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培训课件_第1页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培训课件_第2页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培训课件_第3页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培训课件_第4页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远距离放射治疗关键技术发展简史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2远距离放射治疗关键技术发展简史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2放射治疗过程包含的照射类型职业照射:医技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照射医疗照射:患者、陪护人员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受到的照射公众照射:上述人员除外的公众在放疗过程中受到的照射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3放射治疗过程包含的照射类型职业照射:医技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放射治疗过程电离辐射来源职业人员:散射线、机头漏射线、高能电子束产生的感生放射性等由于对现代设备、机房的屏蔽要求的严格,散射线与漏射线的绝对量大大降低,正常工作情况下,医技人员的受照剂量均十分安全。

2、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4放射治疗过程电离辐射来源职业人员: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4 患者:射野照射(有用的照射)、靶组织的散射线(最大的无用照射)、外加职业人员相同照射由于辐照设备的先进,有用射束的份额越来越高,患者为此付出的健康代价相应减少减少靶组织散射,有效地降低靶外组织剂量是辐射防护与临床放疗共同面临的难题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5 患者: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5 陪护人员:除职业人员的相同照射外,患者靶组织的散射线(陪护人员的主要照射来源),可能存在的野内直接照射(因搀扶等动作)公众:机房的泄漏辐射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6 陪护人员: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6辐射防护的目的在辐射实践过程中

3、采取合理的措施,使受照剂量保持在有关阈值之下,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诱发。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7辐射防护的目的在辐射实践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措施,使受照剂量保持辐射防护的三原则辐射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8辐射防护的三原则辐射实践的正当性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8放射治疗的正当性判断通过权衡利弊,证明放射治疗给患者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大于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该照射才是正当的。对于复杂的治疗,应注意逐例进行正当性判断。注意根据医疗技术与水平的发展,对过去认为是正当的或不正当的放射治疗重新进行正当性判断。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9放射治疗的正当

4、性判断通过权衡利弊,证明放射治疗给患者个人或社辐射防护最优化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源的设计与利用及与此有关的实践,应保证将辐照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原则 (ALARA原则) 用辐射防护最优化方法,使在一项已判定为正当并已准予进行的实践中,个人剂量的大小、受照人数、以及不一定受到但可能遭受到的照射,全部保持在可合理作到的尽量低水平的原则。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0辐射防护最优化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源的设计与利用及与放射治疗的防护最优化设备要求操作要求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1放射治疗的防护最优化设备要求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1设备要求辐射源应符合

5、国家的有关要求;应能及时发现系统内单个部件的故障;减少患者的非计划照射;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人为失误。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2设备要求辐射源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 医院等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所使用的设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规定;备有防护与安全说明书;将操作术语(或缩写)和操作值显示于操作盘上;设置辐射束控制装置,以安全方式指示辐射束处于“开”或“关”的状态;设备带有准直装置;诊治部位的辐射场尽可能均匀;漏射或散射在非诊治部位所产生的剂量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3 医院等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3 对于放射治疗设备:照射装

6、置配备有用于可靠地选择、指示和(必要并可行时)证实诸如辐射类型、能量指标、射束调整因子、治疗距离、照射野大小、射束方向、治疗时问或预置剂量等运行参数的装置;辐照装置一旦电源中断放射源将自动被屏蔽;高能放疗设备具有两个独立的终止照射系统;安全联锁装置;治疗用的放射源均符合国家对密封源的要求;必要时,配备能对放射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报警的监测设备。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4 对于放射治疗设备: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4操作要求从事单位应:在分析供方所提供资料的基础上,辨明各种可能引起非计划医疗照射的设备故障和人为失误;采取一切合理措施防止故障和失误,包括选择人员、制定质量保证与操作程序

