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隐形的空气反思_第1页
中班科学教案隐形的空气反思_第2页
中班科学教案隐形的空气反思_第3页
中班科学教案隐形的空气反思_第4页
中班科学教案隐形的空气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中班科学教案隐形的空气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隐形的空气反思可能是您在寻觅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中班科学教案隐形的空气反思 隐形的空气适合中班科学活动,抓住中班幼儿喜欢自己动手操作普遍喜欢汽车的特性,发散幼儿的思维,于生活化、游戏化的情境中开展我们的科学试验课程,将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隐形空气,显性出来。 活动目标 1、 幼儿能够感知和发现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占有空间; 2、 幼儿能够把握空气与水之间互换的方法,并了解原理; 3、 幼儿能够积极思考问题并大胆提出假设,在科学试验中学会团队协作和相互帮助; 4、发展动手观测力、操作

2、能力,把握简单的试验记录方法;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细心观测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够通过科学试验感知空气的存在,将将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隐形空气,显性出来。 难点:幼儿能够通过科学试验把握空气和水的互换,并且在试验过程中与同伴互帮互助。 活动准备 细口透明瓶、布丁杯、漏斗、橡皮泥、色素、吸管 1 支、水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以谈话活动的方式引出瓶子里的妖怪 1、老师:小朋友们,我们生活中会用到好多的瓶子,譬如喝水的瓶子,还有做科学试验也会用到各种类型的瓶子。老师呀,昨天找到了一个被诅咒的魔法瓶,它里面住了好多妖怪。 幼儿:真的吗?世界上没有妖怪的,老师

3、你骗我。 老师:不信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诅咒的魔法瓶吧。 评析:以简单的谈话活动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猜想这个魔法瓶的妖怪毕竟是什么,让幼儿有积极性加入游戏活动,以好奇想要摸索的情绪投入我们的整个活动中。 二、出示被诅咒的魔法瓶,幼儿摸索瓶子里面的妖怪毕竟是什么? 1、出示魔法瓶,和一杯染色水 (1)试验猜想:水能不能流进瓶子里面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我的魔法瓶是这样的,它的里面呀,有妖怪,不信你们猜猜看,老师现在手里的这杯水倒进去,你们觉得水能不能进到瓶子里面。 幼儿:猜想答案,然后请一名幼儿上来倒水试验,看看毕竟水能不能进去。 老师:试验完成后,咦,真的有妖怪呀,看,我们的水都被妖

4、怪堵在了瓶子口了。 (2)那请小朋友们也来一起制作一个魔法瓶(教师先示范怎么制作,幼儿再操作) 老师:分组(2 人一组) 试验步骤:将漏斗的细口端插入透明瓶,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保持瓶口处于密封状态; 再取一个布丁杯,装入一杯水,并用色素进行染色,便利观测; 一人用手扶住瓶子。防止倾倒,另一人将布丁中的色素水从漏斗处倒入至瓶子里。 观测现象,水不能进入瓶子里,证明魔法瓶制作成功。 师小结:小朋友们,这个隐形的妖怪我们都认识,它呀无处不在就是空气 我们制作的魔法瓶里面也装满了空气,我们看不见它。 当我们往瓶子里面倒水时,由于瓶子里面的空气占据了整个瓶子的空间,空气出不来,所以水也就无法进入到瓶子

5、里了。 三、幼儿摸索如何破除瓶子的诅咒 (1)老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隐形的妖怪就是空气,那么我们怎么来破除魔法瓶的诅咒呢? 幼儿:把瓶子里的空气赶出来 老师:那么怎么才能把瓶子里面的空气赶出来呢? 幼儿:假设挤压瓶子,把空气挤出去 假设瓶子里面插入一根吸管让空气跑出去 (2)幼儿试验操作,验证假设是否成功 试验步骤:验证假设,用手挤压瓶子,观测漏斗里面的水是否会进入瓶子里。 验证假设,取出一根细吸管,将吸管竖直穿过漏斗直至瓶子里,观测漏斗里面的水是否会进入瓶子里,可继续加水观测现象。 师小结: 方才我们提出了两种假设,都成功的破除了瓶子里的诅咒, 无论是挤压瓶子,还是在瓶子里面插入

6、一支吸管,只要让空气跑出来,瓶子里就会有空间让水流进去。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后带着爸爸妈妈一起来感知空气与水之间的奇妙关系吧。 活动总结 1、试验操作直接化 科学的摸索离不开试验的直接操作,幼儿对于空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 用直接试验的方式,让幼儿直观全面的去摸索发现空气的存在,感知它的存在方式。 2、游戏形式多样化 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边玩边学达成教学目标,使教师指导的关键。在本次活动中师幼互动频繁、有效,关注了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表达出幼儿个体差异的尊重。另外在游戏中游戏采用了直接操作法、观测法、等多种方法开展课程符合幼儿大脑始动调理、优势法则、动力原理。以多样的游戏化形式,使幼

