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艺术课件_第1页
宗教与艺术课件_第2页
宗教与艺术课件_第3页
宗教与艺术课件_第4页
宗教与艺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宗教与艺术中世纪艺术目录欧洲中世纪艺术伊斯兰教艺术佛教艺术。中世纪艺术走向艺术的分期有多种,中世纪艺术在历史上有着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作为一个时代艺术的定位,欧洲中世纪往往被冠以“黑暗时代”的恶名,那么中世纪艺术究竟有着怎样的命运?是高尚,还是卑微;是进取,还是保守;是自由,还是专制,都是在这一历史时期所产生的疑问,对中世纪的艺术进行一番疏略阐述,或许会对这些疑问得出些结论。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古代奴隶制社会的时期,它是封建社会形成、巩固并达到繁荣时期,也是基督教精神在社会和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欧洲中世纪艺术则是在基督教精神的统治下,融合了北方日耳曼的所谓蛮族艺术,保留了部分希腊

2、罗马古典艺术的成分,产生出的一种新的艺术样式。东方和阿拉伯世界实际上并不存在古代与中世纪这样一个巨大转折过程中。不过伊斯兰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佛教也与这一时期在东南亚、中国、日本广为传播,留下了不少遗迹。欧洲中世纪艺术一、早期基督教艺术(公元2世纪5世纪)二、拜占庭艺术(公元5世纪15世纪)三、早期中古艺术(公元5世纪10世纪)四、罗马式艺术五、哥特式艺术(公元12世纪15世纪)早期基督教艺术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宣布这一曾经长期遭到罗马帝国镇压的新宗教为国教。这时的罗马帝国已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夜,基督教作为下层人民的信仰和意识,为结束古罗马的千年帝

3、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取得了合法地位之后,又作为统治者的工具来控制人民的思想。早期基督教艺术就反映了这个过渡时期的一些典型特征。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秘密流传于罗马帝国的疆域。因为处于非法地位,信徒们只能在私人宅邸内举行宗教仪式,这种早期的秘密宗教场所被称为“民古教堂”。 后来为了逃避官方的搜查,这种仪式便转移到一种公共地下墓窟,这种墓窟是用于合葬基督徒的,在墓窟的天顶和墙壁上画满了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因此它成为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宝库。这种形式主要流行于罗马城区,如罗马的普里斯拉地下墓窟,约建于公元3世纪,其闻名于世的是天顶壁画善良的牧人。 基督教合法化之后,它的集会和仪式便回到了地面上,也开

4、始兴建正式的基督教堂。但基督教没有自己的建筑传统,只好借用罗马现成的建筑形式。罗马有一种常见的公共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分隔出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称为“巴西里卡”。基督教徒把它直接搬用过来,在一端加上祭坛,并饰以宗教题材绘画,这种形式为以后的西方基督教堂的样式定了基调。公元320年前后开始兴建的圣彼得教堂是规模最大的巴西里卡教堂之一。 基督教曾遭受了200余年的迫害,不少信徒为之殉身,对“殉教者”的崇拜是教徒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徒们在死去的教友亲人的石棺上刻上宗教内容的雕刻,寄托自己的信仰和对死者的祈祷,但在表现手法上与古罗马石棺的雕刻风格无大差别。意大利拉韦那巴西里卡

5、教堂内基督符号之盾拜占庭艺术拜占庭艺术(Byzantine Art),约5到15世纪中期在东罗马帝国发展起来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它成为希腊和罗马古典艺术与后来的西欧艺术之间的纽带。拜占庭艺术融合了古典艺术的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的抽象装饰特质。 早期基督教艺术与拜占庭艺术之间没有很分明的分界线。早期的发端时期,从330年君士坦丁堡成为首都开始到500年左右,被称为前拜占庭时期。在查士丁尼一世(527-65年)统治时期迎来了拜占庭艺术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在8世纪和9世纪的一段时间,一场被称为反偶像争辩的纠纷反对圣像崇拜,许多绘画和雕塑被摧毁。随着843年反偶像主义的终结,对神圣人物的描绘再次得到鼓励。