7、,对有关人员进行允分的培训与定期再培训;采取一切合理措施,将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失误的后果减至最小;制定应急计划或程序,必要时进行应急训练。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5操作要求从事单位应: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5从事单位还应保证在实施计划照射的同时使正常组织受到的照射控制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并在可行和适当时采用器官屏蔽措施;除有明显临床指征,避免对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女施行腹部或骨盆的放射治疗;周密计划对孕妇施行的放射治疗,以使胚胎或胎儿所受到的照射剂量减至最小;将放射治疗可能产生的危险通知患者。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6从事单位还应保证在实施计划照射的同时使正常组织受到的照射控制医疗照射

8、的质量保证应制定一个全面的医疗照射质量保证大纲;制定这种大纲时应邀请诸如放射物理、放射药物学等有关领域的合格专家参加。医疗照射质量保证大纲应包括: a)对辐射发生器、显像设备和辐照装置等的物理参数的测量(包括调试时的测量和调试后的定期测量); b)对患者诊断和治疗中所使用的有关物理及临床因素的验证; c)有关程序和结果的书面记录; d)剂量测定和监测仪器的校准及工作条件的验证; e)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大纲的定期和独立的质量审核与评审。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7医疗照射的质量保证应制定一个全面的医疗照射质量保证大纲;制定保证进行下列临床剂量测定并形成文件:对于利用外照射束放射治疗设备进行治疗的患

9、者,计划靶体积的最大与最小吸收剂量,以及有关部位(例如靶体积中心或开具处方的执业医师选定的其他部位)的吸收剂量;在使用密封源的近距离治疗中,每位患者的选定部位处的吸收剂量;在各种放射治疗中,有关器官的吸收剂量。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8保证进行下列临床剂量测定并形成文件:对于利用外照射束放射治疗在设备、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符合国家要求时,医技人员、公众正常情况下职业照射的防护基本上处于最优化状态。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9在设备、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符合国家要求时,医技人员、公众正常剂量限值与剂量指导水平对源可能造成的个人剂量所规定的上界值。对于职业照射,它是一种源相关的个人剂量值,用于限制最优

10、化过程考虑各种选择的范围。对于公众照射,它是公众成员从任何受控源的计划运行中接受的年剂量的上界。对于医疗照射,除了用于为医学研究目的而受照的人员或协助照顾、看护,安慰受照病人的人员的防护最优化的剂量约束外,剂量约束值应被视为指导水平。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20剂量限值与剂量指导水平对源可能造成的个人剂量所规定的上界值。医技人员的剂量限值: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21医技人员的剂量限值: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

11、任何追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公众中关键人群组成员受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年有效剂量,1 mSv;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 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 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 mSv;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mSv。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22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公众中关键人群组成员受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慰问、探视等人员的剂量限制对患者的慰问者所受的照射加以约束,使他们在患者诊断或治疗期间所受的剂量不超过5mSv。探视食入放射性物质的患者的儿童所受的剂量限制于1 mSv以下。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23慰问、探视等人员的剂量限制对患者的慰问者所受的

12、照射加以约束,放射治疗的剂量指导水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参照放射学、剂量学等因素综合制定患者的治疗剂量,此治疗计划的确定必须在最优化原则基础上进行。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24放射治疗的剂量指导水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参照放射学、剂量学等事故性照射的预防应采取一切合理措施,包括不断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文化素养,防止潜在事故性照射。应对下列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各种治疗事件,如弄错患者或其组织的、用错药物的、或剂量或分次剂量与处方数值严重不符以及可能导致过度急性次级效应的治疗事件。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25事故性照射的预防应采取一切合理措施,包括不断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在规定的期限内保存并在必要时提供下列记录计

13、划靶体积的说明、靶体积中心的剂量和靶体积所受的最大与最小剂量、其他有关器官的剂量、分次剂量和总治疗时间;放射治疗所选定的有关物理与临床参数的校准和定期核对的结果;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26在规定的期限内保存并在必要时提供下列记录计划靶体积的说明、靶放射治疗中对患者的防护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27放射治疗中对患者的防护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27常用的辐射源浅表和接触治疗源 1050keV(最大能量);中等千伏治疗设备 50140keV(最大能量);常规电压设备 100400keV(最大能量);铯-137设备 660keV(初始能量);钴-60机 1.25MeV(初始能量);高能电子加速器 450