7、儿始终处于好奇的心理状态积极摸索,在寓教于乐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轻松达成活动目标,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游戏和学习的双重满足,更收获到试验成功的喜悦。 2、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机要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不断地摸索中感知空气的存在、压力、作用等,并在活动中渗透环保意识。 2、激励幼儿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在活动中让他们推理、判断,表达摸索方法。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摸索和交流的兴趣。 5、使幼儿对摸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大水盆每组一个。 2、吸管、毛线、透明胶、塑料袋、泥工板 3、塑料杯、玻璃杯、火柴

8、、蜡烛 活动过程: 集中活动谈话:空气在那里? 1、引题:老师出示透明塑料袋,请幼儿说说里面有什么?(幼儿回复:什么也没有)。老师把塑料袋随便一装,捏紧问幼儿?quot;鼓鼓的塑料袋里有什么?(请幼儿回复并感知)。 2、引导:假如塑料袋里没有东西为什么鼓鼓的?按不下去,里面毕竟有什么呢?为什么有东西,我们看不见呢?塑料袋里毕竟有什么? 3、游戏:找空气 老师: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就象一个隐身娃娃,在和小朋友们捉迷藏,它毕竟躲在哪里?请小朋友们找一找。 老师提出游戏任务:用塑料袋装空气,并说说在哪里找到的。 幼儿游戏 交流发现,老师小结:四处都有空气。 分组摸索: 1、老师:空气四处都有,空气还有

9、大量机要,谁知道?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大量东西,有气球、瓶子、杯子、手帕等等,我们一起动手找空气有什么机要,好吗? 2、分组摸索: 幼儿按意愿自由分成二组,选择喜欢的材料摸索,说一说自己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来,等一下告诉小朋友和老师。 A组:提供蜡烛、玻璃杯、火柴、手帕、泥工板, 游戏:不吹自灭、泡泡出来了、不湿的手帕 B组:提供毛线、吸管、气球 游戏:气球火箭 幼儿分组摸索空气的存在、作用。空气动力等特性,可相互交流发现,由老师记录。 幼儿交换游戏 激励幼儿大胆发现问题,思考探讨找出解决的方法,激励幼儿质疑,发现不同问题。 幼儿交流发现,老师小结: 空气无处不在,它有动

10、力、压力,帮助人们做大量事,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空气。 活动反思: 指南中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擅长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遇,引导幼儿通过观测、对比、操作、试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摸索生活中空气压力的各种现象的兴趣。 2、依照试验步骤细心操作,观测验证自己的推测。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使幼儿对摸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乐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

11、共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在试验操作中,感受空气的压力。 活动难点: 能够依照试验步骤细心操作,观测验证自己的推测。 活动准备: 玻璃瓶、纸片、玻璃弹珠、水。 活动流程: 直接导入试验操作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空气在哪里? 空气有力量吗?从小试验中找答案。 二、试验操作 (一)第一次操作:空气能形成压力 1、材料介绍 猜一猜纸片能拖住玻璃杯里的水吗? 2、验证 (1)教师演示 重点步骤讲解:水倒满玻璃杯、用手轻压纸片、逐渐翻转。 (2)幼儿操作 两人一组完成试验。 寻觅试验失败的原因。 3、试验结果 (1)幼儿交流 杯子倒过来水没有流出来,是谁在帮忙? (2

12、)为个别试验失败幼儿纠错 为什么水不加满,杯子倒过来水会落下来。 小结:杯子里的空气和外面大气压相互抵消。 (3)小结: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能形成一股力量,我们叫它空气压力,帮助纸片托住玻璃杯里的水。只有做了试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结果。 (二)其次次操作:空气压力大 1、设疑 装满水的玻璃瓶里假如再放入弹珠,纸片会掉下来吗? 2、幼儿操作 数一数,放几颗弹珠。 提醒幼儿注意试验要点。 3、试验结果 幼儿交流 放了玻璃弹珠后,纸片掉下来了吗? 你放了几颗? 小结:原来空气的压力能够托起玻璃杯里那么多、那么重的弹珠,空气的压力很大。 活动延伸: 生活中的空气压力 实物操作:粘勾、汽水 生活中有好多空气

13、压力的存在,找一找。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幼儿都能很好地认识空气并知道空气的重要性,活动中主要通过屡屡试验,摸索利用小纸片使杯子里的水倒过来而不流出来的方法,来感知空气的压力。环节中粘钩的运用合理、形象,也增加了趣味性,活动效果很好。本次活动围绕目标进行,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激发幼儿保护空气,保护大自然的意识。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4、中班科学空气空气在哪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2、 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发展摸索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 培养摸索自然的兴趣。 5、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4、: 气球、打气筒、纸、笔。 活动过程: 1、 引导、观测。 (1)、老师准备1个打气筒 (2)、对着幼儿的脸挤出一些空气。让幼儿感觉到空气 2、 摸索:气球里的空气 (1)、猜想:没有吹气的气球里面有空气吗? (2)、试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 (3)、给气球吹气,说说现在的气球是否存在空气。 (4)、试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 (5)、请幼儿记录 3、请幼儿在自己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里面有空气? 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让幼儿在屡屡的试验当中感受空气的存在,使得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积极的摸索过程中。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当让幼儿自己多发挥自

