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参考教材:社会保障概论,郑功成出版单位: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授课单位: 法学院授课教师: 单文彬联系方式: peiterui 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孙光德: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出版社侯文若: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出版社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武汉大学出版社,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陈良瑾:社会保障教程,知识出版社,1990年王益英: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籍1. 社会保障制度2. 中国社会保障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报4. 中国民政期 刊即使学生掌握实用的岗位操作技能,又能够培养学生对社会保障理论的分析和思考能力。以社会
2、保障业务工作过程为主线,从社会保障的工作基础、社会保障的分类实务、社会保障工作流程和争议处理多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最新颁布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为依据编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课 程 特 色5 第十一章社会福利 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 第六章医疗保险 第三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 第七章失业保险第八章 工伤保险社会保障工作基础社会保障争议处理 社会保障实务 第一章绪论 第十二章军人保障 第四章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 第五章养老保险 第九章生育保险第十章 社会救助 第十三章补充保障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四章 比较社会保障 课程结构“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最早出现在1
3、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费城宣言表明国际组织正式采纳“社会保障”一词。据统计,1949年实施各种类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有58个,到1997年已经增加到172个。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需要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社会保障概念界定的多样化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相吻合。1.1 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国外对社会保障的界定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工作。(国际劳工组织,1942)国际劳工组织1985年的解释:“社会保障是为一个社会在出现规定的意外事件或在规定的情况下向其
4、成员提供的保护。” 德国将社会保障理解为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是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失去竞争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英国:社会保障是为国民在失业、疾病、伤害、老年以及家庭收入锐减、生活贫困时予以生活保障。英国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其家庭避免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蒙受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如免费医疗)和家庭生活补助,以提高其福利。英国大百科全书对社会保障的解释:“国家对于每个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即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与危险:诸如疾病、灾害、老年、生育、死亡及鳏、寡、孤、独、残疾人,都给予安全的保障”。香港对社会保障的界定香港官方界定的社会
5、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并通过向有关人士直接发放款项的方式提供的福利。社会保障是政府为保障国民最低生活需求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周永新)社会保障可以理解为一个政府设立的制度,运用大众的财富,给予需要的人最基本或应得的援助,藉以维持生活需要,以及配合社会发展,增加国民福利。(莫泰基)台湾对社会保障的界定社会保障是国家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以及公共服务等各种不同方式,对于国民之遭遇危险事故,以至失能、失依,因而生活受损的人,提供各项生活需求,给其以健康保障、职业保障及收入保障,并从而促进民族健康、全民就业及民生均足。社会保障是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郑功成)社会保障是以国
6、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孙光德、董克用,2000年)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界定的差异?1.2 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与理论框架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西方的理论渊源中国的理论渊源1.2.1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专业视角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社会保障应当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即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郑功成)1.2.2 西方的理论渊源空想社会论宗教思想空想社会论空想社会论也称为理想社会论,是影响欧洲社会制度安排的重要社会
