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课件_第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课件_第2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课件_第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课件_第4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们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我们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一、教科书的体系和内容结构各模块都根据构成内容的基本线索,选择、安排具体内容,构建教材体系。1.重视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反映化学与科学和技术及社会、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作用和影响的教育内容和素材3.体现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及研究方法的内容和素材 基本线索一、教科书的体系和内容结构各模块都根据构成内容的基本线索必修化学1、化学2必修化学1、化学2引 言碳纳米管上吸附氧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第一段)1999年发现 O4 分子呈四边形结构人造多面体超分子引 言碳纳米管上吸附氧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第化学是一门社会需要的中心科学化学衣

2、食住行能源材料医药国防环保日用品(二、三、四段)化学是一门社会需要的中心科学化学衣食住行能源材料医药国防环保物理学信息科学数 学天文学地 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化 学化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物理学信息科学数 学天文学地 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高一年级 化学 1第一章 从实验到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高一年级 化学 1第一章 从实验到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一、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利用混合物中组分的性质(物理性质,如:溶

3、解性不同等;化学性质,与物质反应的现象不同等)不同,除去杂质达到提纯的目的。分离和提纯:【思考】 1、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与沙子分离? 2、如何分离铁屑和沙子?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利用混合物中组分的性质(物理性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诗人屡遭贬谪,历尽坎坷,但斗志不衰,精神乐观,胸怀旷达,气概豪迈,在边远的贬所虽然经了千辛万苦,到最后终能显示出自己不是无用的废沙,而是光亮的黄金。诗句通过具体形象的比喻,概括了从自我经历获得的深刻感受,坚信被谗言所害的人,终

4、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洗清罪名。后两句也可以用来比喻做学问要精心筛选,去其糟粕,才能取其精华。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过滤:利用物质的可溶性不同分离难溶物与可溶物。 蒸发:利用溶液沸点不同加热使溶 剂挥发,分离溶质与溶剂。1、过滤和蒸发过滤:利用物质的可溶性不同分离难溶物与可溶物。 1、过滤和步 骤现 象1、2、3、溶解 过滤蒸发烧杯内为无色透明溶液,滤纸有残物有白色晶体析出粗盐溶解有少量不溶物【实验1-1】 粗盐的提纯杂质: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 CaCl2、MgCl2、硫酸盐等成分:NaCl提纯

5、NaCl晶体步 骤现 象1、2、3、溶解 过滤蒸发烧杯内为无 固体溶解先将固体研细,溶解时要搅拌,搅拌时玻璃 棒不能碰击容器壁,以防容器破损。 固体溶解先将固体研细,溶解时要搅拌,搅拌时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留有气泡(操作时要用手压住,用水润湿“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体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烧杯内壁。 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过滤 过滤 蒸发(1)蒸发皿的液体不超过 容积的2/3(2)加热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3)接近蒸干时,利用余 热加热(4)取下未冷却的蒸发 皿时,要放

6、在石棉网上。 蒸发问题 1、不溶性的泥沙与盐分离是哪一步骤? 2、过滤后,烧杯内的物质可能是哪些? 3、蒸发后得到的盐的成分可能是么?过滤NaCl、CaCl2、MgCl2、可溶性硫酸盐NaCl、CaCl2、MgCl2、硫酸盐4.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还有 CaCl2、MgCl2、 硫酸盐问题过滤NaCl、CaCl2、MgCl2、可溶性硫酸盐N1、取样2、加水配成溶液3、加几滴稀硝酸,使溶液酸化4、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判断样品中含有SO42-Na2SO4+BaCl2=BaSO4+2NaCl【实验1-2】检验【实验1-1】得到的盐中含有SO42-1、取样【实验1-2】检验【实验1-

