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案模板_第1页
幼儿园语言教案模板_第2页
幼儿园语言教案模板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幼儿园语言教案模板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我带来幼儿园语言教案模板7篇,盼望大家喜爱。

幼儿园语言教案模板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初步感知哄蜗牛睡觉时宁静、恬美的氛围。

2、探究用轻柔的声音与雷公公对话,哄小蜗牛睡觉。

3、留意与同伴协调全都的朗诵儿歌,体验关爱小蜗牛的情感。

活动预备:

1、将装饰好的纸箱套在录音机上,扮“雷公公”,录有雷声的磁带。

2、一张大蜗牛图片,若干张小蜗牛图片。

3、《摇篮曲》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初步感知哄小蜗牛睡觉时宁静、恬美的氛围。

老师怀抱“小蜗牛”,导入话题“我们的小蜗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该睡觉了。”接着表演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2、幼儿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1)幼儿产生恳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蜗牛的愿望,引出活动名称。

老师放录音,提问:“是什么声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噜呀!都要把我的小蜗牛吵醒了,我们一起来恳求雷公公轻点打呼噜,好吗?

(2)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老师用恳求的语调示范朗诵儿歌,然后再对幼儿说:“雷公公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噜了,我们再把小蜗牛哄睡着。”最终,与幼儿一起连续哼唱《摇篮曲》哄小蜗牛睡觉。

(3)幼儿跟诵儿歌。

老师连续放录音,雷声连续,老师号召全体小伴侣跟诵儿歌。“雷公公呼噜打的太响了,没听见,我们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再次引导幼儿哼唱《摇篮曲》,突然雷声又响起。幼儿自然迁移。集体朗诵儿歌,留意声音要保持全都。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老师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用轻柔的声音朗诵儿歌与雷公公对话。“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噜啦!想想看,我们应当怎么样恳求它,雷公公会听得舒适,又不会吵醒小蜗牛。

3、幼儿人手一只“小蜗牛”,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师:这次,雷公公真的听见小伴侣的话啦!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蜗牛睡觉呢!

4.听音乐《摇篮曲》,老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蜗牛送到小床上,让小蜗牛宁静地睡觉,再提示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大余县水城幼儿园李敏)

附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雷公公,雷公公,

请您清点打胡噜。

我的蜗牛在睡觉,

不要吵醒小蜗牛。

幼儿园语言教案模板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朗诵诗歌,初步领会问答歌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2、要求幼儿较有节奏地朗诵诗歌,读出问句的语调。并初步尝试创编儿歌。

3、喜爱参加问答嬉戏,对活动感爱好。

活动预备:

1、节奏卡片。

2、小船、香蕉、西瓜、卡通圆形、娃娃脸、苹果、葡萄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学习诗歌,老师结合图片提问,幼儿用填空的形式回答提问。

1、出示图片小船,引导幼儿观看小船的形状,并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小船像什么。

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外形的?看看什么弯弯像小船?(幼儿大胆表述,老师将幼儿表述的内容归纳成儿歌的结构,什么弯弯像小船?香蕉弯弯像小船。)

2、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其次句。什么个大圆又圆?西瓜个大圆又圆。

3、出示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图片,引导幼儿自己边学习边创编并将语言归纳成儿歌的结构。

二、完整观赏,指导幼儿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三、将幼儿分为两大组,一组读问句,一组读答句。

四、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幼儿按节奏拍手,并能按节奏念问答儿歌。

五、创编:结合以上学习的形式老师给每组供应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创编儿歌。

1、幼儿看图片创编儿歌,老师指导并记录。

2、幼儿用疑问句的语调自然声朗诵自己创编的儿歌。

六、老师小结,表扬鼓舞幼儿。结束活动。

活动延长与建议:

1、供应相匹配的图片,幼儿依据图片提示创编儿歌。

2、供应更多的节奏条卡,幼儿依据节奏卡念儿歌。并进行问答嬉戏。

幼儿园语言教案模板篇3

设计意图:

进入中班,幼儿阅读爱好明显提高,因此,简洁的故事绘本既适合幼儿阅读,也能吸引小伴侣的眼睛。故事《变色的蜗牛》主要描述了吃了不同颜色食物会变色的过程,内容简洁好玩,语句具有典型的反复性,适合中班幼儿进行复述。在阅读过程中,使幼儿能依据内容情节进行大胆想象,并初步学习按时间去翻阅图书,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故事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依据画面上实物及蜗牛的颜色,猜想想象故事情节。

2、能关注画面中“第x天”的提示,也许叙述故事内容。

3、能留意倾听他人叙述,并在叙述过程中体验蜗牛变色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1、能依据画面上实物及蜗牛的颜色,猜想想象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

1、能关注画面中“第x天”的提示,也许叙述故事内容。

活动预备:

1、《变色的蜗牛》图书。

2、白色蜗牛一只。

3、各色蜗牛各一张。

4、树叶、桔子、喇叭花等图片。

5、ppt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蜗牛图片,导入活动。

1、出示彩色蜗牛图片。

老师:窸窣、窸窣、窸窣;请小伴侣认真听听,是谁来了?