7、思想,是社会思想家在对当时当地社会状况进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所建构的一种理想社会。它所体现的是人类对美满、和谐、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从古希腊到19世纪初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莫尔、圣西门等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深刻揭示了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并建构了解决社会矛盾的理想框架,即和谐社会制度的建立。莫尔(1478-1535)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在乌托邦,批判了当时的英国社会,宣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并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财产公有、分配公平的理想社会。空想论对社会保障理论发展的贡献在于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社会的不平等,从而主张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成员协调发展,这些思想正是现代
8、社会保障最基本、最深刻的思想基础。宗教思想宗教教义在客观上表达了博爱、互助、平等的思想,如佛教倡导布施和助人,基督教强调在施爱于他人中体验幸福的境界,为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与社会保障实践的发展奠定了道德基础。宗教对社会保障而言:一是奠定并强化了社会公平与社会互助等道德基础;二是提供了制度安排最初的方法示范;三是补充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因此,其影响不仅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大同社会论孔子说,“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东晋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大家共同劳动、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康有为于1902年完成了大同书,描绘了有关养老院、教育与医疗福利,亦即社
9、会公益事业的经费来源等。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即“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社会互助论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有实现人民老有所养、孤幼有所依、无饥无寒和安居乐业的思想。孟子主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孙中山“进化之动力在互助而不在竞争”仓储后备论仓储后备论是一种主张建立谷物积储以备灾荒并济贫民的社会思想。早在夏朝,国家就非常重视粮食的积蓄,以防水旱之灾。“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贾宜上书汉文帝,“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至今,未之尝闻。”历朝历代统治者还将仓储后备论变成具体的救灾措施,并
10、使之成为常备之策。如常平仓、义仓、惠民仓等。社会救济说赈济说影响最为深远。所谓赈济说,即是主张用食物(主要是粮食与衣物布帛等)和货币救济遭受灾害或生活极端困难无以生存的社会成员,以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的一种保障思想。赈济说发展到后来,不仅为统治者所采用,而且发展成为赈物、赈款、以工代赈三大具体方略,并在中国社会保障是上一直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3 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社会保障的目标社会保障的功能1.3.1社会保障的目标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最低目标)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1.3.2社会保
11、障的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三个层次p13)促进发展功能(p14-15)互助功能其他功能:防控风险、资本积累1.4社会保障的特征与原则社会保障的特征社会保障的原则1.4.1社会保障的特征公平性特征社会化特征福利性特征法制规范性特征多样性特征刚性发展特征公平性特征保障范围的公平性保障待遇的公平性保障过程的公平性社会化特征制度的开放性筹资社会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与监督社会化多样性特征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日益多样化。同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国之内也开始呈现不同的模式。项目结构多样化。水平结构多样化1.4.2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其他原则:互
12、济性原则、法制性原则1.5社会保障的意义社会保障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社会保障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社会保障不断增进着国民福利社会保障能够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社会保障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着社会产业结构思 考1.如何理解郑功成关于社会保障的定义?2.社会保障有哪些基本特征?3.社会保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2.社会保障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国社会保障历程2.1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对贫困者给予救济,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初期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行为。当
13、有人受到饥寒或疾病的威胁时,其他人会给予衣食等方面的帮助。这种互助互济行为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衍和生存的条件。 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当时的英国还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英国政府认为,将劳动者束缚于其所属的教区较之使其背井离乡、四处流浪更有益于其本人和社会。旧济贫法的主要内容有: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为他们建立收容场所;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提倡父母和子女的社会责任;从比较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其主要原则是:保障公民生存的义务,认为救济不是消极行动,而是一项积极的