6、拜占庭艺术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从9世纪持续到12世纪,将写实主义引进帝国宫廷艺术,将神秘主义引进宗教艺术。拜占庭艺术最后的辉煌发生在13到15世纪中期的巴列奥略王朝统治时期;它被称为拜占庭复兴。在后期阶段的宗教艺术表达了更多的情感和自然主义。 中世纪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以及受其影响的诸地区的建筑、绘画以及其他视觉艺术。具有拜占庭艺术特征的绘画与建筑风格最早形成于6世纪,这种风格直到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帝国最终瓦解时才告终止。 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人灭亡后,拜占庭的艺术则继续在希腊、巴尔干半岛和俄罗斯等地流行。镶嵌画和壁画取代雕刻,成为教堂的主要装饰艺术。 拜占庭艺术的第一

7、个繁荣时期拜占庭艺术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是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大帝执政时期。这位皇帝曾一度恢复了包括意大利和北非在内的罗马帝国的领土,为炫耀功绩,他在君士坦丁堡和意大利的拉文纳城大兴土木,倡导艺术。这一时期的重要建筑有圣索菲亚教堂和圣维他耳教堂。圣菲索亚教堂圣索菲亚教堂(或称圣智大教堂)建于公元532年-公元537年,该处先前的教堂在暴乱中被摧毁。教堂宏伟的穹顶由4座大拱门支撑。穹顶和柱子的顶部布满由一小块一小块玻璃组成的美丽镶嵌图案,常以金、银来加以衬托。 圣维塔尔教堂内镶嵌的壁画皇后迪奥多纳及随从狄奥多拉皇后及随从 约547年 镶嵌画 264 X365 厘米 拉韦纳圣维塔尔教堂六世纪初,在罗马皇

8、帝查士丁尼与其妻狄奥多拉的共同统治下,晚期罗马帝国经历了一个短暂的辉煌时期,收复了北非、西班牙和意大利。这幅镶嵌画有着拘谨的典雅和不乏激情的朴素,已经形成了典型的拜占庭艺术风格。狄奥多拉皇后站立在画面中间部位,其穿着打扮与画中其他人物有着明显的区别。画面最左面的一个随从为狄奥多拉皇后掀起了门帘,他旁边的一个则手持圣餐仪式上用于盛酒的金圣餐杯。画面中人物的神情被刻画得庄严肃穆,充分体现出皇室的高贵和尊严。整幅作品金碧辉煌,气势恢宏。拜占庭艺术第二繁荣期拜占庭美术的第二个繁荣时期是马其顿王朝时期(公元842公元1057)。这个时期帝国经济恢复,矛盾缓和,圣像破坏运动停止,教堂里又出现了新的宗教画。

9、教堂建筑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及系统,从而能更好地宣传神权思想与禁欲主义,建筑中十字形圆穹教堂占了统治地位。十一、十二世纪更趋成熟,五个穹隆顶的教堂成为最完美的体现基督教思想的建筑形式,外形匀称,主次分别,丰富和谐,中间最高的穹隆突出王权和宗教统一的思想,内部装饰所严格遵守的体系是:耶稣与帝君被同样描绘在主穹隆位置,四天使守四方,福音传道在两边,其它墙面是圣徒的故事;祭坛宝座上是圣母,下面试教会长者圣餐的场面,整个组成一个金字塔形,直到最顶点是基督的巨大形体,表示坚定不移的宗教秩序。最重要的是建筑以及所装饰的镶嵌画圣马可教堂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圣阿波利拉教堂镶嵌画早期中古艺术蛮族艺术公元476年,本已

10、日益衰弱的西罗马帝国在蛮族的打击下最终崩溃了,西方在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辉煌之后进入了另一个历史空间。随着西罗马帝国终结的不仅是它的帝国统治,还有它整齐的城市、宏伟的宫殿、灿烂的艺术、睿智的思想以及系统的法律。从此之后直到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之为“中世纪”,这个时代从公元500年开始到1500年结束大约一千年的光阴!那么,什么是“蛮族”呢?通俗地说,就是那些没受过教化的、不知礼数的、甚至不识字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这些人成了这一千年西方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中世纪结束后,人们把自己的这段历史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在蛮族艺术的遗物中,主要是手工艺美术品,大多是以金属模铸、错镀金银、镶嵌

