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甘肃省庆阳市为例_第1页
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甘肃省庆阳市为例_第2页
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甘肃省庆阳市为例_第3页
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甘肃省庆阳市为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可持续开展探究甘肃省庆阳市为例摘要:近几年来,甘肃省庆阳市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市情决定了走可持续开展道路是时代的必然选择。本文对庆阳经济开展的优势与优势进展综合分析,并在借鉴兴旺地区经历的根底上提出庆阳经济可持续开展的策略,以求在“两翼齐飞的省级规划下使得庆阳可以成为和谐开展的范例。关键词:庆阳经济可持续开展甘肃省庆阳市位于“北控河套,南屏关中的黄土高原第一塬董志塬中部。改革开放以来,庆阳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开展,但由于原有起点、开展条件、国家政策倾斜等因素制约。庆阳与西部一些大城市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不校权衡经济开展带来的正负效应,庆阳市应走可持

2、续开展的道路。一、庆阳经济可持续开展的优势(一)资源丰富,前景广阔第一,气候资源优势。主要有太阳能和风能,太阳辐射年总量是5280-5710兆焦/平方米:有效风能年总时数在2000-5000小时之间。第二,动植物资源优势。市内兽类动物中以早胜牛、庆阳驴、环县滩羊最为有名,以梅花鹿最为珍贵,以兔类、羊类分布区域最广,数量最多。飞禽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达9种、长居鸟类有50余种、夏留鸟40余种,建国后还引进了荷兰牛、新疆马、辽宁羊、江南鱼等良种动物。全市的植物有700种,其中粮食作物148种、经济作物75种、木本植物350多种、草本植物170多种、菌藻类6种论文代写。第三,能源优势。庆阳境内蕴藏

3、着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折合这些能源相当于1230亿吨油,这个储量仅次于“中国第一资源大市陕西榆林。现已探明,庆阳油气资源总量达40亿吨。煤炭储量2360亿吨,占甘肃省预测总量的97%。境内平均每平方米土地下含油气120千克、含煤8吨,可以说具备建立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地根底条件和优势,第四,特色资源优势。丰富的红色文化、深沉的黄土文化资源既是特色,又是优势。以南梁为核心的红色旅游景区建立正在进展,以“香包、剪纸、刺绣、道情为代表的黄土民俗文化产业已经创汇,并长足开展。(二)以西峰区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西峰区位于董志原腹地,全市商贸流通、文化、交通中心。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落实,为西峰

4、区创造了良好的开展机遇。建国60多年的建立成就,为西峰区的可持续开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矗西峰区的快速变化带动了全市的开展,促进了庆阳城市化的进程。目前全区城市建立工作一系列重点举措的辐射作用北达庆城、南至宁县、西毗镇原、东望合水。随着西峰区的不断繁荣。以其为中心的引力作用与日俱增,对全市的人才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等进展了有效的整合与优化,使其成为甘肃“两翼齐飞规划的东部核心。在此进程中,庆阳市普遍出现了以新城区和小城镇重心外移为特征的城市规模扩张趋势,根底设施和新兴产业投入呈现出向西峰区集中的态势,使具有一定科技经济根底力量和招商引资地缘优势的庆阳可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开展。(三)新兴产业进一步开

5、展壮大甘肃省庆阳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民间民俗文化底蕴深沉,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刺绣、皮影和剪纸等民俗艺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庆阳是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道情皮影之乡、“民间剪纸之乡,是中央电视台等12家权威媒体评选命名的“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文化产业“香包、刺绣、剪纸、道情既是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结合的产物,又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把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其特有的新姿态辐射到周边地区,可以预见,它将成为庆阳市经济开展中的重要增长点。全市旅游业开展迅速。目前,北石窟寺、小崆峒山、陇东民俗博物馆、南梁红色旅游区、周祖陵、窑洞民居等景点

