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fe80bff40619c8e3e364ea63ccf813/24fe80bff40619c8e3e364ea63ccf8131.gif)
![比较优势理论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fe80bff40619c8e3e364ea63ccf813/24fe80bff40619c8e3e364ea63ccf8132.gif)
![比较优势理论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fe80bff40619c8e3e364ea63ccf813/24fe80bff40619c8e3e364ea63ccf8133.gif)
![比较优势理论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fe80bff40619c8e3e364ea63ccf813/24fe80bff40619c8e3e364ea63ccf8134.gif)
![比较优势理论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fe80bff40619c8e3e364ea63ccf813/24fe80bff40619c8e3e364ea63ccf81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Advantage
)
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1815年,英国实施《谷物法》,禁止粮食进口;围绕《谷物法》存废展开的激烈论争;既然英国能比他国更便宜地生产粮食,何需进口?李嘉图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比较成本”的贸易分工思想。
大卫李嘉图(1772—1823)
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发现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在解决下列问题时将面临困境: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或者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那么国际贸易还能否发生呢?如果能,那么国际贸易是否对双方都有利呢?这些问题显然已经超出了斯密理论的范畴。在斯密的理论中,鞋匠有制鞋的绝对优势,裁缝有做衣服的绝对优势,两者的分工比较明确。但假如两个人都能制鞋和做衣服,而其中一个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那么应该怎样分工呢?
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加国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比较优势理论本章结构简介绝对优势的概念比较优势的概念单一要素的经济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多种商品的比较优势引入运输成本和非贸易品小结简介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的两个原因:在气候,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上的不同。试图获得生产上的规模经济。李嘉图模型依据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不同。这些技术不同反映到劳动生产率的不同。绝对优势的概念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上生产较外国需要更少的单位劳动力,那么这个国家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假定aLC<a*LC
和aLW<a*LW这种假定暗含国内在两种产品的生产商都具有绝对优势。换个角度看就是国内比国外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即使国内在两种商品上拥有绝对优势,可获利的贸易也是可能发生的。绝对优势的概念绝对成本优势的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在绝对优势模型中,如果满足
或
其中分别表示A、B两国的X部门、Y部门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量,它们的倒数就是劳动生产率。
这说明A国相对于B国在X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上述关系表明,A国生产一单位的X产品所使用的劳动比B国生产一单位的X产品的时间少。绝对优势的概念绝对成本优势的例子。
假设英国、法国生产每吨小麦和生铁分别投入的劳动为200天、100天、与100天和200天。小麦生铁英国法国200天/吨100天/吨100天/吨200天/吨这说明英国在生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法国在小麦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的概念如果英国将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生铁,而放弃小麦的生产,法国则用所有的劳动来生产小麦,而放弃生铁的生产。小麦(吨)生铁(吨)英国法国绝对优势的概念英国和法国分工生产后,又进行交换,假设1吨生铁可以和1吨小麦进行交换。小麦(吨)生铁(吨)英国法国113-1=23-1=2绝对优势的概念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论的观点如下:
由于各国的自然条件以及后天生产条件上的差异,形成了某些商品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各国可以集中劳动生产具有绝对成优势的产品,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交换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双方都可以从贸易中得到最大利益。绝对优势的概念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论的不足:
斯密不能解释现实中国家贸易之间的基础。斯密的观点建立在参与贸易的国家之间都拥有一个处于绝对优势的部门。如果一个国家所有部门的生产成本都处于绝对劣势的话,那么它是否应该参与国际贸易呢?比较优势的概念情人节美国对玫瑰的需求达到大约1000万。在冬季美国种玫瑰是非常苦难的。需要用温室;在能源资本劳动力的成本是巨大的。用于生产玫瑰的资源可以用作生产其他产品比如电脑。比较优势的概念假定美国生产100万玫瑰的资源可以生产100000台电脑。假定南美生产100万玫瑰的资源可以生产30000台电脑。这个例子假定南美工人不如美国工人生产效率高。比较优势的概念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例如,当一个厂商决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生产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0辆自行车。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的200自行车。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辆自行车的价值是1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10万元的其他商品。比较优势的概念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机会成本相对低的产品上,贸易会对双方国家都有利。在南美玫瑰具有相对低的机会成本。在美国电脑具有相对低的机会成本。通过比较两个国家在玫瑰和电脑上的生产可以看到贸易使双方都受益。比较优势的概念表2-1:生产上的假定变化。比较优势的概念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表2-1的例子说明了比较优势的原则:如果每一个国家出口他具有比较优势(低机会成本)的产品,那么所有国家都能从这种原则进行的贸易中获益。单一要素的经济国内经济的技术可以用每个产业的劳动生产力来概括,以单位劳动力需求量来表达:每单位劳动力需求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每单位葡萄酒对劳动力需求用aLW表示(例如如果aLW=2,那么一加仑的葡萄酒就需要两个小时劳动)。每单位奶酪对劳动力需求用
aLC表示((例如如果aLW=1,那么一磅的奶酪就需要一个小时劳动)。经济的全部资源定义为L,全部劳动力供应(例如如果L=120,那么这个经济拥有120小时劳动,或者120个工人)。单一要素的经济生产可能性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显示了生产某种产品(如奶酪),一定数量的资源能生产另一种产品(如葡萄酒)的最大数量,反之亦然.或者表明这种经济状况下所能生产的产品的混和数量.下面的式子显示了本国的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aLCQC+aLWQW
L (2-1)从我们的前面的例子,我们得到:
QC+2QW120单一要素的经济L/aLWL/aLC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用葡萄酒衡量的奶酪的机会成本FP本国葡萄酒产量,
QW(加仑)本国奶酪产量,QC(磅)o
图2-1: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aLCQC+aLWQW
L单一要素的经济相对价格和供给每种产品所生产的特定数量是由价格决定的。产品X(奶酪)对产品Y(葡萄酒)的相对价格是指多少Y(葡萄酒)能换一个单位的X(奶酪),也就是用葡萄酒来衡量奶酪的的机会成本。单一要素的经济用表示PC
奶酪的美元价格,用PW
表示葡萄酒的美元价格.用wW
表示葡萄酒行业的工资用wC
表示奶酪行业的工资.在单一要素的模型中是不存在利润的,在奶酪部门的单位工资率等于一个工人在一个小时生产的价值PC/aLC.在葡萄酒部门的单位工资率等于PW/aLW.单一要素的经济上述关系说明如果奶酪的相对价格(PC/PW)超过其机会成本(aLC/aLW),那么这个经济体系会专业化生产奶酪。或者PC/aLC>PW/aLW。如果没有贸易存在的条件下,两种产品都被生产了,那么PC/PW=aLC/aLW。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模型的假设:世界有两个国家(国内和国外).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葡萄酒和奶酪).劳动力是生产的唯一要素.劳动的供应在每个国家都是固定的.每个产品上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劳动力在两个国家之间不能流动.所有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比较优势假定aLC/aLW<a*LC/a*LW (2-2)这一假定暗含奶酪对葡萄酒的机会成本在国内要低于国外。换言之,在贸易的存在下,国内奶酪的相对价格比国外奶酪的相对价格低.国内在奶酪上具有比较优势将会出口到国外以换回葡萄酒。例:假设两个国家是美国和英国,两种商品是小麦(单位:bushel)和布(单位:yard),一种要素指劳动(单位:man-hour)。下表表示一单位劳动能够生产的小麦和布。
U.S. U.K. Wheat(bushels/man-hour) 6 1 Cloth(yards/man-hour) 45 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如果两国确定小麦和布的价格是1:1,那么美国可用6单位小麦交换6单位布,而美国内部贸易中6单位小麦仅可交换4单位布;同时,英国可用6单位布交换6单位小麦,而英国内部贸易中6单位布仅可交换1.2单位小麦。换言之,英美两国均可在此贸易中获利。
例:
U.S.U.K. Wheat(bushels/man-hour) 6 1 Cloth(yards/man-hour) 4 2 美国在布的生产上生产率两倍于英国,而在小麦的生产上生产率六倍于英国。我们称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而英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贸易所得若两国仍确定小麦和布的价格是1:1,则美国用6单位的小麦可交换6单位的布,而美国本身只能交换4个单位的布,通过贸易美国获得了2个单位的布,或者说节约了0.5个单位的劳动;英国用6单位的布可交换6个单位的小麦,而英国本身只能交换3个单位的小麦,通过贸易英国获得了3个单位的小麦,或者说节约了3个单位的劳动,还可以说获得了6个单位的布。只要6个单位小麦能交换到4个单位以上的布,美国就会同意交换;而6个单位的小麦能交换到少于12个单位的布,英国就会同意交换。因此,互利贸易的交换率范围为:
4C<6W<12C例如,交换率为6W/8C,则美国可获得4C;而英国如果自行生产6W,需6个单位劳动,即12C,节约了4C。问题1:表1: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量A国B国X的劳动投入量Y的劳动投入量4248如果两国的生产条件如上表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因吗?问题2: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定具有比较优势吗?F*P*L*/a*LWL*/a*LC外国葡萄酒产量,Q*W(加仑)外国奶酪产量,Q*C(磅)+1图2-2: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单一要素的经济L/aLWL/aLC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用葡萄酒衡量的奶酪的机会成本FP葡萄酒产量,
QW,Q*W
奶酪产量
QC,Q*Co
图2-1:生产可能性边界L*/a*LWL*/a*LC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贸易后确定相对价格
贸易后什么确定相对价格(例如,PC/PW)?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确定奶酪的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奶酪的相对供给等于在给定的相对价格下,两国奶酪的总供应量除以葡萄酒的总供应量,(QC
+Q*C
)/(QW
+Q*W)。世界的奶酪相对需求也是一个类似的概念。2RD'RD1Q'aLC/aLWa*LC/a*LWRS表2-3:世界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奶酪的相对价格,PC/PW奶酪的相对产量,QC+Q*C
QW+Q*WL/aLCL*/a*LW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第一,总供给曲线显示如果世界价格低于aLC/aLW
则没有人会供应奶酪。
-假定aLC/aLW<a*LC/a*LW,,本国将会只生奶酪.-只要PC/PW<aLC/aLW,或者PC/aLC<PW/aLW
,本国将会只生产葡萄酒。
-类似地,只要PC/PW<a*LC/a*LW
外国将会只生产葡萄酒.第二,当奶酪的相对价格,PC/PW=aLC/aLW,本国工人无所谓生产奶酪和葡萄酒上。供给曲线出现了一个水平阶段。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第三,因为PC/PW>a*LC/a*LW,本国和外国都专业化生产奶酪。将不会有葡萄酒的生产,这样奶酪的相对供给将会趋向无穷大。第四,如果PC/PW=a*LC/a*LW,外国工人无所谓生产奶酪和葡萄酒。供给曲线又一次出现了一个水平阶段。第五,aLC/aLW<PC/PW<a*LC/a*LW,奶酪的相对供给是(L/aLC)/(L*/a*LW)。问题:
当相对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时,本国和外国的奶酪和葡萄酒的生产会发生什么变化?2RD'RD"1Q'aLC/aLWa*LC/a*LWRS表2-3:世界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奶酪的相对价格,PC/PW奶酪的相对产量,QC+Q*CQW+Q*WL/aLCL*/a*LWRDQ"3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国际贸易使两个国家都只生产单位劳动投入相对较低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生产奶酪,外国专门生产葡萄酒。具体如下图: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图形2-4:贸易扩展了消费可能性TFPT*P*F*(a)本国(b)外国葡萄酒产量,QW奶酪产量,QC葡萄酒产量,Q*W奶酪产量,Q*C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贸易所得如果国家根据其比较优势来进行专业化生产,那么国家都会从这种专业化生产和贸易中获益。我们将用一两种方式表现贸易的互利性。首先,我们可以将贸易看作一种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新方法。(那是一种新的技术)另一种方法是研究贸易如何影响两国的消费可能性。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图形2-4:贸易扩展了消费可能性TFPT*P*F*(a)本国(b)外国葡萄酒产量,QW奶酪产量,QC葡萄酒产量,Q*W奶酪产量,Q*C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相对工资:
指该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与外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的比值。
注意:相对工资率位于两个国家的两个工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之间。对比较优势的误解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贫民劳动论剥削例:贸易前的情况:中国美国(1)投入每单位劳动时间生产60米布或20公斤小麦80米布或60公斤小麦(2)国内交换比价1米布=0.3公斤小麦1米布=0.75公斤小麦
1公斤小麦=3米布1公斤小麦=1.3米布(3)封闭条件下的生产组合30米布和10公斤小麦20米布和45公斤(4)各国消费30米布和10公斤小麦20米布和45公斤小麦(5)全世界生产50米布和55公斤小麦(6)全世界消费50米布和55公斤小麦问题:怎样确定两国间贸易的交换比价?