14、福利举措,并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人员从事此类工作。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2.2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此后,德国于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l889年颁布老年和残障保险法。这三项法案的颁布,形成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份比较完整的工人社会保障计划,普遍受到工人好评,有力地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901919年,许多欧美工业化国家纷纷效仿德国建立起社会保险,如丹麦、奥地利、英国等16个国家建立了养老保险,比利时、瑞士、英国等9个
15、国家建立了疾病生育保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9个国家建立了失业保险,美国、波兰、南非等37个国家建立了工伤保险。但在这一时期,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处于初步确立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1 、性质不同:社会保险具有保障性,不以盈利为目的;商业保险具有经营性,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 2 、建立基础不同:社会保险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上,只要形成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必须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商业保险自愿投保,以合同契约形式确立双方权利义务关系。 3 、管理体制不同:社会保险由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商业保险由企业性质的保险公司经营管理。 4 、对象不同:参加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劳动者,
16、其范围由法律规定,受资格条件的限制;商业保险的对象是自然人,投保人一般不受限制,只要自愿投保并愿意履行合同条款即可。 5 、保障范围不同:社会保险解决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生活保障;商业保险只解决一部分投保人的问题。 6 、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的资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分担;商业保险的资金只有投保人保费的单一来源。7 、待遇计发不同:社会保险的待遇给付原则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险待遇一般采取按月支付形式,并随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每年调整;商业保险则按 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 的原则确定理赔标准。 8 、时间性不同:社会保险是稳定的、连续性的;商业保险是一次性、短期的。 9 、法律基础不同:
17、社会保险由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来规范,商业保险则由经济法、商业保险法及其配套法规来规范。以养老保险为例: (1)性质不同,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实施的社会保险制度,属于政府行为,商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补充中的一种,属于商业行为; (2)目的不同,基本养老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目的是保障参保者的晚年生活,商业养老保险是企业经营行为,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奉行经济效益优先; (3)资金来源不同,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商业养老保险完全由投保人个人承担; (4)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同,基本养老保险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对养老保险承担最终的兜底责任,商业养老保险则受市场竞争机制制约,具有风险性。
18、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虽然存在上述区别,但是商业保险对遭遇风险损失的投保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也具有安定社会的作用.商业保险中的人身保险,是社会保险的补充,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各司其职。l935年8月14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社会保障法。该法的主要内容是:劳动者失业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年满65岁的劳动者退休后可以领取养老金,政府对孤老、残疾者等贫困者提供一定津贴。同时,联邦政府设立社会保障总署,主管社会保障事务。美国社会保障法的颁布,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保障”这一概念,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1942年11月,受英国政府委托,以牛津大学教授贝弗里奇为主席的社会保障服务委员会提交了社会
19、保障及相关服务的报告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报告提出,由政府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工作,通过社会保障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报告设计了一整套社会福利制度,提出从七个方面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障,包括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补助、丧葬补贴、丧失生活来源补助、妇女福利和失业救济。贝弗里奇报告对英国政府乃至西方各国实施普遍福利的社会保障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英国政府相继颁布国民保险法、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家庭津贴法和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律。英国宣称是第一个建成福利的国家,贝弗里奇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父”的称号。瑞典、芬兰、挪威、法国、意大利等国纷纷致力于建设福利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与此同时,东欧和亚洲的
