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一章运动技能的练习_第1页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一章运动技能的练习_第2页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一章运动技能的练习_第3页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一章运动技能的练习_第4页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一章运动技能的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运动技能的练习12运动技能学习是个体技能操作绩效相对持久提高的一种能力变化,练习是促进这种能力变化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之一。练习的效果与如何组织练习、动作类型以及练习者特征等因素有关。在既定的练习计划下,最大程度地提高练习者技能练习质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练习条件影响技能学习和练习绩效。3重要问题理解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的异同及如何在实际技能学习中的应用了解练习的变异性对运动技能保持与迁移的影响理解背景干扰的理论假说及对实践的启示了解心理练习的作用机制了解各种技能练习方法如何运用于实践教学和训练中4第一节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第二节固定练习与变换练习第三节组块练习与随机练习第四节整体练习与分解练习第五节心理练习第六节模拟练习 目录5第一节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练习分配指对某项运动技能进行练习的计划与分配方法,其中最典型的两种方法是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个体在练习过程中所需的休息时间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影响变量,所以大多练习分配的早期研究都将练习间的时间间隔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一、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的概念6集中练习法(massedpractice):指练习单元之间和练习尝试之间的休息时间非常短的一种练习方法。休息间隔甚至比操作技能所需时间还短。分散练习法(distributedpractice):指练习单元之间和练习尝试之间的休息时间相对较长的一种练习方法。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7实践教学中的集中和分散练习区分:从练习课看:集中练习课次少、量大、课长,而分散练习分配的课次多、间隔长、课短。从休息时间间隔看:集中练习间几乎无休息,而分散练习的休息长。通常以练习与休息时间比为1:1作为判断的标准,若休息时间短于练习时间为集中练习,休息时间等于或长于练习时间则为分散练习。其实两者的界线并不明确,只是用这两个术语来描述练习分配的两个极端形式。89在体育教学中练习分配最关注的是如何在给定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好课次进行练习量和练习次数的分配,即要实现练习量与练习周期的最佳分配。目前对连续性技能的研究显示,相比集中练习,分散练习对于练习绩效和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更大。二、练习分配对技能学习的影响1、连续性任务图轨迹追踪实验中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的比较(Bourne等,1956)1011Shea等(2000)在动态平衡任务90秒钟一次的练习中出现的平衡误差值。12对于不连续技能的学习,在技能获得阶段采用集中练习比分散练习略有优势,并且这一优势在随后的迁移测试中仍然存在。也有研究者指出:练习分配对两类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是相似的,即分散练习也同样有利于不连续运动技能的学习,并没有先前设想的显著。2、不连续性任务131415集中练习可能使练习者产生疲劳,因此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集中练习超过一定量后,可能会降低练习者对练习的认知努力程度。与记忆巩固过程有关。要在记忆中储存所学相关信息,大脑必须产生某些神经生化过程,使大脑将一些不稳定的记忆表征转化为相对持久的记忆表征,这些过程需要一定时间。3、分散练习效益的解释16虽然现在还不能给出一项技能的练习课数量与练习时间长短的最佳分配关系,但有充分地证据表明,分散练习更有利于学习,频繁短时间的练习课所产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对于学习一项运动技能,应尽量避免集中快速地赶进度练习,而要充分利用课时计划的长度,将有限的练习分散到尽可能长的教学计划中去。三、实际技能学习中的练习分配1、课堂教学中的练习分配17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的比较都是以练习次数相同为假设条件的,只是练习持续时间和每次间隔时间不同。虽然集中练习的绩效和学习效果较差,但其练习的总周期较短,若在这段时间内再给集中练习组增加练习,可能学习效果并不比分散练习组差,即练习分配的效果与时间之间存在一种权衡现象。然而,技能学习过程中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如还受到技能类型、学习阶段和个体特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主题还有待深入研究。2、练习分配的效果与时间权衡18第二节固定练习与变换练习有效练习最典型的特征是让学习者在练习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技能的不同变化,包括操作情境变化和技能本身的变化。练习变异性(practicevariability)是指练习者在练习一种技能过程中体验到的动作特征和情境特征变化,如变速跑、不同位置投篮等。练习变异性包含有两种典型的练习形式即固定练习和变换练习。19固定练习是指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按照动作的要求对一个动作进行反复练习,完成动作的程序和参数都不变的一种练习方法。如罚球线罚球。变换练习是指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变换某些调节参数的情况下反复进行技能练习的方法。如动作的速度、距离、力量和间歇的时间等。一、固定练习和变换练习概念20练习变异性已经得到了很多经典学习理论的支持。练习变异性不仅对开放性技能的学习有益,对封闭性技能的练习同样重要。21二、练习变异性对技能保持的影响练习变异性四种不同练习法对技能练习的影响(引自Schoenfelt,2002)固定前后2尺前后2尺罚球线、前后2尺罚球线、两端、弧顶提高百分比22金胜真(2013)以篮球运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为学习任务,实验研究了练习变异性对不同篮球运动水平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结果也显示,对初学者来说,固定练习学习篮球投篮的效果更好,而对熟练组而言,变换练习则更为有效,且练习中经历的变换条件越多越有利于其学习。现有研究较一致认为:变换练习更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23三、练习变异性对技能迁移的影响图11-5不同练习变异性的弹道时机任务绩效比较(引自McCracken等,1977)绝对错误(ms)■固定练习□变换练习30次练习后测验即刻迁移延迟迁移24变换练习更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Catalano和Kleiner(1984)对一项反应时任务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变换练习提高了技能学习的适应性,有助于对新技能的学习。Mount等(2007)对认知失调症患者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些观点。25关于练习变异性对于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也在存不同的观点,甚至有研究者得出基本没有影响(Schmidt,1989;Brady,2004)。练习变异性的效果可能会受到学习者的年龄、性别、技能学习的阶段以及任务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四、练习变异性的影响因素26