14、MeV(最大能量)。 一个设备完善的放疗中心应具备各种能量的辐射源,以适应身体各部位的治疗需要。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28常用的辐射源浅表和接触治疗源 10辅助设备:放射摄影和特殊影像技术设备(不一定全都配置在放疗科);模拟治疗机;TPS系统;挡块;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29辅助设备:放射摄影和特殊影像技术设备(不一定全都配置在放疗科 楔形滤片;治疗机上必须有附属设备(用来摆放楔形滤片,组织补偿滤片、挡块等)。不同类型的剂量仪器(用来测定射束特征或在病人身上直接进行测量)。必须有一种直接摄片的方法,以验证使用治疗机时射束的位置(质量控制)。患者定位的装置。铅玻璃窗、充水玻璃箱、闭路电视等(在治

15、疗过程中连续观察患者)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30 楔形滤片;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30近距离治疗源腔内治疗源:放疗初期,将镭源(含镭直到25mg或更多)密封在金属容器或“小管”内,供腔内插植,治疗宫颈癌或与外科结合治疗宫体癌。由于封闭的镭源存在一定危险,60Co、137Cs或192Ir源正在取代镭源。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31近距离治疗源腔内治疗源: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31间质治疗源使用含有放射源的针、小颗粒、细丝等按照所设计的几何学布置直接插植在瘤体内,使靶区受到比较均匀的辐射剂量。暂时性插植治疗通常使用硬的内含有60Co或137Cs的针直接插植到肿瘤组织内,也可以用182Ta或192

16、Ir的可弯曲的金属丝直接插植到肿瘤组织中,或通过预先插入肿瘤组织的空心塑料管插植。永久性插植是用含有较短半衰期的核素198Au或125I的小颗粒进行的。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32间质治疗源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32 高剂量近距治疗源高剂量近距治疗:使用高活度放射源利用后装技术进行历时数分钟的治疗。这种方法使用的放射源活度通常比常规腔内或间质治疗所用活度大致高100倍。常用的源是:60Co、137Cs或192Ir源。方法是:将放射源通过后装设备的机械传送,由安全容器送入已经放置在病人体内的可弯曲的或直的导管内。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33 高剂量近距治疗源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33照射的准确性和质

17、量保证1照射的准确性放射治疗总体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放疗过程中每个步骤的质量,包括剂量测定、治疗计划的最优化和计划中的治疗实施。在一个疗程的放射治疗中由于随机或系统误差,肿瘤累积的剂量偏差在5或更大的情况预期会在34的患者中发生,这包括逐日对射束定位的误差和所给出的各项机器参数的误差。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34照射的准确性和质量保证1照射的准确性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1)剂量学方面的考虑和要求确定短距治疗的各个施用器的剂量率,其精确度应在15以内,并定期对源的放射性衰变进行修正。用于靶区插植的源若包括多个小源 (例如125I小颗粒),那么这批源的总放射性活度的误差应在5以内,各个源的活度其差异不

18、应超过15。放射性物质的容器必须有清楚的标记,标明核素种类、化学形态和在给定日期、时刻的活度。所用放射性核素的详细资料和给药方法都应当记在病历中。所给出放射性核素的活度的误差应在5以内。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35(1)剂量学方面的考虑和要求确定短距治疗的各个施用器的剂量率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培训课件(3)治疗的实施对每个患者的剂量应认真审核并定期评议;对每次治疗累积剂量应记录在案,并定期核对。对处方剂量的预定照射时间或监测器的读数应作计算并且要经过独立的核对。第一次治疗期间应在患者体内或体表作必要的测量,以便估算这些组织和器官的总剂量,并与治疗计划所要求的剂量进行比较。验证射束位置的照片应当