20、社会主义国家也建立了以国家保障为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建立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成为了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社会政策。20世纪50一6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推动了社会保障快速发展,一些欧美国家自称已经建成“福利国家”。2.4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停滞不前,大批工人失业,国家财政出现赤字,福利国家陷入困境,社会保障支出超过国家财力,入不敷出。与此同时,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又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发展,使西方国家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针对福利国家的弊端,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政
21、策建议,强调个人、家庭责任和市场功能,为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政策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西方各国在改革中并没有放弃“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而是在原有的制度框架内开源节流,采取稳步推进的改革策略。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缴费上限,征收社会保障税,扩大社会保障经费来源;采取提高领取年龄、改革计发基数等措施;扩大就业,增加社会保障费用来源;改革养老保险制度,从政府负担养老保险逐步转向自我储蓄式的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并由私人机构经营,降低政府风险等。在西方福利国家进行社会保障改革的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制度。l955年,新加坡建立以个人账户为核心的中央公积金制度;1980年,智利实施以个人
22、储蓄积累为基础,由政府授权的私营金融公司管理和运营养老保险基金;2000年l2月,香港开始实施强制性公积金计划。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社会保障也由国家保障模式向社会保障模式变革。小 结1.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如人的生、老、病、死、失业、伤残,等等;这些风险集中到社会上成为社会问题,整个社会因此可能发生动荡和冲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人们遇到风险、遭受困难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可以起到某种化解作用.资本主义社会能够存在和发展到今天,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可缺少
23、的支柱. 2.社会保障最初的萌芽形态是社会救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制度进人了以高福利为特征的全面发展阶段,但社会保障制度由于“成熟过度”而弊端丛生,必须进入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2.5 中国社会保障历程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中国近代的社会保障 中国当代社会保障的初建中国当代社会保障的倒退中国当代社会保障的改革2.5.1 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时间: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背景:(1)经济背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社会后期部分地区出现手工业萌芽;(2)政治背景:资源配置由国家掌控,同时农村地区,由乡绅代表国家进行治理;(3)社会背景:
24、宗教存在“小传统”影响,有一定的民间力量。内容:官办慈善事业:(1)仓储后备。平时建立谷物积蓄电池以备灾荒并济贫民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2)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3)民办慈善事业:宋代范仲淹没举办的“义田”,朱熹的“社仓”,刘宰的“粥局”,清末熊希龄举办的慈幼局。义田记翻译范文正公,是蘇州人氏。一生乐於周济别人,挑选那亲近族人而家里贫困、关系疏远而贤良的人,都给予救助。当他富贵显达的时候,购买了靠近外城而常年丰收的良田一千亩,名为义田,用来赡养救济同族的人。使他们每天有饭吃,每年有衣穿,遇到嫁女儿、娶媳妇、结
25、婚、丧葬,都有补助。选择族中年长而贤明的人,掌管资金的调配,适时收付财物。每人每天给一升米,每年给一匹绢;嫁女儿的给钱五万,嫁次女的三万;娶媳妇的三万,娶次媳的一万五;丧葬者同嫁次女的数目一样,埋葬幼儿的一万。族里的人聚居在此的有九十名,义田每年可收入稻谷八百斛;拿义田的收入,供给那些聚居的族人,充裕有馀,使用不尽。凡曾经出仕而暂时解职在家、等待新职的人,也给予救济;已经出仕为官的人,就停止供给。这就是义田的大概情形。当初,文正公还没有富贵显达时,就已经有意这样做了,可是三十年来一直没有力量办到。后来他担任陕西招讨使和参加政事,才有俸禄和赏赐的收入,而完成他的心愿。文正公去世以后,他的子孙经营
26、他的事业,继承他的遗志,就像他在世的时候一样。文正公虽然官位很高,俸禄优厚,然而却贫穷终其一生。去世的时候,竟然没有衣物殡殓,子孙也没有钱来为他办理丧事,只以周济穷人和养活族人的高义遗留给子孙罢了。从前晏平仲乘坐由瘦弱马匹所拉的破旧车子,桓子说:这是隐没国君的赏赐。晏子说:自从我显贵以后,父亲的族人,没有不乘车的;母亲的族人,没有不丰衣足食的;妻子的族人,没有受冻挨饿的;齐国的读书人,等待我的救助才能生火做饭的有三百多人。像这样,是隐没了国君的赏赐呢?还是彰显了国君的赏赐呢?於是齐侯就用晏子的酒杯,罚桓子喝酒。我曾经敬佩晏子好做善事,齐侯识别贤人,和桓子敬服义理。更喜爱晏子行仁有等级,而且说话
27、有次序;先是父族,其次母族,再其次是妻族,然后才推及关系疏远的贤士。孟子说过:先亲爱亲人,然后仁爱百姓,仁爱百姓,然后爱惜万物。晏子的行事,和孟子的说法很接近。如今看看范文正公的义田,胜於晏平仲,它的制度良善,可以推行久远,又似乎超过晏子了。唉!世上那些高居三公之位,享受万锺俸禄的人,他们官邸的宏伟富丽,车马的华丽,歌女舞伎的众多,妻妾儿女生活的富裕,只限於一己的享受罢了;亲族的人,不能进他们大门的难道会少吗?何况是周济关系疏远的贤士呢?其次那些担任卿大夫和士的人俸禄丰厚,生活富裕,却也只限於一己的享受而已;亲族的人拿著瓢、囊行乞或饿死成为沟中弃屍的又难道会少吗?何况是救济别人呢!这些都是愧对