2、引导幼儿边学边说。

老师:窸窣、窸窣、窸窣;一只小蜗牛渐渐吞吞的爬来了。

二、引导幼儿依据实物图片提示,猜想小蜗牛颜色的变化,激发幼儿的爱好。

1、老师出示彩色小蜗牛。

老师:这只小蜗牛每天要吃很多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吃了东西后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

3、出示大图书《变色的蜗牛》。

3、引导幼儿观看大图书,并依据图书画面进行简洁回忆,了解图书内容。

老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小蜗牛是吃些什么东西?它又变成了什么颜色?

4、老师翻阅图书,并提示幼儿故事情节。

三、播放ppt幻灯片,巩固幼儿对故事的记忆。

老师:小伴侣们想不想和小蜗牛一样奇妙,变出美丽的颜色?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小蜗牛是怎么变的?

四、活动延长

老师:小蜗牛每天吃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可快乐了。假如让你给小蜗牛的宝宝送好吃的东西,你会送什么给它吃?它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鼓舞幼儿用“第七天,它吃了变成了一只x色的蜗牛。”

幼儿园语言教案模板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穿爸爸、妈妈、自己的鞋子的体验,学习词语:拖拖拉拉、摇摇摆晃、蹦蹦跳跳。

2、能大胆表述出观看到的不同鞋子的区分和穿上后的感受,在探究中获得学问的乐趣。

活动预备:

1、爸爸、妈妈的鞋若干双。

2、布置鞋屋的场景,男鞋区、女鞋区。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听音乐参观鞋屋,激发幼儿的爱好。

引导语:今日,我们一起到鞋屋去玩,好吗?(进活动室)

(二)让幼儿观看并表述不同的鞋子都有什么特点:

引导语:哇!鞋屋里有好多鞋呀!

1、鞋屋里有些什么鞋呢?(皮鞋,高跟鞋、布鞋、运动鞋)

2、这些鞋都是谁穿的?(爸爸穿的鞋,妈妈穿的鞋)

3、爸爸的鞋子和妈妈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爸爸穿的是皮鞋,跟低;妈妈穿的高跟鞋,很高)颜色一样吗?(不一样,有白色的、黑色的……)

4、大家小脚并拢,看看自己穿的鞋子和旁边小伴侣的鞋子有什么不一样?

5、谁的最大?谁的比较大?小伴侣的鞋子呢?(爸爸的最大;妈妈的比较大;我的鞋子最小)

6、小结。爸爸、妈妈、小伴侣的鞋子都不一样,现在鞋屋里有这么多爸爸妈妈的鞋子,我们一来起穿上试一试,好吗?

(三)通过尝试让幼儿体验穿不同鞋子的感觉。(脱下自己的鞋放到椅子底下)

1、第一次尝试,集体体验穿上爸爸妈妈的鞋的感觉。男孩穿上爸爸的鞋,女孩儿穿妈妈的鞋走一走,试一试。

(1)沟通争论:穿上爸爸的鞋,有什么感觉呢?走路很慢、我不会走路了、要拖着走,很不舒适。

(2)我请一位小伴侣穿爸爸的鞋走一走让大家看看是不是跟我们说的感觉一样?

(3)穿爸爸的鞋走的时候鞋子离开地面了没有?在地面上不断的发出声音,走得很慢,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叫拖拖拉拉,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

(4)我们穿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穿妈妈的鞋走路有什么感觉呢?妈妈的鞋跟太高了,走路时想要摔倒。

(5)请两位小伴侣穿妈妈的鞋走一走让大家看看是不是跟我们说的感觉一样?

(6)穿妈妈的鞋子走路的时候身体怎么样了?摇摆了,想要摔倒,我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叫摇摇摆晃,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摆晃要摔倒!