11、玉石、髹绘彩画等手段制成的日常用品。例如,1939年在英格兰东海岸的萨顿胡发掘出土的钱包盖,据考定,它出自625-633年间东盎格鲁人国王的墓葬。这个铜制的钱包嵌有宝石和珐琅装饰,制作精致、色彩美妙,在图案设计中将抽象与具象的因素、固定程式与自由想象结合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两旁伴有野兽的人形、鹰鸟组合以及野兽相斗的缠绕纹样,这些图案设计的动机可以在远古西亚的苏美尔艺术和地中海地区的古罗马艺术中找到根源,而此时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处于转向基督教的前夜,这种工艺品揭示出克尔特-日耳曼动物风格的来源和迁移状况,在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日耳曼民族的这些动物形态通常以金属制品为主,但也出现在木制的或石

12、制的作品中。或者在手抄本的插画上。在挪威南部的奥斯堡出土了9世纪初期的一个木制兽头,它是维金民族船头的一个饰物,造型上表现出一种稳定的特点,显示了与铜制的钱包盖的一致性。在牙齿、鼻孔等地方充分展示出一种基本的写实倾向,在兽头的表面有一层交错的几何形花纹更明白无误地揭示出它和金属制品的亲缘关系。作为一个船头的饰物,它无疑带有萨蛮教的色彩,象征着避邪与祈神福。加洛林文艺复兴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主要有书籍插图和建筑。著名的圣马太是查里曼福音书的插图。亚琛大教堂(因查理曼在此加冕,又翻译亚琛王宫)是依照意大利圣维塔尔教堂而建造的。书籍插图 由于卡洛林王朝重视恢复古典文化,在宫廷罗致了文人学者整理古

13、籍,著书立说,自然也促进了书籍插图艺术的发展。 圣马太是查理曼福音书的插图(约800-810),它在风格上力图恢复古代的写实手法,在构图、造型和人物的精神状态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充分显示出宫廷派绘画所具有的写实技巧。而比它晚约二三十年的另一幅圣马太插图却反映出新的加洛林绘画语言。在艾伯总主教福音书的一页中,虽然有明显的查理曼福音书的痕迹,但是画面却充满着一种活力,画中的每一件东西似乎都被风裹了起来,这位传道者已经由以前平静的罗马作家变成了一位受圣灵引导的先知,显出全心依赖上帝的意愿和一颗虔诚、单纯的心灵。 奥托王朝艺术奥图艺术产生在德国,以皇帝奥图一世(OttoI)及其後裔命名。此艺术意欲复

14、兴卡洛琳艺术的传统,但加入了拜占庭艺术的风格,成为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在科隆大教堂的杰洛十字架(GeroCrucifix)是中世纪以来表现基督像最写实的作品,受尽折磨的基督双手张开被钉在十字架上,头部无力下垂,双腿弯曲,腹部鼓凸向前,这样的姿势让我们更加感受到躯体的沉重及双手的痛楚。如此巨大、写实且具有体积感的雕刻作品突然出现,实在令人讶异。其造型来自拜占庭的形象,将之变为大型雕刻,并且将拜占庭式的温和哀伤变为表现性的写实主义,成为德国艺术的主要风格。 奥图时期的手抄本插图同样也加入了拜占庭的风格。在基督为彼得洗脚一图中,人物有如早期基督教艺术的造型与安排。构图采用古代艺术中医生对病人的形象,