练习变异性的效果依赖于学习者本身的特性。Shapiro等(1982)指出,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发现,对于儿童变化练习比组块练习更有效,尤其是在迁移到新任务时,变异练习比组块练习更加有效。但夏忠梁等(2014)研究指出,在动作技能学习初期,采取固定练习有利于儿童提高动作技能表现的一致性,是提高动作技能准确性和稳定性的最佳练习方式。对于大学生群体,目前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练习变异性具有优势效应,但对于儿童的技能学习还存在不同观点。1、年龄27儿童篮球动作技能迁移阶段不同练习方式组绝对常数误差得分(夏忠梁,2014)儿童篮球动作技能习得阶段不同练习方式组变异误差得分(夏忠梁,2014)28性别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分组变量。关于变异性练习的性别差异问题,目前有证据显示,变异性练习对女性比男性更加有效。Catalano等(1984)研究表明,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从练习变异性中得到了更多的好处。男性被试似乎一点好处都没有得到,因为所有的组间差异都是由女性引起的。对于儿童也是这样,一年级的女孩要比一年级的男孩在练习变异性中受益更多(Allen,1978)。2、性别29变异性练习也会受到任务性质的影响,运动技能性质不同,变异性练习的效果也不同。Shea等(2001)研究指出,对于一个封闭性的相对时机任务,固定练习比变异练习效果好,而对于一个固定时机任务,变异练习效果更好。甚至会存在:一任务的某些方面固定练习效果较好,而在其它方面则变异练习效果好。3、任务性质30不同练习方式组迁移阶段3种乒乓球发球得分示比较(夏忠梁,2014)。31基于有利于技能的迁移原则,练习变异性的实施包括变换练习背景和变换练习条件两类。变换练习背景:技能本身是固定的,只能通过背景条件的变化来促进技能的操作。包括周围的物理环境,如灯光、风力、建筑、树木和空地等。如体操、射击、射箭等。换练习条件:开放性技能的每一次操作都是不一样的。当人走在水泥路面上时,每一次的运动特征会都会不一样的。练习中改变调节变量如力量、速度等以体验更多的变异性,从而提高操作水平。五、练习变异性的实施32不确定的街球更能够巩固课堂中所学的技能33封闭性技能在练习时应该保持调节条件不变,但非调节条件应该根据测试情境的要求进行改变。34第三节组块练习与随机练习前一部分主要讨论的是单个动作的学习问题,对一种技能进行变换练习。本节将讨论多任务的练习问题,如何进行更有效的组织练习。如同时要学习足球、排球、武术或体操等。一、组块练习、随机练习与系列练习35多技能练习主要有三种典型方法:⑴组块练习:在多任务的练习中,一项任务的练习全部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任务练习的方式。⑵随机练习:在多任务的练习中,每次练习都采用随机不连续的方式进行,直至练习任务全部完成。⑶序列练习:在多任务的练习中,练习采用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下次练习仍然采用这一顺序,直至完成所有练习任务的练习方式。36背景干扰是指在技能练习过程中,由于前后技能的练习而导致当前技能练习绩效的降低现象。多项技能的练习首先面临的就是技能的干扰问题。