15、己的想象,多动手,尽量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学习、参与活动,参与探讨、参与发言,加强了幼儿学习科学的信心,满足幼儿摸索欲望。 5、中班科学空气的力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测塑料袋,感知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的气体。 2、能够从摸塑料袋吹纸杯的试验中理解空气是具有力量的。 3、体验自身参与摸索空气是有力量的这一试验过程的乐趣。 4、积极参与摸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开心。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材料的准备:塑料袋1个、气球一个、奖励贴画、向杯子吹气方向的PPT图片。 2、经验的准备: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活动重难点:

16、1、活动重点:让幼儿感知空气是有力量的。 2、活动难点:幼儿自由摸索总结空气是有力量的试验过程。 活动过程: 1导入: 通过手指游戏小手变变变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刚刚我们小朋友的小手变出了那么多的小动物,那今天刘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魔法口袋,我们来看看口袋能变出什么魔术呢? 2、活动开始: 师:(把口袋装空气并用手捏住不让口袋漏气)好了,小口袋变好魔术了,你们来看看小口袋变成什么样子了?里面有没有东西? (幼儿自由回复)当幼儿说出空气时,请小朋友来摸一摸、捏一捏口袋。 师:好,小朋友们都很棒,那我接下来请每个小朋友都来摸一摸、捏一捏魔法口袋,然后请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在捏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17、(幼儿自由回复)引导幼儿说出口袋里有空气。 师:总结:(口袋里有空气,并把手放开,让幼儿观测口袋内没有空气时口袋的样子)空气是无所不在的。 师:出示气球,并往气球里吹气,然后用手捏住不让气漏出来。请幼儿来猜想假如把手松开气球会怎样? 幼儿:气会漏掉、气球会飞走了。 师:验证猜想。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来说一说是什么力量让气球飞走的? 幼儿:空气的力量。 师:总结:原来呀我们的空气也会产生很大的力量,今天刘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关于空气的小试验-会跳的纸杯,现在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老师手上有两个叠在一起的纸杯,请小朋友们动脑想一想在不用手的状况下如何让上面的纸杯自己跳出来。 幼儿动脑思考后自由作答,当有幼儿

18、说出用吹的方式时请幼儿尝试方法,激励幼儿进行摸索。 师:那刘老师也想来试一试小朋友们说的方法,看能不能让纸杯跳起来。 师:其次次尝试吹杯子,并要求幼儿观测吹的方式。终止后发放纸杯请幼儿自己用杯子尝试。巡回观测、指导,并请成功把杯子吹起来的小朋友与大家共享吹的方式。摸索后,请幼儿将纸杯放回原位。 观看向杯子吹气的方向图片。与幼儿一起总结吹的方式,请小朋友进行尝试。总结完吹的方式后,请幼儿再次拿起纸杯摸索用哪一种方式最简单把杯子吹起来。再次摸索终止后将纸杯放回原位。 师: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纸杯会自己跳出来? 幼儿:空气产生的力量能将杯子吹起来。 师:总结:我们的空气是有力量的,它有力量才能

19、将我们的杯子吹起来。 3、活动终止: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好多奇妙的力量,接下来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寻觅一下还有哪些更奇妙的力量吧。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幼儿都能很好地认识空气并知道空气的重要性,活动中主要通过屡屡试验,摸索利用小纸片使杯子里的水倒过来而不流出来的方法,来感知空气的压力。环节中粘钩的运用合理、形象,也增加了趣味性,活动效果很好。本次活动围绕目标进行,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激发幼儿保护空气,保护大自然的意识。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6、中班科学有力量的空气教案反思 目标: 做做小试验,感知空气的压力。 对试验中发生的现象产生兴趣。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

20、共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摸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准备: 无色透明玻璃杯若干,水、厚卡纸和脸盆若干。 桌上铺上一次性塑料桌布。 过程: 倒不出来的谁。 -出示玻璃杯和厚卡纸。给玻璃杯倒满水,盖上卡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你能使杯子里的水不倒出来吗? -幼儿分成若干组,在脸盆里进行试验,摸索不使杯子里的水倒出来的方法。 -请成功和失败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来演示。通过对此,幼儿知道只有使杯内无气泡(杯内无空气),才能将杯子倒过来。 -幼儿再次进行试验,直到获得成功。 是谁在帮忙。 -为什么杯子里没有空气,谁才不会倒出来? -到底是谁在帮忙?谁那么有力量? -引导