15、在这里,医生成了基督,而病人则是彼得。主角基督与彼得二人被强调,形体放大拉长,尤其是他们伸出去的手势,似乎在交谈著:基督给予祝福,彼得感动地接受。 位于科隆大教堂中的杰罗的十字架具有纪念碑似的规模,是奥托王朝时期的代表作,作品带有强烈的情绪表现,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被前所未有地表现为半裸体,艺术家着重强调的是受难的肉体痛苦,沉重的躯体、向前凸起的腹部更加重了双手和肩膀的负重,给人一种无法忍受的痛苦感。面部很深的阴影、多边形的凹凸面将所有的生命力从脸上抹去,更加深了这种惨痛。罗马式艺术建筑雕刻工艺美术罗马式艺术罗马式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在欧洲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将哥特式艺术以前的所

16、有艺术都称之为“罗马式”,或者指在13世纪以前凡是与地中海艺术传统有关的东西。罗马式教堂按这个标准,查理曼帝国和奥托帝国的艺术都应称为“罗马式”。 罗马式艺术以建筑为主,注重装饰性,带地方色彩,较少写实的风格。建筑风格从地理上说,罗马式建筑分布在天主教盛行的地区:从西班牙的北部到莱茵河地区,从英国到意大利北部。这时的教堂不但数目比以前多,而且更巨大、更华丽,在外部墙面上有许多建筑装饰品或雕刻。罗马式教堂是从巴西里卡式演变过来的,并开始用石头屋顶替代过来的木顶。为了支持石头屋顶的重量,在结构上广泛运用拱券,创造出用复杂的骨架体系建筑拱顶的办法。同时,丁字形的巴西里卡式发展成为拉丁十字形,以满足复

17、杂的宗教仪式容纳更多教徒的需要。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罗马式教堂前后往往配置碉堡似的塔楼,后来塔楼逐渐固定在西面正门的两侧,成为罗马式建筑的标志之一。 罗马式教堂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 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上设一采光的高楼,从室内看,这是唯一能够射进光线的地方。教堂内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和肃穆感及压迫感。 教堂内部装饰主要使用壁画和雕塑,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多用浮雕装饰,这些雕塑形象

18、都与建筑结构浑然一体。罗马式时期的雕塑具有古代雕塑的气魄,较多运用变形夸张手法,但又不同于古代的写实风格,这是因为“蛮族”艺术掺入的影响。这些被变形的形象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下产生一种阴郁和怪异感,具有解释教义的意义,体现中世纪人的世观。 比萨大教堂意大利比萨大教堂是意大利著名的宗教文化遗产,是意大利罗曼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在比萨广场上有大教堂、洗礼室、钟楼和墓地。比萨大教堂是一座典型的罗马式建筑。罗马式建筑产生于公元9世纪查理大帝(即查理曼)时期。自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政局一直是动荡不定的。为了防御外敌,当时的宫殿或教会建筑,都筑成城堡样式,如果是教堂,就要在它旁边要加筑塔楼。于是,在筑墙时

19、,一方面把建筑的全面承重改为重点承重,因而出现了承重的墩子或扶壁与间隔轻薄的墙;另一方面是创造了肋料拱顶。一般的教堂,平面仍呈以往的“巴西里卡”式,但加大翼部,呈明显的十字架形,而十字交叉处从平面上看,由于上有突出的圆形或多边形塔楼,渐渐接近正方形。比萨大教堂为例外,平面虽是“巴西里卡”式,其中央通廊上面是用木屋架,但其券拱结构,由于采用层叠券廊,罗马式特征依然十分明显。 雕刻罗马式艺术复兴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石雕的复兴,因为此前除了一些小型的金属雕刻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大的石刻,浮雕也都比较浅,稍微大型的雕刻杰罗的十字架也只是木雕而已。罗马式石雕的复兴最早发生在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也就是在通

20、向圣地亚哥朝圣的路上。石雕的复兴与朝圣的行程关系很密切,它们多分布在教堂的外部用来吸引、引导善男信女们。和罗马式建筑一样,石雕在1050-1100间50年的快速发展,深深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宗教的狂热。在圣赛尔南教堂至今仍保存着当时的石雕,表现的是一个传福音者,与早期的浅浮雕相比,它们更具有三度空间感。其粗犷、沉重的风格,显然是为了吸引远处的视线。结实的形体、古典的气魄,都反映出罗马晚期雕刻的影响。最后的审判罗马式教堂广泛使用雕塑装饰,在教堂正立面通常有一块半圆形的凹进去的空间,俗称“拱角板”,这里往往安装一块最大的浮雕构图,取材于“最后的审判”。法国奥顿教堂上的这块浮雕很有代表性,作为审判者的耶