2、其次次尝试,交换穿鞋,验证。

(1)男孩穿上妈妈的鞋子走一走,边走边说:“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摆晃要摔倒”

(2)女孩穿上爸爸的鞋子试一试,学说:“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

3、其次次尝试,穿上自己的鞋子体验。

(1)我们来穿上自己的鞋走走跑跑会有有什么感觉呢?不大也不小正好,很舒适,穿自己的鞋跑得快,又蹦又跳的。

(2)那我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蹦蹦跳跳,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4、小结:穿鞋真好玩,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摆晃要摔倒;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情景延长:

(1)听是谁在吵架?小鞋子你怎么了?(穿反了)那该怎么办?我们班的小伴侣可聪慧了没有把鞋子穿反,穿反鞋会很不舒适,也会摔倒。

(2)我们在家里不要任凭穿大人的鞋子,假如想穿,要有爸爸妈妈的搀扶,否则会摔倒或扭到脚,很危急,大家能做到吗?

活动结束:

今日,我们用小手穿了爸爸妈妈和自己的鞋子,鞋子上的细菌、小虫子都爬到我们的手上了,应当怎么办呢?(洗手)好的,让我们排好队出去洗洗手吧!

幼儿园语言教案模板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说说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体验在幼儿园与老师同伴相处的欢乐。

2、愿意与同伴沟通,学习一些简洁的交往技巧。

活动预备:

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小伴侣们都知道你们每一天都要做些什么事情吗?

2、幼儿争论后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二、逐一出示挂图。

1、老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宝宝一天里都要做什么事情。

2、老师逐一出示挂图,让幼儿依据图片说一说宝宝的一天,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话回答。

早上起床后宝宝在干什么?

来到幼儿园见到老师宝宝怎么样?

和同伴玩具怎么样?

上课了他表现怎么样?

他是怎么洗手的?洗完手干什么?吃饭时是怎么样做的?

睡午觉时表现怎么样?

回家了宝宝是怎么做的?

三、教育幼儿做一个好宝宝。

老师:小伴侣们,你们要像图上的宝宝学习吗?

幼儿园语言教案模板篇6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幼儿能较连贯地说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2、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和表现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3、通过故事,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以及做事要全面了解,坚持究竟。

活动预备:

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小伴侣,你们知道小蝌蚪长什么样吗?它的妈妈是谁?

2、谁能说说青蛙是什么样的?

3、小蝌蚪和妈妈长得一样吗?它和妈妈长的不一样想要找到妈妈,它会怎样做?

4、今日老师给小伴侣讲一个故事,名字叫《小蝌蚪找妈妈》。

二、观赏故事后半段

1、提要求:请小伴侣认真听故事,听一听小蝌蚪究竟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2、边看动画边听故事

3、提问:

①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②它在找妈妈的路上都遇见了谁?

③虾公公说了什么?金鱼说了什么?螃蟹说了什么?乌龟说了什么?

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幼儿加上动作表现)

⑤小蝌蚪变成青蛙可以关心人类做些什么事情?我们应当怎样爱护它们?

1、老师小结:青蛙主要吃田间的害虫,是捕获害虫的能手,对农业有益。是人类的伴侣,我们不能去捉它,要爱护青蛙。

三、完整观赏故事

1、提要求:请小伴侣边看边听老师把故事讲一遍,会讲的小伴侣也可以学着故事中小动物的语气、表情和老师一起讲。

2、老师和幼儿互动讲故事。

四、争论迁移作品主题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时候,为什么总是找错妈妈呢?

2、小蝌蚪在路上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最终找到妈妈了吗?这说明小蝌蚪做事是怎样的?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像小蝌蚪这样做事坚持究竟吗?谁能来说说你做什么事情坚持究竟了?是怎样做的?

3、老师小结:我们小伴侣以后做事情的时候,肯定要把事情全都弄明白问清晰了再去做,这样做起事来才会更简洁,更节省时间,但肯定要记住,不管在其中遇到什么困难,肯定不要灰心,要坚持究竟,只有这样才能胜利。

幼儿园语言教案模板篇7

活动目标

1、能乐观参加猜谜活动,初步感受猜谜的欢乐。

2、巩固对某些水果特征的感知。

活动预备

1、趣味练习-秋季水果的谜语卡片

2、香蕉、菠萝、哈密瓜、苹果、桔子、草莓等各种水果,水果粘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产生爱好。

1、老师:今日,有一群水果宝宝来我们这儿做客。他们是谁呢?

2、逐一出示水果,摆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向水果问好。

3、老师:水果宝宝预备了很多小礼物,他们想请小伴侣猜个谜语,猜对了,就把这些礼物送给大家。

二、学习猜谜。

1.老师说谜面

兄弟几个真和气,每天并肩坐一起,少时喜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