21、幼儿交流:杯子里没有空气,外面的空气就会不让水从杯子里流出来。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幼儿都能很好地认识空气并知道空气的重要性,活动中主要通过屡屡试验,摸索利用小纸片使杯子里的水倒过来而不流出来的方法,来感知空气的压力。环节中粘钩的运用合理、形象,也增加了趣味性,活动效果很好。本次活动围绕目标进行,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激发幼儿保护空气,保护大自然的意识。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7、中班科学寻觅空气教案反思 说课稿 寻 找 空 气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3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下学期科学领域的活动寻觅空气。我将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

22、动的理解与认识。 首先,说设计意图。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摸索的对象。而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世间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空气。在本活动中,教师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在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中,探究、发现空气的特征与作用,从而萌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欲望。 根据本次活动内容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3.喜欢进行小试验活动探究空气的机要。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摸索方法,知道解决

23、问题的方法有好多种。 5.能用较明了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测和发现。 根据目标的总体指导方向,我将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为实现活动目标,突破活动的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和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的教法有: 1.启发提问法:在活动中,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杯子里有什么?哪里有空气等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形成有效的师幼活动。 2.演示教学法:通过教师演示将杯子放入水中的试验,让幼儿清楚地感知、发现杯子

24、中是有空气的。 3.操作教学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摸索发现空气的机要和作用。 在整个活动中,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认识,锻炼幼儿的能力,还可以升华幼儿的情感。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为采用了以下学法: 1.观测法:幼儿通过认真观测,感知空气的机要。此方法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观测能力和思考能力。 2.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摸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对活动内容产生兴

25、趣。 为了使活动浮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为此,我做了如下准备: 1.白色塑料袋每人一个。 2.玻璃杯、蜡烛、气球、充气用具每组一套。 3.装有水的玻璃盆1个,小玻璃杯、打火机各一个、面巾纸。 接下来,说活动过程。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我采用了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方式来组织本次活动。 1.教师出示玻璃杯,提出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只玻璃杯,玻璃杯里有没有东西呢?请你们看一看,猜一猜。 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幼儿摸索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幼儿产生学习的需要,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活

26、动的开始,教师通过出示玻璃杯和提出的问题,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并产生浓重的学习兴趣。 2.教师做试验,请幼儿细心观测,证明试验用的杯子里有空气。 试验一:在玻璃杯里放进面巾纸,将杯子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大玻璃盆中,过一会儿再将杯子垂直拿出来,杯子里的纸没有湿。 试验前,引导幼儿猜想:面巾纸会与不会湿?为什么? 试验后,教师提问:面巾纸为什么没有湿? 对于面巾纸为什么没有湿,幼儿充满不解。在幼儿的不解中,开始其次次试验。幼儿对此,十分好奇,兴趣极为浓重。 试验二:假如杯子在水中倾斜,面巾纸会不会湿?为什么?杯子倾斜时,你会看到什么会从杯子里跑出来? 教师启发幼儿

27、注意观测,认真思考,引导幼儿进行猜想与探讨,寻求答案。 最终教师小结:方才的两个试验告诉我们:杯子里是有空气的。 在此环节,教师通过演示试验和抛出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细心观测,认真思考,直观的感知和发现空气的存在。并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3.引导幼儿摸索试验,寻觅空气在哪里,发现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1)请幼儿拿塑料袋在活动室各处找空气。 (2)观测空气的颜色,闻一闻空气的味道,摸一摸,启发幼儿说出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3)启发幼儿说出还有哪里有空气? 教师小结: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

28、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十分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试验成功时的开心、加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测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十分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8、中班科学找空气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空气无处不在,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凑联系,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空气是十分抽象的概念,也给了我聪慧和灵感,多彩的气球,充气彩虹门,让我找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更找到了中班孩子活动的切入点,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去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去摸索袋子,游泳圈,气球肚子里的机要对中班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好玩儿希奇的事情,因

29、此,我设计了这一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形象地感知空气的存在。 2、让幼儿体验在游戏探究中的开心。 3、激发幼儿摸索空气的兴趣。 4、使幼儿对摸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摸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皮球,粉笔若干,卡纸,蜡烛,玻璃杯,打火机,碎纸屑若干,一盆水,充气玩具若干、游泳圈、做成娃娃的袋子若干、气球一个,塑料袋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猜谜语,引出课题:小朋友们,今儿老师带来一位好朋友,他们猜猜它是谁?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 一时一刻离不了。(空气) 2.