21、稣在构图中央占有很显著的位置,围着他的是一个象征荣誉光辉的椭圆图形,左边描绘的是接受善者入天堂的情景,右边是天使为罪人衡量善恶比重把他们赶入地狱的场面,下面一层是复活的人们。人物都被夸张和变形,拉长的比例、细小的头部、不自然的动态、恐怖的面部表情构成了中世纪艺术特有的造型。工艺美术罗马艺术还包括不少精湛的工艺品,其中著名的。有“贝贝约挂毯”、“雷尼尔修洗礼盆“等哥特式艺术建筑雕刻绘画哥特式十二至十六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这种建筑风格,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教堂式样,而广泛地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

22、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花窗,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英国的林肯教堂、意大利的米兰教堂等 哥特式建筑哥特式艺术的最高成就体现在建筑方面。于公元12世纪末叶继罗马纳斯克式建筑而兴起于法国北部,公元13至15世纪盛行于西欧各地,16世纪意大利人提出这一名词并得到广泛承认。实际上,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关系。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思潮是崇尚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风格,而哥特式艺术与之回异其趣,并贬为半开化和野蛮的样式,欧洲又把哥特人当做蛮族来看待,所以便把“哥特”强加给这种艺术了。

23、实际上,哥特式艺术是中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显著的价值,无论建筑工程技术或艺术手法都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第一座哥特式建筑称为”圣丹尼斯教堂“。巴黎圣母院是第一座承受的哥特式建筑。圣丹尼大教堂是一座歌特式教堂,位于巴黎大区内,但自1966年始,它成为了一所大主教教堂。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

24、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圣母院平面呈横翼较短的十字形, 坐东朝西,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巴黎圣母院正面高69米, 被三条横向装饰带划分三层:底层有3个桃形门洞,门上于中世纪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过。中央的拱门描述的是耶稣在天庭的“最后审判”。教堂最古老的雕像(11651175)则位于右边拱门,描述的是圣安娜(St.Anne)的故事,以及大主教许里(Bishop Sully)为路易七世(Louis ,于12世纪下令兴建圣母院)受洗的情形。左边是圣母门(Virgins portal),描绘圣母受难复活、被圣者和天使围绕的情形。

25、“长廊”上面第二层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是彩色玻璃窗。第三层是一排细长的雕花拱形石栏杆。 巴黎圣母院雕刻哥特式雕塑虽然没有脱离“石头圣经”的藩篱,但它克服了过去的粗糙性,向着较为自然的风格迈进。 夏特尔大教堂的雕刻是代表哥特早期完整风格。在侧柱上排列一排雕像,每件雕像是独立的,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性格,重要的是恢复了古典晚期以来三度空间立体形的雕塑。盛期哥特式雕刻,在构图布局上,人物动作上都表现出成熟的技巧。兰斯教堂的雕刻是代表。它表现出对揭示精神世界的兴趣,有时还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这清楚表明世俗性质雕塑的出现。哥特式教堂的建筑重视外部装饰,雕刻的人物和装饰花纹布满了教堂内外,大量的

26、雕刻正是体现了这个阶段造型艺术的突进。尤其是雕刻家在作品中追求世俗情感的表现,开始突破了传统模式的约束,使雕刻艺术提高了一大步。 哥特式雕刻和建筑的关系已不同于罗马式教堂与装饰雕刻的关系。罗马式教堂中的装饰雕刻完全服从于墙的平面,使人物的表现受到很大的局限;哥特式的装饰雕刻则跳出了墙的平面,创造了许多半圆雕和高浮雕。绘画哥特式绘画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在13世纪中叶出现在彩色玻璃窗、手抄本插图、北欧的板上画和意大利的湿壁画中。它与哥特式雕刻一样,经历了日益自然主义化的演变。彩色玻璃窗镶嵌画随着哥特式教堂建筑结构的变化而发展。其作法是用铁条把窗子分成方棂,再用铅条在格子里盘成图画,然后镶进彩色玻璃。

