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进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动物和植物是处于进化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分支,没有先后。

故正确答案为ABCD。10.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陈胜吴广起义——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C.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的政治改革,主要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此次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改革中最彻底的改革,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B项错误,陈胜吴广起义一般指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以失败告终,并未推翻秦朝统治。

C项错误,汉代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逐渐打通,此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

D项错误,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的战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故正确答案为A。11.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名为“东方红1号”。(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

故表述正确。12.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包括(

)。

A.经济实力的竞争

B.科技实力的竞争

C.国防实力的竞争

D.文化实力的竞争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故正确答案为ABCD。13.毛泽东最早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代表性文章是(

)。

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

A项错误,《井冈山的斗争》一文,是毛泽东同志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作于1928年11月25日。文章分为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割据地区现势、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共八个方面。

B项正确,《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而写的。这篇文章的重要意义在于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初步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为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C项错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1930年给林彪的一封信,在信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标志着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理论已基本形成。

D项错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其主要内容为: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科学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

故正确答案为B。14.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在(

)期间决定成立的。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美、英、法三国最高领导人主导了和会的进行。该会上没有成立联合国。

B项错误,华盛顿会议是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该会上没有成立联合国。

C项错误,慕尼黑会议是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关于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区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四国首脑会议。

D项正确,雅尔塔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会议的议题有: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成立联合国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D。15.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

)建议。

A.文字狱

B.科举制度

C.八股取士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文字狱指的是旧时统治者为迫害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我国古代的文字狱以清代最为残酷暴虐。

B项错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萌发于隋文帝时期,确立于隋炀帝时期。

C项错误,八股文是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内容空泛,形式死板,束缚人的思想。八股取士代指明清科举制度。

D项正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政策以加强思想统治。

故正确答案为D。16.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

)的约束机制。

A.内在的

B.外在的

C.非强制性

D.强制性参考答案:A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一切符合职业要求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是用来调整职业个人、职业主体和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故正确答案为AC。17.唐朝科举考试的常设科目包括明经、进士两科,明经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最大。(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大大扩充了学院的规模,同时也增设了科举考试的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明经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主要考查诗赋),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查考生的治理政事的能力。明经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有望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因此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故表述错误。18.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

A.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B.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

D.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得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若其他因素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即社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

故正确答案为A。19.《红楼梦》是明朝小说的最高成就。(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清代作家高鹗所补。《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故表述错误。20.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

)。

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

B.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之间既存在对立性也存在同一性:(1)对立性: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是绝对的;(2)同一性: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A项错误,真理和谬误的同一性意味着,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互相转化。

B项错误,谬误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而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项错误,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完全的。人们的认识只是对事物世界及其属性的某一领域、某一侧面的正确认识,因而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事物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近似反映,因此也是相对的。相对真理之中不包含谬误。

D项正确,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故正确答案为D。21.2020年8月24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将(

),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A.学生生理知识

B.学生健康知识

C.急救知识

D.保健知识参考答案: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20年8月24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主动融入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BC。22.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为(

)。

A.物、行为、智力成果

B.主体、客体、内容

C.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D.主体、行为、权利和义务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平等关系,是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A项错误,物、行为、智力成果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之一的客体要素。

B项正确,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即当事人,内容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客体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一般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及其他某些权利(如生命权、名誉权等)。

C项错误,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之一的主体要素。

D项错误,主体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之一;行为属于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之一的客体要素;权利和义务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之一的内容要素。

故正确答案为B。23.生物体经常不断地从外界取得生存所必需的养料,并使这些养料变成生物本身的物质,同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种过程被称为(

)。

A.生物循环

B.新陈代谢

C.生长发育

D.光合作用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错误,生物循环是指生命必需元素在生态系统内进行的闭路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从土壤中吸收所需要的化学物zhi,然后转变为生物体中的有机物质,生物通过本身的代谢作用,又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或简单的有机物又回到土壤中,这种在生态系统内的土壤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过程,就是生物循环。

B项正确,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叫做新陈代谢,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组成。生物有机体把从环境中摄取的物质,经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变为自身物质,该过程为同化作用。将生物体不需要或不可利用的物质排出体外,该过程为异化作用。

C项错误,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是质的改变。两者密切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而发育成熟状况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

D项错误,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及某些细菌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故正确答案为B。24.截至2020年7月底,中国高铁营业总里程达到3.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截至2020年7月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1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高铁3.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故表述错误。25.(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A.蔡伦

B.贾谊

C.李冰

D.屈原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改进了造纸术,终于制成了“蔡侯纸”。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B项错误,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

C项错误,李冰,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D项正确,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屈原在《离骚》中常常以“香草”、“美人”比喻自己忠君爱国的高尚品格。

故正确答案为D。26.下列成语和常用语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有(

)。

A.纸上谈兵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D.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参考答案: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A项错误,“纸上谈兵”意思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反映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体现出意识的能动作用。

B项正确,“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意思是天下是没有什么所谓的难事,因为所谓的难事只要遇到有毅力、有决心、有恒心的人,就会被化解。体现了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项错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思是即使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强调“米”是“炊”的物质基础,“米”是第一位的,“炊”是第二位的,表明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项正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意思是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决定了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形容雄才大略,指挥若定。体现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意识通过实践操作超前地改造认识世界。

故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