7、1】得到的盐中含有SO4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易分:不增加入新的物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如:不能减少NaCl成分杂质转换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除去如:将NaCl溶液中可能存在的 Na2SO4转换为沉淀BaSO4除杂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易分:不增加入新的物质不减少被提纯的杂质加入的试剂化学方程式硫酸盐MgCl2CaCl21、 BaCl2过量的处理:加入Na2CO3 BaCl2+Na2CO3=BaCO3+2NaCl2、 Na2CO3、 NaOH过量的处理:加入盐酸 NaOH + HCl = NaCl + H2O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BaCl2Na2SO4+B

8、aCl2=BaSO4+2NaClNaOHMgCl2+2NaOH=Mg(OH)2+2NaClNa2CO3CaCl2+Na2CO3=CaCO3+2NaCl杂质加入的试剂化学方程式硫酸盐MgCl2CaCl21、 Ba2、蒸馏和萃取(1)蒸馏对于液态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可用蒸馏和萃取的方法。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用加热的方法将沸点低的物质变成气态挥发分离出来。【实验1-3】制取蒸馏水(除去Cl- 等杂质)2、蒸馏和萃取(1)蒸馏对于液态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可用蒸馏实验步骤现象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AgNO3(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2、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

9、入几粒沸石,按图1-4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3、取少量蒸馏出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和几滴稀硝酸。(得到的液体中含有Cl-吗?) 加AgNO3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样品含有Cl- 烧瓶中的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经过冷凝管后变成液态水,流到锥形瓶里。 加AgNO3和稀硝酸,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经蒸馏冷凝后得到的液体没有Cl-实验步骤现象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AgNO3(问题温度计作用?产物收集方式?自来水蒸馏后蒸馏 烧瓶内物质? 控温显示加热范围如:自

10、来水蒸馏时温度100冷凝收集在100难于挥发的杂质。问题控温显示加热范围冷凝收集在100难于挥发的杂质。注意事项所盛液体不超过蒸馏瓶球部容积的 1/2 , 加热时,不能将液体蒸干。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下沿。蒸馏瓶内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冷凝管中通冷却水时,下口( ), 上口( )。进水 出水注意事项所盛液体不超过蒸馏瓶球部容积的 1/2 ,温(2)萃取 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不同,用一种溶剂(萃取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原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概念分析】混合物溶质溶剂(一种)(两种)(溶解性不同)(两者互不相溶)萃取液萃取分液漏

11、斗分液(2)萃取 液体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使用分液漏斗注意事项】1、使用前检查上口和活塞是否漏水。2、加入萃取液后要先倒转分液漏斗用力 振荡,再静置。3、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当 分液漏斗内的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要立 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 要将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使用分液漏斗注意事项】1、使用前检查上口和活塞是否漏水。【实验1-4 】用CCl4萃取碘水(饱和)中的 I2现象:液体分层上层液体显( )色下层液体显( )色浅黄紫(详细步骤见教材)仪器:分液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实验1-4 】用CCl4萃取碘水(饱和)中的 I2现象:液【分析讨论

12、】1、上层液体中的溶剂是( ),下层液体 中溶剂是( )2、碘单质(I2)在哪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3、 CCl4与H2O比较有何异同?H2OCCl4四氯化碳(CCl4)都能溶解碘单质( I2);都不与碘单质( I2)反应。异:CCl4与H2O互不相溶;碘单质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同:【分析讨论】H2OCCl4四氯化碳(CCl4)都能溶解碘单质萃取剂选择条件1、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如,CCl4与H2O互不相溶2、溶解溶质的能力大于原溶剂 如, CCl4(I2)H2O (I2)3、不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如, CCl4不与I2反应萃取剂选择条件1、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思考与讨论1、根据实验1-4分析,

13、请分总结CCl4性质?2、将实验1-4中的萃取剂换为酒精是否可以? 请说明原因。无色液体,不溶于H2O(CCl4)(H2O)不可以,酒精与水互溶。 思考与讨论无色液体,不溶于H2O不11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

14、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

15、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

16、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

17、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

18、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

19、。【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

20、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

21、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

22、,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文章多用判断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