27、玻璃的色彩以深暗和强烈的为主,常用几种不同颜色重叠,颜色层次加多。法国夏特尔教堂、兰斯教堂和亚眠主教堂横厅上的彩色玻璃窗画最为著名。手抄本插图画在哥特式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在法国常采用建筑物上的装饰纹样为创作题材,如巴黎图书馆藏的圣路德维克的诗篇插图,装饰的是哥特式尖顶发券。而世俗性的抒情诗与讽刺寓言的插图也很发达,如法国林堡兄弟以时令为题描绘的美好的时光以及英国的大动物寓言 等。德国马奈斯手抄本书籍中的情歌书,则表现了骑士恋爱的题材。意大利哥特式建筑为壁画提供了赖以发展的天地 ,最重要的画派有比萨派和佛罗伦萨画派,他们吸取拜占廷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奇马布埃、卡

28、瓦里尼、杜乔直至乔托等画家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关于伊斯兰教艺术伊斯兰艺术并非产生于荒漠的艺术,阿拉伯人所征服的很多地区,都曾经拥有辉煌的古代文明,这是形成伊斯兰艺术的充盈的底蕴。因此,如果更确切地说,伊斯兰艺术不书阿拉伯艺术,也不是希腊艺术、波斯艺术、印度艺术甚或土耳其艺术,它是在多种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下,按照伊斯兰教严格的信仰,以保证其共同体的存在为必要条件,而形成的独立的艺术。多元而统一是伊斯兰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在伊斯兰世界演进的历史中,东西方各种早已高度复杂化的古代文明都成为后进社会的阿拉伯人不得不跨越的屏障,但是伊斯兰艺术的发展方向是相当明确的,在恪守朴素的伊斯兰基本信仰

29、的基础上,对可调和的东西采取包容的态度,似乎这也正是伊斯兰艺术的本质 伊斯兰艺术建筑艺术最能表现伊斯兰建筑特色的是清真寺和相关的宗教建筑。早期的伊斯兰教建筑,以耶路撒冷的岩顶圆顶寺与大马士革的大清真寺为例,均以基督教建筑特色如圆顶、圆柱拱门、嵌瓷做来源,而且也建有供会众祈祷用的广大中庭。宗教建筑一直要到哈里发时代,伊拉克和埃及等地创建了多柱式的清真寺後才开创了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筑物是在成列的圆柱上架设屋顶,其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设计可做变动,亦即视需要可增列或移去支柱来扩大或缩小面积。塞尔柱时期和萨非时期的伊朗采用不同的清真寺建筑设计,该设计由4座面朝中庭的圆顶厅廊所组成。这些砖造的清真寺也

30、联用圆顶和有装饰的内角拱。波斯的建筑特色传到印度後所产生的影响则可见于珍珠清真寺和泰姬玛哈陵。出自伊 图5:岩顶圆顶寺 斯兰和拜占庭建筑传统的奥斯曼建筑则以位于土耳其埃迪尔内的谢里姆清真寺为例,该建筑中央有一大圆顶,也有细长的尖塔。至於非宗教性的伊斯兰建筑,最佳范例之一为西班牙格拉纳达的艾勒汉布拉宫。 清真寺特点清真寺从里到外都充满了装饰,从建筑的外墙、立柱、门窗、天花到寺内的家具、陈设组成了装饰艺术的海洋。在这些装饰中,装饰纹样几乎都采用植物、几何纹与阿拉伯文字的图形,在建筑物上的布局多采用重点使用而不采用满堂装饰的形式。而且装饰花纹形态多样,千变万化。除藻井外,清真寺各部位装饰的色彩多比较