28、文正公的人。文正公的忠义遍布满朝廷,功业遍及边境,功名传遍天下,后代必定有史官把这些记录下来,我可以不用多所记述。我只是特别推崇他的高风义举,因此写下此文传给后世。社 仓民办粮仓的一种,由南宋朱熹首创,社仓不特指某个粮仓,而是一种储粮制度。一般没有专门的仓库而在祠堂庙宇储藏粮食,粮食的来源是劝捐或募捐,存丰补欠。粮食的周转则是借贷的形式,一般春放秋收,利息为十分之二。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建宁府(治今福建建瓯)大饥。当时在崇安(今武夷山)开耀乡的朱熹,同乡绅刘如愚向知府借常平米600石赈贷饥民。贷米在冬天归还,收息20%,小歉利息减半,大饥全免。计划待息米相当于原本10倍时不再收息,每石
29、只收耗米3升。后来归还了政府的常平米,至淳熙八年(1181年)已积有社仓米3100石。这一年朱熹将社仓事目上奏,孝宗“颁其法于四方”,予以推广。为此仓储行业奉朱熹为“紫阳仓祖”(朱熹号紫阳)。粥局:社区力量维持的慈善活动刘宰是南宋时期声孚众望的乡绅和慈善家。嘉定元年(1208),刘宰决意辞官归隐,致力于当地的社会慈善救济事业。他乡居期间,凭借自己的名望和财力,多次“施惠乡邦”。并率众修桥补路,同时还“置义仓,创义役”,用自己所置田产减租粟米,补助役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同邑人的赋役负担。嘉定二年(1209),因荒歉严重,百姓流离失所,辞官归里的刘宰便联合其他乡绅首设私人粥局,收养遗弃的婴孩。后
30、来浙西常平使移文金坛相助,发义仓米三百石。邻郡旁邑闻此善举,也都纷纷慷慨解囊,救济对象也扩大到老人、病患者、妇人与少壮者。此次大规模的私人赈饥,不仅在宋代救荒史上鲜有人能够匹比,就是在中国慈善史上也极为罕见。粥局:社区力量维持的慈善活动 嘉定十七年(1224)春,刘宰再次开办粥局,捐出自家历年积谷百余斛,救助饥民。这次赈饥的规模更是前所未有,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时间也长。这次善举,刘宰得到了官宦旧好的支持,也带动了一批有力善士的踊跃捐助。绍定元年(1228),因邻邑涝灾,众多流民乞讨于金坛,刘宰第三次开粥局以赈饥民。设局月余,正当大麦将熟未熟之时,刘宰再遇财力不济,幸好溧水县知事王遂、国子监赵崇
31、帆、乡贡进士王文虎等人伸出援手,建康太守冯侯也特捐米百斛。粥局又得以持续月余,直至麦熟为止。此次赈济受惠的贫民估约应有万人左右。三次大规模的粥局开设成功,表明在宋代官办慈善事业隆盛的同时,民间社会的慈善活动开始崛起,并独树一帜,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翰林熊希龄与香山慈幼院 熊希龄于1870年7月23日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从小就有才子之名,幼年颖慧好学,于光绪十年(1884年)年方14岁时进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成进士,遂被点为庶吉士,并很快在湖南的维新运动中崭露头角。后来发生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扼杀变法的“戊戌政变”,谭嗣同等六君子罹难,熊希龄也被指为康梁党徒,受到“革职,永不叙用
32、,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处分,当时年仅27岁。民国时,熊希龄先后出任民国财政总长、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平政院院长等要职。但短短几年时间,几度宦海浮沉,历经世态炎凉,难抒心胸抱负,终致无所作为,他不由得产生了“归隐深山,奉母终养,不再与闻世事”的想法,甚至还表示要“皈依佛教,以出世间”。那是1917年,熊希龄才47岁。据北京市海淀区志记载:“1920年10月,熊希龄在静宜园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对当时水灾中200余名难童收容教养,同时吸纳京师及郊区满、汉儿童500人,共700余名儿童入院。熊希龄亲手制定办学方针,推行学校、家庭、社会合一的教育体制,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订立教学和管理制度及条规,还制定
33、校训和校歌,到1930年学校规模逐渐扩大,由男女两校发展成6校,即蒙养部、小学部、中学部、职业部、职工部和大学预备部。”评价: 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没有法律约束,因此是非固定性,非经常性措施; 和政府官员个人偏好关联极大; 层次不高,主要是社会救助。2.5.2中国近代的社会保障时间:国民政府时期背景: 经济背景:经济落后,通货膨胀。 政治背景:抗日战争,国统区与中国共产党特区并存,国统区内军阀独立。 社会背景:因为战争、通货膨胀等因素,人民群众生活动荡、贫穷、困苦不堪。内容:国民党政府曾数次提出创办劳工保险,并公布过暂行工厂通则(后改为工厂条例)和监察工厂条例,但由于军阀割据、政
34、局不稳、政令不畅,各地未认真执行。我们党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我们在苏区,即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工农革命政府,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劳动立法。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八小时工作制。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制定了陕甘宁边区劳动条例,晋察冀根据地制定了边区政府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条例。 1948年12月,新中国解放前,东北解放区颁布试行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并于1949年7月扩大到东北解放区所有公营企业,这是人民政权第一个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的劳动保险制度。评价: 比中国古代社会保障要丰富,从社会救助扩展
35、到了保险等内容; 富有人道主义关怀,如八小时工作制; 由于抗日战争,内战等原因,与同期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相比仍属落后; 我们党是工人阶级政党。2.5.3 中国当代社会保障的初建时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止背景:(1)经济背景: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倾向于用计划理性主导制度设计、“父爱主义”盛行。(2)政治背景: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八大民主党派参政,政治上照搬苏联模式。(3)社会背景:国家范围内实行平均主义,基本消除了表面上的贫富分化,社会结构呈现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份子阶层)。内容:(1)两项主体,三项补充 两项主体:A、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B、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