就技能的干扰程度而言,组块练习的干扰程度最小,系列练习次之,随机练习的干扰最大,每次练习都充满不确定性。传统观点认为,背景干扰会阻碍技能的学习,所以在技能的练习过程中应尽量防止干扰。二、技能练习的背景干扰37现在的观点:背景干扰会降低练习者的练习绩效,但能够促进技能的保持和迁移成绩,即背景干扰对动作的学习更有效。Battig(1979)是第一个实验证明并提出“背景干扰效应”的研究者。来自篮球、网球、排球、射击、书写和游戏技能操作领域的研究都发现了背景干扰效应的存在(Fairweather,2005)。38Magill(1986):组块与随机练习对三种发球技能习得以及一天后的保持和迁移测验39背景干扰效应在实验室研究条件下得到更多的支持,如以时机任务、知觉预判、力量调节和错误觉察能力等为任务的研究。但在现实应用环境下的研究结论还不一致。不过目前还没有研究显示组块练习比随机练习的学习效果好,这说明随机练习即使不优于,也应与阻块练习一样有益于动作技能的学习。40背景干扰效应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其它技能学习中,如驾驶技能和工业领域的操作技能学习。完全随机化地从一个动作转向另一动作是相当困难的,而随机化的组块练习兼具组块练习和随机练习的优点。4142虽然背景干扰效应得到很多的支持,但也研究者指出,随机练习这种效应并不是始终存在,任务性质不同,干扰效应程度也不同。Magill(1990)指出,不同类型的运动技能较同一类型的运动技能更容易产生背景干扰效应,即固有特征不同比固有特征相同的技能更容易出现背景干扰效应。而Albaret等(1998)研究显示,随机练习只能促进构成简单任务的学习,并没有发现对复杂的视觉任务的影响。说明:任务性质影响技能学习的背景干扰效应三、背景干扰的影响因素1任务性质43练习者特征也影响到技能学习的背景干扰效应,如年龄和成熟度等。Brady(1998)认为,对于儿童而言,背景干扰量小的练习计划能产生更的学习效应。练习者技能水平也是影响背景干扰效应的个体变量。Goode等(1984)研究显示,高背景干扰的练习条件在实际动作技能学习中有利于初学者的技能学习背景干扰效应不仅存在于初学者的技能学习中,而且在熟练者个体的技能学习中也同样存在,随机练习组的个体操作成绩要优于组块练习组。2个体特征44精细加工假说是由Shea等人于1979年提出的,该假说认为随机练习使练习者对所学练习任务进行了更加精细的知觉加工,从而促进了技能的学习。在随机练习过程中,通常前一练习与后一练习任务是不同的,因此准备和评价与前一运动不同,这促使练习者对这些动作进行更多的比较和分析,从而对每个任务的表征更加清晰。而组块练习是重复进行的,相同的动作几乎不需要进行对比与分析。随机练习的优势就是在保持和迁移测验中对各种练习任务进行更有意义的表征和更精细的辨别(Kornell等,2008)。四背景干扰的理论假说1、精细加工假说45该假说由Magill等于1985年提出的,认为一个动作练习的准备会受到前面所完成动作的影响。当被试从任务A转向任务B时,产生解决问题B的程序导致解决问题A的程序产生遗忘。当几个动作之后再完成问题A,被试必须重新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练习绩效相对而言就差些。而组决练习中,被试记忆了一特定问题的解决办法,并连续应用,以至于被试在每次操作中几乎不需要去产生的新办法。因此,组决练习因记忆了这些解决问题方法而提高了绩效。但保持学习量却较差。2、遗忘或重构假说46