31、清丽,反映了伊斯兰教所追求的清净与纯洁。 萨马拉大清真寺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它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寺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最著名的建筑就是它巨大的螺旋形的宣礼塔。它高立于寺院平整的布局中,雄奇伟丽、别具风格,造成了极富戏剧性的震撼效果。奥马尔清真寺圆顶清真寺(英语:The Dome of the Rock;拉丁化alMasjid alSakhrah阿拉伯语: ,又称金顶清真寺、萨赫莱清真寺)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区,是伊斯兰教著名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东部的伊斯兰教圣地内。穆斯林称为高贵圣殿,犹太人和基督徒称为圣殿山。它一直是耶路撒冷最著名的标志之一。687年到691年

32、,由第9任哈里发阿布杜勒马里克建造。数百年来,欧洲游客称之为奥马尔清真寺。奥马尔清真寺印度泰姬玛哈尔陵 泰姬玛哈尔陵是印度莫卧儿王朝国王沙贾汗为他的爱妃泰姬玛哈尔修建的白色大理石陵墓,它位于北方的亚格拉,于1631年动工,历时22年完工。泰姬玛哈尔陵是世界上著名的纪念性建筑之一,有“印度的珍珠”之称。同时也是宏伟壮丽的伊斯兰教建筑艺术杰作之一,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卓然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世界声誉。整个陵园呈长方形,长583米,宽304米,占地17万平方米,四周围绕红砂石墙。 陵墓寝宫居中后部,东西两侧各建有1座样式相似的建筑,一是清真寺,一是答辩厅,它们对称平衡,左右呼应。寝宫的四方各有一座高40

33、米的尖塔,内有50层阶梯,这种尖塔俗称拜楼,是阿訇带领伊斯兰教信徒们面向麦加圣地朝拜的塔楼,是全世界伊斯兰教建筑的特有标志。从大门到陵寝有一条红砂石筑成的条形水池,两旁是人行道,池水倒影,花草奇异,灌木浓荫,相互辉映。 其他艺术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教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色彩伴随着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艺术 的特点是这一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有浓郁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 伊斯兰视觉艺术富于装饰作用,色彩鲜艳,就宗教 图3:伊斯兰陶器 艺术来说,是抽象的。典型的伊斯兰装饰图案称为阿拉伯装饰风格,这种装饰或风格利用花卉、蔟叶或水果等图案做要素,有时也用动物和人

34、体轮廓或几何图样来构成一种直线、角线或曲线交错、复杂的图案。这种装饰被用在建筑和物品上。 陶器、玻璃制品、金属制造品、纺织品、手稿插图和木工在伊斯兰文化中占首位。陶器是早期伊斯兰装饰艺术最重要的项目。闪光陶瓷器则为伊斯兰对陶瓷艺术最伟大的贡献,这种陶器的装饰法是在釉药中加入金属化合物,烧焙后即成为现晕光的金属薄膜。其他在哈里发时代所制的著名物品有埃及的青铜器和木雕、伊拉克的灰泥和西班牙的象牙雕刻。在塞尔柱时期,陶器、纺织品和玻璃制品仍然十分重要。此外,以青铜和黄铜制成的实用品也用银和纯铜加以镶嵌,并用复杂的图纹装饰。手稿插图在此时也成为一门重要而备受尊敬的艺术。细密画为伊朗在蒙古入侵以后的时期

35、最伟大也最具特色的艺术。书写文字在伊斯兰教中,作为传达神圣启示的工具,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书法就以各种优雅的字体为基础发展出许多丰富而复杂的样式。书法艺术不仅被用在手抄经书上,同时也是建筑和其他装饰中重要的特色。 佛教艺术柬埔寨吴哥寺印尼的婆罗浮屠缅甸的仰光金字塔日本奈良法隆寺佛教艺术导源于印度工巧明业。自原始佛教至部派佛教时期,由于戒律中(沙弥十戒)有远离观听歌舞之明文规定,故未能建立艺术发展之基础,而仅限于佛足、金刚座、菩提树等之雕画,以为佛陀之象征。约至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之时,雕刻、建筑、绘画、工艺等艺术活动始随印度都市工商业与部分进步派僧侣之革新精神而兴起,打破以往小乘时代不敢模