6、初具游览规模,游客直线上升。它们不仅占有西部区域性市场,而且其文化价值在多元化的新市场份额也不轻。二、庆阳经济可持续开展的阻碍因素(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恶化庆阳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中心地带,远离海洋、靠近沙漠。自古以来,自然灾害频繁,奇异现象突出。从民国到20世纪末,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231次。其中旱灾43次、洪灾48次、冰雹46次、霜冻41次、风沙20次、病虫害19次、鼠害4次、地震10次。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庆阳经济的开展带来了宏大损害,也导致了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资源再生才能差,这些已成为制约庆阳经济可持续开展的最大“硬约束。(二)城乡经济开展不平衡庆阳虽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城乡开展不平衡严重

7、制约着本市乃至全省经济的开展,是影响庆阳综合实力的“瓶颈。经济核心区带动作用不够,边缘区开展缓慢。西峰区、各县城、示范镇、国道省道沿线一带开展很快,而广阔农村仍然落后。促进庆阳经济可持续开展重点应放在实现城乡平衡,促进全面开展上。科技竞争力强、市场广阔、区位优越的西峰区示范效应要继续增强,形成强有力的辐射中心。区中心带动县城、县城与示范镇带动乡和村,逐级带动、临近示范、区县乡村协调开展,形成点、带状产业带,使这种差距逐渐缩校(三)人口众多,整体素质不高庆阳市人口如今约252万,少数民族19个,再加上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教育时机不平等,成人文盲率高,与人均gdp程度呈负相关。特别是广阔贫困山

8、区,居民的科技知识和文化素质偏低,是制约老区经济开展的主要因素。同时,许多单位、企业由于对人才问题重视不够,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因此,更谈不上吸引外部高素质的人才。(四)产业构造单一,农业根底薄弱自从国家批准建立能源化工基地以来,庆阳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工企业有所开展。大规模的开发资源占用了大量农地、资本和劳动力,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开展。农业比重直线下降,产业构造发生了巨变,制约了农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的开展,必然也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农业根底的薄弱,使文化产业和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和有力支撑,出现了“资源富、财政富、农业弱的场面。三、实现庆阳经济可持续开展的策略(一)坚持走一体化综合开发的道路在资

9、源利用上,按照“既利用又保护的策略,谋划产业布局的技术道路,延长产业链条,走循环经济的绿色开展通道。同时,实在加强水利、交通、通信等根底设施建立,大力开展交通运输、金融效劳等后续和相关产业。提升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建立的承载才能,把目光盯在世界500强,全国100强企业上,引进大型央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进展开发,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占领竞争制高点,赢得开展主动权。围绕“率先开展、创新开展、绿色开展、和谐开展的主题,建立西峰、正宁、长庆桥、延环江4个工业集中区,开展石油化工、煤气、煤化工、精细化工、建材五大产业,实现“工业强市、产业富民。(二)开发特色文化产业的内在潜力。庆阳是革命老区,又是农耕

10、文化发祥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可持续开展,跨越崛起,一方面,要把红色旅游产业开发作为主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工程,开发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实现与延安红色旅游圈的全面对接,努力把庆阳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另一方面,要把特色文化产业开展作为提升庆阳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全民创业,大力开展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创出一条具有庆阳特色的文化产业开展之路,不断增强庆阳开展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三)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加快科技事业开展重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向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优势产业的大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立支

11、持自主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效劳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消费力转化,促进产业构造的优化晋级,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强化科技才能建立。针对雄厚的农业经济根底,继续施行科技兴农战略。增强农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全市特色果品、优质瓜果、品牌家畜等农业优势,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业品牌。大力开展高科技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设施化应用。针对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和能源化工产业的迅速崛起,积极鼓励能源化工企业开展能源开采、煤电、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平安消费、减排节能等领域的技术开发,进步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四)重视生态环境建立,实现可持续开展加强地企合作,施行油区饮水解困工程、平安饮水工程和百万亩“碳汇林基地建立,逐步修复改善老区生态环境,创造油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开展形式。生态方面,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积极施行董志塬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到达“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开展目的,实现庆阳经济的可持续开展。四、结语虽然庆阳采矿业(正南煤田、西峰油田能源储量宏大)、农业、效劳业(香包、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