30、出示皮球,让幼儿说出皮球为什么会鼓起来?(空气) 二、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猜想。 1.找空气: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什么地方有空气?将皮球,充气玩具,游泳圈一一出示,让幼儿说出谁住在它们的里面?(空气) 幼儿探讨后回复,教师点评。 三、摸索活动,让幼儿试验操作。 1.感知身体里的空气。让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上嘴巴,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用嘴对着手吹气感知身体里的空气。 2.感知粉笔里的空气。以分组活动的形式,幼儿分别把粉笔头放入盛水的盆里,让幼儿观测并说出自己看到的现象。 四、教师做试验,让幼儿感知空气存在及其特征。 1.出示玻璃杯和厚卡纸,给玻璃杯倒满水,盖上卡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你能

31、使杯子里的水不倒出来吗?成功的和失败的各一名代表上来演示,通过比较,幼儿知道只有盖住卡纸使杯内无气泡(杯内无空气),才能将杯子倒过来。幼儿再次进行试验,直到获得成功。 2.提问;是谁在帮忙?为什么杯子里没有空气,水才不会导出来?到底是谁在帮忙?谁那么有力量?引导幼儿交流;杯子里没有空气,外面的空气就会不让水从杯子里流出来。 3.将蜡烛点燃,请一名幼儿用玻璃杯罩住,观测有什么现象发生?把碎纸屑放在桌子上,幼儿分组,用手在周边煽动,观测纸屑的变化。让幼儿感受我们的周边充满空气,只是我们看不见它。 五、游戏;找空气。 让幼儿一人一个塑料袋到外面找空气玩,活动终止。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让幼儿对试验中

32、发生的现象产生兴趣,通过在试验中让幼儿操作并在摸索的基础上让幼儿获得经验,玻璃杯中没有空气,外面的空气就会进来,把水倒入杯中用卡纸盖住,卡纸就会被吸住,水不会倒出来,添加了用杯子去盖住点燃的蜡烛,一下蜡烛就灭了。说明空气可以支持燃烧,这样吸引了 幼儿的注意,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幼儿建立了一个摸索,尝试与交流的平台。在活动中利用了启发提问观测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幼儿通过猜谜语一一寻觅空气一一试验操作的教学环节,让抽象的自然想象变得具体化,整个活动的气氛很活跃,突出了活动的重难点,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理解了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无处不在,培了幼儿的认知能力。 9、中班科学好玩

33、的空气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知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 知道我们周边四处都有空气2、激发幼儿摸索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试验的兴趣3、 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4.发展动手观测力、操作能力,把握简单的试验记录方法。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毛巾、玻璃杯子、塑料袋若干、蜡烛、背景音乐活动过程: 1、问好:律动早上空气真正好 2、今天,老师要变个魔术,你们想不不想看啊!(想)那小眼睛可要细心看哟!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还是湿的呢?来,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样的毛巾啊?是块干毛巾。这是什么呀?(杯子),老师现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

34、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们猜猜毛巾会不会湿?(请你说),那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湿了没有呢?小朋友用手摸摸,湿了没有呀?(没有)咦,真古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却没有湿,是不是很奇妙呢?请小朋友做这个试验。现在,老师再来变个魔术,这是(毛巾),这是(杯子),我们也要要把毛巾放进杯子里面,这次老师是斜斜地放进水里,小朋友细心观测噢!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气泡产生)。小朋友,猜猜毛巾有没有湿(你说说看)毕竟毛巾湿了没有?让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湿了没有?(湿了)。为什么毛巾会湿了呢?这一次啊,老师的杯子是斜斜地放进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气,空气跑出来了,小朋友说说,什么跑进去了

35、?对空气跑出来了,水就跑进去了,所以我们的毛巾就会湿了,谁还想尝试这个试验,请小朋友试验。第一次毛巾没有湿,是由于空气跑出来了没有(没有),所以毛巾是干的。其次次毛巾湿了,是由于斜着放进去,空气出来了,水进去了,所以毛巾湿了。方才老师给你们变了两上关于空气的小魔术,好看吗?(好看) 那么空气它在哪里呢?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接下来我们来做个试验。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袋子),还有一封信,大一班小朋友们收,哦!给小朋友们写信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请小朋友读信的内容。请小朋友和我一起说咒语那你嘎嘎那你嘎嘎,赐予我力量吧!用袋子捉空气,看看老师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用红色袋子从桌子底下捉了一袋),诶

36、,我捉了袋空气,你说说我是从哪里捉到的呀?(用白色的更大的袋子从四周,再用最大的蓝袋子从拐角捉)我在旁边也捉了一大袋的空气,你们也想来捉捉空气吗?(想)请小朋友从老师这儿每人拿一个袋子,你们都有了吗?(都有了),现在我们把袋口张开,来捉捉空气,捉好后要捏紧袋口,举起来,我看看,谁捉得空气又多又快?(你真能干!)现在,我们把袋口逐渐张开,用眼睛看一看空气,你们能看得见袋子里面的空气吗?(看不见)对,空气是看不见;袋子里的空气有颜色吗?(没有颜色)空气是没有颜色的。(同样的方法再来捉)袋口张开,用你的小鼻子闻一闻,袋子里面的空气有气味吗?对,空气是没有味道的;用你的小手伸进袋子里摸一摸,小手能摸到