Cuddy等(1982)认为。假设儿童练习长除法:三个任务分别是21/7、18/2、12/4。在组决练习条件下,你首先做21/7,并尽力得出结论,3。再连续做21/7时,就不需要再次通过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可因记忆得出结论:3。因为熟悉了这一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组决练习阶段的绩效非常好。在随机练习下,分别做21/7、18/2和12/4。当第四次再遇到21/7时,已经忘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必须再一次产生解决程序。你的绩效很低,但因为在每次实验中都要努力去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学习技能提高了。来自数学领域的证明47即刻和各种延迟保持测验条件下组块练习和随机练习的效果比较随机组块48五背景干扰现象的实践启示背景干扰效应颠覆了传统的技能干扰观念,高背景干扰虽然在练习阶段会产生较多的消极影响,不如组块的重复练习绩效好,但这种干扰最终却促进了技能的学习,提高了技能的保持和迁移。

1对背景干扰的认识49背景干扰效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支撑,高背景干扰更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学习,这对于广大的体育教师或教练员的教学与训练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背景干扰效应广泛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之前,对组块练习和随机练习效果的正确认识是必须的。随机练习产生的背景干扰效应没有得到正确认识,认为干扰不利于动作技能的学习50在技能练习的初期,练习者需要通过一些重复练习来建立动作的一般程序,确立动作参与的肢体、相对节奏和相对力量等。当练习者掌握了动作的基本程序之后,应尽可能地指导学生避免再使用重复的组块练习,可以通过练习多项技能,让学生随机轮换进行练习。随机练习的优点就在于其提高了技能学习的迁移成绩。2用背景干扰来组织技能练习51如果让学习者自己来选择动作的练习方式,多数会选择组块练习,对某些练习者这可能是正确的,但对多数人可能选择随机练习效果更好。有些人认为组块的随机练习更适合自己,还有人选择从组块逐步到随机的练习方式(Wu,2007)如果不考虑练习计划的特性,自我调节的练习计划更有利于技能的学习,在进行多任务练习过程中,自我调节的练习计划能够实现最佳的变异性。3练习计划的选择52第四节整体与分解练习将技能完整地进行练习,还是分成若干部分后分别进行练习,这对技能学习过程和效果至关重要。

53按照运动技能练习的完整性,可将运动技能分为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分解练习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对整体技能学习的迁移。分解练习可以降低任务的复杂性,可以对某些部分进行重点练习,提高练习效率。但关键问题是哪些动作能分解练习,哪些动作不能分解练习,要确保分解的动作与整体动作相似,有着共同的一般动作程序,要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迁移效果,这对于教练与体育教师的技能教学至关重要。54一整体练习法整体练习指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始终完整地进行技能练习的方法。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如果练习的技能相对简单,技能的动作元素构成较少,且各元素的相关度较高,最好选用整体练习。虽然有些技能只能采用整体练习,动作很难分解,但整体练习仍可重点练习某个环节,练习者可以使用注意调节法将注意力集中在技能的某个部位上,使得整体练习中包含分解练习法。55练习条件双手敲击不同节律动作技能三种方式练习后的迁移成绩比较(最佳比值为1.5)(引自Kurtz等,2003)左右手敲击间隔时间比率