19、在疗程开始和治疗过程中定期摄取,以保证治疗过程持续地保持位置准确。摄影的间隔时间按临床要求而定。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37(3)治疗的实施对每个患者的剂量应认真审核并定期评议;放射治放射治疗质量保证质量保证程序包括对治疗设备、辅助设备、模拟治疗机、记录系统和剂量监测系统以及信息处理系统等设备的合格检验和运行状态的定期性能测验等内容。质量保证程序并不减少工作人员的责任,任何工作人员在未完全熟悉设备的全部操作技术(正常状态或紧急状态)之前,不允许操作治疗机。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38放射治疗质量保证质量保证程序包括对治疗设备、辅助设备、模拟治放疗诱发的预期危险1正常组织或器官的确定性效应2诱发癌症

20、靶区内很少诱发第二原发癌,可能只有不到0.1。靶区外当累积剂量超过0.1Gy时,已有能证明辐射致癌的直接证据。除了某些结缔组织肿瘤如骨肉瘤以外(Spiess和Mays,1984),大多数其他癌症的潜伏期或诱发期都很长,直到30年或30年以上,差异较大。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39放疗诱发的预期危险1正常组织或器官的确定性效应放射治疗过程体外放疗中患者防护的基本原则放疗医师必须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对患者肿瘤诊断、分期和治疗方式利弊进行分析,选取最佳治疗方案,并制定最佳治疗计划。 良性疾病尽量不采用放射治疗。在保证肿瘤得以有效抑制或消除的前提下,采用适当技术措施,保护射野内外正常组织。 定期检查患者,

21、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注意放射反应和放射损伤,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放疗用设备、场所和环境必须符合有关辐射安全标准。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40体外放疗中患者防护的基本原则放疗医师必须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对对放射治疗单位的要求有合格的放疗医师、物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须经放疗专业与防护知识培训和资格考核。 保证放疗设备正常运行,电气性能稳定,剂量监测可靠,联锁系统齐全,防护性能合格。配备剂量仪及必要的防护监测仪。 制定和实施质量保证计划,从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上保证体外射束治疗的正确实施。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41对放射治疗单位的要求有合格的放疗医师、物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须对体外放疗设备的要求放

22、疗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保证体外放疗设备的安全防护性能。 新安装和大、中修后的体外放疗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对设备性能、安全防护性能及临床剂量学参数进行全面测试。 体外放疗设备必须定期检测和维修。设备工作异常时,立即停机检查,进行检测。禁止设备工作状况不稳定时进行照射治疗。指定合格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检测和维修,严禁无关人员随意变动设备内部工作状态。必须保证联锁系统正常工作。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42对体外放疗设备的要求放疗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放射治疗对体外放疗操作的要求患者首次放疗前,必须由上级或另一位放疗医师核对治疗计划。 病变组织精确定位(放疗医师) ,首次体外放疗前,主管

23、放疗医师须指导技术员正确摆位。 放疗技术员须认真核对处方剂量,确定照射时,确保患者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体外放疗时,须根据肿瘤位置和对靶区剂量分布要求,正确使用楔形滤过板和组织补偿块,以对组织不均匀性、人体曲面或斜入射造成的对剂量分布的影响进行修正,使其符合治疗要求,保证靶区吸收剂量的均匀性在土5以内。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43对体外放疗操作的要求患者首次放疗前,必须由上级或另一位放疗医根据患者靶区的范围,做好骨骺(儿童)、脊髓、性腺及眼晶体等组织的防护(挡板、屏蔽等)。 在照射过程中,保持患者治疗体位不变。详细记录治疗时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应分析原因,及时修正。 在照射过程中,必须通过观察窗或闭路电视监视病人,发现体位变化及其他情况,应立即停止照射,并记录下已照射时间。继续治疗时,必须重新摆位,完成预定照射时间或治疗剂量。 照射结束后,发现放射源未退回贮存位置时,迅速将患者从治疗室内转移出去。技术员应详细记录患者在完成照射后在治疗室内滞留时间和所处位置,并估算超量受照剂量。 放射治疗过程的辐射防护44根据患者靶区的范围,做好骨骺(儿童)、脊髓、性腺及眼晶体等组辐射剂量测量输出量率或输出剂量的常规测量周期:医用电子加速器每周二次;医用治疗X射线机至少每周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