36、 三项补充:C、农村社队集体保障D、社会救济E、对革命军人的优待和抚恤(2)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 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适用于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企业和合作社的全国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具体规定了职工在疾病、伤残、死亡、生育及年老后获得必要物质帮助的办法,同时规定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吼可以享受一定的保险待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法规。根据此条例,国有大中型企业大部分都举办了以本单位职工为对象的福利事业,即职工福利。 企业职工保险经费从企业收益中直接提取,自行组织实施,封闭式运营。当企业收益不足以支撑单位保障时,国家财政通过补贴的方式来给予最后保证。 由于福利设施的运营和管
37、理,福利补贴都需企业支出,归企业所有,最终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局面。这一块也成为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3)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单独制定政策,单独管理,与企业不同。 1950年以后,我国先后制定发布了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1950)、关于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施的指示(1952)、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在患病期间待遇暂行办法(1952)、关于女工生育假期的通知(1955)等,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保险作了较详尽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以政府财政拨款为基础,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实施,其待遇水平
38、略高于企业保险。(4)农村集体保障 农村集体以社队为单位,农村居民通过所在社队集体获得的有关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合作医疗、五保户供养及其他福利。 经济来源:社队集体单位统一核算中的统一提留。(5)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A、初期 对象:城市贫民、失业人员、无业游民、孤老残幼、国民党散兵游勇;农村饥饿乞讨的灾民、难民 任务:帮助他们解决吃穿住问题,进一步帮助他们安家落户,创造就业条件,担负部分对象教育改造任务B、50年代中期及之后 对象:增加年老体弱的摊贩、人力三轮车工人、失业雇员、家庭困难户、犯罪分子家属; 救济方针:生产自救、群众互助,辅之以政府必要的政府救济; 国家救济分为长期的定量救济和短期的临
39、时救济。城市两者兼有,农村主要是临时救济;(6)对革命军人的优待和抚恤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华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初步建立了对军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国后,军人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得到健全和发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关于军队干部退休的暂行规定、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评价:(1)一套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2)国家负责:是一种国家单位保障制,有基金,有管理,有监督,并且基金的收集、管理和监督是分离的;(3)单位包办:单位作用十分重要,城市居民除了价格补贴,几乎所有生活保障事务均是通过所在单位来获得的;乡村,灾民接受灾害救助外,也是依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配和福利来
40、获得生计与疾病医疗保障(4)覆盖不均:一方面,保障范围广泛,项目多、覆盖面广,是一种不分险种的“一揽子”保险计划;另一方面,优势项目只覆盖部分人(城镇人口),同时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失业,所以没有失业保险项目,与当时中国的高就业政策或者说是“零失业”政策是相一致的。 (5)板块结构:国家保障、城镇单位保障、农村集体保障三大板块,相互分割,各司其职封闭运行。在国家单位保障制度下,制度的实施过程式完全封闭,各单位只对本单位的成员负责,一些集体福利设施即使闲置也不会对其他单位开放。属于一种企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混合的体制(6)缺乏效率。是一种权利义务单向(个人无须承担直接义务),缺乏社会组织参与的保障;城市
41、劳动者低工资,多福利。保障和就业无法分离。 (7)水平低下。总体水平低下,但局部高福利。2.5.4 中国当代社会保障的倒退时间: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间背景:(1)经济背景:城镇经济成分,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农村则全面进入“一大二公”的公社会化时期(2)政治背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政治生活遭受重大破坏(3)社会背景:强调意识形态至上,串联,闹革命内容:(1)职工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出现倒退:从由政府、工会分工合作的社会化管理模式倒退到由政府一家做主的集权化管理模式。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工会组织遭受到严重冲击致使瘫痪,劳动保障领导机关的功能无法履行。1968年国家计委劳动局发出通知,要求
42、各地劳动部门把劳动保险工作统管起来,各地由此形成了政府部门独揽社会保险业务,劳动部门集劳动保险政策制定、业务管理和监督多种职能于一身的管理格局(2)职工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出现了倒退:从由企业按比例提取劳动保险金统筹使用的社会保险形式退到在企业营业外列支的企业保险形式。 1969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发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号工资和其他劳保开支在营业外列支。这一做法使社会保险丧失了统筹调剂的职能,变成了“企业保险”。(3)企业用工制度方面出现了倒退。一方面,正常的社会保障业务被破坏,社会保险机构被撤销,致使大