37、袋子里面的空气吗?空气是摸不着的。我们去到别的地方去捉捉空气,好不好?试试能不能捉到空气呢?(播放背景音乐带幼儿到各个地方去捉空气)。好,请小朋友把袋子放回来。我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你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你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你是在哪里捉到空气的,自由发言)。好了,你们方才是不是在各个地方都捉到了空气?那小朋友你们说空气能看得见吗?有颜色吗?有味道吗?能摸到吗?原来,我们四处都有空气,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因此,小朋友寻常认为我们周边没有东西,实际上空气是的确存在的,我们用小手扇一扇空气,有什么感觉?再用小嘴巴吹吹空气,又有什么感觉?这说明空气是存在的、是滚动的。出示蜡烛,

38、尝试不用嘴用什么东西可以把蜡烛弄灭,杯子,蜡烛是逐渐灭的吗?再次点燃蜡烛感觉蜡烛是怎么灭的,请小朋友们来说说蜡烛为什么灭了,由于空气支持蜡烛燃烧,蜡烛燃烧需要空气,当杯子里的空气用完了,蜡烛就会逐渐灭了。就像我们一样,把嘴巴闭紧,用收捏住鼻子,感觉到什么了?很难受,对我们人类生存需要空气。假如我们不呼吸到新鲜空气,我们就会死亡,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惜环境,爱惜环境要做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 活动终止: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就玩到这里,小朋友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爱惜环境的方法并一起玩这个游戏,小朋友再见!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幼儿都能很好地认识空气并知道空气的重要性,活动中主要通过屡屡

39、试验,摸索利用小纸片使杯子里的水倒过来而不流出来的方法,来感知空气的压力。环节中粘钩的运用合理、形象,也增加了趣味性,活动效果很好。本次活动围绕目标进行,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激发幼儿保护空气,保护大自然的意识。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10、中班科学认识空气教案反思 一 活动目的: 1、通过摸索让幼儿知道空气的特征和重要性。 2、通过探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醒幼儿绿化树木能净化空气。 3、培养幼儿积极去摸索、发现和观测的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 活动准备: 塑料袋,冲气玩具,空玻璃瓶,

40、两只蜡烛,火柴等。 三 活动过程: 1、幼儿摸索发现空气的存在: (1)请幼儿想方法把桌上的塑料袋、冲气玩具都鼓起来。(不能装东西)(2)提问:它们是怎样鼓起来的?里面装的是什么? (3)请幼儿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空气,有什么感觉? 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气体。 试验:将空瓶子瓶口朝下,垂直按到水底,然后逐渐将瓶子倾倒,看有什么现象 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2、认识空气(1)让幼儿闭上嘴巴,捏住鼻子,说出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小结: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否则会因缺氧而死。 试验:空气助燃把两只点燃的蜡烛粘在平板玻璃上,将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瓶同时到扣在

41、两只蜡 烛上,看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小结:空气能帮助燃烧,大瓶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时间长,小瓶里的空气少, 蜡烛燃烧时间短。 3试验三)试验操作,摸索活动。 1、身体里的空气以小组的形式,请幼儿把吸管插入水槽中,用力吹气,感知身体里空气的存在。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2、土里的空气。 以小组的形式,幼儿分别把少量土逐渐的放入水槽中,观测有什么现象发生。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四)幼儿集体探讨。 (1、让幼儿自由交流探讨自己的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 2、请各组轮番陈述自己的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 (五)教师小结: 我们的周边四处都是空气,假如没有空气,我们就会死掉,小

42、动物和小花、小草,还有土也需要空气,可是有的工厂排放出来黑黑的气体,污染了我们的空气,就会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所以我们要一起来保护环境,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很健康。那我们应当怎样保护环境呢? 你还知道空气有那些用处? 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结合幼儿的接受能力,老师简单讲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和动植物带来的危害,教育 幼儿要将卫生,保护环境,让空气保持清爽。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的内容实际是很抽象的,如何能让幼儿理解是个难点。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以幼儿动手操作为核心的活动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在一个轻松开心的气氛中,感知了空气的特点及作用。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

43、,效果十分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幼儿既体验了试验成功时的开心,也加强了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测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11、中班科学空气力量大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离开食物人类的生存极限是715天,离开水人类的生存极限是57天,离开空气人类的生存极限是36分钟,足见人类三大生存条件下,空气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人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 活动目标: 1、摸索生活中空气压力的各种现象的兴趣。 2、依照试验步骤细心操作,观测验证自己的推测。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使幼儿对摸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

44、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摸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在试验操作中,感受空气的压力。 活动难点: 能够依照试验步骤细心操作,观测验证自己的推测。 活动准备: 玻璃瓶、纸片、玻璃弹珠、水。 活动流程: 直接导入试验操作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空气在哪里? 空气有力量吗?从小试验中找答案。 二、试验操作 (一)第一次操作:空气能形成压力 1、材料介绍 猜一猜纸片能拖住玻璃杯里的水吗? 2、验证 (1)教师演示 重点步骤讲解:水倒满玻璃杯、用手轻压纸片、逐渐翻转。 (2)幼儿操作 两人一组完成试验。 寻觅试验失败的原因。 3、试验结果 (1)幼儿交流 杯子倒过来