36、拟佛像之观念,而普遍塑造佛像供养礼拜,佛教艺术乃藉造像而大兴。印度佛教艺术可大别为兼具希腊、印度、大夏、安息等艺术素质之犍驮罗艺术与印度佛教艺术。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仰光金字塔 仰光大金寺高度为98米,表面则铺上了一层金,再加上它是位于皇家圆林西的圣山Singuttara之上,所以这座塔也就在仰光市天际线中独占鳌头了。它是缅甸最神圣的佛塔,因为它 仰光大金寺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遗物,

37、包括是拘留孙佛(Kakusandha)的杖,正等觉金寂佛(Konagamana)的净水器,迦叶佛(Kassapa)的袍及佛祖释迦牟尼的八根头发。金碧辉煌的缅甸仰光大金塔,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被称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是驰名世界的佛塔,也是缅甸国家的象征。缅甸人称大金塔为“瑞大光塔”,“瑞”在缅语中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称,缅甸人把大金塔视为自己的骄傲。 奈良法隆寺 推古天皇9年(601年),圣德太子在斑鸠地区建立斑鸠宫,在其附近建立了法隆寺。金堂东间内安置的铜造药师如来坐像(国宝)的光背铭记有如下的记述“用明天皇为祈祷自己病愈而起誓建立伽蓝,但是用明天皇不久之后

38、去世,、继承其遗志的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在推古天皇15年(607年)完成了佛像和寺院的建立”。但是,正史日本书纪上虽然载有其后的670年火灾的纪录,关于法隆寺创建没有任何的记述。另外相传是百济工匠把来自中国的佛塔和木结构传到日本,并修建了法隆寺。中世纪的思考、中世纪艺术表现思考提到“中世纪”,人们会想些什么?“中世纪”这个词会使一些熟悉的图景浮现在人们的脑海:哥特式的大教堂,封建城堡,十字军和贵族战争,宗教法庭上燃烧的火焰。从几个世纪前“中世纪”作为划分古希腊罗马和近代历史的名称而开始使用时,就带有一种贬义,它暗指欧洲文化历史的毁灭和空白,并一直延续至今。“如果人们想找一个形容词来描述落后、缺乏

39、文化、没有法制,人们就可以使用中世纪这个词。中世纪实际上成了描写一切黑暗和反动的词的同义词了。”那是否在黑暗笼罩下的一切都是暗淡无光的呢?艺术也是如此吗?我们不禁会问。诚然,中世纪在政治上有其黑暗的一面,表现在艺术上也是如此,但艺术有着更加顽强的生命力,在适应时代要求的同时,它总是能够在黑暗中给人以光明,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并有力地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成为借鉴历史的一面明镜。中世纪的艺术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虽然因为历史的局限性,它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其取得的艺术成就也是前无古人并足以令后世所景仰的,它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所占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的。 哥特式教堂的宏伟庄重,拜占庭镶嵌画的

40、优美华贵,罗马雕塑的粗犷沉重,都是对特定时期艺术现象的风格描述,都有其特定的内涵。黑格尔在美学中把建筑划分了三类:古埃及的象征主义建筑、古希腊的古典型建筑和中世纪的哥特浪漫型建筑。“浪漫型建筑在材料和建筑构形的科学性、合理性、完善性方面都超过了古典型建筑,也就是说在审美判断力的主导之下,最合宜的材料和最经济合理的构形被组合成无与伦比的人类构造物,并体现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为了表达对基督的崇拜和解脱的愿望,建筑的形式被夸张到无形式的程度,崇高伟大也被扩大到无限量,浪漫型建筑达到了审美判断里的最高层次崇高和伟大。拜占庭的镶嵌画既有鲜艳夺目的色彩效果,又有坚实稳固的结构感,在造型上尤其讲究概括,不是通过细节刻画而是通过色彩对比来达到其形象的造型,使主体鲜明突出。可以想象,在光线的照射下,那些互为补色,外型概括的形象在金色背景的衬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