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和田玉产业之“变”_第1页
专家把脉和田玉产业之“变”_第2页
专家把脉和田玉产业之“变”_第3页
专家把脉和田玉产业之“变”_第4页
专家把脉和田玉产业之“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专家把脉和田玉产业之“变”

王菁菁

近年来,原料短缺与价格高涨,在和田玉行业中表现相当突出。前端市場的变化,势必会对玉雕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从2022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也改变了各行各业的产业模式,玉雕行业同样不例外。

正所谓适者生存。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如何使得行业发展更顺应时代潮流,当中又面临哪些亟待重视的话题,这是值得每一位从业者和观测者所思考的。去年12月,在苏州举办的第12届“子冈杯〞高层论坛上,北京博观拍卖董事长奥岩进行了关于“和田玉产业之大变局〞的主题共享,高屋建瓴地从原料端、生产端、营销端、消费端四个角度,分析了当下和田玉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及理由。本期编辑部从中撷选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2022年5月,北京博观拍卖在苏州举办了“走进大师工作室〞直播周活动。图为活动中奥岩(右)与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瞿利军对谈。在奥岩看来,只有及时总结分析当下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与理由,积极开拓,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潮流乃至引导潮流。

在籽料价格持续走高、数量减少的同时,其他材料也良莠不齐地涌入市场,填补空间。

新近统计数据说明,2022年至2022年间,传统和田玉市场的原料年均总量约为8000吨;而到了2022年至2021年间,这一数据减少为3500吨至4000吨。与此同时,俄料在市场的占比数量下滑惊人,从2022年至2022年的50%,下降到2022年至2021年的5%,青海料的占比数据则从25%跃身成为60%。

短缺与价格高涨的发生是内外多方面理由叠加造成的。最初,行业的运营模式为自发的、小规模组织的、对比自由平等的开采与交易。由于近年来环保政策限制开采、资本的介入运营以及海关监管的调整,和田玉原料开采及进口的资源逐渐集中在少数商家手中——虽然更易于管控,但客观来说降低了市场交易活跃度,整体行业运营模式也随之转变。

受此影响,近年来无论是原料的品种、供应总量,还是品质与价格,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籽料价格持续走高、数量减少的同时,其他材料也良莠不齐地纷纷进入市场,填补空间。而原料端作为和田玉产业链的起点,其变化势必影响全产业链。譬如生产端所受到的最直接影响,主要表达在优秀作品、珍藏级作品的产出越来越少,体量减小、饰品化以及总体品质下滑方面。

“前店后厂〞的模式面临重重压力、技术革新渐渐向深层次渗透……放眼当前和田玉行业生产端所处的变局,其中最核心和明显的变化就是传统的手工业模式受到了挑战。

近年来,和田玉生产端核心聚集区的变化主要可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为北京、上海、扬州等传统产业区,其生产规模、市场份额以及从业人数均在减少,原有产业模式的惯性极强,缺少一些应对转变的思维与方法;其次类为河南镇平、广东揭阳等产业区,其在维持原有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互联网经营模式,产业规模在渐渐扩大,影响力也在逐步提高;第三类则对比特别,是以苏州为代表的核心产业区,虽然其受到了一些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但有出亦有入,总体上产业平稳,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新的营销模式。

在当代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有少数把握特色商品制作方法的企业或行业仍保存着“前店后厂〞的模式,譬如玉雕行业。

不过,近年来玉雕行业的“前店后厂〞模式也面临转型压力。同时,由于互联网市场对于批量化产品的需求与自动雕刻机等科技的进步,以自动雕刻机为生产主体、具有一定规模的玉雕生产企业明显增多。与传统的“前店后厂〞相比,这些企业的产品具有批量化、标准化的优势,符合当前电子商务所需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就和田玉行业来说,规模化、机雕化是一件节省人力本金、提高产能的好事;而对玉雕从业者来说,则是促进他们去发挥玉雕本质的契机。另外在技术的强制下,未来行业内玉雕手艺人数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很高。其实,玉雕付出的不仅仅是体力,还需要输出有创造性的设计、有特点的工艺、有内涵的艺术创作,承载时代特色、情感与审美、思想与文明,这些才是计算机软件与机器永远无法取代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古玩城、珠宝城等线下实体店,以及各类展销、展览等传统营销模式在数量、规模和成交量上都出现了明显减少;而另一方面,各大互联网平台积极拓展珠宝玉石板块,进行店铺式、直播式、拍卖式综合营销的方式成为流行,甚至带动了物流、检测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电商直播无疑让交易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最明显的一点是打破了原有的产业结构,线下客流量减少,使原来依托于此进行销售的零售端受到了冲击。更主要的是消费习惯被改变。这种消费习惯是以互联网产业环境作为支撑的,即互联网浏览的便捷性、全网支付体系的建设以及相对的品质保障(包括证书等多方面)。在这种状况下,原来不具备现场观摩挑拣条件的大批新客户参与到玉石消费中来,形成了新的消费群体。

电商直播让玉石交易变得更加便捷,但是当中存在的为短期获利而来、对行业缺乏敬畏的心态值得注意。

二是線上客源相对混杂,同时客源单价相对较低,这就给原来适应于线下经营的商户带来了困扰。他们难以适应互联网客户需求的低客单价以及低利润的营销模式。

三是不少虚假的营销以及低质货品的倾销现象开始出现。这给原来相对高品质的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形成了一种“劣币驱良〞的状态。

四是互联网营销多由一些非本行业、非专业人士运营。他们对该行业没有一种敬畏心态,大都是为了获取短期利益而来。当浪潮退去,留给行业的生怕将是一片狼藉,值得警戒。

如今,不仅玉石消费人群与消费方向的精细化分类在加速,消费者对于玉石的认知也更广泛、态度更宽容。玉石正在从以往“黄金有价玉无价〞的高级珍藏品,变得越来越接地气,作为玩件、饰品而更加普及。

随着当前喜欢和田玉的人群在扩大,甚至渐渐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消费人群。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人群的覆盖面十分广泛,不再只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他们对玉石的认知还有很大空间,但对产地需求相对弱化,这实际上是十分有利于玉石行业发展的。

互联网消费人群以“90后〞为主。他们对于玉石的品质化、特性化又有着更高的要求,更加看重作品的设计和实用性、装饰性等。

同时,不管是行业人士还是消费者,近年来对于俄料、青海料的价值也有了新的认知。譬如俄料,更加广泛地受到了人们的爱好,特别是俄料中的碧玉,成为了当今和田玉市场的热点。还有俄罗斯白玉,只要是在正常的标注状况下,人们也是可以接受它的品质的。至于青海料,好多人已经会从多元的角度进行欣赏。依据不同的质地及颜色,青海料正在发挥着其特有的优势,跻身成为当前和田玉市场重要的主力品种。

正由于消费者审美口味的变化,使得在当前的玉雕创作中,传统表现形式及题材的作品日趋减少,符合当代审美气质的产品类型则日益增多。而且,和田玉的珍藏属性渐渐在淡化,实用属性在加强,这是一种正常的变化。

与之对应的是消费的分层日益明显,即传统珍藏级的用户在减少,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