整体细分-整体细分56

分解练习是指将完整的技能动作合理地分解为若干个部分分别进行练习,最后进行动作的联合练习的方法。分解训练法可集中精力完成重点或特殊技能的训练,从而获得更高的训练效益。分解练习法是以学习迁移原理为基础的,应使技能各部分之间以及与部分与整体技能间产生更多的正迁移。大多数的运动技能都要采用分解练习或局部分解练习。二分解练习法57连续性技能是指相同动作以连续、不间断的方式依次完成的技能。在连续性任务中,动作间相互连接而协调,破坏这一协调状态来单独练习其中某一部分一般是没有效果的,因为练习者要学的正是这种各部分间的协调性。所以对于大多数连续性技能的学习通常采用整体练习。虽然单独进行某一连续动作的练习对整体技能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连续技能各部分间的协调性是不可能通过分解练习习得的。1连续性技能的分解58不连续性技能是指那些具有明显开始和结束特征的运动技能。不连续任务快而简单,与连续任务差异很大,各部分的联系紧密,因此很难将这些动作分离出来进行单独的练习,不连续技能一般采用整体练习,分解练习甚至有时会对整体技能产生负迁移。2不连续技能的分解59Lersten(1968)做了一个手动实验,任务为两个快速运动:被试首先要握住一个把手,水平旋转270度后松开把手,然后手臂迅速前移推倒一个障碍物。一个旋转运动后接着一个直线运动,整个动作必须快速完成(MT大约为600ms)。实验设计:分解练习组对两个动作进行分别练习,整体练习组的被试只使用整体任务练习。结果发现,单独进行旋转练习的一组在整体练习的旋转阶段仅迁移了大约7%,其他条件对整个任务没有迁移。更重要的是,单独进行线性运动的一组对整个任务发生了负迁移(约-8%),也就是单独练习直线运动对整体任务产生的效果还不如根本就不练习。总之,这些研究表明,对整个任务的各个部分进行单独练习所产生的迁移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实验研究60系列性技能是指由一系列不连续动作或一个动作序列构成的一套组合动作。如背越式跳高和体操项目中的套路动作等,含有连续技能和不连续技能,单个动作具有明显的起止特点。对于系列性运动技能的学习,分解练习是有效的,尤其是含有连续的和不连续性技能组合,动作间似有一定的“停顿”,很可能由不同的程序控制。采用分解练习,可避免学生把时间浪费在已经掌握的简单任务上,同时可以将精力集中在需要练习的部分上,因而提高了练习的效率。分解练习有多种组合方式,不同的组合方式效果也不同。

3系列性技能的分解61常用的分解练习法有以下三种:细分化:对于包含手臂或大腿等不对称协调性动作的技能,先进行单个肢体动作练习的方法。渐进法:指把技能合理地分成若干部分,分别练习。在掌握了前一部分动作的基础上,将其与下一个部分的动作联合起来练习,依照此法完成整个技能的学习。简化法:将整个技术动作或各部分降低难度练习,最后按照标准动作进行练习直至掌握全部动作。4分解练习法的分类62当学习任务要求双手或双腿同时做不同空间、时间上的运动时(即不对称协调),应使用分解练习法。对于双手对称协调性动作技能的学习,动作间的联系较紧密,这类技能的练习更易采用整体练习法。对于双手的不对称协调技能,采用部分化策略练习较好。练习应该从操作更难、动作更复杂的一侧手臂开始。细分练习法:练习不对称肢体协调性技能

63渐进法(滚动联合)

虽然学习技能时分解练习很有用,但学习者常常很难将分解动作联合起来。这时要采用分割练习法,将动作分解为几个独立的部分,在一个动作掌握之后,再连接练习下一个动作,依次将整个动作连接起来,逐渐联结成为一个整体,最终习得整套动作。渐进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集中了分解练习法和整体练习法两种方法的优势。尤其对学习序列动作技能非常适用。64简化法:降低任务难度