43、批具备退休、退职条件的企业职工没有及时退出生产领域;另一方面,上山下乡运动致使千百万青年学生至农村就业,企业得不至劳动生力军补充和更新。评价: 这种企业劳动保险是一种没有积累的保险,表面看,国有企业是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但实质上,企业支付给职工的保险金最终由国家承担。因此,中国劳动保险的实质是前苏联的“国家保险”,不过表现为给付由企业发放。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社会福利分为两部分:一部是企业福利,一部分才是真正的社会福利,由于企业福利由并非为独立利益主体的国家企业负担,因此,企业竞相提高本单位福利水平,因此,中国企业福利过度,但社会福利不足。2.5.5 中国当代社会保障的改革时间:20世纪80年
44、代中期至今背景:(1)经济背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生转化,市场经济下企业主体发育(2)政治背景: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开始由强调革命性,转变为开始强调执政性(3)社会背景:社会发展呈现出“去总体化”形态,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开始发育,同时社会对社会保障的呼声越来越高内容:(1)第一阶段:准备(19781985) 具体内容A、1978年3月5日,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均对劳动者休息、休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保障、公民在养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公民教育
45、、妇女权益等做了规定。B、国家重设民政部,主管全国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事务,劳动部分工作恢复。C、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涉及退休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劳动制度等内容,如1978年5月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恢复了工人退休养老制,1980年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确立了离休制。D、个别地区尝试改进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制度。由于经济改革推动,部分单位负担加重,这时一些单位开始尝到试让职工负担部分费用。评价:A、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制度没有改变;B、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果说文革时期的倒退,是国家单位保障重心向单位转移的时期,那么,这一时期仍然巩固着这一制度,但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C
46、、这一阶段是否就是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开始,学术界存在争议。(2)第二阶段:缓慢生长(19861993) 具体内容 A、提出社会保障概念。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提出了“社会保障”概念,并且单独设章阐述了社会保障的改革和社会化问题,社会保障作为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负责、单位包办保障制的对立物,被正式载入国家发展计划。B、与国有企业配套。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工人本人分担缴纳,其中企业缴纳数额为劳动合同制工人工资总额的15%左右,工人缴纳数额不超过本人工资
47、的3%。这实质上明确规定了用劳动合同制取代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铁饭碗”,而且规定了合同制工人的退休养老实行社会统筹,并由企业和个人分担缴纳保险费。C、与外商投资情况相适应。1986年11月10日,劳动人事部颁布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用人自主权和职工工资、保险福利费用的规定,强调外资金企业必须缴纳中方职工退休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我,这实质上意味着国家在承认经济结构多元化条件下对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维护。D、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国家开始在农村推进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任务。通过兴办经济实体、技术帮助、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村脱贫致富。评价:A、这一阶段的目标和重点在城市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在农村则是为了缓解贫困地区的乡村贫困。B、其中,城市社会保障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密切相关,一方面,标志着原有的国家单位制开始被摒弃,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使社会保障改革被告打上深厚的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的烙印。C、正因为如此,社会从属配套地位,使其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专有合同3篇
- 2024年商铺摊位租赁合同(含智能设备应用及数据分析)3篇
- 2024全新剧组演员片酬结算聘用合同模板下载3篇
- 2024年度农产品供应转包合同的供货周期与质量要求2篇
- 2024版专利实施许可及转让合同2篇
- 2024年度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物运输环境保护及社会责任协议3篇
- 2024年度品牌授权使用合同的商品范围与授权期限3篇
- 2024版快速响应调换货合同模板(含售后服务条款)3篇
- 2024年度房地产买卖合同:某住宅小区购房协议3篇
- 上课迟到旷课检讨书范文
- 乡村的风许俊文赏析-乡村的风许俊文阅读答案-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 《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第07单元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应用-称重实验
- 电力系统二次设备配置
- 防汛物资采购与验收
- 医院感染科护士的终末清洁和消毒流程
- 古城酒馆创业计划书
- 病理报告黏膜慢性炎
- 分析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功能差异
-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 肺部感染护理查房演讲
- 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