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_第1页
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_第2页
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_第3页
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_第4页
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摘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小编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的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课标解读:  1、在地图上比较全球海陆分布的比例,记住海陆面积所占的比例。  2、运用地图说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  3、在地图上能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等。  4、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用图说出其位置、大小等基本情况。  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2)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3)四大洋的名称和面积比较。  难点:名词、地名较多,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地球水球  图21  1、根据以上的半球图,比较各半球海陆面积的大小:  (1)南北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而半球的海洋面积比较广阔。  (2)东西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而半球的海洋面积比较广阔。  (3)任意半球中,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填>或(4)但是北极周围却是,而南极周围却是(陆地、海洋)。  2、从地球仪上也能看出,世界海陆分布(均匀、很不均匀)。地球的海陆分布状况可以根据人们的计算,概括为分海洋(﹪),分陆地(﹪)。  图22  学习主题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一)读图认识大陆、半岛、岛屿、海、海峡、洋等地理事物。  1.读图23,图中字母代表不同的地理事物,将它们对号入座,用线连接。  图23  2.区分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大陆面积的陆地,面环海世界最小的大陆是。  岛屿面积的陆地,面环海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面环海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大洲和它周围的合起来最大的洲是。  3.区分洋、海、海峡:  洋海洋的(中心、边缘)部分,离大陆较(远、近)例:  海海洋的(中心、边缘)部分,离大陆较(远、近)例:  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例:  (二)读图和填图,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特点。  图24  1.在图24中填写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面积最小的大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填名称)。  2.分界线:  (1)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界线是山、河、山、  海峡;  (2)亚洲与非洲之间的界线是运河;(在图上用色笔把该运河标注出来)  (3)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界线是运河。(在图上用色笔把该运河标注出来)  (4)亚洲与北美洲主要以海峡为界。  3.在图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观察并回答问题  (1)赤道穿过的有哪些大洲

  (2)本初子午线穿过哪些大洲

  (3)哪些大洲没有热带

  (4)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5)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

  (6)西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

  (7)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有哪几个

  (1)赤道穿过的有哪些大洋

  (2)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3)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洋

  (4)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有哪几个

  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幺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幺

  三、优化训练  1、世界的陆地主要集中在()  A.北半球和东半球B.北半球和西半球C.南半球和东半球D.南半球和西半球  2、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那幺,全球有()  A.七个大陆、七个大洲B.六个大陆、七个大洲  C.六个大陆、六个大洲D.五个大陆、七个大洲  3、被三个大洲包围的大洋和被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分别是()  A.印度洋、非洲B.北冰洋、南极洲C.太平洋、亚洲D.大西洋、北美洲  4、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的大洲是()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  5、赤道和北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南极洲  6、南极洲的四周围绕着大洋,在南极上空看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7、位于五大洲之间的大洋是()  A.太平洋、大西洋B.太平洋、北冰洋C.太平洋、印度洋D.大西洋、印度洋  8、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和太平洋B.亚洲和北冰洋C.南极洲和太平洋D.南极洲和北冰洋  9、有北回归线穿过的一组大洲是()  A.亚洲、非洲和北美洲B.亚洲、欧洲和南美洲  C.亚洲、欧洲和南美洲D.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10、下列各组地名中,均为大洲分界线的是()  A.苏伊士运河、京杭运河B.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脉、阿尔卑斯山脉D.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11、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25  ⑴字母代表的大洲是:  ABCDEF  GH。  ⑵数字代表的大洋是:  ①②③④⑤⑥⑦。  ⑶在图上填注洲界线运河的名称(位置要准确)。  12、用图25中字母代号填写有关内容:  ⑴四大洋中岛屿最多的大洋是,形状呈S形的大洋是。  ⑵形状略呈三角形的大洋是,广泛为海冰所覆盖的大洋是。  ⑶苏伊士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和。  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和。  13、读下面部分大洲轮廓图,回答问题:(填代号)  ⑴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的是  ⑵赤道穿过北部的是  ⑶赤道穿过中部的是  ⑷北回归线穿过南部的是  ⑸有赤道和回归线同时穿过的是  ⑹赤道、回归线、极圈都穿过的是  ⑺跨寒、温、热带的是  ⑻跨经度最广的是  ⑼跨纬度最广的是  四、探索与发现:  1、用概率的数学方法探索世界海陆分布:  先把地球仪上的地球拆下,然后随意地把地球抛向上空,让地球仪转动,当用手接住地球后,注意观察你右手大拇指的位置――是按在了陆地上还是按在了海洋上,另一位同学统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次数,并计算出海洋、陆地各占的比例。  2、各大洲的名称及相关英文名称,把七大洲的英文名称填入世界地图中。  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  英文AsiaAfricaEuropeNorthAmericaSouthAmericaOceaniaAntarctica  3、各大洋的名称及相关英文名称,把四大洋的英文名称填入世界地图中。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英文PacificOceanAtlanticOceanIndianOceanArcticOcean  4、一笔画世界:课本P31第4题。  填绘时需注意的事项:(1)赤道及其他几条纬线在图中穿大洲的大致位置;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  通过观察发现:(1)大洲一南一北对称分布  (2)大陆的形状多是形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一、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着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课标解读: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变化。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地图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  3、在图上记住世界着名山脉和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和位置。  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成因。  重点:(1)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2)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沧海桑田  (一)读以上资料,思考回答:  1.沧海桑田原意是指变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的变动和海平面  的,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例如等,也会引起的变化。世界上着名的低地国家,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就是人造陆地。  2.由此可见,沧海桑田的变化有自然原因引起的,也有人工改造而形成的。请分别举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①自然原因形成:  ②人工改造形成:  (二)时光倒流:请猜想下面地理事物的过去是怎样的,并写出变化过程和原因。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里过去是。  过程:由变,原因:。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一些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过去是。  过程:由变,原因:。  3.广州市郊七星岗发现海蚀地貌,说明这里过去是。  过程:由变,原因:。  4.日本面积狭小,为了解决争地矛盾,工业大多分布在沿海,日本也成为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过程:由变,原因:。  学习主题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国的科学家,他认为地球上各大洲曾经是相互连接的一块。  2.魏格纳偶然发现了什幺,让他有了大陆漂移的猜想

  3.只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明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幺  4.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来推断,大西洋将,太平洋将。  学习主题三:板块的运动  1.读课本第37页图2.19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回答下题:  ⑴读图26写出板块的名称。A、板块B、板块C、板块  D、板块E、板块F、板块  ⑵读图26填写下表  所在板块主要大洲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图27  2.根据课本P37图2.19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中的箭头表示,试着找找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的两种运动形式,并用板块运动分析下列世界着名山脉、裂谷的成因。  ⑴第一种是相互碰撞(运动方向相对)的板块边界,常形成,例如:  ①处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和板块相对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