简简化法的种类很多,每一种简化方法都是针对某一类学习需要而设计的,但练习的侧重点不同。简化法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降低操作对象的难度。针对复杂而危险的动作。2、降低动作的注意需求。主要提供某些身体帮助。3、降低速度。降低技能的速度可以起到简化练习的效果,最典型的是慢动作,但慢动作的一般动作程序没变,只是可变参数变了,否则慢动作练习是无效的。4、提供听觉信息。对于有明显节奏特征的技能,提供额外的节奏提示,可以起到简化学习的效果。65运动技能的心理训练问题主要关注两个问题:在动作技能的习得过程中心理训练的作用。心理训练是如何促进已习得技能的操作的。第五节心理练习66心理训练(mentalpractice):在不进行外显身体动作的条件下,在头脑中对技能进行认知复述或技能表象的练习方法。心理练习在体育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竞技体育领域的赛前调适、赛中控制和赛后恢复。现在一般认为,技能的心理练习对实际的技能学习会产生积极的正迁移。67一心理练习的作用1、促进技能习得Rawlings和Yilk(1972)经典实验:实验任务:轨迹追踪任务。实验过程:第1天所有被试都进行轨迹追踪技能练习,在随后的8天时间里三组被试分别进行不同的练习。第10天进行一次保持测验。结果:仍进行追踪技能训练的被试每天成绩都在提高,不训练组没有任何进步。但心理训练组保持测验中几乎取得了和实际训练组相同的成绩,明显好于无训练组。68天数平均时间图:心理训练对技能学习的影响(引自Rawlings,Chen,&Yilk,1972)心理训练组身体练习组不训练组69Hird等人(1991)做了一项实验,被试共分12组,其中六组被试进行一项钉板任务,要求把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木栓尽快插入木板上。其它六组进行旋转追踪任务。实验前被试都要进行前测测验,七个训练期(在不同的七天里)和一项后测测试。在训练中6组被试的分配,一组是100%身体练习组,共对任务进行8次练习,第二组100%心理训练组,进行与第一组相同次数的内隐练习,另外三组进行组合练习,组合方式为2、4、6次身体练习结合6、4、2次心理训练(也就是,75%身体练习【P】;25%的心理训练【M】;50P:50M;和25P:75M组),第六组为控制组,在训练期里完成相同的时间的无关任务(稳定记录仪)。结果发现被试在两种任务上的情况非常相似。心理训练组(100%M)比控制组的效果更好,与相同条件下的身体练习组(100%P)的效果相差很大。从各组合组的结果看,与心理训练相比,身体练习在训练中占的比例越高,学习提高得越多。结果表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身体练习都比心理训练更有利于学习,但当无法进行身体练习时,心理训练是促进被试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案例7071Singer(1986,1988)提出的五步技能学习策略,其中有三步包括心理练习成分,足见他对心理训练作用的重视。第一步:学习者从身体、心理和情绪上做好学习的准备。第二步:在头脑中表象操作动作的情景,包括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第三步:将注意高度集中于与动作有关的线索上,如网球球体上的接缝。第四步:完成动作。第五步:评价操作结果。2促进动作学习的心理准备723心理训练有利于力量训练VanCyn和WenSer等人的实验研究:心理训练有助于提高力量任务:自行车测力计练习

6周每周3次的力量训练分组:1组只表象训练、2表象加力量训练、3力量训练、4对照组。结果:2提高了操作成绩,2和3在前后测验中提高了最大力量。731、神经肌肉假说神经肌肉假说认为,练习者对动作进行心理演练时,依次的动作表象激活了与实际动作操作相似的神经支配活动,经历了相似的神经肌肉活动,只是此时动作程序的运行强度较小,所以不能产生明显的肌肉收缩。但多次激发即可起到巩固完成动作的心理图式,完善动力定型,使技能达到自动化。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才会出现的电活动出现在了动作表象训练中,说明心理训练激活了与动作操作有关的运动神经通路。这种激活有助于建立和强化适当的调节模式,促进技能学习。二、心理练习的作用机制时间(s)EMG主动肌(肱三头肌)拮抗肌(肱二头肌)手肘快速伸直动作的主动肌(肱三头肌)和拮抗肌(肱二头肌)的肌电活动正常阻断752、脑活动假说脑活动假说认为,以表象为主的心理练习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表象练习和实际运动之间的神经生理图式是相似的。研究人员使用脑成像技术(fMRI)研究发现,当被试想象这一套脚部动作时,观察到了与实际操作相似的脑活动模式(Hanakawa等,2008;Page等,2009)。763、认知假说认知假说认为:心理练习主要涉及学习过程中技能操作的认知元素演练,在表象层面演练了技能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这正是心理练习对技能学习有效的内在原因。心理练习是对与操作技能有关的认知因素的快速学习,是对动作操作的认知编程的学习,因此可以促进实际的动作的学习。

77心理训练促进了技能的认知-符号元素。例如,一位网球选手要决定打出什么球,一位棒球选手要想如何抓住球棒,一位滑冰运动员要演练在快跑时的连续转弯。这些认知元素在赛前被演练和复述,实现了赛前的认知-符号连接,这在早期学习中更有效。表象不同的应对模式,这为每种结果提供了一种在以后实际训练中有用的学习策略。78心理练习可以作为一种常用的准备策略,有助于动作技能的学习。Martin等(1999)指出:运动员把表象练习作为他们准备策略的内容,主要用于调节唤醒水平、集中和保持注意、保持积极和自信的情绪状态。运动员使用表象的情境包括:训练阶段、比赛即将开始阶段、比赛过程当中和伤病恢复阶段。三、促进技能学习的心理准备79模拟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