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_第1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_第2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_第3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_第4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七年历史下册期考试卷及答【必考题】班级:(时间:60 分钟 姓名:分数:100 分) 分数:一选题共 小,题 , 50 )1、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 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繁荣 C海外贸易发达B手工业兴旺 D文化昌盛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3、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是(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4、在宋代官府的劝农文中,多次频繁

2、出现所谓“客户乃主户之本”,“客(户)主(户)相资,贫富相养”。南宋朝廷在赈灾政策上就明确规定“农夫 资巨室之土,巨室资农夫之力,彼此自相资,有无自相恤”。这一现象 ( )A必然会激化主客之间矛盾 C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B说明南宋中央进一步集权 D反映了宋代农业经济衰落5、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B分封制基本瓦解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6、宋朝某大臣,其职责是与知州共同签书以裁决兵民、户口、赋役等事,分散1 / 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由此可知他所任官职是( )A通判 B枢密使 C转运使 D市舶使7、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北

3、宋 辽 西夏 金 南宋A B C D8、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开元盛世” 9、南宋仅占据半壁河山,却采取偏安江南的自守待敌的消极策略。宋金对峙局 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辽夏向金称臣 B金灭辽 C宋金达成和议 D金把都城迁到燕京 10、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 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 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 路。”这段话不能说明( )A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B丝绸之

4、路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C世界古老文化的源头在中国的新疆地区D丝绸之路是一条世界多元文化融汇的通道11、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 “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 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12、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中国人开 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13、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 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A对祖国山河的感

5、触不同 C仕途不同B所受的教育不同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2 / 1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 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15、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 甲、乙所示状况的原因是( )A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B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八股取士16、“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 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 “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

6、门第限制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17、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 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 州。”诗词是对哪个朝代苟且偷安的反映?( )A东晋 B北宋 C南宋 D清19、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 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反映了宋朝统 治者推行的国策是( )A重文轻武 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3

7、/ D重视教育20、夏、商、西周灭亡的最大的共同点是:( )A诸侯的叛乱 B统治者失去民心 C人民暴动 D少数民族的内侵 21、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 B C D22、“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23、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有灿烂的 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 作品。这位“书圣”是( )A钟繇 B顾恺之 C柳公权 D王羲之24、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 我

8、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 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25、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 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A B C D二非题第 18 , 2 15 , 3 17 分,共 50 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 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4 / 了坚实基础。材料一 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 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

9、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 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充满着蓬勃向 上的活力。材料二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 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 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 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 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1)根据材料一、二,用

10、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和唐文化的 特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 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3)唐文化影响深远。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安史之乱以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 诉,凡二百余年。司马光资治通鉴(1)材料一中“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指的是什么材料二: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施耐庵水浒传(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五十秋”里有“十五帝”的情况(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及发展趋势。(4)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唐朝由盛

11、转衰的过程给你的感悟。3、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 / 材料一唐朝时期,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下图)。(1)请写出材料一中两个生产工具的名称。材料二下图为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场景。(2)当时吐蕃的赞普是谁?唐太宗将公主嫁到吐蕃有何影响?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3)根据材料三,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 实,后人对他的诗有何赞誉?材料四唐朝户数在 年(贞观 13 年)达 300 万户,705 年有 万户

12、,740 年(开元 28 年)为 841 万户,754 (天宝 13 年)有 918 万户。 (4)根据材料四指出,唐朝的户数呈现怎样的趋势?“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 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材料三中的哪句诗最能与材料四中的数据相互印证?6 / 参答一选题共 小,题 , 50 )1、C2、C3、B4、C5、A6、A7、B8、D9、C10、C11、A12、D13、D14、A15、B16、C17、C18、C19、A20、B21、A22、D23、D24、B25、C二非题第 18 , 2 15 , 3 17 分,共 50 分7 / 1、(1)盛唐气象:清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密切的民族交往;开放的社会 风气

13、;频繁的中外交流;多彩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文化 特点:多元开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2)从“胡风盛行”、玄奖西行、鉴真东渡中任举出一个即可。(3)(在今天的文化生活中,盛唐文化的痕迹到处可见)如:许多诗歌爱好者 喜好唐诗,写作古诗;许多书法绘画爱好者,临摹唐代书画家的作品;一些文 艺工作者表演唐朝时期的乐舞;唐朝时期留下的许多名胜古迹,成为今天旅游 生活中的重要项目;唐朝时期的服饰影响至今,如唐装成为今天人们喜爱的服 饰之一。2、(1)“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指的是藩镇割据、兼并战争以及黄巢起义。 (2)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 的武将,凭借武力夺权,在位时间都不长,政权更迭频繁。(3)社会状况: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 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发展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