贸易后的情况:中国美国(1)各国专业化生产量60码布60公斤小麦(2)假设国际比价2码布=1公斤小麦(3)各国消费30码布和15公斤小麦30码布和45公斤小麦(4)各国比贸易前多消费5公斤小麦10码布(5)全世界生产比贸易前增加10码布和5公斤小麦(6)全世界消费比贸易前增加10码布和5公斤小麦国际分工充分发挥了美国在生产小麦上的相对优势,也充分发挥了中国在生产布上的相对优势,相应地都避开了各自的相对劣势。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图形说明中国美国布布小麦小麦603012060802015103003:12:1S0C13020045S0’C’14/3:12:1从图上可以看出,在小麦和布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中国在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上处于劣势地位。从小麦和布的机会成本来进行比较,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比中国小麦的机会成本低,而中国布的机会成本比美国布的机会成本低。因此,美国生产小麦,中国生产布。两个国家从分工和贸易中得到一定的收益。国际的比价线必须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间。多种产品模型的比较优势模型的建立假定两个国家都能生产许多种(N种)不同的产品。相对工资和专业分工贸易模式取决于本国和外国的工资比率。商品总是在成本最低的地方生产。例如,如果waLi<w*a*Li
那么在国内生产,产品将会更便宜,或者换种表达方式是a*Li/aLi>w/w*。多种产品模型的比较优势产品本国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外国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本国劳动生产率的相对优势苹果鱼子酱烤饼枣香蕉153612104012129108420.75本国和外国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多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生产哪种商品?对一个国家来说,相对生产率高于相对工资率的产品具有成本优势。例如,如果w/w*=3,本国将会生产苹果、香蕉、鱼子酱,外国只会生产枣和烤饼。两国都会从这种分工中受益。多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多种产品模型中相对工资的确定要确定在多种产品经济中的相对工资,我们必须根据产品的相对需求来推知隐含的对劳动的相对需求(例如,相对派生需求)。本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相对依赖于本国对外国的工资率。310苹果8香蕉4鱼子酱2枣0.75烤饼RD多种产品的比较优势
表2-5:相对工资的确定RS相对工资率,w/w*相对劳动量,L/L*引入运输成本和非贸易产品专业分工不是这样的极端,有三个原因:生产中多种要素的存在。有时候国家要真对外来竞争保护民族产业。产品和服务的运费昂贵。运费的存在会阻碍某些产品的贸易。某些情况下,运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例如:理发,汽修等服务行业不可能进行国际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国与国之间的相对价格差,而造成这种价格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家技术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在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技术水平的差异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绝对优势论强调引发国际贸易的是国与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贸易可以使贸易参与国从贸易中获利。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仍然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国与国之间技术水平差异带来的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但是在这里技术水平的差异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根据比较优势所决定的国际贸易仍然会对各贸易参与国带来福利的改进。一国即使在某种商品上不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只要在该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该国也可以生产并出口该商品,从而使贸易发生,并且在贸易中获益,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得到提升。比较优势理论的特点和局限性比较优势理论的特点和局限性
1、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相对技术差异论将自由贸易的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使比较利益理论的解释范围大大扩展;
2、相对技术差异论可以部分地解释当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
3、相对技术差异论假定机会成本不变,并且假定只投入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强调只有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局限性。小结我们研究了李嘉图模型,在所有表明国家之间的差异如何导致贸易所得的模型中,它是最简单的一个。在这个模型里,劳动是各个国家产业部门的惟一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各个国家产业部门之间的惟一不同点。在李嘉图模型中,一国出口劳动生产率有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相对)的产品。小结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说明国际贸易对国家有利:我们可以把贸易看作是一种间接生产的方法。模型还表明贸易扩大了一个国家的消费可能性。贸易所得的分配取决于各国产品的相对价格。小结将两种产品的单一要素模型扩展到具有多种产品的世界市场范围说明了运输费用导致了非贸易品的产生。李嘉图模型的基本理论即国家倾向于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产品,已经被许多研究所证实。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大米(吨/年)小麦(吨/年)中国10050美国80100思考:1、非贸易下两国国内,大米和小麦将如何交换是多少?2、低买高卖的商人可能怎样挣到一笔钱?3、商人商品套利对两国国内价格具有何种影响?4、假定中美两国消费者都喜欢消费100吨大米和100吨小麦,且最终国际市场上1吨大米=1吨小麦,分别从中美两国角度比较贸易前后福利状况的变化。问题1大米(吨/年)小麦(吨/年)中国10050美国801001、非贸易下两国国内,大米和小麦将如何交换是多少?中国:100吨大米=1年=50吨小麦即:1吨大米=0.5吨小麦美国:80吨大米=1年=100吨小麦即:1吨大米=1.25吨小麦问题2大米(吨/年)小麦(吨/年)中国10050美国801002、低买高卖的商人可能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模版(3篇)
- 海水淡化土石运输合同范本
- 北京市装修分期付款合同
- 水果蔬菜冷藏运输保险协议
- 2025年度生态环境安全防护监测协议书
- 淄博停车棚膜结构施工方案
- 幼儿园制式装修合同模板
- 旅游景区装修项目合同样本
- 印刷制品居间协议-@-1
- 履带式衬砌机施工方案
- 2025集团公司内部借款合同范本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月份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山西地质集团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初中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综合卷(人教版)含答案
- 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课件
- 公司违规违纪连带处罚制度模版(2篇)
- T型引流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化学寒假作业(九)
- 内业资料承包合同个人与公司的承包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