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名家课件_第1页
历代书法名家课件_第2页
历代书法名家课件_第3页
历代书法名家课件_第4页
历代书法名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代书法名家及作品赏析(先秦至近代)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艺术青春常在。流览历代书法,晋 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淅地看到他与 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徵。 书法艺术

2、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睐。 历代书法家(秦汉)李斯 李斯,字通右,楚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他不仅是秦代著名的书法家,而是中国书法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创新者。对汉字书法的发展起了先驱作用。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李斯同时也是秦著名书法家。他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历代书法家钟繇三国 钟繇钟繇(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人。明帝时受太傅衔,故世称“钟太傅”。其书学曹喜,蔡邕,刘德升等人。能书隶、草、真、行诸体,尤以真书绝世。唐张怀瑾书断称他:“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

3、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泰汉以来,一人而已。”存世墨迹,最著名的有以王羲之临本翻刻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等。荐季直表“纸墨奇古,笔法深沉。”三希堂法贴以此冠首。 钟繇代表作历代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

4、度。 王羲之代表作一历代书法家王献之王献之,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魏碑的概念及特点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北魏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对当时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的书法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

5、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魏碑体的特点:1、横画和捺画保持隶书的特点,常伸展到字形边界甚至超出边界; 2、字形与隶书相比呈扁方形;3、突出的特点是撇捺向两侧伸展,收笔前的粗顿以及抬峰,使整个字形厚重稳健略显飞扬、规则中正而有动态,颇具审美价值。总体来说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 魏碑欣赏二魏碑欣赏三魏碑欣赏四张猛龙碑解说张猛龙碑、北魏正光三年(522年)正月立。楷书。现在山东曲阜孔庙。此碑是北朝碑刻中最有代表性的碑刻。自古以来为书家推崇。清杨守敬评:“张猛龙碑整练方折,碑阴则流岩奇特”。又曰:“书法潇洒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赵函谓此碑:“正书虬健,已开欧、虞之门户。”结体跌岩

6、起伏,妙不可言。在魏石中应首屈一指。魏碑欣赏五张玄字黑女,清代为熙帝讳,一般称张黑女墓志。此魏普泰元平(531年)十月刻。清包世臣跋:“此帖骏利如隽修罗,圆折如朱君山、疏朗如张猛龙、静密如敬显隽。”康有为跋:“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原精古,未有比肩黑女者。”此志集雄健、轻灵秀逸、含蓄为一体,其艺术水平之高,鲜有匹敌。代表北魏善墓志的最高成就。 智永代表作历代书法家(唐朝)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世称欧阳率更。世人称他的字为“率更体”。虞世南说他 “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 就是其隶书作品。他的书法,以

7、隶书为最。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历代书法家(唐朝)褚遂良唐 褚遂良 孟法师碑褚遂良,(596-658),字登善,杭州钱塘人。官至中书令,封河南郡公,进郡公,人称“褚河南”。其书初学史陵,欧阳询,继学虞世南,终法二王,自创一格,是继欧,虞之后又一书法大家。曾提出“锥画沙”等著名论断,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褚遂良代表作颜真卿代表作一颜真卿代表作二历代书法家(唐朝)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

8、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历代书法家(宋)黄庭坚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修水人。后世称他黄山谷。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

9、学士。”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黄庭坚代表作历代书法家(宋)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的书法萧散简远,深得晋宋间人用笔之妙,常为土大大所仿效。 椤严经旨要卷,纸本,纵29.9厘米,正书,凡二接,经文计七十二行,行二十三至三十六字不等。椤严经唐般刺蜜帝译。十卷。王安石摘录其中观世音发妙耳门,从闻思修。此卷,于正书中间有行书,淡墨疾书,笔画清劲,虽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并无缭乱之

10、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王安石代表作“(荆公)凡作字,率多姿墨疾书。初末尝略经意,惟达其辞而已。然使积学尽力莫能到。评书者谓得晋唐人用笔法,美而不妖艳,瘦而不枯瘁。黄庭坚云:荆公率意而作,本不求工,而肃散简远,如高人胜士,敝衣败履,行乎大车驷马之间,而目光在牛背”。 历代书法家(宋)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 颜真卿, 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爱酒诗、寒食诗、蜀中诗、醉翁亭记等。 苏轼代表作历

11、代书法家(宋)米芾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人称“米南宫”、“米颠”。宣和时召为书画学博士。元章天资高,能诗文、工画,山水人物自成一家,世称“米家云山。”擅书法,工楷、行、草、篆、隶诸体,以行书成就高。其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传世名迹颇多,如苕溪诗帖、蜀素帖、虹县诗卷、吴江舟中诗卷及珊瑚帖等 米芾代表作苕溪诗是米芾行书的重要代表作品。此帖是以米芾游苕溪时的诗作书写。其书写风格最近兰亭叙,富于变化,挥洒自如,法度整然而又时出新意,潇丽、超逸的意趣流露于笔端,形成了米芾独特的风格。蜀素帖是传世米帖中,唯一书写在丝织物上的行书作品。此帖是米芾经意

12、之作,笔法清健,结构潇丽,有晋王献之的笔意历代书法家(元)赵孟頫 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 赵孟頫代表作历代书法家(明)唐寅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代表作历代书法家(明)祝允

13、明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右手生有六指,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州(今江苏吴县)人,少时诗文清畅,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 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方面,与文徵明,王宠,陈道复誉满书坛,称 “吴中四名家”。书学深厚,真、行,草诸体皆能,尤擅草书,被称为“明代草书第一人”,有“拔山草书天下无,妙洒岂独雄三吴。”之誉,传世墨迹有手札饭苓赋等。祝允明代表作历代书法家(清)邓石如 邓石如,安徽怀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出生寒士之门,祖辈的“潜德不耀”的人品和“学行笃实”的学业以及骜岸不驯的性格对他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之功 邓石如代表作历代书法家(清)吴昌硕 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 吴昌硕代表作历代书法家(近代)李叔同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