45、水没有流出来,是谁在帮忙? (2)为个别试验失败幼儿纠错 为什么水不加满,杯子倒过来水会落下来。 小结:杯子里的空气和外面大气压相互抵消。 (3)小结: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能形成一股力量,我们叫它空气压力,帮助纸片托住玻璃杯里的水。只有做了试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结果。 (二)其次次操作:空气压力大 1、设疑 装满水的玻璃瓶里假如再放入弹珠,纸片会掉下来吗? 2、幼儿操作 数一数,放几颗弹珠。 提醒幼儿注意试验要点。 3、试验结果 幼儿交流 放了玻璃弹珠后,纸片掉下来了吗? 你放了几颗? 小结:原来空气的压力能够托起玻璃杯里那么多、那么重的弹珠,空气的压力很大。 活动延伸: 生活中的空气压力 实物操

46、作:粘勾、汽水 生活中有好多空气压力的存在,找一找。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幼儿都能很好地认识空气并知道空气的重要性,活动中主要通过屡屡试验,摸索利用小纸片使杯子里的水倒过来而不流出来的方法,来感知空气的压力。环节中粘钩的运用合理、形象,也增加了趣味性,活动效果很好。本次活动围绕目标进行,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激发幼儿保护空气,保护大自然的意识。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12、中班科学活动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边四处都有。 2、培养幼儿学习摸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测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培

47、养幼儿对科学小试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使幼儿对摸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摸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 二、尝试活动:装空气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边,四处都有。 3、探讨: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48、4、总结。 三、尝试活动:手帕的变化 1、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 2、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测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激励幼儿大胆陈述自己的发现。 3、探讨:手帕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4、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测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幼儿观测手帕的变化,并激励幼儿大胆陈述自己观测到的现象。 5、探讨: 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 其次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 6、总结。 四、活动延伸 将一只昆虫和一盆花分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

49、,观测它们的变化。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幼儿都能很好地认识空气并知道空气的重要性,环节中粘钩的运用合理、形象,也增加了趣味性,活动效果很好。本次活动围绕目标进行,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激发幼儿保护空气,保护大自然的意识。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13、中班科学公开课找空气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摸索,感知空气的存在,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3.喜欢进行小试验活动探究空气的机要。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摸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充气皮球一只、瘪皮球

50、一只、气球、塑料袋若干。 2.玻璃杯、蜡烛、透明塑料杯、粉笔头、吸管。 3.装有水的玻璃盆、充气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充满气的皮球与没有气的皮球,请幼儿观测,引起幼儿的兴趣。 问:是什么让皮球鼓起来的?(让幼儿大胆推测)并为瘪皮球充气。 2.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空气,寻觅空气,启发幼儿说出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1)气球放气,让幼儿观测,看一看,能看到空气吗? (2)让幼儿用鼻子闻一闻,能闻见空气吗? (3)让幼儿用手抓一抓,能抓住空气吗? 3.引导幼儿摸索试验,发现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1)请幼儿分组用塑料袋在活动室内及走廊各处找空气。 (2)分组试验:用吸管往杯子里吹气;

51、在水中捏充气玩具;把点燃的蜡烛用玻璃杯罩住;往透明塑料杯中扔粉笔头;晃动装有水的塑料瓶看看有什么现象,想想这是为什么? (3)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轮胎、游泳圈、热气球等) 4.简单了解空气的作用,知道空气是宝贵的,树立环保意识。 (1)请幼儿捏住鼻子,闭上嘴巴,感受片刻。 (2)帮助幼儿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所以我们要爱惜环境,保护空气。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十分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试验成功时的开心、加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测

52、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十分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14、中班科学让空气更洁净教案反思 目的: 1、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状况及其危害性。 2、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准备: 1、棉花、香烟、瓶子。 2、自制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 3、自摄的有关空气污染源的录象片。 过程: 一、了解空气遭遇污染的状况 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可是现在空气质量发生了变化。下面请小朋友们认真看录像,想一想这些事情对空气有没有影响。 2、放映自摄录像片,请幼儿观看。 镜头一:满天飞扬的尘土; 镜头二:汽车、摩托车排出的废气; 镜头三:工厂烟囱飘出的黑烟; 镜头四:燃烧垃圾时产生的浓烟; 镜

53、头五:烧香、放鞭炮时的缭绕烟雾; 镜头六:正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 3、探讨:方才我们看到了好多污染空气的事,这些事对人类会有什么危害? 二、感知不洁空气对人体的危害 1、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试验,方法是先在瓶子里放一团乳白的棉花,然后把一支点燃的香烟放进瓶子。 2、在等待试验结果的过程中,播放自制电脑教学软件人体上半身内部器官*图,重点突出呼吸道,显示空气体内的循环现象及其过程。 3、探讨:方才我们看到了空气在人体内的滚动过程,请你们想一想假如人吸进含有尼古丁的空气,会有什么影响? 4、向幼儿展示试验结果-瓶子一部分棉花被熏黄了,请幼儿闻一闻瓶子里的气味,说说自己的感受。 5、在屏幕上显示人体吸

54、入被污染的空气后呼吸器官受损的状况。显示方法是设置一道黑色气流进入呼吸道,把整个呼吸道染成黑色。 6、小结:假如我们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简单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人体危害很大。 三、学须知环保小卫士 1、激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气的行为,让空气变得更清白。 2、幼儿操作鼠标,在自制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上找出污染空气的行为。假如选择正确,背景天空会变成浅蓝色,并出现红色图案;假如选择错误,则背景仍为灰色,并出现图案。 3、引导幼儿探讨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保护身体健康。(如种植花草树木、阻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生活区燃烧垃圾等。) 活动延伸:留意观测日常生活中

55、还存在哪些污染空气的事,并能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十分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试验成功时的开心、加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测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十分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15、中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对空气有初步的了解,感知空气是四处都有的,无处不在的。 2、通过小试验,使幼儿知道空气的特征: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 3、对科学小试验产生兴趣。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

56、一步摸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共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玩塑料袋的经验,喜欢参与户外活动并能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空气2、物质准备:塑料袋人手一份、塑料瓶、气球、手帕、玻璃杯、透明水缸活动重点: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活动难点:通过小试验,使幼儿知道空气的特征: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 活动过程: 一.找空气。教师变魔术,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变魔术,请小朋友们细心看哦。 1、教师出示塑料袋变魔术,并提问:变变变,方才扁扁的塑料袋现在变成什么样的了? 2、幼儿

57、回复3、师:谁能告诉我是什么让塑料袋变的鼓鼓的吗?那你知道老师是从哪里找到空气宝宝的吗? 4、教师换地方找空气,引导幼儿说说是在哪里找到的空气。 5、幼儿变魔术寻觅空气引导语:小朋友可以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寻觅空气,但是空气宝宝有点顽皮,假如你不紧紧的捏紧塑料袋口,空气宝宝就会跑出去了,然后告诉我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空气宝宝。 6、师幼交流:你是从哪里找到的空气宝宝的呢? 7、教师总结:你方才找空气的时候,你看得见它吗?你闻到什么了吗?你来摸一摸,摸的到吗?原来空气宝宝既看不见又摸不到闻不到的,而且他四处都有。 二.试验:手帕的变化,进一步验证空气是四处都是的。 师:空气宝宝还想和小朋友们变魔术,我

58、们来看看他是不是四处都是。 1、教师出示干手帕,并请小朋友们验证。 2、试验一:玻璃杯里的空气师:出示一只空玻璃杯和一只洁净的手帕,把手帕塞在玻璃杯底,把杯子垂直倒扣在水槽中,请小朋友猜一猜,玻璃杯里的手帕有没有湿?(出示玻璃杯里的手帕)3、教师提问:手帕为什么是干的?是什么东西把水挡在了外面呢? 4、试验二: 玻璃杯里的空气师:出示另一只空玻璃杯和另一只洁净的手帕把手帕塞在杯底,把杯子倾斜倒扣在水槽中,请小朋友猜一猜,玻璃杯中的手帕有没有湿?(出示玻璃杯里的手帕)师:为什么第一次手帕没有湿,其次次手帕湿了呢?(请幼儿回复)6、教师总结:由于第一次玻璃杯是垂直放入水槽中的,空气没有进到玻璃杯中

59、,所以手帕没有湿。其次次玻璃杯是倾斜的,玻璃杯里的空气跑出来了,水进到玻璃杯里,所以手帕湿了。 7、重复进行试验一试验二一次并总结。 三.游戏:气球鼓起来1.教师出示瓶子和气球师:这是一个塑料瓶,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把气球套在塑料瓶上,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怎样才能让气球鼓起来呀?我们一起来事实好吗? 2.幼儿操作,教师随机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教师小结:塑料瓶里什么使气球鼓起来?我们的瓶子里是空的吗?里面装的是空气。 四:教师总结空气是四处都有,无处不在的,看不见闻不到摸不到。 师幼手拿塑料瓶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让幼儿在屡屡的试验当中感受空气的存在,使得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积

60、极的摸索过程中。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当让幼儿自己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多动手,尽量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学习、参与活动,参与探讨、参与发言,加强了幼儿学习科学的信心,满足幼儿摸索欲望。 16、中班科学活动空气住这里教案反思 目标: 运用各种感官发现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 感受到空气滚动能传播各种气味。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摸索的兴趣。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准备: 较厚的纸。 将酱油、醋、麻油、黄酒、碎苹果粒等装在胶卷盒里,并标上号码。 空气幽香剂或香水。 过程: 感觉空气。 -你知道空气在哪里吗?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在哪里呢? -幼儿各自用自己想出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